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地處廣州市中北部,介於東經113°08′36″—113°34′52″、北緯23°07′03″—23°25′53″之間,東鄰天河區、黃埔區,西界佛山市南海區,北接花都區、從化區,南連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白雲區,總面積795.79平方千米
[1]
。截至2022年10月,白雲區下轄20個街道、4個鎮
[62]
。截至2022年末,白雲區户籍人口119.44萬人。
[63]
- 中文名
- 白雲區
- 外文名
- Baiyun District
- 行政區劃代碼
- 440111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廣東省廣州市
- 地理位置
- 廣州市北部
- 面 積
- 795.79 km²
- 下轄地區
- 20個街道、4個鎮
- 政府駐地
- 景泰街道廣園中路238號
- 電話區號
- 020
- 郵政編碼
- 510080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
- 119.44 萬(2022年户籍人口)
- 著名景點
-
白雲山
白雲湖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廣東修學旅遊體驗園 展開- 著名景點
-
白雲山
白雲湖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廣東修學旅遊體驗園
迪士普音響博物館
帽峯山森林公園 [64] 收起
- 機 場
-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廣州白雲站
- 車牌代碼
- 粵A
- 地區生產總值
- 2476.20 億元(2022年)
白雲區歷史沿革
編輯商、周
秦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歸屬南海郡番禺縣。
漢
因之。
三國
東吳時歸屬廣州。
隋、唐
歸南海。
北宋
中期起,區境東部、北部屬番禺,西南部歸南海。
明、清
歸屬番禺縣慕德里巡檢司、鹿步巡檢司、南海縣金利司、三江司。
中華民國
民國十三年(1924年),孫中山以大元帥命令核准廣州市區域東至東圃、車陂,南至河南黃埔(村),北至白雲山腳,西至增埗對河兩小島。
民國二十年(1931年),番禺縣屬有部分村莊劃入廣州市。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六、七月旬,廣州市區擴大,北郊、西郊和東郊原來歸屬番禺縣、南海縣的彬社、公和、敦和、崇文、瀝滘、車陂、石牌、冼獵楊、龍洞堡、上下恩洲劃歸廣州市管轄。
抗日戰爭爆發後,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年10月,廣州市淪陷。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廣州市乃將十鄉歸市屬列為郊區,設恩洲、龍洞堡、石牌、冼獵楊、彬社、公和、敦和、崇文、瀝滘9個郊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市政府第55次會議議決將市郊9個區調整為6個郊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成立後,廣州市人民政府於1949年11月第一次進行市屬區域調整。郊區調整為7個行政區。
1951年6月,7個郊區又調整為4個郊區。
1953年6月,黃埔區從番禺劃入廣州市屬。
1954年6月,又將4個郊區合併為3個郊區。
1956年6月,將3個郊區合併為廣州市郊區。
1958年1月,番禺縣珠江以北劃歸廣州市,番禺縣屬17個鄉,1個鎮,23個墟市,474個自然村,344個農業生產合作社,與增城縣4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28個自然村,一同劃入廣州市郊區。
1958年底,郊區4個公社劃出與花縣合併為廣北縣。原郊區所屬8個公社劃為近郊。
1959年3月,由於國務院沒有批准廣北縣的設置,原郊區劃給花縣的4個公社劃回郊區,恢復廣州市郊區的建制。
1960年6月,城市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展後,撤消郊區,成立2個以工礦企業為中心的人民公社。
1960年7月,改為區。
1962年5月,芳村、江村、黃埔3個區合併成立郊區。
1973年5月至1975年5月,原黃埔公社7個大隊與蘿崗公社7個大隊從郊區劃出組成黃埔區。
1985年5月,原郊區所屬2個區公所和4個街道劃出成立天河區。原郊區所屬鶴洞區公所和白鶴洞街、芳村街劃出成立芳村區。
白雲區行政區劃
編輯白雲區區劃沿革
1958年1月,番禺縣屬17個鄉,1個鎮,23個墟市,474個自然村,344個農業生產合作社,與增城縣4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28個自然村,一同劃入廣州市郊區。
1958年8月,郊區成立12個人民公社。
1965年3月,郊區人和、江村、石龍3個公社及江高鎮、雅瑤農場劃給花縣。
1967年1月,又重新劃回郊區。
1986年5月,原郊區所屬新滘區公所和赤崗街劃給海珠區。
1987年8月,天河區同和鎮及其所屬的行政區域範圍劃歸白雲區管轄。同和鎮的行政區域範圍,除原管轄的同和、京溪兩個村外,新市鎮管轄的東平、永泰和三元里街管轄的柯子嶺村劃歸同和鎮管轄。
1988年11月,設置雅瑤鎮,管轄原神山鎮所屬雅瑤村、雅瑤舊村、鄺家莊、三向、岑境五個村。撤銷槎頭街,設置松洲街。石井鎮螺溪村、河沙村、坦尾村劃歸松洲街管轄。
1988年12月,設置景泰街。管轄廣園、景泰、雲苑等新居民區。
1994年11月,設立同德街道。同德街以同德村為基礎,同德村從石井鎮劃出。
1995年4月,設置良田鎮。竹料鎮八個村的行政區域劃歸良田鎮管轄。
2000年4月,設置新景街道,管轄原新市鎮的棠湧、蕭崗2個村委會和白雲、棠湧、蕭崗、匯僑、南航新村5個居委會;設置棠景街道,管轄原新市鎮的棠溪、遠景2個村委會和遠景、合益、棠溪、新市一、新市二、僑愛苑6個居委會。
2000年9月,原市農工商集團公司12個行政村移交白雲區管理。景泰街接收柯子嶺村;同和鎮政府接收京溪村、同和村、永泰村、東平村;蘿崗鎮政府接收黃陂村、八斗村華沙村;九佛鎮政府接收山龍村、逕下村、紅衞村、長庚村。11月,白雲區西郊、河沙、坦尾村劃入荔灣區。
2001年6月,撤銷同和鎮,設立同和街、京溪街、永平三個街道,從7月10日起正式運作。
2002年8月,撤銷石井鎮,設立石井、金沙兩個街道。撤銷新市鎮,設立嘉禾街、均禾兩個街道。撤銷蚌湖鎮併入人和鎮。
2002年9月26日起,雅瑤鎮劃歸花都區管轄。
2003年4月,撤銷蘿崗鎮,設置蘿崗街道。
2003年5月,蘿崗街道轄內行政事務移交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管理。
2003年7月,新景街道更名為新市街道。
白雲區地圖(3張)
1987年1月23日,廣州市郊區更名為廣州市白雲區,轄12個鎮、3個行政街。
1987年4月,經廣東省政府批准,將原白雲山農場轄下的5個行政村及同和、京溪2個居民點組建為同和鎮。
1988年5月,經廣東省政府批准,從三元里街劃出廣園、景泰、雲苑等新居民區,成立景泰街;11月,從神山鎮劃出鄺家莊、岑境、新村、舊村、三向等自然村,成立雅瑤鎮。
1989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從石井鎮劃出螺湧、松南、松北、河沙、坦尾等地域,成立松洲街。
1994年11月18日,經省政府批准,從石井鎮劃出同德村及新建的大型居民區,成立同德街。
