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樂府

(詩歌革新運動)

鎖定
新樂府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體詩。雖辭為樂府,已不被聲律 [3] 
新樂府在古代文學史上,即“新題樂府”,相對於古樂府而言。指的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不再以入樂與否作標準。新樂府詩始創於杜甫,為元結顧況等繼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中唐時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導的,以創作新題樂府詩為中心的詩歌革新運動。 [3] 
所謂新樂府,是相對古樂府而言的。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來。他曾把擔任左拾遺時寫的“美刺比興”、“因事立題”的50多首詩編為《新樂府》。經歷安史之亂後,唐朝社會動亂政治腐敗,有識之士目擊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希望能借由政治改良以風氣推行等方式挽救日漸式微的國勢,如此的想法反映在文壇上則出現了古文運動新樂府運動。詩人承接了杜甫社會寫實的風格,試圖在詩中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實弊端。然而此類型的創作不免會觸動到權貴人士,因此在風氣的推展上並不順利,但是如此憂國憂民的精神無論是在文學史上或人道關懷上都是難能可貴的。
作品名稱
新樂府
作品別名
美刺比興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朝元和年間
作品出處
《師友詩傳續錄》

新樂府社會背景

唐朝貞元、元和之際,廣大地主士大夫要求革新政治,以中興唐朝的統治。在這股浪潮的推動下,白居易、元稹等詩人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在《新樂府序》中全面提出了新樂府詩歌的創作原則,要求文辭質樸易懂,便於讀者理解;説的話要直截了當,切中時弊,使聞者足戒;敍事要有根據,令人信服;還要詞句通順,合於聲律,可以入樂。宣稱要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
新樂府運動是貞元、元和年間特定時代條件下的產物。這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唐王朝正走向衰落。一方面,藩鎮割據,宦官擅權,賦税繁重,貧富懸殊,蕃族侵擾,戰禍頻仍,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矛盾進一步顯露出來;另一方面,統治階級中一部分有識之士,對現實的弊病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他們希望通過改良政治,緩和社會矛盾,使得唐王朝中興。這種情況反映在當時的文壇和詩壇上,便分別出現了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和白居易、元稹倡導的新樂府運動。

