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焦裕祿

(河南蘭考縣原縣委書記)

鎖定
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漢族,山東淄博博山區北崮山村人。原蘭考縣委書記,幹部楷模,革命烈士。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後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
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被任命為尉氏縣大營區委副書記兼區長,1954年8月相繼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起重機廠機械加工車間進修,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於鄭州,終年42歲。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評選活動中,焦裕祿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  2019年9月25日,焦裕祿獲“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 [1] 
中文名
焦裕祿
外文名
Jiao Yulu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淄博
出生日期
1922年8月16日
逝世日期
1964年5月14日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主要成就
“焦裕祿精神”締造者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奮鬥者”
治理內澇、風沙、鹽鹼三害
出生地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鄉北崮山村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逝世地
河南鄭州

焦裕祿人物生平

焦裕祿悽慘童年

焦裕祿 焦裕祿
1922年8月16日,焦裕祿出生于山東省博山縣崮山鄉北崮山村 [2]  的一個貧苦家庭,7歲上學,學習刻苦認真,考試成績總在前幾名。
1932年,家鄉遭遇災荒,家境十分貧困,11歲的焦裕祿被迫退學,他除了在家種地外,農閒時做點小生意維持生活,主要是賣菜賣油,在古山橋賣鍋餅,跟隨窮鄉親推着獨輪小車,運煤賣煤,還到煤窯做工。 [27] 
1941年,家鄉遭受旱災。焦裕祿的父親因官府催捐,被逼得懸樑自盡。 [28] 
1942年,焦裕祿被押送到撫順煤礦當特殊勞工。 [30] 
1943年,焦裕祿設法逃離礦區,返回家鄉。這一年,博山又遭旱災,焦裕祿帶着妻子外出逃荒,流落至江蘇宿遷。 [27] 

焦裕祿加入組織

青年焦裕祿 青年焦裕祿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焦裕祿回到博山老家。
1946年1月,焦裕祿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7年7月,焦裕祿被調到渤海地區集訓,後隨軍南下。 [27] 
1949年春,焦裕祿被任命為尉氏縣大營區副區長。 [27] 
1950年,被任命為尉氏縣大營區委副書記兼區長。
1953年,任共青團鄭州地委第二書記,同年。6月,焦裕祿響應黨的號召,調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任廠籌建處資料辦公室秘書組副組長,負責蒐集洛陽的水文、地質、氣象等歷史資料,為選擇廠址提供科學依據。 [29] 
1954年8月起,相繼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起重機廠機械加工車間進修。
1959年,焦裕祿與一金工車間的部分工友合影留念。 1959年,焦裕祿與一金工車間的部分工友合影留念。
1956年底,返回洛陽礦山機器廠,被任命為一金工車間主任、調度科長等職。在此期間,焦裕祿患上了肝病。
1962年6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又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

焦裕祿任職蘭考

焦裕祿在工作中 焦裕祿在工作中
1962年12月,焦裕祿調到河南蘭考縣,先後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1962年12月至1964年間,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羣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羣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着劇痛堅持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焦裕祿精神”。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於鄭州 [22]  ,終年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後“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們把沙丘治好”。 [3]  [21] 
2017年3月,蘭考成為河南首個脱貧“摘帽”的貧困縣,利用焦裕祿當年帶領大家栽下的泡桐樹製作樂器、傢俱等,也成為蘭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項重要產業。 [3] 

焦裕祿主要成就

焦裕祿成就綜述

1962年冬,焦裕祿來到蘭考,蘭考遭遇嚴重的災荒,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鬥爭中,為了取得經驗,焦裕祿同志親自率領幹部、羣眾進行了小面積翻淤壓沙、翻淤壓鹼、封閉沙丘試驗。然後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總結出了整治三害的具體策略,探索出了大規模栽種泡桐的辦法。

