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福壽園

鎖定
福壽園集團成立於2003年1月,是一家在上海重慶濟南合肥鄭州五個城市擁有8個分公司的中國殯葬業旗艦集團。上海福壽園地處上海市青浦城南,從1994年建園起,福壽園傳統陵園的概念不斷突破,在人文資源、人文紀念、教育基地雕塑藝術文化旅遊等方面形成獨特的優勢。園區佔地八百多畝,已有汪道涵章士釗曹聚仁等800多位名人安息其中,成為國內一座獨特的人文紀念公園
公司名稱
上海福壽園
外文名
Outside of Shanghai Fu Shou yuan
成立時間
2003年1月
總部地點
上海
經營範圍
殯葬業旗艦集團
公司口號
建文化陵園,創陵園文化
創始人
白曉江
榮    譽
上海市一級公墓等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上海市
著名景點
紀念墓區
紀念廣場

上海福壽園交通地址

  • 園區地址:上海市外青松公路7270弄600號 [1] 
  • 郵編:201700

上海福壽園景區特點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
福壽園在國內率先以“建文化陵園,創陵園文化”為企業發展定位,將傳統的殯葬文化與現代經營理念相結合,運用現代企業經營模式進行經營管理,已成為國內外殯葬行業的一個品牌。福壽園陵區集塔、亭、樓、壁、墓、樹、草坪葬於一體,闢有分類的紀念墓區和紀念廣場,被評上海市一級公墓。
從首位影視名人程之先生的入住,到迎徒步壯士餘純順回家、為一代藝人阮玲玉安家,這裏已薈集了曹荻秋、沈柔堅曹聚仁、朱物華、孫大雨黃紹芬金焰張慧衝楊振雄、萬賴鳴等滬上眾多傑出人物的紀念碑、藝術墓雕和名人名家的勒石墨寶。這些寶貴的人文資源,濃縮了上海地區近、現代歷史,是一處稱譽海內外的“仰社會名人,尋文化之根”的人文紀念公園。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5張)
福壽園陵區集塔、亭、樓、壁、墓、樹、草坪葬於一體,傳統的古典建築、優美的庭院景色,獨特的人文景觀以及風格迥異的藝術碑雕,使整個陵園氣勢恢宏、風範典雅。舉目紅花綠草、金魚白鴿,處處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成為國內獨特的一座人文紀念公園。

上海福壽園周邊一級公墓

上海福壽園園區景觀

七星疊翠
七星疊翠在福壽園東北角,有一處獨具匠心,寧靜清幽的“七星亭”。臨水而建的七座重檐攢尖頂亭樓,恰似北斗七星撒落在銀河之中。“羣星璀璨銀河裏,七閣依偎紫氣中”,那碧瓦、白牆、紅窗和伸向藍天的高翹屋脊,充分體現出江南園林建築的雋秀和靈巧。(位於福壽園西園1號門右側崇德苑內)
疊巖飛瀑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福壽園的飛瀑沒有李白筆中的廬山瀑布那般神奇壯觀,但卻有着別樣的亮麗娟秀。黃石假山堆疊處,涓涓細流,騰石注澗,逐漸彙集為股股山泉,跳珠倒濺,浪花朵朵,清麗不可方物。(位於福壽園西園3號門右側意遐苑內)
鍾乳神工
“鬼斧有神工,天然去雕飾”,鐘乳石是指碳酸鹽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廣西、雲南是我國鐘乳石資源最豐富的省區,所產的鐘乳石光澤剔透、形狀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福壽園內的鐘乳石正式就是來自廣西百色的天然鐘乳石。
六道佛塔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
佛塔的造型起源於印度。漢代,隨着佛教傳入中國,佛塔的建築在後漢末年開始風行,並在佛教的思想中融入了中國文化
所謂“天圓地方”,塔的頂端為半圓形,下面則是方形平面的基座。此塔的層數為五層,奇數屬陽,在佛教中表示清白與崇高,塔的奇數層“七級浮屠”之説亦為常人所知。而平面則為六邊形,偶數屬陰,象徵六道輪迴。(位於福壽園東園6號門右側內)
生命之門
門,來與去的關隘,生與逝的分界。但生命之旅是沒有盡頭的,逝去的,已經不朽;現存的,還在繼續;未來的,正在緩緩走來。門,依然敞開着,穿過這扇門便能重新找回自己。晴空朗月之下,迎風而立,歲月摩挲之間,滄桑於心,盛載了一顆對生命感恩的心。(位於福壽園東園5號門右側樂泉園內)
白馬馱經自西來”,佛教以入世之心,説出世之道理,給世人帶來精神的慰藉,更帶來了一片清淨虛空、意藴深長的非凡天地。名噪一時終究是黃沙一捧,驀然回首也只是皓首蹉跎。或許這組雕塑上那些雙手合十、青燈古佛的參佛修行者也正是在追求人生、感悟生命,雲捲雲舒、花開花謝、水橫流、煙往上……只待與君悟。(雕塑由福壽園青年雕塑家蔣小波創作,位於福壽園西園2號門南側懷德園內,主題為“悟”)

