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鎖定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簡稱:LSE,中文簡稱:倫敦政經)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由費邊社成員韋伯夫婦、格雷厄姆·華萊士和喬治·蕭伯納於1895年創立,現為倫敦大學聯盟成員和羅素大學集團成員 [1] 金三角名校之一,被譽為“G5超級精英大學” [2] 
LSE產生了1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超過55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截至2016年,所有諾貝爾經濟學獎中有27%(13/48)被授予或聯合授予給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相關人士。 [36]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專注於社會科學研究,在政界商界學術界極負盛名。在2013年—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LSE在社會科學領域始終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歐洲第一 [35] 
中文名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外文名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簡    稱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LSE、倫敦經濟學院、倫敦政經
創辦時間
1895年
創辦人
韋伯夫婦
格雷厄姆·沃拉斯
蕭伯納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社科類研究型大學
學校特色
倫敦大學成員
G5
金三角名校
羅素大學集團成員
歐洲大學協會英聯邦大學協會成員 展開
現任領導
Minouche Shafik(校長) [7] 
Shirley Pearce(校理事會主席)
安妮公主(校監) [8] 
院系設置
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管理學、國際關係學、法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
校    訓
Rerum cognoscere causas(拉丁語:瞭解萬物發生的緣故)
地    址
Houghton Street, London, WC2A 2AE
主要獎項
18位諾貝爾獎得主
知名校友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
羅伯特·蒙代爾
威廉·阿瑟·劉易斯
皮埃爾·特魯多
李光耀 展開
學生人數
11,850(其中研究生人數為6,795) [9] 
男女生比例
46:54 [9] 
國際生佔比
68%(其中非歐盟成員國學生佔比為49%) [9] 
捐贈基金
1.55億英鎊
財政預算
4.151億英鎊
吉祥物
海狸(Beaver)
代表色
紫色、黑色與金色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辦學歷史

1895年,因一羣推崇費邊主義的英國費邊社會員倡議,LSE得以創立。費邊原是古羅馬的將軍,以善於使用迂迴戰術而聞名。19世紀80年代在英國興起的,以温和改良手段來實現社會主義的思潮,就被稱為費邊主義。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1900年,LSE加入倫敦大學,開始成為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部分,並在兩年後頒發出第一個本科學位。LSE是倫敦大學聯盟中最大的學院之一。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盾徽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盾徽
創立之初
倫敦政經學院於1895年由工人社會主義組織費邊社成員韋伯夫婦、格雷厄姆·沃拉斯(Graham Wallas)和蕭伯納建立。建立之初的啓動資金由私人慈善家提供,還包括費邊社成員Henry Hunt Hutchinson的20,000英鎊的遺贈。因為學院的創始人都堅信要由改良主義者而非革命者來發展社會主義事業,所以LSE的建立就是為了輔助費邊社達到其實現務實的社會建設的目的。學院的研究課題一直專注於消除貧困和財富分配不均等相關議題,這使得費邊社和倫敦政經逐漸成為影響英國工黨的重要力量。
由於當時的英國缺乏優秀的教授與良好的科研環境,其碩士學生數量相比於其他國家少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LSE確立其辦學宗旨為重新教育和培養英國的政商界精英。就在學校建立的前一年,英國科學促進會出面強調了系統學習社會科學的需要。韋伯夫婦統籌考慮倫敦政經學院的辦學目的,進而吸收借鑑了當時巴黎政治學院通識教育課程理念,選擇採取“全面涵蓋”式的課程設置來教授社會科學相關專業。1895年10月,倫敦政經學院於Adelphi的約翰街9號正式開學。
LSE地球儀 LSE地球儀
發展進程
