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市鎮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下轄鎮)

鎖定
石市鎮,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下轄鎮,地處衡陽縣境東北部,東接界牌鎮、衡山縣馬跡鎮,南與渣江鎮為鄰,西與溪江鄉接壤,北與雙峯縣荷葉鎮及衡山縣新橋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145.1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石市鎮户籍人口有58313人。 [2] 
清末、民國時期,分屬福政鎮、福政鄉。 [1]  2012年,石市鄉撤鄉建鎮。截至2020年6月,石市鎮下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 [3] 
2011年,石市鎮財政總收入802.2萬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般預算收入530萬元,比上年增長6%。從各主要税種來看,完成營業税21.4萬元,個人所得税15.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62元。 [1]  2018年,石市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中文名
石市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
地理位置
衡陽縣境東北部
面    積
145.1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花樹堂
電話區號
0734
郵政編碼
421254
人口數量
58313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湘D

石市鎮建置沿革

石市鎮
石市鎮(1張)
清末、民國時期,分屬福政鎮、福政鄉。
1949年10月,為衡陽縣第八區。
1952年7月,置石市鄉,屬衡陽第十二區。
1956年5月,撤區並鄉,屬唐福鄉。
1958年9月,屬羣峯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分社設區,置石市公社,屬渣江區。
1995年5月,撤區並鄉,金屏、醒獅、甲滿3鄉併入石市鄉。 [1] 
2012年,石市鄉撤鄉建鎮。

石市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石市鎮下轄1個社區、53個行政村:石頭橋,太清、白芍、屈灣、南陽、金屏、靈川、石市、株源、月塘、歐江、恆心、七里衝、興源、東田、龍田、農科、高灣、石獅、醒獅、湘林、鐵流、石玉、珍珠、豐餘、上升、慶餘、中靈興隆、雙河、中白、沙新、大里、張公堂、柏樹、泰祉、雙井、太平橋、麻園、黃門、黃泥山、梅豐、石衝、三望衝、龍潭衝、馬騎、明星、水口、梅樹、塔山、會衝、護龍衝、西河堰、觀音山,下設9個居民小組、504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石市鎮下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石頭橋社區,龍田村、南陽村、太清村、石獅村、白芍村、泰祉村、中靈村、水口村、大里村、明星村、黃門村、梅樹村、醒獅村、東田村、石玉村、靈川村、慶餘村、金屏村、珍珠村、興隆村、觀山村、宇石村、太平橋村、更榮村, [3]  鎮人民政府駐花樹堂。 [1] 

石市鎮地理環境

石市鎮位置境域

石市鎮地處衡陽縣境東北部,東接界牌鎮、衡山縣馬跡鎮,南與渣江鎮為鄰,西與溪江鄉接壤,北與雙峯縣荷葉鎮及衡山縣新橋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145.16平方千米。 [2] 

石市鎮水文

嶽沙河自北向南橫貫石市鎮全境。 [1] 

石市鎮土地資源

2011年,石市鎮有耕地面積4.63萬畝,人均0.94畝。 [1] 

石市鎮人口

2011年末,石市鎮轄區總人口4.94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62萬人,佔53.1%;女性2.32萬人,佔46.9%;14歲以下8348人,佔16.9%。15—64歲40734人,佔71.5%;65歲以上5730人,佔11.6%。2011年,人口出生率12.85‰,死亡率6.96‰,人口自然增長率5.8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0人。 [1] 
截至2017年末,石市鎮常住人口有47133人。 [4] 
截至2018年末,石市鎮户籍人口有58313人。 [2] 

石市鎮經濟

石市鎮綜述

2011年,石市鎮的財政總收入802.2萬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般預算收入530萬元,比上年增長6%。從各主要税種來看,完成營業税21.4萬元,個人所得税15.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62元。 [1] 
2018年,石市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石市鎮第一產業

農業
農業(3張)
石市鎮以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3.0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43.7%。糧食產量2.2萬噸,人均445千克;種植油菜5220畝,總產量0.5萬噸;種植棉花2000畝,總產量199噸。畜牧業以生豬和禽類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3萬頭,年末存欄2.6萬頭;家禽20萬羽,水果總產量1.3萬噸。鮮魚產量55噸。 [1] 

