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象州縣

鎖定
象州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來賓市東部。東靠大瑤山鄰金秀瑤族自治縣,西鄰柳江區興賓區,南連武宣縣,北接鹿寨縣,總面積1898.47平方千米。 [4]  截至2023年6月,象州縣下轄8個鎮、3個鄉。 [7]  2022年,象州縣户籍人口36.58萬人,常住人口28.19萬人。 [9]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今象州境內設桂林縣。隋,置象州。民國元年(1912年)象州改稱象縣。 [4]  象州紅米、象州沙糖桔、象州古琶茶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素有‘桂中糧倉’之稱,是廣西主要的糧食、甘蔗生產基地和三大沙糖桔主產區之一。 [26]  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 [1]  、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 
2022年,象州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14.18億元,比上年增長4.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5.8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7.7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0.50億元,增長5.0%。 [9] 
中文名
象州縣
外文名
Xiangzhou County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來賓
地理位置
廣西中部,大瑤山西麓
面    積
1898 km²
下轄地區
8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
象州鎮金象路
電話區號
0772
郵政編碼
5458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8.19 萬(2022年)
著名景點
古象温泉度假村、大梭峽谷、鄭小谷故居
車牌代碼
桂G
地區生產總值
114.18 億元(2022年)

象州縣歷史沿革

秦以前,今縣境屬古百粵地。
象州縣城 象州縣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嶺南設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今縣境屬桂林郡。秦亡屬尉佗,稱鬱林郡。
漢代原為潭中縣、中溜縣地,元鼎六年(前111年),今象州境內設桂林縣,屬鬱林郡。
三國吳鳳凰三年(274年),從鬱林郡分出置桂林郡,今象州縣設武安縣,為桂林郡治。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武安縣更名為武熙縣,改屬鬱林郡,今縣境設武熙、桂林2縣。東晉太興元年(318年),分鬱林郡設晉興郡,武熙、桂林2縣屬晉興郡。
南朝宋、齊,武熙縣改屬桂林郡,初為郡治,後遷往中溜。齊復將郡治遷回武熙,今縣境設武熙、桂林2縣。武熙位於今縣境東北,桂林位於今縣境東南。梁、陳,在今縣境地設韶陽郡,轄陽壽、武化、長風、準陽4縣。陽壽縣治在今象州縣城,亦為韶陽郡治;武化縣位於今縣城境東北及桐木、修仁一帶;長風縣位於今縣境東部;準陽縣位於今縣境西南部。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桂林、韶陽等郡廢,置象州。今象州縣境設準陽、桂林、西寧3縣。準陽縣位於今縣境西南部;桂林縣位於今縣境東南部;西寧縣位於今縣境南部。開皇十八年準陽改名陽寧。大業二年(606年),撤象州,置陽壽、桂林2縣,並將陽寧縣併入陽壽縣;將西寧縣併入桂林縣,屬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象州,轄陽壽、西寧、桂林、武德、武仙5縣,州治陽壽(今象州縣城),今縣境置陽壽、西寧、桂林、武德、武化、長風6縣,其中武化、長風二縣屬晏州。貞觀十二年(638年),撤西寧併入武德,同年撤晏州,長風、武化2縣改屬象州,次年象州州治遷至武化。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縣併入武仙縣;天寶元年(742年)象州改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縣併入陽壽縣,轄陽壽、武仙、武化、長風4縣。乾元元年(758年)象郡復改稱象州。大曆十一年(776年)撤長風縣併入武化縣,象州州治從武化遷回陽壽,象州轄陽壽、武化、武仙3縣。
五代十國開平元年(907年)象州屬楚,州治在今象州縣城,置陽壽、武化2縣。陽壽縣治在今縣城;武化縣位於縣東北今桐木及修仁一帶。乾和九年(951年)屬南漢,象州轄陽壽、武化、武仙3縣。
宋開寶四年(971年)象州歸宋,開寶七年增轄來賓縣;景德四年(1007年)升象州為“防禦州”;熙寧四年(1071年)撤武化縣併入陽壽縣;元祐元年(1086年)恢復武化縣,南宋時又撤銷。象州轄陽壽、武仙、來賓3縣。景定三年(1262年),象州州治從陽壽遷至來賓縣蓬萊洲。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象州歸元,設安撫同;十五年(1278年),,改象州為路,設總管府,治所從蓬萊洲遷回陽壽;大德年間(1297~1307年)復改為州,轄陽壽、來賓、武仙3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象州屬明。次年撤銷陽壽縣歸併象州;改象州為散州,初轄武仙后無轄縣,屬柳州府。
三江口 三江口
清順治八年(1651年),象州歸清,建置沿明制。
民國元年(1912年)象州改稱象縣,屬柳州府。2年(1913年)改屬柳江道。15年(1926年)改屬柳慶區。16年直隸廣西省;17年(1928年)屬柳江行政督察區。19年(1930年)屬柳州民團區。22年改屬柳州行政監督區,23年(1944年)屬梧州行政監督區。25年(1936年)屬潯州行政監督區。31年(1942年)屬第二區(柳州)。36年(1947年)屬第三區(蒼梧)。38年(1949年)解放前夕,屬第二區。
1949年11月,象縣解放,屬柳州專區。
1952年9月,象縣與武宣縣合併,改稱石龍縣,屬宜山專區。
1958年7月,宜山專區更名為柳州專區,石龍縣隨屬柳州專區
1960年5月,石龍縣更名為象州縣;
1962年3月,從象州縣分出原武宣縣地,復置武宣縣
1971年,柳州專區更名為柳州地區,象州屬柳州地區。
2002年9月,撤柳州地區,設地級來賓市,象州縣屬來賓市。 [4] 