上海福壽園陵園文化

祭祀節日—寒食、清明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
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掃墓是清明的一項主要活動。舊時,泰安掃墓儀式比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個小菜水餃祖墳,先將祭品供上,然後焚香燒紙,灑酒祭奠。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掃墓時還要給墳墓添新土。據説,這是給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實質上是對祖先的懷念。多數地區是在清明這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而龍口博興等地則在清明前四天掃墓。當今社會一般都在清明這天掃墓。
清明節山東各地都插柳條、松枝,據説是紀念介子推。泰安家家户户插柳條,並給狗戴上柳條圈。民謠:“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即墨則習慣戴松枝,寓意要象松柏一樣興旺。臨沂、諸城卻用柳條、松枝在牆壁等處輕輕抽打,邊打邊説:“一年一個清明節,楊柳單打青幫蠍,白天不準門前過,夜裏不準把人蜇。”
清明踏青在山東極為普遍。臨朐滕州的兒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風箏。有的用柳條做成口哨吹,哨聲十分動聽。有的地方,兒童仰臉大口呼氣,據説可以泄內火。大部分地區都有打鞦韆的習慣,濰坊地區的鞦韆有三種:一種是直鞦韆(適合老年人玩),第二種是轉鞦韆,第三種是翻鞦韆。即墨比較重視清明節,這天人們一起牀就換上節日服裝,特別是婦女,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到處串門,先看新媳婦坐寒食(新媳婦要象舉行婚禮那天一樣在炕上坐着),然後去打鞦韆。鞦韆甩得高,意味着生活過得好,所以大家都你爭我搶,興高采烈地打鞦韆。這一天,婦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當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説法。

上海福壽園人文景觀

生命在奉獻中延續,高尚在人世間永存。1982年3月,上海市紅十字會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遺體捐獻工作。2002年3月1日,全國第一個自願遺體捐獻者紀念碑落成,2180個故去者的姓名被鐫於一座兩米高的“石書”上,詮釋着對生命最後歸宿的理解。2003年3月,福壽園人文紀念館建成全國第一所“紅十字遺體捐獻者紀念館”。
上海福壽園
此叟神完中有恃,談笑可卻千熊羆。當其在時或問法,俯首無言心自知。遺像兀不語,與昔未死無增虧。……見之使人每自失,誰能與結無言師。——蘇軾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
新四軍廣場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
位於東園的新四軍廣場佔地5000多平方米,松柏環繞,綠草茵茵。廣場分四部分:新四軍紀念牆坐北朝南,長88米,由花崗岩浮雕和大理石紀念碑組成;新四軍戰士石雕和少先隊員向新四軍獻花的銅質雕像;烽火台位於石雕前,熊熊燃燒的火炬,象徵着燃燒的歲月和永遠不息的愛國之焰;紀念園區,是新四軍先烈、新四軍老戰士百年後安息之地。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讓我們不要忘記勞動者的光榮。當佇立勞模豐碑處,當每一位勞模站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不再遙遠而無法靠近。王林鶴,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表揚鼓勵;中國遠洋船長貝漢廷,他經常説“船有船的風度,國有國的風度”;被授予“金錨獎”的鮑浩賢,在多次對外談判交涉中維護了祖國的利益,民族的尊嚴……

