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前教育

(學術詞語)

鎖定
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又稱幼兒教育,是指實施幼兒教育的機構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特點,對入小學前的幼兒進行有計劃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協調發展,為入小學接受小學階段的教育作好準備。實施學前教育的機構主要有託兒所、幼兒園、附設在小學的學前班等,其年限從1年至3年不等。 [17]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關注也不可小覷。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關係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黨和國家事業未來。 [16] 
2023年,中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1.1%,全國共有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092.98萬人,全國共有學前教育專任教師307.37萬人。 [22] 
中文名
學前教育
外文名
preschool education
相關專業
學前教育專業
年齡範圍
3-6歲

學前教育學術定義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
學前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6週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對3~6週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
學前教育是就業率排名最高的專業之一,幾乎是供不應求,很多幼兒園都需要提前下“定單”。因為社會不是缺少幼兒教師,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這樣的教師,不僅要擁有一定的藝術實踐能力,還要擁有廣博的文化素養和識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鋭的科研意識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兒時期是形成性格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學前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師行業緊缺人才,可能很多人想立志成為一名幼師,付出自己的努力。但卻發現幼師這個專業比較難找,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設,其實幼師也稱為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不但包含了幼師,所學範圍要比幼師要廣一些。所以,這個專業的學生不一定要去作幼師;還可以去一些親子機構、早教中心發展,另外還可以自主創業

學前教育歷史起源

學前幼兒教育 學前幼兒教育
學前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的。他在誇美紐斯和法國啓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於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託1~6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兒園(Kindergarten)。福祿貝爾系統地論述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內容和方法。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漸進的過程,教育應適合兒童的發展,教育應以兒童的自主活動為基礎。
他重視遊戲的教育價值,把遊戲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活動,還設計了一套遊戲和教學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遊戲和兒歌》(1843)、《幼兒園教育學》(1862)。雖然福祿貝爾教育理論中有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在實踐上和理論上推動了各國幼兒園的建立和學前教育學的研究。

學前教育發展歷史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發達國家學前教育目標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體發展方向轉變。20世紀60年代,美、日、蘇等國在冷戰和“知識爆炸”等因素的壓力下,都以高、新、難等原則進行中小學課程改革,教學內容逐級下放。尤其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關於兒童早期智力發展的觀點,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加強早期智力開發成為美、蘇、日、德等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種情形下,人們傾向於把早期教育誤解為早期智力開發,導致"智育中心",忽視學前兒童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
隨着冷戰時代的結束和人文主義教育觀的復歸,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教育工作者都呼籲要糾偏。
1985年6月在日本召開的“日、美、歐幼兒教育、保育會議”的中心內容,就是要求從"智育中心"轉向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人們意識到,各育之間是相互聯繫的,社會和情感問題應被看成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新修定的《幼兒園教育要領》,明確地將人際關係、環境、表現列入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中,以糾正偏重智育的傾向,促使兒童在天真、活潑、幸福的氣氛中得到良好的發展。美國幼兒教育界也普遍重視通過社會教育促進幼兒智力、社會交往能力、價值觀和自我意識的發展。
但是,智育中心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決。由於家長們望子成龍心切,社會也要求高層次的人才,成人仍對幼小的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在兒童很小的時候,人們就對他們進行某一學科或某一方面如計算、閲讀、體操、芭蕾、鋼琴、健美、武術等方面的教育。這種單一的技能技巧訓練有着明顯的片面性,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無視兒童的興趣,強制行事,過於正規和嚴格,給幼兒個性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各國教育專家認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兒的特點,提供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仍然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他們主張讓兒童通過自然經驗、社會交往和遊戲等方式自發地、自主地去學習。
不分年級教育在世界發達國家已成為影響現行教育改革的一種重要潮流。1990年,法國政府頒佈關於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學習階段改革計劃的法令,進行打破傳統的年級概念的改革嘗試。其做法是:將2至10歲兒童的教育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一般由3個學年組成。每一個階段稱作初步學習階段,包括幼兒學校的小班和中班,兒童年齡為2至5歲。第二階段稱作基礎學習階段,包括幼兒學校的大班和小學前2個年級,兒童年齡為5至7歲。第3個階段稱作深入學習階段,包括小學後3個年級,學齡為7至10歲。
在美國,人們對學前教育中的混合年齡組和小學低年級中的不分年級計劃的潛在作用也倍感興趣,如90年代肯塔基教育改革法和俄勒岡州迎接21世紀教育法案,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不分年級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到近代,年級制和班級授課制在推動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這種制度過於強調整齊劃一,忽視兒童的個性差異,因而在19世紀末開始的歐美教育革新運動中就受到批評。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
不分年級教育的指導思想的核心是重視兒童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允許超前和落後,使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都能獲得有效發展。其次,不同年齡兒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動,通過社會交往,無論是年齡大的兒童還是年齡小的兒童,都能學到大量知識,並獲得社會能力的發展。再次,不分年級的教育還促進了教師對兒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師之間相互聯繫的加強。最後,不分年級制有利於幼小銜接,使兒童從幼兒園教育自然地過渡到正規的學校教育
各國學前教育事業在戰後雖然有較大發展,但一般説來,正規的學前教育機構如幼兒園和保育學校等仍難以滿足社會上的各種不同需要。許多國家學前教育機構的辦學形式日益多樣化和靈活化。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推動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聽取了教育部關於學前教育工作的彙報,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15] 
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進一步強調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王滬寧同志、孫春蘭副總理多次專題研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工作並作出相關部署。 [15] 
2021年12月9日,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 [14] 
2023年8月28日,學前教育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初次審議。草案共八章74條,包括總則、規劃與舉辦、保育和教育、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投入與保障、管理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 [21] 

