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倫敦大學

鎖定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位於英國首都倫敦,是由倫敦的十幾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組成的大學行政系統,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公立大學聯邦體,亦被稱為“公立聯邦制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1] 
倫敦大學依照皇家憲章組建於1836年,起初是一個學位授予及考試委員會,專門為倫敦大學學院(UCL)和倫敦國王學院(KCL)以及其他“因教育目的而設立的非法人機構”的學生頒發學位。 [2]  截至2019年10月,倫敦大學擁有18個成員機構,200萬校友,包括12位君主或皇室成員,52位總統或總理,8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3位奧運金牌得主和幾個國家的“民族之父” [3]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獨女安妮公主現任倫敦大學及各院校監。
倫敦大學各成員校從招生到資助,都是獨立運作的,但同時又緊密聯繫,共享學術資源,包含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三所極具聲望的金三角名校,旗下學校在各自領域亦負有盛名:倫敦商學院負責商科、倫敦大學皇家音樂學院負責音樂、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負責藝術和傳媒,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負責公共衞生與熱帶醫學
中文名
倫敦大學
外文名
University of London
簡    稱
UoL
創辦時間
1836年
辦學性質
公立聯邦制大學
現任領導
Sir Adrian Smith(校長)
安妮公主(校監)
院系設置
大學學院、國王學院、政治經濟學院、瑪麗女王學院、城市學院等
知名校友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李光耀
肯尼迪
高錕
昂山素季

倫敦大學歷史沿革

1836年倫敦大學最初建校時,只有倫敦大學學院(1826)和倫敦國王學院(1829)這兩所學院。經過將近兩個世紀的發展,如今成為擁有18所學院的全科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倫敦商學院等院校亦在不同領域於世界享譽盛名。
倫敦大學舊辦公樓,繪於1867年 倫敦大學舊辦公樓,繪於1867年

倫敦大學辦學條件

倫敦大學組織架構

大學名稱
加入年份
屬性
在校生人數(2020)
創校學院
G5超級精英大學,
綜合研究型大學
38,313 [5]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創校學院
綜合研究型大學
28,900 [5]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已獨立)
1907
G5超級精英大學,
專業研究型大學
17,000 [5] 
1900
G5超級精英大學,
專業研究型大學
10,440 [5] 
1915
綜合研究型大學
17,140 [5] 
1900
綜合研究型大學
11,040 [5] 
1916
專業研究型大學
5,800 [5] 
1920
專業研究性大學
11,390 [5] 
2016
綜合研究型大學
20,210 [5] 
1904
專業研究型大學
10,410 [5] 
1964
商學院
2,075 [5] 
2003
藝術學院
880 [5] 
2005
藝術學院
1,055 [5] 
1932
藝術學院
495 [5] 
19世紀
醫學院
4,690 [5] 
1924
醫學院
1,282 [5] 
2003
醫學院
265 [5] 
1915
醫學院
1,610 [5] 
(已關閉)
1971
神學院
-
參考資料: [6-9] 