上海福壽園名人脈絡

章士釗(1882—1973),字行嚴,號孤桐,湖南長沙人。章士釗是清代秀才,清末任上海《蘇報》主筆。辛亥革命後曾歷任廣東軍政府秘書長,在段祺瑞執政府中任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曾任大學教授、大學校長、律師等職,1949年為南京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章士釗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政論家、政治活動家和學者,是一位經歷和思想都十分豐富而又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他青年時期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入南京陸師學堂。後來退學到上海,加入蔡元培章太炎等人主辦的愛國學社,提倡走出書齋、身體力行的救國主張,開始從事革命活動。主持《蘇報》起,章士釗先生便高舉愛國旗幟,投身於反對清朝封建專制統治的鬥爭。《蘇報》被清政府查封后,又與楊守仁蔡元培、蔡鍔等人在上海組織愛國協會,準備刺殺清政府要員。袁世凱的反動面目暴露後,他堅決南下參加了反袁行動,撰寫了“討袁檄文”。他做過段祺瑞政府的司法總長、教育總長,走過一段彎路,但他也曾應毛澤東的要求,募捐2萬元鉅款,資助過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
中國共產黨誕生後,章士釗先生在共產黨人身上看到了中國的前途和中華民族的希望,政治傾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朋友。1927年4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奉系軍閥逮捕,他四處奔走營救。1932年10月,陳獨秀等人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他自動站出來為陳辯護。武昌起義勝利,章士釗從英國回國,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給予了衷心的肯定和支持。解放戰爭後期,他作為“上海和平代表團”代表及南京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非正式代表,為國共合作奔走。1949年9月,他應中國共產黨之邀參加開國大典,從此定居北京。“文化大革命”中,當造反派的矛頭直指“劉鄧司令部”時,他對國家前途充滿憂慮,不顧個人安危上書主席,坦誠陳言,意欲力挽狂瀾。晚年最為期盼的是祖國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為此,不顧93歲高齡隻身前往香港為恢復同台灣的聯繫而奔忙,最終在香港病故,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大業作出最後的貢獻。章士釗又是一位才華橫溢、學貫中西的學者和書法家,一生著作頗豐,在學術上有不少建樹和成就。他極富個性和特色的政論文章,以其觀點鮮明、邏輯嚴密、筆鋒犀利而著稱於世。其中,《政本》、《調和立國論》等,都是產生廣泛影響的名篇。他的學術研究涉及政治學、法學新聞學等很多領域,並撰寫了好幾部專著(《中等國文法》、《邏輯指要》等)。新中國成立後,他以七十五歲高齡、歷時十載,完成了百萬字的鉅著《柳文指要》。章士釗早年書法王羲之《蘭亭序》及黃庭堅風格,後參楊凝式北魏書風。精於行楷及隸書,氣質內斂而不露鋒芒,醇正雍容。出版的《章士釗全集》收錄了他一生的主要著作,包括專著、論文、通訊、評論、詩詞、小説、譯文、書信等,近500萬字,共10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近代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財富,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上海福壽園名人雕塑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
麗人君知鄧麗君
鄧麗君來了,她雖然生前沒有回過大陸,也還是葉落歸根。生命的秋葉飄過了海峽,飄落在福壽園裏。用水晶白石料雕製成的鄧麗君全身塑像亭亭玉立在園中,在翠竹與碧草之中格外靚麗。在她那張秀美的蘋果臉上,永遠綻放着甜美的微笑。(位於福壽園東園5號門左側彩虹橋邊)
一代影星阮玲玉,她的名字中有玉,她的塑像也是選用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天然白玉寓示着她人生的清白。阮玲玉躺在用電影膠片鋪就的榻位上,卧榻前刻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七張嘴,猶如一副漫畫,點明瞭一縷香魂被“七嘴八舌”的社會輿論所吞沒。(位於福壽園西園2號門鍾靈內)
民主鬥士聞一多
《最後一次的講演》如今聽起如鳴耳畔,詩人、學者、民主鬥士的三重人格依然迴響天地。長衫蓄髯的雕像再塑了聞一多抗戰時期蓄髯八年的一身正氣;熱烈的火焰再現了聞一多的鬥士形象,“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燬了自己!遺燼裏爆出個新中國!”(位於福壽園東園5號門右側樂泉園內)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壇有位“電影皇帝”,他就是金焰。金焰的碑體是一個“J”字形的變形黑色膠捲,即金字的第一個字母。碑身上的灰石鏡框內鑲嵌浮雕,再現金焰英俊剛毅的形象,鏡框四周則各飾一頂皇冠。(位於福壽園西園2號門鍾靈苑內)

上海福壽園集團分述

上海福壽園人文殯葬

福壽園以“建文化陵園、創陵園文化”為理念,邀請各個領域為上海作過貢獻的已故名人入園,珍藏了500多枚頂級名人郵票。同時,福壽園還搭建了羣體紀念的平台。包括新四軍廣場、刑警之魂紀念牆、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勞模豐碑園、希愛園(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成員)、童稚園(喪子家庭組織“星星港”)等各種主題性的紀念碑和紀念場所在福壽園建成。名人與大眾,他們都是福壽園的精神財富
2004年福壽園被民政部批准為人文紀念公園,園中的新四軍廣場於2006年被上海市有關部門批准為紅色旅遊基地。2010年福壽園人文博物館隆重開館,為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珍藏起一段寶貴的人文歷史。

