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早期教育

(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

鎖定
廣義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狹義主要指上述階段的早期學習。
中文名
早期教育
外文名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必要性
抓住兒童的敏感期
方式方法
上行下效
簡    稱
早教

早期教育原則

早期教育首倡興趣

我們不可能期望二三歲的寶寶用意志和努力來學習,但只要引起孩子興趣,他們也可以長時間地專注於一項活動。只要父母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就能創造很多教孩子學習識字和閲讀的情境。
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
我兒子從小就喜歡看天氣預報。一到天氣預報時就全神貫注跟着電視裏的播音員念詞。我突然想到何不趁這個機會讓他也認識一下各個城市的名稱呢,於是在預報員説“北京”時,我就指着熒屏上“北京”兩個字念一遍,於是他知道了他每天讀的城市與熒屏上出現的漢字的關係。
我兒子還是個車迷,帶他逛街,看到馬路上來往的車輛就手舞足蹈,嘴裏唸叨着:“三輪車、摩托車、小汽車、大卡車、拖拉機……”從認識數字時起,他的一大愛好就是讀車前車後的牌照,這種興趣幫助他早早就能流利地讀阿拉伯數字。
寶寶在早教中心看書 寶寶在早教中心看書
我們也很重視他的這一愛好,我先生買的一本“小小車迷”成了兒子長久喜愛的讀物。他不但認識上面的各種車輛,而且連車名都認識,即使手寫在紙上他也能流利地讀出來,像“重型運輸車”、“攪拌車”、“工程維修車”、“英國摩根概念車”、“日本豐田考斯特中型客車”等等。走在街上,兒子常常連噴在車體上的字也會念一遍。
但是,對於故事書,那就得看他那天是否有興趣了。我給兒子買了些諸如《漁夫和他的妻子》、《寶寶睡前故事》之類的書,他幾乎從來不看,但我先生給他買的一些圖畫簡單,字又不多的書如《小熊胖嘟嘟》、《狼來了》等,他都非常喜歡看。有時居然能自己趴在沙發看上40分鐘。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就求助:“爸爸念念”或“媽媽念念”。

早期教育生活化

不要聽到“閲讀”就想到書.其實。生活中,現成的“教材”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
而且孩子對他們非常感興趣。讓孩子閲讀各種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養他的閲讀能力,而且能幫助他拓展生活空間。“你吃的是什麼啊?”和兒子一起讀一讀包裝盒上的字,等他會讀了我才讓他吃,通過這種鍛鍊,兒子很早就會讀“旺旺雪餅”,“南瓜餅”“阿爾卑斯棒棒糖”、“大白兔奶糖”、“福滿多方便麪”了。
在時間充裕的時候,我會帶兒子到超市去,讓他坐在手推車上,從貨架上隨手取下商品讓他讀一讀。他指着商標大聲念:“洗髮露”、“花露水”、“鈣片”……
家裏買了洗衣機後,包裝箱放在客廳裏讓兒子玩了很多天。先是讀上面的字,然後把大盒子當房子玩。

早期教育大腦知識

有很多因素影響着大腦的發育,包括遺傳因素,營養狀況,家庭環境,日常經歷和身體鍛鍊。過去,一些科學家們認為大腦的發育是由遺傳決定的,擁有什麼樣的基因就發育成什麼樣的大腦,發育的過程遵循一個既定的程序。
外界環境通過感官來刺激我們的大腦——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嬰兒第一次聞到媽媽皮膚傳來的味道(嗅覺),父親渾厚的聲音(聽覺),房間裏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顏色(視覺),或者温暖大手的輕柔撫摸(觸覺),這些感受都會傳入大腦,共同塑造大腦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腦想象為一棟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經擁有成年時80%的腦體積的大腦,就已經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龐大的地基,添磚加瓦,屋頂房梁。下一步就是內部裝修。買電線,裝開關,連接各個房間電路,確保房子的正常運行。只不過大腦的迴路要複雜的多得多。我們仿若置身於神經細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這些細胞之間的連接還並沒有建立。此時的大腦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個迴路的連接正確建立,讓它們最大效率的運行,並不斷完善它們。
人類的大腦擁有超過千億的神經細胞。這個數字可能很難想象,它是整個銀河系恆星數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經細胞會分出很多枝杈(樹突),和其他的神經細胞形成連接,傳遞化學信號。這些化學信號決定了這個細胞是否活躍或沉寂。

早期教育早教誤解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由成人對嬰幼兒實施的教育。這是人生的啓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義。0-7歲的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如果這時能夠豐富兒童的生活,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給予正確的教育,就能加速兒童智力的發展,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早期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是以兒童早期發展理論為基礎的。教育者不僅應考慮客觀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視兒童的成熟狀況和發展的可能性。一般認為早期教育從兒童出生時即可進行。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如週歲以內的兒童以感官功能訓練、動作訓練、語言發聲訓練和親子交往為主;週歲至3歲兒童除上述訓練外,還應加入感知動作思維,連貫性動作與活動,語言、玩伴交往及個性形成等方面的訓練和培養。早期教育是對0-6歲嬰幼兒及其父母、嬰幼兒與父母或養育者之間開展的、有助於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與健康成長的互動式活動。