1995年4月14日,經省政府批准,從竹料鎮劃出良田、白沙、金盆、光明、陳洞、華坑、安平、沙田等行政村,成立良田鎮。
2000年6月,從新市鎮劃出遠景等村,成立棠景街;劃出棠湧、小平等村,成立新景街;劃出江夏等村,成立黃石街。
白雲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白雲區下轄20個街道、4個鎮
[62]
。即三元里街道、松洲街道、景泰街道、黃石街道、同德街道、棠景街道、新市街道、同和街道、京溪街道、永平街道、嘉禾街道、均禾街道、石井街道、金沙街道、雲城街道、鶴龍街道、白雲湖街道、石門街道、龍歸街道、大源街道和人和鎮、太和鎮、鍾落潭鎮、江高鎮。共有社區284個,行政村118個。白雲區人民政府駐景泰街道廣園中路238號。
[7]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440111002000 | 三元里街道 |
440111003000 | 松洲街道 |
440111004000 | 景泰街道 |
440111005000 | 同德街道 |
440111006000 | 黃石街道 |
440111007000 | 棠景街道 |
440111008000 | 新市街道 |
440111009000 | 同和街道 |
440111010000 | 京溪街道 |
440111011000 | 永平街道 |
440111012000 | 嘉禾街道 |
440111013000 | 均禾街道 |
440111014000 | 石井街道 |
440111015000 | 金沙街道 |
440111016000 | 雲城街道 |
440111017000 | 鶴龍街道 |
440111018000 | 白雲湖街道 |
440111019000 | 石門街道 |
440111020000 | 龍歸街道 |
440111021000 | 大源街道 |
440111103000 | 人和鎮 |
440111107000 | 太和鎮 |
440111108000 | 鍾落潭鎮 |
440111113000 | 江高鎮 |
白雲區地理環境
編輯白雲區位置境域
白雲區位於廣州市老城區北部,東鄰天河區、黃埔區,西界南海區,北接花都區、從化區,南連越秀區、荔灣區,介於東經113°08′36″—113°34′52″、北緯23°07′03″—23°25′53″之間,東西極限長為44.4千米,南北極限長為33.6千米,總面積795.79平方千米。
[53]
白雲區地形地貌
地貌特徵
白雲區位於粵中低山與珠江三角洲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北部與東北部高,西部和南部低。大致以廣從斷裂帶和瘦狗嶺斷裂帶為界,廣從斷裂帶以東,瘦狗嶺斷裂帶以北,是白雲山—蘿崗低山丘陵地區,中有山間沖積平原點綴,如南崗河沖積而成的蘿崗洞,金坑河沖積而成的穗豐、興豐兩個小盆地,良田坑沖積而成的白米洞,鳳尾坑沖積而成的九佛洞等。廣從斷裂以西,主要是流溪河沖積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北部及東北部以低山為主,谷深,坡陡,基岩是堅硬的、塊狀的變質岩和花崗岩。在低山的邊緣地帶,如新廣從公路東側、舊廣從公路大源以南兩側,展布着一系列丘陵,其基岩是抗風化力較弱的中粗粒花崗岩,故山頂渾圓,山坡平緩,在丘陵區的南部邊緣,沿瘦狗嶺斷裂走向是一片帶狀的台地,區境內西起王聖堂,依次是走馬崗、桂花崗,接天河區境的橫枝崗、瘦狗嶺、下元崗,一直延伸到區境蘿崗的火村、劉村。白雲山西麓,是丘陵與山前平原相接地帶,並展布着一系列北東向的山前窪地和台地,與沖積平原相間,組成了流溪河波狀平原。
[10]
地貌類型
(1)陡坡低山丘陵地形。屬侵蝕構造地形,主要分佈在白雲山一帶及九佛、良田、太和等鎮的東部,以花崗岩組成為主,其次是變質岩。一般山丘海拔在100—300米之間,其中位於太和、良田交界的本地區最高峯———帽峯山主峯海拔534.9米,此外,白雲山的主峯摩星嶺海拔372米,位於九佛北緣的楊大嶺海拔349米,位於良田與鍾落潭交界處的尋嶺海拔313米。這些山嶺坡度一般在30°—40°,水系呈樹枝狀,切割較強烈,上游呈“V”字形河谷,雨後常見跌水。
(2)緩坡低山丘陵地形。屬剝蝕侵蝕地形,主要見於蘿崗一帶,多系花崗巖組成,部分是變質岩。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間,其中黃陂的牛頭山海拔362米,嶺頭的鶴鬥頂海拔331米,暹崗大山海拔288米,黃登的大嶺頭海拔279米。山丘的山頂渾園,坡度25°—30°,流水切割較密,但深度小,多呈緩坡谷狀。
(3)丘陵台地地形。也屬剝蝕侵蝕地形,主要分佈在蘿崗鎮的南部,是由花崗岩或變質岩組成,海拔在100米以下,坡度約25°,接近準平原化,在邊緣地帶往往發育沖溝,水土流失較明顯。
(4)河谷階地與山前平原台地。屬侵蝕堆積地形,區境內河谷較發育,但一般保存不完整,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級:第三階地已被破碎成殘丘狀,呈零星分佈,階地海拔22—25米,高出河水面12—15米,為基座階地或堆積階地。主要分佈於廣花平原及流溪河兩岸。第二級階地保存較好,呈殘丘狀,一般海拔15米,高出河水面4—5米,階地面平坦,屬堆積階地。主要分佈在流溪河鍾落潭段兩岸。第一級階地一般高出河水面2—3米,階地面平坦。與珠江三角洲平原相連,一般呈帶狀,屬基座階地。主要分佈在流溪河竹料段、蚌湖段及江高、石井段的沿岸。此外,在鍾落潭、良田、太和、龍歸、新市等鎮均有山前平原,地勢平坦,主要是由粘土、亞粘土、中粗砂、礫石及卵石等組成,厚度一般在10—20米之間,最深的有36.8米。
(5)河流沖積平原,主要分佈在三元里至嘉禾地區,地勢平坦、寬廣,偶有零星小丘點綴其上。海拔相當於二、三級階地,少數地段有積水窪地,可能是舊河牀或牛軛湖的遺蹟。
(6)珠江三角洲平原,屬河海堆積地形。白雲區境西南部,包括石井鎮南部、新市鎮東南部及松洲、同德等街道範圍,是由西江、北江與東江等3個三角洲互相連接而成的複合三角洲,同時又是海侵時期沉積物覆蓋的三角洲平原。平原地面平坦,水網密佈,也有殘丘點綴,有河漫灘和江心洲發育,第四系沉積一般在15—20米之間,最厚有60米。
[10]
山峯
白雲區內山脈屬九連山餘脈,從東北向南及向西南伸延,形成區境東北和東部大片丘陵山地,其中有多座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嶺。
帽峯山:位於區境東部,北起華坑,南至羅布洞,東至沙田,西至頭陂,面積約30平方千米,有30多座大小山峯。主峯蓮花峯,海拔534.9米,是全區最高峯。山上遍植松、杉、竹和雜樹,林木鬱葱,植被茂密。1963年,建有區屬帽峯山林場,專管山上林木,經營面積28平方千米。
白雲山:主峯摩星嶺,海拔372.3米,山上可俯瞰廣州全城和浩瀚珠江,稱天南第一峯。山體南北走向,山中巨石崢嶸。東部懸崖峭壁;西部坡度較緩,松林茂密,景色宜人。白雲山名勝古蹟甚多,歷代文人多有題詠。自宋代以來,多次被選為“羊城八景”之一。
楊大嶺:位於九佛圩東北,海拔349米,東邊部分山麓屬增城區。北接從化青幽、九耳兩山。山下有腰坑、水響兩支澗水。
武台山:位於九佛西南,北起重崗,南界增城。海拔336米。山上曾種梅成林,景色清幽。 尋嶺 位於九佛鎮蓮塘以西,良田鎮陳洞之東北,鍾落潭鎮茅崗之東南,海拔313.3米。
葫蘆山:位於良田鎮陳洞西南,海拔331米,又稱葫蘆嶺、葫蘆石。
白雲區氣候特徵
白雲區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環流盛行。冬季處於大陸高壓東南邊緣,多吹來自大陸的偏北風,因有南嶺等山脈作屏障,阻隔北方南下寒潮,又可使冷空氣鋒面停滯,形成陰雨,故冬季不致嚴寒乾燥。夏季主要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多吹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因南嶺山脈及區內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形特點,可截留大量水蒸氣上升成雨,故夏季不至於酷熱。
