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莊

(東漢第二位皇帝)

鎖定
漢明帝劉莊(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字子麗,東漢王朝第二位皇帝(57年3月29日 [37]  —75年9月5日 [27]  在位),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為光烈皇后陰麗華 [31] 
建武四年五月甲申日(28年6月15日 [2]  ),生於常山郡元氏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 [2]  [35]  。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冊立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
劉莊即位後,恢復了被秦朝廢除的冕服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初服旒冕”的皇帝, [33]  併為漢服修補定型,確立了漢服的最終完整體系。 [49]  為政嚴苛,總攬大權,嚴禁外戚干政,削弱功臣勢力;對外,派竇固出擊北匈奴,設立西域都護,吞併西南的哀牢國使康藏高原上的白狼等百餘國稱臣, [29]  並派人出使天竺(印度),求取佛法,在京師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官辦佛寺白馬寺 [32]  [41]  繼而舉行“燃燈表佛”活動,成為了元宵節的起源。 [48] 任用王景治河,解決黃河水患,維持黃河900多年的穩定。 [30]  同時興辦教育,接收史上第一批外國留學生,開創了國際教育的先河。 [59]  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日(75年9月5日 [27]  ),駕崩於洛陽東宮前殿,時年四十八歲,在位十八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 [1] 
劉莊在位期間,招撫流民,救濟貧農,興修水利,吏治清明,境內安定,民安其業,户口滋殖,時人頌曰“赫赫盛漢”, [15]  與其子漢章帝時期並稱“明章之治”。
概述內圖片來源: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全    名
劉莊
別    名
漢明帝
劉陽
子麗
諡    號
孝明皇帝
封    號
東海公、東海王、皇太子(即位前) [4]  [8] 
廟    號
顯宗
年    號
永平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常山郡元氏縣(位於今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 [2]  [35] 
出生日期
28年6月15日(建武四年五月初四日) [2] 
逝世日期
75年9月5日(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日) [27] 
逝世地
東宮前殿(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1] 
陵    墓
顯節陵
在位時間
57年3月29日 至 75年9月5日 [27]  [37] 
前    任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繼    任
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主要成就
明章之治、反擊匈奴、復控西域

劉莊人物生平

劉莊少年聰慧

建武四年五月初四日(28年6月15日 [2]  ),劉莊生於常山郡元氏縣,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母為光烈皇后陰麗華 [2]  劉莊少時聰悟,十歲時就通曉《春秋》。 [3] 
漢明帝 漢明帝
建武十五年(39年),劉莊受封東海公。 [4]  當時,朝廷發現墾田畝數和人口不對,於是開始重新清查田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個州郡的官員進京彙報工作,光武帝劉秀看到陳留吏的牘上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於是他就問陳留吏這是什麼。陳留吏説不知道什麼意思,他是在雒陽的長壽街上得到的。這時,帳幄後面只有十二歲的劉莊插話説,這是郡裏的官吏教陳留吏怎麼核查土地。劉秀又問,那為什麼河南南陽不能問呢?劉莊又説,河南是帝城,南陽是帝鄉,這兩個地方田畝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認真核查。劉秀於是讓虎賁將詰問陳留吏,陳留吏所言果然和劉莊一樣。自此以後,劉秀對自己這個只有十二歲的兒子愈加青睞。 [5] 
建武十七年(41年),劉莊進封爵位為東海王。 [6] 
建武十九年(43年),單臣傅鎮等造反,佔據原武城,劫持了該城的官吏。劉秀派大將臧宮等率兵圍剿。由於單臣、傅鎮他們糧草充足,所以臧宮雖然把他們困在城裏,又死傷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劉秀招集大臣們研究對策,大家多提議懸賞以攻城。只有劉莊主張不要圍城太緊、太急,讓叛軍可以突圍,這樣一個亭長就能對付他們。結果真如劉莊所料,叛軍分散突圍後都被平定、消滅。 [7] 
同年,劉莊被立為皇太子。劉秀本來想讓劉莊的舅舅陰識擔任太子太傅,博士張佚反對道:“今陛下立太子,為陰氏乎?為天下乎?即為陰氏,則陰侯可;為天下,則固宜用天下之賢才。”劉秀讚賞他的話,便拜張佚為太子太傅,桓榮為太子少傅,其後劉莊隨桓榮學通《尚書》。 [8]  [22]  同時,劉秀也讓陰識守執金吾,輔導劉莊。 [23]  當時的樂人創作歌詩四首,以讚頌太子劉莊之德,分別為:《日重光》《月重輪》《星重輝》《海重潤》四篇。 [9] 

