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衡陽縣

鎖定
衡陽縣,隸屬於湖南省衡陽市,位於衡陽市西北部,湘江中游,因位於南嶽衡山之南而得名,東與南嶽區衡山縣交界,南毗蒸湘區石鼓區衡南縣,西鄰祁東縣邵陽市邵東縣,北與婁底市雙峯縣接壤。東西寬74千米,南北長55千米,總面積2558平方千米,距衡陽市區約10千米 [1]  。截至2022年10月,衡陽縣下轄17個鎮、8個鄉 [31]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常住總人口87.89萬人。 [30] 
衡陽縣境物產豐富,有“魚米之鄉”之稱,素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的美譽。衡陽縣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牲豬等農副產品的重要產區。京廣鐵路、懷邵衡鐵路、安張衡鐵路穿境而過。
2022年,衡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20.77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7.84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4.3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8.5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8.5:36.7:44.8,人均GDP達到47758元。 [30] 
中文名
衡陽縣
外文名
HengYang County
別    名
蒸陽
行政區劃代碼
4304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衡陽市
地理位置
衡陽市西北部
面    積
2568 km²
下轄地區
17個鎮、8個鄉
政府駐地
西渡鎮新正街新正西路19號
電話區號
0734
郵政編碼
4212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87.89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岣嶁峯
福益亭
王夫之故居
夏明翰故居
火車站
西渡站
車牌代碼
湘D
地區生產總值
420.77 億元(2022年)

衡陽縣歷史沿革

戰國
中期,衡陽屬楚。秦代屬長沙郡。
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承陽縣,屬長沙王國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於蒸水之南置鍾武縣,屬零陵郡。
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鍾武縣改稱鍾武侯國。漢平帝元始元年(1年),承陽縣改稱承陽侯國。
新莽
始建國元年(9年),將承陽、鍾武合併稱鍾武、改名鍾桓。
建武二年(26年),改承陽為蒸陽,與鍾武皆稱侯國,屬零陵郡。
永建三年(128年),鍾武更名為重安侯國。獻帝建安初,析蒸陽縣、鄙縣的部分屬地置臨蒸縣,屬零陵郡。
吳太平二年(257年),分長沙西部置衡陽郡。蒸陽、重安、臨蒸屬衡陽郡。
太元二十年(395年),都縣併入臨蒸縣,屬湘東郡;蒸陽縣併入重安縣,屬衡陽郡。
宋元嘉元年(424年),重安縣改稱重安侯國,臨蒸縣改稱臨蒸伯國。
宋泰始元年(465),改重安侯國為子國,屬衡陽王國。
齊建元元年(479年),臨蒸複稱縣,屬湘東郡。
陳天嘉初,鍾武併入臨蒸,析臨蒸縣西部置衡山縣,倚湘東郡郭。
陳太建元年(569年),析臨蒸縣東鄉置新城縣。
開皇九年(589年),省衡陽、湘東二郡始置衡州,並臨蒸、重安、新城三縣始置衡陽縣,州、縣同城。
大業三年(607年),改衡州為衡山郡,仍以衡陽縣為倚郭。
義寧元年(617年),隋在湖廣的政權被蕭銑的梁朝所取代。
梁鳳鳴元年(617年),仍立衡州,衡陽縣屬梁國衡州,為附郭縣。
武德四年(621年),改衡山郡為衡州,分衡陽縣復置重安、臨蒸、新城三縣。
武德七年(624年),並新城、重安兩縣入臨蒸縣。
開元二十年(732年),臨蒸縣複名衡陽縣。
天寶元年(742年)後,州郡並稱,衡陽縣屬衡州衡陽郡。
至德二年(757年),衡州防禦使治所設衡陽縣城,領轄衡、嶽、潭、郴、邵、永、道、涪八州軍事。
廣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觀察使治所于衡陽縣城,領轄衡、潭、邵、永、道五州軍事。
大曆四年(769年)徙治潭州,在衡陽以湖南定名的建置中心,由衡陽轉移到長沙。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馬殷割據湖廣地區稱楚王。楚分所有地為二十八州一監,直隸長沙府,衡陽縣隸屬楚國衡州。
隸屬荊湖南路衡州衡陽郡。
至元十三年(1276年),衡州改稱衡州路,衡陽縣隸屬衡州路。
至元三年(1337年),析衡陽縣東南鄉復置新城縣(今分屬衡南縣、耒陽市)。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吳王朱元璋改元朝衡州路為衡州府,衡陽縣屬衡州府。
衡陽縣風光 衡陽縣風光
洪武元年(1368年),結束元朝統治,衡陽縣歸屬明朝
洪武十年(1377年),並新城縣入衡陽縣。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二日,吳三桂在衡陽稱帝,國號周,改元昭武,改衡州府為定天府。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十七日,吳三桂病死。
康熙十八年(1679年),周的部卒退出衡州。
乾隆二十年(1755年),湖南巡撫陳宏謀,以衡陽縣“幅員遼闊,路當衝要,事繁難治”為由,奏請朝廷析其東南境(約今衡南縣)置縣分治。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二十二日,吏部移文析衡陽縣東南鄉置清泉縣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並衡陽、清泉二縣為衡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九月,裁府置縣,衡州府複稱衡陽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一月,湖南省實行行政督察區制,第五督察區機關設衡陽,衡陽縣屬第五督察區管轄。
民國二十九(1940年)五月,湖南省政府決定全省行政督察區由9個區改為10個區,駐衡陽的第五區改為第二區,衡陽縣屬第二督察區管轄。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析衡陽縣城區及城郊3個鄉置衡陽市。縣、市治同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8日,衡陽解放。衡陽縣隸屬衡陽專員公署
1952年4月,根據政務院決定,析衡陽縣東南境一、二、四、九區置衡南縣。
1952年7月,衡陽縣治遷西渡。
1952年10月,撤衡陽、郴州、零陵專員公署設湘南行署,衡陽縣隸屬湘南行署。
1954年7月,撤湘南行署,復設衡陽專員公署,衡陽縣屬衡陽專員公署。
1968年9月,改衡陽專員公署為衡陽地區,衡陽縣屬衡陽地區。
1983年5月,衡陽地、市機構合併,衡陽縣隸屬湖南省衡陽市 [3] 

