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凝式

鎖定
楊凝式(873年-954年),景度,癸巳人、楊虛、希維居士、關西老農等。華州華陰縣(今陝西華陰)人。 [2]  唐末五代時期官員、書法家,唐末門下侍郎楊涉之子。 [63] 
楊凝式為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進士,官秘書郎。歷仕後梁、唐、晉、漢、週五代,多次因心疾而難以履職,授閒散官職。又因其性情狂傲縱誕,經常作出癲狂舉動,故有“楊風子”之號。 [63]  累官至太子少師太子太保等職,世稱“楊少師”。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楊凝式去世,終年八十二歲。獲贈為太子太傅 [2] 
楊凝式富有文藻,善書法,尤工行草。其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後又學習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自成風格。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前人説他用筆有破方為圓、削繁為簡之妙。北宋書家多受其影響。宋人將其與顏真卿並稱為“顏楊”,清人李瑞清則視其為“由唐入宋一大樞紐”。 [20]  今存世書跡有《韭花帖》《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刻本有《步虛詞》等。 [59]  [63] 
全    名
楊凝式
別    名
楊景度
楊虛白
楊少師
楊風子
景度
癸巳人、楊虛、希維居士、關西老農 等
所處時代
唐末五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
出生日期
873年
逝世日期
954年
主要成就
中國書法史上承唐啓宋的重要人物
主要作品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夏熱帖
新步虛詞
最高官職
太子太保太子太傅(贈)

楊凝式人物生平

楊凝式顯赫出身

楊凝式生於唐懿宗鹹通十四年(873年),是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因出生那年是癸巳年,所以他自號癸巳人。 [12]  其家族屬於弘農楊氏“越公房”,是隋朝越國公楊素的後代,祖輩均為唐朝的宰相或重臣。 [13] 

楊凝式歷仕數朝

楊凝式身形矮小,但聰慧過人。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楊凝式登歸系進士 [21] 同年劉贊竇夢徵 [20]  。中進士之後,入仕為度支巡官,後又調任秘書郎直史館 [15] 
開平元年(907年),朱温建立後梁,命楊涉為相。楊凝式歷任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等職。後來,河南尹、魏王張全義見到楊凝式,看上了他的才華,請求讓他以本職兼任留守巡官。宰相趙光允素來看重楊凝式的才能,於是上奏舉薦他任集賢殿直學士,改授考功員外郎 [14]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後唐莊宗李存勖滅後梁,楊凝式轉仕後唐,被任命為比部郎中知制誥,主管詔書起草。不久後因“心疾”免官。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七月,改授給事中史館修撰,判史館事 [22]  。後拜中書舍人,但他又因為“心疾”時常發作,無法上朝,從而被免去職務。長興二年(931年)閏五月,楊凝式被重新任為左散騎常侍 [23]  ,次年(932年)正月前已改拜右散騎常侍 [20]  。此年十一月轉任工部侍郎 [24]  [16] 
後唐末帝應順元年(934年)八月,楊凝式被任命為禮部侍郎 [25]  。十一月,遷户部侍郎 [26]  。期間因病再遭罷官,至清泰二年(935年)五月拜官秘書監 [27]  。同年十二月調兵部侍郎 [28]  [16] 
末帝屯兵懷覃時,楊凝式隨行,“心疾”發作,在軍寨中大聲喧譁。末帝鑑於他的才名,加以寬待,只是讓他回洛陽靜養。 [16] 

楊凝式閒居伊洛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九月,楊凝式又擔任檢校兵部尚書太子賓客 [29]  。天福四年(939年)十一月,以禮部尚書職位致仕 [30]  ,閒居於伊洛一帶。在洛陽時,他愈加狂放不羈,對人多有冒犯,有“楊風(瘋)子”之名 [41]  。但自西京留守以下的官紳,都因他“俊才耆德”的名望而未加責怪。 [17] 
後晉出帝開運(944年-946年)年間,宰相桑維翰主政,知道楊凝式沒有俸祿供給,生活拮据,特意奏請出帝任命他為太子少保分司洛陽,讓他有份固定的俸祿養家度日。 [18] 
後漢乾祐(948年-950年)年間,楊凝式歷任太子少傅太子少師等官。乾祐三年(950年),樞密使郭威起兵南下,年底進入開封,奪取後漢政權。楊凝式在軍門迎候郭威,訴説自己已經年邁,無法承擔戰事。郭威特意免去了他的這項職責。 [19]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楊凝式請求辭官退休,郭威同意,於同年六月賜他以尚書右僕射的身份致仕回鄉 [31]  [19] 