象州縣行政區劃

象州縣區劃沿革

1949年11月29日,象縣下轄城廂、石龍、寺村、中平、大樂5個區和城廂鎮、近城、上西、思善、石龍鎮、下西、中西、寺村、人和、義和、協和、中平、百丈、大樟、瓜山、東南、羅秀、水晶、大樂、中興、東北共2個鎮19個鄉。
1951年2月,撤協和鄉,全縣劃為7個區(區名按數字排名),下轄20個鄉鎮。
1952年8月,第八區劃歸大瑤山瑤族白治區,全縣劃為7個區86個小鄉鎮;析出中夾江、花雷劃歸桂平縣,將原屬來賓縣的雙松、螯塘、高地3個鄉劃入,全縣劃為14個區。
1953年4月,雷安鄉從鹿寨縣劃入石龍縣十四區。
1954年7月,從鹿寨縣將河滿、古梨、河甫、墾民4個村劃入石龍縣十三區;9月,將十一區的大樟、互助2鄉劃歸大瑤山瑤族自治區。
1955年8月,原屬荔浦縣的桐江、高仁、鹿鳴、大蠶、七建、三友6個鄉鎮劃入,合設第十五區。
1956年4月,改數字順序區為地名區稱謂,今象州縣境內有石龍區(轄12鄉鎮)、妙皇區(轄9鄉)、象州區(轄8鄉鎮)、寺村區(轄14鄉)、中平區(轄13鄉)、羅秀區(轄13鄉)、大樂區(轄13鄉)、運江區(轄16鄉鎮)、桐木區(轄6鄉鎮)。
1957年,石龍縣下轄15個區,170個鄉、16個鎮。
1958年1月,撤區並鄉,石龍縣設34個鄉,今象州縣境內有石龍、馬坪、妙皇、思高(王鐸)、象州、巖村、運江、寺村、上山、橫橋、中平、百丈、羅秀、水晶、麥棉、大樂、仁裏、桐木、七建共19個鄉;8月以鄉為單位成立人民公社,9月合併為9個大公社,今象州縣境內有東風、幸福、豐收、躍進、衞星、東方紅、紅太陽共7個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恢復以原鄉為單位建立的公社,全縣有33個公社。
1961年,象州縣設石龍、象州、羅秀、運江、桐木、武宣6個縣轄鎮。
1962年9月,恢復區鄉體制,全縣劃為10個區、1個區級鎮,轄103個由大隊改稱的公社(又稱鄉)、3個鄉級鎮。
1964年,象州縣轄10個區、101個公社、3個鎮。
1966年8月,改區為公社,原公社(鄉)改稱生產大隊,全縣劃為12個公社116個大隊(鎮)。
1984年7月,將桐木公社劃歸金秀瑤族自治縣,全縣設石龍、象州、運江3個鎮和馬坪、妙皇、寺村、中平、百丈、羅秀、大樂、水晶8個鄉。 [4] 

