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旅遊扶貧

鎖定
旅遊扶貧,即通過開發貧困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興辦旅遊經濟實體,使旅遊業形成區域支柱產業,實現貧困地區居民和地方財政雙脱貧致富。
中文名
旅遊扶貧
外文名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目    的
貧困地區居民地方財政雙脱貧致富
手    段
開發貧困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等

旅遊扶貧發展背景

旅遊扶貧現實背景

貧困問題是世界性難題,一直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中國由於歷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區之間和地區內部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部和中、西部經濟技術水平有很大差別,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生產力發展十分緩慢,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後,國內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因為條件惡劣、交通閉塞以及信息不通暢等原因,很多仍處於封閉的自然經濟狀態中。在建國初期,政府就在採取措施擺脱貧困地區的風貌,使其走上脱貧的道路。隨着扶貧工作的展開,容易脱貧的人口已經脱貧,尚未脱貧的人口由於致貧原因複雜化等原因使得扶貧難度加大,成為了扶貧工作的“硬骨頭”; 2013年,國家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從產業、教育、轉移就業等方面實施精準扶貧。旅遊扶貧是國家精準扶貧計劃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是精準扶貧的新引擎,旅遊業從業門檻低,收益可觀,既符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需求”,又符合鄉村振興的時代主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通過發展旅遊業走上了脱貧致富的道路。

旅遊扶貧政策背景

時間
政策
主要內容
2015年1月
《關於促進旅遊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紮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脱貧致富。
2015年8月
《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加大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的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宣傳推廣力度。到2020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脱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遊,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
2015年9月
《農業部等11部門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
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閒置宅基地整理結餘的建設用地可用於休閒農業。鼓勵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休閒農業,對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休閒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
2015年12月
《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關於支持旅遊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
積極保障旅遊業發展用地供應,加大旅遊扶貧用地保障;明確旅遊新業態用地政策;加強旅遊業用地服務監管。
2016年
國務院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
強化規劃引導,扶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發展,積極扶持農民發展休閒旅遊業合作社。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開發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閒旅遊項目。
2016年3月
《關於金融助推脱貧攻堅的實施意見》
積極支持能吸收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的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有效對接特色農業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產業園區的金融需求,積極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
2016年9月
《鄉村旅遊扶貧八大行動方案》
確定了鄉村旅遊扶貧工程的五大任務、提出了將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八大行動。
2016年12月
《“十三五”脱貧攻堅規則》
在產業發展脱貧的規劃中,提出了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積極發展特色文化旅遊。
2017年2月
國務院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紮實推進脱貧攻堅。
2017年5月
《關於深入推進農業領域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
將農業田園綜合體作為聚焦重點,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的田園綜合體,推進農業領域PPP工作。
2017年5月
《關於推動落實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政策的通知》
旨在促進引導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17年6月
《關於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通知》
支持農業多種功能開發,增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力。
2018年2月
國務院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積極開發觀光農業、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
2018年6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脱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對貧困户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種植養殖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產業,積極培育和推廣有市場、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產品。
2018年10月
《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
實施 “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改造升級行動計劃,在 “十三五”文化旅遊提升工程中增補一批旅遊基建投資項目,專項用於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旅遊扶貧存在問題

