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鄉村旅遊

(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模式)

鎖定
鄉村旅遊是以旅遊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遊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遊形式。
以往鄉村旅遊是到鄉村去了解一些鄉村民情、禮儀風俗等,也可以觀賞當時種植的一些鄉村土產(水稻、玉米、高粱、小麥等)、果樹、小溪、小橋及瞭解它們故事。旅遊者可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該村莊也可以作為旅遊者探索附近地區的基地。鄉村旅遊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遊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 [1]  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個中國旅遊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調研旅遊扶貧工作時強調,鄉村旅遊是基層和羣眾的創造,旅遊扶貧是貧困地區扶貧攻堅的有效方式,是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重要渠道。 [2]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強化規劃引導,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發展。 [3-4] 
2019年,全國鄉村旅遊總人次為30.9億次,鄉村旅遊總收入1.81萬億元。 [5]  2020年第二季度,鄉村旅遊環比增長達148.8%;7月至8月,鄉村旅遊總人數、總收入均已恢復往年同期的九成多,從業人員數量基本達到同期水平。 [6]  2021年,中國浙江餘村和安徽西遞村入選首批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佳旅遊鄉村”名單 [14] 
中文名
鄉村旅遊
外文名
Rural tourism
別    名
生態旅遊
表達式
村野旅遊形式
提出者
程益民
提出時間
2003年
適用領域
生態旅遊 城鎮規劃
應用學科
旅遊規劃

鄉村旅遊簡介

起源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6張)
西班牙學者Rosa Marý´a Yagu¨e Perales(2001)將鄉村旅遊分為傳統鄉村旅遊(Homecoming or 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現代鄉村旅遊(Modern Rural Tourism)兩種。
傳統的鄉村旅遊出現在工業革命以後,主要源於一些來自農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現。雖然傳統的鄉村旅遊對當地會產生一些有價值的經濟影響,
並增加了城鄉交流機會,但它與現代鄉村旅遊有很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傳統鄉村旅遊活動主要在假日進行;沒有有效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沒有給當地增加就業機會和改善當地的金融環境
實際上,傳統的鄉村旅遊在世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都廣泛存在,在中國常常把這種傳統的鄉村旅遊歸類於探親旅遊。
詩畫田園 唯美鄉村 詩畫田園 唯美鄉村
現代鄉村旅遊是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農村區域的一種新型的旅遊模式,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發展迅速,旅遊者的旅遊動機明顯區別於回老家的傳統旅遊者。
現代鄉村旅遊的特徵主要表現為:旅遊的時間不僅僅侷限於假期;現代鄉村旅遊者充分利用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和建築、文化等資源;現代鄉村旅遊對農村經濟的貢獻不僅僅表現在給當地增加了財政收入,還表現在給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還給當地衰弱的傳統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代鄉村旅遊對農村的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隨着具有現代人特色旅遊者迅速增加,現代鄉村旅遊已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手段。
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這種“回老家”的旅遊或者傳統的鄉村旅遊與現代鄉村旅遊的區別。我們談論的鄉村旅遊是指現代鄉村旅遊
定義
鄉村旅遊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遊吸引物,依託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築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閒遊和農業體驗遊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閒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遊方式。
國內外學術界對鄉村旅遊還沒有完全統一的定義,主要有以下觀點:
西班牙學者Gilbert and Tung(1990)認為:鄉村旅遊(Rural tourism)就是農户為旅遊者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農場、牧場等典型的鄉村環境中從事各種休閒活動的一種旅遊形式。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委員會(OECD,1994,P.15)定義為:在鄉村開展的旅遊,田園風味(rurality)是鄉村旅遊的中心和獨特的賣點
以色列的Arie Reichel與Oded Lowengart和美國的Ady Milman(1999)簡明扼要的説:鄉村旅遊就是位於農村區域的旅遊。具有農村區域的特性,如旅遊企業規模要小、區域要開闊和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等特點。
英國的Bramwell and Lane (1994)認為:鄉村旅遊不僅是基於農業的旅遊活動,而是一個多層面的旅遊活動,它除了包括基於農業的假日旅遊外,還包括特殊興趣的自然旅遊,生態旅遊,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騎馬等活動,探險、運動和健康旅遊,打獵和釣魚,教育性的旅遊,文化與傳統旅遊,以及一些區域的民俗旅遊活動。