新樂府發展過程

秦中吟
秦中吟(15張)
初唐詩人寫樂府詩,多數襲用樂府舊題,但已有少數另立新題。這類新題樂府,至杜甫而大有發展。杜甫善於用樂府詩體描寫時事,所作如《兵車行》、《麗人行》、《悲陳陶》、《哀江頭》等,“率皆即事名篇,無復依傍”(元稹《樂府古題序》)。元結韋應物戴叔倫顧況等人,也都有新題樂府之作。元結還提出詩歌創作應“極帝王理亂之道,系古人規諷之流”(《二風詩論》),使“上感於上、下化於下”(《新樂府序》)。他們可説是新樂府運動的先驅。唐朝元和年間(806年~820年)發生的用通俗化的樂府體寫時事和社會生活的詩歌運動。
樂府詩的作者主要有白居易、元稹、李紳張籍王建等人。宋代郭茂倩指出: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嘗被於聲,故曰新樂府也。(《樂府詩集》)明代胡震亨説:樂府內又有往題新題之別。往題者,漢魏以下,陳隋以上樂府古題,唐人所擬作也。新題者,古樂府所無,唐人新制為……西漢設置樂府,掌宮廷和朝會音樂。由樂府採集和創作的詩歌遂被稱做“樂府”。樂府詩相當一部分採自民間,具有通俗易懂、反映現實和可以入樂幾個特點。後來文人也仿作樂府詩,唐代把南北朝以前的樂府詩統稱作古樂府。元和四年(809),李紳首先寫了《新題樂府》20首(今佚)送給元稹,元稹認為“雅有所謂,不虛為文”,於是“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寫作了《和李校書新題樂府》12首。後來白居易又寫成《新樂府》50首,正式標舉“新樂府”的名稱。白居易還有《秦中吟》10首,也體現了同樣的精神。新樂府作為詩歌運動,其創作並不限於寫新題樂府。當時張籍、王建、劉猛、李餘等人,既寫新題樂府,又寫古題樂府,都體現了詩歌革新的方向。元稹原與白居易、李紳約定“不復擬賦古題”,後來見到劉猛、李餘所作古樂府詩,感到“其中一二十章,鹹有新意”,於是又和了古題樂府19首。雖用古題,但或“全無古義”,“或頗同古義,全創新詞”(元稹《樂府古題序》),其實質、作用與新樂府是一致的。這樣,在當時形成了一個影響很大的詩歌運動,文學史上稱之為新樂府運動。
“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他們同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元白”並稱,在元稹、白居易生活的那個時代即已盛行。白居易序劉禹錫詩云:“予頃與元微之唱和頗多,或在人口。…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又《舊唐書·元模傳》:“稹聰警絕人,年少有才名,與太原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白居易、元稹等詩人的主要文學活動唐憲宗元和年間(806年—820年),因而把他們創作的詩歌和仿效他們的作品統稱“元和體。”《新唐書·元稹傳》:“稹尤長於詩,與居易名相埒,天下傳諷,號‘元和體’。”又唐李肇《國史補》:“元和已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韓,學苦澀於樊宗師歌行則學流蕩於張籍,詩章則學矯激於孟郊,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俱名‘元和體。’”後憲宗歿,穆宗立,改年號為慶821年—824年),白居易、元稹將自己的詩歌編輯成集,分別名《白氏長慶集》、《元氏長慶集》,故又稱他們的詩作為“長慶體”。
遊國恩先生的《中國文學史》上分析了新舊樂府的區別:新樂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樂府詩集》分樂府為十二類,共最後一類標名為“新樂府辭”,即本於白居易。所謂新樂府,就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這裏有三點須説明:一是用新題。從建安時代起,文人樂府也有少數寫時事的,但多借用古題,反映現實範圍既受限制,題目和內容也不協調。新樂府則自創新題,故又名“新題樂府”。二是寫時事。建安後也有一些自創新題的,但內容又往往不關時事,既用新題,又寫時事,是從杜甫創始的,但還不是所有新題都寫時事。新樂府則專門“刺美見(現)事”,所以白居易的《新樂府》五十首便全都列入“諷諭詩”。三是新樂府並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的標準。因此儘管實際上它們全是“未嘗被於聲”的徒詩,但仍自名為樂府,並加上一個“新”字以示區別。這從音樂上來説,是徒有樂府之名;但從文學上來説,卻又是真正的樂府,因為體現了漢樂府精神。概括地説,由漢樂府的“緣事而發”,一變而為曹操諸人的借古題而寫時事,再變而為杜甫的“因事立題”,這因事立題,經元結、顧況等一脈相承,到白居易更成為一種有意識的寫作準則,所謂“歌詩合為事而作”,這就是新樂府運動形成的一般歷史過程。元稹、張籍、王建是這一運動中的重要作家。 [2] 

