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贛州客家文化

鎖定
贛州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稱“客家搖籃”。現有600餘幢神奇的客家圍屋,被稱為“東方的古羅馬”,保存完好、較具代表性的有龍南關西新圍、燕翼圍和安遠東昇圍等古老的客家圍屋城堡。還有規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後人尋根祭祖的聖地;也有客家古村落——白鷺村 [1-2] 
江西贛州客家文化底藴深厚,源遠流長。有如分佈在龍南、安遠、信豐等縣的圍屋千餘座,數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築之特,類型之廣乃是罕見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牆和眾多的宋代古蹟遺存而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的贛州城區;有如在廣大城鄉保存完好而眾多的姓氏家譜、族譜,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據;有如上猶九獅拜象興國山歌等百餘種民間藝術;有如備受海內外客家人喜愛的贛南客家採茶戲;還有獨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2013年1月6日,國家文化部正式發文,同意在江西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3-4] 
中文名
贛州客家文化
文化保護區
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贛州客家文化文化內涵

客家文化(贛南)是以中華民族優秀的漢民族文化為主體,吸納當地各種文化營養,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與時俱進形成的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形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贛南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及發展中有着重要、獨特的地位,積澱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內涵,以其歷史悠久和內容豐富而為世人矚目。在整個客家文化中,客家文化(贛南)又有自身的鮮明特色。
贛南保留着較多的有着客家文化(贛南)特色、傳承着歷史記憶的古村落。如寧都東龍村瑞金密溪村、興國三僚村贛縣白鷺村南康唐江盧屋村、尋烏周田村等143個古村落,都是贛南客家人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集中體現了客家文化(贛南)的特色,歷史文化內涵深厚,成為客家文化(贛南)的重要物質載體。
贛南圍屋是客家文化(贛南)在建築風格中的集中體現,是中國民居的一大奇葩。圍屋主要分佈在贛南南部的龍南全南、定南、信豐、安遠、尋烏等縣境內,如今尚存500餘座,大部分為明清時期的建築。圍屋多為方形,小者數百平方米,大者萬餘平方米。其外牆多用三合土構築而成,厚度甚至有達兩米者,堅韌固實;高三、四層,四角構築有碉堡,易守難攻。圍屋內居住着同姓同宗的直系後人,集家、堡、祠於一體,具有重要的防禦功能和鮮明的宗族聚居性,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點,成為中國民居的一大奇葩。2012年10月,贛南客家圍屋已通過專家評審,即將列入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客家山歌和採茶戲是客家文化(贛南)表演藝術的精華。贛南是客家山歌的最早傳唱地。客家山歌產生於贛南的興國一帶,興國還流傳着唐朝末年《羅隱秀才抄歌本》的故事。贛南客家山歌不但繼承了傳統詩歌賦、比、興,而且在人民大眾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發展,創造了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撲鼻的泥土芳香。採茶戲是贛南土生土長的劇種。相傳起源於安遠九龍山的茶歌,其產生和流傳具有悠久的歷史。採茶戲表演詼諧幽默、妙趣橫生,內容貼近廣大勞動羣眾生活,人物少、佈景道具簡單,與其它戲曲程式相比,贛南採茶戲歡快活潑,為羣眾喜聞樂見,更具生命力,成為客家人最喜愛的戲曲形式之一。採茶戲在贛南誕生後,很快傳遍與之相鄰的閩、粵、湘等地,影響深遠。
贛州客家文化 贛州客家文化
作為客家文化(贛南)重要標誌的贛南客家方言古樸獨特。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的語言,是維繫客家民系的紐帶。與閩西粵東的客家方言相比,贛南客家方言有兩大特點:第一,贛南北部是贛方言和客方言的交匯區域,因此,從贛南客家方言中更容易考見客贛方言的聯繫和差別。第二,贛南的客家方言既傳承了中州古音韻的六個音調,保留了完整的古入聲,能押韻吟出保留入聲的古詩詞,與作於元代的《中原音韻》所記述聲母系統和發音方法基本一致;又呈同一的多樣性,它不像粵東、閩西那樣統一,而是同中有異,縣與縣之間甚至鄉與鄉之間均有差異。因而,贛南的客家方言更具學術研究價值,是客家文化口頭傳承的重要載體。
贛南的民俗節慶活動豐富多彩,以其古樸和充滿濃郁和鄉土氣息而為世人矚目。民俗節慶活動在廣大鄉村中普遍存續良好,除傳統歲時節慶外,還有許多由民間信仰而發展起來的大型民俗表演。如:為祈求家口平安、豐登稔熟的石城燈綵,年年春節期間都有盛大表演,自明清以來長盛不衰。以龍神崇拜為內容的龍南楊村太平龍舟賽,從祭龍請龍、龍舟賽到送龍,儀式古典莊重,龍舟競賽歡快熱烈,且在地處山區的池塘中舉行。這項活動自明弘治年間由賴氏創辦以來,傳承已歷490餘載。以火龍神為信仰的寧都洛口南雲竹篙火龍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初一至十五為禳神期,期間民俗活動內容豐富,八月十五的竹篙火龍表演將禳神推向高潮。這一活動由清中葉以來傳承今。以香火延續為旨歸寧都石上割雞擔燈(丁)民俗,每年春節期間舉行,由李氏族人世世代代傳承,深刻反映了客家人薪火相傳祈盼家族人丁興旺的傳統意識。這些民俗地域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
贛南的紅色文化是客家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客家文化(贛南)的一大特色。客家人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包容性強的獨特品格以及文化開放性的特質等文化素養,為中央蘇區的創建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客家文化在中央蘇區的建立與發展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成為蘇區文化和蘇區精神的重要來源。如客家山歌在動員人民羣眾參軍參戰,支援蘇區革命和建設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流傳着“一首山歌三個師”的佳話。《蘇區幹部好作風》、《十送紅軍》等許多革命紅歌就是由傳統的贛南客家山歌演變而來的。 [5] 

