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屯氏河

鎖定
黃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漢元封后,黃河北決於館陶(今屬河北),分為屯氏河,東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廣深與黃河正流相等。
中文名
屯氏河
位    置
山東境內
入    海
章武

屯氏河簡介

至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黃河又在下游鳴犢口(今山東高唐南)決口,屯氏河遂淤絕。《水經注》中仍有屯氏河故瀆,下游又支分為屯氏別河故瀆,別河又支分為南北二故瀆,這些故瀆的經行路線與元封永光間的故道不盡相同,當系永光後決徙所形成,其遺蹟至今猶散見於山東、河北兩省接壤處各縣境內。後隋煬帝時開永濟渠,其在今山東境內一段(即今衞河)。一部分即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屯氏河屯氏河流徑考

摘自郝金龍主編 《故城探源》 中國文史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10~26頁
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決溢的記載很少,除去人為決河,黃河自然決溢記載只有四次,應該有兩次與故城縣有關,即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或前463年)河徙”[1]和趙惠文王二十七年(前272年)“河水出,大潦”[2]。其流路和災害沒有記載。到漢代黃河決口便不斷,漢武帝的元封二年(前109年)則是影響故城縣的一次災難。“自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3],屯氏河“廣深與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4]這條屯氏河與東行的黃河主流以同等的流量向北分流,因為屯氏河是自然決堤,決堤後行流入沿線的低窪地帶,田地人口並不稠密,所以《漢書·溝洫志》接着説:“此開通後,館陶東北四、五郡雖時小被水害,而兗州以南六郡無水憂。”[5]顯然從總的形勢看屯氏河還是合理的自然分流,所以西漢朝廷一直沒有堵塞屯氏決口的打算。《漢書·溝洫志》對其流路則説得很含糊,雖然有“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6]的記載,但這四郡50餘縣的屯氏及其別河到底流經何縣,則沒有一字提及,在《漢書》中“館陶,河水別出為屯氏河,過郡四,行千五百里”[7],仍是説的同一條河。
屯氏河便被“入海”二字限定並未再合黃河主流而是獨流進入渤海了。歷史唯一詳細記載屯氏河的是《水經注》,明確註明屯氏河與“大河故瀆又東,徑平原故城西,而北絕屯氏三瀆”[8],“屯氏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北,又東,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鳴犢河故瀆合”[9],並言之鑿鑿屯氏河及其兩股別河與鳴犢河在“逕鄃縣故城北,東北合大河故瀆”[10],還言明屯氏河入鳴犢河處“謂之鳴犢口”。並不像後人認為的“鳴犢口”在靈縣。
屯氏河獨流入海,還是在鄃縣(在今夏津縣東北)即合黃河故瀆,就成了歷史公案。可《中國歷史地圖集》將屯氏河標定在今大運河的河道上,顯然是依《漢書·溝洫志》而摒棄了《水經注》的屯氏河流路。對於全國性的位置描述,可能是無所謂的“大概”區間,但對於夏津、武城、故城而言則要改寫地理的歷史了。為了澄清歷史的事實,我們有必要對今故城縣東西的漢代黃河及其支流的徑流作一討論。

