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蒸湘區

鎖定
蒸湘區,隸屬湖南省衡陽市,衡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衡陽盆地中央,衡陽市城區西部。東與雁峯區石鼓區接壤,南鄰雁峯區,西界衡陽縣衡南縣,北臨蒸水石鼓區隔河相望,總面積101平方公里。 [1]  2022年,蒸湘區常住總人口47.49萬人。 [18]  截至2022年10月,蒸湘區下轄3個街道、2個鎮。 [16]  截止2023年末,蒸湘區常住總人口28.91萬人。 [22] 
1980年,衡陽市撤銷市革命委員會農村辦公室,設立郊區。2001年,撤銷江東區、城南區、城北區、郊區,成立雁峯區石鼓區珠暉區、蒸湘區。 [1] 
蒸湘區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達標縣市區”“落實開放崛起等政策措施成效明顯的縣市區”“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的縣市區”等130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區位優勢明顯。衡陽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黨政機關坐落於此,是衡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距城區僅10公里的雨母山3A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城市綠肺”和“衡陽後花園”。 [17] 
2022年,蒸湘區地區生產總值303.85億元,增長5.4%。 [18] 
2023年,蒸湘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8.68億元,增長3.8%。 [22] 
中文名
蒸湘區
外文名
Zhengxiang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430408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湖南省衡陽市
地理位置
衡陽市西部
面    積
101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2個鎮
電話區號
0734
郵政編碼
4210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28.91 萬(2022年常住人口) [22] 
火車站
衡陽西站
車牌代碼
湘D
地區生產總值
308.68 億元(2023年) [22] 

蒸湘區建制沿革

湘水流經衡陽北,與蒸水匯合,蒸水河貫穿蒸湘區全境,“蒸湘”由此而得名。
唐、虞、夏,今衡陽市郊區地域屬荊州
商,屬荊楚
周,屬荊州。戰國中期,屬楚黔中地。
秦,屬長沙郡
西漢,先後屬酃縣承陽縣鍾武縣、蒸陽等縣和鍾武侯國、承陽侯國。東漢建安初,析酃縣、承陽(今衡陽縣蒸水北岸地)之部分地置臨蒸縣,今衡郊大部分地域屬郡縣、承陽,蒸水以北屬臨蒸縣。
三國,始屬蜀。劉禪景耀元年,吳孫亮太平三年(258),改長沙郡為湘東郡衡陽郡,以湘江為界,東郊屬吳湘東郡酃縣,西郊屬蜀衡陽郡臨丞縣。後全屬吳。
晉太元二十年(395),酃縣併入臨丞縣,今衡郊地域屬之。
南朝宋元嘉元年(424),改臨丞縣為臨丞伯國,今衡郊屬臨丞伯國。陳太建元年(569),分臨丞縣東鄉置新城縣,今衡郊地域分屬臨丞、新城縣。
隋開皇九年(589),並臨丞、新城、重安三縣置衡陽縣,屬衡陽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復置臨蒸(臨丞更名)、新城縣,今衡郊屬臨蒸、新城。七年,省新城入臨蒸,今衡郊屬臨蒸。
蒸湘區(圖片來源蒸湘新聞網) 蒸湘區(圖片來源蒸湘新聞網)
五代,屬衡州府衡陽縣。
宋代,屬荊湖南路衡陽郡衡陽縣。
元至元二年(1336),分衡陽縣東南鄉置新城縣,分屬衡陽、新城縣。
明洪武十年(1377),並新城入衡陽縣,屬衡陽縣。
清乾隆二十年(1755),屬衡陽縣。二十一年分衡陽縣東南鄉置清泉縣,以蒸水為界,今衡郊北屬衡陽縣,南屬清泉縣。
民國元年(1912),並衡陽、清泉二縣為衡州府,境域屬衡州府。3年,屬衡陽道衡陽縣。11年廢道制,屬衡陽縣。27年屬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衡陽縣。31年析衡陽縣城區和環城地域置衡陽市,屬衡陽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衡陽市。
1959年3月,衡南縣劃入衡陽市,屬衡南縣
1961年9月,衡南縣仍屬衡陽專員公署,衡郊復屬衡陽市。 [2] 
1980年8月,衡陽市撤銷市革命委員會農村辦公室,設立衡陽市郊區。
2001年4月,撤銷衡陽市江東區、城南區、城北區、郊區,成立雁峯區石鼓區珠暉區、蒸湘區。 [1] 