倫敦大學旗下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簡稱UCL,建校於1826年,是一所譽滿全球的世界頂尖名校。它是倫敦大學聯盟(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UoL)的創校學院,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
時至今日,曾就讀、任職於倫敦大學學院的校友中,共有3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3位菲爾茲獎獲得者,此外還不乏科學、政治以及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名人。其中包括“光纖之父”高錕,“電話通訊之父”亞歷山大·貝爾DNA發現者“生物分子學之父”弗朗西斯·克里克,“建築電訊派”核心彼得·庫克,人工智能AlphaGo的創建者戴密斯·哈薩比斯大衞·席爾瓦文學大師泰戈爾,印度國父聖雄甘地和伊藤博文等。
倫敦大學主樓
倫敦大學學院擁有包括國家醫學研究中心(NIMR),歐洲頂尖的太空探索實驗室(MSSL),以及世界著名的蓋茨比計算神經科學中心(GCNU)在內的諸多領先科研機構。其主校區鄰近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國王十字車站攝政公園,坐落於倫敦市中心。
該校在2017年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世界第23名,英國第4名;2017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位列世界第17名,英國第3名;2017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名,英國第3名;在由英國官方2014年大學科研水平排名(REF)中,倫敦大學學院位列全英第2名,僅次於牛津大學。 [10] 
倫敦國王學院
倫敦國王學院簡稱King's或KCL,與倫敦大學學院同為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國王學院由英國國王喬治四世於建於1829年,同年授予皇家特許狀,是英格蘭第四古老和倫敦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學院的校友及教員中共誕生了12位諾貝爾獎得主,16位政府或國家首腦、34位英國現任國會議員。其中包括“上帝粒子”之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彼得·希格斯賓利汽車創始人沃爾特·本特利文學巨匠托馬斯·哈代以及女文豪伍爾芙等。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政經學院同為英國著名的“金三角名校”。此外,KCL還是“科學與工程南聯盟(SES-5)”成員。
作為英國錄取標準最為嚴苛、入學難度最大的高等學府之一,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在多個國際排行榜上位居世界前列。位列2017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5位,英國排名第6位;2017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6位,英國第5位;2017THE世界大學排名第27位;2016/17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50位,英國第7位。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QMUL、Queen Mary。1885年,瑪麗女王學院建立,並於1915年加入倫敦大學。學校現有學生近20000多人,超過7000多人的海外留學生,超過4000位的教職員工,20多個主學科,現為全校最大的學院之一。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提供一系列的高等研究學位:博士(Phd),碩士(MA, MSc and LLM)以及學士課程,涵蓋了超過240多項的專業課程。在倫敦大學各學院中,只有瑪麗女王將教學、科研和住宿全部集中在了倫敦市中心的校園,大學的主校園坐落於倫敦東區的Mile End,其他4個校區皆位於倫敦市區中心地帶。 [11]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LSE。創立於1895年,為倫敦大學聯盟成員,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也是羅素大學集團成員,被譽為英國金三角名校之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一所專注於社會科學領域的世界頂尖學校,是經濟金融領域的全球先驅。
LSE在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極高口碑。現任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曾在LSE執教。至2016年為止,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了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LSE是世界頂級投行和金融機構的target school,其畢業生平均起薪為英國大學最高。英國央行副行長Shafik於2017年9月出任其母校LSE的校長。
在2013至2017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LSE在社會科學及管理學領域的排名上已連續五年榮登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在近6年(2011—2016)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的社科領域中,LSE均居歐洲第1位。在最新由英國官方每7年發佈一次的大學科研水平排名(REF)中,LSE擁有英國最高比例的世界頂尖研究,高於牛津、劍橋。在所有的歐洲大學中,LSE培養了最多的億萬富翁。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RHUL、Royal Holloway,全稱皇家霍洛威與貝德福德新學院,由貝德福德學院和皇家霍洛威學院合併而成,1886年由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皇家特許狀。學校位於倫敦市外的薩瑞,校園佔地面積達100英畝。在建校後的80年間只招收女生入學,現為男女同校的新學院。