劉莊治國有方

建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日(57年3月29日 [37]  ),光武帝駕崩,劉莊繼位,是為漢明帝。
劉莊登基後,繼續奉行光武帝在位時期為鞏固東漢統治而推行的各項政策。對於依仗權勢,作威作福的外戚、大臣嚴加懲處。比如護羌校尉竇林系大司空竇融親屬,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
永平二年(59年),竇林以“欺君罔上、貪贓枉法”之罪下獄論死。劉莊以竇融管教子弟不嚴,數次下詔責罰,將竇融罷官。後來,劉莊之弟楚王劉英、廣陵王劉荊、司徒虞延、司徒邢穆等都以有罪自殺;河東尹薛昭、司隸校尉王康、駙馬都尉韓光等也都先後坐事論死。可見劉莊對於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諸王控御極嚴,一旦犯法,從嚴治罪,決不因其官職高、地位親近而加以寬貸。於是,羣臣震恐,朝廷肅然。
劉莊還注意整頓吏治,對地方官吏進行嚴格的考察和黜陟。從慎重選舉官吏着手,對吏治進行整頓。
永平九年(66年)又“令司隸校尉、部刺史歲上墨綬長吏視事三歲以上理狀尤異者各一人,與計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聞。”規定出對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每年進行一次。在選官用人上,劉莊嚴令杜絕權門請託。他的姊妹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
劉莊在位期間,多次下詔減免賦税徭役,減輕刑罰;令官吏勸督農桑,治理病蟲害;並以公田賜與或賦與貧民。此外,劉莊大力興修農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黃河。西漢末年以來,黃河年久失修,為患益甚,“兗、豫百姓怨嘆”。明帝乃令著名水利專家王景和王吳率兵卒數十萬人治水。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十里立一水門,令更桐洄注,無復潰漏之患,從而保障了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劉莊提倡節儉,宮廷生活不尚奢侈,一時之間,上行下效。所以,當時民安其業,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國載於户籍的人口為兩千一百多萬,至劉莊統治後期,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激增至三千四百多萬。劉莊和其子章帝劉炟在位期間,出現了繁榮的盛世局面,史稱“明章之治”。

劉莊開疆拓土

劉備與劉莊(右) 劉備與劉莊(右) [10]
在國力增強的基礎上,劉莊積極經營邊疆,與北匈奴爭奪西域。光武帝劉秀統治時期,因忙於恢復社會生產和安定社會秩序,無力經營邊疆,對西北地區暫時採取羈縻政策。到了永平末年,國勢強盛,劉莊乃改弦易轍,變過去的消極羈縻為積極經營。
永平十五年(72年),劉莊派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率兵駐屯涼州,以為經營西北的準備。
永平十六年(73年)春,劉莊命竇固、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竇固率軍出酒泉,大敗匈奴呼衍王於天山,留兵屯守伊吾盧城(今新疆哈密西),並遣假司馬班超等率所部吏士三十六人,先後在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帶)、于闐今新疆和田)擊敗親匈奴勢力。“於是諸國皆遣子入侍,西域與漢絕六十五載,至是乃復通焉。”
永平十七年(74年),竇固、耿秉等率領大軍再次擊敗北匈奴於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後,復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於龜茲(今新疆庫車)、車師(今新疆吐魯番),恢復漢朝對西域地區的統治。 [11] 

劉莊中年去世

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日 [27]  (75年9月5日 [1]  ),劉莊在雒陽東宮前殿去世,時年四十八歲。諡號孝明皇帝,廟號顯宗。薄葬於顯節陵今河南洛陽市東南)。 [1] 
百科x混知:圖解東漢政權 百科x混知:圖解東漢政權