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春夏之間多暴雨,夏秋之間多台風。年平均氣温21.8℃;7月,平均氣温28.4℃,極端最高氣温38.1℃;1月,平均氣温13.3℃,極端最低為0℃;無霜期達345天;年降雨量1694毫米,4月至9月雨量佔82.1%。
[12]
白雲區水系水文
白雲區境內的河流屬珠江水系。因受地勢影響,河流多從東北流向西南,從東流向西或從北流向南,分別流入珠江、白坭河、流溪河,也有少數經天河區流入東江。主要河流有流溪河、白坭河、珠江(西航道)以及南崗河等。
[12]
流溪河
發源於從化桂峯山,因由眾多溪流澗水彙集成而得名。幹流長157千米,集水面積2300平方千米。從白雲區東北部鍾落潭鎮 湖村入境,至鴉崗村附近三江口與白坭河匯合流入珠江西航道。白雲區境內幹流長50千米,集水面積529平方千米。建成人和攔河壩,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2萬畝。各支流建成多個水庫,庫容共4303萬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積59.8平方千米。
[12]
白坭河
又稱巴江河,發源於花都區天堂頂,於洲咀口匯合新街河流入白雲區。經神山、江高兩鎮至石井鎮鴉崗附近三江口匯合流溪河,流入珠江西航道。幹流全長53千米(區境河段長約10千米),集水面積788平方千米。
[12]
珠江
南崗河
發源於蘿崗木嶺,經長平、水西、羅崗、火村等村流入黃埔區至南崗口流入東江。全長27千米,集水面積145平方千米。在白雲區境內河段稱木強河,長16千米,集水面積97平方千米。上游建有水庫,庫容816萬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積7.6平方千米。
[12]
白雲區自然資源
編輯白雲區水資源
白雲區的淺層地下水分屬丘陵區和平原區兩種類型。丘陵區的地表面積共816平方千米,地下水徑流模數為28.5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徑流量為2.326億立方米。平原區的地表面積共450平方千米,地下水徑流模數為27.4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徑流量為1.233億立方米。合計淺層地下水年徑流量為3.559億立方米。
據地質部門對白雲區地下水資源勘查資料顯示,在區境西北部廣花平原的下面,有大面積深層地下水,是最具開發價值的地下水資源。在137個鑽孔中,有28個鑽孔單位湧水量大於3升/秒,其中鴉崗9號孔達9.5升/秒,均屬強水層:其餘為少於3升/秒的弱水層。
[13]
白雲區礦產資源
能源礦產:
①煤礦:白雲區內新市鎮嘉禾、五邊,石井鎮夏茅一帶有煤礦。嘉禾煤礦區面積約28平方千米,共分8個井區,屬上二迭統龍潭組含煤地層,共含煤15—17層,其中11號煤層為主採煤,平均厚度1.19米。
②地熱:沿廣從斷裂兩側有地熱資源。這一帶地下水系發達,地熱通過深大斷裂引導上升,加熱了地表往下滲的常温水,故多温泉。區內礦泉地區的温泉早已開發,建有礦泉游泳場。
金屬礦產:
③稀土礦產:在九佛蟹莊及蘿崗一帶花崗岩體中,有稀土礦,以中輕富稀銪土為主。
非金屬礦產:
①冶金輔助原料:
耐火粘土:在神山郭塘、人和一帶,含豐富的軟質耐火粘土,主要產於第四系沖積層中,一般深度在2.5—8米左右,厚度2米以上。另嘉禾煤田有硬質耐火粘土,為全省唯一的硬質粘土礦。
硅石:硅質岩及砂岩層狀礦牀主要分佈於區內石龍一帶。
石英沙:在江高鎮流溪河上的一級階地的沉積層內,含較大量石英砂,寬約1千米,厚度2—3米。
②建築材料礦產
石灰石:區內西北部雅瑤一帶,含大量石灰石,厚度約200米,可露天開採。
花崗石:分佈在東北部、東部丘陵地區,面積共500多平方千米。有的丘陵除表面是風化層外,整個山體都是花崗岩;有的山頭則巨石裸露,極易開採。
粘土:區內丘陵地帶,含有大量黃、紅粘土。神山、江村、鍾落潭、竹料等地的壠狀台地中也有大量黃土可用於建築。
河沙:流溪河河牀、河灘及其支流河灘有大量河砂。
白鱔泥:神山、郭塘、人和、太盛等地有白鱔泥。
化工原料礦產:
白雲區內龍歸盆地有硝鹽礦牀,面積約20平方千米,主要分佈於始新統的岩層內。鹽層自上而下是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主要礦物為岩鹽和無水芒硝,伴生硬石膏、方解石、白雲石、鈣芒硝等。其中以夏良村一帶儲量最為豐富。
[14]
白雲區植物資源
林木:馬尾松、水松、濕地松、羅漢松、池杉、水杉、落羽杉、大葉桉、細葉桉、檸檬桉、木麻黃、黃楊、苦楝、荷木、南洋杉、銀華、石慄、刺桐、黃槐、橡膠榕、大葉榕、細葉榕、高山榕、斜葉榕、菩提榕、水石榕、烏臼、紅花楹、法國梧桐、柚木、黃梁木、鴨腳木、黃牛木、半楓荷、宮粉紫荊、台灣相思、大葉相思等。
草: 鷓鴣草、芒草、纖毛鴨嘴草、崗松、畫眉草、野香茅、山芝麻、野牡丹、竹節草、酸藤子、狗尾草、鼠尾粟、雀稗、瓜子菜、崗梅、崗稔、台灣草、油草、紅草、蒲草、天鵝絨草、兩耳草、地毯草、階前草、紫蘇、辛夷花、薄荷、蒲公英、魚腥草、鴨跖草、木芙蓉、臭草、忍冬、野菊花、顛茄、地膽草、排風藤、田基黃、白花蛇舌草、滿天星、鳳尾草、石荷葉、半枝蓮、抱石蓮、白花蛇舌草、天葵草、夏枯草、穿心蓮、野蕎麥、崩大碗、雞爪蓮、辣蓼、雞眼草、水蜈蚣、燈籠草、蘆根、茅根、紫草、板蘭根、龍膽草、敗醬草、骨碎補、鵝不食草、香附子、益母草、瓜子金、銀線草、大薊、白茅根、仙鶴草、旱蓮草、鐵莧菜、鋪地錦、七星草、紫珠草、藿香、石菖蒲、雞骨草、金錢草等。
[15]
白雲區動物資源
禽:燕子、麻雀、畫眉、白燕、翠鳥、灰鶴、鸛、白鷳、錦雞、黃鶯、虎皮鶯、檳榔雀、雉雞、山麻、鷓鴣、烏鴉、斑鳩、白頸鴉、啄木鳥、伯勞、鷹、杜鵑、野鴨、鵪鶉、白鷺、鸕鷀、白頭翁、高髻冠、青絲、了哥、沙鶴、長尾仙、布穀鳥、禾鵠、喜鵲、田東雞、海棠鵝、禾花雀、白鶴、貓頭鷹。
白雲區人口
編輯白雲區經濟
編輯白雲區綜述
2022年,白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76.20億元,同比下降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6.55億元,同比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63.98億元,同比下降4.0%;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875.67億元,同比下降3.3%。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5:22.8:75.7。
[63]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白雲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量超過1100億元,總量全市第三,同比下降2.7%。從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佔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43.2%,增長13.5%;民間投資佔19.0%,下降31.3%;港澳台投資佔1.3%,增長44.6%;外商投資佔9.9%,增長872.6%;其他投資佔26.6%,下降24.3%。從投資構成看,產業投資佔28.1%,下降6.0%;基礎設施投資佔33.6%,增長43.5%;社會民生投資佔6.5%,下降35.1%,房地產(住宅)佔31.8%,下降19.3%。