1982年,學院投資2,000萬英鎊擴建校舍,1986年竣工。主要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藝術、數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最高學位為博士,學校的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傳媒和藝術學院、計算機學院處於全英一流水準,影視製作、影視劇本寫作、紀錄片製作、戲劇製作、導演、戲劇表演等專業均為實操型專業,在全英享有很高的聲譽。
此外,學校是世界上首個開設信息安全專業授課型碩士課程(MSc)的大學,與牛津大學合作建設由政府出資的英國國家網絡安全研究中心。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擁有120多年的教學和研究歷史。學校創建於1894年,於1966年獲得皇家特許狀,並於2016年正式加入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更名為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學校三分之二以上的課程都得到相應專業機構的認可。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坐落於倫敦市中心北側,緊鄰倫敦金融城。大學致力於將教育,科研及企業相結合,在倫敦的商業和職場生活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倫敦大學城市學院下設五個學院,其中以卡斯商學院,城市法學院最為出名。
卡斯商學院是全英前四,全球前37的商學院,倫敦大學城市學院有知名校友,例如英國第一女首相撒切爾夫人,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就畢業於城市法學院,還有印度聖雄甘地,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教授等。同時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的名譽校長均為歷屆倫敦市的市長擔任。
倫敦學生滿意度第1(英國完全大學指南2017和2018),英國大學排名第18(衞報大學排名2017),學生就業率排名全英前15(Times大學排名2017)。下設5個學院,開設一系列的優質課程一流的教學與研究設施來自150多個國家的19500名學生來自50多個國家的3000名專業教師團隊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的卡斯商學院,在整個歐洲都享有極高的聲譽並獲得AMBAEQUISAACSB三大國際認證。同時在阿聯酋首都迪拜開設了分校,為北非中東的學生提供在職MBA(Executive MBA),在職博士(Executive PhD),及各類短期培訓課程。卡斯商學院在2017年的金融時報英國排名的第4位,全歐洲排名第15位。
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
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由伯貝克基金會於1823年創辦,是倫敦大學最古老的高等學院。為英國五家不參加商業排名的高等院校之一(另外四家為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倫敦商學院蘇富比藝術學院等)。
伯貝克學院主要以研究生和博士的培養為主,與倫敦金融城及各行業界聯繫緊密。伯貝克學院更傾向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招收中國應屆學生人數非常少,全校2013/2014年度中國學生總數約30人(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只佔該學院總人數的千分之二。該學院在學術方面享有英國頂級水準。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成立於1916年,是歐洲地區研究亞洲非洲問題的主要中心之一,主要課程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地理、宗教研究、人類學、語言學、藝術、建築、音樂以及近30種語言文學課程。是世界傑出的亞洲和非洲研究中心之一,是歐洲制定相關亞洲與非洲戰略重要的智囊機構,是英國唯一一所專門研究亞洲、非洲、近東中東的高等教育機構 [12] 
倫敦商學院
倫敦商學院簡稱LBS,是一所國際化商學院,為倫敦大學的兩個研究生院之一,不提供本科教學,只提供金融和管理學方向的研究生課程。學院坐落於倫敦市中心,緊靠皇家公園攝政公園倫敦商學院歷來被認為是歐洲最頂尖的商學院之一
2011年,該校連續第三年被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排行榜評為世界第一,與沃頓商學院並列第一。在2012年的排名中,倫敦商學院被評為世界第四。在其他全球商學院排名中,倫敦商學院也始終位居全球前五。LBS的錄取流程極為嚴格,是全球申請難度最大的商學院之一。優秀的GPA成績、極高的GMAT考試成績和極強的個人綜合能力通常是獲得錄取的必要條件。
倫敦商學院的平均GMAT錄取成績為701分,與同屬倫敦大學體系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要求相當。
  • 藝術學院
皇家音樂學院
倫敦大學皇家音樂學院英文名稱“Royal Academy of Music”(簡稱RAM),是一所有悠久歷史的著名音樂學院。擁有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800個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這個令人興奮的環境裏學習,他們很多畢業後成為了未來的優秀演奏家、指揮家和作曲家。QS排名(2016、2017):英國第二的音樂學院。
皇家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
