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酃縣

鎖定
酃(líng)縣,春秋戰國時為龐邑,為楚南重鎮、中國最古老的郡縣之一,是鍾武侯國、湘東王國、湘州湘東郡行政中心。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治所在今衡陽珠暉區酃湖鄉。為衡陽市城建發源地之一,西漢時為鍾武侯國都城,東漢末年至隋朝為湘東郡治,轄今衡陽市區、衡南縣、衡東縣、攸縣安仁縣茶陵縣炎陵縣株洲縣南部、永興縣東北部一帶。
中文名
酃縣
外文名
Ling xian
別    名
衡陽
衡州
行政區類別
郡縣
所屬地區
中國大陸地區
地理位置
南中國中心
面    積
2.25 km²
下轄地區
衡陽市區、衡南縣、衡東縣、攸縣、安仁縣、茶陵縣、炎陵縣
政府駐地
衡陽珠暉區
電話區號
0734
郵政編碼
4210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3萬(公元前105年)
著名景點
石鼓書院
回雁峯
東洲島
羅榮桓故居
錫巖仙洞 展開
機    場
衡陽南嶽機場衡陽大浦通用機場
火車站
高鐵衡陽東站衡陽站衡山站衡南站
車牌代碼
湘D
方    言
衡陽話
記載文獻
《漢書·地理志》
建立時間
西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

酃縣史記記載

酃(líng)縣,春秋戰國時為龐邑,為楚南重鎮、中國最古老的郡縣之一,是鍾武侯國、湘東王國、湘州、湘東郡行政中心。西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置,為衡陽市城建發源地之一,治所在今衡陽珠暉區酃湖鄉。轄今衡陽市區、衡南縣、衡東縣、攸縣安仁縣茶陵縣、炎陵縣、株洲縣南部一帶,西漢時為鍾武侯國都城,東漢末年至隋朝為湘東郡治。至東晉末併入縣治在衡陽市湘江西岸的臨蒸縣。
酃縣縣城位於衡陽珠暉區和平鄉湖東村 [1]  (原為酃湖鄉湖東村),地處衡陽市耒水河畔,西依苗圃、六緒諸山,北臨耒水,南望酃湖,東、南面為一望無際的耒水沖積平原。城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平方公里,四周圍以黃土夯築的城牆,城外設護城河。酃湖地區系沖積平原,地勢較低,每到雨季,低窪的地方積水形成了多口內湖,非常壯觀。酃,從“雨”從多“口”從“邑”,故名“酃縣”。酃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
水經注》雲:“(耒水)又北過酃縣東,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歲常貢之。湖邊尚有酃縣故治,西北去臨承縣十五里”。清同治《衡陽縣誌》亦載:“漢高祖五年置酃縣,其縣治設於此”。這些記述都勾畫出了酃縣故城歷史及周邊環境。
酃縣,公元前202年設立。三國時期,以湘江為界,東屬吳國,西歸蜀國。蜀國在衡陽市湘江西岸蒸水入湘處(今草橋旁)置臨蒸縣,吳國酃縣依舊,並於酃縣設湘東郡,取湘水以東之意。晉代統一三國,於公元395年把酃縣併入臨蒸縣,湘東郡也隨之西遷臨蒸縣。酃縣存世600年。到了隋代,統一廢郡改州,湘東郡與衡陽郡合併,改稱衡州,縣稱衡陽。1991年5月,酃縣故城遺址列為衡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月,列為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起沿用七百餘年之“酃縣”,為“衡州茶鄉之尾”,至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始析茶陵之康樂、霞陽、常平三鄉設酃縣,先後隸屬於衡州衡州路衡州府、衡陽道、衡陽市,至1994年又因“邑有聖陵”炎帝陵而更名為炎陵縣。酃縣與炎陵縣歷來隸屬於衡陽,在上古時代同為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重要活動地區,在春秋時稱“寵”(即“寵”)或“龐”(見譚其驤《中國古代地圖》、《史記·越世家》等)。《説文》曰:“寵 ,尊居也,從門龍聲。”從字形結構和《説文》的解釋看,“寵”、“龐”和“酃”,都是神靈之域,被稱為雷電之神的居地,亦即龍的居地。而結合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生平來看,炎帝是因龍感應而生,故又稱神龍氏,實則是龍圖騰的化身。正因為此,他活動過的這一地區被稱為“寵”、“龐”和“酃”是很有道理的。炎帝神農氏的崩葬之地“茶鄉之尾”,與漢代之“酃縣”同為炎帝神農氏重要活動地區,在南宋建縣時故借用被稱為“龍的居地”的古“酃縣”之名。

