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細血管

鎖定
毛細血管,是連於微動脈微靜脈之間的微細血管。是血液與周圍組織和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它遍佈全身(角膜、毛髮、牙釉質和部分軟骨除外),數量和分支最多,管壁最薄,管徑最小,並相互連通成網。毛細血管網在不同的器官和組織中,其疏密程度差異很大。 [1] 
中文名
毛細血管
外文名
capillary

目錄

毛細血管組成

在組織和器官中,一條或幾條微動脈和微靜脈及其間的毛細血管組成微循環基本單位。因各組織和器官的構造和功能不一,故其內微血管的配布和組成樣式各有特點。
①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是常見的樣式;
②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但微動脈與微靜脈間有動靜脈吻合;
③毛細血管→靜脈→毛細血管,通連兩組毛細血管的靜脈稱門靜脈,此型較少,見於肝和丘腦下部-腦垂體等處;
④輸入微動脈→毛細血管→輸出微動脈→毛細血管,見於腎和胰島

毛細血管結構

毛細血管結構模式圖 毛細血管結構模式圖 [2]
毛細血管的管壁一般為6~8μm,管壁主要由內皮細胞和基膜組成。細的毛細血管的橫斷面僅由一個內皮細胞圍成,較粗的由2~3個內皮細胞圍成。基膜只有基板,基膜外有少許結締組織。在內皮細胞與基膜之間散在一種扁平、有突起的細胞,稱周細胞(pericyte)。周細胞功能尚未完全清楚,有學者認為它對血管有機械性的支持作用,在血管生長、再生或損傷時,可轉化為內皮細胞、平滑肌纖維和成纖維細胞 [2] 
微動脈
也稱細動脈,內膜由內皮、基板和內皮下層組成。內皮細胞扁平,細胞間的連接與動脈相似,基底部有突起穿過內彈性膜與附近的平滑肌細胞形成肌-內皮連接,可能傳遞血液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質給肌細胞。中樞神經系的微動脈多無肌-內皮連接,基板很薄或不明顯。內皮下層薄,成自疏鬆結締組織,含少許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內彈性膜薄,有窗孔。中膜為二三層螺旋排列的平滑肌,肌細胞間有彈性纖維,有外彈性膜分隔中膜和外膜。中膜有豐富的交感神經支配平滑肌的收縮。外膜薄,由較疏鬆的結締組織組成,有無髓神經纖維神經末梢,含巨噬細胞肥大細胞漿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此血管是調節微血管血流的總閘門。
中間微動脈
它們是終末微動脈的側支或末段,呈錐形,管壁由內皮和一層不連續的平滑肌細胞構成。有的有類似於動脈的內膜墊。中間微動脈的平滑肌細胞有突起,沿血管縱軸伸展。血管的舒縮週期約是2~8秒。交感神經興奮使血管持續收縮,血流阻力增大。血管舒縮並可使毛細血管血流的水和電解質發生梯度變化。
毛細血管是分佈在各器官的組織和細胞間的最微細的血管數量極多,成網狀分佈,平均直徑7~9μm。由於其管壁只有一層扁平的內皮細胞,則血液中的氧及營養物質經此滲透入組織間。而細胞和組織間的代謝產物則由此進入血液。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有的具有窗孔,有的含有吞飲小泡,相鄰的內皮細胞之間有較大的間隙或縫隙連接等。這些都是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形態學基礎。
微靜脈
從真毛細血管到微靜脈是漸變的,大致分三段:毛細血管後微靜脈集合微靜脈肌性微靜脈
①毛細血管後微靜脈:直徑8~30μm,長50~70μm,由2~4條毛細血管匯成。它們的管壁結構與毛細血管相似。有一層連續的內皮,有的內皮細胞有窗孔並有隔膜。細胞彼此連接很鬆,細胞間常有6nm的間隙,能使5~5.5nm大小的分子通過。淋巴器官內的毛細血管後微靜脈的內皮細胞呈立方形,是淋巴細胞的主要出入部位;
②集合微靜脈,也稱周細胞性微靜脈,直徑30~50μm。它們的管壁構造特點是內皮周圍有較完整的一層周細胞,偶見平滑肌細胞;
③肌性微靜脈:直徑50~100μm,內皮周圍有1~2層較完整的平滑肌,外膜很薄。微靜脈,尤其是毛細血管後微靜脈,在物質交換中起重要作用。它們易透過大分子物質。與毛細血管相比,微靜脈易受温度、炎症和過敏反應等的影響,對組胺5-羥色胺緩激肽前列腺素很敏感,易致細胞連接鬆解或裂開,使血漿和血細胞外漏

毛細血管分類

光鏡下,各處組織器官中的毛細血管結構相似。電鏡下,根據毛細血管內皮和基膜的結構特點,可將毛細血管分為三種類型。
1.連續毛細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 特點是內皮連續,內皮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基膜完整。內皮細胞胞質內有大量的吞飲小泡,組織和血液之間通過吞飲小泡進行物質交換。連續毛細血管主要分佈在結締組織、肌組織、肺、胸腺和中樞神經系統等處,中樞神經系統和肺中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內的吞飲小泡較少。
2.有孔毛細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 結構特點是內皮細胞連續,細胞間也有緊密連接,基膜完整。內皮細胞不含核的部分胞質很薄,上面有許多貫穿胞質的小孔,稱窗孔,窗孔直徑為60~80nm,一般有4~6nm厚的隔膜封閉。窗孔有利於中、小分子物質的交換。有孔毛細血管主要分佈於胃腸黏膜、腎血管球和某些內分泌腺等處。腎血管球內皮細胞的窗孔無隔膜。
3.血竇(sinusoid) 又稱竇狀毛細血管(sinusoidal capillary),管腔較大,形態不規則。內皮細胞之間常有較大的間隙。血竇主要分佈於肝、脾、骨髓和某些內分泌腺中。不同器官內,血竇的結構差別較大。某些內分泌腺的血竇,內皮有孔,但基膜連續;肝血竇內皮細胞間隙較大,內皮有孔,基膜不連續或缺如;脾血竇內皮細胞呈桿狀,細胞間隙較大,形似柵欄狀結構,基膜不完整。 [2] 

毛細血管功能

各組織和器官微循環的功能不一,有的主要是供應營養和排出代謝產物;有的主要起調節作用或維持局部環境恆定,如調節體温、氣體交換、排泄和輸送激素等。微血管的功能受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有些有豐富的血管運動神經,有些對附近細胞釋放的物質敏感。
參考資料
  • 1.    毛細血管  .知網[引用日期2022-11-23]
  • 2.    蘇衍萍,徐富翠. 組織學與胚胎學 第2版[M]. 202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