皇家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 Drama)是一所位於倫敦的藝術類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倫敦大學的加盟學院之一。由Elsie Fogerty創建於1906年。建校校址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
如今學院已有由850多名註冊學生及50名教授專家組成的學術團隊。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稱自己為”全英國最大,研究面也最廣的專業戲劇機構,而學校的師資隊伍正是全英國最大的表演藝術家羣體,學院的研究生院也為歐洲培養出了最多的藝術專家。
2008年10月9日,中央演講戲劇學院校方宣佈其傑出校友、劇作家及導演、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羅德·品特出任新一任校長。然而品特兩週之後即不幸病逝。校長一職遂由導演Michael Grandage接任。
金史密斯學院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是倫敦大學聯盟的一份子,專攻藝術、傳媒與文化創意課程的教學和研究。當時是以金匠工藝和娛樂學院(Goldsmiths' Technical and Recreative Institute)之名於1891年成立,後於1904年併入倫敦大學,改名為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又譯金匠學院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孕育了超過20位歐洲最具代表性藝術大獎透納獎得主。傳媒類學科(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2017)全球第8,全英第2;藝術設計(Art & Design)排名全球第15,全英第4;音樂表演專業(Performing Arts)排名全球第22,全英第9。
在英國政府的科研水平評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2008)中的世界級研究比例一欄位列全英第九名,傳播與媒體研究排名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並列全英第二名。根據來自英國教育部門的權威排名,2015年英國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 2015,前RAE排名),Goldsmiths傳播與媒體綜合排名全英前三名,傳播與媒體學院的研究影響力(research intensity)位列全英第一。
考陶爾德藝術學院
考陶爾德藝術學院成立於1932年,主要從事藝術史研究以及藝術品修復研究,該學科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的教學活動,研究生課程還包括服裝史、繪畫、壁畫、紡織等。
考陶爾德藝術學院考陶爾德藝術學院(Courtauld lnstitute of Art)位於英國倫敦的Strand街的薩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是在藝術歷史和收藏領域中集教學與研究為一體的世界領先的學院之一,並在最新的研究評估活動中被授予了5*的等級。
考陶爾德藝術畫廊中收藏了世界上著名的藝術品,是英國最重要的收藏畫廊之一,考陶爾德藝術學院的維物圖書館收集了圖樣,繪畫、素描、版畫、西方藝術,康韋Conway Library的圖書館收集照片的剪報、建築、雕塑、手稿、玻璃上的彩繪、壁畫、以及紡織品。學院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並沒有春季班和暑期班。學院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有很多著名的教授,高級講師。
  • 醫學院
聖喬治醫學院
聖喬治醫學院是英國倫敦大學的一員,是始建於1733年的最古老的公立醫學學院。提供一系列的多學科交叉的本科和研究生醫學學位,設置的系別有:醫學和生物醫學科學系和健康與社會護理科學系,其中學院有基礎醫學科學學院,診所發展科學學院,細胞與分子醫學學院,社區健康科學學院,精神健康學院,醫學與健康護理教育中心等。
癌症研究院
英國癌症研究院於1909年作為皇室馬斯登醫院的一個部門而成立,在2003年加入倫敦大學。連同皇室馬斯登醫院,英國癌症研究院是歐洲最大的綜合癌症研究中心
在2008年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研究評估報告中,英國癌症研究院表現優秀。英國癌症研究院可授予醫學研究博士學位,另外學生還可選擇半日制方式完成腫瘤學碩士學位。英國癌症研究院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設有中國獎學金項目,英國癌症研究院是世界著名的癌症研究機構。該機構的中國獎學金項目旨在推動中國癌症研究水平,並促進英國癌症研究人員和中國同行之間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獲得該獎學金的中國研究人員將前往英國著名的癌症研究所工作3年。
皇家獸醫學院
皇家獸醫學院建於1791年,1875年併入倫敦大學。可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聖巴塞洛繆醫院醫學院聖巴塞洛繆醫院建於1123年,1662年開設第一個講座,招收學生聽課。1921年改現名併成為倫敦大學附屬學院之一。最高學位是醫學哲學博士。
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
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建於1924年,為倫敦大學附屬學院之一。下設的熱帶病醫院是一所教學醫院,主要專業包括社區衞生傳染病學、人類營養、醫學人口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寄生蟲學、醫學統計學、職業健康、熱帶醫學等。該學院的學生來自90多個國家,最高學位為博士。
  • 研究所
下列研究機構皆由倫敦大學總部所委派的倫敦大學高級研究院負責其主要的行政管理工作。此類小而精的研究型學院不同與上述的獨立管理的大學型學院,這些研究機構日常教學任務較少,並不招收本科學生,主要以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EFCE)及其他相關部門所交代的研究任務為主,故不參加任何大學排名。這些倫大高研院下屬的研究機構有着悠久的歷史,並享有世界聲譽,有的研究院所還管理着國家性質的專業性圖書館。
