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戛灑鎮

鎖定
戛灑鎮全國重點鎮,省級重點鎮,雲南省旅遊小城鎮,是玉溪市經濟強鎮。地處三州(市)(玉溪市、楚雄州、普洱市)、五縣(新平縣元江縣墨江縣鎮沅縣雙柏縣)的交通交匯處,位於新平縣城西部、哀牢山脈中斷東麓、紅河上游的戛灑江畔,介於東經101°34′,北緯24°03′之間,按東南西北方向,東與本縣的新化鄉、老廠鄉接壤,南與本縣的漠沙鎮連接,西與普洱市鎮沅縣和平鄉相鄰,北與本縣的水塘鎮毗鄰。鎮政府駐地戛灑街,距離昆明市245公里、距離新平縣城65公里,是省道218線(楚雄——江城)的必經之地。鎮域內地形複雜,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510米,年平均氣温17℃—23℃,呈明顯垂直立體氣候。境內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富有銅、鐵、煤等礦產資源,探明鐵礦石儲量4.8億噸、銅金屬儲量172萬噸,分別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的33%和25%。境內有哀牢山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哀牢山原始生態羣落古滇皇室後裔花腰傣隴西世族莊園歷史文化遺址、大檳榔園花腰傣民族文化旅遊村以及以褚橙莊園為代表的農業生態旅遊農莊等旅遊資源。戛灑在歷史上素有“滇中草皮街”之稱,仍商賈雲集,是新平及周邊地區商品和物資流通的重要集散地,也是玉溪市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場之一。 [2] 
中文名
戛灑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位於新平縣境西部
面    積
415.61 km² [1] 
政府駐地
新平縣戛灑鎮新街路42號
電話區號
0877
人口數量
35881人(户籍人口) [1] 
車牌代碼
雲F

戛灑鎮自然概貌

南恩瀑布 南恩瀑布
哀牢山雲海 哀牢山雲海
戛灑鎮地處三州市(玉溪市、楚雄州、普洱市)五縣(新平、雙柏鎮沅、墨江、元江)的交通交匯處,位於新平縣城西部、哀牢山脈中段東麓、紅河上游的戛灑江畔,紅河上游的戛灑江自東北向西南穿境而過。戛灑鎮介於東經101°34′,北緯24°03′之間,按東西南北方向,東與新化鄉老廠鄉接壤,南與漠沙鎮連接,西與鎮沅縣的和平鄉相鄰,北與水塘鎮毗鄰。鎮政府駐地戛灑街,距離昆明市245千米、距離新平縣城65千米,是省道218線的必經之地。
全鎮有土地面積415.6平方千米,鎮域內既有2000餘米海拔的高寒山區,又有510米的低海拔河谷熱壩,呈明顯垂直立體氣候。鎮域內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物產眾多,盛產稻穀、玉米、甘蔗、香蕉、芒果、荔枝子、烤煙等糧經作物,境內大紅山儲有豐富的大型磁鐵礦銅礦

戛灑鎮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鎮户籍總人口35881人(男性18368人、女性17513),少數民族人口29212人,佔總人口的81.41%(少數民族中,彝族14598人,傣族11658人,分別佔總户籍人口的40.68%和32.49%,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9.97%和39.91%)人口自然增長率1.73‰。
戛灑街景 戛灑街景

戛灑鎮經濟概貌

2019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8.14億元(預計),同比增6.26%(現價)。實現轄區內財政總收入8.11億元,同比增4.48%;地方財政收入4.51億元,同比增4.5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58億元,降22.6%;地方財政支出0.54億元,同比降27.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0.53億元,同比降25.8%。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4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6元,同比增10%。

戛灑鎮農業

2019年末,全鎮耕地面積116339畝。實現農業總產值5.9億元、增12.7%,增加值3.1億元、增12.7%。全力穩定糧食作物生產,積極開展抗旱工作,完成糧食種植5.8萬畝,經濟作物2.3萬畝,蔬菜1.2萬畝。切實抓好烤煙、甘蔗等經濟作物生產,交售煙葉42.5萬公斤,實現煙農收入1130.4萬元;甘蔗入榨8.9萬噸,實現蔗農收入4586萬元。以柑橘為主的水果產業提質發展,全鎮種植柑橘3.75萬畝,掛果3.3萬畝,新寨村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柑橘)”示範村,褚橙被評為雲南省“十大名果”。落實惠農政策,兑補惠農資金348.9萬元;全力打好“綠色食品牌”,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0.82萬畝;規範流轉土地3萬畝。強化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建設,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紮實開展;完成70萬頭生豬養殖生態循環產業化項目簽約20個單元;畜禽出欄62.2萬頭(只)。

