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日休

鎖定
皮日休(約838年—約883年),字襲美,一字逸少, [16]  因曾居襄陽鹿門山號鹿門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晚唐詩人、文學家。
鹹通三年(862年)以前,皮日休一直躬耕苦讀於襄陽鹿門山。鹹通八年(867年),以進士榜末及第。鹹通十年(869年),應闢入蘇州刺史崔璞幕,為蘇州刺史從事。鹹通十三年(872年),入京為著作局校書郎。乾符元年(874年),遷任太常博士。乾符五年(878年),被任命為毗陵副使,隨高駢軍出征王仙芝。乾符六年(879年),被黃巢軍俘虜。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入長安稱帝,皮日休被任命為翰林學士。中和三年(883年)四月,黃巢退出長安後,皮日休遇害身亡(此處有爭議,詳情見人物爭議目錄) [20] 
皮日休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他的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同情民間疾苦之作,對於社會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著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等。 [3] 
(概述圖參考資料 [7] 
全    名
皮日休
襲美
逸少、鹿門子、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
所處時代
晚唐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
出生日期
約 838年
逝世日期
約 883年
主要作品
《皮日休集》
《皮子文藪》
《皮氏鹿門家鈔》
最高官職
毗陵副使

皮日休人物生平

皮日休早年經歷

唐鹹通三年(862年)以前,皮日休一直躬耕苦讀於襄陽鹿門山。 [18] 
鹹通四年(863年)三月末,皮日休離開襄陽鹿門山,南浮遠遊,目的是前往郢州尋求入仕。同年夏,經大、小別山,來到嶽州。渡湘江時,有感而發,作《悼賈賦》。同年秋,度過長江,到達南京,逗留南京期間,遊覽了棲霞山。同年冬,於壽州肥陵築別墅寓居。 [18] 
鹹通五年(864年)春,皮日休自肥陵來到六安。隨後又前往宣城。同年秋,葺草房隱居於洞庭湖。 [18] 

皮日休科舉之路

鹹通六年(865年),皮日休以洞庭湖別業為軸點,盤桓於九江、江夏一帶,廣事結交,以求舉薦。同年九月,在九江受到舉薦,入京準備應舉,寓居於永崇裏。 [18] 
鹹通七年(866年)一月,皮日休應進士試不第,準備返回肥陵。三月,回到肥陵,自編所作詩文集,命名為《文藪》。期間,曾至淮南揚州、常州干謁令孤綯及楊假。同年秋末,再次啓程,準備入京應舉。 [18] 
鹹通八年(867年)正月,皮日休以進士榜末及第。隨後留於京師,但未被授官。 [18] 
鹹通九年(868年),皮日休應宏詞科不第,隨後東遊,經華陰、靈寶、宜山、偃師、登封、滎陽,汴梁而至揚州。十二月,為避龐勳之亂而前往蘇州。 [19] 

皮日休應闢入仕

鹹通十年(869年)七月,應闢入蘇州刺史崔璞幕,為蘇州刺史從事。八月,與陸龜蒙相識,並與之唱和。 [19] 
鹹通十一年(870年)清明節前後,皮日休在蘇州結婚。六月,遊太湖,賦詩二十章,陸龜蒙和之。十一月,應新羅僧人弘惠所請,為靈鶩山周禪師撰寫碑文。 [20] 
鹹通十二年(871年)三月,崔璞罷蘇州刺史歸京,作有《蒙恩除替將還京洛偶敍所懷因成六韻呈軍事院諸公郡中一二秀才》詩,皮日休和《諫議以罷郡將歸以六韻賜示,因佇酬獻》詩送之。 [20] 
鹹通十三年(872年)二月,皮日休遊常熟破山龍堂,並作有《破山龍堂記》一文。四月,遊覽胥門,並作有《胥門閒泛》詩。不久入京,為著作局校書郎。 [20] 
乾符元年(874年),皮日休遷任太常博士 [20] 
乾符五年(878年)六月,皮日休被任命為毗陵副使,隨高駢軍出征王仙芝,至常州、潤州一帶。 [20] 

皮日休被俘遇害

乾符六年(879年),在隨軍轉戰途中,皮日休被黃巢軍俘虜。 [20]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入長安稱帝,皮日休被任命為翰林學士 [20] 
中和三年(883年)四月,黃巢退出長安後,皮日休遇害身亡(此處有爭議,詳情見人物爭議目錄) [20] 