劉莊為政舉措

劉莊政治

  • 嚴防外戚
劉莊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劉莊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他在位時,他的舅舅們都位不過九卿館陶公主想替他兒子求個郎官做,劉莊寧可送給外甥一千萬錢,也不答應。大臣閻章才學出眾,工作突出,但因妹妹是後宮嬪妃,劉莊為不破壞外戚不封侯參政的規矩,硬是不提拔閻章。
但同時,劉莊又委任開國元勳鄧禹太傅,同母弟東平王劉蒼驃騎將軍,光武朝太尉趙憙保留原職,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團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同時對生母陰太后、異母郭聖通都非常尊重,平等對待,贏得了外戚和臣下的好評。 [12] 
  • 嚴苛馭下
劉莊對下面的官員非常嚴厲,因為父親光武帝施政時對大臣比較寬鬆,是由於他的威望高,而明帝是沒有他父親那樣的威信的,靠他的威望駕馭自己父親那些老臣,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他對於官員是很苛刻的,這在兩漢諸帝中是不多見的。
內朝小吏誤記了西域屬國貢獻的供品,親自查帳發現失誤的劉莊派人把犯錯的尚書郎招來,並親自手持木杖責打懲罰。直到尚書枱長官聞訊來説情,請求皇帝懲罰自己管教失職之罪,劉莊才平息憤怒。雖然劉莊對臣下的態度過於嚴厲、督責過度苛刻,卻有效地保證了綱紀整肅、吏治謹嚴,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地方政績明顯。
  • 打擊宗室
光武帝時,對同姓宗室王限制比較嚴格。自己的十個兒子雖然都封王,但封地都比較小,較之西漢的同姓王差得很多。而且在郡國內,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力。
明帝的同母弟劉荊是光武諸位皇子中比較有才能的一個,他給廢太子劉疆寫信,説他無罪被廢,應該從自己的封地東海起兵,像漢高祖那樣取天下、即皇位。劉疆接到書信後嚇壞了,馬上把信交給劉莊。劉莊沒有追究此事。後來羌人和東漢作戰,劉荊又四處活動。劉莊又讓他去封地。去了封地,他問相士,我長得像先帝,先帝三十歲當皇帝,我如今也已三十,可以起兵嗎?嚇得相士趕快告訴郡國的官員,劉荊害怕,自投監獄。劉莊又沒有追究。後來劉荊又使巫祭祀祝詛,被郡國的官吏報告,惶恐之下自殺。
光武帝與許美人所生的楚王劉英,在明帝當太子時就和明帝關係不錯。劉英結交賓客,又在封國作金龜玉鶴,刻文字為符瑞,積極準備造反。被一個叫燕廣的人告發,有司奏情要求誅殺他,劉莊不忍,只是把他罷免流放。後來劉英自殺。劉莊發現劉英結交士人官吏的名錄,為此興了大獄,株連了很多人。 [13] 
郭皇后生的兩個兒子劉康劉延也在封國結交賓客,圖謀不軌,但因為不像劉荊、劉英那麼嚴重,所以只是被削減封地。 [12] 
  • 限制豪強
光武中興後鑑於王莽篡位,所以對外戚還是有所限制,但同時他又利用外戚來防範宗室。在大司馬吳漢死後,光武想讓自己的小舅子陰興接任大司馬,因為大臣的反對才做罷,但死後仍然讓自己的女婿梁松輔政。
明帝即位後,一改光武為政時的柔道,而大刀闊斧地代之以剛猛。劉莊根據光武帝生前的意思,畫28將於雲台,但對自己的岳父馬援卻不予收入,這就給大臣們一個信號,就是自己要限制和約束外戚。而且,他在位時,他的三個大舅子、小舅子馬廖,馬光,馬防都位不過九卿。
隨後他就開始處理外戚和豪強們,功臣、大司空竇融不善於約束自己的家人和子弟,結果子孫多不法。竇融從兄子竇林坐欺罔及臧罪,下獄死。竇融的長子也是光武的附馬竇穆因為封地離六安國比較近,就想佔據六安,於是假傳陰太后的旨意,讓六安侯劉盱休妻而娶自己的女兒。後來此事被明帝知道,竇穆被免官,竇氏人中,除了竇融留京,全被遷回故郡。竇融也被劉莊斥責,嚇得竇融也辭職回家養病。竇穆等後來被赦免,允許回京城居住,但明帝派人嚴格監視他們。竇穆心懷不滿,口出怨言又賄賂官吏,結果他和兩個兒子竇宣、竇勳都死在獄中。
太后陰麗華的弟弟陰就的兒子附馬陰豐,殺了公主,雖然陰太后還在,但劉莊也不徇私情,將陰豐殺死,陰就夫婦也自殺。
劉莊又以“怨望、縣飛書誹謗”為由殺了河西功臣梁統的兒子同時也是自己姐夫的梁松

劉莊經濟

  • 治理水患
漢明帝的重要政績,是任用王景治理黃河和汴渠。西漢平帝時,黃河、汴渠決口氾濫,其後戰亂髮生,一直沒有整治。劉秀曾想修建堤防,但因天下初定,國力負擔不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而當時危害並不顯著,因此作罷。明帝時,人口日益增多,決溢的黃河、汴渠危害日益嚴重,中原百姓治河的呼聲越來越高。
永平十二年(69年),明帝決意解決這個問題,此時,有人向他推薦了王景。王景是樂浪郡(今朝鮮平壤一帶)人,博覽羣書,知識廣博,對水利工程頗有研究。明帝詢問治水的各種難題,王景分析利害,應對敏捷,明帝“善之”,賜給他《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等。
同年夏天,明帝徵集數十萬士卒、民夫,派王景治水。王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磧,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修築了從滎陽到千乘海口1000多里的黃河大堤。這次治水非常成功,後人有“王景治河千年無患”之説,此後900多年,黃河沒有改道,決溢次數也不多,積患已久的黃河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30] 
  • 供餐尚書枱
《後漢書》記載,漢明帝有一次巡夜尚書枱,看見某值班人員半夜吃糟糠充飢,龍心大慟,立即下詔:今後尚書枱官員值夜,均由朝廷供應夜宵和早餐,並提供被褥枕頭及服務員兩名聽候調遣。  [56] 