早期教育誤解之一

教育對象的誤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對嬰幼兒的教育,更是對父母與養育者的教育。父母與養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與心理素質,很容易將早教導向更大的誤區。

早期教育誤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誤解。我們在調研中發現,70.5%的家長以為早教就是提前學習英語、識字與數學。結果,我國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呈低齡化,厭學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學的調查表明,小學一小年級的厭學率兩年內上升了7個百分點。厭學者大都過早接受知識教育,而且往往採取灌輸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教育,開發智力是應該的,但學知識還不是它的目標。

早期教育誤解之三

教育內容的誤解。目的的失足必須導致學習內容的偏失。有些家長讓孩子很早就學寫識,讀英語,學畫畫,學鋼琴。但你看看周圍那些過年學習十八般武藝的孩子,長大了有幾個學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鋼琴就想離開。過於緊張的幼兒早期教育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目的,還會阻礙孩子其他技能的發展。雖然還不能確切知道各種知識信息是怎樣進入兒童大腦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當兒童心情不愉快時,記憶的大門是不可能打開的。父母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用提示卡片來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麼這一小時裏他就什麼也沒有學到。

早期教育誤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誤解。中國人長期習慣了灌輸式教育,80後父母們自己是被灌過來的,也無形中接受了這些模式,雖然他們反對灌輸,但又做不到不灌輸。對話,互動,這才是早教的本質。但我們接觸的博士父母也習慣於對孩子進行灌輸。並不説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早期教育早教誤區

不準掰手指數數
有些父母,在教寶寶數數時,看見他們掰着手指頭數,就會要求他們放下手,要求心裏記,覺得掰着手指頭數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智力開發。心理學家説,這種教寶寶數數的方法並不科學。
正確做法:數數時不妨讓他們數數手指、衣釦、玩具等等,讓他們從具體的東西開始。
過分溺愛
有時候,父母的精心呵護反而會“傷”了寶寶。
正確做法:家長應該放開手,讓寶寶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飯,摔倒後讓寶寶自己爬起來,這樣才能使寶寶更快樂,更有成就感。採取正確科學的早教方法,家長就能讓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長,避免走一些彎路。
早教等同於學習
孩子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開發體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娛樂課;幫助記憶、提高語言能力的音樂課;提高想像力和體能的藝術課比單純的學習和機械記憶更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早期教育注意事項

很多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德智體全面發展,所以在早教中心報了很多課程。爸爸媽媽們以為學習越多的課程,越能讓寶寶全面發展。其實只是把自己和寶寶弄得疲憊不堪。如果寶寶喜歡課程內容,上課的時候就會特別積極和老師互動,進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課程報得太多,從表面上看是各有側重,但對寶寶智能的提高並沒有加倍收效,還會造成寶寶的大腦疲勞,不如悉心選擇一兩門寶寶喜歡的更有效。
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爸爸媽媽們應該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寶寶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沒有任何進步的話,不要去懷疑孩子是否天分不夠,可能是作為家長的自己,沒有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點,並選擇一家專業可靠的早教機構,那寶寶一定回饋一些驚喜給你。
孩子在家裏和父母交流對孩子來説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通過談話,做遊戲,做運動等方式來實現和父母的良好溝通,讓親子關係更融洽,這樣對於孩子以後注意力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都非常重要。早教機構提供了孩子們和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也能學到一些促進親子互動的知識,是否去參加學習還需要是家長根據自己的需要權衡。多一些交流,以親子游戲的方式開發孩子的大腦。
如果準備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課程的內容、上課的形式還有教學環境等。一個好的教育機構不是隻培養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視孩子的能力培養。寶寶創造力的培養也很重要,重點要選擇不會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機構。

早期教育早教方法

早教不是單純的找老師給孩子上課額外強加給孩子訓練,家長要做到“以情為先”、“以養為主、教養結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時與孩子語言交流,與他們在生活和遊戲中良好互動等。
專家指出,嬰兒從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家長要關注並培養其身體、情感、認知、社會活動能力等。

早期教育因材施教

進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進行相關的教育,需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能操之過急,過早的早期教育開發只能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無端給孩子今後的發展增添壓力。因此建議家長謹慎選擇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對寶寶進行多元化智能開發!