學校在創立後得到迅速擴張,於1896年9月就和新建的校圖書館(英國政治經濟圖書館)一同搬到了Adelphi Terrace 10號,並在後續的幾年中繼續保持着發展的步伐。到了1900年,學校被倫敦大學認可並吸納為其下的一個經濟院系,並於同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和博士生。與此同時,倫敦政經學院的學術範圍開始拓展至其他社會科學相關學科,包括地理學(1902年)、哲學(1903年),之後則是國際關係學、歷史學、法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到了1902年,小小的Adelphi Terrace校區已經容納不下整個學院,於是倫敦政經學院於當年正式搬到了學校位於Aldwych和國王大道的校址——離白廳僅有一步之遙。學校的老教學樓(Old Building)於1922年正式在Houghton Street落成。這棟建築在1920年由英王喬治五世奠基,仍然是學校最重要的辦公和教學用地之一。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福利國家論的構建者之一、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創立者威廉·貝弗裏奇擔任校長的幾年裏,倫敦政經重新定義了經濟學,這一新構想即“(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科學”後來被認為是經濟學的標準定義。從這一意義上來説,倫敦政經應該被視作現代經濟學的始祖。貝弗裏奇還任命了弗裏德里克·哈耶克為學院教授,而後者通過他與凱恩斯的著名論辯將倫敦政經學院推上了世界舞台 [17]  。倫敦政經與以凱恩斯代表的劍橋大學的兩種迥然不同的經濟學思想催生了現代經濟學領域中的兩大主流學派,仍在爭論福利國家完全市場經濟的優劣。此外,學院的政治學教授拉斯基作為極左政策的倡導者(信奉社會民主主義和政治多元主義),其理論對英國政治產生了巨大影響,很多知名的世界領袖如約翰·肯尼迪等,在倫敦政經求學時也受到過他的影響。
LSE最初傾向於社會主義的聲譽,在20世紀60年代發生了變化。當時的校長極力抗爭,使學校擺脱了費邊社的影響,但這引發了許多學生和教員的抗議,其中就包括已服務於學校多年的校董會主席昂內爾·羅賓斯。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的前任校長、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是政治中間派第三種道路”理論的奠基人,英國首相託尼·布萊爾和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等都是其理念的追隨者,西班牙首相何塞·路易斯·羅德里格斯·薩帕特羅德國總理格哈德·施羅德等人的施政方針亦體現了這一理論的核心觀點。託尼·布萊爾曾在2005年為LSE費邊窗的永久展出揭幕。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辦學條件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系設置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共設有18個系、26個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開辦有經濟學、數學與統計學、歷史學、法學、哲學等多項社會科學相關專業。正如學院的拉丁文校訓“瞭解萬物發生的緣故”(Rerum cognoscere causas)所言,LSE多年來一直遵循公正的辦學及研究原則,其院長與教授皆持有差異化的政治傾向,並且來自於各種不同的學派背景,凸顯了學院對於多元理念的兼收幷蓄。
倫敦政經學院提供超過120個理學碩士(MSc)課程、2個公共管理碩士(MPA)課程、1個法學碩士(LLM)課程、30個理學學士(BSc)課程、1個法學學士(LLB)課程及2個文學學士(BA)課程(歷史學與地理學)。這些課程是通過學院的19個科系、30多個研究中心和1個語言教學中心授課,學院的主要科系及研究中心如下表所示:
科系設置
經濟學系
法學系
政治學與政府治理系
僱傭關係與組織行為組
社會學系
地理學與環境研究系
公共政策研究系
信息系統與創新組
人類學系
國際關係學系
歐洲研究學會
管理經濟學與策略組
會計學系
歷史學系
性別研究學會
行為研究組
數學系
管理學系
發展研究學會
統計學系
傳播學與媒體研究系
社會心理研究學會
哲學、邏輯學及科學方法論研究系
LSE開設的眾多社會科學領域相關課程彼此之間聯繫密切,所有的本科生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都被要求選擇至少一個本專業以外的課程,目的是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除此之外,學校也開放大課,來自於不同科系的學生都可以旁聽。LSE主要通過大課和小班教學兩種方式進行授課,大課的人數依不同課程而變化,規模較大的大課如經濟學基礎等一般有將近1000名學生參與,而小班教學通常為10—20人的規模。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本科課程
經濟學 Economics
哲學 Philosophy
會計與金融 Accounting and Finance
人類學 Anthropology
計量經濟學與定量經濟學 Econometrics and Quantitative Economics
政府學 Government
國際關係與事務研究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Affairs
社會學 Sociology
法學及法律研究 Law and Legal Studies
歷史學 History
經濟史 Economic History
精算學 Actuarial Science
商務統計 Business Statistics
人力資源管理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管理學及工商管理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數學 Mathematics
統計學 Statistics
環境研究 Environmental Studies
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地理學 Geography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公共政策研究 Social Policy
研究生課程