蒸湘區行政區劃

蒸湘區區劃沿革

 蒸湘區標準地圖
蒸湘區標準地圖(2張)
2001年5月,原郊區的和平鄉、酃湖鄉、東陽渡鄉、茶山坳鎮、金甲嶺農場、酃湖漁場、白漁譚園藝場和松林茶場劃給珠暉區;原郊區的湘江鄉(除楊柳村)、嶽屏鄉(除北塘村、聯合村),嶽屏村的打線坪、厲家村、雪公壙、單家衝4個村民小組和湘江農場劃給雁峯區;原郊區的松木鄉、黃沙灣街道及西湖鄉的五一、建設、江霞、友愛4個村劃給石鼓區;原郊區西湖鄉的新橋、農場、金星、柘裏4個村劃給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蒸湘區保留原郊區西湖鄉的立新、大立、長湖、松亭4個村,原湘江鄉的楊柳村,原嶽屏鄉的北塘村、聯合村和嶽屏村的胡家衝、麻家塘、觀音塘、兩路口、杏花村5個村民小組,共計7個半村。將原城北區(今石鼓區)蒸湘街道(含17個居委會),原城南區(今雁峯區)西站街道的風口、西站、幸福路、洪家灣、張飛嶺、南三角線、大慄新村7個居委會,衡陽縣的老呆鷹嶺鎮(含11個村2個居委會)及板市鄉的土橋村、堰頭村,衡南縣原三塘鎮東陽鄉(除公益村、東風村外的12個村)和文昌鄉的聯勝村劃入蒸湘區。
2012年,設置蒸湘、紅湘、華興(2002年5月劃歸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聯合4個街道,呆鷹嶺1個鎮,長湖、雨母山2個鄉。 [1] 
2015年,撤銷雨母山鄉,設立雨母山鎮。11月,長湖鄉、蒸湘街道合併,設立蒸湘街道。

蒸湘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蒸湘區下轄3個街道、2個鎮:蒸湘街道紅湘街道聯合街道呆鷹嶺鎮雨母山鎮 [16] 

蒸湘區地理環境

蒸湘區位置境域

蒸湘區,位於衡陽盆地中央,衡陽市城區西部。介於北緯26°48′27″~26°57′39″,東經112°28'20″~112°36'00″z之間。東起蒸湘南北路,與雁峯區石鼓區接壤,南鄰雁峯區,西界衡陽縣衡南縣,北臨蒸水石鼓區隔河相望。東西最大直線距離9.4公里,南北最大直線距離17.084公里,總面積101平方公里。 [1] 

蒸湘區地質

蒸湘區,位於南華準地台湘中南部支蓋層褶皺帶中部,處於南嶺上升和洞庭湖下陷的過渡地帶一新華夏
系第二複式沉降地帶。屬於燕山期以來的旋迴盆地一衡陽盆地的中間部位。全區地層以白堊系一第四系最為發育,其地層層次較多,但分佈廣泛、雜亂,第三系主要在七里山延伸來的雨母山一帶中低山丘區域偶有出露。 [1] 