英國高等法律研究院
英國高等法律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 IALS),1945年成立,主要從事英聯邦歐盟立法研究,管理着幾項世界級的法律期刊。作為倫敦大學重要研究機構,是為研究生提供法學教學與研究的學術中心,同時為其他學院法律專業的本科生提供教學服務。該院與國內頂級律所及仲裁委員會有着密切的合作關係,並主持着每年在該院舉行的“中國商事爭議解決高峯論壇”。
英國古典研究所
英國古典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Classical Studies, IClS)建於1953年,主要從事古希臘古羅馬語言和文學的研究工作。對倫敦大學各學院和其他大學(含海外大學)的教師、研究生、學者開放,但不直接招收學生。
英國現代語言研究所
英國現代語言研究院(Institute of Modern Languages Research):日耳曼語言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主要從事德國語言文學研究;英國羅曼語研究所(成立於1989年)。
英語研究所
英語研究所(包括手稿和印刷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English Studies, IES)
英國曆史研究所
英國曆史研究所(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HR),建於1921年,是倫敦大學乃至英國的歷史學研究中心,正在力爭成為世界歷史學界的中心,下設美國研究中心。該所與劍橋大學並列為英國最重要的歷史學研究機構,其館藏資料囊括了一千多年來英國的主要歷史文獻,其管理的《Historical Research》乃英國史學方面最權威的學術期刊。該研究所與國內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兩校有着密切的學術交流關係。
英國哲學研究所
英國哲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hilosophy, IP)
英聯邦研究所
英聯邦研究所(Institute of Commonwealth Studies, ICwS)建於1949年,主要從事社會科學和英聯邦史的教學與研究。
拉美研究所
拉美研究所(Institute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ILAS)建於1965年,是倫敦大學乃至全國拉丁美洲地區研究與教學機構的協調中心。
沃伯格研究所
沃伯格研究所(The Warburg Institute, WI)建於1905年,為已故藝術理論大師、《藝術的故事》作者貢布里希的任職單位,英國最權威的中世紀藝術史研究機構。其館藏資料甚至囊括部分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重要文藝作品,有着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該所於1944年併入倫敦大學,主要從事歐洲思想、文化、藝術和科學史的教學與研究,還開設哲學碩士學位課程,並負責倫敦大學相關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的論文答辯。
巴黎研究所
巴黎研究所建於1894年,現為倫敦大學附屬學院之一。設法語部(主要為英國本科生服務)和英語部(主要課程包括語言、文學、翻譯和英語培訓等)。
  • 其他機構
三一音樂學院
建於1872年,由音樂系教師授課,2005年與Laban Dance Centre合併為聖三一拉邦音樂舞蹈學院聖三一拉邦音樂舞蹈學院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在研究學位方面有合作關係。 [13] 
帝國理工大學(已獨立)
倫敦大學帝國學院成立於1907年,聯邦大學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學院於2007年7月正式脱離倫敦大學成為一獨立大學。中文中,通常被稱為帝國理工學院,或簡稱為帝國理工。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2007全球大學排名顯示,倫敦帝國學院世界排名第五。
作為一個專精於科學技術和醫學的大學,帝國理工享有和麻省理工的聲譽,研究水平在英國大學三甲之列。擁有大約2800名研究人員,其中53名為皇家學會會員(Fellow of Royal Society),57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帝國理工過去的成員中有14個諾貝爾獎和2個菲爾茲獎得主。2004/5年度,學生總數11152人,其中海外學生(非歐盟)約佔26.5%。在英國大學排名中,帝國理工佔據第三,除了理工與醫學科系外,其商學院在英國排名前列,英國金融時報評出的世界商學院百強中處在中游位置。
2005年12月9日,學院宣佈2007年退出聯邦制的倫敦大學,並正式開始與倫敦大學磋商相關事宜。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霍華德·戴維斯爵士發表聲明,表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決定不會退出倫敦大學,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將對2007年9月入學的新生開始頒發學院自己的學位。帝國理工在2007年7月8日,正式脱離倫敦大學,並慶祝其一百週年校慶。
海斯羅珀學院(已關閉)
倫敦大學海斯羅珀學院即倫敦大學神學院,下設神學系和藝術系,一半以上的本科生為在職人員。
2019年1月31日,海斯羅珀學院正式停止運行。 [14] 
其他機構
倫敦大學的其他學術機構還包括:倫敦大學天文台(1929年建在市外的彌爾山上)、倫敦大學視聽中心(建於1968年)、倫敦大學植物園、大學計算機服務部(下設7個服務中心)、大學海洋生物學實驗站(建在蘇格蘭的坎佈雷島上)、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200萬冊,期刊5500種,此外每個學院和研究院均有自己的圖書館,其中大學學院的圖書館藏書量達150萬冊)、倫敦大學原子反應堆中心、倫敦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中心。 [15] 

