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淏

鎖定
李淏(1619年—1659年),即朝鮮孝宗(조선 효종),字靜淵,號竹梧,朝鮮王朝第17任君主(1649年—1659年在位)。
李淏是朝鮮仁祖李倧次子,母為仁烈王后韓氏。早年受封鳳林大君,丙子胡亂期間在江華島被清軍俘虜,後與其兄昭顯世子等被押赴清朝為質。順治二年(1645年)回國,適逢昭顯世子病故,仁祖遂立李淏為王世子。順治六年(1649年)繼位,任內醖釀“北伐論”,大規模擴充財政與軍備。同時應清朝要求,兩次出兵黑龍江,配合清軍擊退俄國侵略者,史稱“羅禪征伐”。
順治十六年(1659年)去世,享年四十一歲,廟號孝宗,諡號宣文章武神聖顯仁明義正德大王(清朝賜諡“忠宣”),葬於寧陵。
全    名
李淏
別    名
鳳林大君
孝宗大王
靜淵
竹梧
諡    號
宣文章武神聖顯仁明義正德大王(朝鮮上諡);忠宣(清賜諡)
廟    號
孝宗
所處時代
朝鮮王朝
民族族羣
朝鮮人
出生地
漢城慶幸坊
出生日期
1619年7月3日(萬曆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逝世日期
1659年6月23日(順治十六年五月初四日)
逝世地
昌德宮大造殿
陵    墓
寧陵
在位時間
1649年 至 1659年
前    任
朝鮮仁祖李倧
繼    任
朝鮮顯宗李棩
主要成就
擴充財政與軍備、羅禪征伐
主要作品
《燕京有感》
《瀋陽質居中述懷》等

李淏人物生平

李淏早年生涯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五月二十二日,李淏出生於漢城(今首爾)慶幸坊,其父為綾陽君李倧(後來的仁祖),母親為韓氏(後來的仁烈王后)。 [1]  天啓三年(1623年)三月十三日,李倧發動“仁祖反正”,推翻光海君的統治,成為新任朝鮮國王,李淏也成為王子。不過他還有長兄昭顯世子李𪶁,所以他以嫡次子的身份,於天啓六年(1626年)十二月被冊封為“鳳林大君”,崇禎四年(1631年)九月迎娶仁祖反正功臣張維之女(後來的仁宣王后)。 [2]  與此同時,仁祖還在於義洞為他營建府邸 [98-99]  ,修了兩年以上,規模“極其宏麗”,時人形容為朝鮮王朝開國以來“私家未有其比”,故此舉頗受輿論非議。 [100-101] 
李淏五歲開始讀書,十歲起師從南人學者尹善道三年之久,李淏後來稱讚他“善於訓誨”,並説“予之解蒙,實賴此人之功也,予常不能忘於懷”。 [3]  有一次,李淏問他處身之方,尹善道回答:“‘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劉希夷代悲白頭翁》詩句),難道不是千古名作嗎?”李淏遂感悟到韜光養晦之道,以此處身。 [4]  十七歲時,又有西人學者宋時烈當了他的師傅。後來宋時烈成為李淏晚年的重臣。 [5] 
崇禎九年(1636年)十二月,清太宗皇太極率清軍大舉入侵朝鮮,朝鮮歷史上稱為“丙子胡亂”。鳳林大君李淏偕弟弟麟坪大君李㴭及世子嬪姜氏等王室眷屬逃往江華島。翌年正月二十二日,清睿親王多爾袞率軍進攻江華島,朝鮮防線迅速瓦解,李淏先召集分備邊司諸臣,商討對策,派李敏求去偵察敵軍,然後“披甲募兵”,在江華府城南門外遭遇清軍,迅速敗退。 [6]  多爾袞派人到城下勸降,否則屠城,李淏派尹昉前去交涉,然後決定前往清營投降,多爾袞以禮相待,在晚上與多爾袞“聯騎入城“。其後,李淏按多爾袞要求,給南漢山城中的仁祖寫信。 [7]  仁祖得知江華島失守、李淏等被俘之事後,被迫同意出城投降。正月三十日,仁祖在漢江南岸的三田渡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李淏就與其他江華島俘虜站在受降壇下西側,目睹了這恥辱的一幕。 [8] 