衡陽縣行政區劃

衡陽縣區劃沿革

1996年,衡陽縣轄14個鎮、11個鄉:西渡鎮、三湖鎮、井頭鎮、台源鎮、曲蘭鎮、呆英嶺鎮、杉橋鎮、金蘭鎮、金溪鎮、洪市鎮、界牌鎮、集兵鎮、渣江鎮、演陂鎮、大安鄉、石市鄉、長安鄉、關市鄉、角山鄉、庫宗鄉、峴山鄉、欄壠鄉、岣嶁鄉、溪江鄉、樟木鄉。縣政府駐西渡鎮。
 衡陽縣標準地圖
衡陽縣標準地圖(2張)
2000年,衡陽縣轄14個鎮、11個鄉。
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將衡陽縣的呆鷹嶺鎮劃歸衡陽市蒸湘區管轄。
2004年,衡陽縣轄13個鎮、13個鄉:西渡鎮、集兵鎮、杉橋鎮、井頭鎮、演陂鎮、金蘭鎮、洪市鎮、曲蘭鎮、金溪鎮、界牌鎮、渣江鎮、三湖鎮、台源鎮、樟木鄉、岣嶁鄉、峴山鄉、關市鄉、欄櫳鄉、庫宗鄉、大安鄉、溪江鄉、石市鄉、長安鄉、板市鄉、樟樹鄉、潮江鄉。
2015年,根據衡陽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潮江鄉、集兵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集兵鎮。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衡陽縣共減少1個鄉級建制,現轄樟木、岣嶁、欄壠、板市、樟樹、大安、溪江、長安8個鄉,西渡、集兵、杉橋、井頭、演陂、金蘭、洪市、金溪、界牌、渣江、台源、曲蘭、三湖、關市、庫宗橋、峴山、石市17個鎮,縣人民政府駐地不變(西渡鎮)。
截至2016年3月31日,衡陽縣轄17個鎮、9個鄉。 [3-4] 

衡陽縣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衡陽縣下轄17個鎮、8個鄉 [31] 西渡鎮峴山鎮三湖鎮井頭鎮關市鎮台源鎮曲蘭鎮杉橋鎮金蘭鎮金溪鎮洪市鎮界牌鎮集兵鎮渣江鎮演陂鎮庫宗橋鎮石市鎮大安鄉長安鄉板市鄉欄壠鄉岣嶁鄉溪江鄉樟木鄉潮江鄉樟樹鄉。衡陽縣人民政府駐西渡鎮新正街新正西路19號。 [5] 

