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瑤

鎖定
盤瑤是瑤族傳統文化的主幹支系,它包含了瑤族的大部分人口。主要操苗瑤語族語支瑤語支“勉語”或“標敏”方言。過山瑤山子瑤排瑤等屬於盤瑤支系系列。因信奉盤王而得名。又因從前盤瑤婦女所戴之帽用木板做成,故又被稱板瑤。縣內盤瑤婦女的頭部裝飾有三種,即尖頭、平頭、紅頭。盤瑤自稱“棉”或“勉”,即是人的意思。
中文名
盤瑤
又被稱
板瑤
類    別
尖頭、平頭、紅頭
原    因
因信奉盤王而得名

盤瑤盤瑤簡介

盤瑤自稱“棉”或“勉”,即是人的意思。
茶山瑤稱盤瑤為“山板”,音義均與漢字相仿,即種山板瑤之意。花藍瑤對盤瑤稱為“尤半”, “尤”為“瑤”,“尤半”意為“板瑤”的倒裝句。山子瑤稱盤瑤為“倒半”,“倒”是漢人或人,“半”即“板”的變音。坳瑤稱其為“斑尤”,為板瑤的變音。
盤瑤主要分佈在金秀鎮的六拉、共和、羅孟、金田、六段、和平;三角鄉的小衝、三角、六定、江燕、甲江、龍圍;忠良鄉的林秀、車田、三合、雙合、石鼓、德香、六幹、六卜、永和;長垌鄉的道江、平道、長垌、桂田、平孟;大樟鄉的雙化、瓦廠、新村;六巷鄉的六巷、大嶺、王鉗;三江鄉的合興、柘山、長樂、合興、三江等。2000年盤瑤族人口25067人。

盤瑤盤瑤溯源

瑤族認為他們先於統治者居住和開拓嶺南,故有“先有瑤,後有朝”之説。
盤瑤歷史上曾有3次較大範圍的遷移:第一次在南北朝對峙時,盤瑤在洞庭湖畔被攆至湖南西部;第二次在宋代,盤瑤遷至湖廣交界及廣西北部一帶;第三次是在明朝初期和中期,盤瑤進入廣西中部,部分流入越南、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
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盤瑤普遍傳説其祖先曾住南京“十寶殿”和“千家峒”。千家洞四周是高山,中間有廣闊肥沃的良田。有一年春天,縣官到千家峒察看,盤瑤各家輪流盛情款待,致使縣官三個月不得回府。縣府官軍誤以為縣官被盤瑤所害,遂起兵殺進峒裏,待發現縣官時,盤瑤已死傷慘重。這場災難,使盤瑤認為千家洞不是他們居住的地方,被迫遷往各地。分手時,12姓盤瑤把1個牛角鋸為12節,每姓各執一節,作為同宗共祖的憑證,然後分路離開千家峒。
盤瑤何時開始進入金秀瑤山,目前尚未找到確鑿資料,又因盤瑤人數較多,居住分散,考究其遷徙歷程更為困難。但根據盤瑤保存的一些文獻,亦可管窺其遷徙歷程之—斑。
位於金秀瑤山東部的金秀鎮共和村坤林趙至田家,所藏手抄本《太祖流支圖式》(類似宗支薄),列出其先祖10代姓名及其葬地。其中第6代及其之前的祖先,都埋葬在平南、桂平、荔浦、蒙山、象州等外縣。第7代祖先趙法強妻葬於忠良鄉六卜村六燈(自然村名,原名六吞衝)。以後的各代祖先,均葬於縣內。從第7代到11代的趙至田共有4代,以各代相隔25年計算,僅有100年;1985年趙至田已82歲,故趙至田家祖進入金秀瑤山,至今約有180年。
同一村屯另一族的趙姓盤瑤,有一先祖叫趙成洲,曾住在羅香鄉大垌村,是一個好手藝的鐵匠。趙成洲的孫(第3代)定居坤林,至1957年已有後代共8代。從趙成洲算起,這一族趙姓盤瑤進山居住,至今已有230年左右。
共和村六仁屯龐姓,祖先原系漢族,住廣東豬兒巷第二行,入贅盤瑤稱婿,所以後來盤瑤又產生了龐姓(盤瑤遠祖12姓並無龐姓)。傳至第8代祖先龐法寶,遷居羅香鄉平竹村六竹尾,以後還遷徙過金秀鎮共和村沙平屯附近,第11代才定居六仁,至1950年已有120年了。若從第8代祖先龐法寶開始住六竹尾算起,六仁龐姓盤瑤進住金秀瑤山已有240年。
西南部大樟鄉新村、花爐等村盤瑤各户所存的《家先單》,記載其先祖開始葬於縣內的至今已有後裔10代、1l代、12代、14代不等。可知這一帶盤瑤(紅瑤)進入金秀瑤山居住,至今約有300年。