李淏成為儲君

丙子胡亂結束後,李淏尚不能立刻與父親團聚,而是與妻子及兄長昭顯世子一起被押送到清朝都城盛京(今遼寧瀋陽)做人質。崇德六年(1641年)八月至九月跟昭顯世子一起隨皇太極前往錦州,觀察明清松錦大戰。 [9]  李淏自稱在入質盛京之時,臣民就認為自己更賢德而歸心 [10]  ,不過也有説法是終日飲酒嬉戲,無心學問。 [11]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昭顯世子隨清攝政王多爾袞出征,李淏則於五月七日回到朝鮮,七月九日又北上清朝,並赴北京參加順治帝的登極大典。其後,多爾袞召見昭顯世子與鳳林大君李淏於武英殿,允許朝鮮人質回國。 [12]  其中昭顯世子先回,而李淏則於順治二年(1645年)正月二十六日獲准東歸。 [13] 
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六日,李淏離開北京,五月十四日,抵達漢城。 [14-15]  此前四月二十六日,他的兄長昭顯世子去世,仁祖無意按慣例立昭顯世子之子為王世孫,而打算立李淏為王世子,此舉遭到多數大臣反對,唯獨領議政金瑬和洛興府院君金自點支持。 [16]  儘管如此,仁祖在得到清朝使者的首肯後 [17]  ,還是強行於九月二十七日立李淏為王世子。 [18]  清廷則派遣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祁充格、禮部郎中朱世起等前往朝鮮,於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初三日正式冊封李淏為朝鮮國王世子。 [19-20] 

李淏即位為王

順治六年(1649年)五月初八日,仁祖病危,李淏非常悲痛,差點咬斷左手手指,幸得麟坪大君李㴭相救而沒有斷骨,隨後仁祖升遐,李淏於五月十三日即位於昌德宮仁政門,是為孝宗。 [21]  清廷派遣户部啓心郎布丹、侍衞撒爾岱攜誥命、冕服等物前往朝鮮,於九月初七日正式冊封孝宗為朝鮮國王 [22] 
孝宗繼位之初,朝中掌權的西人黨分為四黨,分別是洛興府院君金自點為首的洛黨、原平府院君元斗杓為首的原黨(以上由勳西派分化而來)、金集等“山林”儒者勢力為首的山黨和金堉等漢城政界官僚為首的漢黨(以上由清西派分化而來)。其中勢力最強的是洛黨。孝宗即位後,起用山黨人士,任命金集為禮曹參判、大司憲,宋浚吉司憲府執義,宋時烈為司憲府掌令,還召見了已經隱居的斥和派重臣金尚憲,展現了與仁祖朝迥然不同的氣象。另一方面,山黨對仁祖反正功臣勢力的彈劾也開始了,金自點被流放,元斗杓被罷官。其後山黨和漢黨又圍繞實施大同法和選拔人才的問題而產生矛盾,孝宗選擇支持金堉為首的主張大同法的漢黨,其深層次原因可能在於山黨想給愍懷嬪翻案,危及孝宗的王權合法性。 [23]  到順治七年(1650年)二月,金尚憲、金集、宋浚吉、宋時烈等山黨人士全部離開朝廷。 [24] 
另一方面,孝宗在對清關係上也進行調整。仁祖末年,金自點為首的親清派洛黨專權,強制要求所有場合使用清朝年號。孝宗繼位後,接受弘文館應教趙贇之建議,不在仁祖玉冊、志石中寫入清朝年號,傳遞出反清的信號。 [25]  另一方面,他開始醖釀“北伐論”,計劃配合中原反清勢力,武力推翻清朝,恢復明朝,並一雪丁丑下城之恥。他即位後,有空就在昌德宮後苑練習騎射功夫,操練青龍刀、鐵鑄大椎等兵器,並求將才若渴。 [26-27]  他曾在經筵中強調漢武帝能雪平城之恥,故優於漢文帝,由於在儒家史觀中,漢文帝的評價高於漢武帝,所以他的這席話遭到在場儒臣的反對,但也有人悟出了“北伐”的深意,如宋時烈在順治六年(1649年)八月所上封事中提出“修政事以攘夷狄”的主張,就是對孝宗“北伐論”的迴應。 [28] 

