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民國曆史

鎖定
辛亥革命邁開了中國民主政治的第一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國同盟會十六字綱領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先生將它闡釋為民權主義,後來又明確宣佈,“國家之本,在於人民”。 [2]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還確立了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請願、訴訟、選舉與被選舉等權利,這是對民權主義的深化與發展。孫中山先生還對民權的實施路徑進行了設計,從建立國民政府逐步過渡到人民主政,最後實行五權憲法 [2] 
中華民國在1945年光復台灣(以及福建周圍的部分島嶼)。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歸中國版圖。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之久的台灣島迴歸祖國。 [1] 
中文名
中華民國曆史
時間範圍
1912年 至 1949年

中華民國曆史中國國情

中華民國曆史社會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1日南京成立,不久清朝末帝發佈《退位詔書》,中華民國正式推翻清朝成為中國新的政權。在袁世凱孫文議和後,首都遷至北京,這個時期被稱為北洋時期。袁世凱企圖破壞國會,暗殺主要政黨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使政治陷入亂局。之後發生洪憲帝制與溥儀復辟,使民國政體受到考驗;後期軍閥割據,動盪不安。1926年中國國民黨組成國民政府發起北伐後大致統一全國,首都遷至南京。期間內憂外患不斷,由於日本入侵,1937年1945年間與日本全面爆發戰爭(詳見抗日戰爭與二戰)。抗戰勝利後,1947年頒佈憲法,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華民國曆史一戰的影響

中華民國全圖 中華民國全圖
1917年中國對德宣戰,希望可以重奪失去的領土。但是1918年北京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一項秘密協定,中國承認了其對山東的統治。當凡爾賽條約確定日本獲得在中國山東的權利以及北京這個出賣領土的行為被公諸於眾後,國內一片譁然。1919年5月4日,大量的學生上街遊行示威反對北京政府和日本,這就是後來被認為是民族覺醒的五四運動。由五四運動激發的新文化運動從1917年延伸至1923年。1919年5月4日的學生示威遊行是新文化運動的起點,這場由愛國學生髮動,以政治熱情、學生運動以及打破宗教崇拜和由知識分子改革派領導的各種思潮,發展成一個民族覺醒的運動。這次運動,後世歷史學家普遍稱之為“五四運動”或“新文化運動”。這兩個詞通常作為同義詞使用。

中華民國曆史國共合作

國共合作 國共合作
運動重新點燃了當時處於低潮的共和革命。1917年,孫中山通過與南方的軍閥合作成為當時在廣州的南方軍閥的大元帥,稱為護法運動。1919年,孫中山重組國民黨以反對當時的北京政府。北京政府當時仍然具有合法性並與西方世界有聯繫。到1921年,孫成為南方政府的大總統,他在他的有生之年致力於鞏固他的政權並實現與北方的聯合,但他試圖從西方獲得援助的努力始終被忽視。於是在1921年,他轉而向剛剛在十月革命中取得勝利的蘇聯尋求援助。蘇聯試圖通過嚴厲批評西方為“西方帝國主義者”而對中國的革命者表示友好,但是處於政治的考量,蘇聯領導人採取了雙重的策略,即同時支持孫中山和剛剛建立的中國共產黨。蘇聯期盼着兩方的合併,但也對任何一方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做好了準備。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
1922年,廣州的國民黨-軍閥聯盟破裂,孫中山逃往上海。這時孫開始意識到他需要得到蘇聯的幫助。1923年,孫中山和蘇聯代表越飛在上海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表示蘇聯將協助中國的國家統一。蘇聯的顧問,當時第三國際的著名顧問鮑羅廷(Mikhail Borodin)於1923年抵達中國以幫助國民黨按照蘇聯共產黨的模式進行改組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在第三國際的要求下開始與國民黨合作,她的成員被鼓勵以個人的身份加入到國民黨中,並保持其共產黨員的身份。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只是一個小黨派,在1922年時只有300名黨員,到1925年時也只有1,500名黨員。而國民黨在1922年時已經有150,000名黨員。蘇聯顧問也幫助國家主義者建立起政治機構以培訓宣傳人員在羣眾中動員的技巧,並於1923年派遣孫中山從同盟會時期起就擔任陸軍上尉的蔣介石到莫斯科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政治和軍事培訓。蔣介石於1923年底回國後參與了建立位於廣州的黃埔軍校。1924年,蔣介石成為軍校的校長。

