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聯

(存在於1922-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

鎖定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簡稱“蘇聯”,是存在於1922—1991年的社會主義國家 [1]  由其由15個權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 [48]  ,領土涵蓋東歐的大部分。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隔海相望。由蘇聯共產黨執政。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共領導人民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43]  蘇聯於1941年捲入二戰,爆發衞國戰爭 [46]  於1945年4月30日佔領柏林,同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 [47]  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1955年,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冷戰格局完全形成。20世紀80年代初,經濟增長速度變慢,國力逐漸落後於美國。在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進行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改革,但失敗。1991年8月19日,蘇聯國內爆發八一九事件。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辭去總統職務,並將權力移交給葉利欽蘇聯解體 [1] 
蘇聯在20世紀世界舞台上擁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42]  在科技領域,蘇聯航空航天與美國並駕齊驅,大量科技力量和成果集中在核武器導彈原子能空間技術等尖端部門。 [45]  軍事上,蘇聯常年保持很大的軍隊數量和武器裝備,並在全球多地有駐軍。在核力量方面與美國處於基本相同的水平。 [44] 
中文名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外文名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語)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英語)
簡    稱
蘇聯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莫斯科
主要城市
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輔明斯克第比利斯阿拉木圖莫斯科
國慶日
11月7日
國    歌
國際歌》(1922~1944)《牢不可破的聯盟》(1944~1991)
官方語言
俄語
貨    幣
盧布(SUR)
政治體制
蘇維埃制
國家領袖
列寧
斯大林
馬林科夫
赫魯曉夫
勃列日涅夫 展開
國家領袖
列寧
斯大林
馬林科夫
赫魯曉夫
勃列日涅夫
安德羅波夫
契爾年科
戈爾巴喬夫 收起
人口數量
293047571 人(1991年)
人口密度
12.8 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
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格魯吉亞人哈薩克人
國土面積
22402200 km²(1991年)
水域率
0.27%
GDP總計
7575.85 億美元(1991年)
人均GDP
3787 美元(1991年)
國際電話區號
+7
國際域名縮寫
.su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時間範圍
1922年12月30日 至 1991年12月26日
國家格言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執政黨
蘇聯共產黨
官方通訊社
塔斯社
締造者
列寧托洛茨基斯大林捷爾任斯基布哈林
立法機構
蘇聯最高蘇維埃
國家結構
聯邦制
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
時 區
UTC+2~UTC+12

蘇聯國名

蘇聯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傳畫 蘇聯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傳畫
蘇聯的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英語: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63]  蘇維埃(俄語:совет)一詞是俄文的漢語音譯,意即“代表會議”或“會議”,“蘇維埃”是俄國勞動人民在革命鬥爭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政權組織形式,起源於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由工人和起義的士兵直接選舉代表組成的代表會議,稱“蘇維埃”。 [62]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縮寫РСФСР)。 [61]  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會上,列寧提出成立新國家的建議得到通過。同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大劇院召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會上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宣言和聯盟條約。 [60] 

蘇聯歷史

蘇聯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取得勝利
十月革命取得勝利(10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革命形勢迅速趨於成熟。 [53]  1917年3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並存的局面。4月,列寧從國外回國,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根據列寧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在羣眾中積極進行宣傳並多次領導工人和士兵舉行示威。 9、10月間革命形勢完全成熟,解放運動空前高漲。 [53]  於1917年11月7日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
革命後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召開。會議在11月8日通過和公佈了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各交戰政府和人民建議結束戰爭,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土地法令》規定廢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實行國家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給勞動農民耕種。會議莊嚴宣告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選舉成立了工農臨時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 [53] 
11月7-16日,蘇維埃政權在莫斯科確立。1917年11月-1918年2、3月,首先從城市,然後到鄉村,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十月革命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併成立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作為全國國民經濟管理機關。建立工農紅軍、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建立工兵農代表蘇維埃機關和各人民委員部
1918年1月,召開全俄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批准《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正式宣佈俄國為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共和國。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實行土地國有化,消滅民族壓迫,廢除等級劃分、等級特權和等級限制,宣佈所有居民統一稱為公民,保證了無產階級對國家和教育的領導。十月革命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開闢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無產階級領導下進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時代。十月革命後,各國無產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鬥爭蓬勃高漲。 [53] 

蘇聯鞏固政權

外國軍隊對蘇俄的干涉 外國軍隊對蘇俄的干涉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法國、日本、波蘭、美國等國因不滿俄國單方面退出對德意志帝國的戰爭,以及沙皇俄國債務等問題,對俄國革命進行了武裝干涉。國內有數量龐大、所佔地域極其廣闊的白軍,由高爾察克鄧尼金弗蘭格爾尤登尼奇等分別在各地指揮,發起了反對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蘇俄內戰。原俄羅斯帝國境內的各少數民族趁此俄國內戰的良機,也相繼建立了數個獨立主權國家。經過近4年的俄國內戰,在1921年,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的蘇維埃紅軍擊敗了白軍,處決了高爾察克,將鄧尼金、弗蘭格爾、尤登尼奇等人趕出國境;並擊敗了外國軍隊的聯合武裝干涉,逼迫美國、英國、法國從列寧格勒、烏克蘭和外高加索撤軍,逼迫美國、日本從西伯利亞撤軍,保衞了新生的蘇俄政權,使其生存下來。
列寧與斯大林
列寧與斯大林(1張)
早在1917年底至1918年初,列寧根據蘇維埃俄國當時的國內外形勢,估計可能的發展道路時認為,革命和鬥爭的發展道路既可能是比較短的,也可能是漫長而艱辛的。1918年夏天,隨着捷克斯洛伐克軍的叛變和國內戰爭的爆發,俄國被迫實行“戰時共產主義”,國家資本主義隨之中斷。
國內戰爭結束後,俄國在1921年春天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國家資本主義。列寧在世時的新經濟政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21年3月到10月,新經濟政策是從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開始的。糧食税就是國家用税收的方式向農民無償地索取。但是用税收的方式取得的糧食,連勉強維持軍隊和工業企業都不夠。糧食税同時還規定,農民在完成糧食税後留下的剩餘糧食和其他產品可以用來自由交換,既可以同社會主義工廠的產品進行交換(或者説商品交換),也可以在各個小業主之間進行交換即自由貿易。 [50]  在新經濟政策的第一階段,雖然已開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但還被限制在地方的和非國營的範圍之內。第二階段國營企業也改行經濟核算即實行市場經營方式,全社會都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經濟運行的基礎,經濟領域一切經營主體都在市場關係的基礎上運作,已形成完整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至此,列寧1918年春天的第二個假設,經過實踐的修正和檢驗,已經變成了科學理論。與此同時,列寧國家資本主義的路線也最終形成。 [51] 

蘇聯蘇聯成立

十月革命後,俄國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隨着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各蘇維埃共和國的共產黨提出了聯合問題。
簽署聯盟條約 簽署聯盟條約
1922年8月,聯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專門委員會,提出各蘇維埃共和國以自治共和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方案。格魯吉亞領導人反對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對待。病中的列寧得知這件事後,立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嚴厲批評“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列寧建議各蘇維埃共和國 按 平等自願原則一起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根據列寧的建議,1922年10月中央全會討論通過新的文件,該文件得到了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蘇維埃機關的熱烈響應和支持。 [77]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正式成立。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等4個加盟共和國。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蘇聯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77] 

蘇聯步入強國

列寧逝世後,蘇聯面臨着幾個重大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一是領導人的問題,二是政策的轉向也就是如何以何種形式繼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往往交織在一起,其結果就是斯大林最高領袖地位的牢固確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54] 
列寧逝世後不久,斯大林與托洛茨基的衝突便公開化了。為了防止托洛茨基掌握最高權力也利用托洛茨基與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斯大林與後二者結成同盟。三人一起藉口以前托洛茨基與列寧的分歧,很快就撤銷了他的主要職務。不久,由於建設社會主義路線的分歧,斯大林擊敗了持反對意見的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擊敗了三人後,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大體上包括這樣幾點:一是蘇聯可以單獨建成社會主義,二是經濟行政計劃化,三是優先發展重工業、四是高積累高投資,也就是要求輕工業和農業為重工業作出犧牲,這與第三點緊密聯繫。托洛茨基與季諾維也夫以及他們的支持者反對這樣的做法,他們組成了託季聯盟反對斯大林,但是他們的方案卻是不可取的。於是,1927年12月,聯共(布)十五大打倒了這些人,並在組織上清除了他們。 [54] 
領導蘇聯工業化建設的斯大林 領導蘇聯工業化建設的斯大林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並把蘇聯改造成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1928年1月,斯大林親自到西伯利亞去向農民徵糧,首次提出集體農莊問題已成了當務之急,這實際上改變了1927年12月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五大的決議。黨的十五大雖然提出了向大生產過渡的問題,但遵循的是列寧合作化的原則,強調自願,國家幫助,而不是全面推行集體化運動,更沒有“集體農莊”這個詞。1928年4月聯共(布)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監察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並沒有採納斯大林關於加快集體農莊建設的決議,重申堅持新經濟政策。1929年4月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稱,1933年農業中的公有經濟的播種面積將增加到2600萬公頃,佔總播種面積的17.5%,承認小農經濟還有發展的潛力,要求黨和國家給予幫助。但是,斯大林繼續沿着自己所認定的道路走下去,發動了大規模的集體化運動,從1929年夏天起蘇聯進入了全盤集體化時期。稍後召開的黨的十一月全會確認了斯大林所制定的方針,改變了十六大的決議。到1933年,99.8%的農户都加入了集體農莊。 [52] 
1932―1933年間,烏克蘭大饑荒爆發,使250―480萬人死亡,當時蘇聯推行的農業集體化政策部分加劇了饑荒的蔓延,並阻礙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烏克蘭獨立後,西方政治家和部分學者認為1932―1933年大饑荒是蘇聯對烏克蘭的種族清洗和種族滅絕。1937至1938年被稱為蘇聯“大清洗”時期。在此期間,130萬人被判刑,其中68.2萬人遭槍殺。不少軍界、經濟和科學藝術界人士被清肅,蘇聯境內勞教所(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懷疑為“反動派”或者“間諜”的公民、僑民都會被關進勞教所,甚至被槍決。而且斯大林的清洗運動不僅僅只針對蘇共中央,蘇聯軍隊高層,也波及普通蘇聯人民。
進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際局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法西斯勢力的擴張。尤其是德日法西斯在東西兩方面威脅着蘇聯的安全,所以蘇聯就謀求與其他國家關係的改善來遏制法西斯的勢力。“30年代初,蘇聯提出了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策略思想……蘇聯大力調整對英、法、美等國的關係……聯共(布)中央鄭重研究了集體安全的方針和構想,於1933年12月12日通過了關於開展爭取集體安全的決議”。所謂“集體安全”,就是與其他資本主義強國在歐洲和亞洲建立一個區域性的集體安全體系。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蘇聯做了許多外交努力,比如加入國聯,與法國、捷克斯洛伐克簽訂友好條約。但是,英、法、美由於種種原因對法西斯實行綏靖政策,所以蘇聯建立集體安全體系的設想並沒有落到實處。慕尼黑陰謀後,蘇聯與西方的關係惡化。1939年,蘇聯與英、法進行會談,爭取建成一個反對法西斯的聯盟。但是,由於國家利益的衝突,談判破裂。所以,不久蘇聯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與日本簽訂中立條約來保護自身的安全。 [55] 