象州縣區劃現狀

象州縣城
象州縣城(3張)
截至2023年6月,象州縣下轄8個鎮、3個鄉:象州鎮石龍鎮運江鎮寺村鎮中平鎮羅秀鎮大樂鎮馬坪鎮妙皇鄉百丈鄉水晶鄉 [7]  縣政府駐象州鎮金象路。

象州縣地理環境

象州縣位置境域

象州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來賓市東部。東靠大瑤山,西鄰柳江縣、來賓市興賓區,南連武宣縣,北接鹿寨縣,地處東經109°25′21"~110°04′21",北緯23°43′45"~24°18′32"之間,總面積1898.47平方千米。 [4] 

象州縣地質

象州縣,出露的地層有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和第四系。在大地構造上位於李四光所指“廣西山字型構造”前弧東翼內側,大瑤山復背斜的西部。構造線方向近於南北向,局部向東或向西偏轉。水晶—寺村一帶作北北西向;東部大樂—百丈一帶和西部馬坪—石龍一帶為北北東向。褶皺簡單,斷裂較為發育。 [4] 

象州縣地形地貌

象州縣,地處大瑤山西麓,桂中盆地東部邊緣東臨大瑤山,西部是岩溶丘陵和平原,整體地勢東高西低。全縣1898.47平方千米範圍內,丘陵佔45.36%;平原佔32.12%;低山佔19.7%;水域佔2.82%。 [4] 

象州縣氣候

象州縣,屬季風顯著的濕潤農業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全年光、熱、水基本同季,夏長冬短。但因大瑤山阻擋海洋暖濕氣流,降水量相對偏少,蒸發量略大於降水量,屬桂中少雨中心邊緣區。 [4] 

象州縣水文

落脈河 落脈河
象州縣,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一級支流柳江自北向南流貫縣境,於縣西南端與紅水河匯合,形成黔江流入武宣縣。大瑤山發育的河流受穹隆地形影響,水系呈放射狀輻射,12條主幹河流經象州注入柳江,僅青淩河注入紅水河。全縣河網長度達1131.8千米,河網密度為0.54千米每平方千米。另有水塘面積491.2公頃,難塗面積39.52公頃,水域總面積5423.13公頃。 [4] 

象州縣土壤

象州縣,土壤可分為水稻土、紅壤、沖積土、石灰土、紫色土5個土類,13個亞類,39個土屬,93個土種。 [4] 

象州縣植被

象州縣,地處南亞熱帶北緣向中亞熱帶南緣過渡地帶,森林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原生植被普遍受破壞,僅有少量殘存於低山地帶的溝谷中。 [4] 

象州縣自然資源

象州縣水資源

象州縣水資源多年平均值為1185.67億立方米,本土固有的水資源(降水徑流、地下水)14.74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縣內地表水資源(不含紅水河、柳江入流水資源)多年平均可利用量為24.3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多年平均可利用量為2.11億立方米,地表、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利用量為26.44億立方米。當P(頻率)=50%時,可利用量為10.76億立方米;P=75%為9.16立方米;P=90%為7.85億立方米;P=95%為5.93億立方米。

