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釉瓷

鎖定
黃釉瓷在古陶瓷藝術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黃色一向是帝王專用色,黃釉瓷器更是明清宮廷用瓷,決不許民間使用。
中文名
黃釉瓷
類    別
高温釉和低温釉
時間段
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三個時期
所屬領域
陶瓷

黃釉瓷歷史地位

黃釉瓷 黃釉瓷
即使在叛亂不斷的嘉靖時期,也嚴禁民間使用,民窯即使可用金彩,也不可以用黃釉瓷。明黃色是黃金的顏色,中國封建朝代裏,從唐朝開始,明黃即是皇帝專用顏色,黃袍被當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飾,黃者,君之服也,它是皇權的象徵,唐高祖李淵以黃袍為常服,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帝位,滿清時期,龍袍、龍椅、龍旗、御輦、羽蓋、聖旨、琉璃瓦蓋皆為黃色,直至現在,它和紅色都是能代表中國的主色調。 [1] 

黃釉瓷工藝介紹

黃釉瓷分為分高温釉和低温釉兩種,以適量的鐵為着色劑,在氧化氣氛中燒製後呈現黃色,到清代時在燒製的黃釉中加入了玻璃白,呈色較明代亮且白,無明代的嬌嫩之感。
燒製方法
一種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黃釉然後再燒製,另一種是在已燒製的施黃釉。瓷器上純正的黃釉始於明永樂年間,以後各朝均有燒製,為宮廷專用瓷。明代黃釉瓷可以分為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三個時期。
一、工藝方面:(難)
1 、黃瓷燒製難度很高,工藝複雜,通常要四次進爐:一是素燒;二是釉(白)燒;三是釉(黃)燒;四是金燒。十窯九不成。
2 、黃瓷的形成難。黃釉在800度要分解,黃瓷在1450度的高温下成瓷,難中之難。
二、瓷質方面:(好)
陶瓷通常以燒製温度來劃分其優劣低温陶、中温精陶、炻中、高温白瓷、強化瓷、高温細白瓷、玉瓷、黃瓷在1450度的高温下燒成,玉如凝脂,足顯珍貴。
三:工藝流程方面 一是素燒;二是釉(白)燒;三是釉(黃)燒;四是金燒。十窯九不成。 大大小小72道工序包括:(泥料,制泥,注漿,製坯,修坯,粘黃釉,貼金花紙等等)

黃釉瓷辨別優劣

1 、聽聲音:優品聲音清脆響亮,杯身和杯蓋撞擊後回聲縈繞不絕,劣品聲音沉重發悶,回聲也不清脆。
2 、看光澤:優品色澤如玉,而劣品色澤發灰髮暗。 3 、透光性:優品透光性很強,光澤度很好,在燈光的照射下,如帝王黃袍一樣透出金光,劣品則透光性極 差甚至是不透光。
4 、厚度及重量:優品由於採用真正骨瓷,瓷質很輕很薄,如玉石般柔和,劣品則厚而沉重。
5 、工藝精湛:在黃釉操作上,在產品某些部位,如杯底,杯口這些細節方面,黃釉工藝處理的非常精細,劣品則是不細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