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駱賓王

鎖定
駱賓王(約640年-約684年), [30]  字觀光,又稱駱臨海,婺州義烏人,中國唐代官員、文學家、 [31]  詩人。 [32] 
駱賓王7歲能詩,有神童之譽。約在唐高宗顯慶(656年-661年)年間,為道王李元慶府屬,後歷仕朝中及四川。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夏,貶臨海丞。後人因之稱其為“駱臨海”。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業(即李敬業)自稱匡復府大將軍,駱賓王為徐敬業起草《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即《討武曌檄》),朝野震動。十一月,兵敗後被殺,或雲投江死,或雲落髮為僧。 [31]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以文詞齊名海內,史稱“初唐四傑”。其文學作品現存各體詩數10首、賦3篇、文30餘篇。駱賓王也擅駢文,《討武曌檄》是其名作。此文很富於鼓動性和號召力,激昂慷慨又沉鬱凝練,其中“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等句,尤為後人所傳誦。史載武則天初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兩句,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32] 
別    名
駱臨海
駱四 [28] 
觀光
所處時代
初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婺州義烏
出生日期
約 626年 [1] 
逝世日期
約 687年
主要成就
文學創作,為“初唐四傑”之一
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
主要作品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帝京篇》
《疇昔篇》
本    名
駱賓王

駱賓王人物生平

駱賓王早年歲月

駱賓王出身寒門,其名(賓王)和字(觀光)來源於《易經》中的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七歲能詩,號稱“神童”。相傳《詠鵝》就是他七歲時所作。 [1] 
駱賓王之父官青州博昌縣令,死於任所。父死後,他流寓博山,後移居兗州瑕丘縣,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度過了早年歲月。 [1] 

駱賓王宦海浮沉

唐高宗永徽年間(650年—655年),駱賓王為道王李元慶府屬,受命陳述才能,他恥於自炫,辭不奉命。後拜奉禮郎,為東台詳正學士。因事被貶謫,從軍至西域,長期守衞邊疆。後入蜀,進入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僚,平定蠻族叛亂的文檄多出於其手。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 [1] 
儀鳳三年(678年),駱賓王調任武功主簿、長安主簿,又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御史武則天當政,他多次上書諷刺,得罪入獄。獄中作《在獄詠蟬》。
調露元年(679年),駱賓王遇赦被釋放。 [1] 
調露二年(680年),駱賓王出任臨海縣丞,故世稱駱臨海。《舊唐書》記載,駱賓王在武則天臨朝稱制之後,以長安主簿的身份被貶謫為臨海丞。棄官遊廣陵,作詩明志:“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 [1] 

駱賓王討武失敗

嗣聖元年(684年),武則天廢中宗。九月,徐敬業(即李敬業,李勣之孫)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為徐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起草《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1] 
嗣聖元年(684年)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結局不明。 [1]  [3-4] 

駱賓王主要影響

駱賓王詩歌創作

駱賓王像
駱賓王像(9張)
駱賓王作為“初唐四傑”之一,一生著作頗豐,對盪滌六朝文學頹波,革新初唐浮靡詩風,開闢有唐一代文學的繁榮局面作出了貢獻,因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人物,長期來受到人們的讚譽。 [5] 
在初唐四傑中,駱賓王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代表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還有《疇昔篇》《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等也都具有時代意義,往往以嶔崎磊落的氣息,驅使富豔瑰麗的詞華,抒情敍事,間見雜出,形式非常靈活。明代何景明説初唐四子“音節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七言歌行這種詩體。在駱賓王稍後的劉希夷張若虛,盛唐的李頎王維高適,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鄭谷韋莊,及至清代吳偉業等人的長篇歌行,都是沿着這條線索發展下來的。 [5] 
駱賓王的五言律詩也有不少佳作。例如,《在獄詠蟬》,託物寄興,感慨深微,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送鄭少府入遼》,抒寫立功報國的樂觀戰鬥精神,格高韻美,詞華朗耀,除了全首平仄聲調還不協調,律體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楊炯的《從軍行》《紫騮馬》並無遜色。 [5] 
駱賓王的絕句小詩,如《於易水送人》《在軍登城樓》,寥寥二十字中,壯志豪情,激盪着風雲之氣,頗能見出詩人的個性風格,在初唐絕句中也是不多見的。 [5] 
駱賓王詩歌特點可從文學內容和文學形式兩個角度看。從文學內容角度看,駱賓王的詠物詩強調興寄,抒發自我,強調所詠之物的精神氣格,擺脱了齊梁詠物文字遊戲式的寫作範式。他曾久戍邊城,其邊塞詩生動描寫西域的景象和親身經歷,抒寫初唐士人的進取豪情,突破了南朝詩人“緣題設境”式的寫法和低沉消極的格調,深刻影響了盛唐詩人的創作。從文學形式上看,駱賓王的歌行體詩歌也具備重大的開拓意義,或通過抒發興衰之感,或通過抒發為弱女子打抱不平的俠氣,改造傳統的帝京、豔情題材的寫法,呈現出闊大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1]  [5] 
從齊梁文學走向盛唐文學的發展脈絡中,駱賓王是一位承前啓後的過渡人物。駱賓王一生處於理想與現實、懷才與不遇的矛盾衝突中,造成了他耿介正直的性格和汲汲進取人生態度,他的詩文中貫注着飽滿的激情和強烈的自我意識,這是其作品“剛健”“風骨”的精神氣格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 [1]  [5] 