倫敦大學國際課程

倫敦大學國際課程(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前稱倫敦大學校外課程(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s),成立於1858年,經維多利亞女皇授權取得皇家特許資格,是全世界第一個開辦跨境教育和境外合作辦學的學府。2010年,更名為倫敦大學國際課程。 [17]  2018年2月起,倫敦大學設立倫敦大學國際部(University of London Worldwide),負責統籌發展倫敦大學國際事務及境外合作辦學。 [18]  中國境內授權InterGreat Education Group為獨家市場顧問,協助與中國大陸地區的院校開展合作辦學,設立中國校區及教學中心。 [18] 
倫敦大學國際課程包括不同學科的本科,碩士學位課程,及國際本碩預科。每個課程都由下屬的18個學院以各自學科優勢作為指導院校(Lead College)負責課程設計及教學指導。學習學位課程的學生報考時需在倫敦大學本部及海外教學點同時註冊學籍,完成規定科目,通過大學考試委員會考試作評核,將授予與在本部學習同等的學歷,並參加年度畢業典禮。非學歷課程,需要跟隨有關教學大綱,利用學生在線學習中心自主完成學習,並通過考試。
倫敦大學的海外教學點或聯合辦學學院通常是選擇與在該地區學術領域享有較高聲譽的院校合作設立。倫敦大學國際課程有超過52000名學生就讀,來自約180個國家,全球共設立120個教學點。 [19] 
下屬院校中參與國際課程開發及教研的學院: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倫敦大學皇家霍洛維學院,倫敦大學學院(UCL),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倫敦大學巴黎學院。

倫敦大學大學文憑

9所獨立大學學院
在倫敦大學下屬的各個學院和研究所分散在大倫敦地區,擁有高度自主權:在多數實際場合中,這些學院被作為獨立大學對待 [24]  。根據英國法律,倫敦大學所頒發的學位證上除了標有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字樣,還會在University of London字樣下標註具體的學校名稱,比如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King's College London等。其中,大學學院、國王學院、政治經濟學院、亞非學院、瑪麗女王學院、金史密斯學院、聖喬治學院有權頒發不帶有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字樣的自己的文憑。學生可以選擇是要帶有倫敦大學(同時會標註具體就讀的學校名稱)字樣的證書,還是選擇學院自己的證書。根據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相關信息,倫敦大學學位亦可進行認證。
跨境辦學、國際課程與合作部
2018年2月起,UOL International進行重組,並更名為UOL Worldwide。倫敦大學下屬12個學院共提供48個本碩學位課程。在倫敦大學境外合作辦學機構畢業的學生,所獲得的文憑中必須標註所畢業的專業所負責學術指導的學院(Lead College)全稱,並由學術指導學院舉行考核,該部分學生直接註冊於倫敦大學。如學位教育中有1或2年在倫敦大學本部完成,畢業時可選擇所在學院的學位證書或倫敦大學統一畢業證書。在境外獲得倫敦大學學歷的學生所採用與在倫敦大學本部完成的學生所採用同樣的學分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據統計,到2017年為止,培養了超過5萬名來自世界180個國家的學生,其中有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6名國家元首曾在倫敦大學的境外合作辦學機構獲得學歷。
鑑於曾經發生過仿冒倫大學位證的事件。在此提供驗證學位真偽的方法:1.教育部認證(會發一個認證證明,非強制,且非全日制學生不會取得這個證明),這個是最權威的;2.發郵件給倫敦大學核實;3.看學位證右下角有沒有一個激光防偽的小方塊。

