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文化

鎖定
網絡文化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在網絡空間形成的文化活動、文化方式、文化產品文化觀念的集合。網絡文化是現實社會文化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同時也形成了其自身獨特的文化行為特徵、文化產品特色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特點。
網絡文化是新興技術與文化內容的綜合體,單純強調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妥當的。一種是從網絡的角度看文化,另一種則是從文化的角度看網絡。前者強調從網絡的技術性特點切入,突出由技術變革所導致的文化範式變遷。而後者則主要從文化的特性出發,強調由網絡內容的文化屬性所引發的文化範式轉型。
中文名
網絡文化
外文名
Cyberculture [1] 
角    度
從文化的角度看網絡
強    調
網絡文化屬性所引發的文化範式
地    域
國家、語言區域、字符編碼圈子
網上服務
留言版、易物、資訊娛樂
遺    產
音樂、飲食、神話、政治、遊戲
發    展
網絡技術的進步

網絡文化網絡特點

中國網絡文化的發展在21世紀的前十年中形成了三個特點:

網絡文化1、迅猛多元

各類網站發展迅猛,形成網絡文化建設新格局。以重點新聞網站為骨幹,各級政府網站、知名商業網站和專業文化類網站積極參與、共同推進網絡文化建設的生動局面逐步形成。一批知名商業網站積極投入網絡文化產品的研發與服務,一批有影響的社科、文學、藝術、教育、科技類專業網站快速成長,滿足網民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網絡文化2、產業加強

賈君鵬事件是一種網絡文化現象 賈君鵬事件是一種網絡文化現象
網絡文化產品日益豐富,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成為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源泉,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的數字化、網絡化傳播得到快速發展,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展覽館、網上劇場建設日新月異,網絡科普資源不斷豐富,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體系形成雛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空間。網絡文化產業中的網絡遊戲網絡動漫網絡音樂、網絡影視等產業迅速崛起,大大增強了文化產業的總體實力。

網絡文化3、網絡政府

網絡成為公民問政和通達政情民意的新渠道。2008年6月和2009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先後通過人民網新華網與網友親切交流,成為“網絡問政”的標誌性事件。通過互聯網瞭解民情、匯聚民智,成為執政為民、改進工作的新渠道,互聯網上的公眾言論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從“網絡問政”到“網絡行政”,積極利用網絡平台,開展輿論監督,提升執政能力,日益成為政府部門的創新之舉。同時,網絡文化在發展進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甚至違法現象,如暴力網站、黑客事件、木馬病毒、垃圾郵件、虛擬詐騙、虛假謠言、侵犯隱私、網上抄襲、網絡推手網絡打手等,對網絡管理網絡道德規範提出了挑戰。
2011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體系。中國互聯網協會、北京網絡媒體協會、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等行業組織和公眾監督機構建立起來,發佈了《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2011年版)了等一系列自律規範,建立公眾舉報獎勵網絡新聞公眾評議、違法違規網站曝光譴責等制度。
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專門提出了“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的命題,指出“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對發展網絡文化、加強網絡文化管理提出了九項具體任務:①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強和改進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②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網絡傳播,製作適合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佳作,鼓勵網民創作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作品。③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發揮主要商業網站建設性作用,培育一批網絡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幹企業。④發展網絡新技術新業態,佔領網絡傳播制高點。⑤廣泛開展文明網站創建,推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督促網絡運營服務企業履行法律義務社會責任,不為有害信息提供傳播渠道。⑥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加快形成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⑦加強對社交網絡即時通信工具等的引導和管理,規範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網絡環境。⑧依法懲處傳播有害信息行為,深入推進整治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⑨加大網上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建設網絡安全評估機制,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信息安全。同時,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誠信建設,包括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以及與之相應的覆蓋全社會的社會徵信系統建設。
網絡網絡文化特點參考資料 [1] 