楊凝式善始善終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病死,後周世宗柴榮繼位,楊凝式被改授為尚書左僕射致仕,到九月又加太子太保,懸車致仕 [32]  。同年十月八日(11月6日) [33]  ,楊凝式在洛陽逝世,享年八十二歲 [20]  。世宗下詔贈其為太子太傅 [4] 

楊凝式主要影響

楊凝式書法

  • 書法風格
楊凝式的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後又學習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 [40] 
楊凝式於顏真卿之行書,並非簡單的學習、繼承。他首先學習顏真卿行書的筆墨瀟灑、縱橫錯落、淋漓痛快之優點,繼而反省顏行書在補充二王之際的過分之處,使顏行書在自己手中似乎出現了不衫不履之貌,最後力追二王行書,復刻晉人那種蕭散有致、側仄皆得於顏行書之中的技法。具體來説,他“破方為圓”:即先改變二王晉人那種唯一清健勁挺的表現之法,而以圓通融會之法出之。然後“削繁為簡”,改變顏真卿行書墨跡淋漓太甚之處,輔之以清輕空靈之法。不過,楊凝式雖然破方,但他的根基其實正在方中。他初學歐陽詢之方正,所得皆見於行書作品之中。如《韭花帖》每字獨立,筆雖圓而勁挺,布白向背相得都是歐書的神髓。故《唐詩外傳》説:“凝式筆跡道放,師歐陽詢、顏真卿,加以縱橫。” [40] 
楊凝式行草書的真髓雖在二王,但其貌又不露一點痕跡,可稱善學之典範,因此黃庭堅説他“下筆便到烏絲闌”。以楊凝式的代表作《韭花帖》而言,其書淳古淡雅,凝遠可愛。細玩其用筆,與《蘭亭集序》絲絲入扣,深得“第一行書”之神理。 [40] 
  • 書法史地位與影響力
楊凝式的書法藝術,歷來被稱為上品。其行書傳世雖然不多,但在書法史上被視為承唐啓宋的重要人物。書法集大成時期的行書集大成,實際上應從楊凝式開始。楊凝式生於書法不被重視的晚唐五代,既無書法大家,自然能頏頡者少,然而晚唐離盛唐不遠前修精神不泯,可借鑑、可學習的東西又甚多,所以楊凝式在特立獨行之中能以雄傑之筆勢、多姿之體格,在行書藝術上“破方為圓,削繁為簡”,取得了承前啓後,開宋人先聲之成就。 [40] 
楊凝式書法藝術真傳在“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中有所體現。“宋四家”對楊凝式之行草都有卓見,而且身體力行,結合自己的特長以楊氏之遺法,成就自家之面目。從現存“宋四家”的行書墨跡中分析可得:蘇軾得楊凝式之雄健沉着,米芾得楊凝式之淋漓跌宕,黃庭堅得楊凝式之清癯高潔,蔡襄得楊之風雅華腴。 [40]  此外,王安石蔡京蔡卞等人的書法,也是以楊書為根底的。由此可見楊凝式對宋代書壇的巨大影響。清人李瑞清更稱之為“由唐入宋一大樞紐”。 [43]  明代的董其昌更是成為繼承發展楊書特長的集大成者。楊凝式《韭花帖》的間隙疏闊的章法特色,給董其昌很大啓發,併為其所繼承。此外,明末清初的王鐸傅山等書家也吸收了楊書字勢的縱斜、跌宕等長處。 [46] 