鄉村旅遊鄉村旅遊展示

2017年7月,《菏澤市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工作方案》出台,要求到2020年,鄉村旅遊消費達到62億元,直接和間接吸納15萬農民就業。到“十三五”末,初步打造6個鄉村旅遊集羣片區、20個鄉村旅遊園區和5個旅遊小鎮,力爭菏澤旅遊規模不斷壯大、業態更加豐富、品質不斷提升、效益顯著增強,初步打造成為區域著名、全國知名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準備依託菏澤特色旅遊資源,打造單縣浮龍湖度假區等相對集中、業態豐富、功能完善、擁有核心吸引物與綜合競爭力的鄉村旅遊集羣片區。 [7] 
菏澤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打造鄉村旅遊示範單位,其中單縣浮崗鎮被評為鄉村旅遊示範村,而浮龍湖則成為推動浮崗鎮鄉村旅遊的重要一環。 [8] 
單縣浮龍湖 單縣浮龍湖
浮龍湖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58.6平方公里,是單縣“一城兩區”中重要“一區”,是單縣文化旅遊商貿物流兩大中心之一。 [9]  浮崗鎮招引中美華爾建設浮龍湖生態旅遊度假項目,對浮龍湖進行整體提升打造。 [10] 
餘村位於浙江湖州安吉縣。十餘年來,餘村關閉礦山,修復生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成功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實現了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的共贏。餘村案例,也帶動了中國廣大鄉村的積極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已成為全社會共識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
圖片來源:文化和旅遊部 圖片來源:文化和旅遊部
安徽西遞村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
圖片來源:文化和旅遊部
西遞村位於安徽黃山黟縣。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西遞村開始發展鄉村旅遊,以徽派傳統古建築和田園風光吸引了大量遊客。西遞村通過探索文化遺產在保護中活化利用,“人、物、景”良性互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從一個欠發達的村莊轉變為國內外知名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14]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發展概況

鄉村旅遊國內概況

國內據國家旅遊局的最新測算,中國鄉村旅遊的年接待遊客人數已經達到三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400億元,佔全國出遊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據介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已經達到359家,遍佈內地的31個省區市,覆蓋了農業的各種業態。
每年的三個黃金週,全國城市居民出遊選擇鄉村旅遊的比例約佔70%,每個黃金週形成大約6000萬人次的鄉村旅遊市場,鄉村旅遊已經成為旅遊業新的增長點。
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9萬個村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達180萬家,其中農家樂超過150萬家,規模以上園區超過3.3萬家,年接待遊客接近8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
2009-2013年,我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遞增。
僅2011年,鄉村旅遊行業就帶來了860億元的經營收入,帶動近200萬城鄉人口就業,其中安排農民就業159萬人,實現農民增收257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收入352億元。