屯氏河《水經注》中的大河故瀆

《中國歷史地圖集》在西漢冀州刺史部與青州刺史部之間的“河水”即今稱的《漢志》河,是根據《漢志·溝洫志》“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11]簡述中復原出的西漢黃河故道,顯然是“大概”的描繪。《水經注》一改前人對河道徑流的描述方法,而是以“水”志“城”,以“城”寫“水”,鑿鑿而言“水”之始末,“城”之今古。顯然是查閲了能涉及的所有史料並查勘了當時的故瀆。我們不妨先研究大河故瀆。
《漢志》河於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向北決出屯氏河,穩定行流70年。到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12]。鳴犢河仍是北決。鳴犢河行流六七年後,黃河向東的泛濫依然不絕,一直到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這段黃河才斷流,因而人們稱其為“王莽河”,酈道元寫《水經注》時已經斷流500多年,誤認為這條河是《禹貢》所載的黃河,所以説成“故大河”或“大河故瀆”。岑仲勉在《黃河變遷史》中認為:“其實它系漢武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決頓丘東南(長壽津),衝向東北之新道。”[13]《中國歷史地圖集》認為這就是《漢志》河幾千年的流徑。要想釐清屯氏河必須搞清“大河故瀆”。
我們先以《水經注》中的指示錄入大河故瀆所經的城、鎮標誌和走向,再依岑仲勉在《黃河變遷史》所確定的古縣今址和楊守敬《水經注疏》確定的“今縣”位置(下述括號內未註明者為岑仲勉確定),得出“大河故瀆”從西南向東北的流徑:繁陽縣故城(內黃東南)東→北到陰安縣故城(清豐北)西→東北到昌樂故城(南樂西北)東→東北到平邑郭西→東北到元城縣(大名東)西北→東北到發乾縣故城(堂邑西南五十里)西拐城北→東到貝丘縣故城(在今臨清州南十五里[14])南→東到甘陵縣故城(石趙初,置平晉縣為清河郡治,在清平縣西四十里,今水城也[15])南→東到靈縣城(在高唐州南三十里,今南鎮[16])→東北到鄃縣故城(在今平原縣西南三十里[17])東→東到平原縣故城(平原南二十里)西→北到繹幕縣故城(平原西北二十里)東北→西到鬲縣故城(清《德州志》,在州東南二十五里武家莊[18])西→北到蓨縣故城(景縣南)東→北到安陵縣(在今吳橋縣西北二十五里[19])西→東北到東光縣故城(東光東)西→與漳水合,便得出在今衞星地圖繪出的“大河故瀆”圖。(見下頁圖1—5恢復《水經注》大河故瀆圖)

屯氏河《水經注》中的屯氏河

酈道元言河往往寫此先言他,以説明前後關係。“河之故瀆,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想説屯氏河,則先説大河故瀆,即故瀆在沙丘堰南通過,再向東北,而屯氏河在未過沙丘堰時就已經北出。沙丘堰約在今大名縣孫甘店鄉西北的沙窩村。北出的屯氏河向北,約在大名縣金灘鎮沿今衞河,如《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繼續流到館陶縣,再北流至尖冢附近決出向北的屯氏別河,即“屯氏故瀆水之又東北,屯氏別河出焉。”仍然是想説屯氏河而先言及屯氏別河。“屯氏河故瀆自別河東徑甘陵之信鄉縣(即新鄉,在臨清市北[20])故城南。”這就沿衞河流徑到了今臨清,屯氏河不像《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的繼續沿京杭大運河向北,而是在臨清市區的東南部向東北,到漢時的信鄉縣(為《漢書》王子侯表中的新鄉)北向東流。“屯氏故瀆又東徑甘陵縣故城北,又東徑靈縣北”,屯氏河自信鄉縣向東過後趙時期的甘陵縣故城(今水城屯)北,再東過今夏津縣宋樓鎮劉公莊村東,再東北過欒莊、丁坊村,再到楊堤村東南進入“黃河故道”,此即是屯氏河。因北魏時此處無城參照,所以酈道元説“又東徑靈縣北,又東北徑鄃縣”。屯氏河東北到繹幕縣南,再向“東北合大河故瀆”。這是漢元封二年(前109年)的屯氏河流路。
[1]漢·班固,《漢書》卷二十九,溝洫志,中華書局,1962年6月版,1697頁。
[2]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三,世家十三,趙世家。
[3]漢·班固,《漢書》卷二十九,溝洫志,第九。
[4]同上。
[5]三國·桑欽,《水經》上卷,河水。
[6]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清河郡。
[7]同上。
[8]三國·桑欽,《水經》上卷,河水。
[9]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五,河水。
[10]同上。
[11]漢·班固,《漢書》,卷二十九,溝洫志,第九。
[12]漢·班固,《漢書》,卷二十九,溝洫志,第九。
[13]岑仲勉,《黃河變遷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第一版。清末民初歷史學家岑仲勉所著《黃河變遷史》在247頁詳細考證了“王莽河”的流經的“地望”,下文引用的主要是這一部分的縮編,有興趣者請參考原著。
[14]清·楊守敬,《水經注疏》卷五,河水。
[15]同上。
[16]同上。
[17]文獻引用同上。鄃,讀(shū),在今山東夏津。
[18]同上。
[19]同上。
屯氏河 屯氏河
[20]信鄉,在《漢書》中也作“新鄉”。《水經注》中兩次提到過“信鄉縣”,(一)河水屯氏河下:“屯氏河故瀆自別河東徑甘陵之信鄉縣故城南。《地理志》曰:安帝更名安平。應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二)清河下有:“清河又東北徑信鄉西。《地理風俗記》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兩個“信鄉”在後世人認為是一個,楊守敬認為有兩個,才將“信鄉故城西”改為“信鄉西”,顯然又改錯了!詳細論證見後文《清河流徑考》。
圖1—5恢復《水經注》大河故瀆圖
到永光五年(前39)“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時,才出現《水經注》述及的鳴犢河,鳴犢河自大河故瀆在靈縣東向北過今高唐,再向北過鄃縣(腰站鎮北)故城之西,再北約在今平原縣的恩城之西與屯氏河合流,合流後向東北入大河故瀆。為此酈道元還批駁了北魏437年成書的闞駰所著《十三州志》上説的:“鳴犢河東北至蓨[1]入屯氏,考瀆則不至也。”對屯氏河與鳴犢河的糾葛,酈道元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今人關於屯氏河在蓨縣入大河的説法,有悖於《水經注》描述,在蓨縣入大河的應該是屯氏別河的張甲河支。
據此認為,屯氏河與鳴犢河都沒有在故城縣流過,故城縣故城鎮東部並未受西漢屯氏河的直接衝擊。

