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旅遊收入

鎖定
旅遊收入是指旅遊接待部門(或國家、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過銷售旅遊商品而獲取的全部貨幣收入。旅遊收入可分為基本旅遊收入和非基本旅遊收入
旅遊價格水平、旅遊距離、旅遊時間、旅遊景區性質、旅遊者類型等均是影響旅遊收入的因素。
2024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年國內出遊48.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93.3%。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遊37.6億人次,增長94.9%;農村居民國內出遊11.3億人次,增長88.5%。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49133億元,增長140.3%。其中,城鎮居民出遊花費41781億元,增長147.5%;農村居民出遊花費7353億元,增長106.4%。入境遊客8203萬人次,其中外國人1378萬人次,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6824萬人次。入境遊客總花費530億美元。國內居民出境10096萬人次,其中因私出境9684萬人次,赴港澳台出境7704萬人次。 [1] 
中文名
旅遊收入
定    義
旅遊接待部門銷售旅遊商品獲利
分    類
基本旅遊收入非基本旅遊收入
旅遊收入指標
一般以貨幣單位來表示

旅遊收入分類

(一)按照旅遊收入的性質,可以將其分為基本旅遊收入非基本旅遊收入
⒈基本旅遊收入是指旅遊部門和交通部門向旅遊者提供旅遊設施、旅遊物品和旅遊服務等所獲得的貨幣收入的總和,即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必須支出的費用,包括交通費、食宿費、遊覽費等。通常,基本旅遊收入與旅遊者的人次數、停留時間成正比例變化,由此可以大致估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的發達程度。
⒉非基本旅遊收入是指其他相關部門向旅遊者提供其設施、物品和服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即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消費支出,如郵電通訊費、醫療保健費、修理費、諮詢費及購物的費用等。非基本旅遊收入具有較大的彈性,它既取決於旅遊者的支付能力,也取決於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非基本旅遊收入也受旅遊者人次數和停留天數的影響,但並不表現為相同的正比例關係

旅遊收入理解

兩種相依變化的量,如果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y=kx(k不等於0)
(1)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成正比例關係. 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係可以用以下關係式表示:
②正比例關係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同時擴大,同時縮小,比值不變.例如:汽車每小時行駛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是否成正比例?

旅遊收入延伸

以上各種商都是一定的,那麼被除數除數. 所表示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關係. 注意:在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時應注意這兩種相關聯的量,雖然也是一種量,隨着另一種的變化而變化,但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不一定,它們就不能成正比例. 例如:一個人的年齡和它的體重,就不能成正比關係,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也不成正比例關係
y與x的關係
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大,
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少。
正比例的定義: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
基本旅遊收入的剛性特點和非基本旅遊收入的彈性特徵,使我們可以通過兩者的比例關係來了解某一地區的社會經濟水平和旅遊業的發達程度。一般來説,非基本旅遊收入所佔的比重越大,説明該國或該地區的社會經濟水平和旅遊業的發達程度越高,特別是旅遊商品收入,最能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的發展水平。
(二)按照旅遊收入的來源,可以將其分為國內旅遊收入和國際旅遊收入
⒈國內旅遊收入是指經營國內旅遊業務所獲得的本國貨幣,它來源於國內居民在本國的旅遊,實質上是一部分產品價值的實現過程,屬於國民收入再分配範疇,不會增加國民收入的總量。
⒉國際旅遊收入是指經營入境旅遊業務所獲得的外國貨幣,通常被稱為旅遊外匯收入,它來源於外國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國的旅遊消費,實質上是旅遊客源國的一部分國民收入轉移到了旅遊目的國,是社會財富在不同國家之間的轉移。它表現為旅遊目的國或地區社會價值總量的增加,相當於旅遊目的國或地區對外輸出產品,是特種形式的對外貿易。國際旅遊業從外國旅遊者那裏獲取的外匯收入,扣除物化勞動活勞動價值後的差額,就是國際旅遊業的利潤。因此,國際旅遊業同其他生產性行業一樣,為社會創造或增加了新價值,這部分新價值就構成了一國國民收入的一部分。所以,它屬於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三)按構成,旅遊收入可分為商品性收入和勞務性收入
⒈商品性收入是指向旅遊者提供實物形式的商品而得到的收入,包括商品銷售收入(如銷售各種旅遊商品、生活用品、工藝品、藥品、書報等)和飲食銷售收入。
勞務性收入是指向旅遊者提供勞務服務而得到的收入,包括旅行社旅遊業務費收入、住宿、交通、郵電、文娛、醫療及其他服務而得到的收入。

