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涿郡

(古代行政區劃單位名稱)

鎖定
涿郡,中國古代郡名(古代行政區劃單位名稱)。不同歷史時期,其地域範圍有所變化,但其核心區域為今河北涿州市,此外,今北京市部分區域也曾屬涿郡。
漢高祖六年(前202年),分廣陽郡南部、鉅鹿郡北部及恆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隸於漢朝廷,治所在涿縣,轄涿縣、范陽縣等21縣(含7個侯國),其轄境相當今北京房山區以南,河北省易縣、清苑以東,安平河間以北,霸州、任丘以西地區。
隋朝大業初年,又改幽州置,治所在薊縣(即今北京城西南隅),轄境相當今北京市及河北省霸州市天津海河以北,薊運河以西,赤城涿鹿等縣以東地區。
隋唐兩朝,涿郡改名為幽州後,涿郡作為行政區劃單位名稱便不再使用,但後世仍有人用其來表述籍貫。
隨着朝代的變遷,涿郡先後更名為幽州、燕京、大都、北平,直至首都北京,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中文名
涿郡(zhuō jùn)、范陽郡
外文名
Zhuojùn
現    名
涿州市(核心),北京市
置郡時間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
撤銷時間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
所屬地區
河北省

涿郡地名由來

涿州名稱的形成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在春秋戰國時為燕國的涿邑地,秦朝時設置了涿縣,縣治就在涿州,隸屬廣陽郡,一直到西漢時期。
高祖六年,將廣陽郡南部、鉅鹿郡北部和恆山郡一部劃歸一起,設置涿郡,隸屬幽州,郡辦公場所也在今涿州市。
王莽建國元年,改涿郡為垣翰郡。
東漢建武元年,又改垣翰郡為涿郡,西鄉侯國併入涿縣,仍屬幽州。
黃初五年,涿郡改稱為范陽國,兩年後又將范陽國改回范陽郡。
到了晉代,晉武帝泰始元年,又將范陽郡改回范陽國。
東晉十六國時,涿縣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及後燕
南北朝時,北齊將省方城、萇鄉二縣併入涿縣。
隋朝開皇初年,將涿縣西部原遒縣地方設置為范陽縣,屬昌黎郡(今易縣)。
開皇三年廢除涿郡,歸於幽州。
到大業三年,又反過來將幽州改屬涿郡。
唐武德元年,又將涿郡改回幽州。
大曆四年,幽州節度使朱希彩奏請在范陽縣設置涿州,屬河北道,此時,涿州之名才第一次正式出現。
涿州有一街道,上書天下第一州

涿郡歷史沿革

漢初,漢高祖置,治所在涿縣(即今河北省涿州市)。
三國魏黃初中改名范陽郡
隋朝大業初年,又改幽州置,治所在薊縣(即今北京城西南隅)。
隋煬帝時開永濟渠,南達於河,北通至此。
唐朝武德初年,複名幽州
大曆四年,幽州節度使朱希彩奏請在范陽縣設置涿州,屬河北道,此後,涿州正式定名。
到元太宗八年涿州升為涿州路
中統四年又降為涿州。元朝採取行省制,涿州升為涿州路,管轄范陽等7個縣。
明朝洪武元年,將涿州劃歸北平府,後改歸順天府
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將順天府分設成四路廳,涿州屬順天府西路廳。
雍正六年開始,不再管理縣,其轄區就接近於縣境。
1913年,涿州降為涿縣,初屬直隸省順天府。
1914年改為京兆特區,隸屬於河北省。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涿縣被日軍佔據。
1941年與房良縣、淶水縣並稱房淶涿縣。
到1945年,平南縣南部組成“涿良宛”縣至1947年。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涿縣縣城為國民黨政府接收,設第六督察區於涿縣。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涿縣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
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轄涿縣。
1986年9月24日,撤涿縣,以涿縣轄區建涿州市,仍屬保定地區。
1999年,保定地、市合併,涿州隸屬保定市 [2] 