駱賓王駢文創作

駱賓王的駢文具有“經世致用”的思想內涵、“順時而行”的人生觀念、高尚正直的人格信仰、建功立業的愛國熱情、仕途不順的幽怨之情,呈現出激越昂揚的思想內容與濃郁壯大的藝術風格。 [27] 
駱賓王的駢文鏗鏘有力,意象大氣昂揚、壯大剛健,坦易自然又“音情頓挫”,有着一股催人奮發、激人前進、積極向上的力量,也有着昂揚激越的情感基調。這種情感基調集中體現在其對於大氣昂揚的意象運用上。駱賓王筆下的事物總是大氣磅礴,無論什麼場景,總帶着一股昂揚之氣。他會根據表達的需要,選取適當的意象,反覆渲染,文筆神采飛揚,氣勢昂揚激越。如《答員半千書》中,為表達士子應當安貧樂道、守身待時,借用“鯤鵬”這一意象,反覆渲染,氣勢壯大。 [27] 
駱賓王的駢文抒情意味濃重,他總是將飽滿的情感注入駢文之中,不論是求仕之情還是批判之情,在駱賓王的文中總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抒發情感的同時,文辭懇切,又時刻以自我為中心,用大量的筆墨塑造了一個高尚、正直、才學淵博的自我形象。這直白又淋漓盡致的表達方式既使得駱賓王駢文情感充沛,極富感染力,又使得讀者有強烈的代入感,起到了引人入勝的作用。 [27] 
駱賓王的駢文在才華豔發、詞采贍富之中,寓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無論抒情、説理或敍事,都能運筆如舌,揮灑自如,比起六朝後期堆花儷葉,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風,有着明顯的不同。《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便是這樣的代表作。它以封建時代忠義大節作為理論根據,號召人們起來反對正在籌建中的武周王朝,氣勢充沛,筆端帶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二句,頗能激發唐朝舊臣對故君的懷念。 [1]  [5] 
駱賓王的書啓文感情真摯、精練簡省,一反齊梁駢文感情空洞、用典繁縟的弊病,是對庾信文風的充分繼承和有益改造。 [1]  [5] 

