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圍屋

(中華客家文化特色民居建築)

鎖定
客家圍屋,又被稱為圍村、圍村屋、圍屋村、土圍、水圍、圍堡、客家圍等 [1]  ,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 [2]  。客家圍屋大多以圍字命名,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 [3-4] 
圍屋(圍村)的類型主要有圍樓、圍寨、圍龍屋四角樓 [5]  ,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圍屋、半圓形圍屋、圓形圍屋 [6]  。粵港地區的客家圍屋,大體可以分為15種類型,其中尤以圍龍式圍屋、城堡式圍樓四角樓最具地方特色 [40] 
圍屋(圍村)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中原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主要分佈在香港 [40]  、廣東的深圳 [40] 惠州 [7-8] 河源梅州韶關,江西的贛州,福建的龍巖三明,廣西的賀州玉林 [9]  [41]  等地及國內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 [10-11]  [40] 
中文名
客家圍屋
別    名
圍村、圍村屋、圍屋村、土圍、水圍、圍堡、圍寨、圍樓、客家圍等
分    佈
廣東福建江西香港
最著名
鶴湖新居大萬世居滿堂圍東昇圍蘇家圍關西新圍燕翼圍崇林世居吉水圍
最精緻
善述圍關西新圍躲世圍環水樓碧灩樓滿堂圍南華又廬
惠州客家圍屋
吉水圍鶴湖圍瑞獅圍高布老圍梁全興客家圍屋松齡圍井頭圍埔梓圍鳳安圍漢塘圍望天圍見龍圍通奉第馮大利四角樓有慶堂圍屋曲水樓周田老屋崇林世居南陽世居碧灩樓會源樓圍屋 [13-15]  [31] 
梅州客家圍屋
善述圍躲世圍磐石圍齊安圍磐安圍棣華圍東昇圍盤龍圍樂善圍馨梓圍朝天圍泰安圍玉成圍張家圍桂安圍粟壩圍屋崇德圍瑞徵圍巨汌圍鳳翔圍俊康圍萬安圍恆升圍鞏寧圍祥安圍 [16-18] 
深圳客家圍屋
貴湖塘老圍洪圍上圍藝術村大萬世居鶴湖新居茂盛世居大田世居環水樓田豐世居豐田世居沙魚湧新橋世居大芬油畫村榮田世居龍田世居福田世居鶴藪古村麻磡村盤龍世居吉坑世居 [19-21] 
河源客家圍屋
蘇家圍崇興圍、松秀圍、德馨圍、林寨古村南園古村德先樓何新屋阮嘯仙故居仙坑八角樓榮封第 [22-23] 
贛州客家圍屋
慄園圍漁仔潭圍烏石圍東生圍雅溪圍屋虎形圍燕翼圍關西新圍明遠第圍西昌圍龍光圍福和圍田心圍圓圍上灶圍蘭田圍陳屋圍沙壩圍耀三圍羅屋圍壪仔圍矮守圍鵬皋圍潤洞圍 [24] 
韶關客家圍屋
滿堂圍八卦圍興昌圍靈溪客家大圍車田圍官塅圍紅圍長安客家圍長圍村圍屋大袁屋圍樓 [25] 
最古老圍屋
東昇圍(宋代)、高布老圍(宋)、蔡蒙吉故居(宋)、朝天圍(宋)、盤龍圍(元)、磐石圍慄園圍吉水圍璼公祠餘慶堂烏石圍八卦圍蘇家圍田豐世居洪坑土樓羣
福建客家圍屋
洪坑土樓羣振成樓承啓樓環極樓初溪土樓羣高北土樓羣田螺坑土樓羣
香港客家圍村
江夏圍三棟屋村曾大屋(山廈圍) [29] 
東莞客家圍
清廈客家圍村鐵場客家圍 [30] 

客家圍屋歷史起源

客家圍屋是中國客家文化中重要的特色民居建築,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客家圍屋通常由外圍圍合部分和內部核心部分組成,其中祠堂、堂間、橫屋、圍屋、炮樓、天街、天井、化胎、禾坪、月池等是客家圍屋的重要構成要素。 [36]  集家、祠、堡於一體的客家圍屋是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之一,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象徵。 [38] 
客家圍屋形成於客家人的遷徙時期,肇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既彙集了客家的古樸遺風,又彰顯了南方地域文化特色,是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 [37] 
圍屋其建築形式的成因受限於顛沛流離所形成的“防禦心理”和丘陵地貌的“自然條件”。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南下大遷移,先後定居南方的廣東、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因為離開中原故土,所以這些南下遷移的漢人一直自稱為“客”寓為客居他鄉之意。古代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户籍時,亦立為“客籍”,稱為“客户”、“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
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多數客家人聚族而居,採用中原漢族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根據當地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的特點建造圍屋,主體結構多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 上百户本族人同住在一個空間當中,共用一個天井,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小社會羣體。
客家圍屋既保存了北方中原生活方式的“文化火種”,又融集了安全防衞、防風抗震、調節陰陽、冬暖夏涼的“生活功能”,它集家、祠、堡於一體,易守難攻,非常堅固,形成了“遵循傳統、融合發展”的極具地域特色的建築風格。 [33] 
出土的西晉陶塢堡模型 出土的西晉陶塢堡模型
圍屋始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客家人採用中原傳統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他們的居住地大多在偏遠,邊遠的山區,為防止盜賊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建造了營壘式住宅,形式有兩種:一:磚瓦結構。二:特殊土坯結構: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粘稠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築起牆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三、花崗岩條石結構(如江西龍南龍光圍)。普通的圍屋佔地8畝、10畝,大圍屋的面積已在30畝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長時間。一間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壘。屋內分別建有多間卧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羣體。
廣東梅州深圳惠州河源以及江西贛州、福建龍巖、香港新界等地區,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區域之一。客家人的傳統居所——客家圍屋,主要分佈於粵東粵北贛南,東江流域和環處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內涵豐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粵港地區的客家圍屋,大體可以分為15種類型,其中尤以圍龍屋、城堡式客家圍深圳碉樓、四角樓最具地方特色。 [26] 
圍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徵。客家圍屋是客家人生產和生活的載體,是客家民系的重要標誌,是客家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寶庫,是研究客家問題的突破口和活化石。繼 2008 年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後,2012 年贛南圍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而韶關、梅州、河源等地都在積極爭取世界文化遺產,可聯合捆綁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32] 