涿郡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亦經過涿郡,為北方終點。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修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
永濟渠是利用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河道與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其中:
①自今河南武陟至汲縣一段,用沁水、清水(即衞河)疏浚而成;
②自汲縣至館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淇水入黃河古道白溝而成;
③在館陶滄州一段,是部分地利用了漢代屯氏河和西漢大河故瀆而成;
④滄州至涿郡,又部分地利用漳水,至獨流口則與漳水別而另闢新道,與漯水相接,經漯水到達涿郡。

涿郡地域建制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分廣陽郡南部、鉅鹿郡北部及恆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隸於漢朝廷,治所在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轄涿縣、范陽縣等21縣(其中7個侯國)。
西漢中後期,增至29縣,(其中13個侯國)。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國設13刺史部為監察區,涿郡屬幽州刺史部
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稱垣翰郡。後在東漢時又複稱涿郡。
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涿郡改名范陽郡,治所仍在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
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不斷,涿郡數易其名,其所轄區域也屢次變動。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精簡地方行政機構,改州、郡、縣三級為州、縣二級。撤涿郡,所轄區域併入幽州。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稱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境內。涿郡置太守,從三品。下置丞、尉、正(後改置長史、司馬、贊務),及主簿與諸曹掾屬、市令等。轄薊縣(治今北京城西南)、良鄉(治今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鎮)、安次、涿縣(治今河北省涿州市)、固安、雍奴(今武清)、昌平、懷戎(治今河北涿鹿西南)、潞縣(治今北京市通州區)9縣。隋煬帝時開永濟渠北通至此。 [1]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涿郡改名為幽州。

涿郡古涿鹿考據

依《史記·五帝本紀》載: “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司馬遷所指古代涿鹿何處也?。
大清一統志》雲: “《涿州志》體例精嚴,考證詳確,在清史中引用頗多”。
《涿州志》的史料價值不言而喻。
將《涿州志》(明清兩代《涿州志》全書,其中正卷22冊,續卷18冊,共40卷)精研細讀後,更顯現出今之涿州乃古之涿鹿的真面目。
在《涿州志》中,在地理位置的標名、人物事蹟的記述、廟宇碑刻的銘文和墓誌祭文的褒揚以及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詩詞中,詳實記錄黃帝、炎帝、蚩尤顓頊時代的活動情況多達96處。

