湯曉丹(1910年2月22日-2012年1月21日),出生於福建省華安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廈門集美農林專科學校。
193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白金龍》,從而開啓了他的導演生涯。1937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花開富貴》上映。1940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小廣東》上映。1947年,執導劇情電影《天堂春夢》
[1]
。1949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失去的愛情》上映。1954年,執導戰爭電影《渡江偵察記》,該片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2]
。1957年,執導劇情電影《不夜城》
[3]
。1963年,執導的劇情電影《紅日》上映。1976年,執導劇情電影《難忘的戰鬥》
[4]
。1979年,執導劇情電影《傲蕾·一蘭》,該片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1年,執導革命戰爭電影《南昌起義》。1983年,憑藉人物傳記電影《廖仲愷》獲得第5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5]
。1988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荒雪》上映
[6]
。2004年9月,獲得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7]
。2012年1月21日,湯曉丹在上海辭世。
- 中文名
- 湯曉丹
- 別 名
- 湯澤民(原名)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福建省華安縣
- 出生日期
- 1910年2月22日
- 逝世日期
- 2012年1月21日
- 星 座
- 雙魚座
- 畢業院校
- 廈門集美農林專科學校
- 職 業
- 導演、編劇
- 代表作品
-
白金龍
紅日
渡江偵察記
南昌起義
廖仲愷 - 主要成就
-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 妻 子
- 藍為潔(電影剪輯師)
- 長 子
- 湯沐黎(指揮家、畫家)
- 次 子
- 湯沐海
湯曉丹人物經歷
編輯1931年,在天一影片公司擔任佈景師。193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白金龍》,從而開啓了他的導演生涯;同年,執導劇情電影《飄零》;之後, 執導劇情電影《飛絮》;此外,還執導了由胡姍、餘光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一個女明星》。
1937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花開富貴》上映;同年,執導劇情電影《並蒂蓮》。1938年,執導由白燕、李清、盧敦聯合主演的戰爭電影《上海火線後》;同年,與多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電影《錢作怪》,影片通過講述人們不擇手段攫取財富的故事。
導演和出演的經典電影(10張)
1949年,建國後加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同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失去的愛情》上映。1951年,執導劇情電影《勝利重逢》,該片根據黎陽的小説《英雄回家》改編。1952年,與成蔭聯合執導戰爭電影《南征北戰》,該片由陳戈、馮喆搭檔主演。
1954年,執導由孫道臨、李玲君共同主演的戰爭電影《渡江偵察記》,該片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2]
。1955年,與王濱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怒海輕騎》
[8]
。1956年,執導由温錫瑩、張園、衞禹平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沙漠裏的戰鬥》。1957年,執導由孫道臨、劉非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不夜城》
[3]
。
1959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鋼鐵世家》上映。1963年,執導由孟慶良、趙矛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水手長的故事》,該片根據高源的同名小説改編;5月1日,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紅日》上映,該片由張伐、高博、中叔皇聯合主演。1976年,執導劇情電影《難忘的戰鬥》,該片根據孫景瑞小説《糧食採購隊》改編
