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送紅軍

(1961年張士燮、朱正本創作的紅色歌曲)

鎖定
《十送紅軍》是張士燮作詞,朱正本作曲的一首紅色歌曲,創作於1961年。
2009年,該曲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4] 
中文名
十送紅軍
填    詞
張士燮
譜    曲
朱正本
音樂風格
紅色歌曲
發行日期
1961年
歌曲語言
普通話

十送紅軍創作背景

十送紅軍
十送紅軍(2張)
1960年,時任空軍司令的劉亞樓出訪朝鮮期間欣賞了歌舞史詩《三千里江山》。3000名朝鮮戰士氣勢磅礴的表演,讓他眼前一亮。第二年,他便給空政文工團總團副團長張雙虎佈置了任務,要求在三個月內創作一台革命歷史歌曲晚會,且一定要採集革命歷史歌曲,禁止新創歌曲。接到任務後,空政文工團立刻行動起來。時任文工團創作室的張士燮朱正本、姚學誠、陳杰被派分頭負責文字、音樂、舞蹈的創作。為了收集到足夠多紅軍時期歌曲,劉亞樓還親自動員老紅軍、老幹部們到文工團來獻歌。 [1] 
儘管廣為蒐集素材,但在再現紅軍告別蘇區開始長征的主題時,卻找不到一首合適的歌曲來表達根據地人民送別紅軍的不捨之情。於是,幾位創作者決定拋開禁令,大膽進行創作。由於幾位創作者曾去過江西採風。因此,張士燮根據對根據地赤衞隊隊員、工農會代表、紅軍老戰士等採訪得來的素材,很快創作了歌詞。一寫完歌詞,張士燮直奔朱正本的房間,讓他譜曲。朱正本一看到歌詞,就頗為感動,腦海裏閃現出江西採風時得來的民歌《長歌》的旋律。隨後,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就完成了譜曲創作。由於太過投入,在譜到“千軍萬馬江畔站,十萬百姓淚汪汪”時,他還一度落下眼淚 [1] 
《十送紅軍》溯源曲調、情感與贛南採茶戲同出一源客家襯詞“裏格”、“介支個”凸顯生活氣息。《十送紅軍》與《送郎調》有所相似,因贛南既是“紅色故都”,又是“客家搖籃”,纏綿悱惻的採茶戲茶腔《長歌·送郎調》,就與客家“送”文化密切相關。 [9] 