網絡文化詞條釋意

網絡文化是指網絡上的具有網絡社會特徵的文化活動及文化產品,是以網絡物質的創造發展為基礎的網絡精神。
網絡文化是一種只在互聯網上流通,而較少為非網民所知的獨有文化。由於網絡於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網絡予人認識之外,也同時在網上被同化、融合、產生,甚至衍生成現實世界的文化,有些網上文化又會因着本身已經存在的同類演變出來,故此變化和傳送的速度很快。
現代人類文明在網絡慢慢流行後續漸被影響,網絡風氣有時亦會在社會中產生巨大影響,如香港的巴士阿叔事件與韓國歌手PSY的歌曲江南Style等。

網絡文化廣義文化

廣義的網絡文化是指網絡時代的人類文化,它是人類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

網絡文化狹義文化

狹義的網絡文化是指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以及網絡經濟基礎上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閒、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
[1]馮永泰(經濟學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副教授),則認為,網絡文化是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基於信息傳遞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動及其內涵的文化觀念和文化活動形式的綜合體。

網絡文化生長根基

賈君鵬事件 賈君鵬事件
建造網絡其實是建立了一個物質的星球,網絡社會的出現是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它經網民通過資源的使用傳播建立的各種網上關係。這種關係在很多方面不同於網外關係,網絡社會是一個不同於網外社會的社會,這個社會受到網外社會的影響,同時有很多網外社會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網絡社會出現前後網外社會的特徵。網民發現他們自己要在網上發明一系列方式去表達網民的情感及網絡社會的網民生存中悟出的哲理,這些方式是在網絡出現之後出現的,完全不同於已往網內外的文化表達方式,此時網絡文化才以一種單一的文化存在。
網絡文化的主題是社會經濟生活的結晶,它涵蓋社會生活中的政治、經濟行為主體、醫療衞生娛樂文化、科學技術、教育、外交關係等。網絡來源生活,網絡文化的發展歸根究底以社會為基礎!

網絡文化發展條件

⑴網民新的網絡文化思維方式,新的網絡美學觀念
⑵網絡文化的新的創造方式 。
⑶網絡外的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素材創造的新資源 。
⑷新的網絡社會出現 。
網絡技術的進步 。