皮日休主要影響

皮日休散文

皮日休在散文創作中,在內容的開拓和形式的創新上都作過有益的嘗試。 [23] 
一、體裁多樣 短小精悍
皮日休面對的是一個混亂黑暗的社會,要更加廣泛、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和批判現實,針砭時弊,表達他的“濟世”之情感,發表政見等,其散文就不得不採用多樣的體裁。 [23] 
在《皮子文藪》裏,皮日休靈活多變地採用各種創作體裁,如賦、諷悼、文、箴、碑銘贊、序跋、雜著、文論頌序、書、詩等多種文學樣式,並在幾乎每卷之前冠以總序,以體現其此類文體篇目的總的思想和內容,其大部分文學思想和理論即是在其中傳達出來的。同時,他在這些不同的題材中,運用的方式也有變化,有些體裁採用了類似組詩的形式,《十原》《九諷》等,都是一個主題的系列文章,每一篇都短小精悍,但組成了強大的散文陣勢,篇篇獨立成文,又相互勾連,邏輯縝密,對問題的剖析更加全面、深入、細緻。 [23] 
皮日休不僅靈活的使用各種文學體制,而且還在箴、銘兩種體制上成就很高。皮日休的銘文力求古奧。銘前冠以序言,先散後韻,相得益彰,但皮氏之序文多有論述評説,與傳統銘序多述行狀事蹟略有不同,此可謂皮氏獨得之“善”。如《藍田關銘(並序)》,皮日休沒有像傳統的銘序一樣敍述藍田關山勢的形成過程,而是簡要勾勒了藍田關給人的壯觀感受:“睹山形關勢,回抱於天,秀欲染眸,危將驚魄”,從而證實了《易》中所述之“王公設險,以守其國”,並特意為鬼斧神工的藍田關作銘,在讚美它的堅不可摧之時,又哲理性的指出:“險不可侵,唯王之心”,這裏就將作文的目的和盤托出,警戒了當權者為政以德,用天地之利為民造福,用意昭然,着重在警戒之意,可謂對傳統寫法的一種突破和創新。 [23] 
皮日休所創作的散文,雖然體裁多樣,除一些長篇汪洋恣肆外,短章大都言簡意賅,概括有力,豁達通暢。他是小品文寫作的高手,大多數文章都能有的放矢,針砭時弊,富有戰鬥性和批判性,對各種醜惡的現實作出冷靜的批判。如其《鹿門隱書》六十篇,近似於語錄體,文字長短不拘,或三言兩語,或二三百字,卻方式多變,其中或論證,論文,或評價人物,“毀人者失其直,譽人者失人其實,近於鄉原之人哉?”“不思而立言,不知而訂交,吾其憚也。”“勇多於仁謂之暴,才多於德謂之妖”,“聖人能與人道,不能與人志”,抒發獨到的真知灼見性的見解,有的類似感悟,有的近似格言和哲理,頗為雋永,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提煉,有匕首投槍之功效。 [23] 
雖然不能將皮日休的散文都稱之為小品文,但他的諸種散文文體如《雜著》《箴》《諷悼》等,也都滲透着小品文短小精悍的基本特點,立論大膽,尖鋭犀利,主題深刻,在短小的篇幅中也包涵了巨大的思想內容。如有“安不忘危,慎不忘節,窮不忘操,貴不忘道”(《六箴序》),“聽誤多害,聽惘多敗。近賢則聰,近愚則歸”(《耳箴》)這些都只是用整齊的句式,簡短而有力的語言,展示了一種生活中理應遵守的法則。 [23] 
二、手法多變 技法圓熟
皮日休散文短小精悍,要想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極為深刻的思想內容,在結構構思、表現手法的設計上,作者可謂是匠心獨運,就需要作文的手法多變,不拘一格。在內容表現上,或是借古抒懷,或託物寓意,或是直抒胸臆,具體的修飾手法上,也是形式多樣,或用排比對偶,或是對比設問……不一而足,使得文章參差錯落,跌宕多姿。 [23] 
1.設問法的運用
以設問法造成文章波瀾,是皮日休散文中運用比較多的手法之一。在其散文中,對於問題的議論是以設問方式來完成對事物根本道理的探究的,問者有“或”“或者”“或人”“説者”“詩曰”,或是具體的人名,用以提出一種普遍性或權威性的觀念。回覆者大多由皮日休自道的。如:在《正沈約評詩論》一篇中有“沈約又云:‘騵者,蓋三家之色相勝,又示周、殷相代也’。”後有日休曰:“天之命也,必以二德,則文王自信矣。何為不受殷禪哉?”;在《酒箴》中有(襄陽元侯)訂皮子曰:“子耽飲之性,於喧靜豈異耶?”,皮子曰:‘酒之道,豈止於充口腹,樂悲歡而已哉?”在《十原》中的表現中最為突出,這種方式更是比比皆是:在《原刑》中,有或曰:“丹朱為諸侯,舜為天子。丹朱有過,舜誅之乎?……”曰:“不也。朱、均之為國,必有舜、禹之吏,翼而治之……”等等。 [23] 
而答問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有一問一答,有一問多答的,有疑而發問,因問而釋疑,這種設問方式,在行文中常能激起文氣迴繞震盪,使文情能生動活潑,不致於平板呆滯。 [23] 
皮日休善用“設問”,議論的成分多,敍述和抒情的成分少,正是所謂的“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繫辭上》)。因“易簡”而不刻意雕琢,從而顯示出質樸簡潔的特點。而正是這樣通過問答的方式直抒胸臆,議論精闢,使整篇文章的氣勢闊大。 [23] 
2.古今對比,諷刺尖鋭
皮日休是一個諷刺高手,其作文最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來進行冷嘲熱諷,有寓言諷刺,有古今對比,正反對比等。作者為了增強其文章的力度和説服力,故在敍述中援引古事以證今事,所以皮日休文章引經據典處處皆是,言必稱《春秋》,是他文章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在強烈的反差下,作者的態度如火山噴發出來,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如《鹿門隱書》,“古之殺人也怒,今之殺人也笑。”“古之隱也,只在其中;今之隱也,爵在其中”,將現實生活中古今之真假隱士的追求進行描述和思索,進而對照諷刺,“古之決獄,得民情也哀;今之決獄,得民情也喜。哀之者,哀其壓之不行;喜之者,喜其賞之必至”,將古今之決獄的官吏的行為進行對比嘲諷,直抒胸臆,一針見血,強烈的反差,其揭露和批判的力度又格外地入木三分。 [23] 
3.大量排偶句的運用
《皮子文藪》中散文中大量使用了排偶句,使文章整齊,音韻和諧,格律工整,但毫無奧澀和隱晦之感。如《鹿門隱書》中有“潔者,不觀其窮;觀其富也。慎者,不觀其勞也。苟當窮能潔,當危能慎,戒也;非慎也”,“可以威而不威,可以殺而不殺,難也”;“君子不為其所不為,小人為其所不為”;“小善亂德,小才耗道”;“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原化》中有“其質也道德仁義,其文也詩書禮樂”、“其道則存乎言,其教則存乎文”、“嶽其基,而溟其源”、“率邪以御眾、握亂以治天下”。《原寶》中有“一民之飢須粟以飽之、一民之寒須帛以暖之”、“黃金能療飢、白玉能充寒”、“玉所以飾禮、金所以備貢”、“舜取五玉以備禮、禹鑄九金以為鼎”;《九諷系述》中有“吾之道不為不明;吾之命未為偶”;《獨行》中有“行以古聖人,止以古聖人,不顧今之是非,不隨眾之譭譽。”等等在這些散文中,排偶句有散有駢,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感情充沛而氣勢奔放,從而語言精練,簡括通俗,內涵豐富,其藝術性和思想性高度統一。 [23] 
影響
晚唐以皮日休為代表的小品文不僅在批判現實的深刻性上為唐代散文增添了思想光彩,而且還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散文的諷刺藝術,對明代的小品文也有深遠的影響。 [24] 

