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國民黨

鎖定
中國國民黨(Kuomintang of China,縮寫KMT;亦可直譯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由孫中山先生創立,其前身是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 [1]  1912年,同盟會聯合4個小黨派改組為國民黨。1919年正式稱為中國國民黨。1923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發表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在孫中山領導下,於1924年1月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實現國共合作。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後,1937年國共第二次實現合作 [21]  ,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重新挑起內戰。1949年7月16日,為挽救敗局,國民黨頑固派成立“非常委員會”,由蔣介石任主席,1949年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由大陸遷往台北 [2]  ,現為中國台灣地區政黨。
2021年9月25日,朱立倫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18-19]  。10月5日,朱立倫正式就任中國國民黨主席 [20] 
中文名
中國國民黨
外文名
Kuomintang of China
簡    稱
國民黨
屬    性
中國台灣地區政黨
現任主席
朱立倫

中國國民黨發展歷程

中國國民黨黨徽 中國國民黨黨徽
中國國民黨由孫中山先生創立,其前身是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 [1] 
1912年,同盟會聯合4個小黨派改組為國民黨。
1919年正式稱為中國國民黨。
1923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發表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在孫中山領導下,於1924年1月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實現國共合作。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後,國共第二次實現合作,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重新挑起內戰。
1949年7月16日,為挽救敗局,國民黨頑固派成立“非常委員會”,由蔣介石任主席。
1949年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由大陸遷往台北。蔣介石連任總裁至1975年4月5日去世。蔣介石去世後,廢除“總裁”制,改稱中央委員會主席,由蔣經國連任至1988年1月13日去世。其後則由李登輝繼任至2000年3月,國民黨在台灣大選中失敗,李登輝被迫下台,由連戰繼任。2000年6月18日,國民黨召開“十五全”臨時會,連戰正式當選為黨主席 [2] 
2016年4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將公佈新一波黨務人事佈局,政策會執行長將由前“立委”蔡正元出任,副執行長則由前“立委”蘇清泉、吳育昇及前國大代表莊隆昌擔任。此外,文傳會副主委由手工藝推廣中心董事長鬍文琦接下,考紀會副主委則是前組發會副主委郭榮豐。
2016年5月18日下午,中國國民黨通過3位副主席的人事案,3人分別為:前台中市長鬍志強、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即將卸任台灣省主席的林政則。
2017年5月20號,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進行正式投票,中國國民黨開票中心晚上9點左右宣佈開票結果:台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吳敦義以52.24%的得票率勝出,確認當選新一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8月20日,吳敦義宣誓就任黨主席。 [4] 
2020年1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正式通過吳敦義請辭黨主席一職。 [5] 
2020年3月7日,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補選舉行投票,由前副主席郝龍斌與青壯派“立委”江啓臣兩人競爭,接近傍晚6時,江啓臣得票明顯領先,郝龍斌發表聲明承認敗選。 [6-7] 
2020年3月7日,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補選舉行投票,郝龍斌承認敗選,江啓臣勝出 [3] 
2021年10月5日,朱立倫正式就任中國國民黨主席。 [20] 

中國國民黨政黨主張

在李登輝主政的12年期間,逐漸偏離一箇中國路線,將中國國民黨改造為“台灣國民黨”,導致黨內理念不清、路線爭議不斷,新黨、親民黨相繼出走。為凝聚人心,國民黨決定重新確立立黨理念和路線。
(一)政治定位方面:明確聲明國民黨是“不是外省黨,也不是台灣黨,更不是台獨黨”,“本土化”絕不是族羣化、省籍化、更不是“去中國化”。
(二)兩岸關係方面:全面清除李登輝分裂路線影響,迴歸“一箇中國”路線。強調國民黨對於“一箇中國”的立場始終如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係,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台海和平區,在台灣優先的前提上,逐步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兩岸擱置政治爭議,從事制度競賽,走向全面政經建設,形朔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的現代化國家。積極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加強全方位交流,推動城市交流、政黨交流、高層互訪。推動兩岸經貿鬆綁,促進兩岸資金、人員及資訊移動透明化,創造國際企業策略聯盟的環境。
(三)在“國防外交”方面:建構全民參與的現代化“國防”,以精實軍隊戰力,落實“有效嚇阻、防衞固守“的戰略指導。擴大區域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及國際組織,鞏固、增進與“邦交國”的關係,積極拓展與其它非“邦交國”的實質關係。團結全球華僑,宏揚中華文化,共同建構全球華僑的生命共同體。
(四)政治方面:遵守“憲法”及“增修條文”,堅決貫徹“雙首長制”;堅持政黨政治與責任政治原則,建立優質化民主。制定政黨法及政治獻金法,並對政黨投資或經營營利事業進行合理規範與限制。進行選區重劃,“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等等。
(五)經濟方面:提升科技研發水準,編列研發經費,引導民間投入研發工作,以強化產業競爭力。開放“三通”、鬆綁“戒急用忍”,建構以台灣為中心的矽谷台北、上海以及東京、台北、上海“雙黃金三角”,以鞏固台灣在全球經貿體系中的關鍵地位。促進就業機會、改善就業環境,保障勞工權益,增進勞資和諧 [2] 

