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南京城

鎖定
明南京城,是明朝京師應天府南京)府治所在地,亦是明朝前期首都,後期留都,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都城,其規模之大,史上諸城均難望其項背,面積逾230平方千米,分為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1-2] 
明南京城始建於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於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歷時28年,是遵循禮制、呼應天象、順應自然的傑作,在“中國即天下,天下即中國”傳統政治理念的影響下,依照《周禮》為原則,根據“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結合南京虎踞龍盤、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一改以往都城牆取方形或矩形的舊制而築,成為中國禮教制度、傳統堪輿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結合的典範,獨樹一幟。 [3] 
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 [4] 
1956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明故宮遺址南京明城牆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國務院公佈南京明城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明故宮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牆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的牽頭者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3] 
中文名
明南京城
別    名
應天府,南都,南京
行政區類別
首都
所屬地區
南京市
地理位置
長江下游南岸
面    積
230 km²
人口數量
120萬(明朝中葉)
著名景點
大報恩寺雞鳴寺明城牆明故宮

明南京城地理區位

南京地理條件優越,北倚長江,水源充沛,運輸便利,南有秦淮河繞城而過,是水運集散地。這裏自古就有“龍蟠虎踞”的美譽,鐘山龍蟠於東,石城虎踞於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
舊城區位於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處,是城市對外交通的要衝地帶,居民密集,商業繁榮,為朝廷服務的大批手工業作坊也設置在這裏。由於地近皇城,大臣們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區,如徐達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鄭和宅在馬府街等。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處大酒樓則分佈在商市彙集的舊城西南一帶。
皇城區設在舊城東側,北枕鐘山支脈富貴山,南臨秦淮河。既有水運方便,又和舊城緊密相聯,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風水術所追求的陽宅“背山、面水、向陽”的模式,缺點是地勢低窪,但四面環山,為兵家要衝。

明南京城規模佈局

明南京城綜述

南京明城牆四重城垣平面示意圖 南京明城牆四重城垣平面示意圖
南京明城牆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構成,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好、規模恢弘雄壯,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京城城牆蜿蜒盤桓達35.267千米,比北京明城牆更長,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外郭城周長更是超過60千米,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城”。
其營建思想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並對對明中都(鳳陽)與北京城的營建產生很大影響,在中國都城建造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明南京城宮城

南京故宮宮城與皇城平面示意圖 南京故宮宮城與皇城平面示意圖
【宮城詳細內容參見南京故宮詞條】
宮城是皇帝起居、辦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見以及皇室成員居住之地,又稱大內、內宮,俗稱紫禁城、紫垣,是南京四重城垣最裏一重,有御河環繞。
宮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長方形,主體南北長約0.88千米,東西寬約0.85千米,周長3.5千米,圍合面積1.16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寬8米,頂寬7米,垛口2370個,城門4座:正門為午門、西門為西華門、東門為東華門、北門為玄武門
宮城在形制上依《禮記》“五門三殿”的古制,從外向內、從南向北依次為洪武門、承天門、瑞門、午門、奉天門,五門之後,設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大正殿。後廷依《周禮》古制,正殿之後設置乾清宮坤寧宮,相對兩宮正門設有“日精門”和“月華門”,以喻帝、後之居猶如天地日月長存。 [5] 

明南京城皇城

【皇城詳細內容參見南京故宮詞條】
南京明城牆皇城與京城平面示意圖 南京明城牆皇城與京城平面示意圖
皇城是中央行政機構和國家宗廟、祭壇的所在地,也是中國封建統治中樞的象徵。皇城與宮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築,合稱為“皇宮”,是南京四重城垣有裏向外的第二道城垣。作為護衞宮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皇城環繞宮城,但並非等距而建。永樂年間拓皇城西垣,致使西華門至西安門的距離,要比東華門至東安門的距離長一倍左右。
皇城坐北朝南,平面呈倒凸字形,主體南北長約2.7至3千米,東西寬約2至2.2千米,周長10.23千米,圍合面積約6.53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寬8米,頂寬7米,城門7座:洪武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承天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
皇城在佈局上依《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古制。正南門是洪武門,位於京城正陽門(今光華門)內北面。進洪武門後,為南北向的千步廊,兩邊建有連續的廊屋,由南而北,到承天門前的橫街分別轉向東西而成為曲尺形。千步廊後面兩側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過了外五龍橋即是承天門(相當於北京天安門)。
在宮城南面正中的午門至皇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門之間,建端門以及端門和承天門樓各五間,端門兩旁的御道東西兩側,建有南北向的宮牆,把東面的太廟、西面的社稷壇隔在外頭,使得這條御道更加森嚴,成為通向宮城的惟一道路,因而承天門雖是建在皇城的正南,實際上成為進入宮城的正南第一道門。
承天門前南北走向的皇牆上,建有銜接長安街東、西相向的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在皇城主城的東面為東安門,西面為西安門,北面為北安門。在皇城西南角的皇牆下,為宦官諸監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庫、房、廠等為朝廷服務的機構,有的設置在宮城裏,有的設在皇城內。
皇宮內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內外五龍橋,還在東長安門外附近建有“青龍橋”,在西長安門外附近建有“白虎橋”,即堪輿術中常用的所謂“左青龍,右白虎”之制。 [5] 