中華民國曆史寧漢合流

寧漢合流 寧漢合流
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在國民黨內部產生了支持與反對的兩個派系。支持聯俄容共的稱為左派,以汪精衞為代表,反對聯俄容共的稱為右派,以胡漢民等老國民黨員為代表。左派認為目前國民黨尚須要得到外國勢力的支持,右派則擔心未來以個人身份加入的共產黨員,可能會吞併國民黨。由於當時由孫中山掌控大局,因此左右兩派暫時無事。 1925年3月,孫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卻沒有交代接替人選。 汪精衞在北京安葬孫中山後,在回到廣州前,先到汕頭與蔣介石會面,希望能與蔣合作,與右派勢力競爭。1925年7月1日,廣州軍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衞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為外交部長(當時廣州國民政府並非國際承認的合法政府,因此外交部長一職形同空殼)。右派見大勢漸去,開始鋌而走險,暗殺左派國民黨員。1925年9月,財政部長廖仲愷在中央黨部門前被暗殺。左派趁此機會實施戒嚴,蔣介石率黃埔軍逮捕右派軍系的粵軍領袖許崇智等人,將粵軍編入黃埔軍中。至此,左派可謂完全掌握局勢。 北伐戰爭與寧漢分裂 蔣介石一直都希望能立即進行北伐,然而汪精衞和鮑羅廷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都反對北伐,這成為了蔣介石逐漸和左派產生裂痕的起因。1926年3月20日,發生了中山艦事件,蔣開除了他的蘇聯顧問,並嚴格限制共產黨在國民黨內部擔任高級職務。

中華民國曆史立國之初

中華民國曆史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甲午戰爭清朝面臨許多政治和外交危機,民間革新與革命思潮湧現。孫中山創立興中會,號召推翻滿清帝制。革命思想及主張逐漸得到士紳和知識份子認同並影響廣泛之後,同華興會愛國學社青年會合組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數月內各省響應,紛紛獨立,史稱辛亥革命。到12月29日時,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已經獨立17省。

中華民國曆史臨時大總統

臨時大總統 臨時大總統
岌岌可危的清朝起用袁世凱任內閣總理大臣。雖然袁世凱發兵擊潰湖北的革命軍,但他希望議和以實現自己的目標,之後雙方斷斷續續停戰,並正式派代表於上海議和。革命期間因有黎元洪黃興之爭,直至孫中山自海外返國,方被獨立各省代表選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總統府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同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去年12月25日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定為臨時憲法,定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時,隆裕太后在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説下,代宣統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清朝至此結束。

中華民國曆史北洋時期

中華民國曆史五色旗

北洋政府時期的民國國旗-五色旗 北洋政府時期的民國國旗-五色旗
袁世凱利用軍事優勢與政治手腕,在南北議和中取得絕對優勢。不久,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政府遷都至北京,史稱北洋政府。於此時期,中華民國遭遇兩次危機,一次是袁世凱欲稱帝的洪憲帝制,最終因蔡鍔、唐繼堯與李烈鈞等人發起護國戰爭(又稱雲南起義)推翻袁世凱政府。另一次為張勳發動的溥儀復辟,最終被段祺瑞所擊敗。而後段祺瑞廢除《臨時約法》,孫中山隨即發起護法運動,於廣州建立護法政府軍政時期開始。此時期,由西方引進民主及科學思想,發起許多運動。以北京學者為首的新青年派等知識份子發起新文化運動。而以南京學者為首的學衡派等知識份子倡議復興中華文化。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戰勝國,但因為巴黎和會的青島歸屬問題使知識分子憤而發起五四運動,最後政府拒籤凡爾賽條約

中華民國曆史軍閥割據

北洋政府因為府院之爭、貪污腐敗(例如曹錕利用賄選擔任總統)與軍閥割據而動盪不安。最後分裂成數個軍閥,主要勢力有:據有東北、河北及山東的奉系張作霖(含魯系)、河南湖廣的直系吳佩孚及江南的新直系孫傳芳。至於廣州護法政府則受實力派軍閥牽制,又因陳炯明政見與孫中山相左,使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孫中山在尋求美、英、法政經支援未果後,採取聯俄容共政策,在共產國際協助下重建政府,在蘇聯協助下成立黃埔軍校1925年,護法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並建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或革命軍)。國軍東征陳炯明,平定滇、桂叛軍,締造了北伐契機。最後以蔣中正為總司令於1927年宣佈北伐

中華民國曆史大致統一

北伐期間,國軍主力北上攻下長沙武漢,擊敗直系後東征攻下南昌。東路軍經由閩浙,最後與主力軍會合於南京,新直系潰敗。之後因為容共問題,蔣中正於南京另立國民政府並宣佈清黨,是為寧漢分裂。隨後武漢同意“分共”,與南京複合,史稱寧漢合流。遭驅除的中國共產黨則於8月1日發動南昌事件。1928年西北軍馮玉祥與晉系閻錫山加入國軍,兵分三路攻向北京。期間日本為阻礙北伐於濟南引發五三慘案,國軍避免衝突而繞道。最後國軍攻克北京;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瀋陽皇姑屯車站遭日人炸死。年底,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大致上統一。