學前教育發展特點

一、黨的堅強領導是核心力量
我國學前教育十年大發展再次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彰顯了黨全面領導教育工作的制度力量。十年前,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實現全面普及、高中階段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階段,學前教育成為我國教育最大的短板。黨中央抓住這一主要矛盾,先後就加快學前教育發展做出一系列戰略決策,特別是2018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台《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新時代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公益普惠是根本方向
十年前,隨着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日益嚴峻,加快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破解“入園難”“入園貴”難題,滿足人民羣眾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愈加迫切。事實上,所謂“入園難”是“入公辦園難”,各地公辦教育資源短缺,“入園貴”是“入優質民辦園貴”。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治本之策,是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發展方向,加快發展公益普惠性學前教育。十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牢牢把握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堅持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不低於50%、堅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於85%、堅持大力發展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促進了公益普惠學前教育資源的大發展。
三、計劃引領是不竭動力
在基礎教育大格局中,國家堅持學前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持續啓動實施學前教育重大項目,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連續實施了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這都是推動學前教育十年大發展的戰略舉措。從中央到地方,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力度前所未有。這其中,抓住了三個關鍵環節:一是抓投入,特別是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帶動地方不斷加大財政投入;二是擴資源,採取措施大力發展公辦園,強化城鎮小區普惠性幼兒園配套建設,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鼓勵企事業單位、農村集體辦園;三是強隊伍,出台加快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一系列政策。
四、科學發展是永恆追求
人民羣眾不但需要“有園上”,更要求“上好園”。十年來,學前教育大發展不僅體現在規模擴大和入園率提高上,更體現在堅持科學發展、不斷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上。十多年的發展經驗表明,教育的事情必須尊重規律,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學前教育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多個治理行動的開展、持續多年的科學育兒知識宣傳等工作,都是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作出來的,也是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的,這是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3] 