[63]
財税收支
2022年,白雲區實現税收收入258.09億元,同比下降0.3%,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後可比增長11.3%。
2022年,白雲區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75億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後可比增長15.1%;其中,税收收入46.02億元,可比增長7.3%,非税收入28.73億元,增長32.8%。分税種看,增值税收入12.16億元,下降3.9%;城市維護建設税收入6.60億元,下降18.7%;企業所得税收入7.84億元,增長11.5%;房產税收入6.73億元,增長3.6%。
2022年,白雲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1.91億元,同比下降0.2%。其中用於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支出164.40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7%。其中,用於教育支出46.00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24.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5.63億元,比重為13.4%;農林水支出11.91億元,比重為6.2%;衞生健康支出26.36億元,比重為l3.7%。
[63]
人民生活
2022年,白雲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11元,同比增長2.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56元,增長4.5%。全年城鎮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48186元,增長0.9%;農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26415元,下降0.3%。
[63]
白雲區第一產業
2022年,白雲區實現農業增加值43.31億元,同比增長4.3%。農業總產值70.35億元,增長5.1%。其中,種植業產值45.15億元,增長6.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6.03億元,增長4.0%;畜牧業產值3.46億元,增長5.5%;漁業產值5.52億元,增長5.4%;林業產值0.20億元,下降20.6%。
[63]
農業
畜牧業
漁業
白雲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白雲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19.54億元,同比下降1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5.90億元,同比下降12.5%。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工業企業全年完成產值959.07億元,同比下降11.3%,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5.7%。年產值5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0家,工業總產值478.79億元,同比增長0.5%;年產值1億至5億元的企業有167家,工業總產值340.20億元,同比下降14.1%;年產值1億元以下的企業有892家,工業總產值300.54億元,同比6下降27.1%。分行業看,五大主要行業全年實現工業產值619.82億元,同比下降6.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098.20億元,同比下降4.9%;利潤總額49.81億元,下降16.9%。工業企業產銷情況良好,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6.3%。
[63]
建築業
2022年,白雲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68.41億元,同比增長11.4%。轄區內有總承包或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築業法人單位完成總產值871.46億元,增長30.7%。其中,建築工程完成產值755.47億元,增長41.1%;安裝工程完成產值108.69億元,增長76.1%。
[63]
白雲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白雲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800.25億元,同比下降4%。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234.43億元,增長12%;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84.64億元,下降10.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81.56億元,下降3.1%;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16.10億元,下降5.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34.07億元,增長17.1%。
[63]
國內貿易
2022年,白雲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9.68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020.80億元,下降0.9%;住宿餐飲業餐費收入48.87億元,增長5.1%。全年商品銷售總額2812.03億元,同比下降18.5%。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2039.92億元,下降23.9%;零售業商品銷售額772.11億元,下降0.1%。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居前五位的商品依次是:汽車類429.55億元,下降15.1%;石油及製品類366.36億元,增長18.4%;糧油、8食品類342.16億元,增長10.0%;中西藥品類180.64億元,下降1.6%;金屬材料類130.45億元,下降52.3%。全年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146.67億元,同比下降1.6%。其中,住宿業營業額14.41億元,增長8.6%;餐飲業營業額132.26億元,下降2.6%。
[63]
對外經濟
招商引資
房地產業
郵電通信
2022年,白雲區電信業務總量48.98億元,同比下降2.8%。年末固定電話用户3157萬户,下降4.5%;移動電話用户500.169萬户,下降2.6%。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户359.15萬户,5G移動電話用户140.85萬户。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108.3萬户,增長11.1%;移動互聯網用户186.43萬户,增長6.7%。