早期教育安全第一

進行早期教育過程中,家長或教員應以安全為第一。不可為了達到某個課程目的而不考慮安全隱患。
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如下: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幹食物的關鍵年齡,進幹食物1個月後,就能伸手抓東西,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出生後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2歲半~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時期。

早期教育基礎知識

之所以要在這兒對早期教育詞條作補充,是因為大家看到了,下面主要還是在講知識教育。作為一家有責任,有良知的早期教育機構,我們必須堅持一種理想主義,這樣才能推動我國早期教育的健康發展。
初生嬰兒認識周圍世界,和外界取得聯繫是通過感知覺來實現的,因此對嬰兒的教育應着手於發展感知覺方面的訓練。所謂感知覺,是指人類通過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覺器官,對周圍環境中物體的顏色、氣味、味道、形狀等各種特性的認識。父母應該及時給予嬰兒適當的刺激,鍛鍊他們的各種感覺器官以及相應的神經系統、大腦等有關部分,促進嬰兒智力的發展。
第一
父母應給嬰兒佈置一個“小天堂”。為了使嬰兒的視覺提早發展,可為他佈置一個舒適的、色彩鮮豔的環境。如在嬰兒睡牀的周圍,可為他掛一些紅、綠、黃等色彩鮮豔的玩具或實物,放些鮮花或塑料花等;嬰兒的衣服、被子等用品,最好也用不同顏色製成。當嬰兒醒時,通過觀察 可刺激他的視覺,促使其功能的成熟。
第二
可讓嬰兒多聽悦耳的音樂。嬰兒一般都喜歡音樂,通過悦耳動聽的音樂,可以給嬰兒快樂的刺激和滿 足。經研究表明,多聽音樂的嬰兒與一般發育的同齡兒童相比,眼神和表情要機靈得多,動作和語言也要早熟一些。但給孩子聽音樂時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時音樂的聲源不宜離孩子的耳朵太近,以免損害小兒的聽力。
第三
讓嬰兒動手動腳。嬰兒動作的發展,反應了神經系統的健全和發展程度,因此嬰兒要加強動作訓練,多活動手腳。5—6個月後的嬰兒可以自己玩玩具和實物了,一般多挑些色彩鮮豔的玩具讓嬰兒玩耍,品種要經常調換,以提高他的興趣。此外,還應適當地讓嬰兒在牀上練習翻、滾、 爬、蹬、踢等。動作的發展增加了孩子對外界接觸和觀察的範圍,可提高他們對外界認識的能力。
第四
讓嬰兒多接觸大自然。1歲以內的嬰兒應經常到大自然中,如抱他們去公園或田野,看看綠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繽紛的田園風光,接受自然美的薰陶;可帶他們去動物園看各種動物,或看家禽、小鳥等,提高嬰兒觀察的興趣,發展其好奇心;經常可抱嬰兒去看看商店中陳列的各種商 品、畫片、模特兒等,在觀察的同時,對孩子進行親切的解説。這樣,不僅有助於發展孩子的視覺、感覺和聽覺,豐富 嬰兒感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為孩子良好的心理發展打下基礎。另外,經常在大自然中出現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的沐浴和活動四肢,使嬰兒的身體健康成長。
第五
讓嬰兒多與成人交往。為了發展嬰兒的語言和表達能力,大人應該多跟嬰兒接觸,經常與孩子“説話”、“提問”,引逗他們發聲和發笑;訓練他們叫“爸、媽”等單音詞,教他們做些簡單的動作;給他們講解畫片的內容等。成人,經常與嬰兒交往,不僅使他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 發展,同時能使他獲得一種身心發展的重要環境。不僅孩子身心感到舒適、愉快和滿足,而且嬰兒的智力能也得到發展。

早期教育早教產品

對於嬰幼兒來説,生活就是遊戲,嬰幼兒在遊戲中不斷成長,而玩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它能鍛鍊肌肉,促進動作的發展,啓迪孩子的心智;孩子在遊戲中,不斷體驗到成功與失敗,自由與規則,過程與結果,在滿足玩的樂趣的同時,豐富了自己人格的內涵。但玩具有多種類型和功能,玩具的類型不同,對孩子的影響和作用也不同,對一個沒有上學的孩子,玩具就是他們的教課書。孩子通過玩具去認識世界。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在遊戲中健康成長,家長要合理地選擇玩具,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簡單、最普通、最便宜的,如七巧板、積木、皮球、布娃、長毛熊、白紙、蠟筆等。依照玩具能產生的教育效果,可分類為:

早期教育動作類

這是幾代人都離不開的玩具,如拖拉車、小木椅、自行車、不倒翁,它能鍛鍊嬰幼兒的肌肉,增強感覺運動協調能力

早期教育語言類

成套的立體圖像、兒歌、木偶童謠、畫書,可以培養寶寶視、聽、説、寫等能力。

早期教育建築類

如積木,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既可以建房子,也可以擺成一串長長的火車,還可以搭成動物醫院。總之玩具可以讓孩子隨心所欲地使遊戲變化,充分發揮想象力。