屯氏河屯氏別河

詳細分析《水經注》之言,我們按今天的語言習慣來描述屯氏河,屯氏河的“一級分支”謂之“屯氏別河”。屯氏河向左分的“一級分支”只有一支,即向信成縣的“屯氏別河”。屯氏河向右分的“一級分支”有兩支,即“屯氏別河南瀆”和“屯氏別河北瀆”,這兩支都是分出後不久即入“大河故瀆”。
我們應該明瞭的是:屯氏河及其別河形成於公元前109年,桑欽《水經》撰於三國時期,酈道元作《水經注》時,已是屯氏河600多年後的北魏,其間有鳴犢決口和未知河道的穿插以及王莽時期的“大河故瀆”斷流,而《水經》和《水經注》又將王莽河斷流後的屯氏別河決入“大河故瀆”再向右的支流都寫入其中,這就使屯氏別河的“二級分支”達9條之多。再加上歷史時期內對地名的錯誤解釋,使這本《水經注》成為“天書”,雖經千百人多次的注、疏,仍然難以條分縷析。在此我們不研究“大河故瀆”向右的東漢後的“屯氏別河”,縷析“大河故瀆”之左諸“屯氏別河”如下:
(一)屯氏別河南瀆
屯氏別河南瀆是屯氏河向右的第一條“別河”,《水經注》稱“屯氏別河南瀆”,我們稱其為“南瀆”。《水經注》並沒有詳述這條“一級分支”始於何處,只説:“屯氏別河南瀆自平原東絕大河故瀆。”應該是自今夏津縣東北向今張華鎮東入“大河故瀆”的一支,因下文有“又徑平原縣故城(在今平原縣南二十里)北”,所以在未到平原縣故城前已入大河故瀆。故瀆斷流後的“南瀆”過大河故瀆後再行流入海則是北魏時期所見的流路,在圖1—6屯氏河及其別河復原圖中我們以虛線畫出南瀆過大河故瀆後的流路。南瀆向東北有兩條流路,一支“篤馬河”,“又東北徑陽信縣故城南,東北入海”。
[1]蓨,讀(tiáo),在今景縣。
屯氏河 屯氏河
圖1—6屯氏河及其別河復原圖
(二)屯氏別河北瀆
屯氏別河北瀆,也是屯氏河的“一級分支”,我們稱“北瀆”。這一支在《水經注》中仍然沒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只説:“又東北徑平原縣,枝津北出,至安陵縣遂絕。”
本句提到的“平原縣”是平原縣故城向北遷後的縣城,城離屯氏河的直線距離不足40裏,中間隔有“大河故瀆”,顯然自屯氏河決出後不久即入“大河故瀆”,故瀆斷流後仍有穿故瀆向東北的流路,又分兩支即“又東北徑平原縣枝津北出,至安陵縣遂絕”和“東北流徑陽信縣故城北。《地理志》言,渤海之屬縣也。東注於海”。
分析到此,我們再來驗證前面已述及的“屯氏三瀆”與“大河故瀆”的關係:“屯氏三瀆”的一瀆,即“屯氏河”,東北到繹幕縣南,再向東北合大河故瀆;其二瀆,即“屯氏別河南瀆”,未到平原故城北便絕大河故瀆;其三瀆,即“屯氏別河北瀆”,自屯氏河決出後不久即入“大河故瀆”。正好印證了《水經》“大河故瀆又東,徑平原故城西,而北絕屯氏三瀆”[1],(見15頁圖1—6屯氏河及其別河復原圖)。這就是《水經注》的屯氏河合大河入海的標誌。然而《中國歷史地圖集》則將“屯氏三瀆”的合大河的位置標在東光縣。
(三)屯氏別河
屯氏河左分的“一級分支”在北館陶南向左分出。歷史上所稱的“屯氏別河”主要指這一支,在屯氏河行流的70年間,有些年份其流量大過屯氏河,甚至有全黃河入屯氏別河的時期,從故城縣建國鎮南部要莊的土層看,有的年份一次就能淤積近兩米(見圖1—7屯氏別河淤積的土層)。或是“河決鳴犢口”,