楊凝式詩文

楊凝式富有文藻,除書法創作外,還長於歌詩,其詩中多雜以詼諧(參見“軼事典故-怪誕性格”部分)。 [5]  此外還有較為清麗的詩句,如《題壁》中的“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在當時被傳為佳句。 [61] 

楊凝式歷史評價

楊凝式兩宋

薛居正:有文詞,善筆札。 [2] 舊五代史
馮吉:少卿真跡滿僧居,只恐鐘王也不如。為報遠公須愛惜,此書書後更無書。 [3] 堯山堂外紀》引
李建中:枯杉倒檜霜天老,松煙麝煤陰雨寒。我亦生來有書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38] 
王欽若:凝式墨跡一紙,宇畫奇古,筆勢飛動,天地間尤物也。公字與顏公(顏真卿)一等,俱稱絕異,然公素不喜作尺牘,後人罕能見之,益可寶也。 [38]  [49] 六藝之一錄》引
尹洙:論書者以公之筆,其馳騁自肆,蓋得於已意。 [38]  [50] 《題楊少師書後》
蘇頌:唐人多善書者,隸楷行草,往往各盡其妙。涉五代而字體衰矣,獨楊公凝式號得筆法。 [40]  [51] 《題灘院記》
蘇軾:
  • 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38]  [52]  《評楊氏所藏歐蔡書》
  • 凝式書頗類顏行。 [38]  [53] 《雜評》
黃庭堅:
  • 餘曩至洛師,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無一不造微人妙,當與吳生畫為洛中二絕。 [38]  [49] 《六藝之一錄》引
  • 見顏魯公書,則知歐虞禇薛米入右軍之室,見楊少師書,然後知徐沈有塵埃氣。 [38]  [49] 《六藝之一錄》引
  • 由晉以來,難得脱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師彷彿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 [38]  《跋法帖》
  • 凝式如散僧入聖。 [38]  [53] 《跋法帖》
  • 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 [38]  [54] 藝舟雙楫》引
蔡啓:楊風子書法高妙,傑出五代,可與顏柳繼軌,洛中僧寺多有其跡,題華嚴院一詩,用筆尤奔放奇逸。 [34] 《寬夫詩話》
米芾:
  • 楊凝式如橫風斜雨,落紙雲煙,淋漓快目。 [35]  [38]  《海嶽書評》
  • 凝式書天真爛熳,縱逸類顏魯公爭座位帖。 [36] 《書史》
邵伯温:凝式自顏柳入二王之妙,楷法精絕。 [37] 邵氏聞見錄
黃伯思:洛人好楊少師書,信可傅寶,但自唐中世來,漢晉書法不傳。如凝式輩所祖述者不遠,會稽父子筆法,似不如是,洛人得楊真跡,誇詡以希世珍,所謂子誠齊人耳。 [38]  東觀餘論
佚名(北宋):凝式喜作字,尤工顛草,筆跡雄強,與顏真卿行書相上下,自是當時翰墨中豪傑。 [39] 宣和書譜
趙構:楊凝式在五代最號能書,每不自檢束,號楊風子。人莫測也。其筆札豪放,傑出風塵之際。歷後唐、漢、周,卒能全身名,其智與字法亦俱高矣。 [58]  翰墨志
張世南:凝式本名家,既不遇時,而唐、梁之際,以節義自立。襟量宏廓,竟免五季之禍,以壽考終。 [1] 遊宦紀聞
趙秉文:楊少師勸其父不以社稷與人,此與魯公拒安祿山斥李希烈何異?故其書雖承唐末五季餘習,猶有承平純正氣象。 [55] 《題楊少師侍御帖》