學前教育發展前景

前瞻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我國的早教市場在1998年開始萌芽,經過10多年的發展,早教機構已經走過了一波迅速擴張期。以運動寶貝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和以金寶貝天才寶貝等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佔據着當前的早教市場。
《前瞻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 年,我國共有幼兒園15.04萬所,較上年增加1.22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976.67萬人,比上年增加318.86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130.53萬人,比上年增加17.75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56.6%,比上年提高5.7個百分點。
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師資隊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比較突出。
“十二五”時期,學前一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學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園率分別達到95%、80%、70%。
充實隊伍,強化師資。幼兒是嬌嫩的花朵,幼師是護花的園丁。截止到2013年4月全國在園幼兒近3000萬,幼兒教師只有130萬,有較大缺口。今後10年,我國學前三年適齡兒童人口將增至約5000萬。必須擴大充實幼兒教師隊伍,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辦好中等幼兒師範學校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立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培訓體系。今後3年,教育部將對1萬名園長和骨幹幼兒教師實行國家級培訓,5年內各地將對園長和幼兒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培訓。依法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切實維護幼兒教師權益。
加大投入,保障經費。2013年,學前教育經費佔全國教育經費總量比重一直在1.2%至1.3%之間徘徊,遠低於3.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須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要向學前教育傾斜,今後3年要有明顯提高,為破解入園難鑄牢“資金鍊”。中央財政已設立專項經費,2011年將投入3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此外,還必須強化幼兒園准入、安全、收費和保教質量等方面管理,合理制定公辦園收費標準,加強民辦園收費管理,堅決查處亂收費。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是針對0--6歲學前兒童的一種教育。它包含兒童心理營養保健兒童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隨着社會的進步,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的投資。這就直接導致了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這個專業良好的就業情況和薪酬待遇。本專業的大專、本科生更是供不應求,可以供職於大中型幼兒園、早教機構或相關幼教行業。如嬰幼兒音像、書籍、服飾行業等。
學前教育是21世紀幼兒教育的大趨勢。據最新的《中國人口統計年鑑》顯示,中國0~3歲的嬰幼兒共計7000萬人。2004年全國在園幼兒達到2089.4萬人,同比增長了4.5%;幼兒園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長率為4%。幼教事業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與之配套的幼兒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需求激增,幼兒師範畢業生供不應求。儘管各地一些院校增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但仍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

學前教育各方觀點

學前教育地點 學前教育地點
學前教育是不是學得越多越好?部分專家認為,學前教育過度往往以犧牲孩子的情感、社會性以及長遠發展為代價,得不償失,教育部門應該及早剎住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風氣。
山東省幼教專家董旭花説,幼兒園應該開展哪些教學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已經作出了明確表述: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如果按照綱要開展教學活動,幼兒園的孩子完全可以度過一段輕鬆快樂的學前時光。但記者調查瞭解到,幾乎每一家幼兒園都在“超綱”教學。記者在濟南幾家幼兒園瞭解到,凡是受家長歡迎、生源足的幼兒園都是開設課程多的幼兒園。
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已經主動開始對幼兒教育溯本清源。青島市教育局前不久對幼教機構辦學行為進行了規範,禁止進行珠心算、早期識字及雙語等違背幼兒發展規律的教育活動。青島市教育局基教處李世霞接受採訪時認為,在幼兒園階段,能力的培養比知識技能的掌握更有利於幼兒的可持續發展。幼兒園更應該注意對孩子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而不是以知識學習為主。
有專家認為,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幼兒在入小學前就掌握了小學的知識,因而導致幼兒進入小學階段後對老師講的課根本聽不進去,上課時對重複學習的知識無法集中注意力,對課程不感興趣,常常開小差、做小動作。而後容易養成課堂無法集中精神等習慣,對日後整個小學階段影響重大。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七、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29條: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支持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支持和規範農村民辦教育,有效整合各類農村文化惠民項目和資源,推動縣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服務標準化建設。