劉莊文化

  • 興辦教育,接收外國留學生
劉莊崇尚儒學,即位後親自講經,羣儒雲集,在洛陽圜橋門觀看、聽講的人數,“蓋億萬計”。 [40]  他還命令皇太子、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都要讀經。
永平九年(66年),漢明帝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在南宮創辦學校,號稱“四姓小侯學”。同時設立五經師(教授五經的學官),聘任高明的經師傳道授業。於是,期門、羽林的守衞士兵全都通達孝經;就連匈奴單于也派遣自己的王子們來到東漢都城洛陽留學,這是史上第一批外邦留學生, [39]  [59]  《後漢書》贊曰:“濟濟乎,洋洋乎,盛於永平矣!” [40] 
  • 恢復冕服,定型漢服
秦始皇即位,廢除冕服制度,郊祀之服皆穿戴袀玄。西漢沿用秦朝舊制,亦服用袀玄。直到東漢時期,漢顯宗漢明帝)即位後首次服用旒冕,恢復了冕旒制度; [33]  併為漢服修補定型,確立了漢服的最終完整體系。 [49] 
劉莊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制度。周禮冕服制度即在永平二年(59年)恢復。 [25-26] 
永平二年(59年),首次詔令有司參照《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等古籍恢復冕旒制度,並作出定製:冕板皆廣七寸,長一尺二寸,前圓後方,冕板頂部為玄黑色,冕板裏部為朱綠色,前垂四寸,後垂三寸。天子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的顏色作組纓。三公諸侯為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為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用其綬的顏色作組纓,旁垂黈纊。祭祀天地、宗廟、明堂時,則戴上冕旒。 [36] 

劉莊外交

  • 遣使天竺,求取佛法
漢武帝曾派人出使身毒(古印度的音譯),然而被昆明阻攔,沒有成功通達。 [41] 
漢明帝夜夢金人後,於是遣使至天竺,問佛道法。他派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等十八人赴天竺史稱“永平求法”。 [42]  最終,蔡愔求得佛經《四十二章經》及釋迦牟尼雕像,然後帶領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回到洛陽,這是中國與印度次大陸的首次直接來往。自此,佛教傳入中國。 [41]  由於四十二章經是用一匹白馬馱回來的,漢明帝便在洛陽建立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白馬寺 [28]  同時在外觀上要求“悉依天竺舊式”。後來歷經多次毀建,白馬寺已非初創時的模樣,但寺址從未遷移。 [42] 
  • 白象傳入中國
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乾陁羅國(古印度十六國之一)進獻了白象,“背設五彩屏風、七寶坐牀,容數十人。初養於御馬場,但它壞屋毀牆,逃到街市,逢樹即拔,遇牆亦倒。百姓驚怖,奔走交馳”。後來,朝廷為大象專門建了個養殖場,定名白象坊。 [46-47] 

劉莊民族

  • 對匈關係
光武帝劉秀重建漢朝後,因為國力的不足,對匈奴的策略由攻勢轉為防禦。後來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主動要求內附,光武帝冊封南匈奴,而且還和他們和親。北匈奴看到東漢和南匈奴和親,也要求和親。光武帝於是和公卿們商量,一時難以決定。這時已是太子的劉莊説:“北匈奴因為南匈奴內附、和親所以害怕我們,如果我們不攻擊北匈奴,又和他們和親,北匈奴不怕我們,南匈奴也會對我們有二心的。”光武帝於是決定不和北匈奴和親。
劉莊在位期間,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邊遊牧民族侵擾的威脅,使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友好關係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劉莊允北匈奴互市之請,但並未消彌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動搖了早已歸附的南匈奴。只得改變光武時期息兵養民的策略,重新對匈奴開戰。
永平十六年(73年),劉莊命竇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盧地,同時派班超等經略西域以對抗匈奴。
  • 經營西域
光武帝劉秀在建武十二年(36年)統一全國後,致力於內部建設。對匈奴轉為戰略防禦,對西域各國要求重設都護和遣送質子入朝的要求予以拒絕。這在當時國力不足的情況下,不失為一個正確的選擇。
經過東漢初年約三十年的休養生息,東漢的國力大為恢復。在劉莊去世的前三年,劉莊決定重新對匈奴採取強硬措施。派耿秉東漢名將耿弇的侄子)、竇固(東漢功臣竇融的侄子)率大軍進攻北匈奴。耿、竇各率一路,竇軍一直打到天山,耿軍攻到三木樓山。大獲全勝。兩年後,耿、竇又率兵出西域,進攻車師國。車師國后王和前王相繼投降。
在擊敗北匈奴後,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帶着三十六個人縱橫於西域,在鄯善國襲擊並全殲了北匈奴使團。班超在西域活動的結果是西域都護重建,班超動輒帶着西域諸國的部隊,打擊那些不肯聽命的國家。自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至此,西域與中原斷絕關係六十五年後又恢復了正常交往。 [12] 
劉莊時對北匈奴和西域的策略,也為後來時徹底消滅北匈奴、控制西域打下了基礎。
  • 康藏高原
漢明帝永平年間,西南夷中,自汶山以西,都是漢人沒有到達過的未知之地。在益州刺史朱輔到任後,“宣示漢德,威懷遠夷”,於是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國,户百三十餘萬,人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稱為臣僕”。 [29]  白狼王唐菆作歌三章,越過邛崍山,親赴洛陽朝見明帝,是為白狼王歌 [24] 
  • 吞併哀牢
永平十二年(69年),西南夷中的哀牢國王柳貌遣子內附,漢朝在其地設置哀牢、博南兩縣,又將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領六縣,合為永昌郡 [24] 

