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江縣

鎖定
從江縣,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接三江侗族自治縣,南鄰融水苗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西連荔波縣、榕江縣,北靠黎平縣,總面積3245平方千米。 [7]  主要民族以苗族侗族壯族瑤族水族等少數民族為主。截至2022年末,從江縣常住人口為30.95萬人。 [9] 
從江縣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高增鄉小黃村,有被稱為“世外桃源”的高增鄉佔裏村,有被國家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往洞鄉增衝鼓樓
2022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83.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按不變價格計算),分別比省、州高1.2、0.1個百分點。
中文名
從江縣
外文名
Cong Jiang
行政區劃代碼
52263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東南州
地理位置
貴州省東南部
面    積
3245 km² [7] 
下轄地區
1街道、12鎮、4鄉、3民族鄉
政府駐地
丙梅街道
電話區號
0855
郵政編碼
557400
氣候條件
屬中亞熱帶温暖類型
人口數量
30.95 萬(2022年) [9] 
著名景點
增衝鼓樓岜沙苗寨加榜梯田月亮山
機    場
黎平機場
火車站
從江站
車牌代碼
貴H
地區生產總值
83.13 億元(2022年) [9] 

從江縣建制沿革

為福祿永從、西山大洞等處,屬思州軍民安撫司。
從江風光
從江風光(8張)
洪武三年(1370年)置福祿永從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永樂五年(1407年)置西山陽洞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六年(1408年)增設二長官司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福祿永從、西山陽洞二司隸黎平府;正統六年(1441年)改福祿永從、西山陽洞蠻夷長官司為永從縣,屬黎平府。
康熙二十二年(1693年)廢西山陽洞長官司;雍正十年(1732年)添設永從縣承一員,分駐丙妹,又移黎平府潭溪司吏司駐下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貴陽府通判駐下江,改為黎平府下江通判,置下江廳。清朝末年,從江縣地分屬永從縣、下江廳、開泰縣和潭溪司。
從江縣城 從江縣城
民國二年(1913年)改下江廳為下江縣,與永從縣均屬黔東道;開泰縣和潭溪司併入黎平縣,從江縣地亦分隸永從縣、下江縣和黎平縣。三年(1914年)以丙妹縣承地置丙妹分縣,屬從江縣;二十四年(1935年)下江縣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同年撤丙妹分縣,併入永從縣;二十六年(1937年)以後,永從、下江兩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三十年(1941年)撤永從,以東北地入黎平,西南地入下江。並永從、下江二縣為從江縣(以永從、下江各取一字為名),從江之名始此。
1950年12月5日,從江解放。12月26日從江縣人民政府成立,駐丙妹鎮。隸屬獨山專區。
1952年12月,獨山專區改稱都勻專區,從江縣即屬都勻專區。
1956年4月28日,從江縣由都勻專區劃歸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管轄。
1958年12月29日,從江縣併入榕江縣。
1961年8月18日,恢復從江縣建置。
2020年11月,從江縣正式退出貧困縣。 [2] 

從江縣行政區劃

從江縣地圖
從江縣地圖(2張)
1996年,從江縣轄7個鎮、1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縣政府駐丙妹鎮。
1997年,從江縣轄7個鎮、14個鄉縣政府駐丙妹鎮。
2003年末,轄7個鎮、14個鄉共有380個村委會、3個社區、6個居委會。
2007年末,轄7個鎮、1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29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3個社區,2253個村民小組。
2011年,全縣轄14個鄉7個鎮(其中民族鄉3個),29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3個社區,2225個村民小組,1031個自然村寨。
2012年,往洞鄉撤鄉設鎮。調整後,全縣轄8個鎮、13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
2016年1月1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23號)批准同意從江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雍裏鄉併入丙妹鎮,撤銷光輝鄉、加鳩鄉合併設置加鳩鎮,撤銷鬥裏鄉、慶雲鄉、東朗鄉分別設鎮;
2019年8月8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從江縣新設丙梅街道,丙梅街道轄原丙妹鎮銀新居委會、三角井居委會、江東居委會、青平居委會、八仙橋居委會、俞家灣居委會、丙梅村、鑾裏村、平瑞村,街道辦事處駐江東居委會 [1] 
截止2019年8月,從江縣共轄1街道、12鎮、4鄉、3民族鄉:
1街道:丙梅街道
3民族鄉:翠裏瑤族壯族鄉、剛邊壯族鄉秀塘壯族鄉