上海福壽園綠色殯葬

上海福壽園 上海福壽園
福壽園一直致力於創新環保型的節地殯葬產品,倡導生態型綠色殯葬理念。從1994年的亭葬、室內葬、別墅葬開始,到1998年的植樹葬花壇葬草坪葬,以及2006年的小型藝術葬式,上海福壽園在節地產品上不斷推陳出新。近年來推出的十字壁葬、花園立體葬、歐式銅板葬、生態樹林葬等新型節地葬式,更是採用了更好、更新的環保材質,引入了現代和時尚的元素,充分體現出空間的生死共享。上海福壽園2010年將進一步促進節地產品的銷售,計劃節地產品銷售的比例可以達到60%以上。

上海福壽園公益殯葬

早在福壽園開園的初期,即1995年的冬至,福壽園就舉行了首批社會孤老骨灰免費安放儀式,並向社會承諾為全市4000孤老免費提供身後骨灰永久安放服務。15年來,福壽園自覺地承擔起企業責任社會責任、行業責任乃至歷史責任。福壽園從創建就已經成立紅十字會博愛基金、癌症俱樂部希愛基金、星星港慈善關愛基金等5項基金,舉辦了20屆全國公墓建設培訓班,為社會、為行業做出了我們的努力。
2008年上海福壽園以15年公益之路和支持“星星港精神救援隊”赴汶川災區為喪子家庭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公益善舉,榮膺國家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獎。這是中華慈善獎設立以來全國殯葬界首家獲獎項目,福壽園實現了“零的突破”。

上海福壽園藝術殯葬

改革開放三十年,這種歷史性的巨大進步同樣也反映在傳統的殯葬領域,中國的陵園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氣象。尤其是陵園雕塑在藝術性和時代感方面取得了飛速發展,現代陵園出現了一批經典的雕塑作品,形體表現力、藝術感染力、文化傳承性均為上乘。
福壽園內數百座風格迥異、匠心獨具的紀念碑、紀念牆、藝術墓雕,再現了二十世紀曾經叱吒上海的名人英烈的生前風采和精神風貌。更有許多雕塑名家的作品,如錢紹武董祖詒孫家缽張得蒂、唐世儲、吳慧明、嚴友人、唐鋭鶴等。

上海福壽園科技殯葬

新的祭掃形式,與技術發展和生活特徵息息相關。我們和新民晚報共同徵集手機短信,寄託清明時節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倡導對先烈先賢的敬仰之情,以形成當代清明的新興習俗和紀念氛圍。我們以高科技手段創立的上海第一家數字陵園正式開通,訪問量和開通數正與日俱增。
此外,我們還將以科技手段推進產品研發,福壽園計劃在全國首推無碑花園區,以花園式的環境、藝術化的造型、高科技的方式打造出能夠被市民們廣泛接受的環保產品,也讓節能環保成為當代社會的一種生活態度。

上海福壽園意義分述

上海福壽園行業意義

在中國現代公墓業的改革發展中,福壽園一直站在行業的最前沿,不斷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努力參加國際交流,改變了傳統行業在人們心目的固有形象,更將中國殯葬業的成就,加入了世界現代殯葬業的行列。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福壽園毫無保留地向業內同行,傳授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以期提高中國殯葬業的整體水平。

上海福壽園社會意義

15年來,福壽園身處歷來被邊緣化的殯葬行業,但是卻從來沒有把自己邊緣化。各種對特殊羣體的關愛場所和公益基金,都昭示着福壽園回饋社會的博大胸懷和真誠愛心。我們還在探索如何把陵園辦成生命教育基地、公益活動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一座社會的大學堂,體現出更多的社會價值

上海福壽園歷史意義

福壽園已經收集的名人文化郵票,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一處能夠綜合體現上海近現代歷史文脈的獨特園區。一座城市,一座陵園,前代先哲,後世之人——我們期盼未來的福壽園能夠如同法國拉雪茲、俄羅斯新聖女、美國林茵公園等公墓一樣,成為城市乃至國家的寶貴歷史財富,在這裏,每一箇中華兒女都能在這裏表達對先烈先賢的崇敬和紀念;在這裏,民族價值觀可以得到傳承和發揚。

上海福壽園所獲榮譽

2019年9月21日,2019上海公益盛典在上海東視劇場隆重舉行。上海福壽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憑藉25年的公益創新與踐行,與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NU SKIN如新中國、瑞銀集團、中國建設銀行等10家單位共同榮膺“年度十佳公益夥伴企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