李淏鞏固統治

金自點被流放後,其心腹譯官李馨長密告清朝,稱孝宗罷黜親清舊臣、起用斥和士人,並密謀反清,還送去了不寫清朝年號的仁祖長陵志文文本作為證據。 [29]  恰好此時孝宗上奏彙報“倭情”,請求允許朝鮮修築城池、訓練士兵來防備日本,同時又請求將漂流漢人船隻送到倭館,惹惱了清朝。 [30]  清攝政王多爾袞派祁充格等六名使臣去敲打朝鮮,是為順治七年(1650年)春的六使詰責事件。史載當時“人情震懼”、“朝野洶洶”,傳言清兵壓境,孝宗聽説後也“大驚憂,達夜不寐”。他起用已被罷官的元斗杓為遠接使,領議政李景奭也自告奮勇,前去義州偵察情況。結果清使雷聲大雨點小,只問了築城一事,最後以李景奭和撰寫“倭情”奏文的趙絅被流放白馬山城了結。清使還順便為多爾袞提親,孝宗遂以王族錦林君李愷胤之女為自己的義女,封為義順公主,嫁給多爾袞。一場外交危機得以化解。 [29] 
順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仁祖後宮趙氏詛咒案東窗事發,孝宗趁機挖出了金自點為首的陰謀集團,粉碎了他們的未遂政變。金自點從流放地光陽押赴漢城,凌遲處死廢貴人趙氏被賜死,孝宗由此鞏固了王權。孝宗以漢黨金堉、鄭太和輪流為領議政,主導政局,同時輔以原黨及南人的勢力,這一政治格局維持到孝宗末年。 [23] 
孝宗穩固了權力以後,為了實現北伐目標,積極擴軍練兵,充實財政與軍備,實行了推刷奴婢、營將制等政策,但收效不大。更嚴峻的現實是在小冰河期的環境下,孝宗統治下的朝鮮天災頻仍,連續六七年糧食歉收,引發饑荒 [31]  ,到順治十五年(1658年)更是到了“風旱饑饉,近古所無”的地步。 [32]  同時,他以北伐為目標的財政與軍事計劃不僅難以落實,也遭到大多數大臣的反對。順治十二年(1655年)孝宗為慈懿王大妃趙氏(莊烈王后)營建萬壽殿時,曾召見了一些家屬死於丙子胡亂的大臣,稍微透露北伐之意,但都“皆邈然無以為意”。 [33]  因此,孝宗後期經常嘆息“日暮道遠”,流露出深深的挫敗感。 [34-35] 

李淏齎志以歿

孝宗賜宋時烈密札 孝宗賜宋時烈密札
順治十五年(1658年),孝宗所倚重的能臣金堉病重,九月去世。孝宗對於其他重臣不甚滿意,認為元斗杓“不無其才,而氣質素欠從容,似難為精細之事”,沈之源“賢而無才”,李厚源“多病不出”,鄭太和雖然“有智有慮識事務”,但“不欲擔當重事”。 [36]  所以在當年九月,孝宗重新起用宋時烈宋浚吉等“山黨”士人,提拔宋時烈為吏曹判書,宋浚吉為大司憲,後擢為兵曹判書。順治十六年(1659年)三月十一日,孝宗單獨召見宋時烈於昌德宮熙政堂,和盤托出他北伐的抱負。孝宗自信“熟知彼中形勢及山川道里”,因此對清朝沒有“畏懾之心”。他的北伐論是建立在“滿清崩潰論”的基礎上,即他判斷“彼虜有必亡之勢”,依據如下:
  • 皇太極兄弟眾多,順治帝兄弟稀少;
  • 皇太極時人才濟濟,順治帝時都是庸劣之輩;
  • 皇太極時崇尚武事,順治帝時日益漢化,武事漸廢;
  • 順治帝“雖曰英雄,荒於酒色已甚,其勢不久”。 [33] 
他認為北伐的可行性在於:
  • 中原豪傑義士會羣起響應;
  • 滿清不尚武事,遼瀋防備空虛;
  • 朝鮮向清所貢歲幣都在遼瀋,北伐期間可資軍用;
  • 丁卯、丙子胡亂中有數萬朝鮮俘虜,可為內應。 [33] 
因此,孝宗計劃在十年內培養精鋭鳥銃兵10萬人,等待清朝內亂,然後出兵直抵山海關外,強調“大概今日事,於吾身不能有為,則將不能有為矣”,並認為大臣們都反對北伐,只有宋時烈才是唯一值得共同商議北伐的人。 [33]  宋時烈雖然也高唱“內修外攘”,但認為“內修”是“外攘”的前提。他在《丁酉封事》中指出要北伐首先在於“正君心”,不贊成急進的財政與軍事計劃。 [37]  在接受孝宗單獨召見時,仍然大談“格、致、誠、正”才是當務之急,強調“養民足食”;而孝宗則一心“養兵”,將“養兵”與“養民”的協調擱置一邊,將來再議,因此君臣二人看似魚水相得,實則同牀異夢。 [38] 
這次召見不久後的三月二十六日,孝宗夢見金自點提劍闖入寢宮。 [36]  四月,孝宗的鬢角就長了膿包,不久蔓延臉部,以致不能開眼。 [39-40]  順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初四日,醫官申可貴給孝宗臉部施針灸時不慎扎進血管,血流不止,孝宗隨即升遐於昌德宮大造殿,享年四十一歲。 [41]  死後廟號孝宗,諡號宣文章武神聖顯仁大王(後加諡為宣文章武神聖顯仁明義正德大王),葬於寧陵。清朝賜諡“忠宣”,朝鮮內部不用。世子李棩繼位,是為顯宗。 [2] 