酃縣酃縣興亡

衡陽考證的最早的城池為在耒水與酃湖之間那片酃湖町上屹立了六百多年的酃縣古城 [2] 
酃縣 [2]  ,一座與酃湖手足情深的古城,因其所在地瀕臨耒水流域那片一望無際的衝擊平原,所以,這一帶又叫酃湖町。早在舊石器新石器時期,這裏就有了人類。春秋時期,酃湖町就成了古越人的水上樂園。酃湖一帶就已經有了一座部落城池、地方治所。
文獻史料考證,越族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最早來到酃湖 [2]  町的古越人,是被某個部落追趕驅逐而從長江逆流而上經洞庭入湘江的一支南越蠻流。
龐邑位於現在的衡陽市區東部。春秋時期,楚、秦、晉等諸侯國為了加強對兼併得來的地域和滅亡小國的控制,便開始在自己的轄地設縣。楚國最早,於楚文王元年(前689)就開始設縣了,強大程度僅次於秦國,一邊四處拓展自己的疆域,一邊對新掠奪霸佔而來的區域設置新縣,實施強權統治,並重點對具有戰略意義的交通要衝實施縣制管理。龐邑之所在,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獨厚,其南扼南粵之地,北通楚都要道。儘管雜處衡陽湘南地區的越人秉承了先祖蚩尤、三苗剽悍不羈的尚武族性,對楚人入侵衡陽湘南領地曾進行過長時期的殊死抵抗,可終因楚國的過於強大而寡不敵眾,只有無奈地成為楚國的臣民。
楚人進入湘南之後,龐邑就成了楚國重要的糧食產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王無彊時,興師伐齊。齊威王派使者遊説越王放棄討伐齊國而專攻楚國。齊國使者對越王説:“復讎、龐、長沙,楚之粟也;竟澤陵,楚之材也。越窺兵通無假之關,此四邑者不上貢事於郢矣。”這段話的意思是,讎、龐、長沙三邑為楚國重要的糧食產地和出產木材的重要基地,只要越國控制了無假之關,這些地方就再也不能為楚國提供糧食和木材等物資了,而這些豐富的物產也就屬於越國了。
齊國使者遊説越王無彊攻打楚國是公元前334年以前。龐邑至少在楚威王六年(前334)以前就是楚國的縣治了。“龐”,即龐縣。龐縣不僅是楚國設立在湘南地區的縣治,更是楚國在其南部建立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軍事要塞。
原來相對落後的農耕文明,由於龐縣的設置、楚國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的傳播,這片湘南沃土的生產和經濟也相對有了更好的改善和推進,從而也為日趨繁榮的商貿活動奠定了更好的物質基礎。尤其是瀕臨湘江最大支流的耒水,更成了龐縣在當時以水路為主的總要交通航道。以至於當時的龐縣,每天的商貿活動都異常的繁忙,導致楚國不得不在龐縣設立税關,配置專門的官員負責稽核、徵收過往商賈的商税。一個由農耕文化滋養壯大的地域,最終過度為衡陽湘南耒水之濱、酃湖波濤中的商貿重鎮。
楚懷王的弟弟、時任楚國大司馬的鄂君,不僅掌管着楚國的軍政和軍賦,還是一個財大氣粗的“官商”。他出去從事商貿活動,總是要隨身攜帶着他的哥哥、楚懷王賜給他“鄂君啓節”。這“鄂君啓節”是一塊專供鄂君進行商貿活動時使用的免税符節,用青銅鑄就,有舟節、車節之分,上面都刻着錯金銘文,載着進入漢水、長江、湘、資、沅、澧等水系及這些水系沿途所設的關卡地名。比如經湘水則是“入耒,庚鄙”。“入耒”即進入耒水;“庚”則是經過的意思,“鄙”就是酃湖一帶的龐縣轄地,也就是後來的漢高祖劉邦在衡陽江東酃湖町所設的酃縣 [2]  所轄之地。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劉邦置酃縣,縣治設楚國龐縣故地,藉助龐縣昔日的靈氣,從“人傑地靈”中取一個與“靈’字諧音的縣名,加上所選的地方通過畫師畫下來正好像一個篆體”酃“字,於是將縣名定為酃縣。
三國吳太平三年(258),會稽王孫亮長沙郡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湘東郡治地在衡陽酃湖町,郡治設在酃縣縣城。酃縣,既是縣治之所,又為郡地之都,郡、縣治所同城。
吳國在衡陽設湘東郡的同時,又析酃縣、烝陽縣地置臨烝縣,並將治所設在現在的衡陽城西的湘江西岸。這樣的歷史變遷,使處於湘江東和湘江西岸的兩座縣城在發展中的優劣很快就有了分曉。在古代,水路就是當時從事商貿運輸最重要的路徑,而酃縣卻就獨佔了這種交通優勢。然而,酃縣的優勢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又成了一大缺陷。由於酃縣處於耒水流域的酃湖町衝擊平原地帶,只要發大水,就會受到洪水的衝擊,而當時的防洪水利設施落後,所以,只要連日下雨,必遭洪災危害。加上當時的戰亂,除了水,就別無天險可倚,只要外敵入侵,城池必破無疑。而湘江西岸的臨蒸縣卻成了天然的後來者居上,它不僅凌駕於蒸水耒水洣水之間,而且南北驛道也穿城而過,水路和陸路都四通八達,而且還被四周的羣山環抱,易守而又難攻。因此最終一個晚酃縣幾百年意外”降生“的小城一點一點地長大,最終長成了中南地區重要城市衡陽