駱賓王歷史評價

駱賓王紀念館
駱賓王紀念館(4張)
歐陽修: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四傑。 [6] 
計有功唐詩紀事》:世稱“王楊盧駱”,楊盈川之為文,好以古人姓名連用,如“張平子之略談,陸士衡之所記”、“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長統何足知之”,號為“點鬼簿”。賓王文好以數對,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人號為“算博士”。 [7] 
魏慶之詩人玉屑》:駱賓王為詩,格高指遠,若在天上物外,神仙會集,雲行鶴駕,想見飄然之狀。 [7] 
丁儀《詩學淵源》:(賓王)詩不減齊梁諸人,而古質不及盧升之。近體如《北眺》《夏日》諸作,立意煉辭,實開盛唐之先路。 [7] 
張遜業《駱賓王文集序》:賓王五言律詩,秀麗精絕,不可易及。然《帝京篇》尤一代絕唱也。 [7] 
王世貞藝苑卮言》:①七言歌行長篇須讓盧、駱。怪俗極於《月蝕》,卑冗極於《津陽》,俱不足法也。” [8]  ②盧、駱、王、楊,號稱“四傑”,詞旨華靡,固沿陳隋之遺,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五言遂為律家正始。內子安稍近樂府,楊、盧尚宗漢魏,賓王長歌雖極浮靡,亦有微瑕,而綴錦貫珠,滔滔洪遠,故是千秋絕藝。 [7] 
胡應麟詩藪》:①盧、駱五言,骨幹有餘,風致殊乏。至於排律,時自錚錚。②沈、宋前,排律殊寡,惟駱賓王篇什獨盛。佳者:“二庭歸望斷”、“蓬轉俱行役”、“彭山折坂外”、“蜀地開天府”,皆流麗雄渾,獨步一時。 [7] 
胡震亨唐音癸籤》:義烏富有才情,兼深組織,正以太整且豐之故,得擅長什之譽,將無風骨有可窺乎! [7] 
宋育仁三唐詩品》:其源亦出陰、何,特能清遠取神,蒼然有骨,雖才非純雅,面於勝處見優。存詩甚少,特見一斑,緣在初唐,仍稱家數。 [7] 
魯迅南腔北調集·搗鬼心傳》:駱賓王作《討武曌檄》,那“入宮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這幾句,恐怕是很費點心機的了,但相傳武后看到這裏,不過微微一笑。是的,如此而已,又怎麼樣呢?聲罪致討的明文,那力量往往遠不如交頭接耳的密語,因為一是分明,一是莫測的。我想假使當時駱賓王站在大眾之前,只是攢眉搖頭,連稱“壞極壞極”,卻不説出其所謂壞的實例,恐怕那效力會在文章之上的罷。 [9] 

駱賓王軼事典故

駱賓王才驚女帝

據《唐才子傳》記載,駱賓王起草《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女皇帝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驚問是誰寫的,有人説是駱賓王所寫。武則天感嘆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這足見駱賓王在政治和文學上的才能,連敵對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則天,也為之折服。 [10] 

駱賓王靈隱續詩

初唐詩人宋之問曾在一個秋日來到杭州靈隱寺,觸景生情,信口吟道:“嶺邊樹色含風冷……”這句詩因為是偶然得之,故後面的句子就卡了殼。宋之問邊走邊思考,走到大雄寶殿門前,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帶着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詩,風光就在嘴邊,何苦端着金碗要飯?”宋之問想,當下詩壇,除了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之外,自己也算鼎鼎有名,如今竟有人不買賬。宋之問藉着微弱的燭光,發現殿內的蒲團上坐着一位和尚。他大吃一驚,之後腦子便冷靜下來:莫非這和尚棋高一着,不然,怎麼敢口吐狂言? [11] 
想到這,宋之問連忙壓下火氣,和藹問道:“莫非師父也是詩人?”老和尚笑道:“貧僧雖非詩人,倒也略知一二。”宋之問説道:“晚輩願聽教誨。”和尚説:“我為你續上一句,石上泉聲帶雨秋,你看如何?”此句平仄、對仗、意境和措辭皆佳,宋之問便知道此人不凡。他見靈泉寺背山依水,樹木葱蘢,花香四溢,想寫一首詩《靈隱寺》留作紀念。然而,只想了開頭兩句“鷲嶺鬱巖嶢,龍宮鎖寂寥”,便思路枯竭。於是,他訴説了自己寫詩的苦惱。那和尚聽罷,稍作思考,便説:“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頓時,宋之問便靈感一閃,文如泉湧,當夜就一氣呵成山水名篇《靈隱寺》。這首山水遊記詩寫得章法嚴謹,對仗和諧,字字入畫,意境清新,立意高遠;其出類拔萃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宋之問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11] 
翌日,宋之問想留下來,拜老和尚為師,虛心請教。不料他已經不知去向。經打聽,方知那和尚就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因兵敗於靈隱寺削髮出家。 [11] 

駱賓王人際關係

駱氏族譜 駱氏族譜
據《駱氏宗譜》記載:“駱氏源於炎帝之後姜姓,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為姜。至周,(姜)太公望有子名駱谷者,子孫遂以駱為姓……”東漢章帝建初間,駱雍臨因得罪權貴竇憲,為免遭橫禍,攜妻兒由陝之駱谷遷烏傷(今浙江義烏)。義烏駱姓宗族以雍臨公為始遷之祖。 [12] 
駱賓王主要親屬
關係
姓名
介紹
祖父
駱雪莊
隋朝右軍長史 [12] 
父親
駱履元
字申佑,號梅所,唐青州博昌縣令 [12]  [26] 
母親
劉氏
劉長史之女 [12]  [26] 