李淏為政舉措

李淏政治

  • 壓抑朋黨
孝宗對朋黨之爭深惡痛絕,他感嘆道:“我國朋黨之害久矣!至於他國之人,亦言我國之有朋黨,不亦可愧乎?” [42]  因而他在位時大力壓抑朋黨。順治九年(1652年),他以結黨為由流放了趙錫胤、申弘望二人 [43]  ;順治十二年(1655年)以“朋比無君”為由,拒絕任命洪處尹為議政府舍人,以致推薦洪處尹的三政丞不得不上疏請罪。 [44]  由於孝宗堅決反對朋黨之爭,所以他在位時,黨爭並不嚴重。
  • 鉗制言路
孝宗初年,一度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然而不久就逐漸打壓台諫,鉗制言路。趙錫胤在順治八年(1651年)上疏指出孝宗“拒諫之病已痼,少有觸忤,輒加摧折,嚴辭峻批,至有臣子所不忍聞者。以此直氣銷沮、台閣索然,人之避言地如避荊棘”,即言官只要稍微忤逆孝宗,就會遭到孝宗嚴厲指責。 [45]  兩年後,孝宗以災異下教求言,黃海道觀察使金弘鬱上疏為愍懷嬪伸冤,被孝宗杖殺,以致後來孝宗下教求言時,“大小臣僚絕無進言者”。 [46] 
  • 行時憲曆
孝宗年間,宗主國清朝已經採用了由西洋傳教士湯若望所創的《時憲曆》。孝宗多次派觀象監日官金尚範前往清朝學習《時憲曆》,並於順治十年(1653年)正式通行《時憲曆》,直到朝鮮高宗建陽元年(1896年)採用陽曆為止。 [47] 

李淏經濟

  • 行中國錢
順治七年(1650年),領中樞府事金堉請求在平安道地區通用中國銅錢,因為這樣既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又能節省鑄幣經費,孝宗採納,於是金堉將其出使清朝時換來的15萬文中國銅錢投入使用。 [48]  此舉為朝鮮王朝正式使用中國銅錢之始。中國銅錢在平安道一帶流通效果不錯,於是孝宗又在翌年採納户曹判書元斗杓的建議,向遼東清商追加了130餘萬文中國銅錢。 [49]  中國銅錢隨即普及於漢城一帶,以致影響到原定的用年貢倭銅鑄造朝鮮銅錢的計劃。 [50-51]  然而中國銅錢的廣泛使用導致物價上升,反對之聲也不斷高漲,於是孝宗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停止中國銅錢的流通。 [52] 
  • 行大同法
孝宗年間繼續推行光海君時期創立的代貢收米、按田結算的“大同法”。大同法此前只適用於京畿道江原道,仁祖曾一度推廣到忠清道全羅道,但遭到當地兩班反對而未果。孝宗採納金堉之建議,於順治九年(1652年)在忠清道全境、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全羅道沿海各邑實行大同法。 [53] 
  • 設店收税
孝宗為了擴充財政收入,於順治八年(1651年)批准實行開放礦山採掘的“設店收税法”,即朝廷在礦產地設置冶煉場(稱為“店”),允許民間人士此僱傭工人進行開採和冶煉工作並向朝廷納税。 [54]  此舉目的在於吸引富商大賈投資開礦,但剛實行時效果不顯著,直到三十餘年後的朝鮮肅宗年間才開始見效並實行“別將制”(“別將”即各店負責收税者)。 [55] 
  • 推刷奴婢
孝宗發現《各司奴婢案》所登載的19萬名公奴婢中繳納身貢的只有27000人,於是在順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設立推刷都監,以搜捕逃亡的公奴婢。孝宗向各道派遣御史,在守令的協助下追回奴婢。對於自首的奴婢,免除以前所欠身貢;對於舉報奴婢的貪官污吏,則赦免其以前罪行。經過三年的“推奴”政策,共得新舊公奴婢297163人,其中實貢奴婢139298人。 [56] 