皮日休詩歌

皮日休是有別於“軟媚纖靡”詩風的獨特的詩人。作為晚唐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他的詩在藝術上很有特色。 [25-26] 
一、體類全備
1.句式豐富
皮日休詩歌在詩體上往體(古體)、今體(近體)、雜體,各體兼備,同時皮日休詩歌在句式上也廣泛探索,前後期作品皆有突破,尤其是《松陵集》裏的唱和詩歌,《松陵集》裏所收皮日休詩歌共335首,這些詩歌除了唱和內容引人入勝外,在句式上的成就也最為人們關注和稱讚,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創新,代表了唐詩發展的新氣象。 [26] 
句式是構成不同詩體的最基本的要素,翻閲《松陵集》,從卷一到卷十,收錄的皮日休詩歌主要是由五七言構成的古近體詩,卷一到卷四都是五言古體,這些古詩句式上都是五言八句的短篇。《松陵集》前四卷除了有五言八句的短篇外,也有長篇,包括十韻、二十韻、三十韻、一百韻等,也有十韻、二十韻、五十韻、一百韻成篇的巨篇。卷五主要為五言近體,這些詩歌句式上都是五言八句的五律,十韻、十六韻、三十韻成章的五言排律。卷六至卷九都為五七言近體,即五七言律體、七言絕句,這些詩歌句式上都是五七言古詩、五七言絕句、七律、五排。卷十為“雜體詩”。可見,《松陵集》裏的皮日休335首唱和詩歌,在詩體上幾乎涵蓋了當時的所有詩歌句式。 [26] 
2.多用組詩
皮日休詩歌在句式上多以組詩形式出現。這在皮日休的《皮子文藪》以及《松陵集》兩部作品結集中都有體現。《皮子文藪》裏的詩歌,包括《三羞詩》三首、《七愛詩》六首、《正樂府》十首、《雜古詩十六首》都是以組詩的形式出現。這是其詩歌形式上的一個顯而易見的特點,其中《雜古詩十六首》中,既有五言,也有七言;既有古體,也有近體。體裁上的多樣,充分體現皮日休雜古詩的“雜”特點。在《松陵集》中,皮日休詩歌也不乏組詩形式,共計179首,包括古體102首、律體47首、絕句30首,其中五古共90首,幾乎包括了各種詩歌體裁。 [26] 
二、取材豐富
皮日休詩歌取材細碎豐富,而又有新奇之處,這主要體現在皮日休的松陵唱和詩作。《松陵集》裏皮日休的唱和詩題材多來源於生活中的細碎事情或者細小物體,前人不願寫或者沒寫過的事物他都能入詩,大大開拓了唱和詩歌的題材,體現了皮日休在詩歌題材選擇上的細碎新奇,這也是他在詩歌創作上的求巧體現。皮日休詩歌中所選的題材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來源於生活中的瑣碎事物,漁、樵、茶、酒是這方面的典型,如《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中寫漁具包括:網、罩、罱、釣筒、釣車、漁梁、叉魚、射魚、鳴桹、滬、篸、種魚、藥魚、舴艋、笭箵,共十五題,顯得細碎。《茶中雜詠》也是這類詩的典型,擷取生活中的瑣碎事物入詩,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十題。皮日休在寫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細碎之物時,都是前人不曾寫過的,他寫這些題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唱和需要,炫才鬥巧之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表現隱逸的閒雅之趣,例如《樵家》《樵子》等詩。 [27] 
皮日休詩歌選材上的豐富還體現在將日常的常見之物寫入詩中,例如詩歌《皋橋》: [27] 
皋橋依舊綠楊中,閭里猶生隱士風。唯我到來居上館,不知何道勝梁鴻。
這首詩是作者遊覽皋橋時所作,表達了詩人對梁鴻的欽慕之情,“閭里猶生隱士風”句也可看出同時抒發了作者對皋橋閭里隱士遺風的讚賞之情。 [27] 
皮日休題材上的開拓擴大了詩歌的選材範圍,選取不常入詩的生活之物入詩,充滿了新意,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顯得豐富細碎。 [27] 
三、手法多樣
皮日休詩歌在藝術上值得注意的是所用的藝術手法所中多樣、豐富多彩,體現了他超高的詩歌創作水平,這些手法包括詩歌表達上多用議論方式、用典、對比、煉字造句等,增強了皮日休詩歌的藝術表現力,深化了詩歌的思想感情。 [27] 
1.表達上傾向議論
皮日休詩歌一個重要特點在於傾向議論,這在皮日休前後期詩歌中都有體現。《皮子文藪》裏的詩歌突出體現在長詩以及古體詩上。《皮子文藪》卷十的最後一個部分是“雜古詩十六首”,這體現了他對古詩的繼承,詩歌中的擬古傾向。這些古體詩尤其是長篇古體,如《三羞詩》三首,《七愛詩》六首,《正樂府》十首,這些詩歌無論是批判時政、抒發懷抱還是讚頌一些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賢相,如房玄齡、杜如晦等,其筆法都是以議論為詩,不隱晦,直接説出,有的通篇幾乎都是議論,洋洋灑灑 ,造成恢弘意境,有時議論還會與敍事、抒情、比喻相結合。
