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幼小銜接

鎖定
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於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3月20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分離、銜接意識薄弱、過度重視知識準備、銜接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重要舉措。2021年秋季學期啓動幼小銜接試點,2022年秋季學期全面鋪開。 [1]  [5-6] 
中文名
幼小銜接
外文名
Juvenile cohesion
目    的
讓孩子適應小學的生活習慣
定    義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幼小銜接概念

字面意義來理解就是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對幼兒日後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其核心是這年齡段幼兒的怎樣有效的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教育問題

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孩子入學後產生厭學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問題,多是由於幼小銜接不當所致。在中國,很大一部分是4個老人,加上父母兩人帶一個孩子,這就導致了一代小皇帝的誕生。大家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不知道孩子最應該擁有的不是溺愛,遷就;而是正確的引導。
有兩方面的問題導致幼小銜接難以得到解決。
1、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只重視知識上的片面銜接,不注重幼兒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銜接。
2、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配合沒有溝通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以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研究幼小銜接問題,做好銜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 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缺乏聯繫
幼兒園和小學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機構。它們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行為等許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1.在學習生活上
幼兒園以遊戲為主,注重將教學內容滲透到遊戲中,午睡時間較長,沒有許多的規章制度制約着他們,而小學卻是以學習為主,孩子大多通過例題來學習知識,知識的遷移能力需要很強,一進校門就有許多的規章制度,如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範等,時間一長,孩子對新校園的新鮮感就減少了。
不能像幼兒園那樣自由,不能經常畫畫,還要做作業。中午,不能午睡,課間十分鐘自己不會安排。從而開始厭學。
2.在人際關係
幼兒園教師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們一起遊戲,而小學生和教師的接觸主要是上課,同學間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學的上課時間已增加到40分鐘,課間活動10分鐘,因此,與教師的接觸主要是上課,和同學間的交往也很少。
3.在標準和要求上
在幼兒園孩子只要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乖乖的不出什麼大問題就會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到了小學老師和家長較重視孩子知識、能力的培養,學習不好就會成為捱罵甚至捱打的理由。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忽視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
許多人都簡單地認為提前學些小學的教材,就可以減輕入學的壓力,就是為入小學做好準備,因而有一些幼兒園將小學生行為規範等搬到幼兒園來,往幼兒頭上套。比如:對老師要絕對服從,不許頂嘴,不許辯解。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玩小動作,説話等。精神要集中,回答問題要舉手,課間要安靜的休息。要求幼兒尤其是即將升入小學的大班孩子像小學生一樣以學為主,刻苦學習。講課則一味向幼兒灌輸知識,沒有從幼兒學習的特點入手,缺少幼兒園應有的教具演示、生動的遊戲等。
孩子的學習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階段該學什麼,怎麼學習都是有方式方法的。而不是強加於孩子。這樣會適得其反。
2.家長盲目要求
有些家長認為會讀、寫、算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於是要求幼兒園要教會孩子漢語拼音、20以內的加減法等等,家長當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後面,於是隨波逐流。忽視了孩子能力的培養,這是不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3——6歲的孩子以形象記憶為主,數學的符號以及漢字對孩子來説比較抽象,難理解。造成孩子厭學,不願意去幼兒園,甚至把學習當做任務。人的一生學習的時間佔1/4,如果把學習當做是一項任務來完成,那麼孩子們將不堪重負。
3.孩子自信心膨脹
剛入學的幼兒年紀小個性強、自理能力較弱、情緒不穩定。而進入小學後,課本上的知識他已經學習過,再學習一次對他來説很簡單,經常會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於是,自信心膨脹。等學習新的知識,孩子學習進度緩慢,老師批評,家長訓斥,導致孩子厭學,出現學習壓力、交往壓力,甚至難以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出現種種逆反心理
(三)忽視全面的教育銜接,注重於片面的、局部的銜接
這主要表現:
1.在銜接的時間上
只注重開始於大班末期,截止於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甚至是更短的時間,忽視了整個學期教育階段中各個環節的銜接。 一些幼兒園在幼兒將要入學的前半年才做銜接工作,帶幼兒去參觀小學,請小學生回園介紹等。這些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但這些遠遠不夠。部分家長或教師在銜接過程中急於求成,忽視了幼兒的可接受性,致使幼兒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壓力突然加大,難以適應,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還使幼兒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恐懼感和不安全感。
2.在銜接的內容上
注重於智育的銜接,尤其是對大班幼兒的知識技能等進行強化訓練,忽視了對幼兒發展同樣至關重要的體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銜接,特別是忽視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銜接 。在智育中,重視知識,特別是數學、語文知識的銜接,忽視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銜接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同時,由於幼兒教師沒有經過小學教育的專門訓練,對小學教學要求不怎麼了解,所教知識和技能有時不夠規範,使幼兒養成不正確的習慣,如書寫漢字的筆順錯誤,致使兒童剛入學就面臨首先糾正錯誤的問題,阻礙了兒童應有的發展。
這種片面的、單一的銜接內容非但不能提高孩子入學的適應能力,反而使幼兒很難去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四)家長教育理念落後,在家庭教育中往往重知識而輕能力的培養
1.孩子知識的培養
有些家長關注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寫字、拼音,還是算術,關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聰明,甚至有的家長竟將小學一年級的課本內容提前教給幼兒掌握。他們認為入學前應該讓幼兒學會讀和寫,學會做數學題,例如:一位幼兒的媽媽每天在空閒的時候都教幼兒背唐詩宋詞、背故事、學寫字,但從來不讓幼兒玩玩具,也不讓幼兒參與勞動實踐。這種只重視知識積累,而忽視孩子興趣開發和能力培養的行為,實屬拔苗助長,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可能導致幼兒在入學後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剛入學時感覺很輕鬆,老師教的都會,於是出現上課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等現象,形成了不良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隨着內容的加深,難度的加大,許多孩子就出現了適應困難,出現“厭學”等問題。
2.孩子自理能力的薄弱
我在暑假實習期間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餵飯,作業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進出門總是幫着孩子整理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孩子在幼兒園裏,過的是集體生活,整天都和老師在一起,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難。如穿衣服、系鞋帶、入廁等,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幫助,進入小學後,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繫鞋帶、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的動作慢、能力差,必然會影響他的學習。
綜上所述,幼兒園不僅要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還要加強自理能力的培養,引導家長正確面對幼小銜接問題。幼小銜接應該是在學習上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時間上與小學過度,在能力上和社會搭橋。
俗話説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們的一些社會行為是在幼兒園時就養成的。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加上學習能力的過渡,孩子才能真正的實現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發展現狀