戛灑鎮工業經濟

2019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76.9億元,工業增加值27.2億元。全力支持服務好昆鋼、雲銅、南恩等重點企業創新發展,保障各類生產要素、穩定發展環境,大紅山鐵礦高效節能磨礦技改項目竣工投產,完成400萬噸二期採選工程主體建設,上榜全國綠色礦山名單;穩步推進二道河礦段100萬噸/年採礦工程、大紅山銅礦本部礦段285終端持續開採工程和南恩公司技改搬遷等重點項目。10月9日,新平哀牢山景區電力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投資總額約1931萬元,此項目可以解決縣域哀牢山景區內部分景點不通電的現狀,有力提升景區的建設和發展。
大紅山礦業公司 大紅山礦業公司

戛灑鎮旅遊業

戛灑鎮 戛灑鎮
2019年,立足哀牢山和花腰傣兩大資源稟賦,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旅遊文化產業加速健康發展,全鎮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6.6億元、增7.2%。不斷完善旅遊設施,穩步推進隴西世族莊園文物建築羣修繕工程、哀牢山景區供電工程、耀南馬家寨鄉村旅遊特色村二期項目、集鎮至哀牢山步行遊道附屬配套設施;與華僑城世博集團就“哀牢山華僑城國際康旅度假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加快推進上山索道項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智慧旅遊,完成“一部手機遊雲南慢直播設備建設和智慧廁所繫統終端設備安裝3套。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從業人數達1000人以上,農家樂經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耀南馬家寨“哀牢山居”、朱家寨“樹幾山舍”等中高端民宿成為發展新亮點。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取得新成效,旅遊環境持續改善;“花街節”“沐浴節”“服飾文化節”等特色節慶助推市場繁榮,年內接待遊客331.38萬人次、增22.6%,實現旅遊總收入28.25億元、增22.5%。弘揚提升民族傳統文化,花腰傣手工藝品製作服務中心入選國家級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商貿物流日益興旺,戛灑夜市步行街投入使用,新寨冷鏈物流農特產品交易中心項目竣工使用。
花腰傣小卜少 花腰傣小卜少

戛灑鎮行政區劃

2019年末,全鎮轄達哈、平田、耀南、冬瓜林、發啓、大田、新寨、竹園、臘戛底、米尺莫、紙廠、磨刀12個村民委員會,戛灑、南蚌、平寨、大紅山和青樹、曼哈6個社區,236個村(居)民小組,239個自然村。

戛灑鎮基礎設施

2019年,交通路網建設步伐加快,加速推進大戛高速(戛灑段),有序開展永金高速戛灑至元江段前期工作;磨刀路被評為“四好農村公路”;投資3100萬元,開工建設農村公路8條28.86千米;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加快,新增ETC用户2929個。水利管網不斷完善,投資28萬元,完成紙廠竹林邊和新寨達哈小組蓄水池工程、紙廠發啓河小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110.18萬元,實施冬瓜林啓租片區人飲工程;投入32.9萬元,修復老化蓄水池、坍塌水毀灌溉溝渠等水利設施,有效提升抗旱應急能力,切實解決飲水困難、改善耕地灌溉條件。不斷完善電網設施,持續加強信息網絡信息服務更加便民。
集鎮 集鎮

戛灑鎮特色小鎮建設

2019年,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累計投資7.48億元,完成戛灑集鎮東線太陽能路燈工程、戛灑大道屋脊燈帶亮化(二期)、關聖廟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一期)、南線河上段兩岸景觀提升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戛灑集鎮濱江西岸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戛灑外灘(二期)、鎮黨羣服務中心、花腰田間、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和生活垃圾處理工程等重點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與華僑城世博集團、新平城投、雲南建投等多家投資主體開展投資洽談與合作;深化兩岸交流合作,謀劃絲路小鎮開發建設。

戛灑鎮美麗鄉村建設

2019年,積極爭創“產業發展紅旗村”“美麗鄉村紅旗村”;不斷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全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完成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1個、省級彩票專項公益金項目2個、“省級美麗宜居鄉村”項目2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普惠制項目5個,完成青樹涼風台特色旅遊示範村、耀南大平掌傳統村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農村四類對象危房改造12户、非四類對象危房改造14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鋪開,保潔員制度、門前三包、畜禽圈養等工作有效落實;投資220萬元,完成自然村污水治理35個;拆除臨違建築4196.65平方米,清運垃圾1553.82噸。全面啓動“廁所革命”,完成鎮區公廁建設1座,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建設4座,農村無害化衞生户廁改建1110座。
花街節 花街節

戛灑鎮脱貧攻堅

2019年,農村絕對貧困全面消除,完成1户3人建檔立卡貧困户脱貧退出目標任務。關聖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羣眾全面入住,曼哈社區掛牌成立,完成原宅基地拆舊及復綠復墾工作。產業支撐不斷鞏固,投資180.26萬元,完成魔芋種植、人飲管道建設等6個產業發展及配套項目;搭建扶貧車間並組織針對性技能培訓400餘人次,實現穩定務工60餘人。行業扶貧成效顯著,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户建立利益聯結,健全穩定脱貧長效機制;發放貧困户到户小額貸款474.6萬元;發放“雨露計劃”助學金6.75萬元,惠及貧困學子45名;耀南村被認定為“雲南省旅遊扶貧示範村”。持續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教育和“三講三評”活動,不斷激發貧困户脱貧致富內生動力。