從江縣地理環境

從江縣位置境域

從江縣,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東經108°05′-109°12′,北緯25°16′-26°05′。北與榕江縣為鄰,西與荔波縣、廣西環江縣相連,南抵廣西融水縣界,東與黎平縣、廣西三江縣相接。東西長94千米,南北寬77.5千米,面積3245平方千米。 [7] 

從江縣氣候

從江縣屬中亞熱帶温暖類型,年平均氣温18.4℃,1月最冷平均氣温7.8℃,極端氣温-4.4℃,7月最熱平均氣温為27.6℃。四季如春,氣候宜人。

從江縣地形

從江縣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山地過渡地帶,全縣有大小山峯1615座,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有270座,最高峯為九萬大山元頭界峯,海拔1670米,最低為都柳江出境處,海拔145米,相對高差1535米。全縣地勢以都柳江為橫軸兩翼遞升,都柳江兩翼山勢的遞變輪廓,構成了從江縣地形骨架,山地面積2963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91.34%,壩子面積64平方千米,佔2%,河流灘塗面積約佔4%。

從江縣水文

從江縣內河流屬珠江水系,幹流都柳江由北向南橫貫全境,縣內河段長為66千米。支流縱橫,水源豐富。

從江縣自然資源

從江縣植物資源

從江縣盛產椪柑、香豬、天麻、香菇、杜仲、木耳等名特優產品及五倍子、杜仲、黃柏等貴重的中藥材。

從江縣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已探明金礦132萬噸,鐵礦267萬噸,鋁土礦2600萬噸,錳礦50萬噸以上,花崗岩遠景儲量1000萬噸以上,銅礦遠景儲量60萬噸以上,硅礦遠景儲量1000萬噸以上。

從江縣水資源

境內河流縱橫交錯,山巒星羅棋佈,流域在2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條,總長674.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9.2億立方米,理論水能資源藴藏量達20.88萬千瓦。

從江縣人口民族

從江縣人口

截至2022年,從江縣總户數94515户,全縣年末户籍人口3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萬人,全縣常住人口30.95萬人。全縣人口出生率為2.2‰,死亡率為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8‰。 [9] 
主要民族以苗族、侗族、壯族、瑤族、水族等少數民族為主。 [8] 

從江縣民族

境內聚居着苗族侗族、漢族、壯族瑤族水族等19個民族。

從江縣政治

從江縣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備註
縣委書記
周崇軍
[10] 
縣長
[10]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歐仁文
[10] 
副縣長
李榮祥
[11] 

從江縣經濟

從江縣綜述

從江縣 從江縣
2022年,從江縣生產總值83.13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44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5.29億元,同比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43.40億元,同比增長0.2%。人均GDP實現26790元,比上年增長3.2%。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9.4%、18.4%和52.2%。與上年比,第一產業比重降低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降低1.5個百分點。

從江縣第一產業

2022年,從江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5.39億元,比上年增長3.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39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種植業總產值22.21億元,增長2.6%;林業總產值10.88億元,增長4.3%;畜牧業總產值6.54億元,增長6.5%;漁業總產值1.21億元,增長8.3%。
2022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2624.5公頃,比上年上漲0.08%;主要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油料種植面積4036公頃,上漲18.92%;中草藥材種植面積6247.8公頃,增長16.2%;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1134.67公頃,下降0.7%。全年糧食產量132059噸,比上年上漲2.4%。
2022年,從江縣豬、牛、羊出欄數分別比上年增長10.6%、2.97%和-9.4%;四類肉總產量13427噸,比上年上漲8.9%。漁業增加值0.85億元,水產品產量4997噸,比上年增長2.1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94億元,比上年增長5.2%。 [9] 