贛州客家文化文化景觀

一代代客家人在贛州這片熱土上開拓耕耘,創造了璀璨奪目的客家文化,也讓客家文化旅遊成為贛州獨具一格的旅遊名片。 [6] 

贛州客家文化客家古建築

贛州龍南縣有376座圍屋,是贛州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具有代表性的有關西新圍漁仔潭圍(客家酒堡)、慄園圍燕翼圍等。關西新圍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步入圍屋,所見的每一處場景,都能引起驚歎,關西新圍也被世人稱為“遺落在民間的古城堡”。石城縣清代陳聯客家圍屋迄今已有208年的歷史,結合了方圍、天井式民居、府第式民居、蘇杭園林風格四大特色。
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之一的尋烏縣澄江鎮周田村,由大批客家富商建造的18座(現存完好的有15座)客家圍屋民居,是極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古建築。
贛州客家文化 贛州客家文化
在贛州眾多的客家圍屋中,定南“虎形”圍屋以其獨特的建築構思和悽美的愛情故事而出名。定南“虎形”圍屋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整個圍屋的建築造型為昂首坐視的虎形。2012年11月,虎形圍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安遠境內有大大小小300多座客家圍屋,圍內雕樑畫棟,古色古香,結構奇特複雜,變化精巧,是瞭解客家文化和客家歷史的化石和標本。最為著名的是有着濃郁客家風情的鎮崗東生圍,它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是贛南區域內最大的客家方圍。
其他景點還有全國一座以“研究客家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院,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築羣;贛縣白鷺古村中,百年以上的客家民居就有60多棟,村內現仍保存着全國罕見的女性祠堂、寸金寸片的雲母片、故宮一塊遺留在外的金磚等。 [6] 

贛州客家文化客家民俗

提到客家文化旅遊,不得不説一下贛南的客家民俗遊。客家歷經2200餘年的歷史積澱,在贛南這片土地上經過世代相傳和積累,形成了內容豐富的各類民俗文化。這些民俗文化仍強烈地作用於贛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行走贛南,實在不能省略仍在傳承的贛南民俗。這些毫無商業氣息的民俗旅遊,在靜悄悄地等待遊客一探真容。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現場,會有這樣的感覺:歷史,其實正在發生。
農曆三月十三,在全南縣城廂鎮鎮仔村一帶,流傳着一個古老而獨特的鄉間習俗——“太公會”。這是當地的曾氏宗族的一大盛事,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每年的這一天,曾氏“宗聖公祠”內將紅燭高照,鞭炮齊鳴,全體族人在此祭祖祈福,一派喜慶熱鬧景象。至午時,家家户户擺酒設宴,各方親朋好友紛至沓來。家裏客人來得越多,人氣越旺。如今,“太公會”成為曾氏道傳公後人辨祖歸宗的獨特標誌。“太公會”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澱、神秘的古韻風雅,將曾子道德觀念、精神風範薪火相傳,實乃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贛州客家文化 贛州客家文化
迎故事”是尋烏縣特有的客家民俗活動。所謂“迎故事”,即以歷代傳説故事、戲曲及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或情節,進行人物造型。以兩個以上的小孩化裝成某齣戲曲中的人物,固定在特製的木架上,即故事棚。故事棚為船狀木架,用花布、彩布、花環裝飾起來,周邊綴以密密麻麻的五彩小燈,內鋪木板。故事棚由青壯年抬着遊樂,由於陣容強大,節目豐富,表演精彩,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龍南縣端午節期間舉行的太平龍舟盛會,在大池塘中舉行,別有一番情趣。是贛粵兩省三縣五鄉端午節期間最受歡迎的傳統民間活動,自明弘治年間創辦以來,歷經490餘載久盛不衰。
寧都縣黃石鎮中村還保留着一項在贛南的民間習俗,這就是被史學界稱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藝術界稱為“戲曲活化石”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村儺戲。該村每年都要舉行兩次表演儺戲的集會,第一次從農曆正月初二起至十六結束,第二次從農曆九月十一起至十七結束。田頭鎮元宵“妝古史”活動,是因扮裝的內容為歷史事件和民間傳説而得名的,已延續近400年。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寧都石上曾坊橋幫燈,已有400多年的傳承歷史。
此外,在贛州還可以欣賞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于都嗩吶“公婆吹”、石城燈會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將會給旅客的旅行增添難忘的回憶。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