蘇聯衞國戰爭

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採用“綏靖政策”安撫希特勒,使得蘇聯覺得西方國家企圖將法西斯“禍水東引”。蘇聯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結盟建立歐洲共同防禦體系而不果,與此相反,納粹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卻多次向蘇聯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1939年,蘇聯採取“禍水西推”的策略終於和德國結盟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聯西部疆界變化(1939-1940) 蘇聯西部疆界變化(1939-1940)
二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範圍,蘇聯以“建立防止德國入侵的東方戰線”的名義,出兵與德國瓜分波蘭第二共和國、侵略芬蘭並佔領東歐部分地區。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立陶宛被強行併入蘇聯,此舉加速了其周邊國家向法西斯軸心國的靠攏,也使得蘇聯在二戰初期頗不得人心 [2]  。1939年蘇聯發動蘇芬戰爭,在付出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奪回了芬蘭佔領的土地。蘇芬戰爭充分體現蘇聯士兵缺乏訓練和裝備。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閃擊蘇聯,蘇德戰爭開始。1941年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莫斯科保衞戰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粉碎了德軍自二戰開始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成為蘇聯衞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與加拿大共同向蘇聯提供了大約150萬噸的軍用補給品和糧食 [3] 
1943年初,蘇聯紅軍經過頑強抵抗,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蘇軍才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
1944年2月2日,蘇聯對1936年《蘇聯憲法》進行了修改,新憲法第18條稱:“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權與外國直接發展關係,簽訂協議並交換外交、領事代表。”新憲法還賦予加盟共和國建立自己武裝部隊的權力。10月,蘇聯吞併中國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烏梁海地區。
1945年,蘇聯與蔣介石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造成外蒙古獨立。5月,蘇聯紅軍攻佔了納粹德國首都柏林柏林戰役勝利,希特勒自殺, 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為贏得衞國戰爭的勝利,蘇聯軍民付出了2700多萬人(是戰前人口的14%)犧牲的代價,6個加盟共和國被德國佔領,1700座城鎮和超過3.1萬個工廠被夷為平地,四分之一的國民財富毀於戰火 [4]  。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八月風暴行動),關東軍被擊斃83000人,被俘594000人。

蘇聯加入冷戰

雅爾塔會議上的三巨頭 雅爾塔會議上的三巨頭
二戰末期,蘇聯和美英就戰後世界的格局召開了雅爾塔會議。參加雅爾塔會議的是美、蘇、英三國首腦。三巨頭經過協商便決定了戰後許多涉及他國重大利益的問題。比如“遠東問題”,就以犧牲中國的利益來換取蘇聯在歐洲戰事結束後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作戰的承諾。在歐洲事務中更是這樣,美英與蘇聯甚至私下劃定了雙方在歐洲的勢力範圍。雅爾塔體系創建了一個雙重複合秩序。一方面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這是適用於全球的大秩序,而且涉及範圍十分廣泛,幾乎人類生活關涉的所有問題都在其中;另一方面是大國競爭的傳統秩序,或者説是強權秩序,主要關涉大國關係及戰爭與和平問題。兩個秩序相互交織、相互制約。 [5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力量逐漸強大,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東歐一些國家在蘇聯的影響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再加上蘇聯推行意識形態輸出,在歐洲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美蘇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1945年4月,哈里·杜魯門接替羅斯福繼任總統。 [58]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温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説,運用“鐵幕”一詞之意攻擊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用鐵幕籠罩起來”,因此此演説被稱為“鐵幕演説”。鐵幕演説也被認為是正式拉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緊接着,土耳其希臘出現危機。為了阻止這些國家成為共產黨的另一道“鐵幕”,避免國務卿迪安·艾奇遜所説的“一個國家傾向於共產主義,將會在周邊產生‘多米諾’效應”,杜魯門提出後來廣為人知的遏制政策——“杜魯門主義”。 [58]  “杜魯門主義”公開將美國的安全利益擴展到全世界,使遏制共產主義成為美國的基本國策,是美蘇冷戰的標誌。美國國會經過激烈的辯論,於5月15日通過“援助希臘、土耳其反對共產主義”的法案。 [57] 
北約與華約的對峙局面 北約與華約的對峙局面
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試爆了一枚當量為22000噸TNT的原子彈,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5]  。《北大西洋公約》簽訂後,為阻止聯邦德國加入北約,蘇聯曾提出締結對德和約主張,被西方國家拒絕。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訂《巴黎協定》,決定終止對聯邦德國的佔領,吸收它加入北約組織,並允許其重新武裝。在此情況下,蘇聯等8國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和平和安全的會議,宣稱要在組織武裝部隊和建立聯合司令部方面採取共同措施以保證自己的安全。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8國於1955年5月14日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併成立華沙條約組織。規定締約國保證以和平的方法解決它們的國際爭端,並就一切有關他們的共同利益的重要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如果在歐洲發生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每一締約國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衞的權利,個別地或通過同其他締約國的協議,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給予援助。 [59]  冷戰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1953年2月底,斯大林夜間突發中風。3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部長會議召開緊急會議,馬林科夫成為部長會議主席,然而斯大林的名字依舊出現在委員名單中(最後一位)。會議剛剛結束,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宮逝世。

蘇聯戰後改革

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 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
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於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逐步登上權力的頂峯。蘇共二十大把國內反對個人崇拜的鬥爭推向高潮。同時赫魯曉夫着手對政治進行改革。主要表現在:加強集體領導,強調黨政最高職務分開;努力改進蘇維埃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整頓和改組內務機構,削弱內務部門和幹部的特權,健全法制,平反冤假錯案;建立幹部更新制度,實行長期制和輪換制。這些措施有助於國內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國內的政治空氣開始活躍起來了,“解凍”文化也愈演愈烈。 [78] 
赫魯曉夫比較重視農業。首先,減輕農民負擔,取消20世紀40年代就實行的義務交售制,而採取了農產品採購制,調整農業部門收購制度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糾正違反物質利益原則現象,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80]  其次,開展墾荒運動,提高糧食產量。1954年2月,黨中央全會在聽取了赫魯曉夫的報告之後通過決議,決定在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大規模開墾生荒地和熟荒地。第三,改組農業機器與拖拉機站,允許集體農莊購買大型農業機械,把自主發展農業的活力注入僵化的集體農莊制度,使得蘇聯舊有的農業體制受到了衝擊。第四,大力推進種植玉米運動,發展畜牧業。 [81]  第五,改革勞動報酬制度,貫徹物質利益原則,保障農民有穩定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產性。 [82]  第六,加速合併農莊,並將經濟薄弱農莊變成國營農場。赫魯曉夫的政策調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改變了蘇聯農業十分落後的局面。 [80] 
在工業上,赫魯曉夫堅持斯大林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批評偏離這條總路線和把發展輕工業提到首位的傾向,從而進一步擴大了第一部類生產和第二部類生產的嚴重比例失調。在經濟體制改革上。 [78]  第一,撤銷中央和加盟共和國的絕大多數部,把其管理權移交給105個經濟行政區國民經濟委員會在各國民經濟委員會下設立各種公司、托拉斯等經濟聯合組織對企業實行具體領導。第二,把中央各部的大部分企業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國和經濟行政區,各加盟共和國的許多企業則下放到經濟行政區和地方蘇維埃。該決議和法令以地區性的國民經濟委員會代替各專業部來管理工業和建築業,極大地擴大了地方權力。 [83]  第三,進一步貫徹物質鼓勵原則,按照工作人員的勞動性質和熟練程度已發生的變化來改變工資制度,提高工作人員從個人物質利益上關心勞動成果,通過實行經濟上有效的工資制度來作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種刺激因素。 [84] 
1959年7月尼克松與赫魯曉夫在莫斯科 1959年7月尼克松與赫魯曉夫在莫斯科
赫魯曉夫的改革曾取得過一定的成就。農業方面,1958年總產值比1953年增長51%。1959年糧食產量達13600萬噸,比1953年增加5000萬噸,莊員的人均收人從1953年的150美元提高到1958年的600美元。調整了農業結構,農業機械化程度大有提高。工業方面,1955年蘇聯絕大部分工業產量落後於美國。工業產值僅為美國的35%,到1964年工業產值已達到美國的65%。在一些主要的工業產品方面已接近或超過美國。1953—1963年,工業產值增加了1.7倍。平均每年增長10.5%,比美國快1倍。科學技術有相當的發展,並且部分地趕上了世界科技革命的進程。1954年6月2日,蘇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同年8月12日,薩哈羅夫設計的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57年8月26日,蘇聯首先發射了第一顆洲際導彈,同年11月4日,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衞星。 [79] 
赫魯曉夫執政後,決定在重大國際問題與美國合作,儘量緩和東西方間的緊張關係。1959年訪問美國,與艾森豪威爾總統在戴維營會晤,由此使蘇聯和西方國家之間出現了普遍的緩和局勢。 [85]  他的目標是:通過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和軍事工業,使蘇聯儘快取得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然後超過美國,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赫魯曉夫非常擔心美蘇兩國發生核戰爭,認為會因此而使地球毀滅。但他有時也犯冒險主義錯誤,如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曾冒與美國開戰的風險。 [86] 