皮日休詩歌議論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在議論中,使詩歌中的形象更為鮮明,思想更為深刻,這體現了皮日休詩歌議論上的另一個特點,即通過具體的形象來闡發議論,例如抒發濟時之作的《七愛詩》,其中有《七愛詩·李翰林》歌頌李白傲岸不屈品格、豪放不羈詩風形象,表達自己敬意,還有《七愛詩·白太傅》讚揚了白居易有曠達的處事態度的形象,還有《七愛詩·李太尉》頌讚了李晟偉大功勳形象等。 [27] 
皮日休詩歌表達上傾向議論特點在《松陵集》的唱和詩中也有體現,這些詩歌無論短章還是長篇,無論寫景、敍事、描寫、還是抒情詩都擅長議論,如他的《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就集敍事、議論為一體。 [27] 
2.喜用典故
皮日休在他的詩歌中使用了很多典故,使詩歌更加含蓄雋永、言簡意賅,增強詩歌的表達效果。皮日休詩歌中典故類型非常豐富,有人物典故,例如詩歌《七愛詩·元魯山》: [28] 
吾愛元紫芝,清介如伯夷。輦母遠之官,宰邑無玷疵。
三年魯山民,豐稔不暫飢。三年魯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飲魯山泉,只採魯山薇。一室冰檗苦,四遠聲光飛。
退歸舊隱來,斗酒入茅茨。雞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盡日一菜食,窮年一布衣。清似匣中鏡,直如琴上絲。
世無用賢人,青山生白髭。既卧黔婁衾,空立陳寔碑。
吾無魯山道,空有魯山辭。所恨不相識,援毫空涕垂。
這首詩多處運用典故,首句以伯夷喻元德秀的清正耿直,“既卧黔婁衾,空立陳寔碑”,用了兩處典故,黔婁是齊人,相傳他非常清廉高節,曾拒魯恭公和齊王的聘為相和卿的機遇,最後生活極其貧困,導致死時都衣不蔽體。詩人這裏借用這個典故,喻元魯山堅持操守,死於貧困的事實。陳寔是東漢人,生前有德行,受人敬重,死後很多人為其弔喪立碑。這裏借用這個典故,喻元魯山生前未受重用,死後才受到禮遇的悲哀和同情。 [28] 
還有植物典故,例如《金錢花》:
陰陽為炭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
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
這首詩運用典故,構思巧妙,這首詩本身不是去描寫金錢花的情態、顏色等,而是借金錢花的“金錢”雙關之意進行生髮,批判它名不符實。此外,皮日休有的詩歌通篇運用典故,例如《館娃宮懷古五絕》。 [28] 
3.多用對比
皮日休421首詩歌中,對比手法運用非常廣泛,有在同一句中使用的,如(1)“夷險但明月,死生應白蓮。”(《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2)“薪蒸濕不著,白晝須然燭。”(《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3)“白鳥都不知,朝眠還暮浴。”(《太湖詩·練瀆(吳王所開)》)(4)“高下不驚紅翡翠,淺深還礙白薔薇。”(《虎丘寺西小溪閒泛三絕》)等。詩句中詩人通過“死”與“生”、“白”與“晝”、“朝”與“暮”、“高”與“下”、“淺”與“深”等具有對比性的字詞使表達更加鮮明。 [28] 
另有在上下兩句詩中運用對比的,如(1)“玄猿行列歸,白雲次第散。” (《追和清遠道士詩兼次本韻》)(2)“寒恐結紅鉛,暖疑銷紫汞。” (《茶中雜詠·茶筍》)(3)“青瓊蒸後凝,綠髓炊來光。” (《茶中雜詠·茶灶》)(4)“釣前青翰交加倚,醉後紅魚取次分。”(《奉和魯望懷楊台文楊鼎文二秀才》)(5)“風吹翠蠟應難刻,月照清香太易消。”(《秋夕文宴得遙字》)(6)“行廚煮白石,卧具拂青雲。”(《魯望示廣文先生吳門二章》)(7)“有時日暮碧將合,還被魚舟來觸分。”(《夜會問答十》)(8)“脱身拋亂世,策杖歸真主。”等。這裏詩人通過“歸”與“散”、“寒”與“暖”、“前”與“後”、“難”與“易”、“行”與“卧”、“合”與“分”、“拋”與“歸”等字詞的對比,使詩歌情感表達更加具體,深化了詩歌的主題。 [28] 
皮日休詩歌中運用多處對比,前後期都有出現,通過這些對比,不僅使詩歌語言更加富有特色,也使詩歌的思想內容以及主題表現得更加具體。 [28] 
4.善於錘鍊
皮日休詩歌在創作上十分考究煉字造句,多有佳句流傳。皮日休對詩句的錘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28] 
①多用偶對。
皮日休《松陵集》裏的唱和詩多使用偶對,如《題魯望屋壁十首》“因分鶴料家貲減,如置僧餐口數添”、“昨夜眠時稀似鶴,今朝餐數減於僧”、“園蔬預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鶴糧”等。 [28] 
②善於使用各種顏色字。
皮日休的唱和詩善於錘鍊的特點除了多用偶對句外,還善於使用顏色字。這種情況在詩句中很多,如(1)“漢水碧於天,南荊廓然秀。”(《魯望讀襄陽耆舊傳》)(2)“夷險但明月,死生應白蓮。”(《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3)“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4)“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雲。”(《魯望示廣文先生吳門二章》(5)“行廚煮白石,卧具拂青雲。”(《魯望示廣文先生吳門二章》)(6)“高眠可為要玄纁,鵲尾金爐一世焚。”(《寄潤卿博士》)等。 [28] 