酃縣傳説

正因為“酃”字的這一特殊含義,衡陽流傳着很多與“龍”密切相關的地名傳説。其中最富神話色彩的一個傳説就是龍王井的故事——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次山洪暴發,到處是一片汪洋,縣南九十餘里的龍潭,有九條龍乘着山洪水勢向北游來,其中一條小龍,因迷戀縣城一帶的風光,在這裏逗留了一些時光。當它尋找同伴打算離開的時候,又被峻峭的筆架峯擋住了去路。山洪慢慢退去,小龍無法藏身,它只得施展神力,穿地而入,到衡陽的酃湖而出,再遊入湘江找到它的夥伴同歸東海。從此,小龍的入地之處就成了一口泉眼,被稱為酃泉或醽醁泉,俗稱“龍王井”。這也是龍王井之水與衡陽酃湖之水相通的由來。酃泉之水冬暖夏涼,清甜可口,用泉水釀出來的酒醇香純和,回味綿長,被稱為“醽醁”,曾被當成貢品朝奉宮廷。清人李朝事曾以詩歌詠古酃縣八景之“醽醁泉香”,詩曰:“醽醁泉源寄市城,澄清不受物囂櫻。金望仙露欣同質,玉澗芳流可並聲。受福已知佔井汲,濡膏靡盡羨淵泓。箇中不減湘蘭味,肯教時人識米精。”