早期教育模仿類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幾乎每個學齡前兒童都喜歡模仿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不同人物,模仿不同的角色做遊戲。因此,鍋碗瓢匙;城市、街道、汽車、房子;娃娃與醫院,玩具商店等,通過模仿,鞏固和擴大見聞,瞭解家庭生活、社會的規則。

早期教育科學類

多適用於兒童。

早期教育交互式

交互式早教產品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融合情景和互動為一體,充分啓發孩子去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有利於兒童多方面素質的全面培養,從小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寶寶左右腦的協調發展和自我表現能力的形成,是家庭早教最佳的輔助工具。但一定要控制寶貝觀看電子產品的時長,避免對注意力以及視力造成影響。

早期教育音樂早教

音樂本身即是一項才能的教育,它並不屬於專業者,而是一種人人觸手可及的學習與涵養。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音樂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課題研究組人員對0—6歲兒童因材施教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初期的成果:

早期教育注意力

嬰幼兒的注意力不僅短暫,而且很容易轉移,一般來説10分鐘左右就會產生疲勞。然而極具親和力的音樂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續增長。
“音樂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課題組在實驗階段,讓一組5歲左右的孩子每天聽一首經典兒童古典音樂,如《小狗圓舞曲》、《電閃雷鳴波爾卡》、《時鐘店》等,一個月後,再經實驗測試表明,這些孩子的注意力廣度比未經訓練的孩子提高了4倍。

早期教育語言能力

音樂本身是一種語言,讓孩子把聽到的講出來是最好的語言能力訓練。
匈牙利音樂教育學家柯達依倡導過這樣一種教學法:先是讓孩子聆聽莫扎特、貝多芬或巴赫的古典名曲,孩子們可坐可卧,閉上眼睛,保持一種輕鬆狀態,老師跟着節奏、隨着音調的變化在一旁給他們講解,直到樂曲終了。然後,讓孩子們自己跟着音樂講解一遍。如此下來,孩子在音樂方面的提升暫不用説,意外的是,經過一個月的訓練,語言能力比同等水平的孩子提高了許多

早期教育記憶力

沒有誰天生記憶就好,都是經過後天的訓練才能逐漸加速和延長記憶的持續時間,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音樂正是培養孩子記憶力的最佳教材。
日本著名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請一些剛生過孩子的母親給嬰兒聽古典音樂中的精品,循環反覆,不斷放給嬰兒聽,不斷給他們講解。直到嬰兒5個月的時候,又進一步實驗,把一些他們從沒聽過的曲子夾在已經聽熟的曲子中放給他們聽,當聽到那些從沒聽過的樂曲時,嬰兒臉上帶着驚訝和不安的神情,而聽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時,他們則露出會心的微笑。這個結果説明5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記住樂曲了。

早期教育想像力

音樂是培養一個人直覺思維和想像力的有效手段。
一個年僅8歲的小姑娘立志當一名文學家,她在語言學習和寫作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成績偏偏不能令人滿意。後來經過著名音樂家的指點,開始練習鋼琴。奇蹟發生了!她的作文開始了突飛猛進,她説:“音樂讓我有了靈感,我有寫不完的想法。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沒有寫作天賦了。”其實,小姑娘的變化是很自然的,因為她在接受音樂訓練的過程中,大腦得到了強烈而有效的刺激,從而培養了想像力和藝術的直覺。
温情提示:音樂的不當選擇和使用
父母教孩子欣賞音樂時,常會犯以下錯誤:
選擇的音樂不當
父母隨意拿出音樂帶就放給孩子聽,不管他愛聽不愛聽、能不能理解。
不注意孩子的情緒
父母在放音樂給孩子聽時,不注意他的情緒。 如孩子正在興奮地玩耍時,讓他聽搖籃曲。
教孩子欣賞音樂的方法不恰當
只用語言將音樂的內容描述給孩子聽,忽視讓他自己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缺乏經常性
父母有空閒、情緒好時就教孩子欣賞音樂,忙或者情緒不好時就中斷。