幼小銜接歷來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但不可思議的是,在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取得重大成果的近二十年,幼小銜接卻越來越步履艱難。
究其原因,就在於中小學生的學業競爭始終通過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各種渠道衝擊着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學習壓力早已下移到幼兒階段。儘管幼兒園堅守着以幼兒身心健康為本的科學教育理念,但來自小學課業競爭的學習壓力仍然不可避免地傳導到幼兒身上。因為家長們已從無數個上一屆小學新生家長那裏得知,不提前做好知識準備,將會“吃苦頭”。於是,一種惡性循環開始產生,即每屆小學新生中總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是為入小學提前做了知識準備的學生,他們已能讀寫漢字和拼音、已會百位數加減、背誦乘法表,另一部分是零起點的學生。
結果證明,那些先行學習的學生在入學後很快適應了老師的教學進度,而未做任何知識準備的學生,為趕上那些先行學習的同學則壓力重重。其實,小學一二年級的教學進度,除了與教材內容過多有關,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越來越多超前學習的學生對教師授課的不以為然。於是,一批又一批的小學生家長以自己的“教訓”告誡下一屆新生家長:提前認字寫字學拼音有多麼重要。導致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去社會培訓機構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知識,且勢頭越來越猛,甚至某些幼兒園的大班,還出現了幼兒轉入校外機構提前學習的現象。儘管有識之士不斷論證這種提前學習的即時效應和早期競爭有違兒童發展規律,有損兒童身心健康,不利於兒童長遠發展,雖然教育行政部門也在小幼之間堅持抓兩件事,一是禁止小學的招生考試,二是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然而由於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之間的巨大鴻溝,對解決入學初的學習負擔下移問題,並沒有明顯的效果。 [3] 

幼小銜接基本原則

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堅持科學導向,提出了四條基本原則,確保幼小銜接工作沿着科學方向推進。
一是堅持兒童為本。準確把握兒童學習發展特點與規律是促進科學銜接的根本,文件提出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尊重兒童的原有經驗和發展差異,幫助兒童做好身心全面準備和適應,培養有益於兒童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二是堅持雙向銜接。銜接工作是幼兒園和小學共同的責任,文件強調樹立銜接意識,幼兒園和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減緩坡度,促進兒童順利過渡。
三是堅持系統推進。幼小銜接是一個系統性工作,文件提出整合多方教育資源,行政、教科研、幼兒園和小學統籌聯動,家園校共育,形成合力
四是堅持規範管理。強調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加大治理力度,糾正和扭轉校外培訓機構、幼兒園和小學違背兒童身心規律的做法和行為,為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態。 [2] 