皮日休唱和詩頻繁使用顏色字,直觀地描繪出事物的情態,畫面感十足,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這也是皮日休唱和詩歌善於錘鍊字句的體現。 [28] 
四、風格奇峭
皮日休詩歌在藝術特點上前後期有共通處也有差異處。詩歌語言風格上前期主要以樸澀無採為主,後期主要以清雅奇峭為主。 [28] 
1.樸澀無採
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籤》卷八中説:“皮襲美末第前詩,尚樸澀無採。”因此,摒棄怪異,淺切樸澀的特點多體現在皮日休前期《皮子文藪》裏的詩歌創作,這時期的皮日休重視詩歌創作的社會功用,關注民生,在詩歌創作內容上多寫民生疾苦。《皮子文藪》裏的詩歌按體裁上分,古體27首,律體6首,絕句2首,突出顯示皮日休此時期詩歌創作上的崇古傾向,《皮子文藪》裏的詩歌語言樸澀無採,不管是“上剝遠非,下補近失”的諷諭之作,如《三羞詩》《正樂府十篇》《喜鵲》《蚊子》等,還是記遊之作,如《陪江西裴公遊襄州延慶寺》《西塞山泊漁家》《襄州春遊》等,抑或是詠懷之作,如《秋江曉望》《閒夜酒醒》等,在語言上大多質樸平易,這種語言特點與皮日休此時期的詩歌創作思想傾向是吻合的。 [28] 
皮日休此時期詩歌語言上的淺切樸澀體現在詩歌中多使用“如何”“何為”“未為”“不能”“誰能”“不忍”“不奈”“所謂”“難得”“不妨”“不可”“誰謂”“豈無”“誰知”“何不”“何況”“所以”“何嘗”“胡為”“何復”等富有口語表達色彩的詞,增強了詩歌的口語化,使詩歌淺切平易,通俗易懂。 [28] 
《皮子文藪》裏的詩歌還重視在詩句中使用排比句,這些詩句大多音韻和諧,句式整齊,語言上淺切樸澀、通俗易懂,例如“三川豈不農,三輔豈不耕。”(《正樂府十篇·農父謠》),“三川”對“三輔”,“不農”對“不耕”,不僅體現形式上的特點,練字上也存在特點,體現語言上的淺切樸澀。另外如“所以謂得人,所以稱多士。”(《正樂府十篇·賤貢士》),“所以”對“所以”、“謂”對“稱”、“得人”對“多士”,語言上也是樸澀的。 [29] 
皮日休《皮子文藪》裏的詩歌語言樸澀無採,淺切樸實,擯棄怪異,還多用富有口語表達色彩的詞以及重視在詩句中使用相同或者相似字詞,這包括上下聯中以及同一聯的詩句中,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使詩歌語言質樸平易,明白曉暢,通俗易懂。 [29] 
2.清雅奇峭
皮日休《松陵集》裏的詩歌都是與陸龜蒙等人的唱和詩,為了唱和需要,皮日休的詩歌不可避免的走向“精雕細琢”“競強鬥巧”,這種競巧不僅體現在詩體、題材上,還體現在語言上。皮日休詩歌僻澀的特點從某種程度上説也是其詩歌奇峭的體現,胡應麟在《詩藪》中談七律在唐代的發展和變化時説:“李商隱、杜牧之填塞故事,皮日休、陸龜蒙馳鶩新奇,又一變也。”明代許學夷在《詩源辨體》裏對皮陸七律的評價是:“怪惡奇醜。”“馳鶩新奇”“怪惡奇醜”,這些都是説皮日休《松陵集》裏的七律詩歌語言風格上的奇峭特點,不僅七律,這對皮日休《松陵集》裏的其它體裁的詩歌也同樣適用。例如皮日休的古體詩,特別是長篇五古,都是長篇鉅製,動輒“一百韻”“五百言”等,這類詩歌因其用古文句法寫作本身就充滿新意,代表詩歌有《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等。 [29] 
清代宋育仁在《三唐詩品》中説“江東、皮、陸,以疏朗掞制”,這裏點出了皮日休唱和詩語言上的另一個風格即清雅。皮日休在吳中的生活是清幽、閒放的,他寫的雖然都是別人未曾涉獵的生活瑣碎情事,還帶有逞強鬥巧的成分在,但卻從中表現了詩人的閒情逸致、高雅閒趣的情懷,茶詩談趣,字裏行間充斥着“閒”“隱”“雅”“趣”“醉”“情”等各種情調,體現在具體創作中就是皮日休常以一些高雅的意象入詩,諸如“詩”“酒”“茶”“漁”“樵”“松”“桂”“鶴”“竹”“屏”等。 [29] 
皮日休《松陵集》詩歌清雅奇峭特點還體現在對虛字的使用。皮日休唱和詩中使用虛字的情況很多,諸如“何”“焉”“哉”“於”“而”等。這些虛字之所以在古體詩中頻繁出現,是因為這些虛字本身就是皮日休利用古文句法寫詩的一個體現。而古文句法寫詩是其詩歌形成奇峭風格的關鍵所在。 [29] 
皮日休詩歌在語言上還善於使用疊音字,這尤其體現在《松陵集》裏的唱和詩。這些疊音詞的使用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使詩歌節奏和諧,增強了韻律,給人一唱三嘆之感。 [29] 
清代蔣超伯在《通齋詩話》捲上裏雲:“陸甫裏之風致,似較襲美為優。……凡此諸聯,澹冶之間,仍寓衝融之態,不似襲美一味幽奇也。”“幽奇”是對皮日休唱和詩奇峭風格上的一個概述,皮日休詩歌前後期風格稍有差異,前期詩歌樸澀無採,後期唱和詩語言上清雅奇峭。 [29] 
影響
皮日休推崇的前賢較多,杜甫韓愈就是其中代表。杜甫、韓愈等人倡導“以文為詩”,而宋人也多提倡“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這其間的連接者便是皮日休。由唐詩向宋詩發展轉變的過程中,皮日休起到的承上啓下的作用,對宋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0] 