衡陽縣地理環境

衡陽縣位置境域

衡陽縣位於湖南中部偏南、衡陽市西北部,縣城(西渡)東北至衡山縣界53千米,東南至衡陽市蒸湘區界10千米,南至衡南縣界24千米,西至邵東縣界40千米,西南至祁東縣界44千米,西北至雙峯縣界54千米。介於東經110°52′—112°45′,北緯26°52′—27°23′之間,東西相距74千米,南北相距55千米,總面積2558平方千米。 [6-7] 

衡陽縣地形地貌

衡陽縣地處五嶺上升和洞庭湖下陷的過渡地帶,即“衡陽盆地”北沿。在盆地中心部位沉積着第三系紅巖層,厚約3000米。東、北、西三面一系列穹窿帶均以中南部紅色盆地為軸心,呈環繞排列,構造體態各異。 [6] 

衡陽縣氣候特徵

衡陽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温暖濕潤,冬暖夏涼。年降水量1452毫米,年平均氣温17.9℃左右,1月平均氣温4.6℃,7月平均氣温30.3℃。 [6] 

衡陽縣水系水文

衡陽縣境內有湘江及其支流蒸水等。湘江,長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稱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廣西臨桂縣海洋坪的龍門界,於全州附近,匯灌江和羅江,北流入湖南省,經17縣市,在湘陰濠河口分為東西兩支,至蘆林潭又匯合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856千米,流域面積9.46萬平方千米,沿途接納大小支流1300多條,主要支流有瀟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漣水等。 [6] 

衡陽縣自然資源

衡陽縣水資源

地表水
衡陽縣水域面積173.94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6.8%。境內多年平均地表水總量為19.6536億立方米。地表水主要來自河川。全縣長度5千米以上、集雨面積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81條,總長度1227千米。主要河流有湘江、蒸水、武水、演陂水、嶽沙河、石獅港、柿竹水、橫港水、白鷺港等。蒸水古名丞水,習稱草河,為境內主要河流,發源於大雲山西麓的邵東縣毛荷殿鄉鄭家衝雁鵝川,由金蘭鎮金樹村入境,呈“乙”字形由西向東流經金蘭、大安、洪市、三湖、渣江、台源、西渡、英陂、呆鷹嶺,至衡陽市石鼓嘴入湘江。境內流程133千米,集雨面積233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6億立方米。蒸水以及其他河流均屬山溪型,夏汛冬涸,易漲易落,沿岸低岸農田常因山洪爆發而受淹,部分高岸田也常因河流乾涸無水灌溉而失收。
地下水
紅巖地區的地下水附存於泥岩、泥質粉砂岩、沙頁岩中,面積728.85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27.55%,分佈地區在醒獅、甲滿、渣江、台源、西渡一帶。岩漿岩地區包括關帝廟、將軍廟、白石峯諸巖體,面積約388.7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14.7%。變質岩裂隙承壓力水常以泉井型湧出,全縣具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泉井共272處,年湧水總量為634立方米。主要泉井有龍泉井、金烏井、方工温泉、浪井。衡陽縣位於衡邵乾旱走廊腹部,水資源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為1273立方米,低於全國全省全市水平。

衡陽縣植物資源

衡陽縣境內林木品種有78科312種,其中古老珍惜樹種有水杉、銀杏、毛黑殼楠、七葉樹、青錢柳、黃山欒木、楠木、花桐木、三尖杉、異葉榕、羅漢松、金錢松等。據2002年春普查,境內現存活100年以上古樹546株,其中500年以上的23株,這些古樹以楓香、樟樹、馬尾松最多。岣嶁峯國家森林公園是南方植物的天然展覽館,林木品種在300種以上,保存的珍惜古木也最多。除林木外,中草藥資源也比較豐富。

衡陽縣動物資源

衡陽縣境內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穿山甲、靈貓、猴面鷹、果子狸、啄木鳥、貓頭鷹、竹雞、斑鳩、白鷺等。人工飼養大宗的獸類有豬、牛、山羊、兔、狗等,禽類有雞、鴨等;少量的獸類有貂、梅花鹿、荷蘭鼠等,禽類有鵝、鴿、鵪鶉等。