鄉村旅遊發展趨勢

(1)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
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園。
(2)農業多產化:城市居民休閒,形成了鄉村旅遊的核心結構,包括觀光采摘農業、大棚生態餐廳、農家樂、農家大院、民俗村、垂釣鮮食等,帶動了觀賞經濟作物種植、蔬菜瓜果消費、家禽家畜消費、餐飲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費全面發展,同時把第三產業引入農村。
(3)農村景區化:鄉村風貌成為旅遊本底,用景觀的概念建設農村,用旅遊的理念經營農業,用人才的觀念培育農民,將鄉村裝點成旅遊度假腹地;鄉村民居成為觀光體驗產品,鄉村民居與本地資源及文化特色相結合,形成產業型、環保型、生態型、文化型、現代型發展思路。
(4)農民多業化:鄉村旅遊的發展可以使農民以旅遊為主業、種植為副業;農民的身份可以從務農轉變成農商並舉,農户可以獨立經營,也可以形成私營企業;吸引農民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精品農業
(5)資源產品化:把農村的生產、生活資料轉換成具有觀光、體驗、休閒價值的旅遊產品,並且一定區域內要差異化發展。具體有田園農業旅遊、民俗風情旅遊、農家樂旅遊、村落鄉鎮旅遊、休閒度假旅遊、科普教育旅遊等模式

鄉村旅遊政策支持

2018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遊發展建設”,加大對鄉村旅遊發展的配套政策支持。此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關於“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的要求。 [11] 

鄉村旅遊開發分析

投資與消費
來自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鄉村旅遊人數已佔到全國遊客總量的1/3。
全國城市居民週末休閒和節假日出遊,70%以上選擇周邊的鄉村旅遊點,全國主要城市周邊的鄉村旅遊接待人數年均增長高於20%。
鄉村旅遊一年比一年火熱,如何進一步拓展其發展空間?在全國鄉村旅遊提升與旅遊扶貧推進會議上,國家旅遊局傳遞出新信號:鄉村旅遊發展要以農為本、以鄉為魂,不斷創新鄉村旅遊產品和業態,着力促進鄉村旅遊提質增效,積極鼓勵鄉村旅遊創業就業,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的發展質量服務水平,着力打造農家樂升級版。
這些利好消息昭示着,我國鄉村旅遊將迎來新一輪投資與消費的熱潮。 [12] 

鄉村旅遊開發模式

城市依託型
這種開發模式的社區地一般是靠近大城市,擁有客源優勢和交通優勢,因此以發展週末度假客源為主,也稱城郊型,和上面提到的韓國週末農場型的相類似,是典型的鄉村旅遊地發展模式。適宜開發集療養、娛樂、運動健身等產品為一體的層次較高檔的鄉村度假村,並且對基礎設施等輔助服務質量要求較高。 [13] 
景區依託型
成熟景區巨大的地核吸引力為區域旅遊在資源和市場方面帶來發展契機,周邊的鄉村地區藉助這一優勢,往往成為鄉村旅遊優先發展區 [13] 
歷史文化依託型
古村古鎮旅遊是當前國內旅遊開發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鄉村旅遊體系中一個比較獨特的類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藴、淳樸的民風和古香古色的建築遺蹟等特點受到遊客的喜愛。 [13] 
交通依託型
顧名思義採用這種開發模式的鄉村旅遊一般分佈高速公路、國道等交通主幹線附近,主要客源也是交通幹線附近的居民。隨着經濟的發達以及私家車的增多,高度壓力下的白領階級們對於這種交通方便的鄉村旅遊的需求熱情高漲,也是人們逃離城市、尋覓清淨、遠方探奇的絕佳之地。 [13] 
產業經濟依託型
產業融合衍生出來的旅遊新業態為鄉村旅遊的產業經濟依託型發展模式提供了契機,將鄉村旅遊業與農業、林業、漁業相結合,依託產業經濟發展,通過開發農業休閒、漁業休閒、林業休閒、果業休閒產品,類似鄉村美味品嚐,漁村垂釣等旅遊項目發展鄉村旅遊,這樣不但滿足遊客的旅遊基本需求,還可以學到相關產業的一些知識,這樣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客觀上會吸引大量的青少年客源。 [13] 
民俗依託型
依靠民俗文化,展示自身文化IP,打造獨具區域特色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13] 
創意主導型
民間藝術具有非常獨特的區域性,正逐漸成為鄉村文化創意旅遊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傳統藝術創新,不僅豐富了鄉村旅遊體驗,更加強化了旅遊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13] 
科技依託型
當代科技在生活生產中體現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引導的,展現農業風貌,形成集教育、體驗、觀光、展示為一體的現代鄉村旅遊業,成為我國鄉村旅遊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13] 