李淏軍事

  • 擴充軍隊
孝宗以“北伐”為國是,全面推進擴軍計劃。順治七年(1650年),他任命李時昉為守禦使,負責整頓拱衞京畿的守禦廳,下設廣州南漢山城)、楊州、竹山、原州四營,以加強京畿地區的防衞力量。順治九年(1652年)將守禦廳下屬的牙兵改編為炮手(鳥槍手)和射手。 [57] 
順治八年(1651年),孝宗任命李浣為御營大將,負責整頓和擴充中央軍御營廳。到第二年,御營軍就發展到正軍21000人,並且在御營廳設置騎兵及“別破陣”(炮兵)。 [57] 
順治十年(1653年),孝宗移拜李浣為訓練大將,又對另一支中央軍——訓練都監進行整頓和擴充。當時訓練都監兵約5000人,李浣在一年時間裏擴充到7000餘人。孝宗還計劃將訓練都監兵擴充到10000人,不過因財政困難而未能實現。 [57] 
孝宗對作為國王親兵的禁軍也進行改編,將原有的禁軍三衞——內禁衞、兼司僕、羽林衞合併為“內三廳”,設左、右別將以統管,同時將600餘名禁軍全部改編為騎兵,並計劃將禁軍擴充到1000人。此舉主要是為了牽制和削弱由親貴大臣統領的另一支國王近衞軍——扈衞廳。 [57] 
  • 營將制度
對於地方軍,孝宗實行仁祖朝有名無實的營將制度,即從中央派遣營將來訓練和指揮地方軍。順治十一年(1654年),孝宗接受兵曹判書元斗杓之建議,向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派遣營將。北方各道則以守令兼任營將、以免被清朝發現。 [57] 
  • 研製火器
《哈梅爾漂流記》中孝宗接見哈梅爾一行情景 《哈梅爾漂流記》中孝宗接見哈梅爾一行情景
順治十年(1653年),從巴達維亞前往日本長崎荷蘭人哈梅爾一行64人在海上遭遇颱風,還剩36人漂流到濟州島。孝宗派遣仁祖朝漂流並歸化朝鮮的荷蘭人樸燕去濟州島調查,然後送至漢城,孝宗召見了他們,發現其中很多荷蘭水手擅長火器,便把他們強行留在朝鮮,編入禁軍,為朝鮮的火器開發事業服務。 [58]  後來他們中有人找到清朝使臣請求帶他們離開朝鮮,孝宗通過賄賂清使而掩蓋了此事,並將哈梅爾等轉移到更偏遠的全羅道安置。在哈梅爾等人的協助下,朝鮮于順治十三年(1656年)研製出新制鳥銃,有人推測可能是燧發槍(哈梅爾一行於顯宗年間陸續逃回或被遣返日本)。 [59-60] 
孝宗年間,朝鮮還克服了不會操作大炮的短板,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創設名為“別破陣”的炮兵部隊,共計511人,歸御營大將柳赫然掌管,從此朝鮮有了炮兵兵種。 [60] 

李淏外交

  • 對清朝
孝宗年間,在表面上仍然履行對清朝的朝貢義務,同時延續仁祖朝慣例,向清朝彙報“倭情”。然而,第一次彙報“倭情”後就引發了順治七年(1650年)春的“六使詰責事件”,造成朝鮮朝野恐慌,雖然是虛驚一場,但此後朝鮮不再向清朝彙報“倭情”。同時,孝宗還接受清攝政王多爾袞的提親,將一名遠房王族女子封為義順公主,作為自己的養女嫁給多爾袞,以緩和與清朝的關係。 [29] 
順治八年(1651年),隨着多爾袞的去世,清朝對朝鮮的干涉大幅減少,使孝宗得以準備北伐事業。後來,由於沙皇俄國殖民者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清朝又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和順治十五年(1658年)兩次徵調朝鮮炮手(鳥槍手)到清朝境內同與俄國哥薩克作戰,孝宗亦服從清朝調遣,先後派邊岌率100人和申瀏率200人去清朝作戰,都得勝凱旋。朝鮮歷史上稱之為“羅禪征伐”。 [61] 
孝宗內心對清朝是非常敵視的,他感嘆如果不是年年朝貢,朝鮮的財政狀況也不會如此糟糕。 [62]  此外他更是積極醖釀北伐論,計劃在自己五十歲前與清朝決戰。 [33]  在對待漂流到朝鮮的漢人(“漂漢”)的問題上,孝宗也儘可能地保護漢人、避免把他們送到清朝。順治七年(1650年),孝宗曾欲將“漂漢”送入日本,由於領議政李景奭在六使詰責事件期間泄露給清朝使臣,導致“漂漢”被轉送入清朝,最後全部處死。順治十年(1653年),又有一羣已剃髮的漢人商船漂流到濟州島,領議政鄭太和主張依前例送入北京,孝宗雖有不忍,但仍聽從鄭太和的意見。弘文館副校理閔鼎重上疏反送清,孝宗以李景奭泄露一事指出:“耽羅漂漢,雖無爾言,予亦惻然。大義不須言,求之人理,實所不忍。前日我國之人不能善處,束縛天朝赤子,投諸虎狼之口,竟至斬殺無遺,予常痛恨。今又以此輩驅送彼中,予豈忍此乎?但念既不能善處,則雖以煦煦少仁,掩置不送,其在國家之計,漏泄之患,亦不可不慮。”閔鼎重又主張將“漂漢”送入濟州島,孝宗則表示以後遇到“漂漢”,不報給地方兵使,而直接密報給備邊司,再由朝廷處置,以免泄露之患。以這次事件為契機,孝宗確立了朝鮮王朝對“漂漢”的政策。 [63] 
  • 對日本
孝宗志在北伐滿清,為了穩住後方乃至聯合日本,採取對日友好的政策,即“孝廟朝有北伐之志,厚待南鄰”。 [64]  順治十二年(1655年),孝宗派遣趙珩為首的通信使,赴日本祝賀德川家綱徵夷大將軍之職。但孝宗同時也認為“"日本雖與我修好,其實不可信也”,對日本仍保持警惕。 [65] 