從江縣第二產業

2022年,從江縣工業增加值9.04億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2.0%(國有企業下降16.0%,私營企業下降14.1%)。分行業來看,規上採礦業下降31.9%,規上製造業下降21.9%,規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7%。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硅錳合金和人造板產量分別比上年下降15.7%、49.7%,水泥熟料、供電量、水泥和人造板分別比上年增長61.3%、17.6%、89.2%和156.5%。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87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應交增值税0.4億元,比上年增長60.73%;資產總計57.21億元,同比增長8.94%。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0.67億元,比上年下降70.23%。全年營業收入利潤率為0.04%,比上年下降14.67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0.1元。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76.5%。
2022年建築業增加值6.24億元,同比增長29.3%。資質內建築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5.07億元,比上年增長82.3%。房屋施工面積125.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5.5%;房屋竣工面積0.2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2.7%。 [9] 

從江縣第三產業

2022年,從江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54億元,同比下降3.0%。批發業銷售額累計完成3.07億元,同比增長6.7%;零售業銷售額累計完成30.0億元,同比增長4.6%;住宿業營業額累計完成0.89億元,同比下降9.2%;餐飲業營業額累計完成4.29億元,同比下降0.3%。
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增長0.9%,其中,消費品價格指數比上年增長1.6%,食品煙酒價格增長0.4%,衣着價格增長0.1%,居住價格下降1.5%,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2%,交通通信價格上漲5.1%,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0%,醫療保健價格下降0.5%,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1.2%。
2022年旅遊總人數346.52萬人次,比上年下降7.1%,旅遊總收入實現35.09億元,比上年下降4.7%。
2022年財政總收入4.42億元,同比下降8.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剔除留抵退税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2億元,同比增長16.7%;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07億元,同比下降11.5%。全年地方税收收入1.40億元,比上年下降3.2%,剔除留抵退税影響,全年地方税收收入1.60億元,比上年增長7.1%。
2022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74.22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82.24億元,同比增長2.8%。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91.98億元,同比增長14.1%。全年保險保費收入1.07億元,比上年增長8.3%。

從江縣社會事業

從江縣科技

2022年共申報項目18項,落地項目6個,落地資金80萬元。其中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個,80萬元。宣傳和培訓方面:全年發放全民科學素質和科普工作資料1300餘份,接受羣眾諮詢320人次;開展科技培訓4期,培訓參加人員270餘人。

從江縣教育

2022年,從江縣年末各級各類在校生和學校專任教師分別為58879人和3967人。其中,普通小學在校生37346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9%;初中學校在校生14656人,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0.2%,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31%;高中階段在校生分別為普通高中5147人和普通中職1730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2.18%。 [9] 