酃縣古城遺址

古城遺址簡介
衡陽酃縣古城遺址,為衡陽市和湖南省存續時間最長的一處古城址、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衡陽市郊酃湖鄉酃湖町,西漢置酃縣。1952年,省文物工作普查隊在酃湖 [3]  之旁(今衡陽市珠暉區和平鄉湖東村境內),發掘酃縣故城遺址。城址呈長方形,南、北、西三面尚存原土城牆痕跡,周長約1800米。殘高約4米。城址東面為老茶亭,南為胡家台,西靠排漬站,北頻耒水,面積20萬平方米。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衡陽為酃縣,縣治設於此。《水經注》稱:“耒水北過酃縣,縣有酃湖……湖邊尚有酃縣故治”。城址內有陶片,漢代銅瓦板瓦,陶器有盆、壺、罐、缽,另有鐵劍銅渣等。1956年,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5月,列為衡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酃縣故城遺址 酃縣故城遺址 [3]
酃縣遺址西面、北面殘存高低不一的城垣和低窪的護城河;城牆的夯土層中,夾有繩紋板瓦筒瓦印紋硬陶殘片;存有筒瓦、板瓦、瓦當、和盆、罐、壺、缽等陶器殘片;城西的象山上,幾乎等距離地突兀着三座小山巒,似埃及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一樣,站在山巒上便可俯瞰整個城池;城址東面的耒水河岸邊現留下一大缺口,為當時東城外的一座碼頭,起着縣邑商業與軍事物資的吞吐功能。
酃縣故城遺址的保護範圍:以遺址外緣為起點,四向各至10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範圍外100米處,保護範圍為22萬平方米。酃縣故城是衡陽市區發現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它拉開了衡陽建城的序幕,是衡陽城市之根,是衡陽城市之魂,對於研究衡陽市的演變史和發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2017年5月至7月,衡陽市文物局酃縣故城遺址文物調查勘探隊,對遺址範圍進行了全面的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
湖東寺遺址位於衡陽珠暉區和平鄉湖東村,酃縣故城 [4]  遺址東北。據考古專家介紹,關於湖東寺的歷史,文獻記載中只有寥寥數筆。據載,湖東寺始建於唐,興旺於元明,曾有九進十一橫的規模。元末明初,該寺曾兩度毀於戰火,並兩度修復。至清順治時,寺內尚有殿宇四進,僧房30間。如今,和平鄉湖東小學院內留有石柱十根、石刻楹聯兩副,其一聯雲“式是南邦,已向熊湘留揭去;惟茲東土,曾從雁寺渡江來”。
為確定這座千年古寺湖東寺的位置,勘探隊在酃縣故城 [4]  東面進行了大面積的調查勘探,重點就是自湖東小學以東臨近耒水的區域。湖東小學空地的東面現存有一座清代晚期至民國時期的湖東寺,青磚黑瓦。專家分析認為,今之湖東寺與古時之湖東寺應有若干聯繫,唐代的湖東寺可能離此不遠。此後的勘探中,在附近發現有少量青磚和唐代黃釉瓷殘片,上模印花紋。根據以上調查勘探信息,推測唐代湖東寺的位置約在湖東小學和英發學校附近。
酃縣故城遺址保護的歷史沿革
(1)1952年湖南省文物普查時發現酃縣故城 [1]  遺址,在遺址內採集有大量的漢代筒瓦、板瓦、瓦當和盆、罐、壺、缽、豆等陶器殘片,以及銅“五銖”錢、銅渣、鐵劍等。