中國國民黨政黨架構

國民黨的黨務組織架構主要分中央、縣市(包括直轄市)、區級黨部三級。國民黨以“全國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行使職權,中央委員會閉會期間由中央常務委員會執行職權。2000年3月下台,國民黨為“浴火重生、從零開始”,於2000年6月後開啓了黨務改造工作,改造後的組織架構主要為:
(一)“全國代表大會”。為該黨的最高權力機關,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代表任期為4年。主要職權為:修改黨章,決定政綱、政策,檢討中央委員工作,討論黨務與政治議題,同意任命黨主席提名的副主席,通過黨主席提名的中央評議委員,通過黨提名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二)主席。國民黨設主席1名,自2001年後改由黨代表選舉產生為全體黨員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連選可連任一次。2001年3月,國民黨首次舉行黨主席由黨員直選活動,現任黨主席連戰以高達97.09%的得票率當選。主席綜理全黨黨務,為“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及中央常務委員會的主席,在主要決策上擁有最後的決定權。另外,國民黨可提名數名副主席,經“全國代表大會”同意任命。目前國民黨共有6名副主席,依順為:共有6位副主席,依次為前“行政院長”蕭萬長、“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前“內政部長”吳伯雄、林澄枝、“立法院副院長”江丙坤、現任台北市長馬英九。
(三)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置委員210人,候補委員105人,由“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任期4年。中央委員會主要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並對外代表該黨,討論及處理黨務與政治事項,選舉中央常務委員等等。中央委員會設有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1-3人,主要黨主席提名、中央委員會通過任命。秘書長直接掌管中央委員會屬下的各個機關,在國民黨的決策機構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現任秘書長為林豐正。
中央委員會下面設置政策、組織發展、文化傳播、行政管理4個委員會及“國家發展研究院”、投資事業管理委員會、考核紀委委員會三個直屬運作單位。
中央委員會閉會期間由中央常務委員會執行職務,是國民黨的最高決策機關,舉凡黨政的重大決策和決議,均在此會議中決定。中央常務委員會置常務委員31人,下台後改由黨主席指定為中央委員會委員互相票選產生,並隨着“立法院”黨團在黨內決策地位的提高,“立委”在中常委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佔半數左右。
(四)中央評議委員會。它是國民黨的諮詢機構,其成員由黨主席聘任,提請“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或追認。中央評議委員以會議方式行使職權,置主席團主席若干人,主持會議。
(五)地方黨部。國民黨由於歷史悠久,加之長期執政,在各地都設立了綿密的地方黨部與基層組織 [2] 

中國國民黨政黨現況

  •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年份
選舉人
得票數(張)
得票率
當選與否
2008年
7,658,700
58.45%
當選 [8] 
2012年
6,891,139
51.6%
當選 [9] 
2016年
3,813,365
31%
落選 [10] 
2020年
552萬餘
38.6%
落選 [11] 
  • 台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
年份
所獲席位/總席位(個)
2020年
38/113 [11] 
  • 綜述
在2000年前,國民黨因長期執政而幾乎壟斷了島內所有的政治、軍事、經濟與社會資源,並依憑執政資源在島內各種大小型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下台後,尤其親民黨從國民黨內分裂出去後,國民黨的實力迅速下滑。
(一)表現在選票上的實力迅速下滑。在“一黨專政”時期,國民黨不僅在全島性的“總統”、“立法委員”、縣市長等大型選舉中一般都能獲得過半數的選票和席次,在縣市議員、鄉鎮市長以及村裏長等基層選舉中,更是經常囊括80%以上的席次。下台後,雖然國民黨在基層選舉中仍能獲得70%以上的席次,但在大型選舉中的得票率卻迅速下降。如在“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率由1996年的54%下滑為2000年的23.1%;“立委”選舉得票率由1998年的46.43%下降為2001年的28.56%,席次由123席下滑為68席;縣市長選舉得票率由1997年的42.22%下滑為2001年的35.15%,獲得9個席次,連同台北市,目前執政的縣市共有10個。
(二)政黨認同度迅速下跌。根據島內各種民調機構所做的民調顯示,在2000年以前,國民黨的政黨認同度一般都能保持在30%以上,但是下野後卻急劇下跌到20%以下,目前一直在14%左右徘徊,居於民進黨、親民黨之後。
(三)黨員人數下降。在2000年以前,國民黨自己號稱有200萬黨員。下台後,為了凝聚黨員的向心力,國民黨自2000年9月起進行的了為期4個月的黨員重新登記。雖然國民黨官方數字顯示,參加黨員重新登記的黨員人數已突破100萬,但黨中央私下訪查發現,實際上真正自行繳交黨費、承認自己仍屬國民黨員的僅餘34萬人 [2] 

