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贛南採茶戲

鎖定
贛南採茶戲,江西省贛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贛南採茶戲,俗稱“茶燈戲”“燈子戲”,有“客家藝術一枝花”的美譽, [1]  發源於江西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以九龍茶燈為基礎,吸收贛南其民間藝術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於贛南、粵北和閩西,一度也傳播到廣西桂南一帶。贛南採茶戲由民間歌舞發展而來,內容貼近生活,語言詼諧幽默 [2] 
2006年5月20日,贛南採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65 [3] 
中文名
贛南採茶戲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非遺類別
傳統戲劇
非遺編號
Ⅳ-65
申報地區
江西省贛州市

贛南採茶戲歷史淵源

贛南採茶戲從孕育到成型,大致經歷了採茶歌――茶籃燈――採茶戲三個階段,但三個階段又是緊相貼合,彼此重疊的。
一、採茶歌時期
自明代起,在全國經濟活躍,人口增多的大氣候刺激下,江南的茶葉生產逐漸走向繁榮,一個與之相適應的“茶文化”熱也在民眾中出現,並且得到了社會各階層人士的積極應和。如明代大劇作家,江西人湯顯祖(1550—1616)的詩中就出現了“僻塢春風唱採茶”的句子;在他的不朽之作《牡丹亭》裏寫到南安太守杜寶來到城郊“勸農”時,出現了一對婦人持茶葉筐邊歌邊上場,歌中唱道:“乘穀雨,採新茶,一旗半槍金縷牙。…”明萬曆年間(1573—1620)重修的石城縣崖嶺熊氏宗譜中的《熊休甫先生傳》也有“每月花晨,座上常滿,酒半酣則率小溪唱插秧採茶歌,……”的記載,説明當時贛南的採茶歌已相當流行。
採茶歌隨茶葉交易在江南廣為傳唱,各地叫法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首是以一年12個月為起句,唱的是茶農種茶、摘茶、做茶、品茶、賣茶的過程,由12位茶女手提茶籃表演。後來又出現從十二月唱到正月,稱“倒採茶”,詞同曲不同。
二、茶籃燈時期
至明末,客家地區陸續出現了姐妹摘茶、雙採茶、四季採茶、送哥賣茶等多個有簡單人物,扇子、茶籃為道具的歌舞小演唱。在茶葉生產形成規模後各地茶商往來頻繁,出現了“開茶市”,“收茶市”的節日儀式。茶農與茶商編演了更多有關茶的節目。如瑞金的茶燈調中,有了摘茶、看茶、稱茶、算茶錢、送茶的唱段。歌中有了“茶香客”、“茶香姐”的人物。在舂節期間這些節目也用於給茶家、商鋪恭賀新年。為了製造熱鬧氣氛,出行時有的舉着各式花燈,有的與馬燈和花鼓配合演出。馬燈有二馬、四馬兩種,在嗩吶鑼鼓的伴奏下,一邊跑馬一邊唱馬燈調,圍起圓場後也會演一些簡單小戲。
花鼓源自安徽風陽,原為兩位婦女打着腰鼓(後改為小鼓)邊走邊唱的賣唱形式,後來受當時新興的“雜劇”的影響,增加人員,也演一些有人物有故事情節的歌舞小戲,人稱為“大堂花鼓”。還有一種花鼓又稱花燈,在唱完《進門歌》之後,由丑角扮的花鼓公頭戴絨帽,鼻上裝須,左手拿紙傘,右手拿白紙扇,在鑼鼓聲中走矮步上場,引出旦角裝扮的扎彩頭、穿花衣、系圍裙,左手拿花帕,右手拿花扇的花鼓婆,二人對舞對唱。此外,還有流行在龍南縣南部的“夾湖花鼓”,也是風陽花鼓的一個支流,由板凳龍、鑾泡茶、銅錢歌、走馬燈、單(雙)扇花等組成,以歌舞形式表演,男着醜扮短裝,女着旦裝,手拿扇子、銅錢棍、小鼓等邊演邊唱。後來,所有這些花鼓的表演都盡數納入到茶籃燈之中,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充實。各地也陸續編演了《姐妹摘茶》、《大堂花鼓》、《板凳龍》、《五子等姐姐》、《九龍茶燈》等歌舞小戲,這些小戲有的以幾位茶女為主,加茶童插科打諢或由兩旦一醜表演,內容較簡單。
三、採茶戲時期
在茶籃燈的基礎上,兩旦一醜的模式得到進一步的確立。逐漸形成了以“三角班”為基礎的採茶戲形式。它漸漸脱離燈綵只反映以茶為主要內容的侷限,編演了一批反映愛情、生產、生活等視野更加開闊的小戲,如《四姐反情》《大勸夫》《賣雜貨》《大哨表哥》等等。這些小戲都是由兩旦一醜或一旦一醜在採茶戲的主奏樂器勾筒的正反弦和鑼鼓伴奏下進行演出,採茶戲從此進入了“三角班”時期。但在“三角班”的發展完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段很有意義的嘗試,那就是《九龍山摘茶》。
《九龍山摘茶》又名《大摘茶》,是一出比較完整的大戲,它是在原來由兩旦一醜來演的《九龍山摘茶》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茶女,一個茶娘,並加入了梳妝、挑簾、撥燈、出門、上山、摘茶、擺“天下太平”等複雜情節。先期唱的還是燈子曲牌,用吹打樂伴奏,至清嘉慶末年(1815)經贛縣王母渡副榜舉人李湯憑加工改編,增加了茶商朝奉前往九龍山收購茶葉、途中落店、鬧五更、上山看茶、嘗茶議價、送茶下山、搭船回程、接風團圓等情節。劇中人物由原有的六人(四個茶女,一個茶童,一個茶娘)增添了朝奉夫妻、丫環、店嫂、艄婆、仙女等角色。音樂也改為以高腔、西皮、二凡、梆子腔為主。全劇共13場,40多折。不言而喻,改編者完全是仿照當時的“正戲”的套路,試圖使當時已盛行的採茶戲也往板腔型的正戲方向發展。可惜僅此一戲,再無來者。但此戲卻以口頭傳播形式演了一百多年,1962年被改編成大型採茶戲《茶童哥》。
採茶三角班形成以後,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迅速發展,至清乾隆至道光年間(1736—1850)在贛南各地大興起來。一首乾隆年間陳文瑞的《南安竹枝詞》確切地記錄了當時的盛況:淫娃小唱數營前,妝點風流美少年。長日演來三腳戲,菜茶歌到試茶天。”詩中的營前位於上猶縣西部,是清後由客家移民建立起來的一個繁榮小鎮。另清同治《崇義縣誌》的風俗篇也載¨近復有少年弟子,結束登場,妖嬈便環,手戲目挑,口唱淫詞,謂之菜茶,亦謂鬧花鼓”。採茶戲對社會之影響至深,此處可見一斑。
由於在採茶戲裏難免夾帶了一些低級粗俗的內容,一度遭地方紳士的強烈反對,採茶戲被誣為“淫戲”而屢遭官府禁演。後來,贛南採茶戲分路流傳到閩西、粵北、贛中、桂東、桂南及台灣等地。
20世紀50年代以後,採茶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鼎盛時期。贛南各地陸續辦起了十多個專業採茶劇團,數百名藝人得到了妥善安置。人民政府還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有專長的青年演員,配備了專職編導人員和樂手,有了專項資金、劇場和排練場地。採茶戲從此走上了城市化、正軌化、正戲化、專業化的道路。演員素質、演出水平大大提高。經加工改編的《補皮鞋》《釣蜴》《哨妹子》《老少配》陸續進京演出,得到中央領導及首都文藝界的稱讚。贛南採茶劇團也逐漸發展到擁有百名演職人員,各行當齊全,配備了中西混合樂隊和燈光、音響設備,先後編演了《茶童哥》《烽火奇緣》《蓮妹子》《花燈仙子》《山歌情》等十餘出大型採茶戲和《怎麼談不攏》《試妻》等大量小劇目,多次進京演出和參加全國調演,獲得過“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等多個獎項。
在實踐中,創作人員逐漸摸索出一條發揮原有的載歌載舞表演特色的地方歌舞劇的路子,在劇中穿插了一定份量的歌舞情節片斷來展現地方民俗風情,增加了觀賞性和藝術效果。在音樂上除適當利用改編一些傳統曲牌外,還儘量使用一些客家民間音樂素材,發展創作出全新的唱腔和場景音樂。
20世紀70年代末,由傳統的採茶戲《茶童歌》改編而成的戲曲藝術片《茶童戲主》(周雲飛、黃玉英主演)搬上銀幕 [4] 