象州縣生物資源

森林 森林
象州縣境內主要樹木有64科257種,常見藥用植物有柴胡桔梗天冬金銀花青蒿山楂黑草半夏大青葉金錢草魚腥草雞血藤黃精白芨何首烏血見愁七葉一枝花上山虎金果欖九龍藤麥冬夏枯草等等。
魚類
烏草、黑草、烏鯉、江鯽鯉、三角鯉斑魚、花邊、巖魚、青衣、香欖、油魚劍魚鰱魚鱸魚鱖魚、黃鵑、白鱔竹魚鯪魚、草帽魚等。
爬行類
蜥蜴壁虎和山瑞。蛇類主要有南蛇、金包鐵、銀包鐵、眼鏡王蛇(過山風)、眼鏡蛇(扁頭風)、三索線、百步蛇、草花蛇、青竹蛇、蟒(琴蛇)、火蛇等。
鳥類
鷓鴣斑鳩烏鴉鷂鷹麻雀貓頭鷹山雞布穀鳥(杜鵑鳥)、鵪鶉、了哥、打魚鳥、田間鳥、毛雞、喜鵲水鴨水雞燕子畫眉白鷳啄木鳥八哥等。
哺乳類
山豬、鬣羚(山羊)、鹿(獐子)、赤麂(黃麂)、穿山甲狐狸(白尾狗)、豹貓(抓雞虎)、香貓、豺狗、林麝(麝香)、果子狸、豪豬(箭豬)、聾豬、鼬獾(旱獺)、水獺黃鼬(黃鼠狼)、野兔、田螺狗、獼猴、白額、毛冠鹿、河麂、小靈貓大靈貓等。
節肢動物
昆蟲有蜻蜓黃蜂蜜蜂蟋蟀螞蟻螳螂、烏蜂、罐子王、蝴蝶蜘蛛蜈蚣等。水中甲殼類有:螃蟹

象州縣礦產資源

象州縣境內探明的主要礦藏有重晶石等10多種,其中重晶石儲量最多,截至2010年,已探明儲量達3000多萬噸,佔廣西已探明儲量的55.7%。

象州縣人口民族

2022年,象州縣户籍總户數11.61萬户,户籍人口36.58萬人。其中,按地域分,城鎮人口8.4萬人,鄉村人口28.18萬人;按性別分,男性19.28萬人,女性17.29萬人。出生人口2502人,死亡人口3003人。常住人口28.1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76萬人,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41.72%,較上年提高0.16個百分點。 [9]  象州縣境內共有壯族漢族苗族瑤族蒙古族回族彝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傣族黎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等18個民族。 [4] 

象州縣經濟

象州縣綜述

2022年,象州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14.1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8%,兩年平均增長7.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5.89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27.79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50.50億元,增長5.0%。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1.4%、24.3%和44.3%,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6.6%、5.6%和47.9%,分別拉動GDP增長2.23、0.26、2.2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460元,比上年增長4.8%。
累計市場主體19953户,新增市場主體3863户,私營企業3209户,個體工商15802户,私營企業從業人員15180人,個體工商户從業人員35100人。 [9] 
人民生活
2022年,象州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2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9元,增長3.7%,消費支出19857元,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90元,增長6.9%,消費支出13692元,增長2.9%;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即恩格爾係數)為33.1%,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5%。 [9] 
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2022年,象州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比上年增長27.6%。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長36.8%;500-5000萬元項目投資下降2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39.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7.2%;工業投資增長61.5%;製造業投資增長63.8%;工業技改投資增長83.7%;民間投資、非公投資和建安投資分別增長38%、35.4%、5%。分產業項目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4.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1.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0.8%。商品房銷售面積109927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8%。 [9] 
財政
2022年,象州縣財政收入5.8億元,比上年下降29.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5億元,下降8.8%(自然口徑),全口徑税收收入2.48億元,下降52%;一般預算支出23.24億元,下降11.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91億元,增長11.9%。 [9] 

