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民門

鎖定
新民門,為南京明城牆民國增闢城門之一,介於鍾阜門金川門之間,現新民路西端的護城河西側,是南京僅存的牌坊式城門。 [1] 
1932年,國民政府在南京城牆打開豁口,因資金不足城門未建。1934夏建成城門,同時填土鋪設護城河中的一段路,為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橋面長度約六米,跨度約四米的單孔水泥橋。
民國時期南京增闢城門中新民門與武定門漢中門,都屬於西式牌坊式城門,新民門是南京所有牌坊式城門中唯一保存的,現被建寧新村住宅樓包圍。
解放後,修建南京長江大橋時,新闢大橋南路,新民路相繼拓寬,老橋也被拆除重建。拆城風波中由於新民門屬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沒有遭到拆除。文革期間,連接新民門的城牆被附近居民扒了建房,現只剩下殘根段。
中文名
新民門
外文名
Xinminmen
館藏地點
南京市鼓樓區
開闢時間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匾額題字
馬超俊
建築風格
西式牌樓式城門

新民門簡要介紹

新民門 新民門
新民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是國民政府於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在南京城北開闢的城門,位置在金川門西,現新民路西端的護城河西側。
新民門是南京所有牌坊式城門中唯一保存的,現被建寧新村住宅樓包圍。

新民門歷史沿革

1932年,在城牆打開豁口,因資金不足城門未建。1934夏,建成城門,保留。
民國時期,南京城北金川門通道改建成寧省鐵路小火車軌道後,為方便城內百姓進出,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政府計劃在金川門西側約1華里處修建一道城門,後來由於資金缺乏,只是在明城牆處開了豁口,未修建城門。1933年6月(民國二十二年),南京國民政府出於首都戰備需要,考慮到新民門是江岸左翼的主要依託點,與城內關係甚大,於是投巨資用時一年,將原豁口修建為新式簡易城門即現遺存的新民門。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新民門修建而成。同時,還採用填土的方法鋪設了護城河中的一段路,為了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橋面長度約六米,跨度約四米的單孔水泥橋。
新民門由當時民國政要馬超俊題寫
新民門與武定門、漢中門,都屬於牌坊式城門,也是南京唯一保存的牌坊式城門。
解放後,修建長江大橋時,新闢了大橋南路,新民路相繼拓寬,老橋也被拆了重建。
文革期間,連接新民門的城牆被附近居民扒了建房,現只剩下殘根段。
漢中門新民門和武定門是民國時期三座牌樓式城門。
參考資料
  • 1.    新民門  .江蘇省不可移動文物[引用日期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