[1]三國·桑欽,《水經》上卷,河水。
屯氏河 屯氏河
屯氏河斷流,然屯氏別河就成了屯氏河的主流,仍然行流。屯氏別河的“二級分支”有三支,自北向南,其一為“屯氏別河張甲河支”,簡稱“張甲河支”;其二為“屯氏別河東陽支”,簡稱“東陽支”;其三為“屯氏別河繹幕支”,簡稱“繹幕支”。
1.屯氏別河張甲河支
“屯氏別河故瀆又東北,徑信成縣,張甲河出焉”。《水經注》注《水經》前,只有“左瀆”、“右瀆”的模糊説明,不能清晰辨明清河、張甲河、屯氏別河、屯氏別河東陽支、屯氏別河繹幕支。要弄清這些“亂流”,酈道元一定有第一手資料,即現場考察資料,再加上認真分析辨別才能條分縷析。我們為明瞭屯氏別河,則略過張甲河在廣宗縣(今威縣)南的源頭,直接討論起於信成縣的張甲河:“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於信成縣”[1],即“屯氏別河”流入張甲河。所以我們才稱這一支流為“張甲河支”。到信成前與清河有一段合流,在信成縣西北直向東北。因為黃河水不像清河水那樣委婉地迂迴曲折,在衞星地圖上還能看出些許遺蹟,過南宮尚家寨,東北向棗強縣的紫冢村南,再向東北過今清涼江到故城縣的冷高常村西,“又東北徑長樂郡棗強縣故城(在棗強縣加會鎮東北的後十七户和楚村間)東。又東北徑廣川縣(在今棗強縣後舊縣村東,多次在棗強縣和廣川縣變換),與絳瀆水故道合”。合流處即是絳水、清河、張甲河的“三河匯”,同時也是今故城縣、棗強縣、景縣的“三縣匯”,一直到今天“三縣”仍然共同膜拜着同一聖人“董仲舒”,同時又像同父之“三子”,在繼承着祖上留下的“遺產”。張甲河“又東北徑廣川縣故城(在今廣川鎮西北)西,又東徑棘津亭(在廣川鎮東北,傳説的姜太公賣漿台)南。張甲故瀆又東北至蓨縣(在今景縣南5公里的胡莊村)東會清河”。
2.屯氏別河東陽支
這條東陽支,應是清河人和故城人都不陌生的母親河,漢前稱蔡河,發生過秋胡妻投河的事件。秋胡妻者是否真有其人,我們不能斷定,但古老相傳的蔡河卻實實在在地躺在故城南部的大地上。漢時成為黃河河道,隋煬帝開為永濟渠,竇建德開為柳溝,同時也經歷了大唐的繁華。
《水經注》描述説:“屯氏別河又東,枝津出焉,東徑信成縣故城(今清河縣西北的尹才莊)南,又東徑清陽縣故城(今清河城東的刁樓莊附近)南,清河郡(今清河縣東南的冢子村)北”。過清陽城南拐而北,到清河縣的段沙土村、張寬村、贊固村向東北入故城縣,“又東北徑陵鄉(在軍屯鎮)南,又東北徑東武城縣故城(在鹽廠村西南)南”。東陽支在故城境內東過張裏村、趙裏村北,再東過高、王行杖間。東北過於姑屯南,東過西、東馮村北,何劉屯、南召南。再東過鞏莊北,再東北過大、小隨莊間。再東北過於莊東南,天水屯西北東入於今運河。沿運河“又東北徑東陽縣故城南”,漢東陽縣位於高莊村東的孟故莊村原址(北魏時期位置在東陽支之北,1960年代運河拓寬時遷到堤西)。東陽支在此向東出故城縣域,過武城縣甲馬營北的劉古莊村,再東北到西王屯村。“又東散絕,無復津徑。”到隋末竇建德所開的柳溝(柳行港)大概即行東陽支到今故城鎮東。
3.屯氏別河繹幕支
