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畫譜》是北宋宣和(1119~1125)年間由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繪畫作品的著錄著作。
- 書 名
- 宣和畫譜
- 作 者
- 北宋官方政府
- 創作年代
- 北宋
- 文學體裁
- 著錄
- 卷 數
- 20卷
- 成書時間
- 宣和庚子(1120)
宣和畫譜內容簡介
編輯《宣和畫譜》雖屬於著錄性質之書,但從其對每門畫科的敍論和每位畫家的評傳來看已大大超出了著錄的範圍而具有繪畫史論的性質。因此,可以説此書不但是宋代宮廷所藏繪畫品目的記錄著作,而且還是一部傳記體的繪畫通史。書中的藝術觀點及對畫家的評論與宋代畫院品第標準是一致的。對於作品的要求,提倡“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筆韻高簡為工”,更強調立意和格調。但書中對繪畫發展的綜合概括論述較為薄弱,只記錄作品的題目而不加説明,則過於簡略。加之鑑別去取有時難免欠精,致使真偽相雜。該書對於研究北宋及其以前的繪畫發展和作品流傳仍有着一定的史料價值。
[1]
宣和畫譜歷史背景
編輯《宣和畫譜》,20卷,成書於宣和庚子(1120)。書中共收魏晉至北宋畫家231人,作品總計6396 件。並按畫科分為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10門。每門畫科前均有短文一篇,敍述該畫科的起源、發展、代表人物等,然後按時代先後排列畫家小傳及其作品。此書不僅是宋代宮廷繪畫品目的記錄,而且還是一部傳記體的繪畫通史。主張繪畫的社會教育作用。雖然本書存在不少缺點,但仍是一部繪畫著錄方面的重要典籍,對於研究北宋及以前的繪畫發展和作品流傳,仍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宣和畫譜作品內容
編輯全書共20卷,著錄宋徽宗時宮廷所藏的魏晉以來歷代繪畫作品,共計畫家231人,作品6396件。按題材分為10門:道釋49人,人物33人,宮室4人,番族5人,龍魚8人,山水41人,畜獸27人,花鳥46人,墨竹12人,蔬果6人。 此書的體例是每門先作敍論,其次是畫家評傳,包括籍貫、仕履、才具、學養、擅長、故實等,傳後再具列作品目及件數。
[2]
宣和畫譜作品特色
編輯2. 宋人沒有唐人因國勢強盛而自然生出的氣度,而以傳統的夷夏觀立論,不無歧視之意。但遊牧民族在與漢族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中卻經常處於優勢地位。北宋經濟文化高度發達,但武力不濟,就在《宣和畫譜》成書不久後,女真南侵攻破開封,徽宗與欽宗都成了金兵的俘虜,大量文物被焚或被掠,“尊華夏化原之信厚”成了極大的諷刺。
3. 山水論述中表現了其受文人畫影響的特點。所列名家中將郭熙與王詵二人共列,既反映出此文作者的進化觀,也可看出取郭、王二人,是承認了院畫與文人畫結合的作品風格,後面所評的或失之工或失之拙,可也證工、拙之間且富文人氣的作品最為所尚。
6. 《宣和畫譜》還常引儒家經典論述用來體現其權威性,目的是為提高繪畫作為“小道”的地位。因為我國古代以文體定尊卑的觀念根深蒂固,“藝”更在“文”之下,所以在作者看來提高繪畫的地位就是提高畫家的地位。
7. 另外,雖説畫院最重形似,而《宣和畫譜》論畫則貫穿着神似高於形似的思想,透出以“氣韻生動”為標準來衡量繪畫高下之意。
宣和畫譜作品意義
編輯《宣和畫譜》產生的時期,正值北宋畫院制度最完備,院畫創作達到高峯之時,也是最高統治者對歷代繪畫名作盡力蒐羅、庫充最富的時期。憑藉這種種條件,才成就了這一著作,作為官方之著,理論的創新或許不算多,而其著錄之完備,篇幅之大,卻不失為鉅著,對了解、研究繪畫史有不可忽視的功用。
宣和畫譜作品目錄
編輯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 參考資料
-
- 1. 《宣和畫譜》 -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7-20]
- 2. 《宣和畫譜》 .知網百科[引用日期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