皮日休歷史評價

北宋文學家晁補之:(日休)以文章自負,尤善箴銘。 [23] 
南宋詩人魏慶之:皮日休百鍊為字,千煉成句。(《詩人玉屑》卷八《鍛鍊》) [23] 
南宋詩論家嚴羽:和韻最害人詩,古人酬唱不次韻。此風始盛於元、白、皮、陸,而本朝諸賢乃以此而鬥工,遂至往復有八九和者。(《滄浪詩話》) [14] 
元代詩人辛文房:日休性衝泊無營,臨難不俱······在鄉里,與陸龜蒙交擬金蘭,日相贈和。(《唐才子傳》) [14] 
明代文學家陸時雍: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物色在於點染,意態在於轉折,情事在於猶夷,風致在於綽約,語氣在於吞吐,體勢在於遊行;此則韻之所由生矣。陸龜蒙、皮日休知用實,而不知運實之妙,所以短也。(《詩鏡總論》) [14] 
明代詩論家胡應麟:七律······皮日休、陸龜蒙馳騖新奇,又一變也。(《詩藪》) [14] 
明代詩論家許學夷:①皮、陸律詩實流於惡,而或以為巧,此千古大謬。②予嘗以唐律比閨媛:初唐可謂端莊,盛唐足稱温惠······皮、陸乃怪惡其醜,見之必唾其面。今好奇之士反以為姣好而慕悦之,此人情之大變,不可以常理推也。(《詩源辯體》) [14] 
明代文學家胡震亨:皮襲美未第前詩,尚樸澀無採。第後遊松陵,如太湖諸篇,才筆開橫,富有奇豔句矣。律體刻畫堆垛,諷之無音,病在下筆時先詞後情,無風骨為之幹也。(《唐音癸籤》卷八) [13]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皮,陸松陵唱和詩奕奕自別,巧心佳句,誠不可掩,如天台、雁巖自不欲與岱、華競品目。(《唐詩評選》) [14] 
清代詞人賀裳:①淵明《五柳先生贊》日:“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讀《松陵集》彷彿猶存其致。詩不為佳,筆墨之外,自覺高韻可欽,其神明襟度勝耳。吾尤喜其詩序,或數十百言,或數百言,皆疏落有古意。皮、陸並稱,吾之景皮,更甚於陸……讀其《五貺》諸篇,令人忽忽與之神遊。②(日休)集中詩亦多近宋調,吳體尤為可憎。四聲、疊韻、離合、迴文,俱無意味。(《載酒園詩話又編》) [14] 
清代史學家錢大昕:五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謂之借韻······至皮、陸《松陵集》,則舉之不勝舉矣。(《十駕齋養新錄》) [14] 
清高宗乾隆帝讀皮日休集,讚賞他是“煉意清新選字奇”。 [23] 
清代學者餘成教:襲美好以“僧”“鶴”為對仗,如《題魯望屋壁》十首,言鶴者五,及“因分鶴料家贊減,為置僧餐口數添”、“昨夜眠時稀似鶴,今朝餐數減於僧”、“園蔬預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鶴糧”之類,皆未免詞意重複,數見不鮮。與鄭都官詩多用“僧”字凡四十餘處,韋莊詩好用“馬”字,同是一癬。(《石園詩話》) [14] 
清代學者胡壽芝:襲美律詩無晚唐薾氣……《正樂府》十章,雖不及樂天《新樂府》深透沉痛,而指抉利弊,何讓諷諭。時無忌諱,乃得此稗世之作。雜體擬作,亦不減韓、孟。(《東目館詩見》) [14] 
清末民國學者宋育仁:其源出於王績、王建二家,而祖述漢魏樂府謠諺。寄情疏逸,懷詞諷誹,毀華去飾,自有林下風;而顯露無餘,排比見跡,是魯望一流,神情又減。(《三唐詩品》) [14] 
中國現代文學家魯迅: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塌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芒。(《小品文的危機》) [1]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劉揚忠:①在鹹通至天祜時期眾多的作家中,才氣橫溢的皮日休自拔於流俗,矯首高歌,以其憂國憂民的傑出詩文,成為當時的冠冕。②皮日休是我國中世紀文人中少有的思想非常激進的分子。他萬分憤恨唐末糜爛的朝政和黑暗的社會,對腐朽勢力的總頭子昏君暴君尤其咬牙切齒。③皮日休有一套鮮明而系統的文學主張。這些主張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強調文學作品的政治內容和批判精神。(《劉揚忠學術論文集》) [5]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孫學堂:皮日休極力宣揚“忠孝”觀念,而史料卻記載他參加了黃巢起義。這頗具諷刺意味的結局,代表了唐末文儒的立身困局,也説明儒家學者在易代之際如果知進而不知退,勢必陷入知行背離的尷尬境地。皮日休的古文中既有理性化的明道訴求,又有高度感性化的憤激情緒,二者糅和而不免衝突,形成了《皮子文藪》的獨特面貌。(《唐末文儒的身心困局與情理衝突 ——皮日休思想與古文平議》) [6] 
中國近現代文學家遊國恩等:在散文方面,皮日休最推崇韓愈,繼承併發揚了韓愈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的精神,他的許多小品文,具有比他的詩更為強烈的戰鬥性。(《中國文學史》) [22]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陳玉剛:皮日休的小品文時借古諷今,批判現實之作,具有人民性和戰鬥性。皮日休總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揭露統治集團的種種罪行,暴露他們的虛偽兇殘面貌。(《中國文學通史》) [22] 
吳庚舜董乃斌劉蜕孫樵之後,繼起的皮日休,陸龜蒙等人的古體散文,固然既關心現實,又質樸通俗,在藝術繼承上比劉、孫等人少一些片面性,因而成就與影響較大一些,但一則他們人少勢孤,二則文多小品,談不上博大精深與全面發展,難於廣泛影響社會和扭轉文風。(《唐代文學史》) [24] 