明南京城京城

南京明城牆京城城牆示意圖 南京明城牆京城城牆示意圖
京城,又稱內城、城隍,是南京四重城垣有裏向外的第三道城垣,如今所説的“南京城牆”“南京明城牆”多指京城城牆。其城垣形制獨特,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
京城周長35.267千米,圍合面積55平方千米,城高14-26米,城寬7-30米,垛口13616個,窩鋪200座,城門13座:正陽門通濟門聚寶門三山門石城門清涼門定淮門儀鳳門鍾阜門金川門神策門太平門朝陽門,水關2座:東水關、西水關。
京城城牆一反《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營三門”的傳統形制,放棄了中國古代都城自漢唐以來取方形或長方形的舊制,而是按照星象佈局,根據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勢, 從防禦的需要因形隨勢而建,成為中國都城建設史上的特例,為後人所樂道。
京城城牆依天上南鬥星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京城的13座城門分別對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的十三顆星。南鬥鬥勺內為傳統民居區(老城南),北斗鬥勺內為新建皇城區,兩勺柄之間為軍屯區,既符合當時的經濟條件和民心所向,又保護了南京城最繁華的兩大區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隱喻在南京城牆建築語言中的設計思想,秉承帝王皇權“至高無上”、“永為人主”的慾望,體現了設計者“天人合一”與“皇權神受”的思想,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範。
1960年代前後拆除部分城牆,城牆仍完整存25.091千米,遺址部分10.176千米。 [3] 
京城城門
明代十三座城門
鍾阜門(小東門)
-
-
-
明代後增闢城門
(後注開闢時間)
草場門(1908年)
玄武門(1908年)
小北門(1908年)
挹江門(1921年)
中央門(1931年)
中華東門(1931年)
中華西門(1931年)
漢中門(1933年)
武定門(1933年)
新民門(1934年)
雨花門(1936年)
解放門(1954年)
集慶門(1991年)
華嚴崗門(2007年)
長幹門(2008年)
標營門(2009年)
【具體內容詳見各個獨立詞條】

明南京城外郭

南京明城牆外郭城牆示意圖 南京明城牆外郭城牆示意圖
外郭,即外郭城,又稱外城,是南京四重城垣有裏向外的第四道城垣,是為加強南京京城的防衞而營建,由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開始建造。
京城周長超過60千米,圍合面積約248平方千米,城高8-10米,城寬6-8米,城門18座:柵欄門、江東門、馴象門小馴象門、安德門、小安德門、鳳台門、夾崗門、上坊門、高橋門、滄波門、麒麟門、仙鶴門、姚坊門觀音門、佛寧門、上元門、外金川門 [2] 
外郭城牆本體以丘陵、壘土為主,在城門等地段加築城磚。就方位而言,外郭平面形狀大致呈菱形。最北的城門為觀音門、最東的城門為麒麟門、最南的城門為夾崗門,西邊的外郭城垣未合圍,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別延伸至長江邊。現今外郭部分城門存有遺址,其中夾崗門至觀音門等地還可以看到當年的城垣遺蹟。 [1] 
外郭城門
佛寧門(今佛靈門)
上方門(今上坊門
夾岡門(今夾崗門
安德門(大安德門)
馴象門(大馴象門)
-

明南京城建造特色

按“三垣”加“南鬥北斗”星象設計的三重城牆 按“三垣”加“南鬥北斗”星象設計的三重城牆
南京城牆看似“不規則”的形狀,其實有着非常嚴密的規則,其根據就是中國古代都城營造傳統的“堪輿術”。在“中國即天下,天下即中國”傳統政治理念的影響下,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對天象星座的長期觀察,將環繞北極和比較靠近中國周圍上空的星象,分為三垣、二十八宿。
所謂“三垣”,是指環繞在北極和比較靠近頭頂天空的星象,分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區,由於各區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圍繞成城垣的樣子,故稱“三垣”。
明南京城的宮城,依照“紫微垣”佈局。紫微垣“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故而用紫宮來當宮城的名稱,意為“以北極星為中心的紫微垣城”,又因宮廷之內門户有禁,故又被稱為“紫禁城”。紫微垣內有華蓋,位於北極的北面,南京故宮城內三大殿的中殿取名“華蓋殿”。
明南京城的皇城,依照“太微垣”佈局。太微即“政府”之意,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南京皇城內與太微垣相對應中央官署的佈局是:千步廊東(左)西(右)兩側均為大明帝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端門為太微垣的南門,皇城內故亦設端門。
明南京城的京城,依照“南鬥星”與“北斗星”星宿聚合加之“天市垣”佈局。京城的13座城門分別對應“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顆星。南京城牆東南角的通濟門至西北角鍾阜門與儀鳳門之間作一劃分,南為南斗六星,北為北斗七星。南鬥星的六顆星對應為聚寶門三山門清涼門石城門定淮門儀鳳門六座城門,北斗星的七顆星對應為通濟門正陽門朝陽門太平門神策門金川門鍾阜門七座城門。
南京城牆呈“南鬥”與“北斗”聚合形佈局,與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呈北斗星佈局不是單純的巧合,而是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時,受當時社會及思想影響的結果,體現了“天地合一”與“皇權神授”思想。
天市垣,是“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天市垣”中的“貫索”星座(即代表刑部天牢),在南京京城的位置及建造的理由。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就太平門外建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時稱:“太平門在京城之北,以刑主陰肅,故建於此。敕曰:肇建法司於玄武之左,鐘山之陰,名其所曰貫城,貫法天之貫索也。
是星七宿如貫珠環而成象,乃天牢也。”因此,朱元璋利用這種佈局嚇唬三法司的屬臣:在“貫索”圍成的星環中,如果沒有其他星在裏邊,説明刑法得當,沒有營私舞弊的現象;如果有其他星在星環裏邊,説明刑法失當;如果在星環裏邊的其他星很亮,説明有重大的冤案、假案。並在通往三法司的“孤悽埂”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書寫了“貫城”兩字。顯然,這是朱元璋利用天象作為鞏固其統治(包括職能和人心)的一種手段,與南京城牆設計思想一脈相承。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