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仲昭

鎖定
黃仲昭(1435-1508),名潛,以字行,行十八,號退巖居士,學者稱未軒先生。明代著名方誌學家、詩文家。福建莆田縣東里巷(今城廂區英龍街東里巷)人。
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成化三年,因《諫元宵賦煙火詩疏》,被廷杖,貶知湖南湘潭縣,途中,改任南京大理評事。弘治元年(1488年),任江西提學僉事。
辭官回鄉後,經七年艱辛,編成《八閩通志》八十七卷,是為福建省最早的一部省志。後又與周瑛合作,編撰《興化府志》五十四卷,是為興化府第一部府志。晚年還編撰了《延平府志》《邵武府志》和《南平縣誌》。有詩文集《未軒集》十二卷,收入《四庫全書》,世稱其文“雄渾醇雅”,其詩“和易近人”,享有文名。墓在今莆田縣華亭鎮雲峯村,保存完好。
本    名
黃仲昭
退巖居士
所處時代
出生日期
1435年
逝世日期
1508年
籍    貫
福建莆田

黃仲昭家庭生活

仲昭的祖父黃壽生,字宏中,黃滔十五世孫,建文初舉鄉薦,入太學。永樂六年(1408)再試京闈第一,第二年登進士第,選翰林庶吉士。子子嘉,有孝行,舉為訓導,薦知束鹿縣。生二子,長子深,官監察御史;次子仲昭,成化二年(1466)擢羅倫榜進士。初官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以上《諫〈元宵煙火〉詩》疏,諷刺朝廷耽於逸樂,粉飾太平,觸怒了憲宗朱見深,仲昭、章懋、莊昶受廷杖責。仲昭謫湘潭知縣,在道改南京大理寺評,弘治元年授江西提學僉事,久之再疏乞歸,居家日事著述,從學者日眾。

黃仲昭生平事蹟

天順三年(1459年),仲昭舉福建鄉試第六名,成化二年(1466年)第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翌年十二月,憲宗命翰林院官員為明年元宵節寫詩賦,仲昭因與章懋、莊昶三人聯名上疏諫阻辦煙火詩會,要求以為國為民排憂解難為重,觸怒憲宗,三人都被廷杖、貶官。仲昭被貶為湖南湘潭知縣,赴任途中改任南京大理寺評事。
大理寺是明朝廷的執法機關,專管案件的複審。在南京任上,仲昭秉公執法,小小評事官,敢駁權貴,曾聲言“罪下官以媚大吏,吾不為也”。許多已審的錯案經仲昭反覆辯駁,被推翻,維護了法的尊嚴。但因平反的案件多而忌恨他的人也多。
成化十一年(1475年),仲昭丁憂在家,眼看世風日下,無意再在官場追逐,同流合污,乃於服滿還京之時,託病乞歸。在城南門外霞皋(今華亭鎮下花)蓋“俱樂亭”,躬耕隴畝,過着“朝課耕桑夕校書”的清苦生活。家居達17年之久。在這期間,他完成了福建省第一部省志《八閩通志》的纂寫任務。
弘治元年(1488年),孝宗即位。御史姜洪奏請起用仲昭。經多次禮請,仲昭於弘治三年(1490年)晉京。孝宗要他參加修纂《憲宗實錄》,因受忌者所阻,出任江西提學僉事。上任後,他整頓學校,端正士風,“教人以行實為先”,抑“奔競浮躁”之士,對紈絝子弟尤不寬待;刊刻《通鑑前錦》和《朱子綱目書法》等書;定《冠昏喪祭儀禮》刊佈。
弘治八年(1495年),仲昭連疏乞休。回家後,以講學著書為事。弘治十四年(1501年),應興化知府陳效之請,與周瑛合修《興化府志》,他完成其中人物部分的編寫。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卒於家中。終年74歲。
黃仲昭是古代著名的方誌學家,所編的志書除《八閩通志》外,還有《邵武府志》《南平縣誌》等。所纂《八閩通志》,全書共87卷,總18類42目,每一類均按省、府、州、縣順序記述,體例嚴謹,保存了大量的珍貴史料,為後世福建省各級方誌編纂之所本。他編寫的志書,“教化”功能強,人物門類齊備。他的著作除志書外,還有《未軒集》12卷。