楊凝式明清

董其昌:
  • 少師韭花帖略帶行體,蕭散有致,比少師他書欹側取態者有殊,然欹側取態,故是少師佳處。 [11] 
  • 書家以險絕為奇。此竅惟魯公楊少師得之,趙吳興弗能解也。今人眼目,為吳興所遮障。予得楊公遊仙詩,日益習之。 [47] 畫禪室隨筆
  • 楊景度書,自顏尚書、懷素得筆,而溢為奇怪,無五代衰苶之氣,宋蘇、黃、米皆宗之。《書譜》日:“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景度之謂也。 [58]  《畫禪室隨筆》
佚名(清代) [48]  :凝式筆跡遒放,師歐陽詢、顏真卿,加以縱逸。 [38]  《唐詩外傳》
劉墉:絕愛楊風草法奇,西台晚出尚追隨。相門華組甘拋卻,五代完人更首誰。 [44] 《論書絕句》
王文治: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華亭最賞音。想見晝眠人乍起,麥光鋪案寫秋陰。 [45] 《論書絕句》
  • 十年前見楊少師書,了不知其佳處何在。近習《步虛詞》數十過,乃知後來蘇、黃、米、董諸公,無不彷彿其意度者。黃涪翁比之“散僧入聖”,可稱妙喻。然涪翁又云:“今人見楊少師書,口是而腹非也。”在宋已然,何況今日。然餘既已深知而篤好之,即以此當出世法矣。 [58]  初月樓論書隨筆
  • 山谷論書,於晉人後推顏魯公、楊少師,可謂彷彿大令,此言非也。魯公書結字用河南法,再加以縱逸,圃是大令筆。少師筆意直接右軍,而不留一跡,董華亭謂其古淡非唐人所及,可稱篤論。 [58]  《初月樓論書隨筆》
  • 學楊少師書,如讀周、秦諸子,乍看若散漫無紀,細玩卻自有條理可尋。於詩則陶靖節也。 [58]  《初月樓論書隨筆》
  • 景度如俵驘強繮,布武緊密。 [56] 《歷下筆譚》
  • 洛陽草勢通分勢,以側為雄曲作渾。董力蘇資縱奇絕,問津須是到河源。 [54] 《藝舟雙楫》
  • 少師之草鋪豪入紙,至能齊力,而矜奇尚褊,踽踽涼涼,未免已甚。 [54] 《藝舟雙楫》
  • 少師《韭花》、《起居注》,皆出仿寫,至《大仙帖》,逆入平出,步步崛強,有猿騰蠖屈之勢。 [58]  《歷下筆譚》
  • 五代書,蘇、黃獨推景度,今但觀其書之尤傑然者,如《大仙帖》,非獨勢奇力強,其骨裏謹嚴,真令人無可尋間,此不必沾沾於摹顏擬柳,而顏柳之實已備矣。 [58]  藝概·書概》
  • 楊景度書,機括本出於顏,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然學楊者,尤貴筆力足與抗行,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 [58]  《藝概·書概》

楊凝式近現代

  •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脱胎懷素,雖極縱橫,而不傷雅道。 [58]  學書邇言
  • 楊凝式《韮花帖》,醇古淡雅,實足為三唐之殿,李西台(李建中)未足以相擬也。 [58]  《學書邇言》
康有為:楊少師變右軍之面目,而神理自得,蓋以分作草,故能奇宕也。楊少師未必悟本漢之理,神思偶合,便已絕世。學者欲學書,當知所從事矣。 [42]  [58]  廣藝舟雙楫
李瑞清:楊景度為由唐入宋一大樞紐,韭花帖筆筆斂鋒入紙,蘭亭法也,思翁以景度津逮平原,化其頓挫之跡,然終身不出範圍。 [43]  清道人遺集