駱賓王主要作品

駱賓王作品綜述

唐中宗復位後,詔求駱賓王文,得數百篇。駱賓王詩,最早為中宗時郗雲卿所輯十卷,今已佚。後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明清兩朝流行的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為後人重輯。清人陳熙晉駱臨海集箋註》後出,最為完善,有中華書局排印本。 [1]  [5] 
《駱臨海集箋註》輯錄駱賓王的詩文有:詩一百〇八首,賦二篇,頌一篇,文三十六篇,要比《全唐詩》及其外編所收的駱詩少。《全唐詩》卷七七至七九收駱賓王詩共一百十二題一百三十首,其中有些是別的詩人的作品,誤繫於駱賓王名下。《全唐詩外編》增補駱賓王詩三首,除《懷京邑》五言六韻短排一首可肯定為駱賓王作品外,其他兩首尚有爭論。如《靈隱寺》五言七韻短排,《全唐詩》就作宋之問詩,《四部叢刊》影印明刊本《駱賓王集》也認為非駱賓王所作。另一首《隴頭水》五律,《全唐詩》卷四二作盧照鄰詩,但《古今圖書集成》作駱賓王詩。 [1]  [5] 

駱賓王傳世作品

駱賓王主要傳世作品
體裁
題名
詩歌
詠鵝
在軍登城樓
詠懷
從軍行
於易水送人
疇昔篇
送鄭少府入遼
帝京篇
在獄詠蟬
駢文
討武曌檄
秋日於益州李長史宴序 [1] 

駱賓王後世紀念

駱賓王狼山駱賓王墓

狼山駱賓王墓 狼山駱賓王墓
江蘇南通狼山腳下有一處駱賓王墓地。據朱國楨《湧幢小品·駱賓王冢》記載:明正德九年(1514年),通州有一曹姓農民在城北黃泥口挖地時,發現一塊刻有“唐駱賓王之墓”的碑石,棺內還有屍骨,遂加以掩埋。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職通州的劉南廬聞聽此事,歷經艱難訪得駱賓王墓,遂將其骸骨遷葬於狼山腳下。 [16] 

駱賓王駱賓王詩歌獎

2015年,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主辦“駱賓王詩歌獎”,駱賓王故鄉浙江省義烏市為該獎項的永久頒獎地。“駱賓王詩歌獎”每兩年舉辦一屆,每屆評出兩本華文詩集。 [17] 

駱賓王人物爭議

駱賓王生年之爭

駱賓王的生年,《舊唐書》和《新唐書》以及《唐才子傳》等書均未記載,現行的説法則以存疑的方式。有619年、623年、626年、627年、638年(劉開揚説)、640年(聞一多説)、652年多種説法。 [1]  [2]  [18] 

駱賓王結局之爭

駱賓王的結局,歷來存在爭議。《資治通鑑》説他與徐敬業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説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説他“亡命不知所之”。孟棨本事詩》則説:“當(徐)敬業之敗,與(駱)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後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餘乃卒。賓王亦落髮,遍遊名山。至靈隱,以週歲卒。” [19] 
據《酃縣誌》記載,駱賓王曾在婆婆仙道觀避難。駱賓王曾在婆婆仙道觀的石壁上刻過一首詩《漫成一首》,詩云:“阿溪世業空,小家各西東。玉盤圓八月,雁落荒野中。從容效范蠡,路漫思屈公。孤蓬從此去,葉飄隨秋風。”因久經風雨剝蝕,字跡已經辨認不清。 [20] 
《潛陽唐夏駱氏宗譜》中有十四篇文章提及駱賓王“由靈隱至淤潛(於潛)”,説明駱賓王晚年來到了於潛。於潛民間一直流傳駱賓王隱居妙樂寺,死後,靈柩通過天目溪到桐廬,再經蘭溪到金華,而後前往義烏。而宗譜只説駱賓王來於潛,卻沒有隱居妙樂寺記載。於潛老中醫周智考證後認為,這是因為寺廟事宜不能入家譜。 [21] 
《舊唐書·吐蕃傳下》記載貞元年間,吐蕃有一個徐舍人自稱是“司空英國公五代孫”,有學者推測此人是徐敬猷的後代,並主張駱賓王也一起流亡吐蕃。 [29] 

駱賓王史料索引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二十六·文藝上》 [6]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上》 [14] 
《唐才子傳》卷一 [15] 

駱賓王藝術形象

駱賓王的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1995年
電視劇
武則天
1999年
電視劇
王建新 [24] 
2006年
電視劇
褚童
2007年
電視劇
楊子 [25] 
2011年
電視劇
2011年
電影
甲天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