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蕎麥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鎖定
野蕎麥是蓼科蕎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米。莖直立,具縱稜,有時一側沿稜被柔毛;葉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近戟形,兩面被乳頭狀突起,托葉鞘無緣毛;花序傘房狀,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梗與苞片近等長,中部具關節,花被片橢圓形,雄蕊較花被短;瘦果寬卵形,黑褐色,無光澤;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 
野蕎麥分佈於中國陝西、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等地區,印度、錫金、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越南、泰國均有栽培。生於海拔250-3200米的山谷濕地、山坡灌叢 [2]  喜温暖、潮濕環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屋旁、溝邊、路邊等處均可栽培。其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或分株繁殖 [3] 
野蕎麥根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淤、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肺濃瘍、消化不良、淋巴結結核、癰癤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狀。其嫩莖葉可涼拌、炒食、做乾菜、煮湯等 [4] 
中文名
天養麥、蕎麥三七(河南、廣東)、苦蕎麥(江西)、金鎖銀開(江西、江蘇、浙江)、 [1] 
外文名
wild buckwheat
植物名
野蕎麥
中文學名
Fagopyrum cymosum meisn [1] 
藥材性狀
乾燥根莖呈不規則塊狀,木質;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淤,健脾利濕
類    型
植物
異    名
金鎖銀開,苦蕎頭
木蘭植物門Magnoliophyta
木蘭綱Magnoliopsida
蓼目Polygonales

野蕎麥植物學史

野蕎麥在上海地區中藥店稱為開金鎖,系由形狀而得名。 [3] 

野蕎麥植物形態

野蕎麥
野蕎麥(5張)
野蕎麥是蓼科蕎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米,全體微被白色柔毛。主根粗大,呈結狀,橫走,紅褐色。莖直立,纖細,多分枝,具縱稜,有時一側沿稜被柔毛;淡綠微帶紅色。單葉互生,葉柄長達9釐米。上部漸短,具白色短柔毛;葉片戟狀三角形,長寬約相等;頂部葉長於寬,長7~10釐米,先端長漸尖或尾尖狀,全緣或具微波,基部近戟形;兩面被乳頭狀突起,托葉鞘無緣毛;頂端葉狹窄,無柄,基部抱莖;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脈上有白色細柔毛;託鞘抱莖。花序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梗與苞片近等長,中部具關節,花被片橢圓形,雄蕊較花被短;總花梗長4~8釐米,具白色短柔毛;花被5;雄蕊3;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呈寬卵形,黑褐色,無光澤,長約6~8毫米,先端具短尖頭,紅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 

野蕎麥產地生境

野蕎麥分佈於中國陝西、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等地區,印度、錫金、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越南、泰國均有栽培。生於海拔250-3200米的山谷濕地、山坡灌叢,對土壤要求不嚴,屋旁、溝邊、路邊等處均可栽培。 [2]  其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或分株繁殖 [3] 

野蕎麥生長習性

野蕎麥喜温暖、潮濕環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屋旁、溝邊、路邊等處均可栽培。 [2] 

野蕎麥繁殖方法

野蕎麥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或分株繁殖 [3] 

野蕎麥主要價值

野蕎麥藥用

野蕎麥根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淤、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肺濃瘍、消化不良、淋巴結結核、癰癤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狀。 [4] 

野蕎麥食用

其嫩莖葉可涼拌、炒食、做乾菜、煮湯等 [4] 

野蕎麥醫藥

用於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及肺癰、咯痰腥臭等症。
本品功能清熱解毒,臨牀用治咽喉腫痛,常配伍燈籠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熱咳嗽,或肺癰,可單用本品30g,隔水燉汁服,也可配合魚腥草等藥同用。
用於手足關節不利,風濕痛及痛經,產後瘀血阻滯腹痛等症。
本品兼有活血散瘀及祛風濕的作用,治療手足關節不利,風濕筋骨痠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絡石藤、蒼朮等藥同用;用治痛經及產後瘀血阻滯腹痛等症,可單用本品30g,加紅糖煎服。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痢疾。
【處方用名】:野蕎麥根開金鎖(洗淨,曬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15g~30g,煎服須隔水燉汁服。
臨牀用治咽喉腫痛,常配伍燈籠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熱咳嗽,或肺癰,可單用本品一兩,隔水燉汁服,也可配合魚腥草等藥同用。治療手足關節不利,風濕筋骨痠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絡石藤、蒼朮等藥同用;用治痛經及產後瘀血阻滯腹痛等症,可單用本品一兩,加紅糖煎服。
此藥過去在臨牀上應用不多,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用治肺膿瘍(肺癰),療效很好,但必須隔水燉汁煎服;如加水煎汁服,則療效不顯。經體會,本品隔水燉出的汁,味很澀,微苦,用治急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療效,可使痰液分泌檢減少,咳嗽逐漸減輕。
《全國中草藥彙編》
【臨牀應用】:
治療肺膿腫野蕎麥根切片曬乾,每半斤加水或陳黃酒1250毫升,置陶器中密封,隔水蒸煮3小時,得淨汁約1000毫升。
根據年齡和病情輕重,每次20、30或40毫升,日服3次,一般病例採用水劑;對高熱持續、臭痰排出不暢、經久不愈者用酒劑。
曾觀察232例,治癒率86.2%。
治療前大部分病例均用過抗菌素,部分病例已不發熱。
服用此藥後多數熱度回升,咳嗽增劇,隨之排出大量臭膿痰;如無併發症,可逐漸緩和而至痊癒。
惡寒發熱一般在1~2周內消失,臭膿痰排盡亦常在1~2周內。
胸痛、氣短、咯血及不能平卧等症,隨排痰量的增多而減輕。
X線透視或攝片,病灶全部吸收消失者200例,好轉者32例。
住院天數最短者5天,最長者69天,平均22天。
此藥用於治療小兒膿胸、肺炎也有一定療效 。
治療菌痢取野蕎麥根5錢,焦山楂3錢,生甘草2錢,煎服,每日1劑。
治療46例,多數1~3劑見效。
對阿米巴痢疾也有一定的效果。
治療化膿性感染初起用天蕎麥鮮葉搗敷患處,每日換藥1~2次。
如炎症嚴重,病人有惡寒、發熱、疼痛者,另用鮮葉1~2兩煎分2次服,或用乾粉3~5錢衝眼,每日2次,治療癤腫、皮膚外傷感染、急性乳腺炎、蜂窩織炎、深部膿腫等計436例,均有一定效果。

野蕎麥經濟

隨着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生活的質量在不斷的提高,野蕎麥茶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因為它是純天然的,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符合消費者的生理需求。增加消費者的健康指數。
參考資料
  • 1.    程小桂, 居文政, 戴國樑,等. 威麥寧中原花青素B2藥代動力學及臨牀應用[J]. 中國藥物與臨牀, 2013, 13(2):192-193.
  • 2.    金蕎麥 Fagopyrum dibotry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31]
  • 3.    《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編,全國中草藥彙編 上,人民衞生出版社,1975.09,第788頁
  • 4.    賀忠羣主編,甘孜州野生蔬菜資源及其利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2,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