衡陽縣礦產資源

衡陽縣境內已發現的資源有39種。其中探明儲量的7種,主要礦種有高嶺土、鈉長石、煤、鐵、釩、鉛、金、綠柱石、重晶石、花崗石、石灰岩、礦泉水是境內優勢礦產資源。
高嶺土礦藏分佈在界牌和江柏堰一帶,界牌礦區儲量65.5萬噸,江柏堰礦區儲量26.2萬噸。境內高嶺土礦藏礦牀淺,易於露天開採或淺井開採。
鐵礦主要分佈在演陂黃龍橋、杉橋白石坳、關市大竹林,總儲量1720.5萬噸。
釩礦主要分佈在洪市禮梓山,儲量40.95萬噸,其中五氧化二釩平均品位1.02%。
飾面花崗石主要分佈在井頭鎮大雲村、井頭村和關市鄉沅江村,儲量3000萬立方米。
石灰岩主要分佈在金蘭鎮獅山村、庫宗鄉鳳凰村、演陂鎮德勝村和西嶺村。

衡陽縣人口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户籍總人口120.36萬人(公安户籍統計數),比上年末減少1.24萬人;2022年,衡陽縣出生人口6176人,人口出生率為4.8‰,下降1.27個千分點;死亡人口6446人,死亡率為5.01‰,上升0.47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0.21‰,下降1.74個千分點。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17.85:100(衞健數據)。年末常住總人口87.89萬人,減少0.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93萬人,鄉村人口47.96萬人,城鎮化率45.43%,增長0.69個百分點。 [30] 

衡陽縣經濟

衡陽縣綜述

2022年,衡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20.77億元,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7.84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4.35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8.58億元,增長5.4%。第一產業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分別拉動增長2.1和2.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3%、40.4%和46.3%。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8.5:36.7:44.8,人均GDP達到47758元。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市佔比為10.3%。 [30]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衡陽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增長15.9%。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6.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0.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4%。其中產業投資增長23.4%,製造業投資增長37.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92.6%。 [30] 
財税收支
2022年,衡陽縣實現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5.02億元,同比下降4.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6億元,增長10.4%;地方税收收入8.79億元,增長12.6%。
2022年,衡陽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68.81億元,增長27.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支出同比增速分別為-9.4%、23.0%、43.1%、26.4%;醫療衞生與計劃生育、節能環保、公共安全、城鄉社區等支出增速分別為17.0%、223.2%、12.2%、135.8%。 [30] 
人民生活
2022年,衡陽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16元,增6.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74元,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82元,增長7.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1965元,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186元,增長7.2%。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1%。 [30] 

衡陽縣第一產業

農業
2022年,衡陽縣糧食播種面積85.76千公頃,增加0.09千公頃,增長0.1%。其中稻穀播種面積78.06千公頃,減少0.24千公頃,下降0.3%;油料播種面積44.86千公頃,增加0.19千公頃,增長0.4%;棉花播種面積3.69千公頃,增加0.17千公頃,增長4.8%;蔬菜播種面積6.47千公頃,增加0.17千公頃,增長2.7%。
2022年,衡陽縣糧食總產量59.28萬噸,比上年減少0.7萬噸,下降1.2%。其中,稻穀產量55.32萬噸,下降1.0%;2022年,衡陽縣棉花產量4436噸,增長5.9%;油料產量74697噸,增長4.7%,蔬菜產量22.57萬噸,增長3.1%;水果總產量11.47萬噸,增加0.28萬噸,增長2.5%。 [30] 
林業
2021年,衡陽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9.7%,森林資源蓄積量302.58萬立方米。 [29] 
畜牧業
2022年,衡陽縣出欄肉豬131.55萬頭,增加3.7萬頭,增長2.9%;年末生豬存欄84.69萬頭,減少0.96萬頭,下降1.0%;出籠家禽1725.25萬羽,增長1.7%;2022年,衡陽縣肉類總產量9.65萬噸,增長3.0%;禽蛋產量3.96萬噸,下降0.3%。 [30] 
漁業
2022年,衡陽縣水產品產量6.49萬噸,增長5.7%。 [30] 