旅遊收入指標

旅遊收入指標是瞭解、分析旅遊經濟狀況的重要手段和依據,一般以貨幣單位來表示。
(一)旅遊收入總額
旅遊收入總額是指一定時期內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銷售旅遊產品所獲得的貨幣收入的總額,它反映了某一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總體規模和發達程度,是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指標。在國際旅遊業中,旅遊收入總額用外國貨幣表示,也叫旅遊外匯收入總額。在國內旅遊業中,旅遊收入總額用本國貨幣表示,仍叫旅遊收入總額。
(二)人均旅遊收入
人均旅遊收入是指一定時期內每個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的平均支出額,即某一時期旅遊收入總額與旅遊者人次數之比,它反映了旅遊者的平均消費及停留時間,是我們瞭解某國或某地旅遊業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國際旅遊業中,人均旅遊收入用外國貨幣表示,仍叫人均旅遊收入。
(三)旅遊收匯率
旅遊收匯率是指一定時期內旅遊外匯純收入與旅遊外匯總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
公式 公式
其中:RE——旅遊收匯率;
R——旅遊外匯收入總額;
E——發展旅遊業所花費的外匯。
需要説明的是,發展國際旅遊業可以賺取大量的外匯,但也需要支出一定數量的外匯,這些外匯支出主要包括:進口必要的設備和原材料、旅遊宣傳和促銷的費用、外方管理人員的工資、償還外匯借貸款的本息等。外匯支出過大,即表現為外匯漏損。旅遊收匯率的高低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狀況緊密相關,反映了某國或某地區旅遊業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化程度。
(四)旅遊換匯率
旅遊換匯率是指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向國際旅遊市場提供單位旅遊產品所能夠換取的外匯數量及其比例。通常,旅遊換匯率與某國或某地區的匯率相一致,不同時期的外匯匯率不同,旅遊換匯率也不同。