網絡文化建設

發展網絡文化技術
發展網絡文化技術,拓寬網絡文化發展空間。為了保證我國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網絡文化技術。要瞄準世界文化科技發展的戰略前沿,加強數字技術數字內容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提高文化裝備製造技術水平;要進一步加大新一代網絡、“防火牆”、“電腦密碼”等重點領域的技術攻關和研究開發力度,着力構築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過濾網站,抵禦破壞性信息侵襲的同時,保證網絡文化的優秀成果能更快地傳輸到各個相關領域;要加快建設中文域名服務器,開發集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藝術性、娛樂性和易操作性於一體的宣傳教育軟件,佔領網絡文化前沿陣地,改進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的手段;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接入基礎設施,在繼續推進東部和城市地區建設的同時,以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為重點,以衞星網、移動網、電視網等寬帶業務為方向,通過多元化投資打破壟斷,不斷降低上網費用,提高上網速度;要積極開展與各國政府及相關國際組織在互聯網技術、標準規範、資源分配網絡接入、互聯網治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建立有效的溝通協商機制,促進互聯網快速健康發展。
發展網絡文化產業
發展網絡文化產業,用優秀文化佔領網絡陣地。要做到以先進文化引領網絡文化,必須以強大的民族網絡文化產業為支撐,不斷提高優秀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要以市場為依託,不斷提高網絡文化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努力形成一批“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社會責任感強”的網絡文化骨幹企業;要以產品為基礎,不斷增強我國網絡文化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推動網絡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向原創為主轉型升級;要以中華文化為重點,創新文化服務方式,大力加強數字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建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網絡文化品牌;要加強戰略研究,制定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建立網絡文化產業協調機制,優化網絡文化產業企業發展的基礎環境,指導規範網絡文化產業健康發展;要建立網絡文化產業高端交流平台,展示、交流網絡文化產業新進展新成就,提高網上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引領網絡文化產業良性運行。我們自己的網絡文化產業發展起來了,網絡文化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有了切實可靠的保障。
建設網絡文化隊伍
建設網絡文化隊伍,為網絡文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網絡文化隊伍既包括網絡文化的建設人才,也包括網絡文化的管理人才。比如鞏希兒,因為網遊玩得較好所以組建了自己的家族。面對新興的網絡文化產業,人才短缺是一個重要的瓶頸。不僅數量上不足,而且人才構成也不平衡,高端人才稀缺,中低端人才也十分緊張。繁榮網絡文化,造就網絡文化產業人才,首先要着力培育網絡文化創意、技術、管理、營銷等專業人才,努力形成一支與市場相適應、與品牌相適應、與我們的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網絡文化隊伍。其次,要優化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從政策、環境等方面,為網絡文化產業人才創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再次,要建設互聯網信息服務從業人員的准入機制,積極引進在國內外文化產業運作方面有經驗、有水平的高端人才,投身我國網絡文化建設。同時,還要建立網絡空間教育與現實空間教育一體的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人們利用網絡的能力和網絡文明素養。
加強網絡文化管理
網絡文化管理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如何通過創新與規範,促進網絡文化的和諧發展,已經成為文化發展和創新的要求。加強網絡文化管理,就是要充分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積極實施網絡文化管理的監督職能、引導職能、規範職能、懲戒職能,加快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督、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網格文化管理體制和機制,推動網絡文化健康發展。一要健全法律法規,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推進網絡文化法制化進程,首先要提高立法質量,把網絡管理的立法工作納入到國家整個法制建設的框架中思考設計;其次要跟蹤網絡文化的最新動態,加快立法進程,使網絡文化建設儘可能做到有法可依。再次要嚴格執法,對網絡上的違規違法、經濟犯罪、民事犯罪等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障國家的網絡文化安全。二要以技術突破帶動網絡文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網絡文化是一種技術文化。技術的發展既有可能給網絡文化帶來某種威脅,也一定可以運用它來消除這種威脅。從這個意義上説,技術在防範網絡文化的偏向問題上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技術手段對網絡文化進行管理,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對信息技術產品的監控與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網絡安全體系建設,通過研製和開發先進的防範病毒傳播和破壞計算機系統的軟硬件技術,建造防火牆,啓用分級過濾軟件,對網上內容進行甄別,將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以及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網站予以屏蔽、過濾。三要以行業自律為重點,積極推進網絡文化健康發展。推進網絡行業自律,就是要做到自覺維護主流思想、自覺傳播先進文化、自覺抵制低俗之風、自覺維護公平競爭,共同構築網絡誠信。這當中,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專業人士在行業自律中的作用,互聯網企業要切實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加強自律,文明辦網。網民也要自律。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和網絡倫理教育,促使人們自覺樹立起網絡自律意識,遵守網絡道德,不斷鞏固網上社會主義思想陣地。

網絡文化差異

不同民族地區會出現不同的網絡文化,即使同一個民族的網絡文化也會有不同的形式,互聯網產生國際化的文化,每個國家都開放互聯網,不同民族的網絡文化互相融合,從而出現公用的各個民族都能享受的文化,形成國際網絡文化。

網絡文化學術研究

網絡文化出現後就會有網民去研究網絡文化的學術問題,學術的方式及研究方法可能和現代人的不同。用比較文化學的方法,我們可推想可能有網絡文字學網絡語言學,網絡語法修辭學,網絡人類文化社會學,網絡文化學,網絡印象主義畫派研究,網絡樂器學,網絡曲式學,網絡超現實主義音樂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語言學是一門研究網絡語言的交叉學科。而網絡語言是伴隨着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於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它以簡潔生動的形式,一誕生就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偏愛,發展神速。這門學科是由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2000年發表的《一門嶄新的語言學科——網絡語言學》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此後,網絡語言學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和研究。 [2] 