涿郡古涿鹿之地

一、根據《涿州志》記載,今之涿州乃古時涿鹿之地
《涿州志》凡例述:“獨鹿山也叫涿鹿山,在郡西。境內有範水、涿水、桃河,匯合後稱拒馬河”。拒馬河恰是涿州城北的大河。
涿州志》卷1講述: “古,軒轅氏宅都於幽,涿為古幽州之地,境內有涿水,水出西涿鹿山,故曰涿鹿”。又云: “北魏酈道元,涿鹿人,其《水經注》講, ‘涿郡城北有涿水,西出涿鹿山,故名。’涿郡乃西漢高帝置,轄範圍極廣,北至房山、良鄉、琉璃河,東達霸州、鄚州、固安,南至新城定興、靜戎至清苑北界,西至易縣淶水等地。郡轄二十有九。唐時將涿郡劃為涿州,涿之肇名以受涿水稱也。涿郡近在畿輔,為京師西南孔道,當天下之衝我。”
“《括地誌》雲,涿鹿山在媯州東南五十里,涿水所出,涿州西北三百里有涿州記涿鹿八景,今名勝之地也,境內有上、中、下三坡”。因當時淶水縣轄在郡內,所指三坡險景皆今之野三坡。
又記: “河流:涿水出州西北,酈氏水經注雲,涿水出涿鹿山,世人曰張公泉,東北流經涿州,今拒馬河是也。黃帝戰蚩尤於此”。
《涿州志》卷1續述: “沿革。涿為軒轅氏所都,虞十二州為幽州,戰國時為燕國,漢置涿郡。領縣二十有九,置涿縣屬之。三國魏改范陽郡,迄北齊因之。隋改涿郡。唐大曆置涿州,領范陽縣。宋宣和年間曾改涿郡為涿水郡,後改涿州。遼、金、元因之,明省范陽縣入州,國朝(清)因之。雍正七年改房山縣入順天府,而涿無屬縣”。
《涿州志》卷三述:“明成祖發兵,命張玉為先鋒而攻取涿州,因古時涿州曰涿鹿,永樂七年在此建涿鹿衞,八年又建涿鹿左衞,十一年又建涿鹿中衞,軍事設置機構。明設職官,曰涿鹿驛承,為守衞明都北京的重要軍事機構。清初,將涿鹿三衞、良鄉興州衞和香河營州衞合而為一衞,名曰涿鹿衞。設守備官一名。康熙二十八年奉旨而裁,編為涿州大營,成為京畿重要屯兵之所。雍正繼帝位,初國朝不穩,涿州大營起了護衞京師安定的砥柱”。
《涿州志》卷五述:“涿控幽燕,古今形勝之地也,列各史所載。以次時代匯為一篇。上稽軒轅,下逮遼金,大抵戰爭之事為多”。在人物介紹中記述: “軒轅氏黃帝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為黃帝。都於涿鹿”。
《涿州志》卷六,事蹟述:“炎帝者,黃帝同父異母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黃帝行道而炎帝不聽,故戰於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事蹟又云:“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之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作華蓋也”。
接着述: “涿州古涿郡,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即其地也。近城有涿河,州因涿水而得名,水中常出豕”。事蹟又述:“隋法師知苑,在大業中發心造一切經刻石,以備法滅時存。煬帝幸涿州,蕭後隨,後信佛,贈絹五百匹,知苑徒靜琬,選名勝地涿鹿山白帶山造石經。自隋大業至唐貞觀五年,經成”。
明修《涿州志》中人物介紹言:“涿州,初軒轅都,蜀漢昭烈帝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宋太祖趙匡胤祖籍也。”又述: “三義廟,在涿鹿驛後,乃劉、關、張三人結義兄弟處,三人寢則同牀”。再述: “三皇閣(伏羲神農、黃帝)在北門月城內,明前仍按元制祭祀。三月三、九月九通祭三皇,到明洪武元年,命以黃帝時大監句芒祝融風后力牧塑殿之左右同祭。”
馮源濟作《涿州志》序中述:“涿州乃軒轅舊都,漢昭烈帝故里,今山川人物煥然一新”。
清乾隆三十年知州吳山鳳重修《涿州志》作序言述:“涿州距京師百里,而近為門户,考之本涿鹿之地也,黃帝都所,昭烈帝故里。漢為涿郡,領縣二十有九,唐拆郡為州,其涿河亦稱涿水,以境內涿水而得名”。
清同治十二年,進士周紹達任涿州職,在《涿州志》卷續卷述:“溯拒馬,跨獨鹿,訪軒轅遺蹟,昭烈故里,暨酈(道元)張(翼德)盧竇諸名閥,其流風餘韻今存焉”。
《涿州志》卷二“風俗篇“言: “古之言燕地,黃帝之所都也。帝之治天下,國多遊俠,多文雅之士,與北京《歲華記》無甚差別也”。
《涿州志》卷十二述:“輿地述,涿州古軒轅宅都,州郡隨改,山川不移”。
《涿州志》卷三述:“涿鹿驛,在涿州西南館驛街,明嘉靖年間設。涿鹿名區坊,在南門外”。又述: “涿鹿城,即黃帝禽蚩尤處,因涿鹿山在涿州西境內,故設涿鹿驛。古者城西南隅有阜,為凹字城,傳為顓頊時所築,城南凹處曰蚩尤冢”。