皮日休軼事典故

皮日休智對中藥詩

一日,皮日休與好友陸龜蒙漫步在村頭小溪邊,皮日休詩興大發,隨口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數曲急溪衝細竹,葉舟來往盡能通。草香石冷無近遠,志在天台一遇中。”他對陸龜蒙説:“這首詩中含有三味藥名,請你猜一猜。” [31] 
陸龜蒙聽後微微一笑,順口也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桂葉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續蘸溪黃。連雲更入幽深地,骨錄閒攜相獵郎。”吟完,對皮日休説:“我這首詩裏也含三味藥名,請你也猜猜看”。結果最後兩人都猜着了。 [31] 
上兩首詩中的藥名嵌於詩的句末、句首,上句末字和下句首字合讀即得:竹葉通草遠志紫葛黃連地骨 [31] 

皮日休智駁主考官

一年,皮日休前去應試。他的文章寫得非常出色,但是他的長相實在有點不敢恭維,因為他有一隻眼睛非常不雅觀。擔任主考的官員叫鄭愚,此人有個毛病,總喜歡以貌取人。 [4] 
鄭愚把考生們的試卷一一批閲後,發現皮日休的文章寫得非常好,十分欣賞,他認定皮日休是個才華橫溢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是不可能漏過的。於是,鄭愚便把皮日休召來面試,決定提拔這個滿腹經綸的青年才俊。
然而,當皮日休來到鄭愚面前時,鄭愚之前的欣喜之情一下子被皮日休的眼睛衝跑,鄭愚想也沒想,便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對皮日休説道:“年輕人,你的才華很好,我非常欣賞你的文章,本來想要錄用你和提拔你,但是,為什麼你的一隻眼睛竟然長成了這個樣子呢?” [4] 
聽了鄭愚的嘲諷,皮日休並沒有感到任何的尷尬和難堪,他思忖片刻後,便機智地回答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主考官大人,我來參加考試,憑藉的是自己的腦子和多年苦讀積累的學問,而朝廷也是需要我的學問來治理國家。既然您對小人的考卷頗為欣賞,假若由於我的外貌而故意不以錄取,那您的一世英名不就全毀了嗎?別人會認為您選才不力,我想,主考官大人不會因為我的一隻眼睛,而毀掉自己的兩隻眼睛吧。” [4] 
鄭愚聽了皮日休如此解釋後,心中頓時對其產生了好感,態度也完全轉變過來,於是當機立斷,判定錄用皮日休。 [4] 

皮日休兩次上書

鹹通年中,皮日休兩次上奏書。第一次,要求把《孟子》作為學習科目。大致是説:“我聽説聖人的道理,沒有超過經書的;次於經書的是史書,次於史書的是諸子文章。諸子文章不離開聖人之道的,是《孟子》。除此而外的各派學者,一定排斥經書史書,是聖人的災害,文獻上大多不記載。請求廢除《莊子》《列子》之類的書,而以《孟子》為主。有能貫通它的義理的,經過明經考試進行科舉選拔。”第二次,他請求讓韓愈在太學裏享受祭祀。大致是説:“我聽説聖人的主張不過是要求有用。活着時用了,一時可以知道;死後用了,萬代相傳都可以知道。”又説:“孟子、荀卿,保護輔佐孔子學説,傳到文中子王通。文中子的學説太闊大了,能繼承他的精華的,大概只有韓愈吧!” [21] 

皮日休因詩遇害

皮日休考取進士後,所擔任的卻始終只是小官卑宦,由此而心生不滿。加上朝廷和地方的各級官吏魚肉百姓,弄得民怨沸騰。乾符二年(875年),山東人王仙芝、黃巢開始起義反抗唐朝。皮日休看自己難以有出頭的日子,便毅然決然地投奔了起義軍。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義軍攻下長安,黃巢稱帝,皮日休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由於皮日休的文才受到黃巢的賞識,黃巢就命他撰寫一種用來宣揚自己是上天授意主宰人間的讖詞,皮日休按照黃巢的姓名作了一首五言古詩道: [11] 
欲知聖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聖人名,果頭三屈律。
黃巢看了這首詩(其實它只是一個詩謎)後便不高興了,因為他的頭部醜陋,頭髮又難以遮擋住鬢毛,因此他覺得皮日休這詩有譏諷他那副尊容的意味,這無疑使他的權威受到了挑戰,當即命人把皮日休推出去給殺了。 [11] 

皮日休人際關係

兒子
皮光業(877年—943年),官至吳越丞相,諡“貞敬”。 [20] 
孫子
皮璨,官元帥府判官。 [18] 

皮日休主要作品

皮日休著有《皮子文藪》10卷,收其前期作品,為唐懿宗鹹通七年皮氏所自編。有《四部叢刊》影明本及中華書局排印蕭滌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為《文藪》所未收。《全唐詩》收皮日休詩,共9卷300餘首,後8卷詩均為《文藪》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蕭滌非、鄭慶篤重校標點本《皮子文藪》,將皮日休自編《文藪》以外的詩文附於書後。 [15] 