黃仲昭詳細介紹

黃仲昭,名潛,號未軒先生。明宣宗宣德九年(公元1435年),生於莆田荔城東里一官宦人家。黃家世代宦紳,黃仲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性端謹”,“年十五、六即有志正學”。青年時便有志於史學。
他家中藏書豐富。他考中秀才、舉人後,31歲時,即明憲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到北京參加會試,考中進士。從此,他步入明王朝的官場。
他先任庶吉士,後任翰林院編修(正七品),負責修國史。在翰林院,他有機會接觸官方史書、典籍和大量文書檔案。他為人正直,遇事不奉承拍馬,直言敢諫,不計較個人得失,被譽為“翰林四諫”。成化三年,憲宗皇帝為了美化天下太平,宣揚自己的功績,決定借慶元宵機會大放花燈,並令翰林院名流獻《上元煙火詩》。曾接觸社會實際、瞭解民生苦難的黃仲昭看清了憲宗皇帝的用意,一針見血地説,這是粉飾太平,必然勞民傷財,並建議説,應當停止舉行。因此他非但不願獻詩,還反對別人這樣做,並不顧個人安危,又給皇帝上了一疏:《諫元宵賦煙火詩疏》。在疏中,他指出“煙火花燈諸詩多鄙”。他勸告皇帝説:“今者兩廣弗靖,四川未寧,遼左雖雲告捷,敵情尚難測量,江西乾旱以數千裏,其他災傷之處未能悉數,雖蒙詔恤,公私匱乏,殊可寒心”。“正此陛下宵盱焦勞,兩宮母后同憂之日也。”“願端耳目之好,採芻蕘之言”,“惟陛下深思力行之”。昏庸的憲宗皇帝不但不聽黃仲昭的忠告,認為仲昭等妄言,怒氣沖天,命人在大廷之上,杖責黃仲昭,並罷了黃仲昭的官,黃仲昭不以為然。在京城,黃仲昭因此與莊昶、章懋一起被人頌為“三君子”。他們的剛介正直,受到朝野讚揚。黃仲昭“以直諫被杖”,被貶後,到湖南湘潭縣任知縣。赴任途中,改任南京大理評事。他為官清廉,“兩京諸隸卒放還,取其月錢,為故事,惟仲昭與羅倫不取”。“御吏縱子弟取賄,刑部曲為地,仲昭雙正之”。他敢於主持公道,為民平反冤獄,寧肯丟官,也不肯阱陷下屬。他勇於伸張正義,承擔責任。他説:“罪下官以媚大吏,吾不為也”。因此深受下屬擁戴。
弘治(公元1488年)改元后,由於吏部尚書的推薦,黃仲昭到江西任提學僉事。他在任上盡心盡責,“誨士以正學”,重視培養人才。黃仲昭當官期間,想為國家,為百姓做貢獻,而身不由己,又不願
與腐敗的當權者同流合污。正如他在《遣懷》詩所表達:
“誰點霜華入鬢斑,雨聲連夜苦潺潺。
逢迎無術誰負咎?婚嫁催人老未閒。
仗節伏波遭死謗,知幾疏傳卻生還。
聖恩倘賜餘骸骨,便買邱園入亂山。
於是毅然決然辭官返回故里。當時,他寫了一首《致仕歸言懷——郊吳禮》詩,表明那時的心境。
“失足一墜蒼苔磯,屯覺世途多險戲。
聖代敢言輕去就,時評或惑迷是非。
混雌與雄烏莫辨,隔影吠聲龐曷知。
歸來隱坐茅檐下,閒看白雲出翠微。”
他迴歸故土後,“日事著述”,“以畢其初志”。黃仲昭的遊蹤極廣,足跡遍及興化,又登武夷山,遊朱熹講學處,訪福州,過泉州,並宿漳州,一路上查藏書,與人交談,“旁搜博考”,詳細調查瞭解當地歷史沿革、山川、疆城、城池、風俗、古蹤等,還詳細記錄所歷、所經、所聞、所見,收集了豐富的材料。他深深感到:“閩雖為東南僻壤,然自唐以來文獻漸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義道德之風於是乎可以不愧於鄒魯矣”。他決定將收集到的大量資料加以細緻的分類,進行系統的研究,彙編成書,故不辭而為,並着手著述。
經過六七年的辛勤寫作,他終於把書寫成了,共為八十七卷,名曰《八閩通志》。這是福建省最早的一部省志,為《四庫全書》所收集。對興化歷史懷有深厚感情的黃仲昭,寫好《八閩通志》後,又開始在故鄉興化漫遊,深入進行實地考察,蒐集資料。這時,進士周瑛也返回莆田。黃仲昭和周瑛志同道合,兩人合作寫了《興化府志》,共五十四卷,這是興化府第一部府志,後人評價《興化府志》史料可靠,評論公允,文字流暢。
晚年,黃仲昭壯心不已,他再次前往延平、邵武等地遊歷,接觸那裏的人民,考察歷史遺蹟,廣泛蒐集史料,終於寫成《延平府志》《邵武府志》(共二十卷)和《南平縣誌》,為福建和興化人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黃仲昭不但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地方史專家,還是明代文壇一位重要的詩人。在為官期間及遊歷考察期間,廣泛地接觸了社會實際,對民生的苦難、吏治的腐敗,體會頗深。這些在他的詩文中都有反映,他在《田家詞》中寫道:
“里正醉飽才出門,督郵復自城中造。
急將賤糶納官需,且免官刑相苦惱。
回道場頭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難保”。
黃仲昭吟詠的莆田農村情況,表達了作者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和關心。他一生寫了大量詩詞,收集在《未軒集》裏,共十二卷,後人評説,他的詩內容質樸,通俗易讀,“和易近人”,他的文“雄渾醇雅”。
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十一月一日,黃仲昭積勞成疾,在家鄉與世長辭,終年74歲。家人將其遺體安葬於華亭雲峯。此墓至今保護完好,可見興化人民對他的敬仰。