從江縣文化

2017年,從江縣圖書館完成訂閲期刊225期、報紙78份,半年共接待讀者1.6萬人次,借閲書刊3.1萬冊次。完成自然科學、經濟、文化、歷史等1萬餘冊圖書的倒架工作。開展“送書進校園”活動以及“書香伴我成長”為主題的讀書徵文比賽活動。向高增鄉美德小學挑贈送選童話類、勵志類、散文等690餘冊。廣播電視方面:外宣上,在央視媒體發稿7條,省級媒體發稿14條、州級媒體播出500餘條,其中(黔東南新聞聯播191條、百姓零距離和大健康欄目共播共出174條、黔東南廣播電台135條);內宣上共播出新聞2400條,先後開闢了《決戰脱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環保督察進行時》、《關注多彩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關注產業強村》、《產業致富人物榜》、《文明在行動·滿意在從江》、《聚焦第一書記》、《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力備戰省州旅發大會》、《砥礪奮進這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專欄,為我縣各項工作的加快推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文化交流方面:參加黔東南州第七屆旅發大會開幕式文藝晚會,承辦了州第七屆旅發大會暨第十四屆侗族大歌節之第四屆侗族大歌百村大賽。編創完成大型舞蹈舞蹈《嫁郎》、《瑤山韻》、《苗族蘆笙舞》,快板《説煙草唱煙草》,侗歌《鼓樓情韻》、《侗族大歌》,創作了《醉美是這裏》、《山泉花》、《加榜梯田雲上來》、《苗鄉戀歌》、《神秘從江》等原創歌曲。完成“脱貧攻堅聚羣力,政策宣傳到萬家”“送戲下鄉”文藝匯演活動45場。赴台灣、上海、河南、淮陽等地參加“守望精神家園——第四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活動”和第七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宣傳活動。榮獲黔東南國際民歌合唱節比賽“最佳民族風格合唱團”。文化保護工作:實施增衝鼓樓搶救性保護設施建設、往洞鎮增衝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設施建設、瑤族藥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設施建等工程;完成高阡鼓樓、金勾風雨橋修繕工程招投標等前期工作,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排查工作;摸底調查全縣103處文物保護單位有90%以上,根據調查情況將對受損嚴重的文物進行修復,完成岜沙陳列館改擴建。徵集宰門村、臘水村、幹團村、高華村、小黃村、高增村等地50歲以上非遺傳承人手稿徵集80餘冊,舉辦一期全縣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訓,舉辦一期民族服飾製作培訓班;支持傳習所開展傳承活動10餘場次,支持指導鄉鎮、村等開展民俗活動20餘次;登記非遺作品著作權15件,其中舞蹈作品1件,圖形作品3件,文字作品9件,戲劇作品1件。

從江縣衞生

2022年末全縣衞生機構384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個,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鄉鎮衞生院19個,村衞生室332個,診所23個,民營醫院6個;衞生執法大隊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全縣醫療機構總編制數971名,實際在編人員893人,其中:縣人民醫院編制數203人,實際在編人員194人;縣中醫院編制數36人,實際在編33人;縣婦幼保健院編制數61人,實際在編60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制數55人、實際在編48人;19個鄉鎮衞生院編制數556人,實際在編506人;全縣在崗衞生技術人員1768人。執業(助理)醫師622人,護士899人。 [9] 

從江縣體育

2017年,從江縣完成慶雲、東朗2個鄉鎮燈光球場和5個村級文體活動場所建設,發放體育健身器材100套。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實施了加榜鄉平引村、平妹村,鬥裏鎮中裏村、潘裏村、灣裏村等5個村農體工程,實施了東朗鎮、慶雲鎮兩個農體工程,建設縣民政福利小區等五個健身路徑工程;採購100套籃球架分送到19個鄉鎮,完成生態體育公園建設選址工作規劃設計正在進行中。2017年成功舉辦 “榜鄉全鄉籃球運動會”“剛邊鄉跳水節”“西部香豬杯籃球運動會”“週末懷籃球賽”和 “週末杯足球賽”,並組織了“我運動我健康”等登高徒步活動,全縣廣大幹部職工和羣眾積極參與,掀起了體育健身的熱潮。選送了一批青少年體育隊到凱裏市參加黔東南州青少年錦標賽,並榮獲金牌2枚、銅牌2枚。

從江縣社會保障

2022年,從江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23萬人,同比下降1.5%。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1.5萬人,與去年持平。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5萬人,同比下降8.1%;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5.83萬人,同比增長0.4%。 [9] 

從江縣鄉村振興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鄉村振興局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 [6] 