蘇聯全盛時期

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
1964年,赫魯曉夫被以不流血政變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在解除了謝列平等人的威脅之後,跟柯西金波德戈爾內一起建立了“三駕馬車”的集體領導體制。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
勃列日涅夫結束了赫魯曉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斯大林的正面形象,糾正了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過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與政策過度僵化,導致矯枉過正,反而使蘇聯國家與社會喪失了改革與進步的活力。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 [6]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973年,蘇聯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糧食淨進口國。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估計,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1966年-1970年為5.1%,1971年-1975年為3%,1976年-1980年為2.3%,而按蘇聯學者估計以上三個相應時期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1%、3.2%、與1.0%。 [7] 
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軍費支出一直以很高的速度增長。1965~1979年軍費開支增長了3倍以上,平均每年遞增8%,進入70年代以後,從1972年開始蘇聯一躍成為世界上軍費開支最大的國家,它在70年代的累計軍費開支超過美國20%~30%。蘇聯軍備競賽對經濟的長期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 [8]  [6] 

蘇聯改革失敗

安德羅波夫 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0日,長期領導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繼任為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安德羅波夫入主克里姆林宮後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工作,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調整,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福利事業方面取得的進展作出了貢獻。在整頓勞動紀律與反腐肅貪,試水改革經濟體制與完善經濟機制的試驗方面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蘇聯羣眾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羅波夫也被認為是蘇聯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安德羅波夫在因慢性腎病於1984年2月9日病逝,執政時間僅一年零三個月。隨着他的與世長辭,蘇聯的“安氏改革之路”宣告結束。
契爾年科 契爾年科
安德羅波夫去世後,接替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是契爾年科。當時從契爾年科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威望來看,顯然具有過渡性質。他執政僅13個月,雖然未能改善蘇聯國內外面臨的困境,但保持了蘇聯政局的穩定,做了一些具體工作。在他執政期間強調政策的繼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羅波夫時期的對內對外政策,首先在經濟方面,主張對蘇聯的整個經濟體制進行認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經濟活動,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將國民經濟變成一種高效率的有條不紊的機制。指出,經濟試驗的實質在於給企業更多的權利,提高企業的責任感,擺脱中央過多的監督。
契爾年科逝世後,蘇聯進入戈爾巴喬夫時期。
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 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
1988年戈爾巴喬夫宣佈蘇聯將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他的發言人將這個政策戲稱為“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89年內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政治地震”(東歐劇變)。
戈爾巴喬夫在政治上放棄蘇聯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實行多黨制,將指導思想“科學社會主義”改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最終導致了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的思想混亂。八一九事件爆發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掌握了局勢。戈爾巴喬夫同他一起展開了對蘇共的清洗。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總統和蘇聯武裝力量統帥職務,並把使用核武器的權力轉交給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

蘇聯政變解體

隨着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仿東歐諸國,意圖脱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佈獨立,蘇聯開始走向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佈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而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蘇聯國旗在克里姆林宮降下 蘇聯國旗在克里姆林宮降下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12月26日,代表們象徵性舉了手,蘇聯最高蘇維埃自行解散,標誌着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從法律和現實中正式結束其存在。
蘇聯解體後分裂為十五個國家,且大部分經濟及軍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繼承。

蘇聯疆域

蘇聯國土面積

蘇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中亞北亞。東西最遠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約五千公里,總國土面積達到2240.22萬平方千米,與北美洲面積相當。瀕臨黑海波羅的海北冰洋太平洋。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島(南千島羣島為蘇聯實際控制的日蘇爭議領土)相望。陸上分別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以及朝鮮相鄰,其中同中國大陸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地區有7300多公里的邊界線。
蘇聯的海岸線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沿海邊界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海岸線在北極圈上。摩爾曼斯克,因為有温暖的洋流灣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極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凍結時間為每一年中的十個月。

蘇聯行政區劃

在1957年2月蘇共中央全會上,赫魯曉夫建議,把“按行業和部門管理的模式變成按地域原則管理的新模式”。為此成立了國民經濟委員會。最初曾計劃將全國分為20個大經濟區,但迫於各方面的壓力,國民經濟委員會這個新體系被分成若干塊,“列入到”行政區劃網中:在俄聯邦境內建立了70個國民經濟委員會(佔全蘇行政區劃總數105的2/3),覆蓋了14個自治共和國及55個州和邊疆區;莫斯科市設專門的國民經濟委員會。 [9] 
1962年赫魯曉夫又建議修改憲法,打算用新憲法的形式將國民經濟管理的新結構固定下來。憲法草案第94條規定,“地方蘇維埃根據生產和地域原則組成”。赫魯曉夫堅持要讓最高蘇維埃和其他蘇維埃在經濟領導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國民經濟委員會成為蘇聯行政區劃的第二種嘗試。但是,擴大國民經濟委員會的權利是同當時國家穩定的行政區劃相矛盾的。這一改革觸及到各部門幹部的切身利益,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大阻力。1962年11月,俄聯邦國民經濟委員會的數量減少到24個(全蘇聯減少到48個)。 [9] 
1991年,幾乎所有共和國都宣佈自己為聯邦共和國,五個自治州中的四個(阿迪格、卡拉恰耶夫—切爾克斯克、哈卡斯、戈爾諾—阿爾泰)也宣佈自己是屬於俄羅斯聯邦成員的主權共和國;猶太自治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泰梅爾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自治區以及楚克奇自治區都提出要改稱自己為自治共和國。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關於自由經濟區的指示成為在建立市場關係條件下確定邊疆區和州的地位的第一個正式文件。繼濱海邊疆區(1990年10月的“納霍特卡”自由經濟區)之後,1991年在阿爾泰邊疆區、薩哈林、赤塔、克麥羅沃、加里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州等地都相繼建立了自由經濟區。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聯邦中的聯邦,加盟共和國中的自治共和國,邊疆區或州中的民族自治區。 [9] 
含巴什基爾、布里亞特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或州。1936年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分裂為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3個加盟共和國。1940~1956年,存在過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56年併入俄羅斯聯邦,改名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這時加盟共和國總數是16個,最後又還回到15個。
蘇聯版圖及加盟共和國變遷

蘇聯加盟共和國

蘇聯歷史上存在過的16個加盟共和國:
外高加索三國
蘇聯解體前後各加盟共和國的國徽變化 蘇聯解體前後各加盟共和國的國徽變化

蘇聯政治

蘇聯國體

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享有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結合的原則組成。蘇聯是一個典型的蘇式社會主義國家。

蘇聯憲法

《蘇聯憲法》是確認和規定蘇聯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基本原則的根本法。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先後於1918年、1924年、1936年和1977年頒佈了4部憲法。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的憲法。

蘇聯政黨

蘇聯憲法第6條規定蘇聯共產黨為蘇聯唯一的執政黨,蘇聯共產黨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莊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斯大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