焦裕祿整治三害

焦裕祿和蘭考人民在治理流沙 焦裕祿和蘭考人民在治理流沙
通過一年的艱苦奮戰,蘭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總結除“三害”的工作時,焦裕祿作了明確透徹的總結。
治沙:沙區沒有林,有地不養人,這是基本情況;有林就有糧,沒林餓斷腸,這是重要性;以林促農,以農養林,農林相依,密切配合,這是方針;造林防沙,百年大計,育草封沙,當年見效,翻淤壓沙,立竿見影,三管齊下,效果良好,這是方法。
治水:蘭考地形複雜、坡窪相連,河系紊亂,這是客觀情況;以排為主,灌、滯、澇、改兼施,這是方針;舍少救多,舍壞救好,充分協商,互為有利,上下游兼顧,不使水害搬家,這是政策;夏秋兩季觀察,冬春乾燥治理,再觀察再治理,觀察治理相結合,這是方法。
治鹼:分清輕重,區別對待,這是方針;翻淤壓鹼,開溝淋鹼,打埂躲鹼,台田試種,引進耐鹼作物,這是方法。 [4] 

焦裕祿種植泡桐

焦裕祿在田間勞動 焦裕祿在田間勞動
為了解“三害”,起風沙時,焦裕祿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下大雨時,他趟着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他所開創的水利工程,經後來引黃淤灌,最終讓二十多萬畝鹽鹼地變為良田。 [5] 
在農民的草菴、牛棚,焦裕祿總結出治理風沙的辦法:“貼膏藥”、“扎針”。
所謂“貼膏藥”,就是把淤泥翻上來壓住沙丘。焦裕祿看到農民這種做法效果很好,就在全縣推廣。 [5] 
所謂“扎針”,就是大規模栽種泡桐。焦裕祿瞭解到,蘭考有“三寶”:泡桐、花生大棗。他對泡桐特別重視,這種樹能在沙窩生長,長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長成大樹,即能擋風又能壓沙。並且泡桐年年生根發新苗,可以陸續移栽,不用多投資。成林之後,旱天能散發水分,澇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糧間作,以林保糧。 [5] 
焦裕祿針對種樹被毀壞,不好管理,老百姓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制度:確定林權,訂立護林公約,設立獎罰制度,定期檢查,各公社、各大隊設護林主任、護林員。並大建育苗場。焦裕祿描述希望,提振士氣,凝聚人心,全蘭考總動員,人人種樹,泡桐遂蔚然成林。 [5] 

焦裕祿後世影響

蘭考縣的幹部羣眾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蘭考三害“內澇、風沙、鹽鹼”得到有效治理。
焦裕祿帶領羣眾為了防風固沙栽種的泡桐樹,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個特色產業,截至2014年,蘭考泡桐產業年產值已達60多億元,全縣泡桐從業人員達6萬多人。 [6] 
焦裕祿成為了未來所有為官參政者學習的優秀楷模,焦裕祿精神感召、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黨員幹部和普通羣眾,焦裕祿精神成為了我國為官參政者最基本的道德堅守,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堅持把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緊密結合起來。 [7] 
2021年,黨中央批准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週年之際予以發佈,其中包括焦裕祿精神。 [32] 

焦裕祿人物評價

焦裕祿名人評價

江澤民: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8] 
胡錦濤:焦裕祿同志是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中國共產黨的好黨員,人民的好公僕,縣委書記和廣大幹部的好榜樣。他的一生,是為黨的事業、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的一生……在今天,認真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仍然是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要求,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呼喚,是加強黨的建設、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需要。 [8]  [23] 
習近平: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他雖然離開我們50年了,但他的事蹟永遠為人們傳頌,他的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 [9] 
吉炳偉: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做焦裕祿式縣委書記。 [10] 
焦裕祿大女兒焦守鳳:懂浪漫、會生活,曾是籃球場上的“靈魂”。 [11] 
影視演員、導演、編劇王洛勇:所以與其説焦裕祿是中國的,不如説焦裕祿代表了全人類一種共通的精神和情感。
表演藝術家李雪健:焦裕祿精神永不過時,那是我們民族的精華。