象州縣第一產業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2張)
2022年,象州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當年價)63.53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農業產值39.39億元,增長10.9%;林業產值6.45億元,增長1.8%;牧業產值12.8億元,增長1.9%;漁業產值1.49億元,增長3.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4億元,增長8.8%。
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45.58萬畝,比上年增加0.08萬畝;甘蔗種植面積18.92萬畝,比上年增加0.3萬畝;油料種植面積4.11萬畝,比上年減少0.16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7.33萬畝,比上年增加0.57萬畝;共有果園面積38.62萬畝,比上年增加1.43萬畝。
糧食總產量16.55萬噸,增加0.26萬噸,比上年增長1.6%,其中,早稻產量7.94萬噸,晚稻產量6.43萬噸。甘蔗產量92.96萬噸,增加5.06萬噸,比上年增長5.8%。油料0.45萬噸,比上年增長18%;水果總產量70.52萬噸,增加8.58萬噸,增長13.8%。
肉類總產量1.85萬噸,比上年增長5.2%。其中,豬肉產量1.05萬噸,增長12.2%;禽肉產量0.61萬噸,下降4.9%;禽蛋0.15萬噸,增長0.1%;蠶繭產量1.18萬噸,下降1.5%。水產品養殖面積1.99萬畝,水產品產量1.17萬噸,比上年增長3.5%。其中,捕撈產量450噸,下降0.7%;養殖產量1.12萬噸,增長3.7%。 [9] 

象州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象州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7家(包括退庫留基企業2家),全部工業增加值18.76億元,比上年下降6.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下降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7.3%;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下降1.5%,增加值下降3.9%。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6.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下降7.4%;非公有工業企業增加值下降3.4%。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9.1%;製造業增加值下降6.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25.4%。
在規模以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石灰石產量比上年下降2.4%,大米增長28.2%,二氧化錳下降22%,單板下降28.2%,傢俱增長44.4%,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下降10.5%,成品糖下降17.7%,繭絲增長4.3%,商品混凝土下降5.7%。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長8.4%。工業產品產銷率100.9%。
在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行業中,非金屬礦採選業產值比上年增長20.5%;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7%;紡織業增長10.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下降5.9%;傢俱製造業增長12.4%;造紙和紙製品業下降7%;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6.3%;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增長12.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1.4%;汽車製造業下降2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0.2%;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下降10.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5.1%。 [9] 
建築業
2022年,象州縣建築業增加值9.03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總產值6.07億元,增長31.4%。 [9] 

象州縣第三產業

國內商貿
2022年,象州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03億元,比上年增長0.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0.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9%。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比上年下降4.6%,商品零售增長1.2%。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化妝品類銷售額比上年下降65.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61%,糧油、食品類增長59.1%,日用品類下降1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026.1%,汽車類下降21%,傢俱類下降31.8%。 [9] 
郵電
2022年,象州縣郵政業務總量4407萬元(2020年不變價),比上年增長1.8%,電信業務總量27183萬元,增長21.6%(2021年不變價)。 [9] 
旅遊
2022年,象州縣累計接待遊客372.43萬人,比上年下降17.3%;國內一日遊遊客人數279.5萬人次,下降13.6%;國內旅遊者人數372.43萬人次,下降17.3%。旅遊消費33.88億元,下降15.4%。共有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4個,其中4A級1個、3A級2個、2A級1個;星級鄉村旅遊區7個,其中四星級2個,三星級5個。二星級酒店1家。 [9] 
金融和保險
2022年,象州縣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餘額124.26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住户存款100.22億元,增長12%;本外幣貸款餘額112.46億元,增長29.1%。保險業保費收入2.07億元,比上年下降6%。其中,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0.9億元,下降6.4%;人身保險業務保費收入1.17億元,下降5.6%。總賠款和給付0.95億元,增長51%。其中,財產保險業務賠款支出0.43億元,增長50.2%;人身保險業務賠款和給付0.59億元,增長40.7%。 [9] 