蘇聯國家象徵

  • 國旗
1920年,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黃三色構成,長寬比為2比1,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鐵錘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錘子象徵工人階級;鐮刀象徵農民階級,兩者組合,是工農聯盟的標誌,也是共產黨的標誌。五角星既象徵工、農每一隻手的五指(勞動者),亦代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紅色是革命的顏色,黃色則是革命光芒的顏色。值得注意的是,蘇聯國旗的背面並沒有圖案,為單純的紅旗。
蘇聯各個時期的國旗
  • 國徽
蘇聯國徽為橢圓形,圖案中心繪的是:在一輪紅日的萬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鐮刀和鐵錘的圖案,其含義與國旗同,冉冉升起的紅日象徵人類光明的未來。地球的上方有一顆五角星。紅日、地球、五角星組成的主體圖案周圍有麥穗環繞,纏繞在麥穗上的飄帶有15個加盟共和國的文字寫有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0] 
蘇聯國徽
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國徽
加盟共和國名稱
蘇聯時期國徽
蘇聯解體後國徽
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 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
俄羅斯國徽 俄羅斯國徽
烏克蘭蘇聯時期國徽 烏克蘭蘇聯時期國徽
烏克蘭國徽 烏克蘭國徽
白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 白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
白俄羅斯國徽 白俄羅斯國徽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蘇聯時期國徽 烏茲別克蘇聯時期國徽
烏茲別克斯坦國徽 烏茲別克斯坦國徽
哈薩克蘇聯時期國徽 哈薩克蘇聯時期國徽
哈薩克斯坦國徽 哈薩克斯坦國徽
格魯吉亞蘇聯時期國徽 格魯吉亞蘇聯時期國徽
格魯吉亞國徽 格魯吉亞國徽
阿塞拜疆蘇聯時期國徽 阿塞拜疆蘇聯時期國徽
阿塞拜疆國徽 阿塞拜疆國徽
立陶宛蘇聯時期國徽 立陶宛蘇聯時期國徽
立陶宛國徽 立陶宛國徽
摩爾達維亞蘇聯時期國徽 摩爾達維亞蘇聯時期國徽
摩爾達維亞國徽 摩爾達維亞國徽
拉脱維亞蘇聯時期國徽 拉脱維亞蘇聯時期國徽
拉脱維亞國徽 拉脱維亞國徽
吉爾吉斯
吉爾吉斯蘇聯時期國徽 吉爾吉斯蘇聯時期國徽
吉爾吉斯斯坦國徽 吉爾吉斯斯坦國徽
塔吉克蘇聯時期國徽 塔吉克蘇聯時期國徽
塔吉克斯坦國徽 塔吉克斯坦國徽
亞美尼亞蘇聯時期國徽 亞美尼亞蘇聯時期國徽
亞美尼亞國徽 亞美尼亞國徽
土庫曼蘇聯時期國徽 土庫曼蘇聯時期國徽
土庫曼斯坦國徽 土庫曼斯坦國徽
愛沙尼亞蘇聯時期國徽 愛沙尼亞蘇聯時期國徽
愛沙尼亞國徽 愛沙尼亞國徽
  • 國歌
1918年1月,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決定把《國際歌》作為國歌,1922年蘇聯成立後它成為蘇聯國歌。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末,蘇聯宣佈社會主義勝利後決定更改國歌。經過幾番爭論,1944年斯大林拍板《牢不可破的聯盟》成為國歌。赫魯曉夫上台後,在蘇共黨內批判個人崇拜的運動中,原《牢不可破的聯盟》的歌詞被棄而不唱。1977年5月27日最高蘇維埃批准了修改過的國歌,剔除了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成分。 [11] 

蘇聯軍事

蘇聯軍事體制

主詞條:蘇聯紅軍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蘇聯最高蘇維埃部長會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衞國戰爭中,蘇聯武裝力量統稱“紅軍和紅海軍”,戰後改稱“蘇聯陸、海軍”,沒有獨立軍種的區分。戰後,於1946年正式建立了陸軍、空軍、海軍三個獨立軍種。蘇聯恢復了國土防空部隊司令部的建制:任命了國土防空部隊司令,受炮兵司令領導。1948年,正式成立了國土防空軍,與其他軍種並列,1946年成立了獨立的空降兵指揮部,轄空降兵、運輸航空兵兩主要兵種,任命了空降部隊司令,直屬國防人民委員領導。 [20] 

蘇聯軍事力量

1949年,蘇聯爆炸第一枚原子彈;1946年,生產第一批噴氣式殲擊機米格9、雅克1;1947年開始生產四引擎活塞式轟炸機圖4;1953年先於美國爆炸了氫彈。1947年,試射P1導彈;1949年,研製成功大功率液體火箭發動機;1950年,試射P2導彈。1963年製成導彈核潛艇。 [20] 
截至1979年,蘇軍總兵力達365.8萬人,擁有1398枚洲際彈道導彈,1028枚潛射彈道導彈,156架遠程轟炸機,50000輛坦克,55000輛裝甲戰鬥車輛,40700門火炮,大型水面艦艇248艘,作戰飛機8479架。 [20] 
1969年3月,在蘇聯的提議下,華約組織新成立了國防部長委員會、聯合部隊軍事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外長委員會等機構。華約組織先後組建了兩支武裝部隊:聯合武裝部隊、“一體化”部隊。 [20] 
蘇聯基洛夫級核能導彈巡洋艦 蘇聯基洛夫級核能導彈巡洋艦

蘇聯軍隊建制

到1991年,蘇軍分為5個軍種:陸軍海軍空軍國土防空軍、戰略火箭軍。另有邊防軍和內務部隊的建制。13個軍區、4個艦隊和1個分艦隊,總兵力約370萬人。 [21] 
蘇聯是華沙條約組織的創始國,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蒙古國等國擁有駐軍。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也駐有軍隊顧問或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20] 
蘇軍相關圖表
兵役制度
起徵年齡
18歲
徵集與復員時間
每年5~6月和11~12月兩次
(邊遠地區和國外在6月和9月)
士兵服役年齡
陸軍、空軍、防空軍等2年
海軍3年
受高等教育者1年
軍官最高服役年齡
大尉以下40歲
少校、中將45~55歲
上將、大將60歲
預備役官兵最高服役年齡
士兵、少校50~55歲
中校、中將60~65歲
上將以上無規定
服役前的軍事教育
中等學校由九年級起進行初級軍事教育

蘇聯經濟

蘇聯綜述

蘇聯五年計劃增長圖 蘇聯五年計劃增長圖
蘇聯在冷戰期間,長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是經濟強國,80年代後期被日本超過。但與實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不同,其經濟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權的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的,國家壟斷生產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劃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在1928~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蘇聯的工業發展不平衡 [22]  。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太空工業非常發達,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則相對落後。這也導致瞭解體後俄羅斯和其它原加盟共和國輕工業的嚴重不足。
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經濟停滯到80年代演變為關鍵經濟部門的危機:經濟結構失衡,技術工藝落後。蘇聯80年代初已形成極度的軍工經濟特徵。軍品佔機器製造業的60%以上,軍事支出佔國民總產值的23%;80年代末上述指標分別提高到80%和28% [23]  。蘇聯農業增速從60年代的 4.3%降至80年代初的1.4%。在此期間,工業增速從8.4%降至3.5%。消費部門長期衰退,限制了民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蘇聯資源

  • 礦產資源
蘇聯境內有秋明油田、庫爾斯克煤礦等礦產資源,境內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鈾礦在世界上都有相當地位貴金屬礦產優勢突出,主要礦產品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 植物資源
北方森林有雲杉冷杉落葉松等,統稱為針葉林,蘇聯最大的自然區面積與美國的面積大小相當。在中緯度地區寬帶擴展的針葉林地帶,從芬蘭在西部邊界的上揚斯克山脈在西伯利亞東北部和南部海岸的貝加爾湖。大雅的孤立的部分被發現沿山脈,在烏拉爾南部,並在遠東阿穆爾河流域。
  • 水資源
境內有葉尼塞河鄂畢河勒拿河伏爾加河第聶伯河等主要河流,有蓄水量最大淡水湖——貝加爾湖。

蘇聯工業

  • 能源工業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佔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佔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產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佔43.4%,天然氣佔30.8%,煤炭佔24.2%,其他佔1.6%。
1950年蘇聯的石油開採量為5420萬噸,1985年達到8.5130億噸,增長了15倍左右。20世紀80年代,蘇聯極度依賴油氣出口收入來維持經濟運轉,油氣價格下跌使蘇聯國力遭受重創。能源出口收入佔蘇聯外匯收入最高曾達到54.4%(1984年)。隨着世界油價走低,石油出口收入從佔蘇聯外匯收入的38.8%(1985年)下降到33.5%(1987年)。蘇聯只得靠提高出口量來彌補油價下跌造成的外匯收入的下降。1980年蘇聯佔全球總產量的 19.5%,1990年蘇聯產量為5.705億噸,佔世界18%。 [24] 
  • 煤炭工業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年全國煤炭產量7.12億噸,其中硬煤佔78%。煤炭開採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頓巴斯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卡拉幹達、坎斯克-阿欽斯克、伯朝拉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計佔全國煤炭產量的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產量分別佔全國的27.7% 和20.5%。
  • 紡織業
紡織工業為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佔輕工業的60% 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佈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佔全蘇產量的70%、50%、45% 和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里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 工業區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莫斯科列寧格勒頓巴斯烏拉爾山脈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窩瓦河)中下游。蘇聯自1922年開始實行經濟區劃。1982年11月蘇聯部長會議通過決議蘇聯經濟區為19個,分屬西部、東部和西南部3個經濟地帶。
蘇聯各經濟區
中央經濟區
中央黑士帶經濟區
伏爾加一維亞特卡經濟區
北方經濟區
西北經濟區
伏爾加河沿岸經濟區
北高加索經濟區
烏拉爾經濟區
西西伯利亞經濟區
東西伯利亞經濟區
遠東經濟區
頓涅茨一第聶伯河沿岸經濟區
西南經濟區
南方經濟區
波羅的海沿岸經濟區
外高加索經濟區
中亞經濟區
白俄羅斯經濟區
哈薩克經濟區
---

