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景治河

鎖定
王景治河,是指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奉詔對汴渠黃河的綜合治理。
王景依靠數十萬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築從濮陽城南到渤海千乘的千餘里黃河大堤,另一方面又整治了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門。不但使黃河決溢災害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黃河、汴渠的水力水利資源。王景治理後的黃河河道,大約穿過東郡、濟陰郡北部,經濟北平原,最後由千乘入海。總的來講,河道流經西漢故道與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較近,地形低下,行水較浚利。由此,黃河決溢災害明顯減少,出現了一個相對安流時期。自此,黃河800年不曾改道。
王景治河的歷史貢獻,長期以來得到很高的評價,有王景治河千年無患之説。從史料記載看,王景築堤後的黃河經歷800多年沒有發生大改道,決溢也為數不多,確是位置比較理想的一條河道。
中文名
王景治河
外文名
RegulatingYellow River by Wang Jing
治理人
王景
起洪時間
西漢末年
治理時間
東漢永平十二年
效    果
黃河800年不曾改道

王景治河事件背景

西漢末年,黃河、汴渠決壞,水患持續60餘年,西漢鴻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黃河下游決溢未堵;平帝時(公元1~5年)黃汴氾濫混流: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大決魏郡(今大名一帶),數十年失修。
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王景奉詔和王吳共同主持了對汴渠和黃河的綜合治理活動。

王景治河事件經過

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令王景治河,治理後形成新的黃河河道,後人稱為漢唐河道。王景,字仲通,樂浪(今朝鮮境內)人,博學多才藝,善治水,曾成功地修過浚儀渠(汴渠的一段)。永平十二年夏,他和王吳組織軍士數十萬人治理黃河和汴河,自滎陽(今鄭州西北)到千乘海口(今利津縣境)築黃河堤1000餘里:勘測地形,開鑿山丘,挖除河道中的石灘,裁彎取直,防護險要堤段。疏浚淤塞河段,“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第2年夏天完工。耗資100多億錢。竣工後恢復西漢時的管理制度,設河防官吏。 [1] 

王景治河社會評價

治河刻石 治河刻石
他的治河事蹟,現存記載過簡,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後人解釋分歧很大。有人認為當時黃河是雙重堤防,相當於後代的縷堤、遙堤,在縷堤上10裏建一水門,引濁水在兩堤間放淤固灘,已澄清的水自下游水門回入河內:有人認為水門建在汴堤上,引濁水在黃汴二堤之間放淤,放清水入汴等等。他們都認為這是治河成功的關鍵。《後漢書》記載:治河前“汴流東侵”,日月益甚,水門故處皆在河中;治河後,“今既築堤理渠,絕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跡”;“往者汴門未作,深者成淵,淺則泥塗”。提到的水門都指引黃入汴的閘門,即西漢“滎陽漕渠”口的水門。王景改為多口引水,在渠首段10裏築一閘門。但河汴分流,對黃河河道不發生什麼影響,起不到改善河道作用。
王景治河後,歷時900多年沒有大改道,同時唐中期以前黃河決溢記載很少,不少人對他的成績評價很高,認為他治河後800年無河患。但近代有不少研究人員有其他解釋。有人認為東漢後黃河中上游植被好,水土流失較少,減少了水中含沙量,因而淤決也少。也有人指出,據文獻記載,王景治河後36年就有決溢,到東漢末150年中,至少有5次決溢。三國時60年間至少有4次決溢。兩晉南北朝300年問決溢僅中游有2次。下游幾乎沒有,修治也僅有一兩次,都在汴口附近。300多年中黃河、海河流域大水記載不下六七十次,並非800年無水患,入黃泥沙也未顯著減少。還有人認為,長期堤防失修,殘破失效,洪水分入各分支及相通的河道湖泊中,無法分辨哪是黃河決水,而東漢黃河下游河道,行經地勢低下的湖沼地區,借自然地貌分滯洪,減輕河道負擔,一般洪水氾濫成災的機會得以減少。 [1] 

王景治河史書記載

《後漢書·王景傳》。
參考資料
  • 1.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水利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