焦裕祿媒體評價

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精神
人民日報: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杆。 [12] 
人民網:縣委書記的好榜樣。 [24] 
解放軍報:共產黨人見賢思齊的榜樣。 [25] 
測繪報:焦裕祿精神永放光芒。 [13] 

焦裕祿人物軼事

焦裕祿貧苦出身

焦裕祿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盡了苦難的煎熬。7歲上學,學習刻苦認真,考試成績總在前幾名。1932年,家鄉遭遇災荒,家境十分貧困,11歲的焦裕祿被迫退學,跟隨窮鄉親推着獨輪小車,運煤賣煤。 [4] 
焦裕祿十幾歲時,日本鬼子侵佔了山東博山。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被迫到黑山煤窯當小工。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的重活,得到的僅僅是一點橡子麪,別説是養家餬口,連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飽。
焦裕祿的父親因無錢還債,被地主活活逼死。眼淚未乾,焦裕祿又被日本鬼子抓到撫順的一個煤窯作苦工。在日本鬼子、漢奸的刺刀威逼下,他每天在煤窯裏幹十五個小時以上的苦工,和焦裕祿同志住在一個工棚的二十三個人中,兩三個月裏,就有十七人被折磨死去。每當工友們不幸死亡的時候,焦裕祿的心比針剌還要難受。他不忍受日寇的非人折磨,和工友一道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冒着生命危險逃出了虎口。 [4] 
焦裕祿 焦裕祿
焦裕祿逃出了虎口,又掉進了人間狼穴。他逃荒要飯跑到江蘇宿遷縣,不得不給一個姓胡的地主當長工。焦裕祿進一步受到了殘酷折磨,甚至在他生病的時候,地主還逼他幹活。 [4] 

焦裕祿嚴於律己

焦裕祿説:“新幹部不參加勞動,就不能明確樹立階級觀點、羣眾觀點;老幹部長期不參加勞動思想就要起變化,要變顏色”。
焦裕祿身體力行,無論工作多忙,總是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他經常開襟解懷,捲起褲腿和羣眾一起幹活,羣眾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經常和羣眾一起翻地、封沙丘、種泡桐、挖河渠……,就在縣委決定他住院治療的前幾天,他還揮舞鐵掀在紅廟公社葡萄架大隊,和羣眾一起勞動。因此,他經常要求下鄉的幹部一要帶毛主席著作,二要帶勞動工具和行李。

焦裕祿嚴管子女

《捐贈焦裕祿紀念館畫像》 陳玉先 《捐贈焦裕祿紀念館畫像》 陳玉先
焦裕祿還經常教育子女做髒活,到最困難的地方去,穿衣要樸素,生活要節儉。
有一次,焦裕祿發現大兒子去看戲,問道:“戲票哪來的?”孩子説:“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説沒有。叔叔問我是誰?我説焦書記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沒有收票就讓我進去了”。
焦裕祿聽了非常生氣,當即把一家人叫來“訓”了一頓,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錢如數送給戲院。 [4] 

焦裕祿不搞特殊

後來,他又專門起草了一個《幹部十不準》的文件,規定任何干部不準特殊化。這個“十不準”的通知,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説它平常,是因為《通知》所規定的每一條,都是每個共產黨員、革命幹部時刻應該想到的,做到的起碼準則;説它不平常,是因為《通知》所規定的每一條準則,都閃耀着共產主義的思想光輝,都是對特權思想的有力批判。焦裕祿把職位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把職權看作是受人民的委託,為革命掌權。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無私的崇高革命精神的表現。 [4] 