蘇聯農業

蘇聯是農業大國,其農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1987年,糧食產量為2.114億噸,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0.9%,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麥產量為8331萬噸,居世界次席。主要經濟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長纖維亞麻的產值均佔世界首位。各類牲畜存欄數中,牛佔世界的9.4%,略少於美國;豬佔世界的9.6%,僅次於中國,羊佔世界的9.8%,居首位。1988年,其肉類產量為1920萬噸,居世界第三;奶類產量10595萬噸,居世界之首;雞蛋465.6萬噸,居世界第三。
蘇聯國土遼闊,自然條件多樣,擁有發展多種農業經營的各種有利條件。其人均耕地為0.86公頃,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的2.4倍;人均牧草場為1.41公頃,比世界人均數多85%。主要的農業區,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區,約2\3的耕地集中在水、熱、土條件配合較好的森林草原帶和黑土草原帶,這些地帶宜於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但交替頻繁的自然災害經常使這裏的農業遭受巨大損失,致使農業生產不穩定、豐欠無常。農牧業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現代化水平不高,農畜產品的單產較低,農業生產效率只及美國的20~25%。再加上農業方面經營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影響了農業的穩步發展。
蘇聯從1975年變為糧食淨進口國,糧食進口激增。1970年淨出口350萬噸,1974年糧食進出口持平,1975 年進口上千萬噸。1984年僅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糧食達2680萬噸。1986-1988年,食品短缺約為210億盧布(在食品生產總額為1360億盧布的情況下) [25]  。除大量進口糧食外,1989年進口肉類60萬噸,奶油24萬噸,植物油120萬噸,砂糖550萬噸,柑橘50萬噸。

蘇聯商業

十月革命後,蘇聯建立、發展了國營商業合作社商業和集體農莊商業三種經濟成份的國營商業是全民所有制商業,是城市主要商業系統。
1976年底全國共有零售商業網點21.3萬個,零售商品流轉額為1397億盧布,佔全蘇商品流轉總額的69%;合作社商業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商業,是農村中的主要商業,1978年有社員54萬人,零售商業網點約佔全國零售商業網點的一半,1976年零售商品額為599億盧布,約佔全國零售商品流轉額的29%。
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各有自己的批發和零售渠道。而集體農莊商業則對城市副食品供應起重要的補充作用,1980年其銷售額為57億盧布,佔蘇聯零售商品總額的2%。集體農莊商業在可比較的食品銷售總額中的比重平均佔8%以上,而象馬鈴薯、新鮮蔬菜、水果、漿果、青菜、蜂蜜等產品則佔30一40%。但在組織國內商業方面,國營商業始終掌握着商品流通週轉命脈,居主導地位。

蘇聯外貿

對外貿易方面,實行商品進出口許可制度,完全由國家實行壟斷,國家計劃,由國家計委以國家法令形式下達計劃進行對外貿易。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主要進口項目是糧食和食品。1990年這兩種物資在進口總額中所佔的比重超過了50%。蘇聯從西方進口的機械設備包括成套石油開採設備,佔進口總額的比重從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 [24] 

蘇聯人口

十月革命後,蘇聯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數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斷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數量已達到2176個,城市人口達1.86億,佔全國總人口的66%。 [13] 
1989年人口普查數字表明,總人口為286,731,000人。人口較多的共和國為: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中亞各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和吉爾吉斯) 出生率每年高達2.6%,而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為0.4一0.7%。 [14] 
蘇聯重要時間人口一覽
年份
人口
年份
人口
年份
人口
年份
人口
1917
1.3億
1926
1.47億
1939
1.7億
1940
1.94億
1946
1.67億
1979
2.655億
1988
2.845億
1991
2.867億

蘇聯文化

蘇聯語言文字

蘇聯有約130種原住民族的語言,俄語是蘇聯的官方語言,約1.375億人口將俄語視為母語(1979年普查資料),大體有50種語言的使用人數低於3萬人,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各民族許多語言的文字都以俄語(斯拉夫)文字形式為基礎。 [24] 

蘇聯傳統節日

蘇聯主要有八個公立假日,其他假日與公立假日合計約30個。民族節日按節日的內容可劃分為:農事節日、慶賀節日、祭祀節日、紀念節日和遊樂節日。 [65] 
全民性節日有新年、蘇聯建軍節(2月23日)、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勝利節(5月9日)、六一兒童節十月革命節(11月7日)等。十月革命節、五一勞動節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隆重的閲兵式。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節是蘇聯歷史上最後一次閲兵式。職業性節日有地質工作者日(4月第一個星期一)、漁民節(7月第二個星期日)、海軍節(7月最末一個星期日)、礦工節(8月最末一個星期日)、教師節(10月第一個星期日)、蘇聯警察日(11月10日)等。 [65] 
日期
名稱
附註
1月1日
新年
國際節日
2月23日
紅軍日
1918年2月蘇聯紅軍的建立
3月8日
國際婦女節
國際節日
4月12日
宇航日
1961年尤里·加加林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5月1日
在5月1日和2日慶祝
5月9日
納粹德國投降,衞國戰爭結束
10月7日
蘇聯憲法日
1977年版憲法通過,1936―1977年為12月5日
11月7日
十月革命紀念日
1917年的十月革命

蘇聯文學藝術

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產黨控制,在避免批評政治、作品經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自由創作。但是所謂“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於西方的先鋒派藝術)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蘇聯作家機構為蘇聯作家協會 [66]  蘇聯時代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取得了偉大成就,例如,作家高爾基,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詩人葉塞寧阿赫瑪託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説家和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小説家肖洛霍夫,導演塔可夫斯基,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舞蹈家烏蘭諾娃等等,他們中許多人不僅在蘇聯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64] 
構成主義
構成主義(2張)
在藝術方面,蘇聯美學有兩大代表性支柱——構成主義粗野主義。它們彼此獨立又彼此融合,構成了蘇聯美學。在十月革命成功之際,先鋒藝術家們希望新的藝術形式能夠擺脱藝術家的孤傲和貴族階級的銅臭,從而深入人民生活、體現工人階級精神與共產主義理想。隨着蘇聯的成功,藝術家們發揚了這種非理性的架空的藝術風格,逐漸演化出具有蘇聯獨創意味的構成主義 [75] 

蘇聯科技

蘇聯科技體制

為了藉助俄羅斯科學院在世界科學界的名望,1925年蘇聯政府隆重慶祝科學院成立200週年,同時把俄羅斯科學院改名為“蘇聯科學院”。從1925年到二戰前,蘇聯科學院被納入蘇聯政府直屬權限內(1933年);總部從列寧格勒遷到莫斯科(1934年);成立工程科學分部(1935年),以軍事科研帶動基礎科學研究,提高軍事科研和軍工生產的整體水平;推薦蘇共黨員和軍工管理人員成為院士;大幅提升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和科研經費數量。但是,蘇共領導人也通過建立“沙拉什卡”機構和“大清洗”,迫害、鎮壓知識分子。 [67] 
1941年二戰爆發,蘇聯政府建立了應對戰爭的“動員式”科研管理運行模式,依靠“政—軍—工—科—技”一體化的高效社會組織管理網絡,團結全民,最終贏得戰爭勝利。在這個體制中,斯大林擁有絕對指揮權,自上而下嚴格管控各級機構,並通過克格勃情報系統迅速獲得信息反饋。科學家在體制中直接參與重要軍事科研項目,與當權者建立了共生關係。 [67] 
1945年以後,斯大林及後續蘇聯領導人保持並擴展了“動員”模式,把計算機、原子能的研發和綜合利用以及航天領域納入優先發展戰略領域,打造了“政—軍—工—科—教”五位一體化、具有剛性結構的國家化科技體制,在短期內取得科學技術的突破性進展,達到全面發展基礎研究、保護國防工業和國家安全的目的。 [67] 
1961年4月,國家科委改為蘇聯部長會議國家科研工作協調委員會。1978年起,改名為蘇聯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8] 

蘇聯航空航天

世界航天第一人 蘇聯航天員加加林 世界航天第一人 蘇聯航天員加加林 [73]
蘇聯航天研究起源於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利用火箭進行太空飛行的設想。20世紀20—30年代,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浪潮中被廣泛傳播,激發了蘇聯公眾對航天事業的極大興趣。1924年,蘇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太空飛行研究組織——星際通訊組。1930—1933年,蘇聯研製出第一批液體火箭發動機和世界上第一台電熱火箭發動機。1933年,蘇聯軍事委員會批准成立世界首個國家級火箭技術研究機構——噴氣科學研究所。這標誌着蘇聯火箭研究被納入國家軍工科研體制。但是,隨着領導人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大清洗”中遇害,蘇聯火箭研究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67] 
蘇聯軌道人造地球衞星郵票 蘇聯軌道人造地球衞星郵票
二戰結束後,蘇聯以優厚待遇吸納了大量出色的德國工程技術人員。經過5年學習和近30億盧布的研發經費投入,蘇聯第一次自主設計、研製了V-2火箭的改進版——P-2火箭、世界第一個核彈運載工具P-5M火箭和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P-7。但蘇聯航空領域的主要負責人科羅廖夫更關注和平開發太空。他利用P-7在1957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率先開啓了人類太空時代。 [67]  1959年,蘇聯空間探測器月球—II號發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圖片。1961年,蘇聯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86年,蘇聯發射了和平號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1988年,蘇聯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順利發射升空,象徵着蘇聯航空技術水平的巔峯。 [68] 
蘇聯的火箭技術與太空飛行研發“經歷了一個從專家自覺到政府頂層決策的過程”,是蘇聯集舉國之力對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技術設備進行戰略選擇、集成建構的過程,展示了“政—軍—工—科—教”五位一體的國家化科技體制所具有的系統化、信息化、快速化等優越性,是蘇聯登上科技強國之巔的重要標誌。 [67] 