幼小銜接教育策略

當前,小學一年級幼小銜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教師自身專業發展不完善、家長對幼小銜接理解偏頗、評價反饋機制不健全、實施和監管不足等。那麼,面對兒童的入學適應問題,應如何做好兒童入學適應教育呢?
1.改革創新,促進兒童適應小學生活
初入小學的一年級新生,他們的認知水平處於“具體運算階段”,思維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為了幫助兒童儘快適應小學學習生活,低年段的教學要寓於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事件和情景中,要讓小學生在這樣的情景和活動中主動地學習知識,培養情感,提高能力。教師也應及時轉變教學思路,以實現兒童在幼兒園與小學銜接中的身心協調發展為目的,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景,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以課堂知識“基礎牢”作為對學生的唯一評價標準。例如,清華附小開發了“啓程課程第一週”等實踐探索,通過遊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的探究性學習,最大程度消除兒童的陌生體驗和不適,幫助兒童做好入學適應,同時還開展了關於在一年級包班制的教育教學方式,即兩個班主任教多學科,兩個班主任如同一個家庭的“爸爸”和“媽媽”,既能最大限度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又能在班級管理上向幼兒園一個班配有主班、配班兩位老師的模式靠攏。這些探索無論在管理上還是教學實踐上,都出現了很好的雙向借力、助力作用,有效解決了各主體定位不清、策略不明的問題,為幼兒園與小學建立雙向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兒童順利過渡,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確保兒童擁有良好的學校生活開端提供了有益參考。
2.聯合研修,加強教師銜接合力
教師是幼小雙向銜接的關鍵。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是幼小雙向銜接工作科學開展的保障。幼兒園與小學從管理與教師層面抽派專人,共同成立幼小雙向銜接工作組,通過多角度調研,深入瞭解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教師在指導兒童做好入學準備與入學適應中的問題與困惑,集中會診把脈,分層跟進指導。將幼、小兩個主體中教師的銜接重心引領到“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讓教育迴歸生活”上來,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加強合力教研,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研究銜接的育人模式、課程內容、年段進階的實踐路徑,制定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和研訓計劃,幫助兒童順利渡過入學適應期,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例如,在清華附小開展的雙向銜接教研實踐中,構建了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課程橋”,教師之間開展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的主題月活動互動,與各種課程聯動,探索有效的雙向銜接,形成園校協作、一體化聯動、資源共享內容生態。這些密切而有深度的研修模式讓教師有題可研、有話可説,避免閉門造車的現象,讓兩個學段的課程生態產生密切聯繫,讓幼小雙向銜接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家校聯動,共促兒童健康發展
兒童的教育發生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這些環境潛移默化地對兒童的教育產生作用力。研究發現,父母雙方的陪伴更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作為家長,有責任讓孩子在一個和諧積極的家庭中健康成長。基於此,家長的教育理念轉變也是幼小銜接教育工作成功的關鍵之一。首先,家長應正確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積極參加學校或社會上的親子教育,瞭解兒童成長發展的心理規律,還可以通過學校印發的宣傳手冊、家長會等方式,主動了解學校育人文化,和教師探討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端正教養觀念。其次,家長應主動和教師進行聯繫,就兒童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適應能力、課程銜接等與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建立起反饋機制,最終達成教育共識。
4.健全評價體系,多方參與反饋
幼小銜接工作的社會參與程度較低,評價體系尚不健全,在實踐中經常被忽視。對幼小銜接工作的積極評價和反饋,有利於促進幼兒入學準備與兒童入學適應等工作的發展和完善。就制定相應計劃而言,小學、幼兒園、家庭及社會共同參與制定幼小銜接的計劃。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提前編制幼小銜接的時間進度表,為銜接主體提供時間上的便利和政策扶持。小學應明確安排本校幼小銜接工作的負責人,根據實際情況,列出詳細的步驟和實施細則,並持續跟蹤整個活動的進展。教師可通過與兒童的日常交流,明確他們在哪些方面適應不良,並做好相應的數據統計,確定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標。就評價標準而言,學校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制定幼小銜接工作評價指標,如學生日常表現評價表等,小學、幼兒園、家庭及社會都應參與評價,積極為兒童入學適應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恰當的反饋,並將其應用於下一階段幼小銜接工作的計劃中。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