倫敦大學校園環境

  • 圖書館
議事大樓圖書館 [20]  是英國最大的圖書館之一,館藏圖書200萬冊,其中包含1851年之前出版付梓的文獻12萬冊,學術期刊5295種,原始手稿1000份,論文17萬份。所藏書目主要涵蓋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對所有成員院校師生開放。
圖書館
除議事大樓圖書館外,倫敦大學各成員學院和研究所皆有各自的圖書館。倫敦大學學院(UCL)擁有大小16個圖書館,總藏書量達150萬冊,為各學院之最,藏書中不乏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原本等珍貴文獻
  • 學生會
倫敦大學學生會(ULU) [21]  是倫敦大學跨學院的龐大學生組織,也是各成員學生會的總會(umbrella organisation),會員人數達12萬人,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學生會。其宗旨是為各成員學院學生提供文化交流、娛樂休閒和體育運動服務。位於倫敦市中心Malet Street的七層樓高的學生會總部大樓內設有酒吧、餐館、健身房、游泳池和音樂廳等設施,供全校學生使用。
2013年5月,由於發動學生舉行遊行示威抗議高昂學費觸怒校方,ULU已被校方以投票率過低為由降格為非政治團體,停止對其撥款,剝奪投票選舉權,本質上將不再存在,降格決定從2014年起生效。 [22] 
  • 宿舍
倫敦大學的官方宿舍稱為跨學院宿舍(Intercollegiate Halls),對所有成員院校的全日制學生開放。宿舍分為包餐(Catered)及自炊(Self-Catered),同一間宿舍也可能同時存在包餐與自炊兩種模式。目前倫敦大學有9個跨學院宿舍(Intercollegiate Halls)。它們分別是:Eleanor Rosa House、College Hall、Connaught Hall、Lillian Penson Hall、International Hall、Nutford House、The Garden Halls、Gower Street和Handel Mansions;9個宿舍分散於倫敦市中心,住宿費用從160鎊每週到380鎊每週不等。 [23] 

倫敦大學社會評價

倫敦大學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在倫敦大學中排名最高,全球排名一直保持在前30強。近幾年由於科研水平和經濟實力的迅速發展,跨入了QS世界排名前5名大學的頂尖行列。
QS世界大學排名
年份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名次
7
5
4
4
7 [16]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名次
21
21
17
17
英國官方研究排名REF 2014 英國大學官方排名):研究實力(power)1
倫敦國王學院
QS世界大學排名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19
16
19
26
27
21
23
22
24
46
73
96 [16]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15—16(Times Higher Education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7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5(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55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2015(U.S.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61
英國官方研究排名REF 2014 英國大學官方排名):研究實力(power)6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QS世界大學排名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35
71
68
69
64
80 [16]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3
34
32
39
47
86
英國官方研究排名REF 2014 英國大學官方排名):研究實力(power)28