蘇聯理論研究

1922年,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裏德曼指出,宇宙依然處在膨脹之中。1934年,蘇聯科學家帕維爾·切倫科夫發現,運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當它穿過液體或半透明物體時發光。這種現象被後來物理學界稱為"切倫科夫輻射"。隨後這個原理被廣泛應用於高能物理中,用於檢測帶電粒子並測量它的速度。 [69] 
約飛,Α.Ф.是蘇聯科學史上的領袖型科學家,一生都處於蘇聯物理學發展的核心位置。約飛是蘇聯第一位從事半導體研究的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約飛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對半導體的性質、光生伏達電池、熱電效應做了研究,50年代開始研究微型化,這些對蘇聯物理學和蘇聯工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還在1918年倡導建立列寧格勒物理技術研究所。該所是蘇聯物理學的搖籃和蘇聯物理學發展的中心,更是約飛學派的誕生地。約飛學派的主要成員有卡皮查庫爾恰托夫、朗道、魯金斯基、謝苗諾夫、吉科因、米赫耶夫等許多人。他們中的謝苗諾夫、朗道、卡皮查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72] 
約飛學派在理論研究方面的成績極具創造性,特別是在凝聚態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這一領域的帶頭人物就是朗道,他對蘇聯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62年朗道因液態氦的基本理論而獲諾貝爾獎。約飛和學派的其他成員也對此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如20世紀20年代,卡皮查在英國時就開始了低温研究,1936—1938年研究了液化空氣的新方法;1937年宣佈液態氦超液態的發明,1940年發現氦由固態變為液態條件下的温度質變,被稱為“卡皮查質變”,1978年因低温物理學領域的發明和創造同樣獲得諾貝爾獎。 [71]  列夫·朗道還提出了著名的“朗道十誡”。 [70]  [7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多數蘇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和原子物理學家都參加了由庫爾恰托夫領導的與核武器研製相關的研究。庫爾恰托夫是蘇聯原子武器計劃的領導人,他為創建原子核的技術基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年1933開始研究核物理學,並取得重要成果;1934年研究分支核反應,被稱作“電子轟炸”;1935年發現同質異能現象。這些工作對研究核反應及動力學結構都是非常重要的,豐富了他的原子核理論,更有助於他對重核裂變所做的一系列研究。1942年,由庫爾恰托夫領導的莫斯科第二核武器研究室成立,其中堅力量還有亞歷山大羅夫等。1949年蘇聯第一枚原子彈研製成功,約飛學派的成員都參加了其研製工作;1953年蘇聯爆炸第一枚熱核炸彈,而且在庫爾恰托夫的領導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事業也有所發展。 [72] 
1975年,由於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作出的貢獻,康託羅維奇與美國經濟學家佳林·庫普曼斯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蘇聯經濟學家。 [76] 
類別
獲獎者
資料來源: [74] 

蘇聯交通

蘇聯概述

由於幅員遼闊,人口、資源及工農業的分佈很不平衡,因此運輸對蘇聯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1984年全國貨物總週轉量為76821億噸公里,其中鐵路佔47.4%,管道(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氣管道)佔30.8%,海運佔12.1%,公路佔6.2%,河運佔3.5%,航空運輸所佔比重很小。1984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為14.4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為4.79萬公里。

蘇聯海運

海運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100萬噸以上商船總噸位為2379萬噸,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海運中,遠洋運輸約佔其貨物週轉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羅的海、北方、遠東和裏海5支商船隊中,前4支主要承擔遠洋運輸。80年代初,全國年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大港僅12個,且絕大部分屬綜合性港口。黑海-亞速海是全國貨、客運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佔全國海運貨物週轉量的69%,客運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羅西斯克敖德薩圖阿普謝、伊利喬夫斯克、巴統波羅的海沿岸的文茨皮爾斯列寧格勒克萊佩達;太平洋沿岸的納霍德卡東方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等。

蘇聯河運

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3條。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對歐洲部分的一些大河進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運河及大型水利樞紐,溝通了伏爾加河卡馬河頓河第聶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條大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裏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來,又建成了總長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將西部地區各大河連成一個完整的水運網。1984年全國內河通航里程達13.7萬公里。內河運輸最繁忙的是伏爾加河水系,70年代後期約佔全國內河貨運量的55%,客運量的48%。

蘇聯鐵路

蘇聯鐵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鐵路運輸系統,亦是蘇聯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分佈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約佔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其中以歐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鐵路網較稠密。
截至蘇聯解體前的1989年,蘇聯鐵路運營里程長達14.75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里程居世界首位,總長5.38萬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36.5%;複線鐵路區段總長5.38萬公里,同樣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36.5%;當年完成貨物運輸量逾40億噸,運送旅客43億人。蘇聯鐵路承擔全國55%的貨物週轉量和37%的旅客週轉量。

蘇聯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7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一種運輸方式。1984年全國有幹線輸油管7.83萬公里,幹線輸氣管16.5萬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為由東向西,即從西西伯利亞通往西部地區,部分管道進而往西通往東歐和西歐一些國家。此外,還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亞通往中央區和烏拉爾的輸氣管等。

蘇聯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主要承擔客運。1984年全國民航線長102萬公里,其中國內航線長83.8萬公里,客運週轉量佔全國的18.6%,莫斯科是全國最大的航空港,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寧格勒基輔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塔什干伊爾庫茨克等。

蘇聯民族

蘇聯有100多個民族:
人口比例
民族
51%
俄羅斯族
15%
烏克蘭族
6%
烏茲別克族
4%
白俄羅斯族
約佔24%
哈薩克人、韃靼人、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脱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
其他
楚瓦什族、達格斯坦族、巴什基爾族、波蘭族、芬蘭族、拉普族、蒙古族、庫爾德族等

蘇聯外交

蘇聯概論

截至1991年底 ,蘇聯與15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係,加入了500多個國際組織。蘇聯主要影響的地方有東歐及亞洲零星國家。
蘇聯促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社會主義陣營創建於1949年,最初包括蘇聯、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等13個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1950年後被蘇聯逐出了社會主義陣營。中國在1960年和蘇聯關係惡化,實質上退出了社會主義陣營。後期越南、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國也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最多時達到17個國家。與此相對應,社會主義國家間的經濟和軍事合作組織也相繼建立。經濟互助委員會於1949年成立,總部設在莫斯科,共有包括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內的10個成員國。1955年5月14日,蘇聯等8國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在此基礎上成立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長期進行軍事競爭和對抗。
二戰後的社會主義國家 二戰後的社會主義國家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後,蘇聯的對外戰略思想再次傾向於國際主義,積極與美國開展軍備競賽,嚴控衞星國,同時在第三世界擴張勢力範圍,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1985年,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新的國家領導人後,開始收縮國際主義對外戰略,與美國改善關係 [26]  ,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面的戰略收縮 [27]  ,同時改善與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

蘇聯與東歐

蘇聯在東歐有很大的影響力,大多數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或多或少的被蘇聯操縱 [28]  [29]  在冷戰時期,東歐受蘇聯操縱或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及西方資本主義及保持中立的國家之間的界限被稱為鐵幕,鐵幕以東為蘇聯的勢力範圍,組成華沙條約組織對抗北約。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東歐國家:保加利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並不是和蘇聯同盟。奧地利部分東方領土是蘇聯的佔領區,直至1955年奧地利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為止。

蘇聯與亞洲

蘇聯在亞洲有很大的影響力,中亞、東亞、東南亞及中東有與蘇聯關係非常緊密的國家,尤以東亞及東南亞最為顯著。蘇聯在冷戰初期積極發展了與南亞國家的關係。 [30]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亞洲國家:蒙古、阿富汗(至1979年)、越南、印度、老撾、南也門。
1950年,中國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至1980年廢止。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蘇聯與非洲

蘇聯在非洲有零星的同盟國,這些同盟國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東非洲。在蘇聯勢力範圍內或與蘇聯同盟的非洲國家:安哥拉、莫桑比克、幾內亞比紹、埃塞俄比亞。

蘇聯與美洲

主詞條:古巴導彈危機
蘇聯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國,主要為古巴 [31]  等國。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在蘇聯中後期、共產主義政權結束、蘇聯瓦解及冷戰結束時與蘇聯脱離關係。