會計與金融、工商管理經濟學城市科學犯罪學犯罪心理學傳播學與媒體研究、區域文化研究、歷史學、法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113個專業。
國際校區學位課程
20世紀60年代初期,正當新加坡建國和經濟騰飛之時,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下轄的管理發展組開始籌建新加坡管理學院(SIM),該學院成立於1964年11月28日(新加坡1965年獨立建國),是新加坡本國專業的國際化教育高等學府,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商業管理、國際貿易、經濟和金融等領域。建校最初的幾年,新加坡管理學院只為本地企業的管理層人員提供相關進修課程,但在1973年新加坡教育部啓動了第一項管理學課程即“管理研究文憑課程”後,學院先後與十餘所國際知名大學展開學術合作並且陸續擴展了課程組合範圍,增設了多門文憑課程、學士學位課程和碩士學位課程 [18] 
1992年,受新加坡教育部的指派和委託,SIM開設了國際大學學位課程。在2002年得到英國大學的完全學術認可後,新加坡SIM成立了倫敦大學唯一的海外國際大學課程學術中心。2005年,SIM又成為了英國倫敦大學(UoL)國際學院體系的附屬校區之一,其開設的課程隸屬於該倫敦大學聯盟下的三所著名高校,即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與倫敦大學學院(UCL)(會計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自1986年於SIM開設大學學位課程歷經23年的穩定發展,2009年SIM獲得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海外大學學位課程教學直屬校區”的資格,在新加坡SIM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就讀學生,可以100%享受到英國校區同等師資和教學水平高等教育,同時也享受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學費資助(學費比英國校區便宜)。SIM的畢業生獲得由英國倫敦大學授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本科學位文憑,在英國LSE校區的畢業生獲得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授予的LSE本科學位文憑。這兩個本科學位文憑在英國憲法規定中其效力及含金量相同”,世界各國各界認可度相同同時都可獲得中國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同等認可度和含金量)。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新加坡SIM可選擇以下本科專業:
經濟學 Economics
經濟與金融 Economics andFinance
經濟與管理 Economics andManagement
經濟與政治 Economics andPolitical science
會計與金融 Accounting and Finance
銀行與金融 Banking and Finance
國際關係與事務研究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Affairs
管理學及工商管理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數據科學和商業分析 Data science and Business analysis
管理與數字創新學 Management and Digital Innovation
暑期課程
倫敦政經暑期學校(LSE Summer School)自1989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2006年的申請人數超過了3,000人。該短期課程提供超過50個科目的學習,課程內容與本科相似,包括會計學、金融學、法學、國際關係學和管理學等相關專業。在每年的7—8月,倫敦政經都會同北京大學合作開辦“北京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暑期學校”。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才培養

學生國際化是學院最大的特色之一。截至2019年,LSE的全日制學生約有12000名 [9]  ,其中英國本地生佔32%,另外有19%來自於歐盟成員國、49%來自於海外120多個國家或地區 [9]  ;本科生佔43%,研究生佔57% [9]  ;男性學生佔46%,女性學生佔54% [9] 
LSE是許多世界級領導人與企業家的母校,如校名所示,政治學經濟學和商科是它的最強項。雖然入學門檻極高,LSE仍吸引了來自於超過120個國家或地區的學生入讀。就其最為重要的經濟學專業(本科)而言,每年有超過3,000人報考,而最終只有約200人獲得了錄取通知書。LSE的經濟學專業在英國、歐洲和美國都有着很高的認知度,文憑含金量被普遍認為是全英第一,與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經濟系並稱為英國現代經濟學研究的雙子星,排名居各大主流榜單前列。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入學競爭十分激烈,其研究生專業的基本入學要求是必須取得英國本科的一等(First Class)或二等一(Upper Second Class)學位,外國大學的同等學位亦可被接受。其本科課程的申請也是全英競爭最為激烈的,平均13.4位申請者才收穫1張入學許可,總體錄取率低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而個別課程如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競爭更加激烈,超過20位申請者競爭1個課程位置。2010年,其總體入學要求為大學入學(UCAS)點數達到483,相當於在A-Level課程中取得四門A的成績。而在研究生的錄取方面,不同課程的錄取率存在很大差別,競爭最激烈的專業如金融數學碩士(MSc Financial Mathematics)和風險與金融碩士(MSc Risk and Finance)的錄取率不到5%。