楊凝式軼事典故

楊凝式裝瘋避禍

楊凝式的父親楊涉在唐朝末年官至宰相。朱温奪取李唐帝位時,楊涉負責向朱温送交天子印信。早在楊涉剛當宰相的時候便對兒子哭訴道:“在這亂世當中,我的孩子們恐怕要遭難了。唉!不知是否會連累你?”楊凝式當時也很年輕,他見父親攬過這個差事,便對父親説:“大人身為宰相,而國家卻到了這種地步,不能説沒有一點過錯。但您又要把傳國玉璽交給別人,保自己的富貴,那千年之後人們該怎麼評論您?父親還是推辭為好。”當時朱温時常派人刺探唐室大臣的言論,士大夫因此遭禍的不在少數。楊涉也處在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中,乍聽此言,大為驚恐,説:“你這是要滅了我的家族啊!”好幾天都神情沮喪。為防止消息泄露,楊凝式只得裝瘋。 [9] 
楊凝式以“瘋”而出名,他的一些趣事死後還經常被人們提起。比如,有一次楊凝式乘車回府,他性子急,説車馬走得太慢,乾脆下車,自己拄着手杖步行,路邊的行人都指着他笑,但楊凝式毫不在意。 [8] 
有一年冬天,楊凝式的妻子兒女沒有棉衣。他知道後,不但不管,反而將不久前一位朋友送的一批帛絹轉送給了兩個寺廟,做了襪子給僧人們穿,家裏的孩子們凍得直叫,他也毫不在意。地方的留守官見狀,趕忙給他送去了棉衣和糧米。楊凝式笑道:“我知道他們肯定會救濟我們的。” [7] 

楊凝式怪誕性格

楊凝式為人非常隨和,有一天的早晨,他和僕人出去遊玩,僕人問去哪裏,他説往東去廣愛寺,僕人説不如往西去石壁寺,他舉鞭説:“還是去廣愛寺。”僕人説:“還是去石壁寺好。”楊凝式於是説:“那就先去石壁寺吧。”大家一聽,都高興得拍手歡呼起來。 [6] 
楊凝式擅長詩書,他的詩中有很多詼諧諷刺的內容。長年鎮守洛陽的張全義曾經提拔過楊凝式,他便適當地歌頌了張全義的功德:“洛陽風景實堪哀,昔日曾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修,至今猶是一堆灰。”還有一次,他從開封回洛陽,當時暴發了蝗災,他到洛陽的時候,遮天蔽日的蝗蟲正好也同時到達了洛陽。他就先將一首詩寄給了留守張從恩:“押引蝗蟲到洛京,合消郡守遠相迎。”張從恩見詩笑了,也沒責怪他。 [5] 

楊凝式遍留書跡

楊凝式在遊覽寺廟的時候,遇到山水佳境時便留連忘返,觀賞詠詩,見牆壁提筆便寫,邊吟邊寫,似有神助一般流暢。宋人尹洙説:“周太子少師楊公凝式墨跡多在洛城佛寺中。” [50]  人們説他的書法和顏真卿的很相似,因而將他和顏真卿合稱“顏楊”。他在最後落款時很少用一個名字,有癸巳人、楊虛白、希維居士、關西老農。題後有時是楷書,有時是草書,像他的人一樣隨意,但水平都很高,所以很多人説他是“顏中書(顏真卿)後一人”。 [10] 

楊凝式人際關係

楊凝式的家族屬於弘農楊氏“越公房”,是隋朝重臣楊素的後代。 [13]  今簡列其主要親屬:
主要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僅錄至上三代(含先祖)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祖
楊素
字處道。官至尚書令、太師、司徒,封楚公。死後獲贈光祿大夫、太尉,諡號“景武”。
曾祖父
楊遺直
唐朝時官至濠州錄事參軍。
祖父
楊嚴
字凜之。唐朝時官至兵部侍郎、判度支。 [13] 
父親
在唐末與五代後梁初均位至宰相,後在守左僕射任上逝世。 [2] 