旅遊收入影響因素

旅遊收入:從理論上説,就是旅遊景區所獲得的旅遊者異地消費的總和。旅遊產業的收入,包括了遊客出遊以後的吃、住、行、遊、娛、購、體、療等各個方面的收入,並且形成一個收入鏈;因此,旅遊產業的總體收入,是一個綜合收入概念;對於具體到某一個旅遊項目,其收入一般只包含了遊客出遊中的一部分消費。
具體來講,影響旅遊收入的因素主要有:
(一)旅遊價格水平
旅遊收入等於旅遊產品價格與旅遊產品銷售量的乘積。這一公式表明了旅遊價格與旅遊收入存在着密切的依存關係。一般來講,提高旅遊產品價格會增加旅遊收入,降低旅遊產品價格會減少旅遊收入。但是這一結論並非完全正確,這就涉及到旅遊產品的供求關係問題。當旅遊產品供不應求時,提高旅遊價格會促進旅遊產品的生產,其銷量也會擴大,從而大大增加旅遊收入。當旅遊產品供求平衡時,提高旅遊價格同樣會刺激旅遊產品的生產,卻導致了旅遊需求的萎縮,旅遊產品的銷售量有所下降,單位旅遊產品價格上漲與旅遊產品銷售量下降兩種因素相互抵消,旅遊收入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當旅遊產品供大於求時,提高旅遊價格不僅不能刺激旅遊產品的生產,而且進一步抑制了旅遊需求,使得旅遊產品的銷售更加困難,旅遊收入會進一步減少,若適當降低旅遊價格,就會刺激旅遊需求,不僅可以抵消降價造成的損失,旅遊收入還有可能增加。
(二)匯率  匯率與幣值變動對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的旅遊收入有重要的影響。匯率是指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即以一國貨幣單位表示的外國貨幣單位的價格。匯率的標價方法有兩種,即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指用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成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例如:1美元=8.45元人民幣。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與本國貨幣標價數額的增加趨勢是一致的。如果用一定單位的外幣兑換的本國貨幣數額增加了,則稱外匯匯率上升,即本幣幣值相對下降;反之,則稱為外匯匯率下降,即本幣相對升值。世界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中國對外公佈的外匯牌價採用的也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用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成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例如:1美元=102日元,對美國來説就是間接標價法。如果一定單位本國貨幣兑換的外國貨幣比原來少了,則稱為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幣值相對下降;反之,則稱為外匯匯率下降,本幣相對升值。世界上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主要是英國和美國。
當旅遊目的國的貨幣貶值匯率下降時,旅遊產品的賣價降低,旅遊收入有可能減少,但與此同時,較低的旅遊價格大大刺激了客源國的旅遊需求,旅遊收入反而會有所增加;當旅遊目的國提高旅遊產品的價格或本幣升值、匯率上升時,雖有可能增加旅遊收入,但也會抑制客源國的旅遊需求,旅遊收入反而會減少。
需要説明的是,匯率下調對旅行社、旅遊飯店和旅遊商店的影響有所不同。匯率下調後,可以吸引更多的旅遊者,從而增加旅行社的收入,如果旅遊社大幅度降低對外報價,互相削價競爭,加上出國推銷成本和進口費用的上升,旅行社的實際收入就會減少。匯率下調會大大增加旅遊飯店的進口費用和各項外匯開支,如果飯店能夠適時爭取客源,提高客房出租率, 適當調整人民幣賣價,其收入就不會減少甚至還有可能增加。反之,旅遊飯店的收入就會大 大減少。匯率下調對旅遊商店的影響不大,因為旅遊商品一般是在境內出售,匯率下調使本 幣表示的商品價格下降,雖然利潤下降,但銷售量卻會提高,薄利多銷,同樣會增加旅遊收 入。