石市鎮第二產業

石市鎮的工業以瓷土加工、紡織、建築材料、竹木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3.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12.6%,比上年增長6.9%。擁有工業企業10家,職工610人。 [1] 

石市鎮第三產業

  • 商業
2011年,石市鎮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03億元。共有商業網點460個,從業人員480人;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0.7億元。 [1] 
  • 金融
2011年,石市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各項貸款餘額1.02億元,比上年增長4%。 [1] 
  • 郵政電信
2011年,石市鎮郵政業務總量40萬元,電信收入270萬元。 [1] 

石市鎮社會事業

石市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石市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650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16所,在校學生3640人,專任教師162人,有初中4所,在校學生1864人,專任教師111人。 [1] 

石市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石市鎮有鄉文化站1處,有村級活動中心54處,各類圖書室74個,藏書20萬餘冊。 [1] 

石市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石市鎮有鄉衞生院2所,門診部3個,個體診所7所,村衞生室27所;有病牀80張,固定資產總值7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9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4人。完成診療3萬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比率97.6%。 [1] 

石市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石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30户,人數246人,支出62.7萬元,比上年增加20.4%,月人均212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56户,人數2601人,支出244.4萬元,比上年增加28%,月人均78元;醫療救助10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合參保3291人次,支出106萬元,比上年增加56.2%;敬老院1家,牀位75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5人,分散供養369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5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21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9770人,參保率75%。 [1] 

石市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石市鎮有郵政所1處,報紙、雜誌共計發行0.3萬份。電信代辦點2家,移動、聯通等發射基站6座,固定電話用户1870户,互聯網用户650户。 [1] 

石市鎮基礎設施

  • 水利
石市鎮的水利資源豐富,便於發展農業生產。中型水利工程斜破堰水庫坐落境內。鄉內70%的農田基本實現自流灌溉、旱澇保收。 [1] 
2011年,石市鎮有斜陂堰中型水庫1座,庫容量4280萬立方;小型水庫4座,庫容量500萬立方;有乾渠46千米,支渠30千米;山平塘3380口,蓄水量350萬立方。 [1] 

石市鎮交通運輸

2011年,石市鎮境內有潭衡西高速公路長11千米,有出口1個;有縣道1條,境內長7.2千米;鄉道2條,總長33千米;村道54條,總長174千米。 [1] 

石市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石市鎮因境內一石拱橋旁設集市而得名。 [1] 

石市鎮風景名勝

  • 石市丹霞風景區
石市丹霞風景區
石市丹霞風景區(1張)
衡陽石市鄉丹霞地貌風景區位於天下南嶽衡山南麓、衡陽縣北部,京珠高速公路西線潭衡段在此經過。該風景區總面積近100平方千米。有丹霞山巒約1000個,每個山頭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説,每條幽谷都有一則動人的故事。其中文化深厚、觀賞度高的景點有200多處。除上衝石山高700米,珍珠崖、鷂子崖、潭衝正皂石壁高約400米外,其餘石山、石壁峯谷相對高差都在10—200米之間,桌形居多。各崖巖之間往往形成狹陡的峽谷,著名的峽谷有珍珠峽谷、和衝峽谷、高明峽谷、巖裏峽谷、馬子巖峽谷等。坡度大於90度的石壁下常有巖洞,大小不一,大的可供數十上百人居住,小的也可供10餘人避風躲雨。著名的巖洞有宇石寨、黃門寨、珍珠崖、海螺崖等。有的峽谷內有小溪蜿蜒穿行,如珍珠峽谷、黃門峽谷。有的石壁下積水成池,如銀鴉湖、對影池等。有的地方地貌險奇,過者慄心,如仙人橋、十步跳、一線天、猛虎跳澗等。區內庵堂寺貫眾多,大多獨居幽處,最著名的有宇石寺、海螺庵、珍珠岩寺、太清貫等,而每一處都有神奇的傳説。 [5] 
參考資料
  • 1.    湖南省民政廳.湖南省行政區劃大典[M].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2015.5:92-93.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359.
  • 3.    石市鎮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17]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49頁.
  • 5.    衡陽縣黨政門户網站-旅遊資源  .衡陽縣黨政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