(一)急於求成,一味模仿其他地區
一些地區為了加速旅遊扶貧工作而去選擇直接模仿其他成功的地區,修建一些與當地的自然景觀不相和諧的建築,導致了旅遊項目的質量差、缺少內涵等現象的發生,破壞了環境,也使得當地的資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或是為了提高地區收益,不顧環境、設施等的承載力,盲目提高客流量,使得當地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二)不考慮資源現狀,一味進行旅遊開發
旅遊扶貧的重要一點就是當地有適合進行旅遊開發的資源,而很多地區看好了開展旅遊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不考慮當地的旅遊資源適不適合進行旅遊開發,只一味修建旅遊項目,開發的旅遊既不符合地區現狀,旅遊文化內涵又單薄,最終只能慘淡收場。
(三)產品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遊產品內涵、特色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鄉村旅遊產品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突出,旅遊產品缺少內涵、沒有特色使得其缺乏核心競爭力,從而缺乏遊客吸引力,是目前旅遊扶貧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
(四)過度追求短期經濟,造成“臨時性脱貧”
很多地區只是臨時性的將資源集中在某一貧困地區,在當地實現脱貧之後又將資源投入到另一個貧困地區,如此往復,不僅使這些地區只達成了臨時性脱貧,而後又返貧,還浪費了物質、人員等資源;或者,為了儘快獲得收益,實現資金回收,只是在貧困地區興建各類受歡迎的旅遊娛樂設施,雖然從短期來説有利可圖,但並不利與長期發展,最終導致貧困地區只是臨時性脱貧。
(五)利益相關者利益失衡
在旅遊扶貧過程中,貧困人口、地方政府、旅遊開發商、旅遊者等利益相關者利益失衡。
(六)基礎配套差,難以吸引遊客
旅遊開發除了要有可以遊玩的項目,還要有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而有的旅遊扶貧僅僅只是注重對旅遊項目的開發,配套服務設施簡陋,難以吸引遊客。
(七)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
專業人才的匱乏一直是旅遊扶貧面臨的一大問題,雖然有政策鼓勵相關經營管理人才參與到旅遊扶貧中去,但並不能解決所有貧困地區的問題,且旅遊業是服務型行業,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因此更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加入到旅遊扶貧的開發建設中。
(八)貧困户脱貧意願不強烈,缺乏積極性
有一部分貧困户在扶貧過程中自主脱貧的意願並不強烈,在近些年國家的經濟支持下,他們不需要付出勞動就能滿足生活需求,因此在進行旅遊扶貧時,他們的意願並不強烈,參與旅遊脱貧的積極性也不足。

旅遊扶貧應對措施

(一)科學規劃、合理佈局
在對貧困地區進行旅遊開發之前,先對貧困村進行合理的規劃,有效地引導和控制旅遊產業發展,從而達到規避風險、合理佈局的目的,使貧困地區能夠長久的保持活力,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在對貧困地區進行旅遊扶貧時,必然要以經濟效益為核心,但與此同時,更應該注重旅遊開發的環境效益,貧困地區本身因為較為偏遠等原因,歷史、文化、生態等資源保存較好,具有更高的價值,所以在進行旅遊開發過程中要儘可能地減小對旅遊資源的破壞。此外,在旅遊高峯期時,應當注意控制遊客人數不能超過當地的環境容量,從而保證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融入創意和文化,打造核心吸引力
在對貧困地區進行旅遊產品開發時,勇先創景提出應當深入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打造出屬於當地獨一無二的旅遊產品,形成旅遊品牌,創造貧困地區的核心吸引力,從而引爆市場,吸引更多遊客。
(四)從長遠角度發展旅遊扶貧
旅遊扶貧雖然在短期內需要付出較多資源、資金,但開展旅遊業是一項“一本萬利”的產業,在後期僅需要投入人力和少量財力進行維修和創新,就能長久的獲得巨大收益,因此,旅遊扶貧,不僅注重短期收益,更要注重長遠利益。
(五)成立旅遊合作社協調開發商與當地居民之間的關係
可以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旅遊合作社,用以協調處理開發商與當地居民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使其相互合作,提供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旅遊產品,達到共贏的目的。
(六)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完善基礎配套設施
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提升貧困地區的可進入性和地區環境,讓遊客在遊玩過程中感受到舒適、安全。
(七)引進專業管理人才
在進行旅遊扶貧過程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貧困地區應該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與專業的管理團隊合作,讓其對當地旅遊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升整體素質。同時,還可以與高校進行合作,讓其輸送專業的旅遊管理人才以此加強貧困地區人才建設。
(八)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通過對貧困户進行集中教育等措施解放思想,讓他們意識到靠別人和靠自己的差距,看到脱貧所帶來的好處,增強脱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