楊凝式主要作品

  • 書法作品
史載楊凝式多有佛祠寺院題壁之作,這些題壁作品一直到北宋時期還可以看到許多,黃庭堅就曾説:“餘曩至京師,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無一不造妙入神。” [49]  可惜這些建築不能永久保存,他的這些書法妙跡都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蕩然消失了。又因他“素不喜作尺牘”,因此保存下來的紙本墨跡,只有行楷書《韭花帖》、行書《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行草書《夏熱帖》、草書《神仙起居法》四種以及刻帖《新步虛詞》等數種。 [57]  從這些作品看,楷書、行書、草書都有,且風格多有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顯示了他的藝術功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佯狂性格的自然流瀉。
楊凝式存世書法作品
作品展示
介紹
夏熱帖 夏熱帖
行草法帖。素箋墨跡。凡7行。書法晉、唐,字畫奇古,筆勢飛動,恣肆而不狂怪,為傳世楊氏法書代表作之一(吳其貞《書畫記》認為此帖系宋人廓填)。因紙已破碎,存字無多。 [57] 
神仙起居法 神仙起居法
行草作品。紙奉墨跡卷。凡8行,草法奇矯恣肆,如橫風斜雨,一氣貫注,用筆亦道勁酣暢,不拘成法,而法度俱在,所謂“散僧入聖”者。 [57]  因在草書中,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後人稱為“雨夾雪”。米芾又稱此帖“天真縱逸”。
行楷法帖《韭花帖》(羅振玉藏本) 行楷法帖《韭花帖》(羅振玉藏本)
行楷法帖。凡7行,筆法雅正,丰神灑脱,字距、行距之大為前所來有。北宋林逋、明代董其昌都喜效此法。今存羅振玉藏本。 [57]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行書法帖。紙本景跡。共8行77字。款署“老少傅弘農人題”,後押朱文“凝式”兩字印,書法顏真卿,運筆雄逸道美,大小、濃淡亦錯落有致。 [57] 
行草法帖《新步虛詞》(亦稱《大仙帖》) 行草法帖《新步虛詞》(亦稱《大仙帖》)
行草法帖,後唐清泰三年(936年)書。真跡久佚,刻本僅藉《戲鴻堂帖》以傳(沈曾植疑為翻刻《閲古堂帖》),共67行。書勢飄逸閒雅,如行雲流水,筆法奇巧,甚具曲折頓挫之趣。清代劉熙載稱“非獨勢奇力強,其骨裏謹嚴,真令人無可尋問。”此帖為傳世楊書之傑構。 [57] 
  • 詩文作品
除書法外,楊凝式還長於歌詩,善於筆札。據《全唐詩》《全唐詩補遺》等收錄,其存世詩有數首:《題壁》《贈張全義》《題懷素酒狂帖後》《上張相》《起居帖》《雪晴》,另有殘句2句。 [60]  《全唐文》存其《韭花帖》《大唐故天下兵馬都元帥吳越國王神道碑銘》等文3篇。 [61] 

楊凝式人物爭議

關於楊凝式為何做出種種怪誕事蹟,自宋代以來普遍認為是為躲避五代亂世的裝瘋佯狂之舉,由此塑造了楊凝式佯狂、瘋癲又長於書法的形象。但近現代以來,學界也出現了不同的看法,如日本學者石田肇在《楊凝式小考》中指出“楊凝式佯狂是患心疾後自由奔放的舉動”,中國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王苗《楊凝式事蹟再探》中也持與石田肇相同的觀點,認為“ 楊凝式表現出來的瘋癲行為當為所患‘心疾’(精神方面疾病)的表現,非佯狂之舉”。 [62] 