雖然LSE也和其他英國頂級大學一道捲入了“私立學校高接收率”的風波,但是私立學校委員會(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於2006年公佈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私校學生在倫敦政經取得一個課程位置的幾率僅為29.7%,是羅素大學集團高校中最低的。
獎助學金
LSE是歐洲管理學院協會(CEMS)的成員,就讀於學院管理類本科課程的學生可選擇攻讀CEMS碩士文憑,並在另一歐洲國家完成部分課程學習與項目實踐(實習)。LSE設立了規模為400萬英鎊的入學獎學金來支援包括就讀於CEMS項目在內的來自於任意國家、攻讀任意層次學位的優秀學生。此外,學校還專門針對中國學子設有“中英友好獎學金”(支持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以及“渣打銀行獎學金”(支持攻讀碩士學位的中國學生),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可報名申請,但名額有限,有意向的學生需留意申請入口的開放時間。
LSE亦設有一個佛蘭明斯集團獎學金供就讀於會計、經濟及金融相關專業的學生申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評價

2021—22年度,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位居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第49位 [33]  ,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230位 [32]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27位 [31]  ,中國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151—200位 [34]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領域連續八年(2013—2020)位居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 [5]  ;學校開設20個專業方向,政治學、經濟學、金融學、新聞傳播學、公共政策學、地理學等11個學科均被QS列入世界前五 [3]  。LSE經濟學系在學術界權威的蒂爾堡大學經濟學排名(2015—2019)中位居歐洲第一、全球第四 [4]  。根據2011—2016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LSE在社會科學領域連續六年位居歐洲第一。
綜合排名
  • 完全大學指南
2022:英國第3 [30] 
  •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2021:27 [6] 
2020:27 [19] 
  • QS
2024:45 [37] 
2022:49 [29] 
2021:49 [10] 
  • U.S. News
2021:244 [11] 
2020:259 [11] 
  • 軟科
2020:151—200
  • MosIUR
2020:76 [20] 
專業排名
  • QS
2020年LSE開設的全部專業在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表現如下 [21] 
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
專業名稱
世界排名
社會政策與管理(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3
社會科學和管理學(Social Sciences & Management)
2
地理學(Geography)
2
傳播學與媒體研究(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
3
社會學(Sociology)
3
政治學(Politics)
5
發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
4
會計與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
4
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s)
5
歷史學(History)
5
法學及法律研究(Law and Legal Studies)
6
商科(Business & Management Studies)
10
人類學(Anthropology)
8
哲學(Philosophy)
5
人文與藝術(Arts and Humanities)
20
統計學和運籌學(Statistics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
19
心理學(Psychology)
29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111
數學(Mathematics)
113
  • THE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專業排名:
商學與經濟:6 [22] 
社會科學:7 [23] 
法學:8 [24] 
  • U.S. News
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
經濟與商學:8 [25] 