學前教育基本原則

對0歲至入小學前兒童實施教育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展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啓發誘導正面教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依據0歲~6歲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學前教育的原則可概括為:
(1)從胎教開始適應各年齡發展和個體發展的教育;
(2)促進學前兒童體、智、德、美的良好發展與個性的健康發展;
(3)成人對學前兒童的照管與教育相結合;
(4)以興趣誘發,在遊戲中成長;
(5)創設適宜的環境,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學前教育統計數據

截止2022年學前教育統計數據
年份
幼兒園(所)
在園幼兒(人)
園長(教師)數量(人)
毛入園率
2011年
16.68萬
3424.45萬
149.60萬
62.3% [13] 
2012年
18.13萬
3685.76萬
167.75萬
64.5% [4] 
2013年
19.86萬
3894.69萬
188.51萬
67.5% [5] 
2014年
20.99萬
4050.71萬
208.03萬
70.5% [6] 
2015年
22.37萬
4264.83萬(入園2008.85萬)
230.31萬
75.0% [7] 
2016年
23.98萬
4413.86萬(入園1922.09萬)
249.88萬
77.4% [8] 
2017年
25.50萬
4600.14萬(入園1937.95萬)
419.29萬(專任教師243.21萬)
79.6% [9] 
2018年
26.67萬
4656.42萬(入園1863.91萬)
453.15萬(專任教師258.14萬)
81.7% [10] 
2019年
28.12萬
4713.88萬(入園1688.23萬)
教職工491.57萬(專任教師276.31萬)
83.4% [11] 
2020年
29.17萬
4818.26萬(入園1791.40萬)
教職工519.82萬(專任教師291.34萬)
85.2% [12] 
2021年
29.5萬
4805.2萬
園長和專任教師總數超過350萬
88.1% [1-2] 
2022年
28.92萬
4627.5萬 [18] 
專任教師324.42萬
89.7% [19] 
最新數據
2023年7月5日,教育部網站發佈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 
2022全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8.92萬所,比上年減少5610所,下降1.90%。其中,普惠性幼兒園24.57萬所,比上年增加1033所,增長0.42%,佔全國幼兒園的比例84.96%。
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627.55萬人,比上年減少177.66萬人,下降3.70%。其中,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4144.05萬人,比上年減少74.16萬人,下降1.76%,佔全國在園幼兒的比例89.55%,比上年提高1.77個百分點。
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9.7%,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學前教育專任教師324.42萬人,專任教師中專科以上學歷比例90.30%。 [20] 
2024年3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2023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1.1%,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全國共有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092.98萬人。全國共有學前教育專任教師307.37萬人,生師比13.32:1,比上年有所改善;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9.57%,比上年增長0.18個百分點;專任教師中專科及以上學歷比例92.74%,比上年增長2.44個百分點。 [22] 