李淏歷史評價

  • 宋時烈:嗚呼!我大行大王以聰明睿智之聖,有傾否濟屯之志,臨御十年,克勤克恤,未嘗一日或怠。……嗚呼!自三代以後,治不本於學,故道術為天下裂。惟王遜志來修,以御家邦,故駸駸乎王道之純;三代以下,惟功利是尚,故多愧於天理民彝,惟王正誼明道,無所計較,故聖志克定,卓然如青天白日。罔曰不克,罔曰民寡,惟厥心厥事,是既是慎,常有日暮道遠之嘆。……其沉機妙算,有非人人所可窺測者。尤好宋儒書,有以心學説進者,即授筵臣訂正曰:“得無或悖於程、朱否?"蓋秉天理、明聖學、正王法、伸大義,以繼春秋大一統之業,以承聖考道心之傳,而以不負皇天生聖之意者,豈非建天地而不悖、質鬼神而無疑者乎?世無知德者,固不能象成歌詩,疏越薦誠,使人愀然如復見乎盛德之容。然以經傳所載模像而蠡管之,其乃武乃文,祖乎堯;孝弟盡道,宗乎舜;儉勤惡旨酒,法乎禹;不邇聲色、改過不吝,效乎湯;視民如傷、卑服即功,師乎文王;發揚蹈厲,恐不逮事,象乎武王;自漢以下,則恢廓大度,高祖如之;重厚直温,光武同之;信義彰著,昭烈近之;弧矢鐵柱、窹寐豪英而齎志不伸,惜乎宋孝宗似之,此則時勢然也。 [35] 
  • 順治帝:爾朝鮮國王李淏,孝友宜家,恭勤治國,箴銘日儆,圖史時親。不墜前徽,彌大箕裘之業;有嘉儀物,更昭翊戴之忱。凜予一人,明威輯寧東土;撫數千裏,版宇保乂王家。方期樂善以遐齡,詎意嬰痾而奄逝!茲聞告訃,憫悼良深。念昔入侍太宗文皇帝,服事輸誠,小心翼翼,太宗文皇帝俯垂愛育,恩禮有加。朕撫今追昔,彌增軫惻,特賜祭賻,諡曰忠宣。 [66] 
  • 李祘:①粵我孝宗大王,膺千一之運,際百六之會,險阻艱難之備嘗,動忍增益之有自。日暮途遠,大義彌章。左海而東魯,鱗介而冠裳,永有辭於天下後世。 [96]  ②孝廟奮發大志,治法政謨,一洗漢唐之陋,而其所與經綸謀畫者,率皆巖穴宿德之士。若改玉以後,勳貴諸公一向任事,則規模必不能如是之光明正大矣。 [97] 
  • 金澤榮:王寬仁恭儉,有君人之度……然短於才略,十年之間,無一表見 [67] 
  • 黃枝連(中國香港學者):由於意識形態、種族主義、文化沙文主義、民族主義以及個人遭遇等等因素所形成的一層又一層的偏見,孝宗國王根本不能實事求是,對於當前的形勢,做出科學的分析……孝宗和宋時烈既然是生活在自己塑造出來的一種孤芳自賞、不成功便成仁的主觀世界中,他們當然不會、也不敢追問自己所維護的確是真理、正義、歷史大勢之所在嗎?他們只能説,相信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絕對正確的——正確到那麼一個崇高的程度,則整個朝鮮國家、朝鮮民族也要做他們的陪葬品呢! [68] 
  • 李離和(韓國學者):孝宗洞悉了仁祖的意志、朝廷的氛圍與(昭顯)世子的動靜,迎合大勢,從而得到王位。他登上王位後,毫不留情地斷然實行事大慕華政策。而且孝宗還同徹底的儒教教條主義者宋時烈一起高舉北伐論,只靠名分與事大為生,而這也是確立政治基礎的方法。姑且來對比下昭顯世子和孝宗,可以説前者是實利派,後者是名分派,前者開放,後者封閉,前者進步,後者保守,前者志在學問,後者志在權力。 [69] 
  • 車文燮(韓國學者):孝宗是一位平生專念北伐、努力擴充軍備的君主。但不僅國際局勢沒有好轉,而且作為後盾的財政也虧空,所以朝臣們主張現實的財政重建優先於軍備,與孝宗意見不合,這種乖離現象不時出現,而北伐之意也未能實現。 [53] 
  • 李成茂(韓國學者):孝宗一方面樹立國防優先論、追求武治主義,另一方面否定道學政治和朋黨論,追求強力王權。在這一過程中,孝宗面臨着失去西人、南人乃至在野士林支持的危機。重用宋時烈,就是解決這種難題的策略。歸根結底還是要貫徹對專制王權的追求,與臣僚勢力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孝宗暴死可以理解為臣僚們企圖牽制王權的非常手段。主治醫生申可貴可疑的出現與他所開出的處方不能排除是受人嗾使的。結果,孝宗可疑的死亡不僅意味着“現實”與“名分”、“進步”與“保守”的對立,也意味着北伐的挫折。 [70] 