盤瑤盤瑤民居

盤瑤和山子瑤住宅建築多以木架籬圍竹蓋或木皮蓋,有的住“人字”茅房。一般不分間,畜欄禽舍設於屋外,禾倉也設於室外。民國以後,山子瑤逐步定居,才選擇深谷依山傍水築寨居住,住宅有的仿茶山瑤式,有的仿漢族式。大部分是“乾打壘”式的泥牆瓦蓋或木皮蓋結構。

盤瑤盤瑤服飾

盤瑤男子原也留長髮,結髻於腦頂,用繡花黑色長頭巾繞髻纏扎,似人字形或平形,常年不除。忠良鄉、金秀鎮共和村一帶盤瑤男性常用數條頭巾纏系,頭飾大如面盆,外層再圍一花帶,以示美觀。近百年來,盤瑤男子不再蓄髮,僅纏頭巾,衣褲皆唐裝,勞動時喜於膝下扎綁腿。男女均喜戴手鐲和戒指。婦女不留長髮,喜用白色紗條纏頭,配上花帶和串珠,喜戴耳環,身着無領開胸衣,邊緣和衣袖繡有各種幾何圖案花紋,用各種絲線織成的遮胸帶掛於胸前,以數枚銀扣固定衣襟,肩披一條寬至背中部的背裙,背裙繡有各種花紋,美麗非常;纏繡花腰帶,圍上繡花圍裙,褲腳繡有複雜的幾何圖案花紋;也喜戴手鐲,少則兩對,多者達七、八對不等。現在不少盤瑤婦女仍常着此盛裝。

盤瑤盤瑤婚俗

盤瑤男女青年社會交往極為密切。男女雙方相識後,願意結成配偶,可將心願告訴父母,若父母同意即遣媒到對方家説合,對方父母同意後即可訂婚。另一種婚姻情況是完全由父母作主,但必須徵求子女同意。
媒人把兒女年庚送到嫁方,經巫師“合八字”後,娶方家長即與媒人帶聘禮到嫁方,叫“下定”。即算訂婚,並決定婚期。
結婚之日,嫁方由祖父母、父母、伯叔、姑嬸、兄弟姐妹組成送 親隊伍,將新人送往娶方家。半路與娶方迎親隊伍匯合後,一同迎送新人到娶方家;臨進門,由巫師斬一雄雞示以“戒熬”,新人才由“伴媒”,陪同入門。再由媒人將酒給新娘新郎各喝一日,叫“交杯酒”。拜堂儀式特別隆重,新人雙雙拜祖先12次;由伴媒送入洞房。然後於正堂擺上桌子,讓嫁方親人按年齡長幼依次上座,娶方父母叔伯舅等陪坐,新人由伴媒與“調理”(主管宴席的人)陪同,逐個向嫁方親屬自老至幼敬酒,後依次拜娶方親人,再後拜敬一般親朋。若客人多者,拜酒往往通霄徹夜。客人領拜後,須給新人“封包”,以示答禮。
盤瑤婚姻較為穩定,一般從一而終,離婚極少。離婚時,當事人雙方砍銅錢或破竹筒對天發誓各執一半即可。若離異再嫁,“身價”錢可由石牌頭人收理,嫁娶雙方不能收受。盤瑤男子到女方家入贅落户的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