學前教育發展成就

一、重視程度前所未有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前教育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就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十年來,中央作出全面系統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大提出“辦好學前教育”,黨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進展”;2018年印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提出了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重大政策舉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專門印發的學前教育文件,具有里程碑意義,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億萬學前兒童的親切關懷和辦好學前教育的堅強決心。國家連續十年實施行動計劃,中央財政設立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實施了一系列學前教育重大項目。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分階段明確學前教育發展具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舉措,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切實做好實施工作,堅持不懈推動學前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各界逐步形成廣泛共識,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更加認識到“投資學前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廣大學前教育工作者更加認識到尊重學前教育規律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作用,廣大家長送孩子入園接受學前教育的願望更加迫切,全社會形成了關心支持辦好學前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普及水平大幅提高
圍繞破解“入園難”,不斷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確保“有園上”。十年來,學前教育資源總量迅速增加,2021年全國幼兒園數達到29.5萬所,比2011年增加12.8萬所,增長了76.8%,有力保障了不斷增加的適齡幼兒入園需求。毛入園率持續快速提高,2021年全國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達到4805.2萬人,比2011年增加1380.8萬人,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增長了25.8個百分點,學前教育實現了基本普及。中西部和農村發展最快,全國新增的幼兒園,80%左右集中在中西部,60%左右分佈在農村。十年間毛入園率增長幅度超過30%的13個省份都在中西部,“三區三州”等原深度貧困地區入園率顯著提高,甘肅臨夏州從15.8%增長到95.5%,雲南怒江州從25.6%增長到90.01%,學前教育區域、城鄉差距明顯縮小。
三、普惠資源廣泛覆蓋
圍繞破解“入園貴”,着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實現“上得起”。十年來,資源結構發生格局性變化,2021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達到24.5萬所,佔幼兒園總量的83%,其中公辦園12.8萬所,比2011年增長了149.7%,充分發揮了公辦園兜底線、保基本、平抑收費、引領方向的重要作用。普惠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7.8%,比2016年增長20.5個百分點(2016年開始統計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其中12個省份超過90%,有效保障了絕大數幼兒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逐步完善,2021年農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6%,每個鄉鎮基本辦有一所公辦中心園,大村獨立辦園、小村聯合辦園;適應城鎮化進程,不斷擴大城鎮普惠性資源,特別是全面開展了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共治理2萬多所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學位416萬個。城鄉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基本滿足了老百姓在家門口的入園願望。
四、保教質量明顯提升
圍繞破解“小學化”,堅持學前教育內涵建設與事業發展同步推進,力保“上好園”。十年來,科學保教理念深入人心,以“遊戲點亮快樂童年”“幼小協同 科學銜接”等為主題,每年開展“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面向全社會持續傳播科學保教理念和方法,促進科學育兒知識走進千家萬户。專業指導持續加強,教育部先後印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指導體系,為科學保教提供強有力的專業引領。保教實踐深化改革,深入開展“小學化”專項治理,積極推進“幼小銜接”攻堅行動,大力推廣以“安吉遊戲”為代表的典型經驗,不斷完善學前教研體系,建立一批幼兒園保育教育改革實驗區,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有效落實,有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五、教師隊伍不斷加強
堅持多措並舉,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十年來,教師培養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全國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本專科高校有1095所,畢業生達到26.5萬人,分別比2011年增加591所、23.1萬人,分別增長1.2倍、6.7倍,為持續補充幼兒園師資提供了有力支撐。教師配備基本達標,2021年,全國幼兒園園長和專任教師總數超過350萬人,比2011年增加200萬人,增長了1.3倍,生師比從2011年的26:1下降到2021年的15:1,基本達到了“兩教一保”的配備標準,師資短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教師素質明顯提高,學歷結構進一步優化,2021年專科以上學歷的園長及專任教師佔比達到87.8%,比2011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連續實施幼兒園教師“國培計劃”,2012—2020年累計投入43億元,培訓幼兒園教師超過243萬人次,教師專業水平明顯提升。
六、經費投入快速增長
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不斷完善。十年來,財政投入力度持續加大,2020年全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為2532億元,比2011年的416億元增長5倍,財政性教育經費佔比從2011年的2.2%提高到2020年的5.9%。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十年累計投入超過1700億元,有效拉動了地方財政投入的快速增長,為學前教育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成本分擔機制基本建立,各省份均出台了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或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並根據事業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標準;同時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羣眾承受能力和辦園成本等因素,動態調整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確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最高收費限價,有效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行。資助制度不斷完善,2012—2021年各級財政累計投入752億元,共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6232萬人次,有效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公平享有學前教育的權利。
七、制度體系基本完善
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辦園”,學前教育科學化、專業化、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十年來,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先後修訂出台《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建設標準》《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等規範性文件,為提高幼兒園的辦園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督導評估深入實施,印發《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辦法》《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辦法》,全面實施了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和縣域普及普惠認定工作,建立了督導問責機制,有效促進了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學前教育立法穩步推進,在全面總結十年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情況的基礎上,起草了學前教育法草案,推動學前教育走上法制化軌道。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