焦裕祿艱苦樸素

焦裕祿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長期有病,家裏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他説:“蘭考,是個重災縣,人民的生產、生活都很困難,我們應該首先想到他們。要把這些錢用到改變蘭考面貌的偉大事業上去,用到改善蘭考人民的生活上去”。
焦裕祿的辦公桌、文件櫃都是原蘭封縣委初建時買的,有不少地方破損。當時有人勸焦裕祿同志換個新的,他沒有采納這個建議,而且修了修,照樣使用。他用過的一條被子上有42個補丁,褥子上有36個補丁,同志們勸他換牀新的。他説:“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換新的,但應該看到,災區的羣眾比我更需要。其實,我這就很好,比我要飯時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強多啦,焦裕祿的衣、帽、鞋、襪都是拆洗很多次,補了又補,縫了又縫的,雖然破舊得很厲害,但是焦裕祿同志總是捨不得換。他的愛人徐俊雅同志最後生氣了,不給他補,他就自己動手補。
一次,有位幹部提出要裝潢一下領導幹部的辦公室,焦裕祿同志嚴肅地説:“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嗎?蘭考的災區面貌還沒有改變,羣眾生活還有困難,富麗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連想也很危險”。 [4] 

焦裕祿關心羣眾

有一天,焦裕祿冒着風雪,忍着劇烈的肝痛,一連走訪了九個村子,訪問了幾十户羣眾。但是,卻沒烤羣眾一把火,沒喝羣眾一口水。
他來到梁孫莊梁俊才的家裏,老大爺卧牀不起,老大娘雙目失明。老大爺問:“你是誰呀?大雪天來幹啥?”焦裕祿同志説:“我是您的兒子,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爺感動得熱淚盈眶,説:“解放前,大雪封門,地主逼租,攆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還是黨好,社會主義好。” [4] 

焦裕祿刻苦學習

焦裕祿的“幹部簡歷表”局部 焦裕祿的“幹部簡歷表”局部
1954年8月,金礦公路剛剛通車,廠黨委決定焦裕祿和一部分轉業幹部,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當時,個別幹部因家庭有困難,怕學習堅持不下去。在焦裕祿的帶動下,強調家庭有困難的同志也都到哈爾濱考工業大學去了。他們在哈爾濱複習課程時,刻苦鑽研工業管理知識,為由外行變為內行奠定了理論知識的基礎。
焦裕祿凡是同管理業務有關的問題,他都刨根問底。有時為弄清某個零件的加工過程,他一連跑幾個車間。為了早日掌握工業管理知識,他一面跟調度員學調度,一面跟計劃員學安排生產計劃。一次,他要求計劃員讓他自己安排一次計劃試試。計劃員覺着焦裕祿實習才幾個月,不可能編好計劃。焦裕祿看他有點猶豫,便用商量的口吻説:“你在一邊看着,我安排錯了,你馬上糾正。”計劃員無法拒絕,只好讓他試試。結果,焦裕祿竟很快就把計劃編排好了,而且編排的既周密準確,又切合實際。 [4] 

焦裕祿工作認真

1953年7月,焦裕祿被調到洛陽礦山機器廠,廠裏要搶修一條由金谷園車站直達建廠的金礦公路。任務重、時間緊,新組合的班子和調來的幹部都沒有修過橋和路,產生了畏難情緒,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焦裕祿吃住在工地,認真幫助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督促施工進展,檢查工程質量。
1959年春,洛陽礦山機器廠全面投產,焦裕祿又任廠裏的調度科長,擔負起全廠的生產調度任務。他工作起來細緻、踏實,經常深入車間瞭解情況,幫助車間解決困難和問題。在他隨身攜帶的兜兜裏,經常裝着好幾種工作手冊,分門別類,記載着各車間的情況。從生產任務,設備條件,勞動力量,以致哪個工人有什麼思想問題,家庭困難等等,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瞭如指掌。工人們説:“焦科長不僅諳熟業務,還善於抓政治,抓人的思想,跟着他再重再難的任務,我們都樂於接受”。 [4] 

