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瑤族藥浴

鎖定
瑤族藥浴,是瑤族民間用以抵禦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的傳統文化知識。它是瑤族祖先獨創,族內獨有,傳內不傳外的保健良方。被專家稱之為人類健康的古老傳承。“瑤族藥浴”它以多種植物藥配方,經過燒煮成藥水,用藥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內燻浴浸泡,讓藥液滲透五臟六腑、全身經絡,達到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排汗排毒的功效。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文名
瑤族藥浴(藥浴療法)
遺產級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
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
二○○八年六月七日
項目編號
Ⅸ-14
申報單位
貴州省從江縣

瑤族藥浴發展歷史

瑤族藥浴 [1]  ”是瑤族民間用以抵禦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的傳統文化知識。它是瑤族祖先獨創,族內獨有,傳內不傳外的保健良方。被專家稱之為人類健康的古老傳承。“瑤族藥浴”它以多種植物藥配方,經過燒煮成藥水,用藥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內燻浴浸泡,讓藥液滲透五臟六腑、全身經絡,達到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排汗排毒的功效。瑤民生活,過去十分艱苦,不但缺吃少穿,缺醫少藥,而且長期居無定所,人們稱他為“過山瑤”。他們遊耕於高寒山區,深山老林之中,長年與瘴氣、寒氣打交道,加上氣候多變,毒蛇毒蟲侵襲,防不勝防。生活環境十分艱難,為適應如此惡劣環境,他們祖先終於發明創造了“藥浴”。這神奇的養生文化,經過數百年曆史,幾十代人的不斷完善,使其成為瑤民苦鬥的盔甲。它記錄着該民族艱難的歷史足跡,閃耀着瑤民羣體智慧的光華。 [2] 

瑤族藥浴藥浴規矩

瑤浴黃桶 瑤浴黃桶
瑤家到處可見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寬0.6米,長0.7米的大木桶,這便是用藥水洗澡的“龐桶”,又稱為“黃桶”。過山瑤十分重視洗澡,無論嚴冬酷暑,每人每晚都必須入“龐桶”內浸泡全身,既洗滌刀耕火種時沾染的炭灰泥跡,又通過温水浸泡解乏,使血脈流通,便於入睡。在冬天浸泡後,更能在料峭的山風中抗禦寒冷,瑤醫在過山瑤這一良好的生活習俗上,利用生產、生活中的自然資源,採集藥物,經煎煮後用藥液浸泡擦身的治療方法,防治疾病,強身健體。
瑤族用藥水洗身,不分男女老幼,全家皆洗,一家人輪流洗,水髒了就換,冷了再加熱。規矩是:先客後主,先小後大,先老後少。一些平地居住的瑤民,也逐漸採用了換藥水的方式進行藥浴。婦女生孩子,滿三朝均洗藥水澡,嬰兒洗後健康免疫,產婦可以驅風去瘀,補身強體,產後一星期就可以勞動。用艾葉煎液給初生嬰兒沐浴,可免患皮膚病,用葫蘆卷鬚在年終除夕之夜給小兒洗澡,據説可免出麻疹。瑤族人民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採用鮮藥草洗澡,對於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瑤族藥浴意義

瑤族醫藥作為瑤族歷史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及用藥特點。其藥浴療法,更是代代相傳,人人喜愛,家喻户曉。千百年來,已成為瑤族人民治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習俗。