(三)通貨膨脹 旅遊活動是一種商品性經濟活動價值規律對它起着重要的調節作用。通貨膨脹直接影響貨幣購買力,旅遊目的國通貨膨脹會使旅遊者購買力下降,從而影響該國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反之,客源國通貨膨脹會促使居民出境旅遊。例如:日本在80年代中期,由於鉅額貿易順差,導致日元升值,繼而引起國內通貨膨脹,日本政府為緩解國內經濟局勢,鼓勵本國居民出境旅遊。
旅遊距離
規律:遊客流在空間上隨距離增加而衰減
旅行距離與旅遊收入鏈長、收入點設置和收入量正相關
旅行距離與收入鏈的長度成正相關,距離越長,所涉及的旅遊產業的要素就越多,旅遊設計中的收入點就越多。所以長距離旅遊者,特別是跨國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收入有很大影響。所以在旅遊項目設計定位中,在資源與其他旅遊產業配套要素允許的前提下,入境旅遊者或長距離旅遊者是目的地重要的潛在收入來源和重點營銷的對象。
長距離旅遊收入鏈長,帶動效應大
長距離旅行中,航空是重要的收入點,所以針對長距離旅遊,機場的建設是產業要素建設的重點
短距離旅遊收入鏈較短 特別是城郊旅遊的收入鏈最短,對產業要素影響較小 旅遊中對飯店收入影響最大,對餐館有一定影響
針對城郊旅遊,正要的是度假休閒設施的設置,飯店和娛樂、遊憩設施是收入鏈中的重點
旅遊時間
出遊時間長短影響旅遊目的地的產業要素安排
旅遊者的停留時間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每個旅遊點的收入量,特別是對餐飲、住宿方面的影響,同時出遊時間也會影響旅遊者對交通工具的選擇。
旅遊景區性質
旅遊景區性質對收入鏈中收入點設置和收入的大小有重要影響
綜合性的旅遊目的地景區與遊線景點型景區的收入點和收入量也是不同的。綜合性行旅遊景區,作為旅遊者目的地,滿足旅遊者吃住遊娛購的綜合需求,門票收入不一定是景區收入的主要來源,景區更多通過提供住宿、餐飲、娛樂、購物、景區內交通等獲得綜合性收入。而作為遊線中景點型的景區,由於不是目的地,前後都有景點延伸,雖然一定程度上也有住宿、餐飲、購物等收入,但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門票和一定的娛樂。
旅遊目的地型景區收入鏈最長 旅遊產業配套設施全,收入點多
遊線景點型景區門票、住宿、娛樂、餐飲、購物等
純旅遊景區 主要收入點:門票收入、遊憩娛樂收入和部分餐飲、購物。
旅遊者類型
旅遊者類型對旅遊收入鏈和收入量有主觀的影響,
旅遊者類型對於景區的收入點設計也有較大影響。下面以商務旅遊者、會展旅遊者觀光旅遊者和度假休閒旅遊者為主要類型分析。
針對大部分觀光旅遊者,門票上的支出會超過其它類型的支出,餐飲和住宿也是較大支出,而其它支出則很少。作為度假、休閒旅遊者,住宿和餐飲則是其主要支出,同時配套的遊憩設計也是景區收入的主要來源,而門票和其它收入比例則比較低
旅遊出行注意事項
旅遊經驗介紹:
⒈首先要確定本次旅遊的出行方式,
也就是報旅遊團還是自助遊,或其他的出遊方式,出國遊最好是報旅遊團,因為對國外的人文地理環境、語言、旅途住宿等都不甚瞭解,到了國外人生地不熟的旅遊不方便,易出事。如果是國內遊,時間充足的話,又想沿路線多遊一些地方,不妨採取自助遊的方式,
⒉挑選有信譽的旅行社
這一點很重要,旅遊出行的好壞跟旅行社的關係很大,所以先要在各種報刊上找多家旅行社詢問價格,索取行程表進行比較,因為雖然旅遊路線一樣,但各旅行社的費用、具體景點和承諾的條件都不一樣,有時會有很大的差別。出行人數的多的話,可在費用上跟旅行社談折扣。
在旅途中有信譽的旅行社是按行程表旅行的,對漏掉的景點應該及時嚮導遊提出來,隨時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⒊出行前的準備
出行前要注意所要去的地方的氣候温度,決定要帶的衣物,如果是在夏季多帶些替換的衣服,最好準備每天換一套,因為旅途中要頻繁的換旅館,洗的衣服不易幹,,厚一些的衣服髒了只能帶回家洗。
出國遊還要準備拖鞋、洗漱用具、電器的插頭等物品,插頭最好是世界通用的,因為個各國家的插座不同,否則會延誤你的相機等電器的使用。
出行時還要必備一些常用的藥物以防不測,有些旅遊景點較遠偏闢,萬一發生疾病可能買不到藥,延誤了治療。
⒋其他旅途中的注意事項
跟團旅遊要跟緊導遊,遵守旅途中導遊在個各景點規定的集合時間,不要被丟掉,尤其在國外。
在遊覽景點時要注意安全,要遵守導遊強調的注意事項,以免發生意外。