(2)1959年酃縣故城遺址被衡陽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1991年5月酃縣故城遺址重新被衡陽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4)2011年1月酃縣故城遺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為以遺址外緣為起點,四向各至10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為四向各至保護範圍外100米處。
酃縣故城遺址的文物構成
根據衡陽市區的 [1]  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資料,酃縣故城遺址應由酃縣故城城址本體和與城址相關的墓羣共同組成。
①城址區。據最初的文物調查資料記載,酃縣故城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9萬平方米,四周圍以黃土夯築的城牆,城外設護城河。遺址東面、西面及北面仍保存有城垣(殘高1—4米),西面和南面保存有護城河(寬約25米)。然據現今的考古發現,酃縣故城城址應由大城、小城組成,早期所發現的城址僅為小城,為酃縣城址遺址的一部分。
②墓葬區。據考古調查、發掘資料,與酃縣城址相關的墓羣主要分佈在城址周邊,有西面的苗圃、六緒墓羣,西南面的五馬歸槽、鳳凰山、玄碧塘、公行山墓羣,東南面的天子墳,東北面的蔣家山、茅坪、茶山坳墓羣。其年代最早為春秋晚至戰國早期,最晚的是茶山坳墓羣、為三國、兩晉至南朝,主要墓葬時代是戰國、西漢、東漢。
酃縣故城遺址的歷史與文物價值
酃縣故城 [1]  始建於西漢高祖五年,轄今衡陽市區、衡南縣、衡東縣、攸縣、安仁縣、茶陵縣、炎陵縣株洲縣南部一帶。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改國號新。地皇四年(23年),長沙國後裔鍾武侯劉望舉兵討伐王莽,自稱皇帝,兵敗身亡後葬於和平鄉蔣家山。墓葬封土成橢圓形,長13米,寬11米,高6米,當地俗稱天子墳,現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漢末年以湘江為界,湖南東屬孫權、西歸劉備。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衡陽孫吳管轄。吳太平二年(257年)孫亮析長沙郡西部都尉轄地置衡陽郡,郡治湘南縣(今衡陽衡陽縣);析長沙郡東南置湘東郡,郡治酃縣。
西晉太康年間,湘東郡下轄七縣:酃、茶陵、臨烝、利陽、陰山、新平、新寧,郡治酃縣。永嘉元年(307年),於湘東郡湘州
東晉咸和三年(328年),撤湘州,湘東郡改屬荊州。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省酃、利陽、新平三縣,湘東郡移治臨蒸縣。
根據史料記載,酃縣故城自西漢初年設立一直沿用到東晉太元二十年,是衡陽市和湖南省境內存續時間最長的一處古城址。酃縣故城拉開了衡陽市建城的序幕。
本次調查勘探結果顯示,酃縣故城遺址由大城和小城組成。大城範圍為北臨耒水,西近二環東路,南至衡州大道,東傍湖東小學。小城位於大城內西北,現存夯土城牆和護城河。
酃縣故城面貌
1、大城
①形狀和四至。大城大體近長方形,長約1050米、寬約950米,大城破壞較嚴重,僅能從外圍護城河判斷出城址輪廓。
大城 [5]  西面護城河保存完好,為南北向直線分佈,北段寬約31米,南段寬約20-22米;西護城河內側(東面)有部分城牆夯土留存,寬度約17米。南面護城河為多個窄條狀小塘斷續相連,部分地段已被人工填平,為東西走向略外弧,寬約20-30米,深約1.4-1.8米。東面護城河已全部毀平,地表看不出任何遺蹟,且部分區域有房屋等現代建築。經勘探,東面護城河為南北走向略外弧,寬約30-40米,深約1.2-1.8米;護城河內側(西面)見有黃灰色城牆夯土,寬度約17米,殘深約0.2-0.3米。大城北面臨耒水,為天然屏障