早期教育閲讀早教

教二三歲的寶寶進行早期閲讀,不能期望他和成人一樣達到一定的閲讀目的。成人閲讀是為了學習或消遣;而教寶寶閲讀,只要能培養起他的閲讀興趣,目的就達到了。孩子有了閲讀興趣,就會產生出更多“深入”學習的動力。
一:
在兒子差二個月二歲時,我給他買了一套60多個字的識字大卡。這是一套單張的、紙料很厚的卡片。卡片的正面是一幅大彩圖,右上角或左下角的田字格里寫了一個與圖有關的字,背面是這個字的毛筆正楷寫法。
一開始,兒子顯然把這些卡片當成了玩具。他饒有興趣地認識卡片上的動物或物品。一個月後,有一天我無意中雙手拿起一張卡片把背面的毛筆字面向兒子,然後搖來搖去嘴裏説:“嘀答答,嘀答答,這個念什麼?”兒子對這個遊戲很感興趣,他大笑起來,當然,他不認識。
我把卡片翻過來讓他看到圖畫,並指了指圖畫旁的小字,唸了兩遍,再翻過來讓他看毛筆大字,再念兩遍,然後我又問“嘀答答,這個念什麼?”兒子就能正確地念出來,我很誇張地表揚了他,還親了一下他的額頭,然後大聲説:“哎呀,你真聰明!”
之後,我又找了另外三個筆劃比較簡單的字,用同樣的方法教會了他。
到下一次玩這個遊戲時,我先找出了第一次念過的四個字,問他:“嘀答答,這個念什麼?”兒子居然記得了其中的三個。我又把另外幾個比較簡單的字混入其中,繼續跟兒子玩這個遊戲。兒子漸漸地有了成就感,因為他居然能讀出一些“奇怪”的字,當然,作為鼓勵,表揚是不可少的。
二:
後來我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睡覺前玩一會“讀字”遊戲。差不多一個月後,他已經認識了六十多個字了。就算我把字寫到其他的紙上,他也能認出。
識字的過程中也免不了出現笑話。在認識了“胖”字後,每次玩遊戲時,兒子都要先把“胖”字找出來扔到牀下,嘴裏嘟囔着“不要胖”。我很莫明,為什麼他不喜歡這個字,可能因為這張卡片上畫的是一個露着肚皮的又醜又胖的男人吧!
經過一段時間的“遊戲”,如今,諸如兒歌三百首之類的兒童讀物,他也能很流利地朗讀了,表明他已經完成了基本的閲讀。
方法得當,掌握原則是成功的關鍵
從教兒子早期閲讀的一年多來的經驗看來,早期學習閲讀,只要方法得當,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並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早期教育小竅門