象州縣交通運輸

象州大橋 象州大橋
象州縣,境內有209國道、307省道 [4]  、355國道 [12]  、柳北高速公路 [13]  、柳武高速公路、梧柳高速公路、賀巴高速 [14]  、賀西高速公路 [15]  過境。
2022年,象州縣公路通車裏程126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5公里,一級公路6公里,二級公路147公里,三級公里171公里,四級公里683公里,等外公路152公里。水路通航80.8公里。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111個村。實有公共汽車數量17輛,出租汽車運營車數14輛,公共汽車客運總量35.9萬人次。公路水路客貨運週轉量為89837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9.6%,其中,公路客貨運週轉量為24256萬噸公里,增長1.2%。水路客貨運週轉量65581萬噸公里,增長13.1%。 [9] 

象州縣政治

象州縣主要領導
縣委書記
縣長
截至2024年2月 [10-11]  [27-28] 

象州縣社會事業

象州縣教育事業

象州縣中學 象州縣中學
2022年,象州縣普通高考本科上線837人,高考上線率38.5%;共有普通中學10所,專任教師1068人,招生學生數5125人,在校學生15638人,畢業生5345人。其中,高中2所,高中專任教師330人,高中階段招生數1510人,高中階段在校學生數4624人,畢業生1573人;職業中學1所,專任教師52人,招生學生數358人,在校生690人,畢業生288人;普通小學20所,專任教師1512人,招生3666人,在校生23088人,畢業生3800人;幼兒園139所,在園兒童數11751人。享受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學生34162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7.1%。教育基建投入經費4318萬元,中小學校舍維修經費2088萬元,新建校舍8583平方米。 [9] 

象州縣科學技術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
2022年,象州縣高新技術企業13家,組織實施創新計劃項目1個。通過國家高企備案認定企業5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9項。 [9] 

象州縣文化事業

國家二級圖書館:象州縣圖書館。 [16]  國家二級文化館:象州縣文化館。 [17] 
2022年,象州縣有博物館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書量196千冊;電影院1個,鄉鎮公共文化服務中心11個,村級文化衞生綜合樓167座,村級文藝舞台205個,縣級文物管理所1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5%。 [9] 

象州縣醫療衞生

2022年,象州縣共有醫療衞生機構18個(不包括村衞生室以及個體診所),醫院16個,等級醫院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機構牀位數2207張,其中醫院、衞生院牀位數分別1214張、993張,等級醫院牀位數1214張;衞生機構人員數2014人(不包括村衞生室以及個體診所),其中醫生數454人;執業醫師32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31人;註冊護師護士766人。 [9] 

象州縣社會保障

2022年,象州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882人,比上年同期減少102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526人,減少22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18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低於全國0.9個百分點;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45人,比上年同期減少3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402人次。 [9] 
2022年,象州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83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05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3.99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5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1.4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9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71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16人。
共有110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118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至735元每人每月、500元每人每月。
提供住宿的各類社會服務機構數4個,牀位數總和為1151張。社會福利院數1個,牀位數20張,村民委11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2個。每千老年人口養老牀位數34張。接受社會捐贈款90.19萬元。 [9] 

象州縣地方文化

象州縣方言俚語

象州縣內流行的語言,大致可分為壯話官話(漢語方言)兩種。以操壯話者最多,約佔全縣人口數的60%,多數居住在鄉村;其次為官話,約佔全縣人口的30%,大部分居住在圩鎮,亦有部分雜居於鄉村。此外尚有石龍、象州等地客家人聚居的村莊,居民均操麻戒話(客家話);石龍、象州、運江一帶沿柳江河居住的居民,有少量操白話(粵語)。其中,不論操何種語言的居民,一般均能以漢語方言會話,故讀書、教學、交際均通用漢語方言,其它語言形式僅限於相同語言之間的民間交往使用。