客家圍屋藝術特徵

圍屋,顧名思義,即圍起來的房屋,方形圍屋從建築佈局上看,主要有“口”字形圍,即圍屋內無其他建築;“回”字形圍,即在外層圍屋內又建有一重或多重圍屋;“國”字形圍,即在圍屋建有“廳屋組合式”建築。關西新圍屬典型的“國”字形圍,以祠堂為中軸線,中心建築依次為下廳、前廳、中廳、上廳,與廳並列的三列建築稱為下棟、中棟和上棟。前後三進,五組並列,十四個天井,對稱分置十八廳的豪華大宅。與大宅相配套的有內外花園、戲園、土庫、偏房等建築。其間以廊、牆、甬道相連,整個平面結構嚴謹、交通複雜,但序列分明,空間、院落組織非常豐富,家、祠、堡三大功能融為一體。 [39] 

客家圍屋主要類型

圍屋分佈地圖 圍屋分佈地圖 [35]
客家圍屋,主要分佈於粵東、粵北、東江流域和環處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粵港地區的客家圍屋,大體可以分為15種類型,其中尤以圍龍式圍屋、城堡式圍樓和四角樓最具地方特色。 [34] 

客家圍屋方形圍屋

方形圍屋-秋長谷裏 方形圍屋-秋長谷裏
典型:四角樓方形的圍樓主要分佈在贛南和粵北,也稱為四角樓。和圓形圍樓一樣,四角樓注重的是建築的防禦性,四條邊上一般有二至四層的圍樓,四個邊角都是碉樓或炮樓,有如堡壘。中間仍然保持“三堂二橫”的祠堂形式,或者濃縮為一間祖祠。代表性的方形圍樓有江西安遠的東昇圍和龍南關西新圍燕翼圍等等,東昇圍是中國最大的客家方形圍屋,關西新圍和燕翼圍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已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
崇林世居總面積1.4萬平方米。圍屋寬128米、長108米,四周圍牆高9米,內有住房262間,9廳18井,是廣東省第二大客家圍屋 。從中原遷徙到惠州市惠陽區鎮隆鎮大光村的葉文昭於1798年建造了崇林世居。崇林世居是“回”型圍龍屋中,夯土磚木結構的建築,9廳18井的格局。
大萬世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古民居)之一,深圳市主要旅遊景點 。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大萬路33號坪環社區西南的客家村,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為古堡式客家圍龍屋建築,佔地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共有房屋400餘間。
碧灩樓位於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辦事處周田村,是清代著名華僑領袖“吉隆坡之父”葉亞來的故居,與葉氏宗祠相距大約1公里。建於1889年,是葉亞來發達後出資捐建,也是他成功的標誌。碧灩樓是集傳統客家建築工藝建成,內部有形狀各異的院落,結構佈局得體實用,是一幢惠州地區典型的客家傳統四閣樓圍屋,正門接開闊的禾 坪。前方開一半月形水塘,水塘兩端對稱矗立多對旗杆夾(功名碑)。平面呈長方形,長60多米,寬近37米,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

客家圍屋半圓形圍屋

半圓形圍屋又被稱為圍龍屋或者客家圍攏屋,主要分佈於廣東等的梅州、深圳、惠州、河源、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至八九百年曆史。 [27] 
半圓形圍屋-仁壽莊 半圓形圍屋-仁壽莊
圍龍屋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為半月形的房舍建築。兩個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牆,矮的叫“牆埂”,高的叫“照牆”。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來放養魚蝦、澆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倉庫,也是污水自然淨化池。後半部的房舍建築,正中為方形主體建築。有“三棟二橫一圍龍”;有“三棟四橫二圍龍”。最小的圍龍屋的建築面積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則上萬平方米。有的大圍龍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幾百口人。普遍為“三棟二橫一圍龍”居多。三棟二橫圍龍屋,有上、中、下三廳,各廳之間均有一口天井,並用木製屏風隔開,屏風按需要可開可閉。廳堂左右有南北廳、上下廊廁、花廳、廂房、書齋、客廳,居室等,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結構前低後高,這樣就有利於採光、通風、排水、排污。 [28] 

客家圍屋梅州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惠州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深圳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河源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韶關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贛州客家圍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