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沙國

(西漢長沙國)

鎖定
長沙國,西漢時期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封國;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廢除,共存在209年;轄境承襲秦代長沙郡黔中郡轄境,將秦長沙郡治所“湘縣”(改名“臨湘縣”)作為國都,漢朝開國功臣吳芮衡山王改封為第一任長沙王
中文名
長沙國
屬    性
諸侯封國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地區
湖南
國    王
吳芮劉發
創建時間
西漢

長沙國簡介

最初將長沙王的封地(長沙、黔中)稱為長沙國,長沙國下轄若干個縣。最初也由長沙國藩王長沙王治國,擁有行政權、官吏任免權。削藩集權後,長沙王的封地逐漸縮小到長沙一郡,與郡幾無差異,長沙王“唯得衣食租税,不與政事”而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下至縣令、長全部由朝廷任免。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漢高祖劉邦正式稱帝建立西漢王朝後,西漢時期在行政區劃管理上改秦朝的郡縣制為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即“郡國制”。
與西漢王朝的命運相始終,長沙國自前202年始封至公元7年廢除,存在了200多年,又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
漢朝初期,長沙國為當時的直屬朝廷管理的一級行政區的諸侯國,實行世襲制,自主性也要大於同時期的郡。到了劉氏長沙國時期,中央加緊控制諸侯國,領土縮小,長沙國的自主權也大大下降,與郡幾無差異。
公元8年(西漢孺子嬰初始元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西漢所封諸侯王國、侯國全部廢除;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縣改名“撫睦縣”;公元25年東漢建立,公元26年(建武二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到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湖南全境正式歸於東漢;公元37年,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

長沙國吳氏長沙

長沙國封王

秦朝滅亡以後,又經過4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漢王劉邦最後打敗西楚霸王項羽,正式登基稱帝,建立了西漢王朝。劉邦稱帝之後,改封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代長沙郡為中心建立長沙國,將湘縣改名臨湘縣,作為國都。從此,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王國,長沙第一次成為王國都城。“楚南雄鎮”發展為漢藩王都,長沙開始以“楚漢名城”顯揚於世。

長沙國吳芮其人

吳氏長沙國的第一代王吳芮,是番陽(今江西鄱陽)人。秦朝時任番陽縣(今江西鄱陽)令,因在任深得民心,被尊稱為“番君”。秦末,陳勝吳廣大澤鄉揭竿而起,點燃了反秦的烈火,英布率領一支義軍來到番陽。英布原為秦朝“刑徒”,因面部被“黥”,故人們又叫他黥布。在酈山修秦始皇陵墓時,他常與“刑徒”中的“徒長豪傑”聯繫,後帶了一批“刑徒”逃亡,活動於鄱陽湖一帶。身為秦朝縣令的吳芮見英布率眾而來,即率子侄及部將梅鋗宣告起義,並把自己的女兒也嫁給了英布。吳芮舉義後,閩粵王無諸和粵東海王搖聞風而起,也相繼前來歸附,參加反秦戰爭。後英布、梅鋗都率兵北上,分別隨項羽劉邦轉戰中原,進奪關中,為推翻秦朝殘暴統治立下了赫赫戰功。秦亡後,吳芮被項羽封為衡山王,以鄲(今湖北黃岡)為都。項羽敗亡,吳芮毅然歸漢,並與韓信、英布等人上表稱臣,擁戴劉邦,成為西漢開國的元勳。因此劉邦一登上帝位,就頒佈詔書,嘉獎吳芮:“從百粵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並封其為長沙王,建立了長沙國。

長沙國疆域

漢初長沙國的疆域,據劉邦的調書所説:“以長沙、豫章立番君芮為長沙王。”但這時,豫章郡早巳封給了吳芮的女婿、淮南王英布,長沙國封疆實際上也就是秦朝長沙郡的範圍,北瀕漢水,南亙九嶷
1971年在今長沙市東郊發掘的馬王堆漢墓,舉世聞名,正是吳氏長沙國初期所葬。其第3號墓出士了一幅《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這幅地圖繪製的範圍大致為:西起今廣西全州灌陽一線,東至今湖南新田一帶,北抵新田、全州一線;其主區為深水(今瀟水)流域和都龐嶺,與史籍所載長沙國南部疆域的邊界幾乎一致。
漢初長沙國的轄縣,據《漢書·地理志》等史籍記載和《長沙國南部地形圈》,已設有22縣,包括今屬湖南的臨湘、羅、益陽、連道、承陽、郝、昭陵、容陵、茶陵、湘南、恢、郴、營浦、南平、舂陵、泠道縣等16縣,以及今分別屬於江西、廣西的安成、桂陽、觀陽、洮陽4縣和處於湘粵邊界的齡道縣,與湘鄂邊界的下雋縣 [1] 

長沙國臨湘故城

長沙城(臨湘古城)作為長沙王藩都,位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古書《水經注》記載,臨湘城系吳芮始封長沙王建築。作為漢藩王都,臨湘古城雄峙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城垣高聳,宮室巍峨,為歷代長沙王的駐蹕之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據《水經注》載,臨湘城,系吳芮始封長沙時所築,史稱“臨湘故城”。有考古學者認為,臨湘故城即在今長沙市區的湘江以東、建湘路以西、五一路以南、樊西巷以北的範圍內,方廣數里,確有王城的氣派。城內有王室宮殿、丞相府邸、百官衙門。吳芮的宮殿,即後來所稱的“吳王殿”,也是後來劉氏長沙國諸王的居所,就在今市區八角亭以東、蔡鍔路以西一帶。
1996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長沙市區中心五一廣場平和堂基建工地,從一口漢代古井中,出士了漢代捲雲紋瓦當和刻有“安樂”、“未央”宇樣的瓦當。顯然,這都是長沙國宮殿的遺物。心閣太平街賈誼祠,即是賈誼當年任長沙王太傅時的邸宅。為了保衞王都的安全,城外水陸要衝還修建了駐紮軍隊的戍所。湘江兩岸由南而北即有南津城、桔洲戍、北津城等,仍有遺蹟可尋。