黃仲昭個人作品

黃仲昭關於九鯉湖

黃仲昭著述甚豐,修纂《八閩通志》,撰有《未軒文集》十二卷,兩書收入《四庫全書》。《未軒文集》卷十一,七言詩存《鯉湖紀遊十首和先輩龔司訓韻》,此詩應當寫在明成化十年(1474),當時仲昭年四十,乞歸奉侍久病卧榻的雙親,他企盼高堂能早日康復,遂備足祭品,不辭辛勞跋涉,遠上鯉湖九仙祠乞夢許願。
《八閩通志》卷十二地理條雲:“九鯉湖在縣東北興泰裏。漢何氏兄弟九人煉丹於此,丹成各乘一鯉仙去,故名,湖上有九仙宮,西有仙閣。……下與漈水合,奔流數里為莒溪。”九鯉湖———黃仲昭心中的母親湖。詩人眼前的仙山幽壑巔連,奇崛詭譎,九漈飛瀑,絢麗多彩。那獨特奇妙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的騷人墨客,他們醉心於幽奧玄妙、活靈活現的仙夢;傾倒那婀娜多姿、千媚百態的湖光山色。這靈湖為歷代300多名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才子佳人留下了600多首詩詞和崖刻、匾額,黃仲昭也是其中頗負盛名之一員。

黃仲昭黃仲昭詩

《鯉湖紀遊》
黃仲昭撰其一詩云:“瘦筇吟倚上苔梯,路人深林望轉迷。料得仙宮應不遠,白雲深處午雞啼。”詩人手持筇竹做成的枴杖,拾級登上長滿青苔的石梯。峯迴路轉,林深眼迷,走了一個上午的時辰,那九仙宮近在眼前,聽,白雲深處報曉的雄雞,在正午啼得正歡!
其二詩云:“清湍數里逶迤來,繞向仙宮一鑑開。身世分明方外境,誰言弱水隔蓬萊。”那雷轟漈在寺之東北側金雞灘上奔流而下,蜿蜒曲折,從橋下注入激湍湧注的湖中,雖不甚浩蕩,卻澄碧一泓於萬山之上,此為蓬萊湖,日光照耀,宛如明鏡。詩人此時置身世外桃源,眼前仙山樓閣,往蓬萊石洗足涉澗中,神話傳説中的海外蓬萊仙境,又有什麼不同呢!
其三詩云:“決決泉流濺石虹,青青瑤草卧仙龍。道人洞裏朝元去,看院惟留鶴一雙。”在蓬萊石東畔有龍漈,水漫石上,溶溶下於雷轟。重崗遙嶺,連雲接水,淺氵岑巨瀉,夕陽彩虹,如入寶藏。危峯列岫,樹木茂葱,漈產青青龍修草,人曰仙草。朝元,道教徒禮拜神仙入洞去了,院外僅存一對看家的仙鶴。相傳北宋郡王仙遊人陳洪進未仕時,在洞裏夢中化龍得名。
其四詩云:“芒鞋遠謁洞中天,只為雙親已暮年。此意羣仙如洞鑑,今宵好夢願相傳。”詩人腳穿草鞋,路途迢迢,入古梅洞求仙夢的心願,只為年邁的二老雙親祈求平安,孝子的心思九仙定能在洞中審察,讓他圓上一個好夢!
其五詩云:“幽潭百尺眾流鍾,下瞰深崖一脈通。勝概應從天地闢,人間風景迥難同。”那瀑布漈在雷轟漈西,遵龍漈石而下,約五百步,兩石峽夾出一崖,懸可千仞,山泉噴飛如散珠稍下,如縷如綴,激為煙霧,崖高蔽日,日映水花,五色如虹,壑底喬樹森鬱,泉飛出其上,為九漈中最奇處,這天闢地造的人間勝景,明參知王世懋詩云:“春深白雪驕常在,天倒銀河漭自流。”
其六詩云:“丹成八表任遨遊,丹灶空存幾度秋。欲丐靈丹換凡骨,不知仙子肯從否?”據傳何氏九子倚山為室,飲水煮藥,枕月眠雲,弈棋煉丹,丹成食之,九鯉化龍,乘之昇天,留下煉丹灶。詩人慾向九仙乞討靈丹妙藥,來調養年邁的雙親,如能脱胎換骨,那該多好!
其七詩云:“簾卷珠宮月滿牀,清風細細嫋爐香。病軀無計堪調攝,安得遠丹一粒嘗。”詩人祈求仙夢,夜宿珠宮。皓月清輝,爐香嫋嫋,夜不能寐!自己拖着病軀體衰力弱,真的能乞來靈丹一粒?讓自己與家人共享。孝子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溢於言表!
其八詩云:“寒流幾派瀉層端,聲撼長空去不遠。夜半忽驚清夢覺,卻疑風雨響琅王幹。”飛泉盤折峽中,珠簾之水從正面墜下,玉箸之水從旁靄沸溢,兩泉並懸峽壁上削,形成“寒流幾派瀉層端”,鐵障四周,上與天並,玉龍雙舞,下極潭漈,自然聲撼長空。詩人夜半驚醒夢覺,心中疑惑好似風雨大作之聲響徹竹林。
其九詩云:“山色摩空勢欲齊,時聞幽鳥隔雲啼。新詩吟就無窮趣,起向琅王幹節下題。”第二天天剛亮,山水共長天一色,耳際不時能聽到鯉鷗啼叫,鷗鳴山更幽,連日來九鯉紀遊,興致無窮,吟就新詩十首,趁天早就把它題寫在那竹林間的珠石上。
其十詩云:“風光端不上天台,百尺珠簾映日開。寄語道人留半榻,功名債了擬重來。”今晨的百尺珠簾,麗日當空,風光無盡,真叫人流連忘返,詩人不忘告訴那求仙學道的僧人,為他留下一席之地,當他致仕返鄉之時,還會舊地重遊,入洞祈夢!