社會科學與公共健康:35 [26]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合作交流

學院亦同其他世界各地的高校合作密切,中國主要合作交流院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12] 香港大學台灣大學等。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術研究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研成果

LSE在英國獨樹一幟,其教學和科研活動主要集中在社會科學領域。該校在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擁有眾多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學術成果,這為學院贏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該校開設有碩士學位課程、學士學位課程、文憑課程、訪問學者課程、暑期課程以及行政管理與職業教育課程。
2006年1月,IDEAS經濟研究報告將倫敦政經學院的經濟系列為全球第三的大學經濟研究系,是非美國大學中的第一名 [13] 耶魯大學於1999年公佈的關於計量經濟學的研究影響力報告分析了全球最佳的100名經濟學博士生,倫敦政經學院因其畢業生名下發表的研究成果超過了2,000頁而名列全球第一 [14] 
LSE規模小且研究項目過分集中在社會科學領域的特點導致了學校的經費並不充裕(2007—2008年度公佈的政府財政預算報告顯示學院僅獲得了2,000餘萬英鎊的撥款,為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的倫敦大學學院的1/14、帝國理工學院的1/15)。LSE在多數綜合性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表現一般,然而在社會科學領域,LSE始終穩居於世界前列,根據2020年度最新公佈的QS世界大學排名,其在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領域排名為世界第二 [15]  、在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領域排名為世界第五 [16] 
政治領域
倫敦政經學院憑藉其與政界、商界、文化界及法律界的緊密聯繫,對英國乃至國際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衞報》就曾這樣描述道:
“Once again the political clout of the school, which seems to be closely wired into parliament, Whitehall and the Bank of England, is being felt by ministers.... The strength of the LSE is that it is close to the political process: the present director Sir Howard Davies moved there from running the Bank of England and his place was taken by former LSE professor Mervyn King. The chairman of the Commons education committee, Barry Sheerman, sits on its board of governors, along with Labour peer Lord (Frank) Judd. Also on the board are Tory MPs Virginia Bottomley and Richard Shepherd, not to mention Lord Saatchi and Lady Howe. ”
經濟領域
倫敦政經學院在經濟學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很多都能通過下文中所列舉的個人及其主要成就來得以體現,這些人都曾在LSE任教或就讀過。儘管以下的大部分經濟學家最終都因自己提出的某個理論或發表的某個研究成果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文本主要列出的是他們對於整體現代經濟學模型架構及思想演變所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經濟自由主義的主要倡導者。他的許多學術作品可以定義英國和美國分別於撒切爾夫人里根時代推行的主要經濟政策。哈耶克哲學的風行曾導致了很多關鍵性的社會經濟結果的產生,包括工會的減少。Beanand Crafts發表的論文稱其經濟思想是兩國在過去的25年裏經濟發展停滯的主要誘因(而同一時期歐洲的其他主要國家都實現了經濟的穩定增長)。此外,哈耶克的理念也對最終導致了東歐共產主義陣營瓦解的自由市場思潮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術資源

政治經濟圖書館
LSE的螺旋樓梯圖書館——英國政治經濟圖書館始建於1896年,是全球最大的社科類圖書館,位於昂內爾·羅賓斯大樓(Lionel Robbins Building)內。作為英國國家級的社科類圖書館,其藏書具有極高價值。該館曾一度24小時全天候開放,但在2007年管理部門改變了它的運營模式:除學校考試期採用全天候開放模式以外,其他時間段改為早八點至晚十點開放。該館每天大約有8,000人次的訪問,它還同時開設有特別國際研究藏館,供每年超過15000名的校外讀者使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圖書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圖書館
