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門

(南京市玄武區城門)

鎖定
太平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龍蟠路南端,坐南朝北,是明朝京師應天府京城的正北門,門外為三法司。城門東側城牆被稱為“龍脖子”,因此地為大明龍脈之所在,故而是南京城牆中唯一沒有護城河的一段。 [1] 
太平門為單孔城門,有一座門券,兩翼城牆皆順勢依山而建,西包覆舟山,東圍富貴山,城門架兩山之間,據山湖之險,位於玄武湖紫金山相接的位置,是扼守紫金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復建後的太平門為方便交通改為三孔城門,主門洞設四股車道,兩個輔門洞各設兩股,城門寬約72米。 [2] 
太平門始建於明朝洪武初年,因城門外為三法司所在,三法司中刑部時常傳出囚犯的哀呼之聲,為盼城內太平和諧而命名為太平門。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徐紹楨率蘇浙聯軍由此光復南京城樓被炸燬。1928年,國民政府《首都計劃》裏曾擬改名自由門,後未實行。1955年至1958年,席捲全國的拆城運動波及南京,南京市政府先後拆除太平門段城牆共360米。2014年,為重新連接龍脖子段和九華山段城牆,報國家文物局經批覆後,復建太平門。 [3] 
中文名
太平門
地理位置
南京市玄武區龍蟠中路 [6]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免費
始建年代
明朝洪武初年
拆除時間
1955年至1958年
復建時間
2014年

太平門歷史沿革

太平門舊影(攝於晚清) 太平門舊影(攝於晚清)
明朝洪武初年,太平門始建。太平門位於明南京城的東北垣,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門,以南是朝陽門,西北方向是神策門。因為代表監獄的貫索天市垣,而不在代表天廷的太微垣,所以明代南京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成“三法司”)監獄就在門外貫城坊。民間的説法是,天牢中時常傳出囚犯的哀呼之聲,老百姓為求心安,便將此地叫做“太平”。
史料記載,朱元璋建都南京,修建城牆。時人認為,京城內十三門,上應星宿。太平門,屬於北斗七星中的“天權”星,位於斗柄與鬥勺連接處,而太平門一帶則為“貫索”——紫微斗數星曜之一,主“詞訟”,就是打官司。於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天牢就設在太平門外。朱元璋還在太平門外立牌坊一座,上書“貫城”,他告誡朝中官員:夜觀天象時,在“貫索”圍成的星環中,如果沒有其他星在裏面,説明政簡刑清;反之則説明有冤案。
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起義,兩年後,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成為太平天國的首都。那一年,42歲的曾國藩奉旨團練武裝,抵抗太平軍。湘軍是清廷惟一能抵抗太平軍的軍事力量
太平門舊影(攝於1913年) 太平門舊影(攝於1913年)
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曾國藩之弟曾國荃從湖南募兵三千,增援江西吉安,1861年攻陷安慶。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曾國荃軍進抵天京城郊。曾國荃善於圍城,又精於長壕戰法,人稱“曾鐵桶”。兩年圍城血戰日,紫金山西麓,位於“龍脖子”一帶的地保城被湘軍攻克,太平軍只剩下最後一道屏障——太平門城牆。湘軍決定在“龍脖子”附近掘地道,安置炸藥。湘軍建造了數十座炮台,對城內猛轟。在炮火掩護下,地道終於完工,600多袋火藥被填在城牆下。點火前,曾國荃召開軍事會議,推舉攻城的前鋒官。共有9人願立軍令狀,記名總兵朱洪章位列第一。他們號稱“先登九將”。7月19日,火藥被點,轟然一聲,天崩地裂,太平門城牆垮塌,鏖戰下,太平軍漸漸不敵。當晚,天京陷落。太平門城牆炸開後,史料記載,當時“轟開城垣二十餘丈”。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廷才有財力重修這段城牆缺口,並立碑記事。如今的太平門段城牆明顯和兩邊的不同——色差明顯,和這場戰爭有關。
太平門舊影(攝於1920年) 太平門舊影(攝於1920年)
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被毀的太平門城樓
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時的江浙聯軍也是攻佔天堡城後攻入南京。
1955年,太平門段城牆開始拆毀。
1958年,太平門被拆除,拆除城牆260米,至次年又追加100米,先後拆除長達360米的城牆。
2014年,為重新連接龍脖子段和九華山段城牆,報國家文物局經批覆後,復建太平門。 [3] 