劉莊科技

漢明帝曾命博士馬均作“司南車”,即以天然磁石做指南車的原理做“水轉百戲”,利用水力和磁石同向相斥異向相吸的作用,讓扎制的巨獸、魚、龍活靈活現於水中,稱“魚龍百戲”。 [55] 

劉莊歷史評價

  • 傅毅:惟此永平,其德不回,恢廓鴻績,遐方是懷,明明肅肅,四國順威,赫赫盛漢,功德巍巍,躬履聖德,以臨萬國,仁風弘惠,雲布雨集,武伏蚩尤,文騰孔墨,下制九州,上系皇極,豐美中世,垂華億載,冠堯佩舜,踐履五代,三雍既洽,帝道繼備,七經宣暢,孔業淑著,明德慎罰,尊上師傅,薄刑厚賞,惠慈仁恕,明並日月,無有偏照,譬如北辰,與天同曜,發號施令,萬國震懼,庠序設陳,禮樂宣佈,璇璣所建,靡不奄有,貢篚納賦,如歸父母,正朔永昌,冠帶儋耳,四方共貫,八極同軌。 [15] 
  • 張綱:文、明二帝,德化尤盛。觀其禮為,易循易見,但恭儉守節,約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過兩人,近幸賞賜裁滿數金,惜費重人,故家給人足。夷狄聞中國優富,任信道德,所以奸謀自消而和氣感應。 [58] 
  • 華嶠:世祖既以吏事自嬰,明帝尤任文法,總攬威柄,權不借下,值天下初定,四民樂業,户口滋殖,中興以來,追蹤宣帝,以鍾離意之廉淳,諫爭懇懇,常以寬和為首,以此推之,難得而言也。 [15] 
  • 薛瑩:明帝自在儲宮,而聰允之德著矣,及臨萬機,以身率禮,恭奉遺業,一以貫之,雖夏啓周成,繼體持統,無以加焉,是以海內乂安,四夷賓服,斷獄希少,有治平之風,號曰顯宗,不亦宜乎。 [15] 
  • 傅玄:肅矣孝明,杖法任刑,勤綜萬機,察下以情,未弘道治,用致太平,專信俗儒,非禮之經。 [15] 
  • 范曄:①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達。內外無曲之私,在上無矜大之色。斷獄得情,號居前代十二。故後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鍾離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為言,夫豈弘人之度未優乎? [12]  ②顯宗丕承,業業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勝。備章朝物,省薄墳陵。永懷廢典,下身遵道。登台觀雲,臨雍拜老。懋惟帝績,增光文考。 [12] 
  • 杜佑:明章之後,天下無事,務在養民。至於孝和,人户滋殖。
  • 蘇轍:黃帝、堯、舜,壽皆百年,享國皆數十年。周公作《無逸》,言商中宗享國七十五年,高宗五十九年,祖甲三十三年。文王受命中身,享國五十年。自漢以來,賢君在位之久,皆不及此。西漢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東漢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然與《無逸》所謂“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従”,“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者,無以大相過也。 [16] 
  • 錢時:明帝尊師之意,其禮文亦可謂盛矣。因念孔孟皇皇於春秋戰國,而卒不遇於斯時也。而有真儒,洞明正學,引其君於當道,則其所進,豈魯定哀齊宣梁惠之比哉。桓榮為帝者師,屈天子之尊,推崇敬禮,無所不備,而卒無以發揚聖教啓迪君心,使斯道大明於天下,身被恩寵,徒為文具。良可嗟夫。 [17] 
  • 徐鈞:大學師儒多講論,東平禮樂正修明。不知佛法緣何入,卻向斯時教大行。
  • 朱元璋:人主不以獨見為明,而以兼聽為聰,通於人情,明於是非,則聰明得其正矣。若屑屑於細故,則未免苛察。上苛察則下急迫,反有累於聰明也。
  • 李光地:至孝明,始鋭意興復禮樂,雖止皮毛,然已能使人尚名節。可見禮樂之功大。
  • 梁啓超:漢尚氣節,光武、明、章,獎厲名節,為儒學最盛時代,收孔教復甦之良果。尚氣節,崇廉恥,風俗稱最美。 [18] 