酈道元對清河郡、甘陵郡、清河縣、清陽縣、甘陵縣、信鄉縣的位置有發生矛盾的地方,在討論屯氏別河繹幕支時用《太平寰宇記》的記載。
“屯氏別河又東北徑清河郡(北魏清河郡在厝城中,有清河王劉慶陵,即今清河南冢子村)南,又東北徑清河故城西”,考清河郡和清河故城先後有錯位,因為據《太平寰宇記》記載西晉曾於冢子村“西南七里置清河縣”[2]西南設清河縣,應該是北魏時的清河故城,位置在今清河縣的西洪河村南。但《水經注》接下來説,“漢高帝六年,封王吸為侯國”,又將“清河故城”推到了清陽縣,清陽縣也曾為清河郡故城,倒也可以説是“清河故城”,但前文東陽支已經在清陽縣南通過,繹幕支不會交叉東陽支而東北徑清陽西。所以應該先過冢子村西南的清河故城西,再過清河郡(冢子村)南,就順理成章了。《水經注》對繹幕支向東北的流徑再沒有可比照的城鎮,則直接説“又東北徑繹幕縣南”,即通過今天的清河、故城、武城三縣到達繹幕縣。
具體的流徑對三縣的歷史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漢河依據。對此筆者做了一些取土坑的考察,並參考了今清河人對這段繹幕支的研究,再與衞星地圖比對,分析如是:繹幕支在過清河縣西洪河村西又徑其北,東北過孝義屯、張莊、董家那村東南入故城縣,緣縣界直北過辛堤、毛店、楊莊、水坡、石佛、要莊村西。圖1—7屯氏別河淤積的土層即為繹幕支的河道在水坡村的土層,北行到要莊村西遇低窪地,河水行流減慢而行成河流相淤積土層,圖1—8即為繹幕支經過此處70年間留下的“五花肉”式淤積土層。
[1]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清河郡。
[2]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卷五十八,河北道七,貝州。
屯氏河 屯氏河
繹幕支南北方向過要莊西,又東過要莊北,又東北到八户莊西折東,在良堯北和建國村南入今大運河,再沿運河到煥光橋北,東拐入武城縣境。東過徐莊、后王莊,東北過仁裏莊、小董王莊、趙莊,再過四個河溝村,過翟河溝村東“分為二瀆”,即繹幕支的北支和南支。北支向東過兩個小河村,在羅莊村東沿屯氏河西在九龍廟附近入“大河故瀆”;南支即繹幕支在翟河溝村東“分為二瀆”的“三級分支”。南支向東入屯氏河,屯氏河斷流後南支仍然有水,則穿屯氏故瀆,仍東注於“大河故瀆”,在“故大河”斷流後仍穿“故大河”東流,再與“屯氏別河北瀆”合流。南支起碼在三國時期連續穿過“屯氏瀆”和“大河故瀆”進入平原縣域,再與“又東北徑平原縣枝津北出”的“屯氏別河北瀆(前文説過的屯氏河一級分支)”合流。換句話説,這次合流則是:繹幕支的南支與“屯氏別河北瀆”分支的北支匯合再分出的兩支的北支,才再北流“至安陵縣遂絕”。(見15頁圖1—6屯氏河及其別河復原圖的繹幕支末端的虛線圖。)
屯氏河乃黃河,在無羈的狀態下應是大水漫灌式的流淌,大面積的低窪地均成湖沼,這應該是屯氏河流域西漢侯國滅絕的原因,衝出入海河道後才能形成自然河道。水流湍急的、流量大的彎曲極少的應是主流的特徵,加上土層淤積的驗證,本人認為繹幕支是屯氏別河前期的主流。在繹幕支淤淺後,張甲河支才為主流。