從江縣交通

從江縣公路

從江風光 從江風光
從江縣是貴州省通車最晚的縣,直到1964年才修通黎平至從江縣城的第一條公路,填補了從江無公路的空白。1992年全縣只有公路16條,里程為416.8千米,無一條達標公路、無汽車站、無水運碼頭。1992年至1994年建成公路兩條,里程15.33千米和八洛50噸級1個泊位客貨運碼頭;1997年建成公路兩條,里程19.08千米和建成從江50噸級客貨運碼頭,建成臘俄大橋;2000年至2001年完成三級公路8.3千米,四級通鄉公路兩條,里程50.1千米,省標通鄉公路20.2千米,完成了通縣油路40千米,改造鑲邊兩條四級公路32千米;建立從江汽車站。2002年修通鄉公路5條,里程97.82千米。2003年修建通村公路205.1千米。全縣有公路50條,里程為819.4千米,其中三級公路71千米,四級公路(含省標)323.4千米,等外路425千米。境內水路通航里程209千米。

從江縣機場

截至2011年,從江縣321國道由北向南貫通全境,由從江至黎平機場和黔南荔波機場均在100千米左右,從江通往廣西融水等省際、縣際公路以及鄉村公路網絡正在逐步完善。通往旅遊景點的道路已改造或正在改造鋪油。全縣公路通車裏程達1524千米。都柳江從江段已建成了從江碼頭、八洛碼頭,年水上旅客週轉量19.3萬人千米,客運量8.1萬人次,貨運量200.8萬噸千米,成為貴州東南部連接兩廣的水上黃金通道。

從江縣鐵路

2014年12月,貴廣高鐵通車,在從江縣洛香鎮設立從江站,每天停靠動車8次。

從江縣公交

從江縣城於2013年開通1、2、3路公交車,極大方便了城區居民的出行。

從江縣民族風情

從江縣節慶

洛香蘆笙節 洛香蘆笙節
從江民族民間節日眾多,最為集中在秋、冬兩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吃新節、七月節、中秋節、重陽節是從江各民族共同的節日,但由於民族不同節日活動也各異。如侗族春節期間一般開展祭薩、吹笙踩堂、抬官人、打鞦韆、鼓樓搶雞、吃相思、演侗戲、鬥牛等活動;苗族則是開展祭祖、賽蘆笙、放排槍、踩歌堂和鬥雀等活動。民族、支系、村寨間特有的節日眾多,過節時間各異,民族色彩濃郁,節日氣氛神秘。它們一般可分為祭祀、農事節令、紀念三種類型。
祭祀節日主要有苗族數年或數十年一次鼓藏節(祭祖節)、苗年,侗族五年一次的牯藏節、凍魚節、楊家年,水族的卯節和端節,瑤族的盤王節,壯族的壯年、中元節等。
農事節令節日較多,主要有苗族下種節、春社節、燕子節、開秧門節、求天節、修整禾穀節、包穀節,侗族有社節、棉花節、洗耙節,瑤族正月節、秧苗節(粽粑節)、棉花節(牛節)。
紀念性節日最富盛名的是龍圖祭薩和洛香蘆笙節

從江縣歌舞

瑤族長腰鼓舞 瑤族長腰鼓舞
瑤族長腰鼓舞主要的道具只有長腰鼓、普通小盤鼓和專用服裝三樣。
長腰鼓和普通腰鼓不同。普通腰鼓是兩頭小中間大,背在腰部打的。長腰鼓則是兩頭大中間小,用一整截泡桐樹製成,拿在手中打的。長腰鼓全長約90釐米,兩端直徑約10釐米。由兩端向中間逐漸削小,到中部最小處直徑僅為4釐米左右,以拇指和食指合攏便於拿穩為宜,中心掏空,兩端用牛皮繃緊,有的長腰鼓在距兩端2—3釐米處釘上彩線作為穗子裝飾。
跳瑤族長腰鼓舞是瑤族男人的專利。一般由兩人或者四人同時跳。場地寬敞時,也可以增至六人或八人。跳瑤族長腰鼓舞時,要有一人用古瑤語唱長腰鼓舞歌,一人打盤鼓伴奏。舞蹈者每人手中拿一支長腰鼓,隨着盤鼓鼓點和瑤歌旋律。一邊翩翩起舞,一邊用4個手指打擊長腰鼓鼓面。該舞動作複雜多變,幅度大且鏗鏘有力。
瑤族長腰鼓舞伴唱的瑤歌,是用漢字記錄的。歌詞全文96句658字。