李淏軼事典故

李淏質居逸聞

實錄記載,昭顯世子與孝宗在北京期間,清人送給他們金、玉、彩帛,只有孝宗謝絕領受,並請求替換為朝鮮俘虜,受到清人的讚歎。 [1] 
昭顯世子和孝宗在清朝做人質時,他們的表伯具仁垕曾舉薦八壯士來保護他們,分別是樸培元、趙壤、申晉翼、張愛聲、吳孝誠、金志雄、樸起星、張士敏。孝宗回國時,他的兒子李棩(後來的顯宗)不肯坐轎,無論誰背都會哭,唯獨吳孝誠背就不哭,於是吳孝誠揹着李棩徒步走了幾千裏,衣背全部腐爛。其後孝宗命令畫八壯士像於屏風,其中吳孝誠就是揹負李棩的形象。孝宗即位後,仍命八壯士當自己的貼身侍衞,並且子孫世襲。有一天,孝宗在便殿宴請吳孝誠,酒酣後打算召他把臂共語,以示親暱,吳孝誠頓首謝絕,孝宗大怒,舉起長琴砸向他的右臂,導致吳孝誠右臂折了。其後孝宗悔悟,愈發寵愛。 [71] 
野史記載,孝宗在清朝做人質期間,皇太極召見他和昭顯世子時,昭顯世子嚇得不行,而孝宗則神情自若。後來孝宗回國,多爾袞問他有沒有什麼要求,孝宗請求歸還朝鮮俘虜,多爾袞聽從。孝宗下台階時,先看看地上,然後又回顧殿上再離開。多爾袞左右的人説:“朝鮮王子到處看,肯定不懷好意,請殺了他!”多爾袞笑着説:“我也觀察他面相很久了,前面很好,但背面不如前面,他就算想有所作為,也活不了多久了!”果然孝宗還沒北伐就死了。 [72] 

李淏修身齊家

孝宗還是鳳林大君時,沉溺美酒,無日不醉,等他當了王世子以後,就戒了酒。順治十三年(1656年)春,莊烈王后賜酒於孝宗,孝宗不能不喝,由於長時間沒喝酒,孝宗喝了後覺得味道很差,就跟苦藥一樣。 [73] 
孝宗治家嚴格。淑徽公主曾請求賜給一件繡裳,孝宗説:“我正統治着這個國家,要率先示範儉樸,怎麼能讓你穿着繡裳!我死之後,等你母親當了大妃,你再穿也不遲,人們也不會太過責怪。” [74]  還有一次,女婿東平尉鄭載侖侍奉孝宗吃午飯,將水澆在米飯裏,以致飯多不能吃完,亦受到孝宗責備,而孝宗本人總是將碗裏的飯吃得一粒不剩。 [75]  孝宗有六個女兒,其中一個庶女淑寧翁主常常得不到孝宗的恩賜,仁宣王后看不慣,便掏出自己的私財來賞給淑寧翁主,據説孝宗的用意是讓仁宣王后能夠施恩於翁主,從而讓翁主感戴嫡母。 [92] 
孝宗在朝鮮國王中以友愛兄弟著稱,他自幼讀書“見帝王骨肉之變,輒掩卷而嘆” [1]  ,即位後“友愛之篤,處變之善,誠三代以後所未見也”。 [93]  其中尤其善待兩個庶弟崇善君李澂和樂善君李潚,因此孝宗的公主們和宮人都不敢在背後議論崇善君和樂善君。 [90]  順治十五年(1658年),濟州島進貢了一匹好馬,人們稱讚為“龍種”,推測孝宗可能會賜給自己的女婿益平尉洪得箕或東平尉鄭載侖,結果孝宗卻賜給了崇善君李澂,領議政鄭太和(鄭載侖之父)稱讚“真盛德事也”。 [76]  顯宗繼位後,亦遵從父意,厚待崇善君和樂善君。 [90]  此外,對於自己的侄子(麟坪大君李㴭的幾個兒子、昭顯世子之子慶安君),孝宗也視如己出,常常召自己的兄弟、侄子、女婿到宮中歡聚一堂,並要求所有王孫、駙馬的衣服鞍馬必須相同,不得有高下之分,並常常告誡他們“務相愛護,不失和氣”。 [91] 