衡陽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衡陽縣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2.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下降1.3%,按經濟類型分:股份制企業下降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3.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下降1.9%。大中型企業增長0.3%,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增長5.1%,2022年,衡陽縣工業用電量為64018.3萬千瓦時,增長12.2%。2022年,衡陽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6億元,下降8.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150.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 [30] 
建築業
2022年,衡陽縣實現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8.68億元,增長14.4%;實現社會建築業總產值59.32億元,增長16.6%。 [30] 

衡陽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衡陽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33億元,增長2.7%,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7.2%。按行業分,批發業完成零售總額24.7億元,增長2.1%;零售業完成零售總額85.7億元,增長7.0%;住宿業完成零售額5.6億元,下降4.5%;餐飲業完成零售額17.3億元,下降11.8%。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完成零售額9.9億元,增長21.7%。分類別看,食品零售額增長25.8%;汽車類零售額增長15.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增長1.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19.4%。 [30] 
對外經濟
2022年,衡陽縣進出口貿易總額57183萬元,增長15.0%。其中,出口47981萬元,增長19.0%;進口9202萬元,下降2.0%,貿易順差為38779萬元。 [30] 
招商引資
2021年,衡陽縣實現利用內資83.55億元,增長36.3%。 [29] 
房地產業
2022年,衡陽縣房地產開發投資23.6億元,增長19.7%。2022年,衡陽縣房屋新開工面積52.73萬平方米,增長9.5%,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44.20萬平方米,增長22.7%。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54.55萬平方米,增長8.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9.87萬平方米,增長18.5%,全縣商品房銷售額25.49億元,下降0.8%,其中住宅銷售額22.39億元,增長7.1%。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6.09萬平方米。 [30] 
郵電通信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擁有郵政局25所,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37億元,增長7.5%;2022年,衡陽縣發行報刊227.32萬份,下降8.2%;雜誌21.48萬份,下降8.2%;包件1250萬件,增長0.8%;函件13.79萬件(口徑變化)。 [30] 
旅遊業
2022年,衡陽縣接待遊客404.75萬人次,下降11.4%,實現旅遊總收入43.26億元,下降5.4%。 [30]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516.74億元,比年初增長13.6%,其中住户存款餘額463.52億元,比年初增長13.7%。年末各項貸款餘額235.49億元,比年初增長20.4%,其中住户貸款餘額126.35億元,比年初增長6.4%。貸存比為45.6%,比上年上升2.6個百分點。 [30] 
保險業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擁有各類保險機構20家,2022年,衡陽縣實現保費收入7.22億元,下降11.03%。其中:壽險收入39161.94萬元,下降17.8%;財產險收入33048.56萬元,下降1.4%;健康險保費收入14944.58萬元,下降29.95%;意外險保費收入1791.23萬元,下降35.34%;各項保險業務支出3.13萬元,增長6.5%。 [30] 

衡陽縣交通運輸

衡陽縣交通

2022年,衡陽縣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32億元,下降1.8%。 [30] 
公路
衡陽縣公路通車總里程374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條178千米、國道2條88千米、省道4條213千米、縣道44條537千米、鄉道135條781千米、村道1942千米、專用公路1條4千米,橋樑552座,形成了“七縱”(婁衡高速、嶽臨高速、南嶽高速、國道G107、G234原S210、省道S222、省道S219)“五橫”(懷邵衡鐵路、衡邵高速、省道S336原S315、省道S333、衡西快線)的交通網絡。 [8] 
鐵路
懷邵衡鐵路衡陽縣段全長53千米,途經衡陽縣金蘭鎮、庫宗橋鎮、演陂鎮、欄壠鄉、台源鎮、西渡鎮、杉橋鎮、板市鄉、集兵鎮9個鄉鎮,在縣城西渡設客貨運站,在庫宗橋鎮設越行站。懷邵衡鐵路於2018年底建成通車,使衡陽縣連接全國鐵路運輸網絡。 [8] 
水路
衡陽縣年客運量約8萬人次。全縣涉水14個鄉鎮,渡口16處,客運碼頭3處,共有客渡船36艘,其中渡船17艘,客船19艘。 [8] 