中國國民黨兩岸交流

2013年02月26日上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隨訪的台灣各界人士訪問團 [12] 

中國國民黨政黨資產

在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時期,有志推翻滿清的革命志士就在海內外進行募款,這是中國國民黨黨產的最早起源。此外,中國國民黨在大陸統治時期,還成立了中央日報、正中書局、中廣、中央社等,以宣導其政令。1949年之後,這些單位也都跟着中國國民黨來台。
後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通過一些方式,積累了大量黨產。黨營事業中影(注:指中央電影公司,現台灣地區中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廣公司,陸續接管了一些日產。為了配合台當局的政策,中國國民黨更是積極投資各項事業,如1960年代投入貿易、紡織、水泥等產業,1970年代之後又介入石化、電機、金融、文化傳播、建築等領域。
1994年,台灣的“黨國體制”開始鬆動,這年3月中國國民黨辦理社團法人登記,當時統計的黨產總量是385億元(新台幣,下同)
在李登輝時期,中國國民黨的黨產大大膨脹。中國國民黨在1988年—2000年間陸續賣出台積電、聯電、“中華開發”、中興票券公司的股份,共獲利多達504億元。1998年12月,中國國民黨的總資產為918億元,達到歷史峯值,那時的中國國民黨號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政黨。
接下來,中國國民黨的黨產便一再縮水,連戰2000年接掌中國國民黨後,黨產剩下808億元,五年後等到馬英九當黨主席時,財富鋭減到311億元。在金融風暴期間,因為幫相關企業紓困,淨值就縮水幾百億元;此外,這幾年中國國民黨將黨產捐贈或拋棄,也多達181筆。
2015年1月,朱立倫接任黨魁,黨產還剩下242億元,截至2016年1月只有166億元。在朱立倫任期內,中國國民黨也捐贈或拋棄部分資產。
另外,在2016年3月中國國民黨公佈的“黨產”信息中,也將1949年中國國民黨從大陸帶來的227萬兩黃金和外匯(當時合計約10億美元),以及數十萬件故宮國寶列為黨產內容。 [13] 
2018年5月14日,台灣法務部門“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證實,將於3天后也就是17日首度拍賣中國國民黨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嘉興街的兩處黨工宿舍,底價分別為3320萬元新台幣、1900萬元新台幣,共計5220萬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112萬元)。 [14] 

中國國民黨歷任領導

任次
稱呼


上任時間
卸任時間
1
總理
孫中山
1919年10月10日
1925年3月12日
1
主席
張靜江
1926年5月19日
1926年7月6日
2
蔣介石
1926年7月6日
1927年3月11日
3
胡漢民
1935年12月7日
1936年5月12日
1
總裁
蔣介石
1938年4月1日
1975年4月5日
1
主席
蔣經國
1975年4月28日
1988年1月13日
2
李登輝
1988年1月13日
2000年3月24日
3
連戰
2000年3月24日
2005年8月19日
4
馬英九
2005年8月19日
2007年2月13日
代理
吳伯雄
2007年2月13日
2007年3月14日
代理
江丙坤
2007年3月14日
2007年4月11日
5
吳伯雄
2007年4月11日
2009年10月

馬英九
2009年10月
2014年12月

朱立倫
2015年1月
2016年1月16日

洪秀柱
2016年3月 [15] 
2017年6月 [16] 

吳敦義
2017年8月 [4] 
2020年1月 [5] 

江啓臣
2020年3月 [6] 
2021年10月 [19] 

朱立倫
2021年10月5日 [19-20] 

參考資料: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