楊凝式史料索引

主要參見《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 [2] 
參考資料
  • 1.    《遊宦紀聞·卷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2.    《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周書)列傳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5]
  • 3.    《堯山堂外紀·卷三十八·五代》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6]
  • 4.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顯德初,改左僕射,又改太子太保,並懸車。元年冬,卒於洛陽,年八十五。詔贈太子太傅。
  • 5.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注引《別傳》:凝式詩什,亦多雜以詼諧,少從張全義闢,故作詩紀全義之德雲:“洛陽風景實堪哀,昔日曾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猶自一堆灰。”他類若此。張從恩尹洛,凝式自汴還,時飛蝗蔽日,偶與之俱,凝式先以詩寄曰:“押引蝗蟲到洛京,合消郡守遠相迎。”從恩弗怪也。然凝式詩句自佳,其題壁有“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清麗可喜。
  • 6.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注引《別傳》:每旦起將出,僕請所之,楊曰:“宜東遊廣愛寺。”僕曰:“不若西遊石壁寺。”凝式舉鞭曰:“姑遊廣愛。”僕又以石壁為請,凝式乃曰:“姑遊石壁。”聞者拊掌。
  • 7.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注引《別傳》:嘗迫冬,家人未挾纊,會有故人過洛,贈以綿五十兩、絹百端,凝式悉留之修行尼舍,俾造襪以施崇德、普明兩寺飯僧,其家雖號寒啼飢,而凝式不屑屑也。留守聞其事,乃自制衣給米遺之,凝式笑謂家人曰:“我固知留守必見賙也。”
  • 8.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注引《別傳》:其佯狂之跡甚著,卜第於尹京之側,遇入府,前輿後馬,猶以為遲,乃策杖徒行,市人隨笑之。
  • 9.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注引《五代史補》:楊凝式父涉為唐宰相。太祖之篡唐祚也,涉當送傳國璽,時凝式方冠,諫曰:“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綬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後云云何?其宜辭免之。”時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於己,往往陰使人來探訪羣議,搢紳之士及禍甚眾,涉常不自保,忽聞凝式言,大駭曰:“汝滅吾族。”於是神色沮喪者數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時人謂之“楊風子”也。
  • 10.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注引《別傳》:其筆跡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顏真卿,而加以縱逸。既久居洛,多遨遊佛道祠,遇山水勝概,輒留連賞詠,有垣牆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率寶護之。其號或以姓名,或稱癸巳人,或稱楊虛白,或稱希維居士,或稱關西老農。其所題後,或真或草,不可原詰,而論者謂其書自顏中書後一人而已。
  • 11.    郎紹君等 主編.中國書畫鑑賞辭典: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10:1420
  • 12.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引《遊宦紀聞》載《凝式年譜》雲:唐鹹通十四年癸巳,凝式是年生,故題識多自稱癸巳人。又,《別傳》雲:凝式,字景度。
  • 13.    《新唐書·卷七十一·表第十一·宰相世系一(楊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1-15]
  • 14.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梁開平中,為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齊王(應作魏王,張全義降後唐後才改封為齊王)張宗奭見而嘉之,請以本官充留守巡官。梁相趙光允素重其才,奏為集賢殿直學士,改考功員外郎。
  • 15.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凝式體雖蕞眇,而精神穎悟,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唐昭宗朝(應作唐哀帝),登進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遷秘書郎,直史館。
  • 16.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唐同光初,授比部郎中、知制誥。尋以心疾罷去,改給事中、史館修撰,判館事。明宗即位,拜中書舍人,復以心疾不朝而罷。長興中,歷右常侍、工户二部侍郎,以舊恙免,改秘書監。清泰初,遷兵部侍郎。唐末帝按兵於懷覃,凝式在扈從之列,頗以心恙喧譁于軍寨,末帝以其才名,優容之,詔遣歸洛。
  • 17.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晉天福初,改太子賓客,尋以禮部尚書致仕,閒居伊、洛之間,恣其狂逸,多所幹忤,自居守以降,鹹以俊才耆德,莫之責也。
  • 18.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晉開運中,宰相桑維翰知其絕俸,艱於家食,奏除太子少保,分司於洛。
  • 19.    《舊五代史》卷128《楊凝式傳》:漢乾祐中,歷少傅、少師。太祖總兵,凝式候于軍門,且以年老不任戎事上訴,太祖特為奏免之。廣順中,表求致政,尋以右僕射得請。
  • 20.    賴以儒.楊凝式小考[J].書法研究,2019(04):83-96
  • 21.    《登科記考》卷24“天祐二年”條所載《永樂大典》引《蘇州府志》:“侍郎張文蔚知舉,歸系第一人及第,楊凝式第三人及第。”