蒸湘區地形地貌

蒸湘區處於中南地區凹形面軸帶部分,周圍環繞着古老宕層形成的斷續環帶的嶺脊山地,內鑲大面積白堊系和下第三系紅層的紅色丘陵台地,構成典型的盆地形勢。

蒸湘區水文

蒸水河屬於湘江一級支流,貫穿蒸湘區全境,在城區石鼓公園處匯入湘江,流程全長194公里。

蒸湘區氣候

蒸湘區,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温多變、雨季明顯、夏秋多旱、夏暑期長、冬寒期短的特點。氣候資源表現為: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冷熱變化大;降水充沛,分配不勻,乾濕季明顯;光能充足,太陽輻射強,光能潛力大。 [1] 

蒸湘區土壤

蒸湘區,境內土接成土母質,主要分為紫色砂頁若母質、近代河流沖積母質、石灰岩母質、紅土紅原母質。土壤的類型,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紅接和潮土。 [1] 

蒸湘區植被

由於人類長期經濟活動及其他原因,境內原生植物存在甚微,逐步演變成次生林和人工植被。山地植被類型主要有針葉林、闊葉林、竹林、經濟林、灌叢和草叢。田土植被主要是水稻、豆類、油菜、棉花、瓜類、蔬菜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水生植被主要有塘(河)稿、蒿筍、水浮蓮、浮萍等。 [1] 

蒸湘區自然資源

蒸湘區動物資源

截至2011年10月,蒸湘區雨母山林中野生動物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穿山甲、、虎蚊蛙、白頸長尾雉、白鷳、猛禽類等10餘種。一般野生動物有野雞、野鴨、野豬、野兔豪豬、山雀、斑鳩、白鷺、蛇、蛙等30餘種,且數量眾多。

蒸湘區植物資源

截至2011年10月,蒸湘區雨母山有植物53科246種,有林面積12736畝,以杉樹、松樹、樟樹、木繼樹、檫樹楓樹、竹為主要喬木樹種;灌木主要有油茶樹、桔樹、杜鵑樹、金嬰子樹、梅樹等。保存完整的天然森林羣落有:帝嚳祠周圍106畝天然香樟林羣落、山西南320畝天然木繼木林羣落。天然林、人工林,針葉林、闊葉林互相交錯。

蒸湘區人口民族

蒸湘區 蒸湘區
2022年,蒸湘區出生人口1358人,人口出生率為6.70‰,比上年下降0.22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061人,死亡率為5.24‰,比上年上升2.5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18.33:100。年末常住總人口47.4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3.14萬人,農村人口4.35萬人,城鎮化率為90.8%。 [18] 
2023年,蒸湘區出生人口1198人,人口出生率為5.88‰,比上年下降0.82個千分點;死亡人口749人,死亡率為3.68‰,比上年下降1.5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2‰。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02.36:100。年末常住總人口28.9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5.95萬人,農村人口2.96萬人,城鎮化率為90%。 [22] 
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蒸湘區主要有瑤族、土家族、苗族、壯族、回族五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為3066人。

蒸湘區經濟

蒸湘區綜述

2022年,蒸湘區地區生產總值303.85億元,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6億元,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111.49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188.89億元,增長4.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2.2%,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4%、51.6%和48.0%,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02、2.8和2.6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104770元。
2022年,蒸湘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3%;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3.1%。提供就業崗位1300餘個,發放惠企惠民補貼960.3萬元,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支出低保金2515萬元。
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8.68億元,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4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110.76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194.58億元,增長3.0%。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9%,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3.0%,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7%、50.2%和49.1%,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03、1.9和1.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106849元。 [22] 
人民生活
2022年,蒸湘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74元,增長5.7%。按居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63元,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48元,增長6.8%。年末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1.8平方米。 [18] 
2023年,蒸湘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54元,增長4.0%。按居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60元,增長4.0%。年末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1.8平方米。 [22]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蒸湘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增長1.0%。其中城鎮500萬元以上(含)項目完成投資下降4.9%;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下降80.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增長2.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5.2%。在全部投資中,民間投資佔投資的比重達到95.6%;產業投資佔比為37.3%;製造業投資佔比為13.3%。
2023年,蒸湘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降15.6%。其中城鎮500萬元以上(含)項目完成投資增長84.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2.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下降37.0%;第二產業完成投資下降6.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下降13.6%。在全部投資中,民間投資佔投資的比重達到87.2%;產業投資佔比為26.5%;製造業投資佔比為11.9%。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其中住宅投資27.13億元,下降31.9%。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1.9%。 [22] 
財政
2022年,蒸湘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52億元,同口徑增長9.7%,其中税收收入24.4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95.6%。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1億元,增長8.8%。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55億元,增長7.8%。其中用於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衞生與計劃生育、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9.9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4%。
2023年,蒸湘區財政總收入22.13億元,同口徑下降13.3%,其中税收收入21.04億元,佔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95.1%。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9億元,下降15.2%。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88億元,增長10.6%。其中用於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衞生與計劃生育、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11.09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9%。 [22] 