涿郡詩詞吟詠

二、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在涿州吟詠的詩詞中,亦言今之涿州乃古時涿鹿之地
晚唐詩人胡曾《遊涿州》詩云:“涿鹿茫茫白草秋,軒轅曾此破蚩尤。丹霞遙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南宋右丞相文天祥《過涿州》吟五言律詩云:“我瞻涿鹿野,古來戰蚩尤。軒轅此立極,玉帛朝諸侯。歷代遷關河,雁風吹寒秋。邇來三百年,王氣行幽州”。當時,文天祥被元朝所俘,在解往大都(今北京)的路上。
明·黃仲昭在涿州吟《晚次涿州》詩云:“青山冉冉夕陽浮,綠樹微茫見涿州。黃帝蚩尤征戰地,眼前贏得水東流”。
明·何景明作《涿鹿道中》詩云:“訪古思軒轅,樹木何蕭蕭,狐狸鳴其側,嶔崟何由陡,伊昔奮龍戰”。
明朝詩人陳璋作《過張桓侯故里》詩云:“漢鼎三分日,桓侯戰績高。心猶輕馬趙,氣已奪孫曹。鹵莽生何惜,精靈死亦豪。英風留涿鹿,不剪舊蓬蒿”。
清詩人魏允中《陪王郡判登涿州智度寺塔》詩云:“悲風涿鹿散吹笳,寶剎凌空貯法華。杖屐天人穿石磴,樓台畿甸俯千家。登高興好難逢菊,懷士愁深已及瓜,最是大夫能作賦,山川搖落不須嗟”。
清詩人屠隆作《樓桑村》詩云句中有:“先主(劉備)龍興地,軒轅舊帝鄉,皇圖收匕箸,天意失荊襄。”。
徐乾學作《涿州詠》詩句中有:“軒轅苦戰處,白日生黃埃,千里桑乾水,滔滔不復回”。
清張綱孫作《涿州城》頌歌句中有:“晚霜不在地,微白生牛背,遙望涿鹿城,巍然沙磧內”。
李澄中作《涿州》詩中有:“聞説蚩尤霧軒轅,此地過德衰開戰,伐功寶地山河鎖,孤城壯及河有山”。
清田雯作《樓桑村酈道元故里》詩云:“螺髻煙垂獨鹿青,酈生宅畔月冷冷,燈紅一寸樓桑夜,還注桑欽水經”。
清沈德潛作《御製涿州行宮》詩句中有:“軒轅於此擒蚩尤,諸侯會合(合符)風雲稠”。
清朱鈞作《頌凹字城》詩:“十丈飈掀黃土坡,一椽驛館晷騰梭,會頌顓頊城凹字,漫話軒轅戰涿阿。平世駝羅早罷戎,細流挾活動成河,日寒柳脱馳官道,祗覺洪荒古意多”。
清朝第四代皇帝乾隆,一生六下江南巡遊,每次都過京南第一州,每年東西陵祭祖,也以涿州為行宮。涿州乃古之涿鹿、黃帝舊都,昭列帝劉備故里,趙太祖匡胤祖籍,酈道元、賈島的家鄉,乾隆在涿州留下了數十首詩文,言今之涿州乃古之涿鹿。
《涿州覽古》為乾隆戊辰年作:“燕雲易水帶晴川,涿鹿城南彈客鞭。村指樓桑聞勝碣,河流挾活始通船。道元故宅詢遺老,子幹荒墟藹暮煙,省識同然公道在,千秋名勝以人傳”。
《涿鹿城南》詩為乾隆庚午年作:“涿州城南柳色新,光風搖颺青韶春,嚲鞭擬挽長條問,閲盡征途幾許人。長煙初畔曉風清,畫意詩情面面迎。萬古江山黃帝野,誰教此處獨傳名”。
涿鹿行》短歌為乾隆乙亥年作: “經臨涿鹿城,為歌涿鹿行。太行濕水互表裏,杏村柳陌過清明……惕哉飾或出宦巧。軒轅熊羆靖蚩尤”。 [3] 

涿郡歷史名人

(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其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梟雄。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史稱蜀或蜀漢,公元223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諡號桓侯。
(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生於洛陽夾馬營,宋朝開國皇帝。
(約636–約680),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詩人。
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
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東將軍酈範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
酈道元年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少時博覽奇書,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説。
酈道元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將等職,還做過冀州長史、魯陽郡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職務。執法嚴峻,後被北魏朝廷任命為為關右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蕭寶夤部將郭子恢在陰盤驛所殺。
酈道元撰《水經注》四十卷。且其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彙集。可稱為中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