從江縣習俗

侗族祭薩歲
薩歲 薩歲
薩歲”是侗族至高無上的女祖宗。據説,“薩歲”能驅邪除惡,保寨安民。侗民認為只有把“薩”祭祀好,人、畜才能安寧興旺。凡寨上發生天災人禍,則被認為是沒有將“薩”照顧好,“薩”才沒有保佑寨子。所以,侗族世世代代對“薩”無限敬仰和崇拜。祭“薩”活動也非常莊嚴,不能馬虎。祭“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有迷信色彩,但具有傳承侗族文化的一面。
侗族鼓樓搶雞婚俗
在貴州省南部侗族地區從江縣幹團一帶,還保留着一種鮮為人知的特殊婚俗—鼓樓搶雞。
侗族在歷史上曾盛行過姑表婚俗,但現今基本已不復存在。然而,在南部侗族地區的一些地方還遺存給舅舅家送“認親禮”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表兄弟邀集同伴來搶表姐妹的“黑米飯”的習俗,侗話叫“建苟嫩”。
幹團一帶婚姻習俗與六洞其它侗寨一樣,大致要經過問親、訂親、送禮、接親、回門、落家等幾個過程。凡是年前接親的新娘,回門時間均訂在農曆正月初二。回門的時候,新郎以數十挑黑米飯、豬肉、雞肉、餈粑、米花、糖果與新娘同行。鼓樓搶雞就是婚慶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搶雞活動是在表姐妹和表兄弟之間進行的,只要是表姐妹結婚,無論是年輕的,抑或四、五十歲的表兄弟都要參加。
2011年11月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舉辦“侗族大歌節”,當地的侗族同胞演示了“行歌坐月”的習俗。
行歌坐月
“行歌坐月”是從江縣侗族、苗族、壯族男女青年中十分盛行的習俗。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開始,互相選擇友善、投契者為朋。村裏的姑娘三五人聚在某一女伴家紡紗、刺繡、納鞋墊和等待羅漢(男青年)來訪。羅漢們則自帶琵琶或者牛腿琴,結夥來到姑娘們聚集的地方與她們相處。
不外娶 不外嫁
建寨700多年來,代代流傳下來的寨規森嚴地寫着:不許外娶、不許外嫁,以保守換花草的秘密。據瞭解,佔裏村的祖先吳公力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長,召集村名訂立寨規:一對夫婦只允許生兩個孩子,誰多生就依寨規進行處罰,嚴重超生的,永遠逐出寨門,不得再回到這裏居住。
早婚不早育
在佔裏村,男女結婚後,新娘會仍住在孃家——“不落夫家”。農忙時,男女可以到對方家裏幫忙幹活——“夫妻互助”,待姑娘年紀稍大一些——二十七八歲時,才會住到夫家去。除了對結婚嚴格限制外,佔里人對離婚者還會進行嚴厲的懲罰,對提出離婚者要上繳“稻穀300斤、白酒50斤、肉100斤”,而這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會用來充公。之後,提出離婚者,不得繼續留在村裏生活。
真正的男女平等
在佔裏村,還有一條規定很特別:女兒繼承棉花地,兒子繼承稻田。此外,父母還要給女兒一份“姑娘田”,誰家若不給女兒“姑娘田”,不僅會遭人取笑,還會被男方退婚。在老人的財產繼承上,山林、菜園實行男女對半分成,房基、家畜歸兒子,而金銀首飾、布匹讓女兒帶到夫家。因此在佔裏村,中國的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並不存在,而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98%的家庭一男一女
在佔裏侗寨,幾乎98%的家庭的孩子只是一男一女,很少有雙男雙女的現象。這裏面有一個近乎神話的秘密隱藏在裏面,那就是用一種叫做“換花草”的草藥來平衡胎兒的性別。在整個侗寨佔裏,並非每個人都知道“換花草”的廬山面目,能有資格知道的也就只有一人,這個人被寨里人稱為“藥師”。並且“藥師”通常都是傳女不傳男的。 [3] 