瑤族藥浴治療方法

瑤族藥浴——藥浴治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
瑤族龐桶藥浴,就是瑤族同胞每天勞動後都要採集新鮮草藥,分別捆成小把,放入大口鍋中煎煮,藥液煮沸後半小時左右。趁熱倒入高70cm 、直徑60cm左右的大桶中,加冷水適量,保持水温在38℃左右進行洗浴。規矩是先客人後小孩,最後大人洗。每天浸泡一次,每次30分鐘左右。十天為一療程。
瑤族喜歡採集半楓荷透骨香鈎藤九節茶等十餘味草藥來洗浴。半楓荷為金縷梅科植物,以樹皮及枝葉入藥。半楓荷甘、淡,微濕,可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主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半身不遂跌打損傷透骨香杜鵑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Franch)Rehd的全株,辛、温,可祛風除温,舒筋止痛,治風濕痹痛,筋骨攣縮,寒濕腳氣,癤癬腫毒。鈎藤為茜草科鈎藤屬植物鈎藤Uncaria rhynochophylla(Miq) Jacks。的帶鈎莖枝,其性甘、涼,功能清熱熄風,祛風通絡,治小兒驚癇,大人頭暈目眩,婦人子癇等。九節茶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枝葉,其性甘、涼,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肺炎急性闌尾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骨傷等。全方以半楓荷祛風,活血、止痛為主,配透骨香九節茶等活血舒筋、驅風鎮痛,佐以鈎藤等通絡解毒、熄風止痛。全方合用,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血,解毒通絡,強身健體之功。可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惡寒身痛、關節不利、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腰腿痛以及因疲勞、跌損引起的皮膚腫脹,肌肉痠疼等症。長期應用,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適應於治療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疼痛、急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偏癱多發性神經炎、跌打損傷、皮膚瘙癢、婦女產後諸風、外感身痛等症。

瑤族藥浴藥浴作用

瑤族藥浴所用藥物因地制宜,功能多種多樣,有清熱解毒、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滋補氣血等等。藥浴時,常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季節或不同疾病選擇不同藥物。通常新生兒及產後婦女多選用温補和消炎的藥物,比如大血藤、五指毛桃、九節風、鴨仔風、穿破石、杜仲藤等,這樣可預防產婦及新生兒的各種感染,滋補氣血,促進產婦子宮復舊。產後藥浴,人們稱之為“月裏藥浴”,許多瑤族婦女,產後經過藥浴等調養保健,產後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參加體力勞動;同時新生兒往往有隨母藥浴的習慣。勞動後淋雨受寒,也要進行藥浴,可起到温中散寒、舒筋活絡及恢復體力、預防風濕的作用。常選藥物為老薑、米酒、大發散、小發散桃樹葉、青蒿等。老年人也很注重藥浴,一般多用活血温補之藥,如大鑽、小鑽大血藤扶芳藤、青春藤等。這無疑對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很有幫助的。對患有風濕骨痛或外傷後遺症者,則多選用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強筋健骨之藥,如山蒼子、滿天星、九節風、大駁骨小駁骨松筋藤、毛杜仲等,這些藥物可起到舒筋活絡、恢復肢體功能等作用。若患有鶴膝風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及骨質增生等風濕痹痛,常選用祛風散寒、除濕、活血鎮痛之品,如大鑽、小鑽、十八症、四方藤、兩面針及各種有刺的木本及藤本植物