劉莊軼事典故

劉莊尊師楷模

漢明帝劉莊堪稱尊師的楷模。 [57]  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 [8]  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劉莊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劉莊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劉莊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着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牀下”。桓榮去世時,劉莊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19] 

劉莊問政皇后

漢明帝時期,諸位將領上奏軍事、以及公卿大臣難以討論出結果的政事,漢明帝多次詢問妻子馬皇后的見解。馬皇后則分析其中的旨趣和道理,對各種意見都能推出其真實情況。每當馬皇后服侍漢明帝的時候,總要談到國家政事,對漢明帝決策多有輔助補益,所以漢明帝對馬皇后的寵愛和尊敬日益加深,始終不衰。 [45] 
明帝馬皇后有一頭很長的秀髮,隆起四層高大的髮髻後,卻仍有多餘的頭髮,於是她將多餘的頭髮繞髻三圈。 [51]  而漢明帝便令宮人梳“百合分髾髻”、“同心髻”。 [50] 

劉莊夜夢金人

有一次,劉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高大的金人,頭頂上放射白光,降臨在宮殿的中央。劉莊正要開口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飛去。夢醒後,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會時,他向羣臣詳述夢中所見,大多數人都不知其由。後來有個博士傅毅説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聽説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於是派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等十八人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攝摩騰竺法蘭,並於洛陽(當時稱雒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 [14]  [28] 

劉莊建塔齊雲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即白馬寺建成後的第二年,漢明帝劉莊曾敕令創建齊雲塔
據《釋源大白馬寺舍利塔靈異記》記載:己巳年二月八日,漢明帝劉莊駕臨白馬寺,會見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印度高僧。當時攝摩騰問道:“寺院東南是什麼館室?”漢明帝説:“很早以前,那裏忽然湧起一個大土丘,有一丈多高,人們把它剷平後,土丘又自動隆起。而且,土丘夜裏時常發出明光,百姓認為很神奇,就把那土丘稱為聖冢。自周代以來,百姓經常前往祭祀,而且祈求往往很靈驗。還真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攝摩騰聽後説:“如來滅度百年之後,有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於天下,共有八萬四千處,東土中國有十九處,陛下所言聖冢,即其中一處。”
聽了高僧一番話後,漢明帝頒發詔令,按照兩位印度高僧所描述的印度佛塔樣式,在聖冢上面建9層佛塔,高500餘尺(摺合約120米以上),是當時亞洲最高建築,直插雲霄,起名“齊雲”,時人稱齊雲塔“離天只有一丈八”。 [43] 

劉莊燃燈表佛

元宵節起源於漢明帝正月十五夜“燃燈表佛”故事。漢明帝時期,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都會雲集瞻仰佛舍利,所以該日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於是,為了弘揚佛法,漢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從此,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48] 
元宵賞燈始於漢明帝時期, [54]  從此以後,元宵張燈便蔚然成風,相沿成俗, [53]  因此元宵節又有“燈節”的稱呼。 [52] 

劉莊夜夢父母

永平十七年(74年)正月,漢明帝劉莊晚上做夢,夢到了父皇劉秀與母后陰麗華,像生前的快樂幸福樣子,以為回到了年少時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從夢中高興得醒了過來,之後發現原來是一場夢,又難過得無法入睡。當天,劉莊來到母后陰麗華梳妝枱前,拿起梳妝之物,感動地流下眼淚,身邊的人也都流涕,不敢仰視。 [44] 

劉莊親屬成員

劉莊父母

關係
爵位
姓名
父親
光武帝
母親
光烈皇后

劉莊后妃

稱號
姓名
備註
馬氏
史稱馬皇后
---
生漢章帝劉炟
---
生梁節王劉暢
秦貴人
---
---
閻貴人
---
尚書閻章二妹之一 [20] 

劉莊兒子

爵位
人物
生卒年
千乘哀王
?—61年
陳敬王
?—97年
彭城靖王
?—117年
樂成靖王
?—96年
漢章帝
56年—88年
下邳惠王
?—126年
梁節王
?—98年
淮陽頃王
?—87年
濟陰悼王
?—84年
[21] 

