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樟鄉

鎖定
大樟鄉,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地處金秀瑤族自治縣境西南部,東連六巷鄉和桂平市紫荊鄉及平南縣大鵬鎮,南鄰武宣縣東鄉鎮和桂平市紫荊鄉,西與象州縣百丈鄉、妙皇鄉和武宣縣東鄉鎮接壤,北與六巷鄉、象州縣百丈鄉寺村鎮毗鄰。 [2]  區域面積376.7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2448人。 [1] 
明清時期,大樟隸屬柳州府象縣所轄。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為桂平縣木山鄉。1962年8月,恢復大樟區。1968年12月,改稱為大樟公社。1984年10月,改為大樟鄉人民政府。 [2]  截至2020年6月,大樟鄉下轄8個行政村。 [3] 
2019年,大樟鄉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1] 
中文名
大樟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金秀瑤族自治縣境西南部
面    積
376.73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大樟村大樟街1號
電話區號
0772
郵政區碼
54570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桂G
人    口
12448人(2019年户籍人口)

大樟鄉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大樟隸屬柳州府象縣所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為桂平縣木山鄉。
1949年前,還同時受國民黨金秀設治局管轄。
1952年5月,成立大瑤山瑤族自治區(縣級),劃歸金秀管轄,排為第六區(又稱新合區)。
1958年8月,改稱大樟蓋世公社。
1962年8月,恢復大樟區。
1968年12月,改稱為大樟公社。
1984年10月,改為大樟鄉人民政府。 [2] 

大樟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樟鄉轄大樟、互助、玲馬、三古、新村、花爐、瓦廠、雙化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24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大樟鄉下轄8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大樟村大樟街1號。 [2]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451324204200
210
大樟村
451324204201
220
互助村
451324204202
220
玲馬村
451324204203
220
三古村
451324204204
220
新村村
451324204205
220
花爐村
451324204206
220
瓦廠村
451324204207
220
雙化村

大樟鄉地理環境

大樟鄉位置境域

大樟鄉地處金秀瑤族自治縣境西南部,東連六巷鄉和桂平市紫荊鄉及平南縣大鵬鎮,南鄰武宣縣東鄉鎮和桂平市紫荊鄉,西與象州縣百丈鄉、妙皇鄉和武宣縣東鄉鎮接壤,北與六巷鄉、象州縣百丈鄉寺村鎮毗鄰。 [2]  區域面積376.73平方千米。 [1] 
大樟鄉

大樟鄉地形地貌

大樟鄉東部和東南部屬中山區,北部為平原,其餘為低山和丘陵。地勢南高北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帽頂峯、把衝頂、雞冠嶺、高隆嶺、芒種嶺等。境內最高點海拔1300米;最低點海拔183米。 [2] 

大樟鄉氣候

大樟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季節性變化明顯,四季分明。春秋氣候温和;夏季炎熱,多東南風;冬季乾燥較寒,多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温18.4℃,1月平均氣温10℃,極端最低氣温0℃(2006年1月);7月平均氣温28℃,極端最高氣温39.5℃。最低月均氣温8.5℃,最高月均氣温31℃。無霜期年平均325天。年平均日照天數187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400毫米。 [2] 

大樟鄉水文

大樟鄉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源頭,主要河流有大樟河、瓦廠河、三江河,三條河道流經象州縣,匯入柳江河。流域面積221.56平方千米,幹流總長度46.8千米,年平均徑流總量2.01億立方米。 [2] 

大樟鄉自然災害

大樟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倒春寒、大風、暴雨、洪澇、冰雹和乾旱等。2005年6月20至6月22日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使8個村造成不同程度損失,受損失最大的是雙化村、瓦廠村;全鄉受災人數11340人,緊急轉移安置588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390萬元。 [2] 

大樟鄉自然資源

大樟鄉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銅、鉛鋅、鐵、重晶石等。國家三類以上保護野生動物有穿山甲、紅腹角雉、水獺、山瑞鱉、蟒蛇、大鯨等。有名貴藥材達千種。 [2] 

大樟鄉人口

2011年末,大樟鄉轄區總人口1225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12人,城鎮化率9.07%,另有流動人口1007人。總人口中,男性6536人,佔53.32%;女性5723人,佔46.68%;14歲以下1936人,佔15.80%;15~64歲8677人,佔70.80%;65歲以上1646人,佔13.4%。總人口中,以瑤族和壯族為主,其中瑤族7250人,佔59%,壯族4425人,佔36.1%;其餘為漢族,佔4.9%;2011年,人口出生率10.4‰,人口死亡率6.27‰,人口自然增長率4.13‰。 [2] 
截至2019年末,大樟鄉户籍人口12448人。 [1] 

大樟鄉經濟

大樟鄉綜述

2011年,大樟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430萬元,比上年增長24%;各項貸款餘額3700萬元。 [2] 
2019年,大樟鄉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1] 

大樟鄉農業

大樟鄉有農業耕地總面積24060畝,人均1.96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47384.6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5%。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其他經濟作物有糖蔗、桑蠶、食用菌、茶葉、油茶、生薑、八角、竹筍、板栗等。畜牧業以養豬、雞為主。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23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2917元。截至2011年,林地面積34.7萬畝,主要林種有水源林、杉樹、松樹、桜樹等。 [2] 

大樟鄉工業

2011年,大樟鄉有企業13家。主要企業有水電站、茶葉加工、木材加工等。2011年,工業總產值23722萬元,比上年增長200%,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6%。 [2] 

大樟鄉商業

2011年末,大樟鄉共有個體工商户130家,從業人員150人;主要經營家用電器、服裝、日用品、蔬菜瓜果、魚肉類等。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億元。 [2] 

大樟鄉金融

截至2011年,大樟鄉財政總收入402萬元。有信用合作社儲蓄網點1個。 [2] 

大樟鄉社會事業

大樟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樟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89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1所(下轄5所村校),在校生155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2011年,教育經費達47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 

大樟鄉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樟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1個,業餘文藝隊1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八仙舞、彩調、師公戲等。 [2] 
截至2011年末,大樟鄉有體育場地8個,民間體育項目有舞獅、球賽、拔河等。 [2] 
截至2011年末,大樟鄉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13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36%。 [2] 

大樟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大樟鄉有鄉級衞生院1個,病牀65張,專業衞生人員23人。有村級衞生所4個,鄉村醫生9人。 [2] 

大樟鄉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大樟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5户,人數141人,月人均182.16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19户,人數1229人,月人均56.36元;有敬老院1個,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9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2人。城鄉醫療救助8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57人次。新型農村養老社會保險參保率90%。 [2] 

大樟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大樟鄉有郵政營業廳、電信服務營業廳和中國移動營業廳各1個。徵訂報紙320份,期刊166冊;固定電話用户650户,移動電話用户4800户,寬帶接入用户150户。 [2] 
  • 能源
截至2011年末,大樟鄉有發電企業2家,大樟河梯級水電站年發電量達250萬千瓦時,總投資9800萬元的楓木坳水電站正在建設中。 [2] 

大樟鄉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大樟鄉境內有三級柏油路通往縣城及象州縣、柳州市等地,每天有客運班車往返柳州市、金秀縣城、桐木鎮,每天有十幾輛客運三輪車往返象州縣百丈鄉、中平鎮。2011年,村村通四級路。除3個屯未通公路外,其餘自然屯通屯級公路。 [2] 

大樟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傳説鄉人民政府駐地曾有一棵大樟樹,因鄉人民政府駐大樟村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431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韓元利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廣西壯族自治區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01.2181-2182.
  • 3.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