網絡文化發展前景

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國特色網絡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始終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各地方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大力推進網絡文化的蓬勃發展,網絡文化創作生產空前活躍,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網絡文化陣地不斷壯大,網絡文化產業風生水起,網絡文化管理體系日臻完善,網絡文化的吸引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各類網站發展迅猛 形成網絡文化建設新格局
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絡電視台等一批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駛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成為黨和國家重要的網絡輿論陣地和網絡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改革開放30週年、西藏民主改革50週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題報道中,在拉薩“3·14”事件、烏魯木齊“7·5”事件、抗震救災等突發事件報道中,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發佈權威聲音,在正面宣傳、引導社會輿論、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報道中,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共發佈稿件450萬篇,圖片180萬張,音視頻報道10萬餘條,專題頁面總訪問量達30億人次,在網上營造了隆重熱烈、團結奮進的濃厚氛圍。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每日頁面訪問總量已達7.2億,與2003年相比增長了8倍多。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絡電視台、千龍網、東方網、四川新聞網等10家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實現轉企改制,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西南地區旱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廣大網民紛紛利用互聯網傳遞救災信息,發起救助行動,表達同情關愛,充分展示了網絡文化的凝聚力量。越來越多來自民間的“草根典型”湧現出來,杭州市民吳菊萍勇救墜樓女孩的事蹟經微博、博客、視頻分享、社交網站等在網上迅速傳播,引起海內外廣泛共鳴。被廣大網民稱作“最美媽媽”的吳菊萍受到廣泛讚譽,網絡正面典型的可親、可敬、可愛、可信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網絡文化產品日益豐富 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黨的十七大以來,各地致力於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源泉,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的數字化、網絡化傳播,推動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展覽館、網上劇場建設,形成豐富多彩的網絡精神家園。據統計,全國已經建成1萬多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和服務點。2011年,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在全國開展了首批實施的15個省級館和52個市級館推廣工作。國家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保有量已達560TB。除了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外,各地數字圖書館建設也蓬勃發展,全國已有20多個省規劃和建設省級數字圖書館。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在網上廣泛普及和傳播。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覆蓋全面、影響力日益擴大,《求是》、《黨建》等理論刊物實現網上同步出版,中國文明網的“紅色中國”、新華網的“紅色博客”受到網民普遍歡迎。有關部門策劃開展了一系列大型網絡文化互動活動,全國百餘家網絡媒體共同舉辦的“科學發展、共建和諧”、“我的奧運”、“我和我的祖國”等網絡作品徵集活動,吸引了數億海內外網民參加,湧現出一大批主題鮮明、格調健康、形式多樣的優秀文化作品。
網絡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網絡遊戲、網絡動漫網絡音樂、網絡影視等產業迅速崛起,大大增強了文化產業的總體實力。過去5年,我國網絡廣告市場始終保持約30%的年均增長速度,2009年市場規模達到200多億元人民幣,2010年達到321億元。2009年網絡遊戲市場規模為258億元人民幣,2010年已達到349億元。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廣播、網絡影視等均呈快速發展態勢。持續擴張的網絡文化消費催生了一批新型產業,同時直接帶動電信業務收入的增長。截至2010年3月,我國已有各種經營模式的上市互聯網企業30多家,分別在美國、香港和內地上市,進一步提高了網絡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一批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網絡文化品牌和產品的影響力、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形成了網絡文化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網絡問政 互聯網成為通達政情民意新渠道
2008年6月和2009年2月,成為無數中國網民難以忘記的兩個時間節點。胡錦濤總書記和温家寶總理先後通過人民網、新華網與網友親切交流,“親密接觸”,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網絡輿論的高度重視,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盛事”和網絡問政的標誌性事件。通過互聯網瞭解民情、匯聚民智,成為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改進工作的新渠道,互聯網上的公眾言論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從中央到地方,黨政官員與網民頻頻“零距離”對話,回答網民提問,開展互動交流。每年兩會前,新華網、人民網等網站都開展“我為兩會獻一計”、“我向兩會建議”等徵集活動,政府部門發言人紛紛網上開博,網絡新聞發言人等系列問政平台和溝通機制不斷完善,各地各部門還紛紛在出台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政策前通過互聯網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徵求意見建議,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網絡問政的熱潮。
鄭州市政府媒體網絡事項督辦中心正式成立,分別在市政府網站大河網中原網商都網開設網絡民意直通車,受理網民訴求,傳播政府聲音,有效提升了社會管理的成效。我國已經建立政府門户網站4.5萬多個,75箇中央和國家機關、32個省級政府、333個地級市政府和80%以上的縣級政府都建立了電子政務網站,中國政府網被網民稱為“24小時不下班的政府”,各級政府網站日益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台,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政務公開水平,公民參與程度有了大幅提高。
加強網絡文化管理 網絡環境得到有效淨化
黨的十七大以來,黨和政府積極探索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有效管理網絡文化的途徑和方法,法律規範行政監督、公眾自律、社會教育技術保障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管理體系初步形成。
我國互聯網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共計30多部,形成了專門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結合、涵蓋不同法律層級、覆蓋互聯網管理主要領域和主要環節的互聯網法律法規體系。根據執法工作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台了《關於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台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司法解釋,為新形勢下依法管理互聯網提供了法律依據。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大力淨化網絡文化環境得民心、順民意,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已經成為廣泛共識。中央外宣辦、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門,持續在全國打擊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整治網絡暴力、整治非法網絡公關、整治涉性用品藥品非法信息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共關閉非法網絡公關網站7000個、非法涉性用品網站160個。辦文明網站、做文明網民、倡文明表達、創文明環境成為互聯網業界和廣大網民的共識。針對個別人在網上傳播虛假信息的現象,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網絡新聞宣傳局負責人發表談話,要求堅決制止捏造事實編造謊言在網上傳播的行為,談話得到網站網民支持,網絡媒體正在加強自律建設,努力營造健康和諧網絡環境。 [3] 