政治經濟圖書館在世界範圍內蒐集書刊,但其藏書均是由幾大主流的歐洲語言編寫而成。圖書館的藏書超過了四百萬冊,內容涵蓋了大部分社會科學相關學科領域。此外,圖書館亦藏有大量19世紀初以來的政府出版物統計資料學術期刊。1946年,該館被指定為聯合國的存檔圖書館,用以存放聯合國出版的各類文檔及出版物。而其他國際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的官方文獻,館內均有收藏。
2000年,學院花費3500萬英鎊改造了舊圖書館,翻新後的圖書館由諾曼·福斯特主導的建築事務所設計,引入了富有爭議性的螺旋式樓梯。新圖書館現有450台台式電腦及超過200個筆記本電腦插座,圖書館的四樓和五樓為專門用於學術研究和討論的“LSE研究室羣”。
政治經濟圖書館仍是學校師生們最喜歡去的地方,調查顯示倫敦政經學院學生的年借書量為英國平均值的4倍(約350本)。
肖氏圖書館
肖氏圖書館(Shaw Library)是LSE的另一處圖書館,向學校師生及公眾提供小説等休閒類讀物。該館位於學院的老教學樓(Old Building)內,費邊窗(Fabian Window)也在這裏展出。此外,LSE的師生也有權使用倫敦大學聯盟下其他各成員學院的校圖書館,以及位於羅素廣場的倫敦大學議事大樓等其他設施。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園環境

學院的主校園位於倫敦市的法律中心Holborn,毗鄰皇家法庭、英國廣播公司和倫敦四大法律學院(其中最著名的林肯法律學院就近在咫尺),所佔區域大致介於倫敦西區倫敦金融城之間。大英博物館倫敦大學總部、Senate House圖書館和一些小型專業圖書館都離該校不遠,而距離學校校園不到一英里就是英國主要的政府、法律、金融和傳媒中心的所在地,這些機構才是該校“真正”的研究對象。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地理位置靠近英國政治、工商業及媒體中心,例如英國議會大廈、首相辦公室、各類重要的金融機構、高等法院和英國廣播公司都近在咫尺,因此它與外界交流頻繁、聯繫緊密,每年更有許多國際知名領導人和各界優秀專才到訪,他們在學院進行公開講座、教學及個人研究等活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學院的學術資源,也進一步強化了學院的學術地位。
交通條件
距離學校最近的地鐵站是霍本站、坦普爾站和科文特花園站。2007年11月14日,通往歐洲大陸歐洲之星列車轉移至聖潘克拉斯火車站,從學校步行至此處大約需要25分鐘。此外,到奧德維奇(Aldwych)和國王大道的公共汽車會直接停擺於學校所在的霍頓(Houghton)街旁。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兼職打工
學生選擇在倫敦地區兼職打工通常可獲得不錯的時薪(6—8英鎊),因為倫敦的平均薪資水平較之英國其他城市要高。當然,在校內找到工作的機會並不大,而且根據英國邊境管理局的相關規定,赴英就讀學位課程的海外學生每週工作時長不得超過20個小時。
學費負擔
以下為官網信息整理(部分專業):
會計系——每年£20,472—£23,064
經濟系——每年£17,880—£23,064
金融系——每年£23,064—£28,656
管理系——每年£19,176—£23,064
法律系——每年£17,880—£19,176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住宿條件
相比於UCL、KCL、IC等學校,LSE的住宿條件不佳,入讀的學生大多需要申請倫敦大學提供的校際宿舍或直接選擇在校外租房居住。但情況有所好轉,新校舍(緊鄰主校區)的落成使得學院的宿舍位置增加至2,800個左右,可以滿足大部分本科新生及三年級學生的需求。倫敦政經學院將學生的住宿安排在其開設的學生公寓,這些學生公寓分佈在倫敦市中心的十個不同的區域。在學生公寓中居住的學生超過3,400人。此外,大約有25%的本科新生居住在倫敦大學校際宿舍中。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宿舍分佈圖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宿舍分佈圖
學校保證全部的本科新生以及部分的研究生都可以住在學生公寓,但和其他大多數位於倫敦的大學相同,LSE的校園內部不提供住宿。根據地理位置來看,從最近的High Holborn公寓步行至學校僅需10分鐘(Grosvenor House從2020/21學年起不再為LSE提供宿舍),而從最遠的公寓出發無論是乘坐地鐵還是公共汽車都要花費至少45分鐘。LSE大部分的學生公寓都是由不同國籍、種族、性別的學生在一起混居的。LSE的學生公寓一般提供39周或50周的租房合約。
學院最大的學生公寓Bankside公寓於1996年落成,可以容納617名學生,該公寓毗鄰泰晤士河南岸,著名的泰特現代藝術館就在它的旁邊。1995年建成的High Holborn公寓是學院第二大的學生公寓,離學校主校園約10分鐘的步行路程。而其他公寓也都分佈在倫敦城區中較好的地段:Butler's Wharf公寓坐落在倫敦塔橋旁邊、Rosebery公寓位於繁華的伊斯靈頓、得名於學院前任教授的Carr-Saunders公寓則坐落於富庶的倫敦西區,緊鄰倫敦電視塔。在2005年之後,學校又陸續興建了三處學生公寓用來滿足所有本科新生的住宿需求。2006年開設的Lilian Knowles公寓可以容納360個學生,2006年10月新開放的位於諾森伯蘭街的學生公寓毗鄰特拉法加廣場和泰晤士河,距離著名的商業區牛津街皮卡迪利圓環倫敦唐人街柯芬園廣場以及眾多的西區劇院都很近。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寓樓還被列為二級保護建築,在維多利亞時代曾經是豪華酒店,後來又被政府徵用作為辦公處。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知名校友

國際政治、法律、商業和金融,到文學、音樂、表演藝術及學術研究等領域,都遍佈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友的足跡,而18位諾貝爾獎得主(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文學獎)則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