蒸湘區第一產業

2022年,蒸湘區農林牧漁總產值6.45億元,增長6.7%;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71億元,增長2.1%。
2022年,蒸湘區糧食種植面積1.17千公頃,增長3.7%。其中稻穀種植面積1.15千公頃,增長3.2%;油料種植面積0.37千公頃,增長0.6%;蔬菜種植面積1.44千公頃,增長5.3%。
2022年,蒸湘區糧食總產量6900噸,增長2.5%。其中稻穀產量6703噸,增長2.1%;油料總產量592噸,增長1.2%;蔬菜總產量43002噸,增長5.7%。
2022年,蒸湘區出欄肉豬2.35萬頭,增長2.3%;生豬存欄2.10萬頭,增長7.7%;出欄羊0.13萬隻,增長1.2%;出籠家禽38萬羽,增長5.8%;水產品產量2667噸,增長2.4%。 [18] 
2022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6900
2.5
其中:稻穀
6703
2.1
油料
592
1.2
蔬菜
43002
5.7
肉豬出欄量
萬頭
2.35
2.3
生豬存欄量
萬頭
2.10
7.7
羊出欄量
萬隻
0.13
1.2
家禽出籠量
萬羽
38
5.8
水產品產量
2667
2.4
參考資料
[18] 
-
-
2023年,蒸湘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5億元,下降3.1%;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61億元,增長2.4%。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03千公頃,下降0.8%。其中稻穀種植面積0.93千公頃,下降1.5%;油料種植面積0.35千公頃,增長0.4%;蔬菜種植面積0.91千公頃,增長1.4%。
2023年,蒸湘區糧食總產量6400噸,下降1.6%。其中稻穀產量6120.80噸,下降2.0%;油料總產量599噸,增長0.3%;蔬菜總產量32035噸,增長0.2%。
2023年,蒸湘區出欄肉豬1.93萬頭,下降13.8%;生豬存欄1.29萬頭,下降19.9%;出欄羊0.46萬隻,下降13.2%;出籠家禽60.05萬羽,增長2.0%;水產品產量4578噸,增長4.5%。 [22] 

蒸湘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蒸湘區工業增加值84.87億元,增長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1%。按行業類型分,採礦業實現增加值0.14億元,增長1.0%;製造業實現增加值59.01億元,增長14.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25.72億元,增長0.8%。 [1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8.31億元,增長92.8%。按國民經濟行業分,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 0.24億元,下降4.0%;專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0.14億元,增長10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7.72億元,增長102.1%;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實現利潤0.05億元,增長171.4%;醫藥製品業實現利潤0.04億元,增長300%。按註冊類型分,其中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8.05億元,增長9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0.24億元,下降4.0%;集體企業實現利潤0.01億元,增長150%;國有企業實現利潤0.02億元。
2023年,蒸湘區實現工業增加值84.77億元,增長7.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按行業類型分,採礦業實現增加值0.13億元,增長0.2%;製造業實現增加值59.43億元,增長10.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25.21億元,增長0.2%。
2023年,蒸湘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含國網衡陽供電分公司)實現利潤總額9.08億元,增長10.2%。按國民經濟行業分,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8.58億元,增長11.3%;通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0.21億元,下降12.5%;金屬製品業實現利潤0.19億元,增長58.3%;專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0.09億元,下降35.7%;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實現利潤0.05億元,增長25.0%。按註冊類型分,其中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8.87億元,增長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0.21億元,下降12.7%。 [22] 
建築業
2022年,蒸湘區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6.64億元,增長2.0%。其中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26家,實現總產值70.42億元,增長5.6%。
2023年,蒸湘區實現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6億元,下降1.3%。其中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40家,實現總產值75.55億元,增長7.3%。 [22] 

