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貫珠

鎖定
唐 李華 《著作郎壁記》:“ 胡諭德 遊刃詩騷, 韋庶子 貫珠今古。”
中文名
貫珠
拼    音
guàn zhū
時    代
出處作者
李華
出處文章
《著作郎壁記》
意    思
比喻珠圓玉潤的詩文、聲韻

貫珠詞語解釋

貫珠1成串的珍珠

《禮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鈎,纍纍乎端如貫珠。” 孔穎達 疏:“言聲之狀,纍纍乎感動人心,端正其狀,如貫於珠,言聲音感動於人,令人心想形狀如此。”
初學記》卷一引《易緯坤靈圖》:“至德之朝,五星若貫珠。”
明 王世懋 《閩部疏》:“尤重元宵,十三日始放燈,數步一立表,一表輒數燈,家聯户綴,燦若貫珠。”
清 俞蛟 《夢廠雜著·臨清寇略》:“礮聲如貫珠,纍纍不斷。”
(2).比喻珠圓玉潤的詩文、聲韻。
典源
《禮記註疏》卷三十九〈樂記〉
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夫歌者,直己而陳德也。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疏遠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商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 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 之音者,見利而讓。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金句,累累乎端如貫珠。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説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 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源譯文
師乙答道:“我是個低賤的樂工,哪裏配得上您來請教適合唱什麼樣的歌。還是讓我説説我聽到的説法,請您自己去判斷吧。寬宏而安靜、柔和而正直的人適合歌唱《》;志意闊大而沉靜、開朗通達而誠信的人適合歌唱《大雅》;恭敬謹慎而喜好禮儀的人適合歌唱《小雅》;正直而寧靜、清廉而謙和的人適合歌唱《風》;直率而慈愛的人適合唱《商》;温和善良而能決斷的人適合歌唱《齊》。” 唱歌的人,要先正自身並表現出德性。歌者內心有所感動,天與地都會應和,四時會互相協調,星辰運行有條不紊,萬物隨之發育生長。所以,《商》這種樂歌是五帝時代流傳下來的,商代的人把它記載下來,因而列為《商》;《齊》這種樂歌是三代流傳下來的,齊人把它記下來,因而叫《齊》。懂得《商》的人,遇到事情往往能決斷;懂得《齊》這種樂的人,見到利益往往能推讓。遇到事情能決斷,這是勇敢;遇到利益能推讓,這是義氣。既勇敢又有義氣,除了樂歌外有什麼能表現呢?因此,樂歌昂揚時如同高舉,低沉時如同墜落,婉轉時如同折斷,靜止時如同枯木,曲折變化合乎規矩,連綿不絕如同貫串在一起的珠子。 “所以,用歌唱來表達,是言語表達的延續。心中愉悦,所以要用言語表達。言語不足以表達,所以用歌唱來表達。歌唱不足以表達,所以要感嘆,感嘆不足以表達,所以就情不自禁手舞足蹈了起來。” [1] 
運用示例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詩序:“適 白翰林 又以百韻見贈,餘因次酬本韻,以答貫珠之贈焉。”
唐 錢珝 《史館王相公進和詩表》:“但思參列輔臣,安敢首違聖旨,輒同擊壤,仰和貫珠。”
前蜀 魏承班 《玉樓春》詞:“春風筵上貫珠勻,豔色韶顏嬌旎旖。”
金 元好問 《贈鶯》詩:“山城無與樂,好鳥亦求侶;時將貫珠來,有唱當和汝。”

貫珠3念珠

唐 無名氏 《玉泉子·翁彥樞》:“手持貫珠,閉目以誦經,非寢食未嘗輟也。”
宋 範浚 《贈清鑑上人》詩:“尚看秀色帶峨眉,墨玉貫珠常在把。”

貫珠4穿戴珠寶

《周書·異域傳下·吐谷渾》:“婦人皆貫珠束髮,以多為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