倫敦大學知名校友

倫敦大學是一所由多個大學組成的巨型學府,若將其視為一個普通大學,則其學生總數達135090人,位居英國第二(第一位是英國開放大學),知名校友人數眾多,難以一一列舉。據有關統計,倫敦大學過往校友及教職員中,共產生過4位國王、52位總統和首相、72位諾獎得主、6位格萊美獎得主,2位奧斯卡獎得主及3位奧運會金牌得主。其中以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的貢獻最大。
諾獎得主
學院名稱
諾獎獲獎人數
26
17
帝國理工學院(已獨立)
15
12
7
4
1
李斯特預防醫學研究所
3
君主國王
Tuanku Jaafar
馬來西亞國王,1994—1999(LSE)
Letsie III of Lesotho
萊索托國王
Margrethe II of Denmark
丹麥國王,1972至今(LSE)
Sultan Salahuddin
馬來西亞國王,1999—2001(SOAS)
Anthony Brooke
砂拉越布魯克王(SOAS)
政府首腦
John Atta Mills
加納總統(SOAS)
Hossein Ala'
伊朗總理
Harmodio Arias
巴拿馬總統,1932—1936(LSE)
óscar Arias
哥斯達黎加總統,1986–1990,2006至今(LSE)
Marouf al-Bakhit
約旦首相,2005—2007(KCL)
Errol Walton Barrow
巴巴多斯首相,1962–1966,1966–1976,1986—1987(LSE)
Sükhbaataryn Batbold
蒙古總理,2009至今(LBS)
Abd ar-Rahman al-Bazzaz
伊拉克總理,1965—1966(KCL)
Marek Belka
波蘭總理,2004—2005(LSE)
Godfrey Binaisa
烏干達首相,1979—1980(KCL)
Heinrich Brüning
德國總理,1930—1932(LSE)
Kim Campbell
加拿大總理,1993(LSE)
Eugenia Charles
多米尼加首相,1980—1995(LSE)
John Compton
聖盧西亞總理,February–July 1979 & 1982—1996(LSE)
Sher Bahadur Deuba
尼泊爾首相,1995–1997,2001–2002,2004—2005(LSE)
Luisa Diogo
莫桑比克首相,1991—1992(SOAS)
Bülent Ecevit
土耳其總理(SOAS)
Pedro Gerardo Beltran Espanto
秘魯首相,1959—1961(LSE)
Rajiv Gandhi
印度總理,1984—1989(ICL)
Chaim Herzog
以色列總統,1983—1993(UCL)
Hirobumi Ito
日本首相,1885–1888,1892–1896,1898,1900—1901(UCL)
John F. Kennedy
美國總統,1961—1963(LSE)
Jomo Kenyatta
肯尼亞總統,1964—1978(LSE)
Mwai Kibaki
肯尼亞總統,2002至今(LSE)
Glafkos Klerides
塞浦路斯總統,1993–2003(KCL)
Junichiro Koizumi
日本首相,2001—2006(UCL)
Thanin Kraivichien
泰國總理,1976—1977(LSE)
Yu Kuo-Hwa
台灣行政院長,1984—1989(LSE)
Hilla Limann
加納總統,1979—1981(LSE)
Alfonso López Pumarejo
哥倫比亞總統,1934–1938,1942—1945(LSE)
Ramsay MacDonald
英國首相,1924,1929—1935(BBK)
Michael Manley
牙買加首相,1972–1980,1989—1992(LSE)
Kamisese Mara
斐濟首相,1970—1992;斐濟總統,1994—2000(LSE)
Sir Lee Moore
聖基茨和尼維斯總理,1979—1980(KCL)
Robert Mugabe
Kocheril Raman Narayanan
印度總統,1997—2002(LSE)
Kwame Nkrumah
加納總統,1960—1966(LSE)
Tassos Papadopoulos
塞浦路斯總統,2003—2008(KCL)
Percival Patterson
牙買加總統,1992—2006(LSE)
Sir LyndenPindling
巴哈馬總理,1969—1992(KCL)
Romano Prodi
意大利總理,1996–1998,2006–總統,歐盟輪值主席,1999—2004(LSE)
Navinchandra Ramgoolam
毛里求斯總理,1995—2000(LSE)
France-Albert René
塞舌爾首相,1976–1977;塞舌爾總統,1977—2004(KCL)
Bülent Ecevit
土耳其總理(SOAS)
Sir Veerasamy Ringadoo
毛里求斯總統,March–June 1992(LSE)
Luisa Diogo
Moshe Sharett
以色列總理,1953—1955(LSE)
Constantine Simitis
希臘總理,1996—2004(LSE)
Anote Tong
基里巴斯總統,2003至今(LSE)
Pierre Trudeau
加拿大總理,1968–1979,1980—1984(LSE)
Robert Fico
斯諾文尼亞現任總理(UCL)
Ahmed Mahamoud Silanyo
索馬里蘭現任總統(LSE)
其他校友
陳帥佛
高錕 [25] 
-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