[63]
旅遊業
2022年,白雲區城市接待總人數為1557萬人次,其中過夜人數為764萬人次,一日遊人數793萬人次,旅遊業實現總收入39.82億元。白雲山風景區大力推進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學旅融合、研旅融合等多元化發展理念,有序開放7處草坪,開展第十一屆鄭仙誕活動、雲台鬱金香花展等特色活動;舉辦新春開年跑和“廣州100”預熱賽2場中型跑步活動,在麓湖開展皮划艇等水上運動公益項目;支持遊客自發開展非遺美育雅集、古壎聲樂表演等各類人文活動。白雲山景區全年入園1314.94萬人次。帽峯山景區全年共接待遊客39.51萬人次。
[63]
金融業
2022年,白雲區金融業增加值4.87億元,同比增長8.0%。
白雲區交通運輸
編輯白雲區交通
公路
2017年,白雲區公路里程年底到達數為1539.4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87.84千米,一級公路121.42千米,二級公路197.1千米,三級公路223.62千米,四級公路554.98千米,等外公路254.53千米。
[16]
廣佛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廣州環城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華南快速幹線等高速公路,105國道、106國道、107國道、321國道、324國道穿白雲區境而過,廣汕、廣從、廣花、興泰、羅南、沙泰等省道,機場快速幹線行經區境。
[1]
[12]
鐵路
新建廣州白雲站是廣州鐵路樞紐規劃“五主三輔”客站中的主要客站之一。廣州白雲站未來將承接廣州站和廣州東站的全部普速客車。站場規模為11條站台24條鐵路線,以普鐵為主,也擔負部分高鐵及城際鐵路運輸功能,下設近期兩條和遠期四條共六條地鐵線。
[57]
國鐵線路 | |
城際鐵路 | |
鐵路車站 |
地鐵
航空
白雲區運輸
2022年,白雲區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為2611.00萬人次,同比下降35.1%;機場貨郵行吞吐量為188.46萬噸,同比下降7.9%。航空運輸業客貨運週轉量115.38億噸千米,同比下降198%。
[63]
白雲區社會事業
編輯白雲區科技事業
2022年,白雲區已公示擬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91家;新增國家級孵化器1家。專利授權量1.93萬件,同比下降32.7%,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375件,增長10.5%。專利授權量位居全市第四位。全年商標申請量8.13萬件,位居全市第一;商標註冊量6.60萬件,商標有效註冊量46.91萬件,均位居全市第二位。
[63]
白雲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白雲區共有各類學校668所,比上年增加2所。其中,幼兒園419所,比上年增加6所;小學174所,比上年減少2所;普通中學71所,比上年增加2所,職業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年實際招生8.91萬人,在校學生36.41萬人,畢業生.8.47萬人。年末共有教職工3.52萬人,同比增長3.5%,其中,專任教師2.29萬人,增長2.7%。
[63]
白雲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白雲區共有區級圖書館1間,區級文化館1間,區博物館1間,區農民工博物館l間,鎮街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4個,文化廣場24個。全年區內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文化文藝活動600多場次,選送作品參加廣州市系列文化賽事,榮獲省、市級獎項共49個,其中省級:銀獎1個、銅獎3個。市級:金獎9個、銀獎16個、銅獎11個、單項獎8個,送書下鄉10.46萬冊。年末基層分館、服務點和微書房合計73家,全年圖書借還132.01萬冊次,接待讀者145.69萬人次。區館總藏書量75.65萬冊、年新購文獻2.74萬冊(含音像資源),有村社圖書室402個,總藏書量達28.18萬冊。年末區級國家綜合檔案館1間,收藏152個全宗單位檔案,均可用計算機檢索,共收藏檔案30.3萬卷。
[63]
白雲區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白雲區共有體育場所、場館共5714個,體育場地面積550.2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52.97萬平方米,在全市排名第三。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全年建設健身路徑30條、乒乓球枱30張。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全年共輸送20名運動員到上級訓練單位,輸送運動員參加全國賽事獲得4個第一名、8個第二名、1個第三名。參加省級比賽獲得44個第一名、25個第二名、17個第三名。全年體育彩票總銷量10.83億元,居全市之首。體彩銷售實體店528家,籌集區級公益金3493萬元。
[63]
白雲區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白雲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948個,醫療病牀位數2.36萬張,工作人員3.71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532人,註冊護士13718人,藥劑人員1319人,檢驗人員789人。全年門診診療1705.33萬人次,出院人數47.66萬人。全力推進重點衞生基礎建設項目,優化區內醫療資源佈局,實現“一街道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龍歸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已正式開業。大力推進智慧醫療項目建設,實現醫療機構間診療數據互聯互通、業務協同、醫療資源共享、“互聯網+醫療”的便民診療服務等。目前,我區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列全市首批通過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四級乙等測評。
[63]
白雲區社會保障
2022年,白雲區城鎮新增就業3.6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53萬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0.78萬人,受理審核各類就業創業補貼共3.59億元,惠及用人單位4.19萬家次,惠及羣眾15.72萬人次。組織開展各類技能培訓2.41萬人次,發放補貼1965.21萬元。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會468場,提供崗位14.8萬個次。實施三項工程羊城行動,全區共建成“粵菜師傅”培訓基地6個,其中,省級3個、區級3個。推動24個鎮街級“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其中,6個省級示範站,51個社區(村)級分站規範運營,實現家政服務全覆蓋。