寶寶最好的學習範本就是你。跟寶寶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開心的笑——每天的親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學習。但有的時候,你是不是很難想到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新方法。給你推介50種有趣、科學的親子招術,相信一定能激發你的靈感
1、眼神的交流。當可愛的寶寶睜開雙眼時, 你一定要把握住這短暫的第一時刻,用温柔地眼神凝視她。要知道,嬰兒早期就能認清別人的臉,每次當他看着你的時候,都在加深對你的記憶。
2、呀呀兒語。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張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小臉,但不妨給他一點機會,讓他也能和你交談。很快,他就會捕捉到與你交流的節奏,不時地插入幾句自己的“言語”。
3、母乳餵養。儘可能地用母乳哺餵寶寶。媽媽在哺乳的同時,給寶寶哼唱兒歌,輕聲細語地與他交談,温柔地撫摸他的頭髮,這樣可以增進你們的親子關係。
4、吐舌頭。有實驗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兒就能模仿大人簡單的面部表情。
5、照鏡子。讓寶寶對着鏡子看自己。起初,他會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會非常願意衝着“他”擺手和微笑。
音樂早教
音樂早教(2張)
6、呵癢癢。笑聲是培養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寶寶玩一些小遊戲,比如“呵癢癢”等,有助於提高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7、感覺差異。把兩幅較為相似的畫放在距離寶寶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畫中有棵樹,而另一幅中沒有,寶寶一定會兩眼骨碌碌地轉,去尋找其中的不同。這對寶寶今後的識字和閲讀能力大有幫助。
8、共同分享。帶寶寶外出散步的時候,不時地跟他説你所看到的東西——“看,那是一隻小狗!”、“好大的一棵樹啊!”、“寶貝,有沒有聽到鈴聲了嗎?”……最大限度地賦予寶寶擴充詞彙的機會吧。
9、一起傻。小傢伙非常喜歡和你一起發出傻呼呼的聲音——“噢咯”、“嗯哼”等,偶爾還會發出高八度的怪叫聲。
10、共同歌唱。儘量多學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編歌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給寶寶唱歌,還可以讓寶寶聽一些優美動聽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樂的薰陶下,有助於孩子數學的學習。
11、換尿布時間到。利用這一時間讓寶寶瞭解身體的各個部位。一邊説,一邊做,讓寶寶的小腦袋瓜與你的言行同步。
12、爬“圈”。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圍着你爬。這是最省錢的“運動場”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協調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購物時光。留點空閒,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顏色,會使寶寶歡欣鼓舞。
14、提前預告。睡覺關燈之前大聲地宣佈:“睡覺嘍!媽媽要關燈了。”讓寶寶慢慢地領悟因果關係。
15、沒事逗着樂。輕輕地對着寶寶的臉、胳膊或小肚肚吹氣,逗寶寶“咯咯”笑。
16、揉紙巾。如果寶寶喜歡從盒子裏抽取紙巾,就隨他去吧!看着他把紙巾揉成一團,再看着他將其展開,花幾分錢就能有一個可以訓練寶寶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樂而不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紙巾下面讓他找,不過,當寶寶找到的時候,一定要大加讚賞哦!
17、小小讀書郎。給8個月大的寶寶讀故事,兩三遍之後,他就能夠意識到文字的排列順序了。給寶寶讀書,對他的學習語言真的很有幫助哦!
18、躲貓貓。玩捉迷藏的遊戲能讓寶寶笑聲不斷。他會認識到消失的東西還會回來。
19、觸覺體驗。用不同質地的布料(絲綢、絲絨、羊毛、亞麻布等)輕輕地撫摸寶寶的面頰、雙腳或小肚肚,讓他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20、感受寧靜。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和寶寶靜靜地坐在地板上——沒有音樂,沒有亮光,也沒有遊戲。在寧靜中感受周遭的世界。
21、家庭影集。將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照片製作成影集,經常翻翻,有助於寶寶增進記憶。當姥姥來電話時,不妨讓寶寶一邊聽電話,一邊看着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容。
22、與食物親密接觸。為寶寶準備一些小零食——青豆、麪包片或蘋果片,訓練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協調能力。
23、丟丟撿撿。看着小傢伙把東西從桌子上一樣又一樣地扔到地上,雖然你的頭都快氣炸了,可你還得堅持不懈地去撿哦,因為你的寶寶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奧秘呢。如果方便,你還可以給他幾個乒乓球,並在他的桌子下放一個籃子,讓他瞄準,發射!
24、試試運氣。挑選幾個空盒子,把一個小玩具放在其中一個盒子裏,不斷地掉換盒子的位置,讓寶寶猜猜玩具在哪裏?
25、越過障礙。把沙發墊、枕頭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寶寶一起爬過去,繞過去,看看誰更快。切記要讓寶寶多贏幾次,這樣他才會更有積極性哦。
26、“走走看看”。在房間裏佈置一些玩具,讓寶寶以不同的速度爬行,並可以不時地在一個有趣的地方停下來看一看,玩一玩。
27、接受挑戰。寶寶長大了,他會發揮自己最大的想像力向你挑戰,那就得看你是否能做得跟他一樣好了。譬如發出奇怪的聲音、向後爬或是啃玩具。
28、做鬼臉。鼓起你的腮幫子,當寶寶摸你的臉頰,你就吐氣;當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頭;當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鄒眉聳鼻……不時地變換方式,讓寶寶有一種新鮮感。
29、觸摸物品。抱着寶寶在房間裏到處逛逛,用他的小手觸摸窗户、電話機、冰箱及電視機摁紐等,一邊摸一邊告訴寶寶它們的名字。
30、編故事。挑選一些寶寶最喜歡的故事,把其中的主人公換成他的名字,他會覺得更有趣。
31、自制動物書。去動物園的時候,給動物拍照,結集成一本相冊。時常拿出來和寶寶一起欣賞,讓他找一找大象、海獅和老虎,你也可以在一旁為動物配音。
32、讓寶寶自己做主。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在兩者之間自由選擇,例如讓他自己挑選吃飯的小碗。這樣他會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的決定受到了你們的重視。
33、回憶“過去”。和寶寶一起觀看家庭錄像帶,回顧他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媽媽,一邊看一邊講述,這不僅能增強寶寶的記憶力,還能提升其語言能力。
34、點點數數。數一數樓梯的台階,數一數寶寶的手指,數一數家裏有幾個人。養成一種大聲數數的習慣,很快的,寶寶就會加入其中和你一起數數了。
35、看圖回答問題。找一本寶寶熟悉的圖畫書,指出其中的細節,從抽象到具體向寶寶提問,如“小兔子愛吃蘿蔔嗎?”(抽象)或者“小兔子在吃什麼呀?”(具體)
36、關掉電視。寶寶需要和你親密交流,這是電視節目無法給予的。
37、尋找“小汪狗”。不時地把書本合上,考驗一下小傢伙的記憶力,看看他是否還記得書中的小汪狗在哪裏。
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
38、轉起來吧,運動寶貝。抱着寶寶像芭蕾舞演員一樣旋轉起來。
39、匹配遊戲。挑選寶寶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特寫照片,一式兩份。將照片正面朝上擺放在地板上,幫助寶寶找出兩張一樣的。
40、雨中游戲。在小水坑裏踩踩,在濕草地上坐坐。雖然有點髒,但非常有趣,寶寶會在快樂中感覺干與濕的區別。
41、捕捉昆蟲。和寶寶一起在書籍或雜誌中認識昆蟲(瓢蟲、蟋蟀及蝴蝶),然後到大自然中去捕捉。
42、培養幽默感。指着爸爸的照片叫“媽媽”,然後告訴寶寶弄錯了,大家一起為“錯誤”而開懷大笑,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寶寶的幽默感。
43、穿衣遊戲。讓寶寶穿上爸爸的舊襯衫,看看他的反應,相信他的創造力一定會讓你感到吃驚。
44、感知容量。準備兩個大小不一的杯子,在洗澡的時候,讓寶寶把水從一個杯子倒入另一個杯子。有的時候會溢出來,有的時候卻裝不滿,那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哪個杯子大,哪一個杯子小吧。
45、認知顏色。選定一種顏色,帶着寶寶一起尋找家中所有相同顏色的物品。
46、幹家務。當小傢伙蹣跚學步時,他就會幫你扔垃圾啦!不信?!你就試試吧。
47、圖書館一遊。千萬不要錯過了講故事、看書的好機會哦。
48、認識ABC。每週一個英文字母。例如,在冰箱上貼A字母磁貼,吃A字形的餅乾,把水果切成A字形,用樹枝在沙地上寫出A字母等。
49、老玩具新玩法。把一些舊玩具翻出來,你會驚奇地發現寶寶有了一些新的玩耍方式。
50、情感交融。臨睡前抱着寶寶,問他這一天裏什麼讓他最高興,什麼讓他最傷心?幫助他回憶今天,感知過去,及時瞭解他的情感。父母應堅持這一職責,直到孩子跨入大學校門。