蘇聯與中國

1935年3月23日,蘇聯與日本偽滿洲國正式簽署轉售中東鐵路給偽滿的協議。
1937年8月21日,蘇聯與中國簽署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開始擴大對華軍事援助,以多種軍援形式支持中國抗戰 [32]  。1937年至1939年,蘇聯與中國簽署了3次共計2.5億美元的貸款協議 [33]  。同時派遣軍事顧問參與作戰指揮 [34]  ,組建志願航空隊來華參戰 [35]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簽訂同盟條約,蘇聯與德國、日本關係惡化。蘇聯為緩和蘇日緊張關係於蘇德戰爭爆發前夕,蘇日雙方於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簽訂 《蘇日中立條約 [36-37]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及其外長簽訂了關於日本問題的秘密協定,亦稱“雅爾塔協定 [38]  。1945年4月,蘇聯宣佈廢除 《蘇日中立條約》,8月8日,對日宣戰。8月9日,蘇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 [39]  8月14日,中華民國代表被迫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49年毛澤東訪問蘇聯時與斯大林在一起 1949年毛澤東訪問蘇聯時與斯大林在一起
1949年10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二天,蘇聯即宣佈承認新中國。次日,中國與蘇聯正式建交。 [40]  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1950年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朝鮮戰爭期間,蘇方向中國提供了軍事援助,在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華的重點是“156項”基礎工業設施建設。
1960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援助也大大減少直至終止。1962年,中國與印度發生軍事衝突(中印戰爭),蘇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蘇在邊境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其中包括珍寶島戰役。同年8月,蘇軍在中蘇西部邊界鐵列克提對中方實行報復性打擊,雙方再次發生武裝衝突。這一系列事件史稱“中蘇邊界衝突”。兩國一度處於核戰邊緣。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開始實行較為緩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方的積極迴應。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雙方關係得到進一步恢復。
1991年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錢其琛致電俄羅斯聯邦外長,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俄羅斯聯邦政府,並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原蘇聯特命全權大使王藎卿改任為駐俄羅斯聯邦特命全權大使。錢其琛還分別致電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土庫曼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摩爾多瓦等11國外長,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這些國家的獨立,並準備分別與之談判建交事宜。 [87] 
戈爾巴喬夫與鄧小平親切握手 戈爾巴喬夫與鄧小平親切握手

蘇聯社會

蘇聯民生

蘇聯的主要社會保障制度包含退休養老制度 [15]  、補助金制度、醫療保健制度及社會服務制度。
蘇聯的社會保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社會保障制度,1918年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人民委員會批准的《勞動者社會保障條例》實行,1927年開始對勞動英雄實行高標準退休保證金待遇。1928年,蘇聯第一個關於養老金待遇的國家法令決定對紡織工人首先實行養老金制度:男子從60歲,婦女從55歲起享受養老金。1936年,蘇聯憲法以立法形式確定了年老、患病和喪失勞動能力時享受的物質保障。1956年10月1日起,蘇聯實施了國家保證法。1964年起,蘇聯對農莊的主要幹部實行國家社會保險和國家保證金待遇。1969年起,對農莊莊員實行社會保險。1970年7月15日,蘇聯頒佈《勞動立法原則》。1977年10月7日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確立了統一的蘇聯公民社會保障制度。

蘇聯媒體

官方通訊社為塔斯社。蘇共機關報為真理報,其他主要報刊還有消息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學報、勞動報紅星報等。

蘇聯教育

主詞條:蘇聯教育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並基本消除了文盲。據統計,1983年蘇聯教育經費為339億盧布,教育經費佔國民收入的6.3%,1984年蘇聯共有13.8萬個學前教育機構,職業技術學校7624所。 [17]  [19] 
1930年,聯共十六大提出了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任務,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工作於1934年全面實現。1925年起,在高等學校開始設立研究生部,1934年正式建立學位和學銜制度。根據1984年全蘇高校招生手冊所列的874所公開招生的高等學校,其中有398所高校歸蘇聯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管理,其餘高校歸有關部委及社會組織管理。蘇聯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直接管理32所高校,其中綜合大學3所,經濟院校4所,法律院校1所,外語師範學院1所,其餘22所為工程技術院校。蘇聯著名的大學有莫斯科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列寧格勒大學、哈爾科夫大學基輔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 [16] 

蘇聯體育

蘇聯在1980年舉辦了第2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其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
運動會類型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總獎牌數
排名(歐洲)
排名(世界)
夏季奧運會
395
319
296
1010
1
2
冬季奧運會
78
57
59
194
3
4
夏季大運會
407
329
253
989
1
2
冬季大運會
95
85
63
243
2
2
世界運動會
15
13
8
36
11
18

蘇聯歷任領導

蘇聯最高領導人

蘇聯領導人
人物照片
姓名
任期
備註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Ле́нин)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
1922年4月,在黨的第11次代表大會新選出的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聯共(布)中央總書記 [41]  。1941年兼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自1946年起改稱部長會議主席) [41]  。民族:格魯吉亞人
格奧爾基·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格奧爾基·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Георгий 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 Маленков)
1953年3月6日―1953年9月6日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後的繼任者。 [49]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
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58~1964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56年主持召開蘇共二十大,1964年10月由於勃列日涅夫發動政變被迫下台。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4月8日改稱總書記)。1960~1964年以及1977~1982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民族:烏克蘭人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
(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ндро́пов)
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 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
(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
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
蘇共中央總書記,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90年3月14日~1991年12月25日任蘇聯總統

蘇聯國家元首

蘇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蘇維埃的領導人,最開始為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從1938年起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90年後為蘇聯總統
職務
姓名
任期
1917年11月9日~1917年11月21日
1917年11月21日~1919年3月16日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弗拉基米爾斯基
1919年3月16日~1919年3月30日
1919年12月30日~1938年7月19日
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
1946年5月9日~1953年3月15日
1953年3月15日~1960年5月7日
1960年5月7日~1964年7月5日
1964年7月5日~1965年12月9日
1965年12月9日~1977年6月16日
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
1982年11月10日~1983年6月16日
1983年6月16日—1984年2月9日
1984年2月9日—1984年4月11日
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4月11日~1985年3月5日
1985年3月5日~7月27日
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
1985年7月27日~1988年8月1日
1988年8月1日~1991年12月25日
備註:1990年由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設立蘇聯總統職位和蘇聯憲法(根本法)修改補充法》,決定設立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出任蘇聯第一任總統。