2022年,白雲區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5.86萬人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72.53萬人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970.84萬人次、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049.63萬人次、工傷保險956.38萬人次、失業保險980.68萬人次、生育保險0.3萬人次。社會保險費徵繳金額共計195.62億元。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1.24億元,惠及企業8.6萬家;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3.56億元,惠及企業10.88萬家。
截至2022年末,白雲區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104人,享受特困供養金人數334人,享受臨時救助人數183人。低保標準提升至每人每年14352元,特困供養標準提升至每人每年22968元。強化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與羊城家政服務站、家政企業、護理站等合作,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等上門服務。全年累計引入13間家政企業以及20家護理站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服務4.43萬人次。
[63]
白雲區基礎建設
2022年,白雲區有476個“攻城拔寨”重點項目推進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441億元,同比增長2.9%,361個項目開工在建。城市服務功能大幅躍升。累計完成投資62億元,新建或改造道路41.5千米,16個項目實現完工,42個項目加緊推.進。全年完成水利工程建設14宗和排水應急搶險工程2宗和9個內澇點整治;持續推進32個城中村、114個農村改水工程,累計完成32個城中村、109個農村改水;年度新建污水管網136千米;新增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面積7.71平方千米。建成投產輸變電項目2項,配電網項目255項,完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共10.44億元。新增覆蓋管道燃氣用户30.61萬户,新建337.72千米燃氣管道。
2022年,白雲區治理白雲山整治範圍違法建設45宗、總面積1.59萬平方米。培育2個市級、23個區級容貌品質社區、2個容貌示範街道。新建口袋公園5個。全區有公園43個,佔地面積668.76公頃。建成區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8693.58公頃,綠化覆蓋率為49.9%。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為8293.87公頃,綠地率為47.6%,其中公共綠地面積為4877.6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6.9平方米。新增三級古樹4株、名木3株,完成全區登記在冊的326株古樹名木掛牌的更新工作。
[63]
白雲區鄉村振興
2022年,白雲區引導137家企業自願結對幫扶118個村。持續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全年農村集體總資產達625.87億元、總收入達88.68億元,“三資”平台完成交易2780宗、111.68億元,合同價值提升1.2倍。全部行政村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104個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34個行政村達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標準。
[63]
白雲區環境保護
2022年,白雲區4個國家、省考核斷面水質全部穩定達標,李溪壩斷面水質為II類,鴉崗、大坳、石井河口斷面水質為IV類;重點流域一級支流有66條達到V類或以上水質;納入國家監管平台的河涌全部消除黑臭,持續保持“長制久清”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推動建成廣州市污染土壤集中治理與資源化利用處置中心(一期),重點建設用地實現安全利用。積極創建無廢城市,全市首個全品類再生資源中轉示範站在黃石街落成,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10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9天,優良天數比例全市各區排名第3;PM2.5濃度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全年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7.0分貝,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8.5分貝。新建、改造和提升完善公廁131座,新建改造垃圾壓縮站8座,完成歷史遺留環衞公共服務設施確權、銷賬268宗。生活垃圾清運量145.65萬噸,廚餘垃圾收運量為932.87噸/天,分類率為23.38%,均實施無害化處理。糞便無害化處理量7737.38噸,糞便處理率達100%。
[63]
白雲區安全生產
白雲區平安建設
白雲區歷史文化
編輯白雲區方言
白雲區以粵方言為主,其次為客家話,也有個別居民點講潮汕話。粵方言佔全區總人口的90%。客家方言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7%左右。此外,在鍾落潭鎮鍾落潭村的聯合莊,有100多户約450人講潮汕話。近郊鎮、街,及轄區中西部平原地區均以粵方言人口為主,佔全區總人口的90%以上。在這些鎮街中,儘管有些地區(如人和、蚌湖、龍歸)的方言保留着比較明顯的地方特點,語音和詞彙也與廣州市區的白話有一定的差異,但完全可以溝通。
[17]
白雲區客家人聚居地計有九佛鎮鳳尾、棠下、佛朗、逕下等行政村及紅衞農場;鍾落潭鎮馬洞、馬壢、白土、長腰嶺等行政村;良田鎮金盆、光明、陳洞等行政村;太和鎮穗豐、興豐、謝家莊頭陂、白山、大源、和龍、米龍、石湖、大瀝、草莊、田心、沙亭崗;同和鎮同和、永泰、東平、柯子嶺等行政村;蘿崗鎮長平、黃麻等行政村。另石井鎮慶豐村有一自然村是磨刀坑水庫區的移民點,也仍然保留着客家方言。區境的客家人除少數老人以外,大多都能説客家話和白話兩種方言。太和鎮是客家人最多的一個鎮,佔6成以上。
[17]
白雲區文物遺蹟
截至2022年末,白雲區共有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8個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1個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及484個尚未核定公佈為不可移動文物。