鄉村旅遊開發措施

特點結合
文化內涵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以鄉土文化為核心,提高鄉村旅遊產品的品味和檔次。加強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挖掘有利於改變中國鄉村旅遊產品結構雷同、檔次低的狀況。
在鄉村旅遊產品項目的開發和設計中,要在鄉村民俗、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鄉村旅遊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味和較高的藝術格調
保持本色
鹽城市鹽都鄉村民居高清大圖
鹽城市鹽都鄉村民居高清大圖(14張)
對鄉村旅遊的開發,要注意保持鄉土本色,突出田園特色,避免城市化傾向。
鄉村旅遊的投資商在開發中要注重對原汁原味的鄉村本色進行保護。因而對鄉村旅遊開發要加強科學引導和專業指導,強化經營的特色和差異性,突出農村的天然、純樸、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然、閒情和野趣,努力展現鄉村旅遊的魅力。
全國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氣發展鄉村旅遊,爭奪客源的競爭非常激烈。
鄉村旅遊要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實現聯合經營,以羣體的力量形成規模效應,創立品牌,增加市場競爭力,走規模化和產業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結合事項
1.鄉村旅遊開發要與其它旅遊開發相結合
鄉村旅遊不能理解為是一種純粹的農業資源開發,而要與區域內其它旅遊資源和旅遊景點的開發結合起來,藉助已有旅遊景點的吸引力,爭取客源,以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
2. 與農村扶貧相結合
據估算農村大約有1.5億剩餘勞動力,到2010年還將至少新增勞動力6350萬人左右。從中短期看,中國的就業壓力有增無減,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開發鄉村旅遊可增加旅遊就業機會,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緩解農村剩餘勞動力對城市的壓力。
3. 鄉村旅遊開發要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
2001年中國的小城鎮已突破2萬個,城鎮化率達37.66%,中國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鎮約800個,10年中有1億農村人口落户小城鎮。鄉村旅遊開發可能牽涉到移民問題,小城鎮是比較理想的接納場所。
鄉村旅遊開發要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小城鎮的建設要按旅遊城鎮的風貌進行控制,使小城鎮本身就成為旅遊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託小城鎮發展鄉鎮企業、旅遊商業,如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旅遊紀念品的生產等。
4.與資源保護和打造生態個性相結合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要注意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的問題,防止旅遊開發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加強與生態資源有機結合,堅持在旅遊資源開發中“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原則,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經濟
國家要對鄉村旅遊業長期的政策、經濟和技術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許多研究表明一般鄉村旅遊很難帶來高收益,因此國家除給鄉村旅遊開發長期的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持外,還要制定對鄉村旅遊開發傾向性的政策,並將鄉村旅遊的開發納入到各級旅遊總體開發規劃中。
培訓引導
鄉村旅遊開發要將農業、農民和鄉村發展高度結合起來,使旅遊業成為鄉村社區重要的產業。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農民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努力開拓鄉村旅遊的本土特色,增加旅遊收益,使廣大農民真正受益。
總之發展鄉村旅遊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保護鄉村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維護鄉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規範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一體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旅遊產業化的基本目標,最終實現鄉村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注:國內部分學者認為鄉村旅遊等同於農業旅遊(agritourism),農業旅遊一般譯為agrotourism。

鄉村旅遊價值體現

為市民:提供吃、住、行、遊、購等各類信息、週末休閒遊線路,快速查詢、在線預訂。
為商户:整合農家樂、度假村,地方景點、地方特產商家,在網絡上進行展示宣傳、營銷推廣、短信預訂、電子商務。
為企業:提供商務會議,度假休閒拓展培訓等服務。
為主管部門:提供信息傳達、網上評級、行業監管、經驗分享。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