早期教育注意事宜

心智培養不能生硬灌輸
數千年來人們也總把教育與“傳道、授業、解惑”連在一起,認為教育就是上課,是大人講、孩子聽的説教和灌輸。不少家庭陷入了早期教育的誤區:
例如重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活動,忽視同齡人的遊戲、自由交往和人際關係的融合;重智力開發,忽視性格培養;重知識傳授,輕心理發育;單純把希望寄託在幼兒園和學校,忽視家庭早教的極端重要性;只顧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缺乏豐富的精神生活和廣泛興趣的培養;一味的“血緣愛”、“溺愛”、“賞識”而毫不懂得“教育愛”和“雙向愛”,還有人誤以為早期教育是小學課程的下放和提前……這樣就把早期教育的“經”念歪了。
5歲以下兒童不宜學鋼琴
5歲以下兒童不宜學鋼琴 5歲以下兒童不宜學鋼琴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學鋼琴越早越好。但專家建議,5歲以下的幼兒最好不要安排正式學習鋼琴。
因為此時的孩子骨骼、關節還未完全發育,骨關節、韌帶和骨節囊都較鬆弛,過早練習鋼琴或練習時間過長、用力過猛,都會影響這些部位的發育,嚴重都還可能使骨骺受損。而骨骺會直接關係到骨骼的生長,手指骨關節骨骺受損以後,可能導致手指長短、粗細發生變化,嚴重者握拳都會困難。
此外,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由於注意力不能十分集中,在練琴時會不自覺地扭曲身體,可能會造成脊柱側彎、雙肩高低不平衡、胸部左右不對稱的情況。
着裝影響孩子一生
節日服裝活躍寶寶思維 節日服裝活躍寶寶思維
着裝是一種綜合藝術,線條、色彩、結構等對兒童的行為、心理有很大影響。着裝也可以説是成人對兒童早期審美教育的一種物化行為,這種教育和引導從兒童的視覺渴望那一刻開始,伴隨孩子一生。3歲—5歲的孩子,對色彩的認識逐漸成熟,這是培養兒童對色彩感受、形狀認知變化、衣物貼身感受的時期。所以父母有針對性地進行着裝教育非常必要。不全體,也不美觀的着裝,對孩子審美觀的形成不利。
專家們認為,着裝教育是一個社會問題,服裝設計師有很大的責任,服裝設計師應針對不同年齡特點的兒童設計不同的服裝,引導其對美的欣賞和接受,可以彌補父母審美的不足。國外學生着裝多樣,有便裝、節日裝、運動裝等,孩子在不同的環境着不同的服裝,能不斷加深對服裝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種文明的標誌。