白雲區三元古廟為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第一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廟前誓師抗英,寫下了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自發鬥爭並取得勝利的第一頁,為廣州市、廣東省以及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昇平社學和石井橋為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元里人民為抗擊英軍,聯合北郊近百鄉農民組織抗英義勇,成立了昇平社學,社學舊址內現保存有"眾志成城"、"氣懾鯨鯢"、"義維桑梓"、"藩籬永固"等石匾。石井橋是近代史上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石井橋石欄板上面,還留有當時侵略軍炮擊的彈洞。此外,還有陳子壯紀念館、石門貪泉、曾氏大宗祠、北帝廟、金剛禪寺等一批具有歷史文化積澱資源。
白雲區風景名勝
編輯白雲山 | |
雲台花園 | |
廣州體育館 | |
三元里抗英鬥爭紀念館 | |
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 |
帽峯山 | |
曾氏大宗祠 位於鍾落潭鎮龍崗村,又名追遠堂。據族譜記載,龍崗村曾姓為曾子後裔,追遠堂之名出於曾子語“追遠民德歸厚”。該宗祠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重建。坐西向東,5進深,佔地966平方米,灰塑瓦脊,碌筒瓦面,素胎勾頭、滴水、鍋耳風水山牆。第一進面闊進深各3間,瓦脊上灰塑雙龍,龍身向脊端、龍頭回望寶珠。第二進是花崗石4柱3間樓牌坊,有磚雕卷葉形斗拱,坊額題刻“奉議大夫”,上方有“恩榮”2字,牌坊後面題刻“唯一流芳”4字。第三進面闊3間13.9米、進深3間隔10.2米,金柱連繫仿精雕龍鳳。第四進面闊3間,深2間,前面有天井及兩廊。 |
白雲區特色小吃
編輯太和燒排骨 | |
山水河粉 | |
帽峯山燒雞 | |
龍歸燒肉 燒豬肉的歷史悠久,1400年前,《齊民要術》中稱為“炙豚”。在清代“滿漢全席”上亦為上菜之一。此品選肥瘦均勻中豬為料,宰淨後,以五香粉、精鹽、腐乳等醬料、糖、蒜、汾酒醃製入味,明爐燒製而成。白雲區太和、龍歸兩地燒製的燒肉,燒前將豬皮刺穿,用木炭燒成,稱為麻皮燒肉,以其入口酥脆,肥而不膩、甘香味美而聞名。
[25]
| |
白雲豬手 |
白雲區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白雲概況 .廣州市白雲區政府[引用日期2020-4-5]
- 2. [南方日報]白雲時隔六年行政區劃再調整——原4鎮18街調整為4鎮20街 太和鎮一分為三 掛牌成立大源街、龍歸街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5]
- 3. 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中小城市官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4. 2019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六大榜單發佈 你的家鄉排第幾?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5. 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6. 壯族的前身:百越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12-31]
- 7. 歷史沿革 .廣州市白雲區政府[引用日期2017-06-15]
- 8. 白雲區志(1840-1995) >內容查詢 >第一篇 建置與區劃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二節 建國後的行政區劃 .白雲區情信息庫[引用日期2018-12-08]
- 9. 白雲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3-26]
- 10. 白雲區志(1840-1995) >內容查詢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 地貌 第二節 地 貌 .白雲區情信息庫[引用日期2018-12-08]
- 11. 白雲區志(1840-1995) >內容查詢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 地貌 第三節 主要山嶺 .白雲區情信息庫[引用日期2018-12-08]
- 12. 自然地理 .廣州市白雲區政府[引用日期2017-07-18]
- 13. 白雲區志(1840-1995) >內容查詢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資源 第三節 水資源 .白雲區情信息庫[引用日期2018-12-08]
- 14. 白雲區志(1840-1995) >內容查詢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資源 第四節 礦產資源 .白雲區情信息庫[引用日期2018-12-08]
- 15. 白雲區志(1840-1995) >內容查詢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資源 第五節 生物資源 .白雲區情信息庫[引用日期2018-12-08]
- 16. 2017年廣州市白雲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06]
- 17. 《白雲區志》:人口-人口結構-方言人口情況(第106-107頁) .廣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22-05-27]
- 18. 景區簡介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引用日期2017-07-18]
- 19. 【圖説廣州】雲山花果九百種 春夏踏訪正當時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2-08]
- 20. 雲台織錦-雲台花園 .廣州市白雲區政府[引用日期2017-07-18]
- 21. 亞運遊廣州 六大經典景點搶先看 .網易[引用日期2017-07-18]
- 22.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7-18]
- 23. 厲害了!以後20分鐘白雲⇌花都!好玩的好吃的都在這裏!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7-18]
- 24. 廣州最適合徒步的六大景點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07-18]
- 25. 廣百大通綜合購物中心:廣州白雲區城市新地標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7-18]
- 26. 2016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百強區、千強鎮榜單出爐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10-21]