李淏談論明亡

孝宗親歷明亡清興,注重吸取明亡的教訓,他談到明朝滅亡時,“慨恨不已”。 [77]  他説:“以大明之亡觀之,崇禎皇帝之事,聞諸華人,則皆曰外無遊畋之娛、內無苑囿之樂,凡可以亡國之事,一無有之。而終至於覆亡,蓋由明察二字之不能盡其道也。以此論之,誠可懼也。”又説:“崇禎之亡也,朝臣無一人死節,從死者只一內官,良可羞也!予觀大明之制,使人執兵而侍,羣臣奏事,不合於意則撲殺之,且設東、西廠,以宦官主之,天下事皆由此出,跡其所為,亡國已晩矣!” [2] 

李淏暴死凶兆

順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世子李棩得了瘧疾,十多天來無論針灸、藥物還是符籙都無效,有人説嚇一嚇就好了,孝宗便命世子站在澄光樓下,讓宮女偷偷帶着陶甕上樓,然後從樓上扔下,然後讓幾十人拍手跳腳,齊聲高喊:“有宮女跳樓死了!”整個王宮為之震動,聲音傳到很遠。有一個金姓老宮女憂心忡忡地説:“我歷經四朝,宮中即便出事,也該鎮靜,現在沒事卻故意弄成有事的樣子,這是不祥之兆啊!”沒過多久孝宗暴死,宮中又重演了驚慌的一幕。 [78] 

李淏帶回華人

孝宗在清朝做人質時,有九個被清朝俘虜的明朝人被安排為他的奴僕,孝宗與他們共謀伐清雪恥,後來回國時將這九人帶到朝鮮,史稱“九義士”。這九人分別是:
姓名
籍貫
在韓後裔人數(1985)
王以文
濟南
800
楊福吉
179
馮三仕
361
王文祥
無後
裴三生
無後
無後
黃功
619
柳溪山
大同
無後
鄭先甲
871
孝宗死後,北伐計劃流產,“九義士”後裔充當大報壇守直官,並在京畿道加平郡的朝宗巖建立大統廟,供奉明太祖(後加上神宗、毅宗)及九義士,在朝鮮的尊周思明活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79] 
除了九義士以外,孝宗還帶來了一個叫孟永光(又作孟英光)的中國畫師。這名畫師是紹興人,當時也在瀋陽,孝宗命他畫《勾踐棲會稽圖》,後來帶回朝鮮,成為朝鮮宮廷畫師,畫了不少屏風,幾年後回到中國。 [80-82] 

李淏人際關係

關係
稱號
姓名
備註
父母
父親
朝鮮仁祖
李倧

母親
韓氏

妻妾
王妃
張氏
新豐府院君張維之女,初封新安府夫人
嬪御
李氏
孝宗年間僅為淑媛,肅宗年間尊為安嬪
子女
兒子
李棩
仁宣王后所生
大君

仁宣王后所生,崇德七年(1642年)早夭 [83] 
大君

仁宣王后所生
女兒
淑慎公主
李氏
仁宣王后所生,順治二年(1645年)卒 [94]  ,時年十一歲,肅宗追贈淑慎公主 [95] 
李氏
仁宣王后所生,嫁益平尉洪得箕
李氏
仁宣王后所生,嫁青平尉沈益顯
李氏
仁宣王后所生,嫁寅平尉鄭齊賢
淑靜公主
李氏
仁宣王后所生,嫁東平尉鄭載侖
淑敬公主
李氏
仁宣王后所生,嫁興平尉元夢鱗
李氏
安嬪李氏所生,嫁錦平尉樸弼成
郡主
李氏
仁宣王后所生,順治元年(1644年)夭折於回國途中 [84] 
養女
李愛淑
朝鮮成宗玄孫錦林君李愷胤之女,嫁清攝政王多爾袞
(以上參考資料 [35] 

李淏主要作品

《列聖御製》收錄孝宗詩100首、文29篇。其中代表作有《瀋陽質居中述懷》二首 [85]  、《燕京有感》 [86]  等。

李淏後世紀念

寧陵是朝鮮孝宗和仁宣王后的合葬墓,位於韓國京畿道驪州郡。寧陵為同原上下陵,是在一個山坡上按上下方向修建的陵。寧陵開始位於京畿道九里市東九陵,後在顯宗時期遷移到了現在的位置。 [87] 

李淏影視形象

類型
名稱
年代
飾演者
電影
1963年
張勳
2016年
電視劇
1981年
朝鮮王朝500年-南漢山城
1986年
2010年
2012年
2013年
金株英
2015年
以上部分參考資料 [88-8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