  • 22.    《舊五代史》卷36《明宗紀第二》:(天成元年秋七月)己卯,以比部郎中、知制誥楊凝式為給事中、充史館修撰,判館事。
  • 23.    《舊五代史》卷42《明宗紀第八》:(長興二年閏五月)丁未,以前中書舍人楊凝式為左散騎常侍。
  • 24.    《舊五代史》卷43《明宗紀第九》:(長興三年十一月)己亥,河中節度使李從璋加檢校大夫,以右散騎常侍楊凝式為工部侍郎。
  • 25.    《舊五代史》卷43《末帝紀上》:(應順元年八月)壬申,以尚書禮部侍郎鄭韜光為刑部侍郎,以前工部侍郎楊凝式為禮部侍郎。
  • 26.    《舊五代史》卷46《末帝紀上》:(應順元年十一月)壬戌,以禮部侍郎楊凝式為户部侍郎。
  • 27.    《舊五代史》卷47《末帝紀中》:(清泰二年五月)甲寅,以户部侍郎楊凝式為秘書監……。
  • 28.    《舊五代史》卷47《末帝紀中》:(清泰二年十二月)乙酉,以前秘書監楊凝式為兵部侍郎。
  • 29.    《舊五代史》卷76《高祖紀第二》:(天福二年九月)庚申,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馬希杲加階爵及功臣名號,以前兵部侍郎楊凝式為檢校兵部尚書、太子賓客,故右金吾衞上將軍羅周敬贈太傅。
  • 30.    《舊五代史》卷78《高祖紀第四》:(天福四年十一月)己丑,以太子賓客楊凝式為禮部尚書致仕。
  • 31.    《舊五代史》卷113《太祖紀第四》:(廣順三年六月)甲寅,以左衞上將軍宋彥筠為太子少師,以太子少師楊凝式為尚書右僕射致仕。
  • 32.    《舊五代史》卷114《世宗紀第一》:(顯德元年九月)己亥,以右僕射致仕韓昭裔、左僕射致仕楊凝式併為太子太保致仕……。
  • 33.    《舊五代史》卷114《世宗紀第一》:“(顯德元年)冬十月……己酉,太子太保致仕楊凝式卒。”據中國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網站轉換,此日即為儒略曆954年11月6日。
  • 34.    陳伯海 主編;張寅彭,黃剛 編撰.唐詩論評類編 增訂本 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1415-1416
  • 35.    鍾明善 著.中國書法史: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06:139
  • 36.    徐邦達 撰.古書畫過眼要錄 晉、隋、唐、五代、宋書法:湖南美術出版社,1987-06:99
  • 37.    楊仁愷 著.沐雨樓書畫論稿: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12:225
  • 38.    彭興林,陳敏傑,劉傳喜 著.中國法書圖鑑 卷1:山東美術出版社,2013-03:98
  • 39.    楊超,張書珩 主編.中國書法史:遠方出版社,2005:129
  • 40.    陳雲君 著.中國書法史論: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11:176-178
  • 41.    徐江山.楊凝式及其書法藝術研究[D].渤海大學.2013:3-4
  • 42.    沈樂平 編著.新編行書入門五十講: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07:45
  • 43.    [清]李瑞清 著.清道人遺集:黃山書社,2011-03:154
  • 44.    袁行雲 著.清人詩集敍錄 第2冊: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08:1108
  • 45.    楊克炎 著.歷代書法詠論: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09:318
  • 46.    王世國 著.中國曆代書法家評述:廣東教育出版社,1991-05:180-181
  • 47.    《畫禪室隨筆·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07]
  • 48.    孫琴安 著.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06:295
  • 49.    《六藝之一錄 19部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8]
  • 50.    《河南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8]
  • 51.    《蘇魏公文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52.    《蘇東坡全集·正文·補遺》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53.    《論書》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54.    《藝舟雙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55.    《閒閒老人滏水文集·卷第二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56.    曹利華,喬何 編著.書法美學資料選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9-10:1095
  • 57.    夏徵農,陳至立 主編.大辭海 美術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230-231
  • 58.    劉遵三 選編.歷代書法家述評輯要:齊魯書社,1989-06:87-89
  • 59.    夏徵農,陳至立 主編.大辭海 美術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201
  • 60.    周振甫.唐詩宋詞元曲全集 全唐詩 第13冊:黃山書社,1999-01:5299-5300
  • 61.    北京語言學院《中國文學家辭典》編委會.中國文學家辭典 古代第2分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08:493-494
  • 62.    王苗.楊凝式事蹟再探[C].故宮學刊,2016:157-167
  • 63.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 26: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03-01:6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