[4]
。
晚年影視界活動(9張)
1983年,執導人物傳記電影《廖仲愷》,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5]
。1988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荒雪》上映
[6]
。2004年9月,獲得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7]
。
湯曉丹個人生活
編輯1944年,湯曉丹與藍為潔認識。後來,兩人結婚。1947年,藍為潔生下湯沐黎。1949年,藍為潔生下湯沐海。2012年1月21日,湯曉丹在上海辭世;為了追思悼念湯曉丹,特此建立網上紀念館
[9]
。2014年,藍為潔逝世。
湯曉丹主要作品
編輯湯曉丹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88年 | 《荒雪》 | 電影 |
1983年 | 《廖仲愷》 | 電影 |
1981年 | 《南昌起義》 | 電影 |
1979年 | 《傲蕾·一蘭》 | 電影 |
1977年 | 《祖國啊,母親》 | 電影 |
1976年 | 《難忘的戰鬥》 | 電影 |
1963年 | 《水手長的故事》 | 電影 |
《紅日》 | 電影 | |
1959年 | 《鋼鐵世家》 | 電影 |
1957年 | 《不夜城》 | 電影 |
1956年 | 《沙漠裏的戰鬥》 | 電影 |
1955年 | 《怒海輕騎》 | 電影 |
1954年 | 《渡江偵察記》 | 電影 |
1952年 | 《南征北戰》 | 電影 |
1951年 | 《勝利重逢》 | 電影 |
1949年 | 《失去的愛情》 | 電影 |
1948年 | 《萬象回春》 | 電影 |
1947年 | 《甦鳳記》 | 電影 |
《天堂春夢》 | 電影 | |
1945年 | 《敢死警備隊》 | 電影 |
1941年 | 《民族的吼聲》 | 電影 |
1940年 | 《小廣東》 | 電影 |
1938年 | 《上海火線後》 | 電影 |
《錢作怪》 | 電影 | |
1937年 | 《並蒂蓮》 | 電影 |
《花開富貴》 | 電影 | |
1933年 | 《白金龍》 | 電影 |
《飄零》 | 電影 | |
《飛絮》 | 電影 | |
《一個女明星》 | 電影 |
湯曉丹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33年 | 《飛絮》 | 電影 |
湯曉丹獲獎記錄
編輯中國電影金雞獎 |
中國文化部 |
湯曉丹人物評價
編輯湯曉丹素以拍攝軍事題材影片見長,他尤其擅長刻畫戰爭環境中的人情與人性,以人的情感和人的心靈柔化了戰爭的殘酷和堅硬
[10]
(新民晚報評)。所謂有識見則自成高格,湯曉丹的電影不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路,其藝術創作一向中規中矩,從未偏離主航道。他始終追隨電影創作的時代形勢(社會主流精神)與時代形式(電影藝術創新)。與此同時,他堅守民族大義的精神立場,堅持現實主義的電影美學風格,其作品經歷住了歷史與市場的考驗,形成獨屬他個人的藝術氣質。從敍事結構層面看,湯曉丹軍事片的創作模式或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其一,以現實主義美學原則為基礎,高度結合歷史紀實性、藝術形式與類型化創新。其二,宏觀上既不偏離特定時代的主流政治路線,微觀上又能最大限度地涵括影片人物的特殊性與多元性。其三,影片對戰爭場面的調度,既能完整再現戰場殘酷真實的一面,又絕不落入單向度的暴力展示 ;既能表現戰況的艱苦,又能傳達樂觀堅強的鬥爭意志。其四,湯曉丹的軍事題材影片敍事,往往依照從小挫敗到大反擊的邏輯,最後以弱勝強,反敗為勝
[11]
(《當代電影》評)。
- 參考資料
-
- 1. 《老片回放》今播《天堂春夢》 .新浪[引用日期2018-06-26]
- 2. 華表歷史:1949-1955年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搜狐[引用日期2018-06-26]
- 3. 老影人將與觀眾共同在電影資料館緬懷孫道臨 .新浪[引用日期2018-06-26]
- 4. 羅希賢與連環畫《難忘的戰鬥》 .北方網[引用日期2018-06-26]
- 5. 紀念中國著名電影導演湯曉丹追思會上海舉行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18-06-22]
- 6. 中國"戰爭片之父"湯曉丹:從布衣導演到"銀幕將軍"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18-06-16]
- 7. 湯曉丹獲終生成就獎感言:感謝老百姓的支持 .新浪[引用日期2018-06-22]
- 8. 影像為語長樂翁——湯曉丹(完) .申江服務導報[引用日期2018-06-26]
- 9. 電影導演湯曉丹 .湯曉丹紀念館
- 10. “中國戰爭片之父”著名導演湯曉丹去世 .新浪[引用日期2018-06-26]
- 11. 聶偉.務實知識分子的“導演力”——湯曉丹的電影旅情:當代電影,2012(3)
- 12. 人物 |湯沐海 南征北戰父子兵 .搜狐[引用日期2022-09-0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