新樂府文學特點

新樂府的特點有三:一是用新題。建安以來的作家們歌寫時事,多因襲古題,往往內容受限制,且文題不協。白居易以新題寫時事,故又名“新題樂府”。二是寫時事。建安後作家有自創新題的,但多無關時事。既用新題,又寫時事,始於杜甫。白居易繼其傳統,以新樂府專門美刺現實。三是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標準。新樂府詩多來嘗“播於樂章歌曲”。從音樂角度看是徒有樂府之名,而在內容上則是直接繼承了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是真正的樂府。新樂府運動由於前有杜甫開創的傳統,後有元結顧況繼其事,張籍、王建為先導,到了“元白”時期,明確地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論,加之元、白詩才蓋世,寫作了大量新樂府詩歌,給當時以極大影響,使這一偉大的文學運動取得了巨大成就。 [1]  師友詩傳續錄》載:“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創為新樂府,亦復自成一體。”新樂府運動在貞元,元和年間與韓柳古文運動相繼磅礴於文壇,有着共同的社會原因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新樂府序》、《寄唐生》《傷唐衢》、《讀張籍古樂府》等詩文中,元稹在《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序》、《樂府古題序》等詩序中,闡述了新樂府運動的理論主張。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新樂府序》),明確提出了新樂府運動的基本宗旨。所謂“救濟人病,裨補時闕”,“上以補察時政,下以泄導人情”(《與元九書》),“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讀張籍古樂府》),強調了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所謂“惟歌生民病”(《寄唐生》),“但傷民病痛”(《傷唐衢》),“諷興當時之事”(《樂府古題序》),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與元九書》),是主張詩歌要有社會內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實弊端。所謂“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其辭質而徑”、“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實”、“其體順而肆”(《新樂府序》),“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寄唐生》),則是要求詩歌的形式與內容統一,為內容服務,表達直切順暢,讓人容易接受。這些詩歌理論,一反大曆以來逐漸抬頭的逃避現實的詩風,發揚了《詩經》、漢魏樂府和杜甫以來的優良的詩歌傳統,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樂府運動的詩歌創作,實踐了上述理論主張。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等人的樂府詩及其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中唐時期極為廣闊的社會生活面,從各個方面揭示了當時存在的社會矛盾,提出了異常尖鋭的社會問題。如白居易的《杜陵叟》、《賣炭翁》,元稹的《田家詞》、《織婦詞》,張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謠》等,都是直接描寫勞動人民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為他們的悲慘命運鳴不平的;白居易的《繚綾》、《紅線毯》、《重賦》、《輕肥》等,是直接刺責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並從中反映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白居易的《宿紫閣山北村》、張籍的《猛虎行》、王建的《羽林行》等,是揭露特權階層惡勢力為非作歹、殘害人民的;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元稹的《夫遠征》、張籍的《塞下曲》、王建的《渡遼水》等,是反映邊地士兵之苦和反對窮兵黷武的;白居易的《鹽商婦》、元稹的《估客樂》、張籍的《賈客樂》等,是反映當時商業經濟的畸形發展,富裕商人和窮苦農民之間的矛盾的;白居易的《上陽人》、《井底引銀瓶》,張籍的《妾薄命》,王建的《望夫石》、《去婦》等,是同情婦女們不幸遭遇的。諸如此類的作品,大都具有較強烈的現實意義和鮮明的傾向性。在藝術上,儘管各人的成就不同,風格互有差異,又大都體現出平易通俗,直切明暢的共同特色。它們展示了新樂府運動的實績。
新樂府運動的創作,既要針砭現實、指斥時弊,自然就不能不觸犯許多權勢者。白居易説,他的詩曾使得“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執政柄者扼腕”,“握軍要者切齒”,竟至“言未聞而謗已成”(《與元九書》),可見鬥爭是很激烈的。元和十年,白居易橫遭毀謗,遠謫江州,以他為主要倡導者的新樂府運動也因此受到挫折。事實上,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現實政治的黑暗,也使得新樂府運動已無法再繼續下去。儘管如此,它在中國詩歌史上卻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並對後世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晚唐皮日休作《正樂府》10篇,聶夷中也多寫反映現實的樂府詩,就是對新樂府運動傳統的直接繼承。 [1] 

新樂府意義影響

白居易、元稹等詩人或“寓意古題”,或效法杜甫“即事名篇”,以樂府古詩之體,改進當時民間流行的歌謠,積極從事新樂府詩歌的創作。白居易的《新樂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詞》、《織婦詞》、《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是他們的代表作。張籍的樂府三十三首以及《野老歌》、《築城詞》、《賈客樂》等詩歌,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揭露了統治者對人民殘酷的剝削和奴役。王建在《水夫謠》中描寫了驛船縴夫的悲慘生活。
《田家行》、《簇蠶辭》則揭露了封建賦役的殘酷。李紳曾作新題樂府二十首,惜已無存。他的《憫農》詩二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詩。新樂府運動的精神,為晚唐詩人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所繼承。皮日休的《正樂府十首》和《三羞詩》,聶夷中的《公子行》,以及杜荀鶴的《山中寡婦》、《亂後逢村叟》,深刻地揭露了唐朝末年統治者的殘暴、腐朽和唐末農民戰爭前後的社會現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