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竺

(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

鎖定
天竺是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
中國歷史上,對天竺的最早記載在《史記·大宛傳》,當時稱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對音)。
漢書》記載:“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裏,得蜀賈人市。”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天竺國一名身毒”。
唐初統稱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為天竺。
天竺是唐朝時期大國,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歸國,根據讀音將天竺正名為印度。
天竺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四大帝國,孔雀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莫卧兒帝國
中文名
天竺
外文名
Tintu、Sindhu
所屬洲
亞洲
國家代碼
IND
官方語言
梵語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國家領袖
旃陀羅笈多阿育王
主要民族
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
主要宗教
佛教婆羅門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伊斯蘭教
國土面積
298 km²

天竺名字來歷

西漢以來所説的身毒、天竺、信德均是梵語sindhu的音譯,是確指印度河流域的輻射區的,而非整個南亞大陸。
唐代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經,根據Indu讀音正名為“印度”,“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稱身篤,身毒,賢豆,天竺等。今從正音,宜云印度”。
吳承恩所著的中國古代神魔小説西遊記》中唐太宗李世民唐僧西天取經中的西天即是天竺。
(地名)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臘India(國名),Indus(河名),新稱印度,印特伽,譯曰月。
Sindhu→Hindu→身毒、天竺。Hindu→Indu→印度。
總而言之,身毒、天竺、印度都來自梵語Sindhu。

天竺歷史沿革

天竺孔雀王朝

亞歷山大撤出印度之後不久,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難陀王室。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
他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亞洲最強有力的希臘統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統治權
孔雀王朝終於在阿育王時期到達顛峯,這位偉大的君主完成了對南方羯陵伽的征服,這樣除了極南端的一些國家以外整個印度都在形式上統一於帝國政權之下了。
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廣泛進行傳教活動。但是,孔雀王朝的強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後即告終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縮回它本來居有的地區,印度恢復列國時代的那種分裂狀態。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他們在整個西印度建立了許多公國。
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這個國家被列舉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國(羅馬帝國、安息、貴霜帝國和漢朝)之一。貴霜時代的寶貴產物是大乘佛教犍陀羅藝術

天竺笈多王朝

貴霜帝國在強盛了若干世紀之後分裂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們在北印度的優勢地位的是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後印度的第一個強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
與孔雀王朝一樣,笈多王朝的發源地是在摩揭陀。這個王朝的頭幾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們確實統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則並沒有擴張得太遠。旃陀羅笈多二世取得了一次對塞人的輝煌勝利,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傳説中的偉大英雄超日王
中國僧人法顯旃陀羅笈多二世在位時訪問了印度,他描寫這位國王的賢明統治使印度人民安居樂業。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榮。婆羅門教再度興起,不過此時它已經開始向現代印度教轉變。
佛教和耆那教繼續擁有廣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總體上來説是容許所有教派傳播。在文學上,出現了古代印度最偉大的詩人迦梨陀娑

天竺後笈多王朝

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嚴重地損害了笈多王朝。嚈噠人後來被印度社會所同化,但他們在5–6世紀的活動促成了帝國的解體。
許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對笈多王朝的中央權力,於是這個帝國迅速瓦解了。
所謂後笈多王朝(實際上與真正的笈多王室沒有關係)的統治權力再次退回摩揭陀。
6–7世紀之間,波斯薩珊王朝還統治過印度河平原
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
不過,在南印度則興起了幾個強盛的政權,如遮婁其人(其統治者打敗了戒日王的進攻)、羅濕陀羅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天竺拉其普特時期

大約在7世紀北印度興起了一種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們在7–8世紀之後的印度歷史中起了突出作用。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間的歷史時期常常被稱為拉其普特時期。
在這段時間裏,幾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權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婁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中特別重要的有瞿折羅–布羅蒂訶羅人、兆漢人和遮婁其人。
各拉其普特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力量對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保衞者。期間在750–1174年間的波羅王朝統一過北印度。
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9–11世紀在南印度出現了幾個強大的王國,如朱羅國(注輦)和潘地亞。其中朱羅國曾經侵入印度尼西亞諸島嶼。