焦裕祿精通管理

焦裕祿在勞動中 焦裕祿在勞動中
1956年7月至10月,《起重機廠報》連續發表了題為《減速機工段黨小組是怎樣保證完成計劃的》、《對工段長工作方法的幾點體會》、《談談前方競賽中的問題和意見》等焦裕祿同志的署名文章。11月11日,《起重機廠報》登載了“機械車間被評為前後方競賽優秀單位”的消息,並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焦裕祿寫的《機械車間三季度競賽總結》。12月,焦裕祿為車間基層幹部總結了十條工作經驗。廠黨委採納了這十條經驗,改進了管理方法,調整了生產。
1956年底,焦裕祿同志滿載學習成果,回到洛陽礦山機器廠,擔任一金工車間主任,帶領職工投入了緊張的設備安裝工作。1958年底,因為生產成績顯著,一金工車間被評為全廠的紅旗車間。 [4] 

焦裕祿抗爭病魔

焦裕祿塑像 焦裕祿塑像
1964年春,焦裕祿的肝病越來越重。醫生們開出最後診斷書,上面寫道:“肝癌後期,皮下擴散”。送他去看病的趙文選,心裏非常焦急,懇切的向醫生説:“醫生,請你把他治好,俺蘭考人民需要他,需要他呀!”5月初,焦裕祿同志的肝病更加嚴重。護士噙着眼淚給他注射止疼針,他感到自己的病已無法治療,便搖搖手説:“我不需要了,省下來留給別的階級兄弟吧!”
縣裏的同志和蘭考的羣眾代表前來看他,他不談自己的病,首先問縣裏的工作、生產情況。問張莊的沙丘封住了沒有?趙垛樓的莊稼淹了沒有?秦寨鹽鹼地上的麥子長得咋樣?老韓陵的泡桐樹栽了多少?他還囑咐同志們:“回去對縣委的同志們説,叫他們把我沒有寫完的那篇文章寫完;還有,把秦寨鹽鹼地上的麥穗拿一把來,讓我看看”。
他的大女兒到醫院裏去看他,他深情地説:“小梅,你參加革命工作了,爸爸沒有什麼送給你,家裏的那套《毛澤東選集》,就作為送你的禮物吧。那裏面,毛主席會告訴你怎麼做人,怎麼工作,怎麼生活......”。省、地、縣各級領導同志來看望他。這時,焦裕祿已經病危,他用盡全力斷斷續續地説:“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有實現蘭考人民的要求......心裏感到很難過......我死了不要多花錢......省下來錢支援災區建設......我只有一個要求......請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蘭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焦裕祿人物逝世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同志病逝,終年42歲。
他死後,人們在他病牀的枕下發現兩本書:一本是《毛澤東選集》,一本是《論共產黨員修養》。焦書記下葬那天,四面八方的鄉親們都來圍觀,就在將要入土的時候,人們喊了起來:不要埋焦書記!為了讓後面的人能見焦書記最後一面,還有的人爬到焦書記的棺材上阻止掩埋,直到後來的所有人都見到了焦書記最後一面,才將其下葬。 [14] 

焦裕祿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父親
母親
妻子
大女兒
二兒子
三女兒
四女兒
五兒子
六兒子
外孫
餘音 [26] 