- 27. 2016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百強區、千強鎮榜單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0-21]
- 28. 白雲斬獲三個“全國百強” .廣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0-21]
- 29. 2017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百強區、千強鎮權威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0-21]
- 30. 2017年百強縣出爐:江蘇山東浙江佔半壁江山,廣東僅1縣 .網易[引用日期2017-10-10]
- 31.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發榜,廣州6區上榜,快看你家排第幾!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10-21]
- 32.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 .經濟參考網[引用日期2017-12-19]
- 33. 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1]
- 34. 中國城區100強公佈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9-25]
- 35. 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0]
- 36. 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0]
- 37.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1]
- 38.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中國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18年)》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11-23]
- 39. 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19)在京召開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榜單發佈 .中國信息產業網[引用日期2019-11-15]
- 40. 全國百強新區榜單首次發佈:廣東、江蘇最多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12-07]
- 41. 2020中國食品安全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14]
- 42. 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9]
- 43. 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20]
- 44. 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8]
- 45. 2020中國最宜置業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12]
- 46. 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13]
- 47. 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7-10]
- 48. 中國百強區發佈:深圳南山排名第一!|深圳|生產總值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9-11]
- 49.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0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11-17]
- 50. 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軍區關於命名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縣)、表彰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的決定 .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引用日期2020-12-22]
- 51. 國家衞生健康委關於命名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的通知 .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引用日期2021-01-20]
- 52. 中國百強區發佈:前十強廣東獨佔八席 27個城區GDP超2000億|深圳市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8-18]
- 53. 走進白雲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9-24]
- 54. 2021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引用日期2021-10-05]
- 55. 賽迪百強區,白雲又雙叒叕上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7-30]
- 56. 白雲區三元里街黨工委書記肖秀玲談高質量發展:緊抓舊村改造“牛鼻子” 當好白雲區“領頭羊” .金羊網
- 57. 廣州白雲站:智慧大腦樞紐站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 58. 白雲城際軌道建設加速,嵌入大灣區交通網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 59. 廣州南沙港鐵路及廣州大田鐵路物流基地開通運營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鐵路物流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60. 暢通海鐵聯運 鍛造廣州貨運“第三極”樞紐 .南方新聞網
- 61. 前進6名!白雲區躋身全國創新百強區TOP16!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3-30]
- 62. 白雲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4-07]
- 63. 2022年廣州市白雲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07]
- 64. 廣州帽峯山晉級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3-04-2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