長沙國建制

長沙王是長沙國的最高統治者,其王位世代相襲。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共傳5代,丞相以下還設有御史大夫、尉及各縣的縣令(長)等官職,均由諸侯王任免。

長沙國忠誠

吳氏長沙國時期,為古代長沙歷史上輝煌時期,政治上始終不渝維護國家統一,是西漢王朝的忠實諸侯王國。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臧荼韓信英布等七個諸侯王全部消滅,唯獨吳氏長沙國自始自終效忠朝廷,就是淮陰王英布(即長沙王吳芮之女婿)反叛,長沙王吳臣(吳芮之子)還大義滅親。
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吳氏長沙國共傳5代,歷時46年。王國的官吏制度與西漢朝廷相同,設有丞相(漢高祖初曾稱柱國),由朝廷直接委任,名為輔佐諸王,實際上是派來掌握該國實權以控制地方的。著名的馬王堆漢墓2號墓的墓主利蒼,即是第三代王吳回和第四代王吳右的丞相。西漢傑出的政論家大文學家賈誼,曾為第五代王吳著的太傅。

長沙國君主列表

諡號
姓名
生卒
在位
關係
1
長沙文王
前241~前201年
前202年
始封之王
2
長沙成王
前?~前193年
前201~前193年
文王長子
3
長沙哀王
前?~前187年
前193~前187年
成王長子
4
長沙共王
前?~前178年
前187~前178年
哀王長子
5
長沙靖王
前?~前157年
前178~前157年
共王長子

長沙國劉氏長沙

簡史
漢高祖劉邦畫像 漢高祖劉邦畫像
前157年(漢文帝後元七年),吳氏長沙國除。文帝也於同年去世。次年。文帝之子景帝繼位,公元前155年,重置長沙國,景帝庶子劉發被封為長沙王。史稱“劉氏長沙國”,仍以臨湘為都。
劉發之長沙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削諸侯王國勢力的時候,至此,疆域廣闊的長沙國分離出南部另立桂陽郡零陵郡。自前155年封地,到前145年,隨着朝廷對諸侯番國管理體制的改變,這時的長沙國轄地大為縮小,由於已析出桂陽郡和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集、益陽、連道、湘南、安城、丞陽、茶陵、攸、昭陵等13縣;長沙國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實際權力,不得干預自己所轄諸侯國的政務,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改制以前稱為“臣相”),下至縣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隨西漢王朝滅亡而廢除。
劉發的母親唐姬,原來是漢景帝程姬的侍女。一次,景帝召幸程姬,程姬因“有所避,不願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當時,景帝因酒醉不知,直到唐兒懷孕,才發覺所幸並非程姬,便將其所生之子取名為“發”。景帝即位後,分封皇子,劉發因其母出身低微而無聲,被封到離京師較遠的長沙。
據傳説,劉發離別長安,來到長沙後,十分思念自己的母親,曾“運來長安之士,築台於臨湘城內,以登臨遙望”。後來,這座望台因劉發溢號定王而稱為定王台,遺址即今長沙市圖書館址。2000多年來,劉發的慈孝思親之情一直深深地感染着人們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劉發建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力削弱諸侯王國勢力之時,原來疆域廣袤的長沙國已經分出南部之地另立桂陽郡零陵郡。劉氏國的封地只有臨湘、羅、下集、益陽、連道、湘南、安城、丞陽、茶陵、攸、昭陵等13縣,遠不及往日之大了。正如《漢書·諸侯王表》所説:“雖有舊名,皆無南北邊矣。”因此,劉發心中頗為不快。據東漢學者座劭的《漢書集解》,傳説前142年(景帝后元二年),劉氏諸王到長安朝見,景帝命他們“更前稱壽歌舞”,而長沙王劉發僅擺了擺衣袖,抬了抬手。旁人都笑他舞姿笨拙遲鈍,景帝見了,也感奇怪,便問其由。劉發對曰:“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原來,他是藉此機會發發牢騷。
劉氏長沙國不僅版圖大大縮小,而且權力也被大大削弱,地位一落千文。前145年,漢景帝鑑於諸侯王權位太重,將成尾大不掉之勢,下詔改變王國舊制,規定:“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改丞相為相。”從此,諸侯王不能干預自己封國的政務,封國官員上至相、下至縣令統由皇帝任免。詔令還減少了封國的官員人數,改變一些官員的名稱。諸侯國的地位、規模、儀制都大大降低,諸侯王的行政權、官吏任免權也都一一收回。此時的長沙國也同其他諸侯王國一樣,實際上就是漢朝廷直轄的一個郡,而長沙王“唯得衣食租税,不與政事”了。
公元8年(西漢孺子嬰初始元年),外戚王莽廢除漢朝自立為帝,建立“新”朝,劉氏所封諸侯王國、侯國也被全部廢除。次年(新莽始建國元年),末代長沙王劉舜被廢,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至此,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隨着西漢王朝的滅亡而結。
劉秀復漢後,封劉舜的兒子劉興為長沙王,但後來劉興因與光武帝血緣關係太遠而被削去王位,降封為臨湘侯。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即長沙王劉發的直系後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