焦裕祿後世紀念

焦裕祿紀念活動

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精神
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號召全省幹部學習焦裕祿同志忠心耿耿地為黨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全面介紹了焦裕祿的感人事蹟,同時還刊登了《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裕祿同志學習》的社論。
1966年2月9日,董必武親筆寫五言長詩《學焦裕祿同志》,歌頌焦裕祿同志的革命精神。
1966年3月15日,郭沫若寫《水調歌頭 贊焦裕祿同志》紀念焦裕祿。
1966年9月15日,毛澤東親切接見焦裕祿的三女兒焦守雲,併合影留念。同年10月1日,毛主席又接見了焦裕祿的大兒子焦國慶。周恩來總理也接見了焦裕祿的大女兒焦守鳳。
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領導幹部要學焦裕祿》的社論,在神州大地再掀焦裕祿的熱潮。焦裕祿同志是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1990年6月15日,鄧小平華夏出版社的紀實文學《焦裕祿》題寫書名。
1994年5月和2003年12月,胡錦濤先後兩次視察蘭考,併為“焦裕祿同志紀念館”落成剪綵暨焦裕祿銅像揭幕。
1990年,習近平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在7月16日《福州晚報》上刊登的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15] 
2009年4月1日,習近平專程趕赴焦裕祿紀念館,向焦裕祿陵墓敬獻花籃。 [8] 
2018年9月1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雕塑《焦裕祿》在河南省蘭考縣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揭幕,吳為山以其獨特的“寫意雕塑”手法,將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熔鑄在青銅當中。 [16] 
2019年5月14日,河南省委專門召開紀念焦裕祿同志逝世55週年座談會,深切緬懷焦裕祿同志,深情追憶他的感人事蹟,再次號召全省上下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 [3] 
2022年8月10日,杞縣紀念焦裕祿誕辰100週年書畫展開幕。 [34] 

焦裕祿紀念館

焦裕祿烈士陵園
焦裕祿烈士陵園 焦裕祿烈士陵園
焦裕祿烈士陵園,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安葬的墓地。陵園位於蘭考縣城關北黃河堤頂上,緊靠蘭考菏澤公路西側,南跨五午千渠,佔地約50000平方米,分堤頂堤下兩段。墓北面為高7米的屏風牆,上面鑲有毛澤東題寫的“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金字。 [31] 
1966年建成,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團中央等六部委確定為“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4月,焦裕祿烈士墓被國務院增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焦裕祿紀念館
為了紀念焦裕祿,博山區於1966年5月開始建立焦裕祿紀念館,1967年1月正式開館,建築面積3400餘平方米,佔地面積達10000平方米,是全國最早的焦裕祿紀念館。焦裕祿故居是典型的北方農家四合院格局,於2002年8月對外開放。該館展覽內容主要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焦裕祿事蹟展廳,位於紀念館主樓二樓。第二部分是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事蹟展廳,位於紀念館主樓三樓。第三部分是影像廳,位於紀念館主樓三樓。第四部分是焦裕祿故居。第五部分是博山黨史陳列館,位於紀念館主樓一樓。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
焦裕祿紀念館 焦裕祿紀念館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裕祿大道88號。紀念館位於墓區西側,為現代化新式建築,1994年4月建成,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館正面三層,大門正上方鑲嵌的“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為江澤民題寫。紀念館正門前為焦裕祿事蹟羣雕。羣雕淨高3.6米,加上基座近4.2米,重達4噸。館內分序廳、展覽廳、貴賓室和放映廳等。序廳正面立焦裕祿半身銅像一尊,兩側分別有勞動情景畫面。展廳1300平方米,展出內容分前言、序篇、神州赤子、臨危受命、執政為民、幹部楷模、今日蘭考五個部分。紀念館自興建以來,一直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

焦裕祿主要榮譽

1966年2月1日,河南省政府追認焦裕祿為革命烈士 [21]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 
2019年9月25日,焦裕祿獲“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 [1] 

焦裕祿藝術形象

焦裕祿影視形象

飾演者
出處
時間
類型
《焦裕祿》
1990年
電影
《焦裕祿》
2011年
豫劇
《焦裕祿》
2012年
電視劇
王冀刑(演奏者)
《焦裕祿》
1990年
管絃樂序曲
2021年
電影

焦裕祿文學形象

焦裕祿 焦裕祿
1990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紀實文學《焦裕祿》。 [17] 
2013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焦裕祿精神永放光芒》和《永恆的豐碑——焦裕祿的故事》。 [17] 
201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18] 
2016年,焦守雲所著《我的父親焦裕祿》新書發佈會在京舉行。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