黃仲昭作品鑑賞

謁文丞相祠
故宮芳草泣銅人,滄海樓船是紫宸。
赤手欲擎西墜日,丹心誓掃北來塵。
山河萬里雙重淚,廟宇千年獨降神。
翹首燕山知幾仞,至今高節共嶙峋。
此詩表達詩人對宋代抗金民族英雄的追崇懷念,對南宋政權滅亡的痛苦回憶。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
失足一墜蒼苔磯,頓覺世途多險戲。
聖代敢言輕去就,時評或恐迷是非。
混雌與雄鳥莫辨,隔影吠聲龐曷知。
歸來穩坐茅檐下,閒看白雲出翠微。
“吳體”,是當時流行的用方言寫的民歌。這首詩流露出詩人深感仕途險惡,忠奸不分,不願與權奸同流合污而棄官歸隱的心情。
紫帽雲峯
曉訪雲峯認舊蹊,種松擬築兩窩棲。
奚谷雲盪漾浮山足,石徑峻山曾卻馬蹄。
紳笏久霸真自誤,林泉勇退未終迷。
年來頗得蒙莊趣,天地蜉蝣一視齊。
這首詩敍述詩人在那社會動盪不安,仕途崎嶇難走的年代裏,未能為民辦好事,決心辭官,打算在雲峯築廬隱居度日的感嘆!
謝病得請口號
病懷偏戀故山薇,乞得閒身別袞衣。
汲黯十年長在苦,陶潛今日始真歸。
鋤園漫説餘生樂,報國終悲始願違。
匹馬金台重回首,寸心還傍五雲飛。
全詩洋溢着詩人依依不捨地離開朝廷的愛國感情。
下皋雜詠(二首)
十畝山田種稻粱,茄秧新乞自鄰鄉。
雖無鐘鼎供遊燕,且免紅塵請謁忙。
(二)
性癖情知與世殊,只應歸卧故山廬。
山中亦有經綸事,朝課耕桑夕校書。
《下皋雜詠》是詩人託病辭官回鄉後,在莆田縣下皋過耕隱生活之作。
遊湄洲祖廟
閒來乘興到湄洲,獨向朝天閣上游。
宮殿凌雲崇聖蹟,舳艫利涉賴神庥。
雲移平海見樓櫓,潮滿良江渡客舟。
極目滄溟生駭浪,天風吹起海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