瑤族藥浴臨牀應用

以下瑤族藥浴是中國第一位瑤醫主任醫師、北京瑤醫醫院覃迅雲整理。
(1)風濕
桑寄生稀薟草獨活、牛膝、幹杜仲、寬筋藤各,當歸、薑黃續斷,兩面針,麻黃,雞血藤,加水2500mL,煮1小時,濾取藥液置於盆內(留渣、備用復煮),趁熱加入米三花酒100mL。洗軀幹、四肢。每日1劑,日洗2次,第2次復渣。具舒筋活絡、驅風止痛之功效,適用於風濕周身骨痛腰膝痠軟
(2)透疹拭浴湯
西河柳荊芥樹葉。加水2000mL,煮沸15分鐘,倒入盆內,用薄毛巾或紗布,蘸藥液,擦拭全身,日擦2次,每次1劑。具解表透疹之功效,適用於麻疹初期或出疹期疹出不透。
(3)降壓浴
稀薟草、羅布麻葉,夜交藤(即首烏藤)、牡蠣(打碎),吳茱萸,加水2500mL,煮沸40分鐘,倒入盆內(濾留渣,備用復煎),先洗軀幹、四肢5~10分鐘,然後浸泡兩腳10分鐘。日2次(第2次復渣)。具降壓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病。但應注意宜坐着淋浴,並注意室內通風,不要關緊門窗,以免因熱氣太重引起藥暈。
(4)止癢浴
韭菜,浮萍。共切碎,加水2000mL,煮沸15分鐘,連渣倒入盆內,洗身。日洗2次,每次1劑。具驅風解毒,止癢之功效,適用於漆中毒過敏性蕁麻疹
(5)治感冒發燒
薄荷、荊芥各,或幹品各,加適量水煎沸後2分鐘,將藥汁倒於澡盆內,先讓患者坐於盆上,讓藥蒸汽燻一陣,待藥液温度適宜後再行洗身,日浴一次,一般2次可愈。
(6)治感冒後全身脹痛
番木瓜葉柄,煎水洗澡,每日一次,數次可愈。
(7)治感冒傷寒
鮮狼毒(俗名卜蘿頭),切片同大米炒至呈黃色,去米,煎水洗澡,浴後覆被睡2小時,一般汗出即愈。
(8)治風濕痛
鮮大風艾葉、老薑頭(打破連皮),煎水洗澡,可收到止痛之效。
(9)治外傷瘀血
蘇木、松節,赤芍,紅花,沒藥(打成小塊,入鍋炒至有氣味溢出時,取出放涼即得),用其洗患部。
(10)治痔瘡
蒲公英紫花地丁、魚腥草,紅薯藤連葉,水煎待冷後洗浴患處,一日兩次,每次15-20分鐘,可使痔瘡回縮、消散。
(11)眼球紅充血
紅雪豆(又名娥眉豆)藤根、九里明各適量切碎煎水待適温時洗眼,每次10分鐘。
(12)青蒿
青蒿(鮮品),切碎,加水1500mL,煮15分鐘,連渣倒入盆內,洗全身,渣擦胸、胃部。洗後用大浴巾裹身。每日一次。具辛涼解表、退熱之功效,適用於小兒風熱感冒、暑濕。
(13)菖蒲艾葉浴
菖蒲,艾葉、蘇葉,加水1500毫克,煮沸10分鐘,倒入盆內,擦洗全身,洗後用大浴巾裹身10分鐘,然後拭乾全身。具辛温解表之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寒濕。頭痛甚加白芷,周身痠痛加藿香、羌活。
(14)生薑浴
生薑1000克,洗淨搗爛。洗澡時,把姜放入熱水中,攪勻,洗全身。每日洗2次,每次一劑,浴後用大浴巾裹全身10分鐘,然後拭乾。具祛風散寒之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或被雨淋後洗浴可防感冒。
(15)透麻疹浴
子樹葉,芫荽(香菜),均切碎,加水2000mL,煮沸15分鐘,連渣倒入盆內,洗全身,每日洗2次,每次1劑。可解表透疹,適用於麻疹初期或出疹時疹出不透。
(16)海帶
海帶切碎,龍骨(打碎),加水1500mL,煮沸30分鐘,去渣,倒入盆內,每晚睡前淋浴全身10分鐘,拭乾即睡,每日一次。可安神鎮靜,適用於神經衰弱失眠。
(17)蒼艾洗方
蒼朮,艾葉,獨活,共研為末,分2份裝入紗布袋內,紮緊袋口。然後用浴盆(桶)盛好熱水,取上藥一袋放入,調好水温,邊洗邊攪動藥袋,每日1次,每次1袋,10日為一療程。可温經通絡,除濕止痛,適用於風濕關節炎,腰腿痛
(18)雞毛
雄雞毛一把,食鹽少許。先將雞毛煮水,倒入盆後加入食鹽攪勻,洗身,每日2次,第2次復煎。功能解毒止痛,適用於漆中毒,過敏性蕁麻疹
(19)暑癤浴方
九里明、蒲公英各,桑葉夏枯草,稻草灰紗布另包。先將前4味加水2000mL,煎取藥液倒入浴盆內,放入稻草灰袋攪20分鐘,取出擰乾待水温適宜時用。先洗全身,然後浸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一劑。可消暑解毒、消腫,適用於小兒暑天疔瘡癤腫