衡陽縣運輸

2022年,衡陽縣全社會貨物週轉量4.62億噸千米,增長24.5%。全社會旅客週轉量1.5億人千米,下降48.0%。全縣行政村客運(公交)班線通達率100%。 [30] 

衡陽縣社會事業

衡陽縣科技事業

2022年,衡陽縣承擔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0項。其中:省級項目13項,市級項目17項,累計爭取上級項目資金1100萬元,簽訂技術合同210餘件,合同成交額突破14.9億元,完成高新技術增加值52.02億元,高新技術增加值佔GDP比重12.4%。 [30] 

衡陽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有幼兒園144所、在校學生19505人、教職工2145人;普通小學250所、在校學生55337人、教職工3671人;普通初中75所、在校學生32412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學生16947人。普通初中及高中教職工總人數4869人。2022年,衡陽縣新建農村公辦幼兒園1所。 [30] 

衡陽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紀念館2個,夏明翰事蹟陳列館1個。鄉鎮文化站25個,示範性鄉鎮綜合文化站6個,藝術表演團體(國家)1個,綠色上網場所31個,農家書屋491個。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76%,與去年持平,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94%,比上年提升0.01個百分點。 [30] 

衡陽縣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擁有體育場地2982個,其中:體育館5座,運動場1478個,游泳池6個,各種訓練房46個。人均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1.69平方米。開展全民健身項目22項次,全縣全民健身運動參加人數達23萬人次。2022年,衡陽縣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30人,年末擁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00多人,健身輔導站123個。2022年,衡陽縣體育彩票銷量1323萬元,增幅21.8%。 [30] 

衡陽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擁有衞生機構37個(不含村衞生室)。其中,醫院4家,衞生院26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機構1個,私立醫院4個。醫院和衞生院擁有牀位總數5888張,減少牀位4張。衞生技術人員527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28人、註冊護士2762人。 [30] 

衡陽縣社會保障

2022年,衡陽縣新增城鎮就業人員8630人,比上年減少528人。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5萬人,比上年增加290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職工人數2.06萬人,比上年減少553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5.72萬人,全縣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4.1萬人,與去年持平。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6.01萬人,增加1724人。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33418人。全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9.09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為112.05%。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2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3.83萬人。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共有養老服務機構25個,收養各類人員478人。年末全縣共有968户、1421人納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426户、19975人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248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2022年,衡陽縣發放基本養老服務補貼人數2000餘人,基本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100%。 [30] 

衡陽縣環境保護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縣城污水處理率97.058%,農村垃圾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為100%。地表水質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達到42.5%,森林資源蓄積量302萬立方米。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73%。 [30] 

衡陽縣安全生產

2022年,衡陽縣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7起、死亡人數17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15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0404,羣體性食品安全事故年報告發生數為零。 [30] 

衡陽縣歷史文化

衡陽縣地名由來

隋置衡陽縣,因在衡山西南部,故名。 [3] 

衡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22年末,衡陽縣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70個,文化館1個,非遺展示中心6個。 [30] 