從江縣所獲榮譽

2020中國淨水百佳縣市。 [4]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5] 
2022年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從江縣旅遊資源

佔裏
佔裏風光 佔裏風光
佔裏村位於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距縣城約25千米,全村現有180户8個村民小組722人,寨子雖不大,但這裏的人們卻創造了一項令世人驚訝的紀錄:解放以來人口自然增長為零,被譽為“中國人口文化第一村”。
佔裏村坐落在深山秘林中,是一個植被良好、民族風情濃郁的美麗侗寨。
增衝鼓樓
增衝鼓樓 增衝鼓樓
增衝鼓樓,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往洞鄉增衝村。停(洞)往(洞)公路從村邊經過。距從江縣城82千米。
增衝鼓樓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全樓佔地面積115平方米,通高約26米,13層重檐,雙層寶頂。鼓樓為杉木結構,枋穿鬥連,不用一釘一鉚。鼓樓內豎4根粗大主柱,柱高15米,柱腳直徑為0.8米,無數穿枋將4根主柱牢固地穿鬥組合,形成高聳的主體樓架;距主柱3米的外圍豎立8根檐柱,高3.6米,8塊大穿枋與內4柱穿鬥連接呈輻射狀樓架。
1985年11月,增衝鼓樓被列入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元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國家郵政部發行《侗族建築》郵票一套四枚。
流架風雨橋
流架風雨橋 流架風雨橋
流架風雨橋,位於從江縣西北面的谷坪鄉流架村,東西橫跨,距縣城37千米。始建年代不詳,據橋頭《回龍橋碑》載,重建於清道光丙戌年,由潘、吳、蘭三姓出資修建,歷時16年建成,橋下部為單拱結構石拱橋,跨度8.4米,橋長19.3米,寬3.8米,石拱橋平面為“凹”形,木橋置於其上,橋主體為二層,底層為石拱橋,二層為木橋。木橋為二重檐結構,人畜行於其中,中部設六角翹首雙樓冠寶頂,兩端為三層重檐,風雨橋二層重檐及樓冠檐板彩繪風情圖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
2006年6月,流架風雨橋被列入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黃侗寨
小黃是一個美麗的侗族村寨,有“歌的故鄉,歌的海洋”之稱,一條小溪穿寨緩緩而過,四周青山環抱,幾百棟吊腳木樓依山傍水,構成一個山、水、歌為一體的侗寨。小黃距從江縣城27千米,海拔630米,全村共717户,3471人。這裏人人都愛唱歌,現村裏有歌隊61支、歌堂61個。小黃侗寨是遠近聞名的“侗歌窩”,“小黃侗族大歌”早已享譽國內外。1994年,小黃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侗歌之鄉”1996年,小黃被國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芭沙苗寨
岜沙苗族部落505户2548人,是中國最後的一個槍手部落,分住在貴州省從江縣城南6公里處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個寨子裏。走進岜沙,隨處可見茂密的森林。他們以稻作為主,狩獵為伴。這裏箐黑林密,鳥道蠶叢,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千百年來極少有外人進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於山樑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側的半坡上。村寨木樓古樸、簡單;四周則為密林環繞,環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傳統,髮飾奇特。
加榜梯田
加榜梯田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鄉東北面,距縣城80公里,是中國最好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着苗鄉特有的吊腳樓,加榜梯田總面積近1萬畝,是中國四大最美梯田之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