網絡文化案例

舉個例子,我們以前在網上無非是聊聊天、玩玩遊戲、聽聽音樂什麼的,做些可有可無的事來打發時間。而隨着網絡文化時代的進步,我們發現網絡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所需的資源,給我們娛樂放鬆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驅使網絡現象漫延的一個重要過程。比如網絡文化中的跟風現象。最能體現跟風現象的就是“人肉搜索”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利與弊。大家憤怒時,可以發起“網絡通緝令”,於是被“通緝”的人無論是好還是壞,很快,在互聯網上我們就能看到有關他及他周圍一切的相關資料。人們在驚歎網絡力量的同時,也會不自覺地會參與進來,而像“人肉搜索”這一集體化或個人化的網絡行為,會被大家跟風的這樣一種行為,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由網絡文化引申的現象。互聯網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在成長期間,總是伴隨着種種缺陷。暴力網站、黑客事件、垃圾郵件虛擬財產失盜、木馬病毒等問題給網絡秩序和網絡道德規範以沉重打擊。在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的同時,網絡社會又出現了“網絡推手”“網絡打手”這一不規範的新新職業。“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網絡紅人的迅速竄紅都是“網絡推手”的“傑作”。而傳遍一時的“王老吉事件”則靠“網絡打手”的推動。“網絡推手”“網絡打手”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網絡名詞,但是其操縱了網絡輿論,瓜分了網絡民意。2009年12月19日,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將其評價為“網絡黑社會”,“打手”“推手”嚴重影響了網絡秩序。
網絡文化又同時宣佈了一種新的語言的誕生,即網絡用語——多在網絡上流行的非正式語言;多為諧音、錯別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詞,以及在論壇上引起流行的經典語錄,比如BS(鄙視)、XPP(夏騙騙)、蒜你狠、蘋什麼、灰常灰常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