總之,大城的護城河分佈為西面非常清晰,保存較好;南面為斷續分佈,基本可連出位置;東面則根據勘探結果可勾畫出輪廓。
文化層堆積。大城內破壞嚴重,僅東面偏北區域有文化層留存,見有戰國、兩漢時期陶片。其它區域多未見文化層,或為湖相沖積層,或為表土下直接進入黃色純淨土層。
2、小城
①形狀 [5]  和四至。小城位於大城內西北,與大城共用西面的護城河。小城平面為長方形,長約350米,寬約250米,設有城牆和護城河。現小城西北、南面、東面有部分城牆留存,西面、南面護城河清晰。
小城西面有護城河,為南北走向直線分佈,寬約31米,深約2.6米;內側見有城牆夯土,寬約13-15米。小城南面有護城河,基本為東西向直線分佈,寬約32米;內側見有城牆夯土,寬約12米。小城東南處城牆和護城河略呈弧形,護城河寬28-32米,城牆寬約12米。小城東側城牆清楚,為南北走向分佈,寬約15-17米;其外護城河(東面)因當地建混凝土攪拌站被破壞,但參照早期地圖大致可復原其位置。小城北面緊臨耒水,本次勘探時該處未發現有城牆夯土。結合小城西北城牆位置和走向,我們認為北面城牆被耒水沖刷嚴重,估計原有北城牆約在今耒水河岸北面約5-10米位置。
②小城內文化層堆積。小城內文化層堆積豐富,分佈特點為東邊豐厚、西邊略薄。在小城東南角的水塘處發現有較多板瓦、筒瓦,其附近文化層較厚,鑽探時亦多發現陶片。小城東北面文化層厚度不一,據鑽探數據,部分區域僅有30-40釐米,深的地方可達1.7米,一般厚度為70釐米。綜合以上勘探結果,大致推測小城東南有較重要的建築遺址,可能為官署、衙署區域;東北面文化層深淺不一,或説明有較重要的遺蹟分佈。
③城門。根據本次勘探結果,我們估計小城內可能設有三個城門。小城西面護城河清晰,沒有明顯被打斷的地方,暫時假設無城門。小城北面偏東處有一處明顯的南北向缺口,可與耒水相通。經勘探,缺口殘長約70,寬約20-25,深約1.8米,其內多為淤土,估計這裏原是一處水門。小城東面居中處有一段土質異常,非常緊實,內夾雜有磚石、陶片等,估計為人工夯築或踩踏形成,該段殘長約25米、寬約20米。小城南面偏西處現有一處路面打斷貫通的護城河,外通大城,路面寬約20米。現該段路面已水泥硬化,無法勘探確認。但從整個城址的佈局來看,小城南面應設有一處城門與大城相通。
3、勘探採集的標本
大城採集 [5]  標本以泥質陶為主,陶片較厚。其中最多的為灰陶和黑陶,另有少量紅褐陶和灰白陶。灰陶多飾麻布紋,紅褐陶上見有較細葉脈紋裝飾,部分陶片上有細方格紋,器型可辨有陶罐等。時代約為戰國、西漢、東漢時期。小城採集標本以灰陶、黑陶、灰褐陶為主,有少量紅陶。紋飾有戳印紋、繩紋、斜方格紋等。所見器型有黑陶豆柄、紅褐夾砂陶鼎足、灰白夾砂陶壺殘片、泥質黑陶罐口沿、灰褐陶盤口壺殘片等。時代為春秋戰國、西漢、東漢至兩晉時期
4、結論
1、從調查 [5]  勘探所收集的信息分析,小城為當時人羣主要活動和建築區域,可能春秋戰國和兩漢時期的官署等重要建築都在小城內。小城的南面和東面應設有城門與大城相通。
2、大城 [5]  也具備一定的防禦性質或功能,但主要是依靠護城河和低矮的城牆。只是在大城的東面偏北區域發現有古人活動遺存,大城南面性質不明,可能有古人活動遺蹟。
3、春秋戰國、兩漢時期大城應是當時人羣的主要活動區域,始建年代可能為春秋戰國。到三國兩晉時期城址範圍可能急劇縮小,古人主要在小城內活動,並對城牆和護城河重新加工,形成現在所見的規模或輪廓。
4、酃縣 [5]  故城城址的使用從春秋戰國一直沿用到東晉太元二十年,之後遷於湘江西岸的臨蒸縣,此後城址功能減弱,可能是耒水或酃湖氾濫的原因而逐漸荒廢。