象州縣特色節慶

春、秋社日
象州縣民間信仰社王,以立春起按日推算“五戊”為春社日;以立秋起滿“五戊”為秋社日。春社日,人們集資買豬,備辦供品,祭祀社王,祈求一年風調雨順收成好,人畜平安。秋社日供奉社王,意為感謝“神靈保佑”,賜給好年成,亦有慶祝豐收年之意。
牛魂節
相傳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牛王誕辰,稱“牛魂節”,人們為感激牛在農業生產中所立下的汗馬功勞,慰勞耕牛而形成。這一天,讓耕牛全部休息,一大早小孩即放牛出欄,把它牽到綠草如茵的山坡或田邊吃嫩草,有的還煮雞蛋甜酒及糯米飯餵給牛吃。人們習慣於這一天用黑飯葉(楓香葉)煎水,蒸煮成黑亮噴香的黑糯飯摻糖吃,家家户户於門前插黑飯葉,有的殺雞宰鴨以示慶賀。
中元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相傳死去的祖先於這天要回家探視,各家各户均殺雞宰鴨備酒供迎祖先。嫁出門的女兒回孃家燒化冥紙做的寒衣、紙幣,家人要給祖先燒化紙錢,以示讓祖先於陰間有吃有穿有錢用。晚上還要到野外潑水飯、燒化紙錢給無人供奉的“孤魂野鬼”,以祈求平安,叫“施幽”。
冬至
冬至這天,象州縣各家各户均殺豬宰雞,做湯圓、餈粑,一為慶賀當年年景好;二為祈求來年繼續交好運,素有“冬至大過年”的説法。冬至期間,氣候乾燥,是醃製臘肉及各類肉脯的好季節,故各家屋檐前向陽處,常常掛滿肉脯、臘肉、臘腸。

象州縣民間藝術

戲劇
1.師公戲(壯戲)
師公戲主要流行於中平、百丈、羅秀、馬坪等壯族及壯漢族雜居的鄉村。1985年,國家文化部舞蹈研究所和廣西戲劇研究室派員到中平鄉進行對師公戲錄像、錄音。到1988年,縣文化部門已蒐集整理師公戲鑼鼓牌11個。其劇目有《甘五娘》《魯班》《農婆》《五海》《楊文廣》《山伯與英台》《土地掃壇》《韋察院》。
2.桂劇
桂劇在清代光緒年間傳入象州。當時象州只有“玩子館”(坐唱)後鎮人聶朝賓聘湖南蔣福林為師傅,傳授桂劇,組成“同樂堂”。解放後,各鄉鎮普遍建立業餘桂劇團,演出劇目有《薛剛反唐》《甘露寺》《鳳儀亭》《拾玉鐲》《梨花斬子》等。20世紀90年代起,農村業餘劇團均棄習桂劇而學彩調。
3.彩調
彩調是象州縣最流行的地方劇種,特別在農村。彩調原來叫“調子”或“採茶”,也有叫“花燈”或“那嗬嗨”的。彩調唱腔接近民歌,表演形式新鮮活潑,表演程式簡單,對場地要求不高。象州縣內專業、業餘藝術表演團體,幾乎每隊都會演彩調。
舞蹈
象州縣內民間舞蹈可分為2種類型:一類為祭祀舞蹈,如師公跳神儀式的《土地掃壇舞》《社王朝陽舞》《灶王舞》《白馬、北府舞》《三獻罷壇舞》等;另一類為仿百獸形象生活舞蹈,如節日喜慶表演的《瑞獅舞》《彩龍舞》《草龍舞》《春牛舞》等。
民歌
象州縣內民歌以語言形式大體可分為“歡”與“山歌”兩種類型。以壯語演唱的叫“歡”,流行於壯族地區。以體裁劃分,有敍事歡、勒腳歡、長詩等;以文字結構劃分,有5字歡、7字歡;以句式分,有5言2句、5言4句、5言6句、5言不定句及7言4句、7言6句、7言8句、7言不定句;以內容分則更多,如時政歌、情歌、苦情歌、勞動歌等;以曲調又可分為東部歡與西部歡。以漢語演唱的叫“歌”,形式一般為方整式7言4句,部分句首為3字起頭,但絕不會有3、5、7等奇數句形式出現。所唱內容大致與壯歡相同,有情歌、散歌、敍事歌等;按曲調可分為東部山歌與西部山歌。