天竺德里蘇丹國

伊斯蘭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於11世紀,是由中亞的突厥人進行的。伽色尼王朝蘇丹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嚴重破壞
伽色尼王朝在中亞的領土於1173年被其位於阿富汗的原附庸廓爾王朝吞併。廓爾王朝的統治者穆伊茲–烏德–丁·穆罕默德(廓爾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賴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了兆漢人。
穆罕默德留在印度的總督(出身奴隸)顧特卜–烏德–丁·艾伯克於1206年採用蘇丹頭銜統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區,定都德里。此後直到莫卧兒帝國建立,北印度的歷史即為德里蘇丹國的歷史。
德里蘇丹國是由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先後有5個王朝在德里進行過統治,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和羅第王朝
不過,德里蘇丹國並非統一了整個印度的帝國。除了在阿拉–烏德–丁·卡爾吉等強大的蘇丹統治時期,德里蘇丹國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個最大的王國。
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繼續保有強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則幾乎從未進入蘇丹政權的版圖。阿拉–烏德–丁·卡爾吉時期對德干地區的3次大舉入侵使德干北部服從蘇丹統治直到14世紀。菲羅茲·圖格魯克蘇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統治的奧里薩。困擾蘇丹的問題主要是叛亂和外部入侵。在整個德里蘇丹國存在時期,叛亂和王室內訌層出不窮。各地的分立勢頭從未被有效遏止,幾個著名的蘇丹都曾鎮壓過大規模的叛亂。
外部入侵的威脅開始主要是來自蒙古人,後來則是中亞的征服者帖木兒。帖木兒的可怕入侵終於使搖搖欲墜的蘇丹政權徹底崩潰。德里蘇丹國在帖木兒撤離之後不久解體,獨立王國林立各地,雖然還有名義上的蘇丹,但他們的權力幾乎只限於德里旁遮普。德里蘇丹國時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了很大發展。許多蘇丹執行相對寬鬆的宗教政策,除了徵收人頭税之外並不對非穆斯林居民進行迫害。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在印度聳立起來,這一時期所形成的建築風格有時被稱為德里風格。
在文學上,產生了阿密爾·胡斯魯這樣的偉大詩人。突厥人也帶來了一種有害制度,在宮廷和貴胄之家中流行的奴隸制。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烏爾都語在蘇丹時代產生,以及羅第王朝末期出現了錫克教

天竺莫卧兒帝國

德里蘇丹國瓦解造成的權力真空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現。
1526年,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潰了羅第王朝的最後一個蘇丹易卜拉欣·羅第。巴卑爾佔領了德里並被尊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繼而在1527年擊敗拉其普特人,1529年,他又消滅了阿富汗人的殘存力量。由巴卑爾建立的政權被稱為莫卧兒帝國,意為“蒙古人的帝國”,因為巴卑爾的血統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巴卑爾的統治只是莫卧兒帝國的肇始,他還未來得及鞏固莫卧兒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
行政、司法和財政制度都沒有建立。這些關鍵事物實際上是由莫卧兒人的敵人舍爾沙締造的。舍爾沙是南比哈爾地區的阿富汗人首領,他在1540年打敗並趕走了巴卑爾的繼承人胡馬雍,短暫地恢復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統治。舍爾沙的統治時期很短,但是卻十分重要。他壓服了孟加拉的叛亂,並把它分成19個小行政單位。征服瓜廖爾。打敗了最強的拉其普特人領袖馬爾德夫。在短短5年之內,幾乎整個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
1545年,在舍爾沙陣亡之前,他已經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舉行土地清丈以確定税制,並進行了貨幣改革。舍爾沙的統治事實上為莫卧兒帝國的最終建成鋪平了道路。
在舍爾沙死後,胡馬雍得到波斯國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奪回德里。但他在與主要敵人阿迪爾沙阿交鋒之前突然死去,完成莫卧兒人偉業的任務歸於其子阿克巴
阿克巴最強大的敵人是阿迪爾沙阿的印度教將軍喜穆。喜穆利用胡馬雍之死奪取阿格拉和德里,並自稱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復興起一個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關鍵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打敗了喜穆,於是在印度再也沒有可以與莫卧兒人抗衡的力量了。
阿克巴是莫卧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漫長的統治期間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並把帝國的版圖第一次擴展到印度南方。由於對拉其普特人採取懷柔政策,大多數好戰的拉其普特部族都歸順了帝國的統治。對異教的寬容是阿克巴的顯著特點,他不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頭税,還企圖倡導一種融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改革。以蘇巴(省)為單位的全國行政制度形成了,印度教徒也被允許擔任政府官員。阿克巴時代的印度是伊斯蘭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阿克巴去世後,莫卧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沙阿·賈漢統治。這是兩個才能較為遜色的統治者,沙阿·賈漢終於被自己的兒子奧朗則布推翻失去了皇位。
奧朗則布是莫卧兒王朝最重要但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他放棄了莫卧兒帝國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時代的宗教寬容政策,加強伊斯蘭教的宗教地位,企圖使印度完全伊斯蘭化。
奧朗則布恢復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税,將印度教徒逐出政府,並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這些短視的政策導致帝國境內的非穆斯林與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鋭起來,並很快演變成武裝鬥爭。堅持自己信仰的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卧兒帝國公開的敵人。
奧朗則布雖然多次打敗他們,卻無法徹底消滅其反抗力量。最危險的國內敵人是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它後來發展出可與莫卧兒帝國匹敵的軍事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奧朗則布力圖消滅他的政治對手,莫卧兒帝國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他長期駐留在德干指揮對該地區各穆斯林小國的征服,這些國家是16世紀初德干的伊斯蘭教強國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後形成的。其結果是奧朗則布取得了勝利,將德干地區併入帝國版圖,成為印度南方的最高統治者。除了次大陸極南端和馬拉塔王國以外,奧朗則布統一了整個印度。
奧朗則布去世後的莫卧兒帝國稱為“後期莫卧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皇帝大都昏庸無能,馬拉塔人愈戰愈強,大有取莫卧兒而代之的趨勢。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因素是歐洲列強。

天竺書籍記載

中國歷史上,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在《史記·大宛傳》,當時稱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對音)
山海經》曰:“身毒之國,軒轅氏居之。郭注,天竺國也。”
唐代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經,根據Indu讀音正名為“印度”,“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稱身篤,身毒,賢豆,天竺等。今從正音,宜云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