中華民國曆史訓政時期

中華民國曆史政策制定

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後定南京市為首都,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以1924年孫中山黃埔軍校開訓典禮訓辭為國歌。根據《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北伐成功後開始訓政時期,該時期至1947年頒行《中華民國憲法》時方告結束。至抗戰前這段時期又稱“黃金十年”。在外交上,外國在華特權通過外交途徑逐漸收回。為了建立運輸要道,以南京與蘭州為中心,建立連省公路與粵漢、浙贛及隴海鐵路,並且建立廣泛分佈的通訊設施改善訊息傳輸。財政方面則是穩定物價、改革銀行和統一幣制,並且增大工業農業生產。為了提升民生品質,積極將立法刑法系統現代化。改善公共衞生設施、立法禁止毒品買賣。並且制定國語以便統一中國社會。這些改革增進了民眾的統一感和自豪感。

中華民國曆史國防憂患

但於國防上,中華民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窘境。由於中央推行軍政統一使得地方派系被削弱,導致地方與中央的關係惡化,最終地方各派系(如)陸續與中央發生了戰事,史稱中原大戰,最後中央軍勝利。而後為了對付據守贛南的中國共產黨,先後發起五次“剿共”。中國共產黨最後於1934年10月長征”撤退,最後抵達陝北。日本軍閥於此期間逐步加強侵略,九一八事變後吞併東北並建立滿洲國。一二八事變意圖侵略上海,最後國軍成功抵禦而停戰。隨後日軍藉由長城戰役、華北自治運動,企圖吞併華北。當時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定下“攘外安內”的政策,旨在避免對日全面開戰與剿共同時並行。但在中國共產黨倡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內反日逐步高漲以及張學良因剿共失利及東北軍思鄉等因素,於1936年12月發生西安事變,使蔣中正同意停止剿共並收編紅軍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新四軍。此事件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國共產黨得以穩定,改寫了中國現代歷史。不過,由於國民政府仍無強大經濟力與武力對日抗衡,當時只能避免對日全面作戰。

中華民國曆史抗戰時期

中華民國曆史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
1943年11月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開羅會議
1937年7月日本引發盧溝橋事變,攻陷華北。蔣中正定下“以空間換時間”、固守耗敵以待國際局勢轉變。8月上海發生淞滬會戰,國軍戰敗受創慘重,但也將日軍戰略改為由東至西入侵。首都南京淪陷後,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震驚國際。國民政府則遷都至重慶市。而後南北日軍欲會師徐州時,國軍於台兒莊擊潰之,史稱台兒莊大捷。而後為了防止日軍南下及西進,國軍決堤阻敵。當時國軍軍力共170萬人。因戰爭爆發,立憲延後。
新四軍與八路軍加入抗戰 新四軍與八路軍加入抗戰
中國共產黨所屬的新四軍八路軍亦加入抗戰,共約四十萬兵力。該兩支共產黨軍隊參與敵後游擊戰對抗日軍並鞏固本身的根據地以發展軍事力量,較有名的對日戰役為平型關之役(國共聯合)與百團大戰1938年8月至10月發生武漢會戰,日軍攻下武漢,同期間又登陸大亞灣,攻下廣州並侵略華南。由於戰線拉長,日軍轉入相持階段。1939年期間中日雙方於豫鄂湘桂各省交戰,日軍三次南下長沙皆為國軍擊潰,史稱長沙大捷。在淪陷區,國共兩黨軍隊開闢敵後戰場並展開牽制與遊擊,使日軍僅能控制據點與交通線。日本為了管理佔領地並達成“以華制華”目的,陸續建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衞政權)。

中華民國曆史中日談判

在外交上,美國力促中日和談。由於日方條件過高使中方難以接受,以及日本佔領法屬中南半島,和談最後破裂。1941年7月美英中荷各國成立“ABCD包圍網”以對日禁運。最終日本於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啓太平洋戰爭。中國遂正式成為同盟國一員並正式對日宣戰。蔣中正任中國戰區統帥,史迪威任參謀長。英國開放滇緬公路補給物資,英美各國亦對中籤訂平等條約。由於英美各國採“先歐後亞”策略,中國仍未減輕負擔。日本意圖切斷中國補給線,於1942年攻擊緬甸,國軍派遠征軍入緬援英。最後緬甸被日本佔領,滇緬公路中斷。1944年中英盟軍反攻收復緬北,並建立中印公路。這段期間日本發動“一號作戰”,先後打通了平漢、漢粵線,建立大陸補給線。並攻至獨山,一度威脅重慶