象州縣風景名勝

鄭小谷故居
鄭小谷故居,位於縣城約十五公里的寺村鎮大井村委白石村。據鄭小谷著的《家記》記載:小谷故居佔地約十畝,由大門、二門、主房、客房、書房、補學軒、西笑亭、花園、磨房、魚池及其它一些建築等組成。現僅存大門和主房。主房右邊寢室、正廳的屏封和正廳門口已按原式樣修復,並按原狀史料記載重建了二門和西笑亭。 [22] 
象州“六祖巖”
象州“六祖巖”,位於象州縣象州鎮雞沙村民委黃皮溝村後的西山半山腰處,因唐代禪宗六祖慧能(俗名盧惠能)曾於此隱修而命名。在“六祖巖”石壁上及周圍共有古代石刻文物10處(其中摩崖石刻9處,石碑刻1處)。2017年12月,“六祖巖摩崖石刻”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23] 
新運古建築羣
新運古建築羣,位於象州縣運江鎮新運村。新運老街建於清道光年間,街道東西兩邊住宅整齊,建築風格大同小異。西邊一座閘門居中,西邊三座閘門外原各有一座碼頭,為上、中、下,三碼頭形制一樣,均用青石條砌築而成。2017年12月28日公佈為第三批廣西傳統村落。 [24] 

象州縣名優特產

象州紅米
象州紅米,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象州紅米種植地域範圍主要在河谷沖積地帶,土壤以瀦育型、潛育型、淹育型水稻土和耕型紅壤為主,利於象州紅米的生長。象州紅米有長粒型和短粒型,主要品種有科德優紅33和紅香粳。米粒平均長6.0毫米、寬1.7毫米、長寬比3.5,米皮赤紅色、米心白色,米飯有檳榔香芋香味、軟硬度適中、冷後不硬,熬粥湯水較稠、米粒膨脹大。紅香粳米粒平均長5.6毫米、寬2.8毫米、長寬比2.0,米皮赤紅色、米心白色,米飯粘性適度、稍硬。 [18] 
2012年5月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象州紅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9] 
古琶茶
古琶茶,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古琶茶,種植歷史悠久,早在明朝初期就開始種植,並用手工炒幹成茶。古代陸羽《茶經》指出中國生產名茶的地方有“八道四十三州”,其中四十三州中就有象州,是廣西唯一列入《茶經》的古茶;2020年獲國家地理標誌認定,2021年古琶茶製茶技藝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 
象州沙糖桔
象州沙糖桔,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象州沙糖桔,果實扁圓形,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裹壁薄,易剝離。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品質優良,達到綠色食品品質,沙糖桔中硒含量普遍較高。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象州沙糖桔”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1] 

象州縣著名人物

韋純束
韋純束,壯族,1922年3月生於廣西象縣。1941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3月至1947年12月在廣西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歷任南寧市委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黨組書記。 [25] 

象州縣榮譽稱號

2012年,象州縣入選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 [1] 
2019年2月,象州縣入選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 
2019年8月,象州縣入選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3] 
2020年10月,象州縣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5] 
2020年12月,象州縣入選“第八輪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城市”。
2021年1月,象州縣入選“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6] 
2021年7月,象州縣入選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8] 
2021年11月,象州縣入選“2019—202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縣(市、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