蒸湘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蒸湘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09億元,增長2.7%。按城鄉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89.28億元,增長2.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5.81億元,增長1.9%。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13.34億元,增長2.7%;零售業零售額168.85億元,增長3.1%;住宿業營業額5.16億元,下降0.2%;餐飲業營業額27.75億元,增長0.9%。
2023年,蒸湘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68億元,增長0.3%。按城鄉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91.96億元,增長1.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3.72億元,下降8.1%。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11.86億元,下降11.0%;零售業零售額170.39億元,增長0.9%;住宿業營業額5.35億元,增長3.6%;餐飲業營業額28.08億元,增長1.2%。 [22] 
對外貿易
2022年,蒸湘區引進內資項目6個,實際到位內資57億元。 [18] 
2023年,蒸湘區實際到位內資64.3億元,增長11.3%。進出口總額34.72億元,增長30.8%。其中,出口29.38億元,增長44.5%;進口5.34億元,下降14%。 [22] 

蒸湘區交通運輸

城市新幹線 城市新幹線
衡永高速 [3]  、許廣高速 [4]  、322國道 [5] 湘桂鐵路 [6] 湘桂高鐵 [7]  穿過蒸湘區。

蒸湘區政治

蒸湘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黃亞君、楊安平、鄧成、劉朝榮
區紀委書記
區政法委書記
蘇文波
參考資料
[8-9]  [19-21] 

蒸湘區社會事業

蒸湘區教育事業

蒸湘區駐有:南華大學 [12] 長沙醫學院(衡陽校區) [13]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 [14] 
小區新貌(圖片來源於蒸湘新聞網)
小區新貌(圖片來源於蒸湘新聞網)(4張)
2022年,蒸湘區擁有普通初中6所,小學32所,幼兒園76所。其中雅宸學校和仁大實驗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 [18] 
2023年,蒸湘區擁有普通初中6所,小學31所,幼兒園71所。其中雅宸學校和仁大實驗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 [22] 

蒸湘區文化事業

國家三級圖書館:衡陽市蒸湘區圖書館。 [10]  國家三級文化館:衡陽市蒸湘區文化館。 [11] 
2022年,蒸湘區擁有文化事業機構9個,其中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美術館1個,鎮街文化站6個。
2023年,蒸湘區擁有文化事業機構9個,其中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美術館1個,鎮街文化站6個。 [22] 

蒸湘區體育事業

2022年,蒸湘區擁有體育場館191個,其中體育館(包括運動場) 141個,游泳池15個,各種訓練房35個。
2023年,蒸湘區擁有體育場館193個,其中體育館(包括運動場)141個,游泳池15個,各種訓練房37個。 [22] 

蒸湘區醫療衞生

2022年,蒸湘區擁有衞生機構218個,牀位4653張,從業人員5568 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836人,執業護士3616人。 [18] 
2023年,蒸湘區擁有衞生機構229個,牀位4653張,從業人員569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834人,執業護士3481人。 [22] 

蒸湘區安全生產

2023年,蒸湘區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9起,比上年上升50%;死亡9人,比上年上升50%。 [22] 