劉莊女兒

封號
姓名
駙馬
---
---
---
---

劉莊陵寢墓地

劉莊的顯節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邙山以南,俗稱“大漢冢”。劉莊駕崩後,起祗園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築。由此可想而知。當年的陵園建築是相當宏偉壯觀的。顯節陵曾經被盜。現陵前留有清人龔松林所立的"漢明帝顯節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頂,周圍陵墓星羅棋佈,非常壯觀。

劉莊史料記載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12] 

劉莊藝術形象

劉莊動畫形象

動畫《三十六騎》中的漢明帝劉莊
動畫《三十六騎》中的漢明帝劉莊(5張)
2023年動畫《三十六騎》楊墨配音漢明帝劉莊。 [38] 

劉莊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2013年
電視劇
趙文浩
2022年
電視劇
高寒(劇中為三皇子) [34]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秋八月壬子,帝崩於東宮前殿。年四十八。遺詔無起寢廟,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帝初作壽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槨廣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無得起墳。萬年之後,掃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過百日,唯四時設奠,置吏卒數人供給灑掃,勿開修道。敢有所興作者,以擅議宗廟法從事
  • 2.    《冊府元龜·帝王部·誕聖》:明帝以建武四年五月甲申生於常山元氏。
  • 3.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十歲能通《春秋》,光武奇之。
  • 4.    《後漢書》:建武十五年封東海公………
  • 5.    《資治通鑑`卷四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5]
  • 6.    《後漢書》:十七年進爵為王………
  • 7.    《後漢書·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6-25]
  • 8.    《後漢書》:十九年立為皇太子。師事博士桓榮,學通《尚書》。
  • 9.    《太平御覽卷一百四十八 皇親部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5]
  • 10.    像取自南燻殿舊藏《聖君賢臣全身像冊》。
  • 11.    《後漢書》:冬十一月,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出敦煌崑崙塞,擊破白山虜於蒲類海上,遂人車師。初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
  • 12.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1-18]
  • 13.    《後漢書》:十一月,楚王英謀反,廢,國除,遷於涇縣,所連及死徙者數千人。
  • 14.    《後漢書》:“世傳明帝(東漢明帝劉莊)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羣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術,中國因此頗有奉其道者。後桓帝好神,數祀浮圖、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後遂轉盛。”
  • 15.    《藝文類聚·卷十二·帝王部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2-16]
  • 16.    《古今論‧三宗》
  • 17.    錢時·《兩漢筆記》
  • 18.    《新民説》之《歷代民德升降原因表》(見《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6冊《新民説》篇
  • 19.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顯宗即位,尊以師禮,甚見親重,拜二子為郎。榮年逾八十,自以衰老,數上書乞身,輒加賞賜。乘與嘗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仗,會百官驃騎將軍東平王蒼以下及榮門生數百人,天子親自執業,每言輒曰“大師在是”。既罷,悉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其恩禮若此。榮每疾病,帝輒遣使者存問,太官、太醫相望於道。及篤,上疏謝恩,讓還爵土。帝幸其家問起居,入街下車,擁經而前,撫榮垂涕,賜以牀茵、帷帳、刀劍、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牀下。榮卒,帝親自變服,臨喪送葬,賜冢塋於首山之陽。除兄子二人補四百石,都講生八人補二百石,其餘門徒多至公卿。
  • 20.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26]
  • 21.    《後漢書·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3-22]
  • 22.    《後漢書 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二十八年,大會百官,詔問誰可傅太子者,羣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執金吾原鹿侯陰識可。言可任也。博士張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為陰氏乎?為天下乎?即為陰氏,則陰侯可;為天下,則固宜用天下之賢才。”帝稱善,曰:“欲置傅者,以輔太子也。今博士不難正朕,況太子乎?”即拜佚為太子太傅,而以榮為少傅,賜以輜車、乘馬。榮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綬,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 23.    《後漢書 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及顯宗立為皇太子,以識守執金吾,輔導東宮。
  • 24.    《後漢書 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13]
  • 25.    袁宏:《後漢紀》卷九:(永平)二年,春正月辛未,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始服冕佩玉。禮畢,登靈台,觀雲物。大赦天下。自三代,服章皆有典禮,周衰而其制漸微。至戰國時,各為靡麗之服。秦有天下,收而用之,上以供至尊,下以賜百官,而先王服章於是殘毀矣。漢初,文學既闕,時亦草創,輿服旗幟,一承秦制,故雖少改,所用尚多。至是天子依周官禮記制度,冠冕、衣裳、佩玉、乘輿擬古式矣。
  • 26.    閻步克.《服周之冕》:中華書局,2009年:第169—175頁
  • 27.    《後漢書》:(永平十八年)秋八月壬子,帝崩於東宮前殿。年四十八。
  • 28.    《魏書 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二十◎釋老十》:後孝明帝夜夢金人,項有日光,飛行殿庭,乃訪羣臣,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愔仍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東還洛陽。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明帝令畫工圖佛像,置清涼台及顯節陵上,經緘於蘭台石室。愔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城雍關西。