十送紅軍歌曲歌詞

原版歌詞
空政版歌詞
鎮巴歌謠歌詞
一送紅軍下南山,
秋風細雨撲面寒,
樹樹梧桐葉落完,
紅軍幾時再回山?
二送紅軍大路旁,
紅漆桌子路邊放,
桌上擺着送行酒,
祝願紅軍打勝仗。
三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
雙雙拉着長繭手,
心藏黃連臉在笑。
四送紅軍過高山,
山山包穀金燦燦,
包穀本是紅軍種,
撒下種子紅了天。
五送紅軍澧水河,
鴻雁陣陣空中過,
鴻雁能捎書和信,
捎信多把革命説。
六送紅軍兔兒巖,
兩隻兔兒哭哀哀,
禽獸能知人心意,
血肉深情分不開。
七送紅軍七里灣,
七里灣中一片田,
涼風陣陣稻穀香,
新米上市人走遠。
八送紅軍八角山,
兩隻八哥吐人言,
紅軍哥哥莫走遠,
財主回來要倒算。
九送紅軍過大江,
江水滔滔船兒忙,
眼望江水肝腸斷,
窮苦百姓淚汪汪。
十送紅軍轉回來,
武陵山巔搭高台,
盼望紅軍打勝仗,
盼望親人早回來 [2] 
一送(裏格)紅軍 (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裏格)細雨 (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裏格)野鹿聲聲哀號
樹樹(裏格)梧桐葉呀葉落完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裏格)人馬 (介支個)再回山
三送(裏格)紅軍 (介支個)到拿山
山上(裏格)包穀 (介支個)金燦燦
包穀種子(介支個)紅軍種
包穀棒棒咱們窮人搬
緊緊拉住紅軍手紅軍啊
撒下的種子 (介支個)紅了天
五送(裏格)紅軍 (介支個)過了坡
鴻雁(裏格)陣陣 (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裏格)能夠捎來書信
鴻雁(裏格)飛到天涯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紅軍啊
捎信(裏格)多把 (介支個)革命説
七送(裏格)紅軍 (介支個)五斗江
江上(裏格)船兒 (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介支個)江畔站
十萬百姓淚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
革命成功 (介支個)早歸鄉
九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鼓不敲
雙雙(裏格)拉着長繭的手
心像(裏格)黃連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紅軍啊
盼望(裏格)早日 (介支個)傳捷報
十送(裏格)紅軍 (介支個)望月亭
望月(裏格)亭上 (介支個)搭高台
台高(裏格)十丈白玉柱
雕龍(裏格)畫鳳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紅軍啊
這台(裏格)名叫(介支個)望紅台
一送紅軍下南山,
秋風細雨纏綿綿,
山裏野鹿哀號叫,
樹樹梧桐葉落完,
紅軍啊!
幾時人馬再回山?
二送紅軍大道旁,
紅漆桌子兩邊放,
桌上擺着送行酒,
酒兒裏面摻蜜糖,
紅軍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
雙雙拉着長繭手,
心像黃連臉在笑,
紅軍啊!
萬般憂愁怎能消?
四送紅軍過高山,
山上包穀金燦燦,
包穀種子紅軍種,
包穀棒子窮人搬,
紅軍啊!
撒下種子紅了天。
五送紅軍上了坡,
鴻雁陣陣空中過,
鴻雁能捎書和信,
飛到天涯和海角,
紅軍啊!
捎信多把革命説。
六送紅軍兔兒崖,
兩隻兔子哭哀哀,
禽獸也能知人性,
血肉感情拋不開,
紅軍啊!
山裏紅花永不敗。
七送紅軍七里灣,
灣灣上下一片田,
田裏穀穗頭低下,
田裏鯉魚翻田坎,
新米上市人去遠。
八送紅軍八角山,
兩隻八哥吐人言,
紅軍哥哥沒遠走,
走了財東要倒算,
紅軍啊!
窮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紅軍到通江,
通江河上船兒忙,
千軍萬馬河邊站,
十萬百姓淚汪汪,
紅軍啊!
眼望江水斷肝腸。
十送紅軍轉回來,
巴山頂上搭高台,
高台十丈白玉柱,
雕龍繡鳳放光彩,
紅軍啊!
這台名叫望紅台 [7-8] 

十送紅軍歌曲鑑賞

歌曲《十送紅軍》的歌詞以敍事為基礎,並借敍事來表達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革命成功的強烈期盼。歌詞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難捨難分。如“一送紅軍下了山,秋風細雨纏綿綿,山上野鹿聲聲哀叫,樹樹梧桐葉落光。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時人馬再回山?” 。該曲的旋律有一個主體(A)和兩個變體(B與C),從而構成ABABACA的結構形態。各段之間都有着內在的聯繫,通過採用迴旋曲式手法 ,從而形成整首歌曲的統一風格。與此同時,每段旋律又融進獨具特色的音樂因素,從而使各段之間又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外,在每一段的旋律運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態出現,並且在短句的後面予以停頓。儘管在短句間歇時有短小的間奏穿插其中,然而從整體上,它依然給人以抽噎的感覺,在情緒上難脱壓抑、沉重的印象。統觀全歌,其音樂情感是留戀、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種情緒融為一體的 [3] 
“裏格、介支個是客家人常用的襯詞,富有生活氣息,歌裏有這些詞,就生動多了。 [9] 

十送紅軍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榮譽
結果
2009年
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入選 [4] 

十送紅軍重要演出

時間
舞台
演唱者
2009年9月4日
“愛國歌曲大家唱”展演晚會
江西師大師生合唱團 [5] 

十送紅軍翻唱版本

發行時間
演唱者
備註
2004年5月19日
收錄於音樂專輯《源媛流長 [6] 

十送紅軍歌曲爭議

2003年初,《贛州晚報》與贛南紅土情網站共同推出了“《十送紅軍》曲調來源於贛南民歌確屬無疑”系列報道,對電視連續劇《長征》中的《十送紅軍》曲調署名“朱正本創作”提出質疑。2005年,《贛州晚報》一直關注的王庸訴朱正本《十送紅軍》曲調署名侵犯其改編自贛南民歌的《送同志哥上北京》著作權一案,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審結,法院確認王庸的《送同志哥上北京》也是贛南民歌《長歌》的改編作品,王庸關於朱正本侵權的訴求被駁回。但朱正本在一審法院的庭審中承認,《十送紅軍》曲調是根據贛南民歌《長歌》改編的,對此法院予以認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