衡陽縣風景名勝

宇石寨
位於甲滿鄉塔山村大石組,為一石山,海拔229米,面積約4500平方米,山形如獅,壁立,巖居半山腰,絕頂有二池,俗稱天池,不竭不溢。天將雨,則巖垂滴流、天池霧起,以佔雨甚驗,故又名“雨石”。石巖下一洞,形似屋宇,寬180米,巖泉清澈,伏流泊動,聲如鈴鍾。曾有和尚以此為庵。清末農民領袖王甲、沈滿率眾起義,響應太平軍。戰敗,餘部在此壘石築寨,圍山固守,得名“宇石寨”。 [9-10] 
岣嶁峯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位於衡陽縣岣嶁鄉,海拔1106米,為南嶽衡山七十二峯之一,古為衡山主峯,景區面積為20.67平方千米,由岣嶁峯、白石峯、酒海嶺、大海嶺、小海嶺、筆架山等大小六座山體組成。公園林木覆蓋率達95%,原始次森林500餘畝,享有“湖南生物基因庫”之美譽,號稱衡陽市民的“綠色氧吧”。主要特點具有名山、區位、氣候、資源四大優勢和神、奇、特、秀等四大特點。 [10] 
湖南萬源湖風景旅遊區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湖南省四星級鄉村旅遊區。位於衡陽縣界牌鎮、石市鄉。該水庫於1958年動工興建,1960年建成投入使用,湖區面積5330萬平方米。景區主要以水庫為核心,規劃總面積約2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約3.45平方千米。依託萬源湖山水旅遊資源及當地其藴含的深厚瓷都文化內涵,建成景觀、生態、休閒、文化、旅遊為一體的度假區。主要景點有白石峯、將軍水庫、將軍廟、兩冬寺、望夫樓、娘娘殿、海螺庵、五指山、桃花島、猴島、宇石寨、珍珠岩、三十六彎、七星潭峽谷自然人文景觀。 [10] 
伊山寺
伊山寺是全國百大古寺之一、千年古剎,始建於魏晉,地處現衡陽市衡陽縣杉橋鎮伊山村,坐落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峯之一的岣嶁峯餘脈—雲錦峯下。 [11] 
金蘭八景
金蘭鎮北亙古城峯,為南嶽七十二峯之一。東屹聚湖峯,風景秀麗,有蒸西名山之譽。南面為城坪衝山脈,山峯眾多,山勢挺拔,大山山頭連綿不斷。中型水庫——城平水庫建於衝口。全鎮東、北、財三面高,西、中部低,蒸水河由西向東蜿蜒流經全境。前人有“金蘭八景”名句:“雲山煙雨實堪誇,聚湖風水錦繡華,紫雲洞內詩千首,白竹灣頭酒百家,石馬潭前龍現爪,城坪雪嶺鳥喧譁,細望甘溪流潤遠,十里夜放石榴花。”
石市丹霞風景區
位於衡山南麓、衡陽縣北部,風景區總面積近100平方千米,有丹霞山巒約1000個,除上衝石山高700米,珍珠崖、鷂子崖、潭衝正皂石壁高約400米外,其餘石山、石壁峯谷相對高差都在10—200米之間,桌形居多。各崖巖之間往往形成狹陡的峽谷,著名的峽谷有珍珠峽谷、和衝峽谷、高明峽谷、巖裏峽谷、馬子巖峽谷等。坡度大於90度的石壁下常有巖洞,大小不一,大的可供數十上百人居住,小的也可供10餘人避風躲雨。著名的巖洞有宇石寨、黃門寨、珍珠崖、海螺崖等。 [10] 
井頭風景
井頭鎮是紅色之地。抗戰時期,中央軍委特科在其境內成立中共清潭地下支部,周裏、熊子烈等革命志士在此從事黨的地下工作,開展抗日救亡和反“三徵”活動。1994年被國家民政部認定為湖南革命老區。
湘西草堂
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曲蘭鎮湘西村,該村為湖南省“特色旅遊名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是明末清初偉大思想家王船山故居和革命烈士朱少連故居(留孝堂)所在地。主要特點:船山文化、紅色文化、生態保護、新能源利用相結合開發建設。主要景點有湘西草堂、石船山、竹花園、鹿鳴前水庫、船山墓廬、古柏、楓馬、藤龍、洗硯池、生態種養示範園等。 [9-10] 
織女湖風景區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湖南省三星級鄉村旅遊區。位於衡陽縣峴山鄉泉井村,系蒸水河一級支流,在武水中游河道上築壩攔水而成的中型水庫,於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60年大壩基本建成,湖區面積4400萬平方米。風景區山清水秀,被譽為“家園深處的真正美麗”。 [9-10] 