諾貝爾獎得主
截至2016年,共有18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友或教員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們分別是:
政界
截至2016年,LSE的校友中共誕生有55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包括3位現任國家或地區領導人: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巴巴多斯總理米婭·莫特利以及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和民主進步黨前任主席蔡英文
其他著名的前政府首腦包括:
賽義夫在LSE發表演説 賽義夫在LSE發表演説
埃羅爾·沃爾頓·巴羅(巴巴多斯總理)
Lionel Zinsou(貝寧總理
金·坎貝爾(加拿大首位女總理)
Hilla Limann(加納總統
Joe Bossano(直布羅陀首席大臣)
康斯坦丁·西米蒂斯(希臘總理)
莫里斯·畢曉普格林納達總理,“新寶石運動”的領導者)
蔡英文 蔡英文
P·J·帕特森(牙買加總理)
高橋是清(日本首相,日本銀行總裁)
麻生太郎(日本首相,現任日本內閣副總理兼財務相)
Veerasamy Ringadoo(毛里求斯總統
李光耀 李光耀
Pedro Beltran Espantoso(秘魯總理
Beatriz Merino(秘魯首位女總理)
Edward Szczepanik(波蘭流亡政府總理)
Banja Tejan-Sie(塞拉利昂總督)
李光耀新加坡國父)
俞國華(中國台灣地區行政部門長官,與孫運璿李國鼎、周宏濤等並稱台灣“經濟奇蹟”最關鍵的推手)
此外,在英國前任首相剋萊門特·艾德禮於學校執教的時候,美國前任總統約翰·肯尼迪也曾和他的哥哥約瑟夫·肯尼迪在學校讀書。
29位現任英國議會議員,包括愛德華·米利班德、魯斯·凱利和顧綺慧等,以及現任英國內閣的所有組成人員,都曾在倫敦政經求學。而43位現任英國上議院貴族也都是倫敦政經的校友,其中就包括被譽為“氣候經濟學之父”的前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前美國白宮見習生、“拉鍊門”事件女主角莫尼卡·萊文斯基冷戰時期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亦曾於學院就讀。
商界
截至2016年,學院培養的商業及金融界精英包括:
默文·金恩(前任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貨幣政策委員會主席)
Tony Fernandes(亞洲航空公司創始人兼CEO)
斯泰利奧斯·哈吉-約安努易捷航空母公司易捷集團的創辦人)
斯皮羅·拉特西斯(船業大亨,PrivatSea的創辦者)
Richard Nesbitt(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總裁)
Ruth Porat(現任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CFO,前任摩根士丹利CFO)
裴熙亮(前任摩根士丹利公司總裁)
戴維·洛克菲勒(商界巨頭,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
彼得·薩瑟蘭(曾擔任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關税及貿易總協定總幹事BP高盛倫敦前任董事長)
尤利婭·季莫申科烏克蘭“鐵娘子”,曾一度壟斷了該國的天然氣產業,被譽為“石油女皇”)
Jim Whitehurst(Red Hat公司首席執行官)
Herbert Cole Coombs(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首任行長)
Syed Ali Raza(巴基斯坦國民銀行行長)
文化界
卡爾·波普(當代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費耶阿本德拉卡託斯的老師)
費耶阿本德(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學哲學家之一,無政府主義者)
米克·賈格爾滾石樂隊創始成員之一)
大衞·愛登堡BBC電視節目主持人,博物學家動物學家
法律界
切麗·布萊爾(英國前首相安東尼·查爾斯·林頓·布萊爾的夫人,英國皇家法律顧問)
查爾斯·韋伯斯特(聯合國創始人之一)
比姆拉奧·拉姆吉·安貝德卡爾(“印度憲法之父”,印度“不可接觸者”即四大種姓之外的“賤民”的領袖)
Makhdoom Ali Khan(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華人
龔祥瑞:著名的法學家和憲政學者,北京大學法學系教授,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老師。
羅世宏:台灣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副教授,媒體改造學社召集人。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講師,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
楊潔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曾任中國駐美大使及外交部部長 [27] 
孫玉璽:原中國駐波蘭意大利印度阿富汗大使。
唐明治:1983—1988年於香港港英政府擔任律政司長官。
李義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
劉慧卿香港民主黨副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