蘇聯政府首腦

蘇聯的政府首腦是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部長會議主席,1990年後為蘇聯總理。
職務
姓名
任期
蘇俄、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3日
1924年1月23日~1930年12月19日
1930年12月19日~1941年5月6日
1941年5月6日~1946年3月19日
1946年3月19日~1953年3月5日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
1955年2月8日~1958年3月27日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5日
1964年10月15日~1980年10月23日
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
1985年9月27日~1991年1月14日
1991年1月14日~1991年8月24日
參考資料
  • 1.    俄羅斯國家概況  .外交部官網[引用日期2024-02-18]
  • 2.    徐隆彬.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吞併-基於《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的考察:《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14 (4):14-24
  • 3.    艾伯特·西頓.《蘇德戰爭 1941-1945》: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附錄一:西方對蘇聯的援助
  • 4.    Vladimir O. Pechatnov,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World, 1945-1953”, in Melvyn P. Leffler and Odd Arne Westad,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Volume I: Origi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90
  • 5.    張澤宇: 《蘇聯首枚原子彈試爆述論》,《軍事歷史研究》,2013年第2期
  • 6.    陸南泉.蘇聯走近衰亡的勃列日涅夫時期:《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01 (6) :64-73
  • 7.    吳敬璉:《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頁
  • 8.    〔俄〕瓦·博爾金:《戈爾巴喬夫沉浮錄》,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頁: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 ,“商品短缺 ,通貨膨脹十分嚴重 ,以致人們尋找短缺商品的 時間比工作時間還要多”。
  • 9.    石人炳.前蘇聯城市化過速的負面效應對我國的啓示:《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 (4):87-93
  • 10.    吳昊.論蘇聯武裝力量的衰落與解體:《前沿》 ,2013 (4) :151-152
  • 11.    曼德爾.《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下):商務印刷館,1981年版:第十五章 蘇聯的經濟
  • 12.    六、捍衞和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引用日期2021-02-06]
  • 13.    E·A·孔德拉什金娜,楊豔麗.前蘇聯的語言狀況:《世界民族》 ,1993 (2) :76-80
  • 14.    李兆勇.由蘇聯紙鈔看蘇聯國徽的變遷:《中國錢幣》,2015 (2) :73-74
  • 15.    汪寧.蘇聯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的特點:《國際觀察》 ,1989 (4) :49-53
  • 16.    蔣妙瑞.蘇聯教育、科研領導體制的歷史沿革:《國際觀察》,1987 (3) :16-25
  • 17.    吳福生.1984—1986年的蘇聯教育:《國際觀察》,1987 (1) :14-18
  • 18.    張澤宇.蘇聯時期對外戰略演變規律研究:《戰略決策研究》,2011 , 02 (4):22-29
  • 19.    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蘇聯興亡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723:在戈爾巴喬夫當政期間 , 蘇美進行了7次首腦會晤。1987年12月,兩國簽署了《蘇美消除兩國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條約》( 簡稱中導條約 ),條約規定消除部署在歐洲的1000多枚中程和中短程導彈並不再生產任何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及有關發射裝置。1991年7月,美蘇兩國首腦在莫斯科簽署了蘇美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削減射程為4800公里以上的遠程導彈及彈頭,其中蘇聯從現有的11000枚削減到7000枚,美國從12000枚削減到10500枚,此外,蘇聯還裁減過多的常規軍備,1988年到1991年4年裁軍50萬。
  • 20.    樊家乃.蘇聯的經濟區及其劃分:《國際觀察》,1984 (3):59-62
  • 21.    龐昌偉.國際油價波動與蘇聯解體 :《俄羅斯研究》,2011 , 172 (6) :71-84
  • 22.    Н·И·雷日科夫:《大動盪的十年》,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第259頁
  • 23.    В.В. Хлебников.Топлив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России в XXI веке. М.: Научтехлитиздат. 2006. С.66,68.
  • 24.    Ю.Д.Дешериев,劉永紅,許高渝,張家驊.原蘇聯各民族的語言 :《外語學刊》,2016 (4):1-3
  • 25.    楊淑君.蘇聯民族的節日及節日習俗:《外國問題研究》,1989 (2):20-24
  • 26.    許加梅.評析冷戰時期美國、蘇聯和東歐國家三角關係:《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 2009 (5):70-74
  • 27.    胡志勇.冷戰時期蘇聯與南亞的關係及其影響:《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 , 32 (5):39-44
  • 28.    [韓]樸宣泠:《東北抗日義勇軍》,318頁,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8:1931年,蘇聯其駐東北領事館人員,給堅持抗戰的東北軍所部提供了一定軍事援助。東北軍馬占山部及海拉爾警備司令部獲得“裝甲自動車4,火炮10,高射炮4、機關槍100,手槍1000”等武器。
  • 29.    [蘇]斯拉德科夫斯基: 《蘇中經貿關係史 (1917—1974)》,127~138頁,莫斯科,戰士出版社,1977:至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蘇方中止履約,中國實際用款1.7億。利用這些貸款,中國共向蘇聯購買了9批軍用物資,包括飛機924架、坦克82輛、牽引車602輛、汽車1516輛、大炮1140門、輕重機關槍9720挺、步槍5萬支、子彈約1.8億發、炸彈3.16萬枚、炮彈約200萬發及其他軍用物資。
  • 30.    [蘇]博羅金: 《抗日戰爭中蘇聯對中國人民的幫助(1937—1941)》,160頁,莫斯科,戰士出版社,1965:第一批顧問來華至1942年初最後一批撤離,蘇聯援華的顧問及教練員、飛機和坦克裝配工、築路和橋樑專家等共計3000多人。在各類軍事學校、訓練班和部隊中受過蘇聯顧問和教官訓練的中國軍人達9萬以上。
  • 31.    從1937年蘇聯第一批空軍志願隊來華至1941年底撤離,先後有2000餘名蘇聯空地勤人員在華工作,其中700名飛行員參與輪戰([蘇] 杜賓斯基: 《蘇中關係 (1937-1945)》,102頁,莫斯科,戰士出版社,1980),並有200多人犧牲(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中國抗日戰爭史》(下),283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據國民政府統計,到1940年11月,蘇聯志願航空隊擊落擊毀敵機544架。此外,蘇聯航空志願人員還培訓中國飛行員和航空技師,幫助重建空軍。1939年8月,他們幫助中國在新疆伊寧成立了一所航空學校。到1940年8月,蘇聯教官在這裏先後對328名中國人員進行了專業的航空指導和訓練。([蘇] 博羅金: 《抗日戰爭中蘇聯對中國人民的幫助 (1937—1941)》,171頁)此外,還有一部分中國飛行員直接到蘇聯受訓,至1939年夏,共有1045名飛行員、81名領航員、198名射手兼無線電人員及各種航空技術人員8354人先後在蘇聯受訓。([蘇] 阿格延科: 《蘇聯對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軍事援助》,63、78頁,莫斯科,軍事出版社,1975)
  • 32.    1939年6月28日,蔣介石在給蘇聯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元帥的信中寫道: “我國對日戰爭已逾兩年,由於蘇聯各族人民對中國深切同情支持,予以物質及道義上的援助,使有可能進行長期的解放戰爭。”([蘇]《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1939 ~1945),第2卷,120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1944年孫科:“外援方面,自1937年‘七七’以後,直到1941年蘇德戰爭以前,整整4年間,我們作戰所需的物資,大部分獨賴蘇聯的援助。”(載 《蘇中文化月刊》,1944 (7))
  • 33.    《國際條約集》 (1934—1944),303~304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 34.    Китай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1912-1949) [M].Т.VII/Отв.редактор Тома Н.Л.Мамаева//История Китая с древнейших времен до начала XXI века.В 10 томах/Отв.редактор С.Л.Тихвинский.М:Наука–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 2013.Т.VII.С.342-349.С.348-349.С.333-336, 475.С.350-370.С.374-379, 395.397.С.399.
  • 35.    Н.Л.瑪瑪耶娃,朱顯平,王玉國 .中國全面抗戰 (1937~1945) 與蘇聯對華政策新論 :《東北亞論壇》 ,2017 (5):12-21
  • 36.    李贇.蘇聯軍事援助對中國抗戰勝利的貢獻:《軍事歷史》,2015 (5)
  • 37.    沈志華.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目標和結果:《歷史研究》 ,1994 (5) :88-103
  • 38.    戴超武.關於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和中蘇分裂研究的若干問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 (4) :127-127
  • 39.    戴超武.中印邊界衝突與蘇聯的反應和政策:《歷史研究》 ,2003 (3):58-79
  • 40.    特稿:新時代 新典範 新航程——寫在中俄建交70週年之際  .新華社百家號.2019-10-03[引用日期2024-02-18]
  • 41.    斯大林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1-03-21]
  • 42.    高放:蘇聯興亡的經驗教訓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8-15]
  • 43.    深刻認識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喪失的教訓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8-15]
  • 44.    杜長庚.蘇聯綜合國力評價——對蘇聯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的分析[J]: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83:60-61
  • 45.    趙常偉.論蘇聯科技興國的經驗教訓[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2):70
  • 46.    陳默.一九四一年中共對蘇聯衞國戰爭的觀察[J]:黨史研究與教學,2020(03):67
  • 47.    邱維驥.日本無條件投降比德國更完整更典型——駁日本清瀨一郎、江藤淳“日本不是無條件投降”論[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12
  • 48.    (美)傑弗裏·龐頓,(美)彼得·吉爾著;張定淮等譯.《政治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249
  • 49.    石海明.《科學、冷戰與國家安全 美國外空政策變革背後的政治(1957-1961)》:解放軍出版社,2015年:第40頁
  • 50.    列寧:從國家資本主義到新經濟政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1-11-18]
  • 51.    列寧:從國家資本主義到新經濟政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1-11-18]
  • 52.    列寧時代:年幼的蘇維埃政權與新經濟政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1-11-18]
  • 53.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1-11-18]
  • 54.    斯大林改革:影響全世界的“斯大林模式”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02-11]
  • 55.    斯大林改革:影響全世界的“斯大林模式”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02-11]
  • 56.    雅爾塔體系的是與非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2-03-26]
  • 57.    斯塔夫裏阿諾斯著,周明博編.《全球通史 從史前時代到二十一世紀 第3版》.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19:403
  • 58.    錢滿素,張瑞華.《美國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0:435
  • 59.    5月14日:華沙條約組織建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3-26]
  • 60.    吳玉才,楊榮主編.《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20:183
  • 61.    (蘇)A.M.普羅霍羅夫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蘇聯東歐研究所譯.《蘇聯百科手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672
  • 62.    本書編寫組編.《歷史知識手冊》.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5:370
  • 63.    盧厚明,羅昭義等主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和國際關係》.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87:130
  • 64.    (蘇)比安基著.森林報 夏 彩圖版.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65-87、128-136、154-176
  • 65.    高鬱.新編俄語通用國家概況.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8:48
  • 66.    王保士編譯.前蘇聯文化藝術詞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228
  • 67.    鮑鷗.歷經百年滄桑打造科技基礎——俄羅斯(包括蘇聯)建設科技強國之路[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33(5):527-538.
  • 68.    李華.初析1953—1964年蘇聯航天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動因——兼評存在的問題[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16(6):45-49
  • 69.    V.P.維茲金,N.V.芙多維琴科,鮑鷗等.相對論在俄國和蘇聯[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5,(4):50-54
  • 70.    解道華.朗道與卡皮查[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5,27(5):73-78,101
  • 71.    程民治.卡皮查:一位傳奇式的"低温物理學之父"[J].黃山學院學報,2006,8(3):17-21
  • 72.    孫忠豔.論約飛學派[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7):102-105.
  • 73.    永遠的加加林  .中國載人航天[引用日期2023-06-22]
  • 74.    蘇聯軍費從1965年的326億美元到1981年增至1550億美元,佔蘇聯財政支出的1/3。龐大的軍費開支使蘇聯的軍事力量迅速膨脹,逐步改變了蘇美之間的力量對比。到70年代,蘇聯的軍事力量已經能與美國平起平坐,有些方面如洲際彈道導彈甚至超越了美國。1970年,蘇聯擁有洲際彈道導彈1300枚,美國則為1054枚(資中筠.戰後美國外交史, 下冊[M]. 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598)。
  • 75.    蘇聯美學:超越時代的力量不應落幕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3-06-26]
  • 76.    康託羅維奇:對線性規劃方法的開創性貢獻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3-07-08]
  • 77.    1922年12月30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8-25]
  • 78.    聶運麟等.歷史的豐碑與艱難的探索 20世紀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429-430
  • 79.    唐師白.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35-39
  • 80.    李冠乾.蘇聯史研究[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230-246
  • 81.    聶曉陽編著.歷史圈 俄羅斯故事[M].太原:陝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206-219
  • 82.    陸南泉,黃宗良等主編.蘇聯真相 對101個重要問題的思考 中[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792-799
  • 83.    婁永清,陳太福,吳惠紅著.社會主義:20世紀風雲與前瞻[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173-187
  • 84.    趙學清 陳鳳軒 餘紅.經濟理論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374-381
  • 85.    徐光春主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M].北京:崇文書局,2018:495-496
  • 86.    張澤森,田錫文著.20世紀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5:115-118
  • 87.    中國承認俄羅斯聯邦政府  .央視網.2002-09-20[引用日期2024-02-03]
  • 88.    中俄兩國政府發表中俄國界第一次聯合檢查成果的聯合聲明  .中國政府網.2016-11-08[引用日期2024-02-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