  • 29.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永平中,益州刺史梁國朱輔,好立功名,慷慨有大略。在州數歲,宣示漢德,威懷遠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國,户百三十餘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稱為臣僕。”
  • 30.    “明章之治”與雒陽鼎盛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3-03-08]
  • 31.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顯宗孝明皇帝諱莊,光武第四子也。母陰皇后。
  • 32.    中國首次"西天取經":漢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經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7-21]
  • 33.    《後漢書·輿服志》:“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滅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漢承秦故。至世祖踐祚,都於土中,始修三雍,正兆七郊。顯宗遂就大業,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屨,以祠天地,養三老五更於三雍,於時致治平矣。”
  • 34.    《星漢燦爛》皇甫儀的扮演者是誰 太子三皇子原型是誰  .中華網[引用日期2023-07-05]
  • 35.    歷史文化-歷史文化-元氏縣政府  .元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05]
  • 36.    《後漢書·志·輿服下》:“冕冠,垂旒,前後邃延,玉藻。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初詔有司採《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乘輿服從歐陽氏説,公卿以下從大小夏侯氏説。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裏,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
  • 37.    《後漢書》: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
  • 38.    三十六騎第1集  .嗶哩嗶哩[引用日期2023-10-17]
  • 39.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七》:“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九年(丙寅,公元六六年)帝崇尚儒學,自皇太子、諸王侯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孫,莫不受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立學於南宮,號“四姓小侯”。置《五經》師,搜選高能以授其業。自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 ”
  • 40.    《後漢書·儒林列傳》:“明帝即位,親行其禮。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備法物之駕,盛清道之儀,坐明堂而朝羣后,登靈台以望雲物,袒割辟雍之上,尊養三老五更。饗射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其後復為功臣子孫、四姓末屬別立校舍,搜選高能以受其業,自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濟濟乎,洋洋乎,盛於永平矣!”
  • 41.    《宋史·列傳·卷二百四十九》:“漢武帝遣使十餘輩間出西南,指求身毒,為昆明所閉,莫能通。至漢明帝夢金人,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由是其教傳於中國。”
  • 42.    清涼台:南宮舊址,二僧譯經  .洛陽網[引用日期2023-10-23]
  • 43.    齊雲塔:塔與雲的無量佛緣  .洛陽網[引用日期2023-10-23]
  • 44.    《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帝性孝愛,追慕無已。十七年正月,當謁原陵,夜夢先帝、太后如平生歡。既寤,悲不能寐,即案歷,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於陵樹,帝令百官採取以薦。會畢,帝從席前伏御牀,視太后鏡奩中物,感動悲涕,令易脂澤裝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焉。”
  • 45.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時諸將奏事及公卿較議難平者,帝數以試後。後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每於侍執之際,輒言及政事,多所毗補,而未嘗以傢俬幹。故寵敬日隆,始終無衰。
  • 46.    大象:伴隨中國古代歷史的吉祥物  .中國共產黨千陽縣委員會政法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11-22]
  • 47.    《太平廣記·卷四百四十一》:“後魏洛水橋南道東有白象坊,白象者,永平二年,乾陁羅國所獻,背設五彩屏風、七寶坐牀,容數十人,真是異物,常養於乘黃。象常曾壞屋毀牆,走出於外,逢樹即拔,遇牆亦倒。百姓驚怖,奔走交馳,太后遂徙象於此坊。”
  • 48.    史志文化 【志載年俗】正月十五鬧元宵  .深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11-23]
  • 49.    漢服還是胡服,從2300年前説起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0.    《只此青綠》舞者的髮型是什麼髻?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1.    《東觀漢記·傳一》:“明帝馬皇后美髮,為四起大髻,但以發成,尚有餘,繞髻三匝。眉不施黛,裝不求飾,獨左眉角小缺,補之如粟。常稱疾而終身得意。”
  • 52.    元宵節的“古今身份”:“情人節”、“狂歡節”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3.    細説我們的中國節:七夕乞巧更乞“橋”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4.    元宵節源於一場對漢武帝的欺騙?元宵原為宮女名字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5.    “年”字本意非怪獸而是豐收 曾代表長穗農作物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6.    古代公務員的“工作餐”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7.    古人稱老師為"西席" 源自老師坐西方最尊貴位置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11-23]
  • 58.    後漢書·列傳·張王種陳列傳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2-02]
  • 59.    黃天華著. 中國財政制度史 第1卷[M]. 2017:3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