早期教育國學運用

指利用國學經典文化進行早期教育及藝術薰陶。
國學經典文化
易經》為國學經部的重要典籍之一。“易道之廣,無所不包”,它對後世各個層面的文化都有影響,奠定了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基礎,可以説是中華文化的源流所在。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時獨立成書,是重要的儒家國學經典。文章開篇明義,提出“三綱八目”,討論了古代教育的基本理論,對個人學習、提高修養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全書教義深刻,思路明晰,是“四書”學習的入門之作。
中庸》也是宋人分離《禮記》中的一篇成書的。書中主要闡發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論述了提升人性道德修養的理論方法。它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是歷朝歷代選宮的考試用書,也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子》又稱《道德經》,是“道家最精耍的書”。它集中體現了老子的哲學思想,其中的辯證法和“無為而治”的思想,既為後世君主提供了一種治國方案,義與儒、釋思想一起構架了傳統士大夫的豐體心理,是與《論語》並立的一部國學典籍。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其內容涉及政治、教育、禮樂、處世等等,是儒家文化基礎所在。它不僅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東亞乃至歐洲也有重大影響,是中外人士研究認識中國文化的必讀之作。
三字經》被稱為“蒙書之冠”,是國學中的重要典籍。全文三字成句,句句押韻,朗朗上口,幷包含生活常識、傳統道德、歷史知識等內容。它用極其簡潔樸實的語言傳播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華,非常容易理解掌握,是我國古代兒童首選的啓蒙讀物。
百家姓》足國學三大蒙書之一。書中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韻文,雖無文理,但通順流暢,方便背誦,能幫助幼童快速認字,因此流傳十分廣泛。觀存多作為國人尋根溯源、追蹤家族出處的依據而廣受歡迎。
千字文》與《三字經》、《百家姓》統稱為“三百千”,是中國古代私塾教育的三大啓蒙經典之一。全文涉及自然、社會、歷史、倫理等多方面知識,四言押韻,行文流暢,頗行氣勢。它是中國古代童蒙書中的一篇承上啓下的作品,影響極為深遠,現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流傳海外。
弟子規
弟子規》成書於清朝,傳誦之廣不亞於《三字經》,也是國學中一部重要的蒙書。它以《論語·學而》中的名句開篇,並以之為綱提出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行文三字一句、兩句成韻,淺顯易懂,對清代以後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孟子》是戰國時期孟軻的講學語錄。它繼承了《論語》的仁政思想,強凋“民心”的重大作用,提出了“民為貴,君為輕”的千古名理。全書思想深邃,發人深省,且行文氣勢磅礴、詞鋒犀利,魁中華無數國學典籍中獨具風采的一部作品。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兵書的奠基之作。全書十三篇,內容博大精深,邏輯縝密嚴謹,對古今中外軍書家及其軍事活動有着重大的指導意義。不僅如此,它還滲入現代人的政治、文化、生活以及商業競爭中,成為人們的成功指南,是部極具現實意義的國學寶典
因此左腦學習與右腦開發不會相互衝突。寶寶在3歲前活躍的主要是右腦,家長要抓緊這一時期,對寶寶進行右腦開發。

早期教育早教策略

據有關調查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單親家庭孩子在父母離婚的頭半年時間裏有強烈的恐懼、憤怒和羞愧感。近半數的孩子常出現哭鬧等不良行為反應,有的甚至對他人懷有敵意或具有攻擊性。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而冷漠,凡事無動於衷。
如何根據單親家庭孩子的特點進行家庭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宜採用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策略:
一、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
研究表明,兒童從2歲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氣氛,不同的家庭氣氛會使孩子在思想、態度和一般行為中作出不同的反應。如果孩子在家裏感到愉快和安全,他們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發展;如果家裏整天吵吵鬧鬧,孩子常常處於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的環境中,就易產生不良情緒和行為問題。在幼兒園裏,我們常常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現出性格內向、恐懼、悲傷、焦慮、冷漠或攻擊性強等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他們常常為一點小事大哭大鬧,而且很難制止。這些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將會出現偏差,輕者表現為膽怯、孤獨、固執和不合羣,重者會產生對別人的妒忌和仇恨等不良心理或對一切都抱着無所謂的不良心態。因此單親家庭要特別注意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以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孩子是無辜的,我們沒有理由讓他們感不到幸。這就要求單親家庭的家長要學會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使孩子不論在燦爛的陽光下,還是在急風暴雨裏都能健康成長。
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父母是孩子塑造自我的鏡子。作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或者母親,要十分注意自身對孩子行為方式、心理狀態以及性格特徵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的習性,如説謊、失言及不負責任等。不要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對待孩子,否則,壞習慣的不良影響,往往會使一個好端端的孩子漸入歧途。
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經常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看看書畫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遊戲,等等,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儘快地從失去父愛或母愛的痛苦中走出來,逐漸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三、讓孩子學會承擔家庭責任
不要因為孩子失去父愛或母愛就格外地嬌慣他,要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瞭解家庭的各種情況,必要時可請年齡稍大的孩子對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參與決策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鼓勵他們,從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使他們長大成人後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四、多為孩子創設人際交往的環境
針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趨向內向和孤僻等特點,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為孩子創設一些人際交往的機會,是一種良好的矯治方法。
五、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孩子,以利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都是必不可少的,單親家庭要努力去滿足孩子對這兩種愛的渴望。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基本上一線城市上所有的品牌有蒙特梭利早教、積木寶貝早教、金寶貝早教、美吉姆早教、紅黃藍早教、東方愛嬰早教、南方貝貝早教和晴天寶貝早教。
家長在選擇多種品牌之間,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需求和性格優缺點來尋找適合自己的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