酃縣遺址公園

公園簡介
酃縣是衡陽的源頭,為衡陽市第一家遺址公園。酃縣古城遺址位於衡陽珠暉區和平鄉湖東村、新華村,項目以古漢代遺址文化主題公園為依託,以建設4A級景區為目標,恢復性再現酃縣古城面貌和人文景觀,配套建設高端地產商業綜合體。依託耒水天然回水灣,打造一個集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休閒基地 [6] 
發展動態
2017年2月16日,中冶天工南方公司副總經理劉念率考察團實地考察了東風街道農田裏片區棚户區改造、酃縣古遺址公園 [7]  建設和茶山坳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
2017年5月16日,衡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廖健率衡陽市規劃、國土、旅遊、文廣新局等部門負責人到珠暉區調研酃縣古城遺址公園項目 [6] 

酃縣另置緣由

宋嘉定四年(即公元1211年),酃縣另置。關於置縣的原因,同治酃縣誌的《事紀》説:“嘉定中郴州黑風洞寇羅世傳及其黨李元礪作亂,率眾數萬,連破諸縣衡州及下轄郴、桂一帶多盜藪,李新復起為亂,荊湖安撫使曹彥約督諸軍討平之。四年,以諸洞遼遠,難於控制,請析茶陵之康樂、霞陽、常平三鄉為酃,隸于衡”。這段描述對酃縣置縣有個簡單的介紹,儘管文字表述遮遮掩掩,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率眾數萬”、“連破諸縣”等詞語的表述看出,這是一個很大的事件,這個事件,就是黑風峒瑤民的起義。 [8] 
關於黑風峒起義,民間留下許多傳説故事,史書和地方誌均有記載。《宋史》中的寧帝傳、蠻夷傳、曹彥約傳等章節裏多次提到這次起義:
“是月(嘉定元年二月),郴州黑風洞寇羅世傳作亂,招降之”;
“是月(嘉定二年十一月),郴州黑風洞寇李元礪作亂,率數萬,連破吉、郴諸縣,詔遣荊、鄂、江、池四州軍討之”;
“(嘉定三年)夏四月癸亥,李元礪犯南雄州,官軍大敗”;
“是月(嘉定三年六月),池州副都統許俊、江洲副都統劉元鼎與李元礪戰於江西,皆不利;曹彥約又與賊戰,亦為所敗,賊勢愈熾”;
“是月(嘉定三年十一月)迫贛州、南安軍,詔以重賞募人討之”;
“(嘉定三年十二月)丙寅,湖南賊羅世傳縛李元礪以降,峒寇悉平”;
“(嘉定四年)二月乙卯,李元礪赴誅。壬戌,羅世傳補官,尋復叛”;
“(嘉定四年)夏四月丙午,賜黑風洞名曰效忠”。
這些林林總總的信息大致勾勒了羅世傳、李元礪起義的過程。
衡州荊湖安撫使曹彥約使出一條毒計,他利用起義軍首領羅世傳與李元礪的矛盾,從中離間,並許以羅世傳高官厚祿,李元礪被架空。此時,起義軍的得力干將李新在酃縣戰死,另一員戰將李孟一在廣東樂昌被偷襲,也潰不成軍。眼看時機已到,羅世傳夥同官軍埋伏於李元礪營中,活捉了李元礪和他的妻子,連同被灌得醉洶洶二十八個將領,一同“執解宋軍”,次年春在吉安處死。起義軍因羣龍無首,頓時土崩瓦解。這一場長達三年之久,橫貫湘、粵、贛三省的瑤民大起義終告失敗。
曹彥約身為荊湖安撫使,在平定黑風峒瑤民起義後,並沒有滿足既定的戰功,他想到瑤民居住地山高皇帝遠,一旦起事,州縣衙門都矇在鼓裏。要實現長治久安,還得加強對這些邊遠地區的控制。於是,曹彥約向皇上提起奏摺,將茶陵軍桂陽縣各析分為二邑,置酃縣和桂東縣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