張業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外交部黨委書記。
莊陳有:曾任香港樂施會總幹事、香港大學學生髮展及資源中心總監,現任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
簡悦強:香港東亞銀行前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前主席。
周文重:原國家外交部副部長,現任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
賴幸媛:曾於馬英九執政時期擔任台灣陸委會主任委員。
王光亞: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李小加:曾任《中國日報》報社記者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餘紀忠:台灣新聞界泰斗、台灣第一大民營報紙《中國時報》創辦人。
陶傑:香港暢銷專欄作家、新穗詩社社員。
盧靖姍:香港演員、歌手、模特,曾在吳京執導的電影《戰狼2》中擔任女主角並受邀參加了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榮獲陶爾米納電影節Kineo Anica國際藝人獎 [28] 
金刻羽:現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羣之女。
鄧蓓佳:香港主持人、TVB財經主播。
費孝通:當代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1938年獲得博士學位,師從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學名譽校長。
約翰·希克斯:最著名的貢獻是創造了IS-LM模型,該模型後來成為所有大學學習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起點。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因其在國際貿易理論及資本流動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威廉·阿瑟·劉易斯:發展出重要的“二元經濟”模型,它是用來驗證經濟工業化理論合理性的基礎模型,也為Heywood後來提出的對於英法工業化比較的“修正主義”觀點奠定了理論基礎。
默頓·米勒:因其在金融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與哈里·馬科維茨威廉·夏普共享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羅納德·哈里·科斯法律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因其在交易成本方面的重要發現及分類工作,以及“完善的產權界定可以解決外部性問題”的經濟學思想,獲得了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阿馬蒂亞·森:因其在發展經濟學領域所做出的諸多貢獻而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工作還涉及到性別平等理論(他在學術作品中指代抽象的某人時總是用“她的”,而非“他的”)。森後來離開了倫敦政經,轉往牛津大學教書,但在牛津經濟系任教期間他並沒有被允許講授自己最著名的關於貧窮和饑荒的課程。
羅伯特·蒙代爾:被譽為“歐元之父”,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其主要的研究領域為最優貨幣區。他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分析與評價單一貨幣規則效力的重要理論支柱。此外,他與馬庫斯·弗萊明共同提出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作為IS-LM模型的一個有效延伸,已成為世界各國學者們研究國際收支平衡、分析浮動匯率固定匯率的相對優劣性所使用的基本經濟模型
哈耶克 哈耶克
喬治·阿克爾洛夫:被譽為“信號理論之父”,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憑藉自己於1970年刊登在經濟學季刊上的文章《檸檬市場:質量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而一舉成名。在這篇文章中,他指明瞭損害市場機制正常運轉甚至導致市場失靈現象的重要因素即“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威廉·菲利普斯:雖然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其在1958年提出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線,早已成為各國政府部門制定旨在解決失業和通貨膨脹等問題的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據。
英國科研項目評估考核(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在過去的兩次考核報告(分別在1996年與2001年公佈)中均把LSE的經濟系評為最高的5A級,世界上的許多非政府類大學排名研究機構亦普遍將LSE的經濟研究所及經濟系列為全球前十位,為非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中的最佳。儘管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經濟學領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仍是世界前十二大的高密度學術科研機構之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