皮日休人物爭議

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對於皮日休的研究逐漸豐富起來,這一時期的研究有三個主要關注點: [12] 
首先是皮日休的生卒年問題,學界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認為皮日休生於唐文宗大和八年(833年)聞一多持此觀點,學界內通行的也是這種觀點;第二種,生於唐文宗太和年間(833年—839年)繆鉞持此觀點;第三種,生於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李菊田持此觀點。關於卒年,也存在較大的爭議。主要有以下四種看法:①被害説,繆鉞在《皮日休的事蹟思想及其作品》一文中,認為皮日休因作詩諷刺黃巢,為黃巢所殺,卒於唐禧宗中和四年(884年)。②被誅説,蕭滌非在《校點〈皮子文數〉説明一一兼論有關皮日休諸問題 》中,認為皮日休應死於中和四年(884年),黃巢起義失敗,皮日休為唐軍所誅。③投奔吳越説,繆鉞在《再論皮日休參加黃巢起義軍的問題》中改變原來皮日休為黃巢殺的説法,據《題同官縣壁》一文認為皮日休投奔了吳越,中和三年(883年)仍然在世。然而,《題同官縣壁》後被證明為偽作,此説不能成立。④流寓宿州説,張志康據《宿州志》認為,皮日休投奔吳越,後來離開,病死於安徽宿州。 [12] 
其次,是皮日休與黃巢起義的關係。首先,對於皮日休是否參與了黃巢起義,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皮日休參加了黃巢起義。《舊唐書》《資治通鑑》以及《北夢瑣言》《唐語林》等正史和雜史筆記都有簡要記載。近代學者繆鉞、蕭滌非等也認同此觀點。第二種觀點,否認皮日休參加了黃巢起義,以宋代的尹洙陸游為代表。近現代學者對於尹、陸的説法,多持不贊成的態度。其次,是關於皮日休參與黃巢起義的態度問題而言的。繆鉞、蕭滌非等學者認為皮日休是被動從軍的。 [12] 
第三,對於皮日休的出身,學界有兩種意見。第一種,認為他出身於普通地主家庭。繆鉞、蕭滌非、唐玲玲、郭預衡持此意見。第二種,認為出身於農民。蕭滌非、孫次舟、中科院文研所《文學史》、遊國恩《文學史》 、買鴻德均認同此觀點。這一時期,對於皮日休出身的討論,更多是因為特殊的歷史階段,對於階級的重視,因而有不少牽強之論。 [12] 

皮日休後世紀念

墓址
據清光緒《宿州志》卷四《輿地志·陵墓》載:“唐皮日休墓,在順河集睢河北岸,石門尚存,題日‘皮日休之墓’。”今已不存。 [17] 
祠堂
皮日休曾隱居鹿門山,而東漢名士龐德公、唐代詩人孟浩然也都曾隱居鹿門山,後人稱他們三人為“鹿門三高”,明代建有“三高祠”, [8]  位於今湖北襄陽東津灣南面。 [9]  祠內塑有龐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像,今已不存。 [10] 

皮日休史料索引

皮日休生平事蹟,主要見於孫光憲北夢瑣言》、錢易南部新書》、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誌銘》、陶嶽五代史補》、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計有功唐詩紀事》、辛文房唐才子傳》、《宿州志》等。 [2] 
參考資料
  • 1.    侯培. 陸龜蒙散文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 2007.第8頁.
  • 2.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文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文學 1》.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11:第610頁
  • 3.    劉成羣.詞説文學史.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16.11:第143頁
  • 4.    姚秦川. 皮日休智駁主考官[J]. 課外語文, 2018, (11):83.
  • 5.    劉揚忠著.劉揚忠學術論文集 上 學術論文 上: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02:第56-65頁
  • 6.    孫學堂. 唐末文儒的身心困局與情理衝突 ——皮日休思想與古文平議[J].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5):112-122.
  • 7.    蔡烈偉,石芬芳著.楚天茶話 荊楚茶飲文化:天津大學出版社,2015.11:第118-119頁
  • 8.    鹿門山賦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引用日期2022-01-15]
  • 9.    晉宏忠,丁寶齋著.諸葛亮之謎:新華出版社,2001.05:第175頁
  • 10.    曹祥本等編著.神農架探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08:第82頁
  • 11.    阿袁著.唐詩故事:九州出版社,2006.10:第128頁
  • 12.    宋翔. “立言”視域下的《皮子文藪》文研究[D]. 廣西師範大學, 2020.緒論第2頁.
  • 13.    王永波著.晚唐皮陸詩派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09:第177頁
  • 14.    陳伯海編.唐詩匯評 下: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05:第2702-2703頁
  • 15.    陸承曜,張長霖主編.蘇州歷史名賢:羣言出版社,2012.10:第73頁
  • 16.    皮日休(唐代文學家)  .天門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2-08]
  • 17.    周勇著.宿州歷史文化叢書 宿州景觀: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7.08:第119-120頁
  • 18.    馬丕環.皮日休年譜會箋(上)[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01):61-65.
  • 19.    馬丕環.皮日休年譜會箋(上)[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01):66-67.
  • 20.    [1]馬丕環.皮日休年譜會箋(下)[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02):45-49+44.
  • 21.    陸承曜,張長霖主編.蘇州歷史名賢:羣言出版社,2012.10:第90-91頁
  • 22.    張麗.皮日休散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第6頁.
  • 23.    張麗.皮日休散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第19-23頁.
  • 24.    張麗.皮日休散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第26-27頁.
  • 25.    王茹.皮日休詩歌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第20頁.
  • 26.    王茹.皮日休詩歌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第89-94頁.
  • 27.    王茹.皮日休詩歌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第95-99頁.
  • 28.    王茹.皮日休詩歌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第100-104頁.
  • 29.    王茹.皮日休詩歌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第105-108、113、118頁.
  • 30.    王茹.皮日休詩歌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第127-128頁.
  • 31.    沈長青主編.漫話中藥: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1.01:第10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