蒸湘區風景名勝

衡陽保衞戰紀念館
衡陽保衞戰紀念館,位於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橋管理處第七組。景區內主要建築“陸家新屋於光緒七年建造,已有125年曆史。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風格古建築羣,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長方形,佔地面積2640平方米,房屋為磚木結構,祖屋石木構件及山牆墀頭、檐下、窗額等分別施雕刻、彩繪、堆塑,內容有“丹鳳朝陽”、“玉兔望月”、“福祿壽喜”、“博古八寶”及珍禽瑞獸、人物花卉、如意雲紋等祥瑞圖案。整個建築裝飾十分講究,木雕、彩繪、堆塑內容豐富,工藝精湛,有的堪稱藝術精品,是觀賞、研究晚清民居建築及其相關問題重要的實物資料。
陸家新屋被湖南省批覆為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被確立為衡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衡陽保衞戰紀念館新增為南華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基地。 [15] 
雨母山
原名永華山、雲霧山,因地形影響,易起雲成霧,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清雍正年間,執政衡州的朱道台因久旱不雨,百姓遭災,便慕名來雨母山赤松子壇祈雨。主要景點有仙人洞、木魚嶺、黑龍潭、井吉泉、大肚嶺、狐仙洞、竹雞坡、美女峯、寨王嶺、玉龍皂、飛來石、雁雨寺、船塘灣、帝嚳祠、石獅子壠、赤松子壇。 [4]
帝嚳祠
帝嚳祠 帝嚳祠
帝嚳祠位於雨母山飛來石峯之下,石獅壠皂坳正上方。據《生書紀年》載:“古有術器作亂,辛侯(帝嚳)遂之於衡來雨母山,斬其首。”後舜帝南巡,於此地建祠祀之。公元1993年秋,當地人民集資復葺帝嚳祠時,清基挖土掘出古銅幣4000餘枚,均為唐宋時期的錢幣,由此推斷,帝嚳祠當建於唐宋或唐宋之前。
帝嚳祠為國內唯一的一處祭祀帝嚳之處,(據傳:帝嚳為三皇五帝之一,三皇一帝炎黃帝、顓項、帝嚳、唐堯、虞帝)帝嚳祠始建於大舜之時,歷經興衰,有史記載的比較大的重新修葺的活動有兩次,一是明工部侍郎王詔的祈祠修葺,二是1993年當地羣眾集資重建毀於1944年抗日戰爭的帝嚳祠。 [4]
寨王嶺
寨王嶺是雨母山南面一個孤央,三面臨水,北面連接雨母山。傳説隋唐時期,從這裏起到四處蛾眉山止,共有四十八個綠林營寨,此為第一寨。又傳幾百年前,附近竹雅橋出了個叫華餘琪的人,依仗自然財勢,招兵買馬,起兵反朝,在雨母山安營紮寨,後來在攻打衡陽的戰鬥中失敗身死,其坐騎白馬不知去向。因為有綠林豪傑在雨母山出沒,因而,雨母山範圍有敗陣地、落馬橋等地名,有“白馬夜巡雨母山”的民間傳説。
寨王玲孤峯伸向紅旗水庫,山勢奇特,東面有船塘灣、唐公土皂,西邊有九龍衝,南面是紅旗湖水庫,是山清水秀,環境清幽之處。

蒸湘區地方特產

魚咬羊
魚咬羊,古有“羊方藏魚”,今有魚腹裝羊,夏日吃“伏羊”傳統代表作。
彭玉麟魚
彭玉麟魚,據傳湘軍統帥曾國藩用於士兵祛風濕、消水腫的一道名菜。

蒸湘區著名人物

廖魁元,男,1919年生。衡陽市人,後加入國民革命軍第5軍200師,在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時,任野戰醫院中校院長。
康利華,女,1924年生,雲南富民人。國民革命軍第5軍200師野戰醫院護士。參加第2次入緬甸作戰。1949年10月後,康利華與丈夫廖魁元都在衡陽市第一醫院工作。卒於2006年1月。

蒸湘區榮譽稱號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美食百佳縣市。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