【注意事項】
1、藥浴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風。
2、浴液温度要適中,不能過熱或過冷高熱高血壓患者以及有出血傾向者禁用。
附:
1、板瑤龐桶洗澡風俗
居住在融水苗族自治縣的板瑤很愛乾淨,不管冷於熱天,每晚都要洗澡。到了瑤家村寨,瑤族同胞居住在高山大嶺,長期以來,積累了與各種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幾乎人人都懂得好幾種草藥,防病、治病靠自己摘草藥治療和保健。每當您到瑤胞家作客,都會看到家裏家家户户都有個高四、五尺,直徑一尺五寸左右的木桶叫做“澡桶”,那是專門洗藥水澡用的。
與眾不同的是大桶底部鑽一個排水口,桶旁有燒水爐灶,用竹筒接小泡裏的清水到一個大鍋頭裏,他們將各種草藥切成一節節放在鍋裏煮滾開後,待水温合適後人即跳入桶內讓水泡到肩膀處,倍感舒適。若是有腰痠骨痛,精神疲憊,勞累過度或其他不舒適感,在熱水中放入一些事先備好的草藥,熬成的洗澡藥水,然後進桶一泡,就會感到一身輕鬆,百憊消除。
洗龐桶澡有一定的規矩,一般的順序是:賓客、男性長者、女性長者、依此類推,最後是家中滿子媳婦。第一個人洗了之後,不得把桶裏已洗過的水倒掉,第二個人洗澡時,只需繼續加入熱水就行了,全家都洗了,最後一個才把水全部放掉。洗後全身經絡疏通,血液循環加快,煥發精神,感到精神倍增,肌膚紅潤,感冒初起和輕微的皮膚病自然好了。洗藥水澡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男女老少皆宜,因而得以世代沿襲下來,成為瑤族一道獨特的風景。
2、盤瑤龐桶洗澡風俗
忻城馬山都安、大化等地的“盤瑤”也喜歡洗藥水澡。除平時多洗幾次外,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必須全家洗藥水澡,並把這一天定為“洗澡節”。每到五月初五,瑤族同胞紛紛上山爬嶺去摘草藥,最好採夠一百種,稱為“百草藥”,採回草藥後,將草藥洗淨,用刀砍成三寸左右的一段段,放在通風處晾乾,下午四、五點左右將草放進大鍋裏煮15分鐘,再將草藥渣撈起,待水温合適後,舀起置於大石缸中或其他的容器內,即可每人一盆一桶的舀去洗澡。洗澡節洗的藥水叫“百草藥水”,洗後全身特別清爽舒暢,精神振奮,四肢有力,人人愛洗“百草藥水澡”的習俗。
3、防病健身的從江瑤族藥浴
貴州從江縣瑤族人民自古以來形成的一種良好的衞生習慣——藥浴,它既可健身、潔體,又可治病、防病。在從江瑤族鄉村,家家户户都備有一個直徑為1.2米、高1.5米左右的大木桶,專供洗熱水澡和藥浴用。
從江瑤族人民的藥浴很有講究,習俗規定;每個月只能藥浴6次、每月農曆的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這6天是“消災”日,在消災日裏男女老少都要藥浴,以求“消災”。採藥也有一定規矩:在消災日,每户都由最年長的男性上山採集追風藤、半邊楓、九龍盤、血藤、狗舌藤鴨兒芹節節草楓樹寄生黨蔘何首烏等之類的中草藥來供全家人藥浴用。藥物採集回來之後,先洗淨、切碎、放入大鐵鍋中用水煮沸,待煮出藥汁後,撈去藥渣,把煮好的藥水放入大木桶進行藥浴。
從江瑤鄉藥浴的程序,還有特殊的規定:如遇到家中來了客人,就得客先主後;無客時,先男後女、先老後幼。藥浴方法是:浴者赤身入桶,在保持適宜温度的藥液中浸泡20-30分鐘,如藥水温度過低,再將鍋中煮好的備用藥水摻入。使每位藥浴者浴時的温度相同。在藥浴中,通過浸泡,讓藥汁慢慢地滲入人體的毛細血管、遍及全身,達到以浴治病的目的。經常藥浴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和各種婦科病有一定效果。無病者通過藥浴也能消除疲勞,舒筋活絡,健身防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