太平門佈局構造

太平門今貌 太平門今貌
太平門原為單孔城門,有一座門券,兩翼城牆皆順勢依山而建,是扼守紫金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太平門東面的紫金山被稱作“蟠龍”,這一段城牆就被稱為“龍脖子”。太平門扼守紫金山,對於控制南京北部至關重要,且龍脖子一帶是南京城沒有水體保護的城牆,因此清軍進攻太平天國和日軍圍攻南京時,這一帶都是主要的攻擊方向。太平天國時期,在門外紫金山的山上和腳下分別修築天堡城地堡城拱衞太平門,這兩個要塞陷落後,清軍在龍脖子用地道炸開城牆,攻入南京。 [4] 
復建的太平門為三孔券門,寬約72.6米,寬、高均為18米,中間門券高16米、高12.5米,兩側門券高11.2米,寬13.4米,為雙向8股機動車道的通行條件,中門貫通4股機動車道,兩側拱門洞各對應2股機動車道以及1股慢車道、1股人行道。其中3條直行的進城車道靠近城門西側;5條出城車道包含3股直行道,以及左右轉彎道各一股。 [2]  [5] 

太平門抗戰年代

太平門段城牆航拍(攝於民國時期) 太平門段城牆航拍(攝於民國時期)
1937年11月,日軍在攻陷上海後,分路合圍首都南京。11月16日,蔣介石召開防衞會議。何應欽、白崇禧徐永昌等將領認為,經過淞滬會戰,我軍損失太大,而南京在戰術上是個絕地,可將其列為“不設防城市”。但唐生智自告奮勇,主張固守南京。於是,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衞戍司令官。危急時刻,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對國對民殊難為懷也。”甚至臨走前,蔣介石對紫金山陣地進行視察,認為“可固守兩個月”。按照兵力部署,防守紫金山、太平門一線的為教導總隊,總隊長桂永清,參謀長邱清泉,指揮所設在附近富貴山的地下室。12月1日,南京保衞戰拉開序幕。數日後,日軍炮火兇猛,紫金山、雨花台等外圍陣地全部陷落,我軍撤至城牆一線。12月12日,唐生智召開軍事會議,認為南京僅憑城垣,已經無法固守,決定撤退。會後,唐生智坐上小汽車,直駛下關,乘坐輪船渡江。教導總隊自太平門撤至城內,然後沿着玄武湖南岸,趕到下關渡江,死傷甚重。親歷者回憶,桂永清下達撤退命令後,丟下部隊,率先向下關跑去。參謀長邱清泉在地下指揮所中,點了煙,左手握着左輪手槍,將子彈上膛,留守到最後。 [1] 
南京保衞戰 南京保衞戰
教導總隊官兵自太平門進城時,發現一支建制完整的部隊,步伐整齊,默默地向城門外走去,消失在紫金山東北的陰影中。“他們都是廣東兵。”親歷者回憶。這支撤退的部隊,是第66軍。 第66軍和兄弟部隊第83軍均屬於粵軍,在南京保衞戰中,第66軍防守句容、湯山一線,漸次退至太平門。接到撤退命令,軍長葉肇決定,率領第66軍的159師和160師,從紫金山北麓正面突圍。第66軍將士於紫金山東北一線奮勇衝殺,殺出一條血路。159師代理師長羅策羣,率部先行,於12月12日夜,為掩護第83軍,親自帶隊衝鋒,高呼“丟那媽,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中彈殉國;160師參謀長司徒非,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在句容境內與日軍激戰三日,彈盡身亡;159師477旅副旅長黃紀福,隨部經太平門突圍,在戰鬥中犧牲……但剩餘部隊強行突出日軍防線,轉至安徽一帶。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軍民進行了大屠殺。太平門,也成了殺戮之地。如今,太平門外豎有一塊遇難同胞紀念碑,碑文記載:在這裏,1300多名放下武器的中國官兵及無辜的市民,被鐵絲網圍住,日軍先用地雷先炸、後用機槍掃射,再澆上汽油焚燒。1300多人,無人倖存。 [1] 

太平門相關城門

京城城門
明代十三座城門
太平門
-
-
-
明代後增闢城門
玄武門(1908年)
草場門(1908年)
小北門(1908年)
挹江門(1921年)
中央門(1931年)
中華東門(1931年)
中華西門(1931年)
漢中門(1933年)
武定門(1933年)
新民門(1934年)
雨花門(1936年)
解放門(1954年)
集慶門(1991年)
華嚴崗門(2007年)
長幹門(2008年)
標營門(2009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