屯氏河張甲河故瀆之左瀆

《中國歷史地圖集》在西漢冀州刺史部的張甲河只有一條,即“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於信成縣者也”的屯氏別河支流。而《水經注》描述的張甲河則有兩條,即左瀆和右瀆,右瀆即上文探討過的屯氏別河張甲河支。下面簡述一下左瀆,因為其下游的絳水曾在北魏廣川縣南(今故城縣西北部)合張甲河支,我們仍按屯氏河系來統一命名為“張甲河入絳支”,簡稱“入絳支”。[1]關於“張甲河”之名初見於《漢書》,“信成,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東北至蓨入漳水”。到三國初桑欽作《水經》時只在歷縣(故城縣域北)的位置上提到過。酈道元則言明其“北絕清河於廣宗縣(漢廣宗縣)南”,它利用的是清河河道,並晚於清河,依《太平寰宇記》在廣宗“縣南二十七里”[2],並分出左右二瀆。顯然在廣宗縣與屯氏別河沒有直接關係,只有到信成縣有屯氏別河之水注入後,才成為屯氏別河的“張甲河支”,即張甲河右瀆。其左瀆即清河,並無證據證明在分左右瀆前有屯氏河水灌注,所以認為左瀆與本文無關,俟後於《清河流徑考》中討論。

屯氏河西漢時期故城縣域與河流關係圖

根據前文《鬲津河曾過今故城縣的推測》對定王河的討論,推測定王河與屯氏河有“易位”。經本文考證屯氏河即為夏津縣東再向東北的黃河故道,那麼《中國歷史地圖集》的屯氏河可能是定王河。為對比今故城地域在西漢以前的水系,特在《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漢冀州刺史部截圖繪圖説明之,見圖1—9故城縣漢前水系圖。
屯氏河 屯氏河
[1]今天見到的桑欽《水經》在屯氏河提出“左瀆”和“右瀆”,原文如是:“大河故瀆北出,為屯氏河,徑館陶縣東,東北出。左瀆又北,徑經城東繚城西,又徑南宮縣西,注絳瀆。右瀆又東北,徑廣宗縣故城南。”是否果有一條在館陶縣北屯氏河之左分出“左”和“右”屯氏別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入絳支”也就成屯氏河支流。因《漢志》和《水經注》都沒“肯定”,本文則依《水經注》。在此提出,請有興趣者探討。
[2]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五十四,河北道三,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