旅遊收入乘數效應

一、乘數效應概述
乘數概念起源於19世紀後半葉。1931年,英國經濟學家卡恩首先提出了乘數理論。其後,凱恩斯又將這一理論進一步加以完善。乘數(multiplier)又譯作倍數,主要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量與其引起的其他經濟量以及經濟總量變化的比率。
乘數理論説明,在經濟活動中,一種經濟量的變化可以引起其他經濟量的變化,最終使經濟總量的變化數倍於最初的經濟變量,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乘數效應。在經濟活動中,之所以會產生乘數效應,是因為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是相互關聯、相互促動的。例如,在某部門注入一筆投資,不僅會增加該部門的收入,而且會在各相關部門引起連鎖反應,最終產生數倍於投資額的國民收入
根據凱恩斯的乘數原理乘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 公式
式中:MPC——邊際消費傾向
MPS——邊際儲蓄傾向
MPM——邊際進口傾向
從上式中可以看出,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成正比,與邊際儲蓄傾向和邊際進口傾向成反比。例如,當一筆資金流入某地區的經濟系統時,就會引起一系列企事業單位的經濟運轉,產生經濟活動中的連鎖反應,導致該地區社會經濟效益的增加。如果把這筆資金儲蓄起來或用來購買進口物資,使資金離開該地區的經濟系統,則減少了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力度,該地區的乘數效應就會降低。
二、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
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是指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對旅遊行業的投入引起各個經濟部門的連鎖反應,導致該地區經濟總量的成倍增加。需要指出的是,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必須以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為前提,而邊際儲蓄傾向邊際進口傾向則降低了旅遊收入在本地區經濟系統中的作用,使得該地區的乘數效應減少。
旅遊收入通過初次分配再分配,對經濟發展產生以下三個階段性的作用:
第一階段,直接影響階段。即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的各項消費,將資金直接注入了各個核心旅遊企業和部門,飯店、旅行社、餐廳、商店、景區、交通及通訊部門在旅遊收入的初次分配中獲得了一定量的收益。
第二階段,間接影響階段。即旅遊核心部門和企業在再生產過程中向有關部門和企業購進生產和生活資料,各級政府把從旅遊核心企業收繳的税金又投資於其他企事業項目,使有關部門和企業在旅遊收入的再分配中獲得了收益。
第三階段,擴大影響階段。即旅遊相關部門和企業在再生產過程中購進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從而促進了更多部門和企業的發展。旅遊收入正是通過多次的分配與再分配,對國民經濟不斷產生着連帶作用和綜合效益。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收入如果增加,即會引起該國或該地區國民收入的增加,這種關係可用y=kx來表示,其中y為增長的國民收入總量,x為旅遊收入量,k為兩者之間的比例係數,即乘數。例如,某地區的邊際消費傾向為80%,即80%的旅遊收入在該地區的經濟系統中運轉,而20%的旅遊收入則存儲起來或用於進口物質,即有20%的旅遊收入離開了該地區的經濟系統,按照乘數的計算公式K=1/(1-0.8)或1/0.2=5,表明該地區的旅遊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產生了5倍於此的經濟效益。假若該地區的邊際消費傾向為70%,邊際儲蓄傾向為10%,邊際進口傾向為20%,則K=1/(1-0.7)或1/(0.1+0.2)≈3.3,表明該地區的旅遊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產生了約3.3倍的經濟效益。
我們還可以用以下幾類乘數模式來分析旅遊收入對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的影響:
⒈營業收入乘數。即旅遊營業收入增加額與由此導致的其他營業收入增加額之間的比率關係。該乘數表明某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對該地區營業收入的影響。
政府收入乘數。即旅遊收入增加量與當地政府收入淨增量之間的比例關係。政府收入的淨增量是指政府從旅遊業獲得的税收及各項收益減去政府向旅遊業投資後的餘額,該乘數主要用來衡量旅遊經濟活動對國家和地區財政收入的影響程度。
⒊就業乘數。即旅遊收入增加量與其所創造的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之間的比率關係。該乘數表明某一地區通過一定量的旅遊收入,對該地區的就業機會所產生的影響,具體來説,一定時期內旅遊從業人員的增加量與同期旅遊收入的增加量之比,即為單位旅遊收入可提供的就業機會。
⒋居民收入乘數。即旅遊收入的增加額與由此導致的某地區居民收入的比例關係。該乘數反映了旅遊業的發展對居民收入的影響程度。
⒌進口額乘數。即旅遊收入增加量與由此導致的進口額增加量之間的比率關係。該乘數顯示了相關部門和企業向國外進口物資、設備的增加量與旅遊收入增加量之間的互動關係。
總之,根據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可以全面衡量旅遊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更加科學地確定國民經濟的發展目標和旅遊業的發展戰略。
三、旅遊外匯漏損
旅遊外匯漏損是指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的有關部門和企業,為了發展旅遊業而進口商品、對外貸款、引進勞務等,因此導致了旅遊外匯收入的減少。
從K=1/(1-MPC)及K=1/(MPS+MPM)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旅遊乘數效應與邊際儲蓄傾向邊際進口傾向均有關係,MPS或MPM越大,旅遊乘數效應就越小,反之,旅遊乘數效應就越大。
在經濟欠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旅遊綜合設施比較落後,為了發展國際旅遊業務,需要從國外進口有關的物資設備,需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人才,這些都要花費大量的外匯,由此造成了旅遊外匯的流失。具體來説,旅遊外匯漏損主要源於以下五個方面:
⒈為建設旅遊基礎設施,進口必要的設備和原材料而花費的外匯。
⒉為新建旅遊飯店,進口必要的設備和原材料而花費的外匯。
⒊支付旅遊企業外方的管理費和外籍人員的工資,由此造成了大量外匯的流失。
⒋為發展旅遊業,除國家投資、國內融資外,還需要對外貸款,逐年還本付息,由此造成了大量外匯的流失。
⒌為滿足旅遊者及部分旅遊企業員工的需求而進口有關的消費品,此項花費也造成了大量外匯的流失。
旅遊外匯漏損的程度顯示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為了減少旅遊外匯漏損,首先要大力發展本國經濟,提高本國產品的品質和科技含量。其次要積極培養旅遊業的現代化管理人才,逐步減少外方管理集團和管理人員的數量。再者要加強國際收支的宏觀監管機制,完善外匯管理法規,防止外匯流失。
總之,旅遊接待國的經濟實力越強,科技水平越高,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越大,旅遊外匯漏損就越少;反之,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越低,旅遊外匯漏損就越多。因此,大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是旅遊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只有如此,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才能最大化,旅遊外匯漏損才能被減少到最低限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