衡陽縣地方特產

紅薯粉條
又稱紅薯粉絲、粉皮,是傳統的名特產品。衡陽縣雙溪生產的紅薯粉條採用該區紅薯基地種植的紅薯為原料、經傳統的手工工藝精製而成。雙溪薯粉條加工歷史悠長,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專業加工近百户,所產薯粉條有好吃爽口、粉味純正、筋道耐煮、營養豐富等特點。不加任何增白劑,防腐劑,食品膠之類的添加劑,該區種植的紅薯無大氣污染,無污水污染,是天然的山地農家產品。 [12] 
竹木梳篦
民國時期,衡陽縣內長塘鋪一帶就有400多户1200多人從事木梳加工,泗水、大雲、演陂、白水、欄壠等地年產竹篦25萬把左右。新中國成立初,木梳竹篦加工成為一些鄉村農户的家庭副業。20世紀80年代,全縣年均生產木梳約30萬把、竹篦約300萬把。其中井頭鎮的鐵崗村有94%的農户從事竹篦加工,年生產竹篦250萬把,佔全村年收入的一半,產品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開發有桃木系列、捲髮木梳系列、兒童木梳系列、長髮梳系列、旅遊木梳系列等10多類100餘個品種。 [13] 
石市竹雕
始於秦漢之前,漢時已具相當規模和水平,至兩宋,“事雕藝者如過江之鯽”,明清兩代為鼎盛時期。作為“民間藝術之鄉”,石市鄉在20世紀便載譽湖南,多次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民間藝術展覽,受到嘉獎:1972年,民間藝人劉啓玉雕刻的作品《牧童放牛》曾選送北京,作為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回贈的禮品;1999年梁豐助的雕刻作品《麒麟送子南天門》在泰國“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中榮獲國際榮譽獎。2000年5月,國家文化部授予衡陽縣石市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竹木雕)”稱號。 [14] 
界牌鎮位於南嶽衡山的西南山麓衡陽和衡山兩縣的交界處,盛產瓷泥,是全國三大瓷泥基地之一。界牌瓷器已有三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建有瓷廠119家,年產值達148230元(銀元)。界牌瓷器品種繁多,約有900多種,主要是餐具、茶具,分玉紋、新月、月星及雙稜等四大類型。產品薄勻似紙,粉瑩如玉,色彩濃淡柔和,塑型鏤空。中檔日用瓷,工藝、旅遊和工業用瓷,圖案新穎,色澤柔和,質地精良。產品行銷6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具有獨特風格的紋瓷,白如玉,聲如磐,薄如紙,被外商稱為‘“東方藝術的精華”。 [15] 
烏蓮
又稱台蓮或者湘蓮,主產于衡陽縣台源、杉橋等地。因表面呈灰棕色或灰黑色而得名。湖南種蓮有3000多年曆史,明清之際為鼎盛時期。衡陽是湖南的主產區之一。衡陽小西門外,遍地皆蓮,素有“西湖十里白蓮花”之稱。衡陽蓮實壯而粉,味甘而香,經火易熟,為其特色。台源、杉橋等地的烏蓮更為當地蓮中之冠。清光緒三十二年出版的《商務官報》稱衡蓮為“中國各地所產之最上等者”。 [16] 
西渡湖之酒
和麻姑獻壽酒系湖南名酒,是以衡陽特產“麻矮糯”為主要原料、輔之科學配方和傳統工藝精心釀製而成,質純天然,富含營養,風味獨特,陳年窖香,常飲有駐顏益壽之功效。曾連續三屆被評為省優部優產品,1988年榮獲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銅牌獎和法國巴黎“世界之星”獎。 [17] 

衡陽縣著名人物

劉巴(184—222年),三國時蜀漢尚書令
王夫之(1619—1692年),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與黃宗羲、顧炎武並稱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曾熙(1861—1930年),清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兵部主事兼提學使及弼德院顧問,先後主講衡陽石鼓書院、漢壽龍池書院,任湖南教育會長。書法自稱南宗,與李瑞清的北宗頡頏,世有“北李南曾”之説。
朱少連(1887—1929年),中共中央委員,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1922年曾和李立三、劉少奇組織了震驚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並出任罷工指揮部副總指揮。
肖孝嶸(1897—1963年),中國現代心理學家。曾任中國心理學會、中國測驗學會、中國心理衞生協會、中國教育學會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夏明翰(1900—1928年),中國革命先驅、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革命活動家。2009年被中宣部等11部門聯合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瓊瑤(1938年—),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編劇,衡陽市衡陽縣三湖鎮人,現居中國台灣省台北市。 [18] 
鍾增亞(1940年—2002年)衡陽市衡陽縣欄壠鄉東庫村人。擅長中國畫。歷任湖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湖南書畫研究院院長、一級美術師、湖南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 
唐浩明(1946年—)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湖南省作協主席、嶽麓書社首席編輯。 [20] 

衡陽縣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1] 
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2]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61位。 [22]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為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23]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24] 
2021年12月7日,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2021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25-26] 
2022年3月,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油菜制種大縣。 [28] 
2022年4月14日,入選“賽迪顧問鄉村振興百強縣(2021)”名單,位列全國第75名。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