中華民國曆史抗日勝利

抗日勝利 抗日勝利
1945年時,美軍已逐步逼近日本本土,國軍在中美空軍支援下牽制日軍並轟炸大陸補給線。日軍意圖反制而發動豫西鄂北會戰鄂西會戰湘西會戰,國軍皆抵禦成功。4月國軍發動反擊,至8月收復廣西全境,並意圖收復華南。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先後投下核彈蘇聯亦依據《雅爾達密約》對日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攻滅滿洲國並佔領中國東北。最終日本天皇裕仁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於美艦密蘇里號簽署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南京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抗戰勝利,中華民國收復東北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雖然國軍因為裝備、經濟等因素不如日軍,在整體戰爭中處於劣勢。但是國軍成功拖住部分日軍軍力,並在部分戰役中獲得勝利,使盟軍得以在戰略上順利對付日軍。

中華民國曆史台灣光復

台灣光復 台灣光復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歸中國版圖。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之久的台灣島迴歸祖國。 [1] 

中華民國曆史內戰時期

中華民國曆史雙方割據

二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勢力大致上擴張到華北及東北地區,形成割據。自1945年9月起至次年1月,共黨為與中央爭奪受降權和受降區域與中央軍發生武裝衝突。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在重慶達成雙十協定,確定以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地方自治之途徑達到和平民主建國,並儘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制憲事宜。年底,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調停之下,國共雙方代表在1946年1月簽訂了一月停戰令,並召開各黨平等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各黨平等協商並確定了《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然而,同年春天,國共又爆發政治摩擦;4月起,東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1946年5月,國民政府由陪都重慶遷還南京。11月15日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制憲國民大會,由於中國共產黨中國民主同盟因對政府改組和東北調停結果不滿而拒絕參加。此次會議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草案》正式為《中華民國憲法》,並於隔年公佈與施行,國民革命軍改組為中華民國國軍1948年,增加蔣中正所提出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行憲國民大會選舉蔣中正為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5月20日,蔣中正、李宗仁就任總統及副總統職,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憲政時期開始。

中華民國曆史內戰爆發

1946年5月孫立人屢屢於東北擊敗解放軍,直逼哈爾濱。此間美國國務卿馬歇爾要求停戰,孫立人也由於與上級杜聿明意見不合,蔣中正將孫立人委以虛職再遷調台灣,使得東北戰況隨之逆轉。1947年初,中共三次拒絕國府的和平要求、堅持廢除憲法,至此國共談判完全破裂。2月,美國宣佈完全退出國共調停,並開始在中國撤軍。胡宗南率軍攻進延安。至此,國共內戰全面爆發。
1947年11月,內戰炮火下,開始全國大選。1948年初,解放軍反攻駐守於大城的政府軍。入夏,國軍困守城市,失去周圍農村拱護,戰局對政府不利。9月,解放軍佔領濟南,發動決戰。1948年9月遼西會戰爆發,林彪南下圍攻錦州廖耀湘救援失敗。錦州瀋陽先後被解放軍攻下,東北失守,政府內部要求蔣辭職呼聲甚高。11月爆發徐蚌會戰。由於戰略規劃錯誤,劉峙杜聿明僅堅守隴海線,使得國軍防線被解放軍切割包圍,國軍於隔年1月潰敗。當時華北受到孤立,1948年11月平津會戰爆發,東北解放軍入關,在天津失守後,北平守將傅作義投降,華北全數被解放軍佔領。1949年1月底,蔣中正宣佈下野,仍任國民黨總裁,由李宗仁繼任總統。

中華民國曆史戰爭失敗

戰爭失敗 戰爭失敗
李宗仁任代總統期間向中國共產黨提出和談,冀望“劃江而治”。1949年4月的北平和談因中華民國政府不接受共產黨的要求而告終,隨後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武漢南京上海相繼被攻陷。8月,林彪部佔領長沙福州,10月佔領廣州,11月劉鄧部隊攻克重慶,12月中旬佔領成都,至次年3月佔領西昌。中華民國政府依序遷往廣州重慶成都、西昌等地。李宗仁見大勢已去,赴港後前往美國蔣中正於西南持續作戰,最終失敗。

中華民國曆史最後滅亡

隨着國軍在解放戰爭中被逐漸消滅,中華民國最後滅亡。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京,宣告中華民國正式退出大陸歷史舞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