戛灑鎮人居環境整治

2019年,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完成雲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強化土壤污染源頭控制,積極做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嚴格落實河(湖)長責任,組織清理河道3條、壩塘4座;做好違規建築和侵佔河道清理工作,完成“清四亂”問題銷號2個;開展違法取水、河道採砂石專項整治行動,打擊取締非法採砂點1個。全面落實山林長制,紮實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病蟲害防治。完成旱冬瓜種植20萬株、核桃撫育5000畝、鄉級核桃基地建設100畝和國家級、省級公益林20.4萬畝修編工作;新一輪退耕還林完成初驗1000畝,兑付資金90萬元。強化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完成古樹名木普查;拆除捕鳥網8張300米、捕鳥架20個。加強10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工作,投資60萬元完成冬瓜林團山小組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全面推進南倉河、曼費河(多羅河)泥石流災害治理工程。全面展開綠色生態創建,戛灑一中成功申報省級“綠色學校”。

戛灑鎮教育文化

2019年末,全鎮有中學2所,戛灑一中有教學班25個,教職工100人,教師合格率100%,在校學生1109人;戛灑二中有教學班9個,在校學生386人,教職工48人;鎮轄小學有完小9個,普通教學班85個,在校學生2986名;學前班1個,在班兒童16名;村辦幼兒園2個,在園幼兒58人,有教職工205名,其中專任教師200名,工人5名),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文化
2019年末,全鎮有圖書室1個,村圖書室(農家書屋)18個,藏書32438冊。年內,累計開展送戲下村6場150餘人次,完成“潤之中學”文物修繕工作,開展文化市場管理、“掃黃打非”、免費開放等工作。一年一度的花街節和沐浴節吸引縣內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戛灑鎮衞生▪計生

2019年內,安排鎮轄醫療人員19人到上級醫療機構進行進修學習;參與縣衞生健康局和縣總工會主辦的“2019年基層技能大賽”,並取得團體第三名的優異成績;通過公開招聘和定向培養增加在職在編人員4名,涉及臨牀、口腔和信息管理專業。發揮中醫兒科優勢,增加特色診療科目,投資3萬元,改造小兒藥浴室,推廣小兒藥浴、直腸給藥穴位敷貼等中醫特色診療。深入推進每日晨交班、每週大查房、中西醫聯合查房制度,採購中頻治療儀6台到西醫臨牀科室,為符合治療條件的住院患者推行中西醫聯合治療

戛灑鎮社會福利

2019年,全鎮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6470人,發放養老金635.21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參保33433人,參保率98.95%,累計門診14.81人次、住院5218人次,統籌支付1336.49萬元。落實社會保障政策,民生兜底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低保積分制全面推行,發放低保、五保、殘疾人、大病醫療等各項救助資金328.9萬元。創業就業政策全面落實,辦理就業創業證543本,發放各類創業扶持貸款1185萬元,開展就業技能培訓424人次。加大勞動監察執法與勞資糾紛調處力度,成功調解勞資糾紛9件,追回被拖欠農民工工資33.9萬元。殯葬改革深入開展,行政村實現公墓建設全覆蓋;嚴厲打擊偷埋亂葬行為,整治偷埋亂葬49宗。積極開展雙擁工作,掛牌成立退役軍人服務站,發放優撫金114.9萬元。養老服務質量穩步提升,戛灑敬老院全面投入使用。

戛灑鎮民主法制建設

2019年,深入開展“七五”普法,法律顧問制度落實到位。不斷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水平,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並調解成功421件;刑事案件立案107件,破案48件;受理治安案件183件,查處101件,查處違法犯罪嫌疑人192人,查處吸毒人員11人;查處交通違法13261起,開展交通事故和火災救援36次,救援86人。全年實現接警數、發案數、可防性案件數下降,破案數、查處數、打處數上升,命案、兩搶案件及羣體性事件零發案,戛灑派出所被省公安廳表彰為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先進單位。堅持領導幹部接訪和包案制度,推進“最多訪一次”制度,化解各類信訪案件44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推進,大力開展緝槍治爆、禁毒防艾、命案防控、“掃黃打非”等專項工作。紮實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市場監管工作,全年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民族和睦、宗教和順局面不斷鞏固,戛灑鎮被命名為“首批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小鎮”,耀南馬家寨被命名為“第二批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戛灑鎮獲得榮譽

戛灑素有“花腰傣之鄉”的美譽,先後獲得“國家級建制鎮示範試點”、“國家經濟綜合示範鎮”、“全國全省重點小城鎮”、“雲南旅遊小鎮”、“中國最美浪漫棲居地”等殊榮;2017年入選全國特色小鎮,2018年被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鎮”,2020年2月被列為雲南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3] 
2023年9月24日,入選“2023中國西部地區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排名第53。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