贛南採茶戲歷史發展

贛南採茶戲源遠流長,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種表演形式。形成於明末清初,迄今約有四百年曆史。 [11]  贛南採茶戲源於安遠九龍嶂,是勤勞智慧的安遠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戲劇形式。在古代,安遠地處山高林密、毒草叢生、濕蒸燠熱的“瘴氣”之地。客家先民南遷安遠後,常出現“瘴氣”中毒現象,輕者口舌焦爛、頭重眼花、便結尿赤、重者高燒頭痛、昏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客家先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中,總結出茶葉能清涼解暑、除炫祛病、明目益智、提神醒腦的作用。於是他們靠山吃山,墾荒種茶,以茶為生,從唐代開始在九龍嶂的天龍庵、玄女廟、真空寺、古享山等地大面積開發茶園生產茶葉。至明代,九龍嶂茶園發展到龍潭面、曬禾坪、絲茅坪等地。在茶葉生產過程中,茶農為減輕勞動強度、緩解疲勞、提高效率,他們自編自唱以種茶採茶為主要內容的採茶歌,原始的採茶歌舞開始形成。
明代,安遠九龍嶂成為贛南主要茶葉產地,所產茶葉通過濂江河、鎮江河分別運往贛州、廣東等地,九龍茶聲名遠播,各路客商雲集九龍山區進行茶葉交易。為活躍氣氛,每逢春節、元宵、中秋佳節以及春茶開市,茶農客商表演坐唱形式的“十二月採茶歌”,同時將採茶歌加入一些採茶動作,創作出連唱帶跳的採茶舞。清中葉,採茶舞與龍燈、馬燈、茶藍燈結合,以九龍嶂茶園開拓人馬氏與其四個女兒的傳説故事為藍本,創作出有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採茶戲。贛南採茶戲的祖宗戲《摘茶》四句定場詩“老孃生來命不差,丈夫出門自當家,生下女兒有四個,全靠九龍一山茶”,就是馬氏帶領四個女兒在九龍嶂種茶的真實反映。至此,贛南客家採茶戲在安遠九龍嶂形成,並逐漸在贛南及各地流傳。
客家人的聚居及人口的興旺,帶來了贛南採茶戲的繁榮,客家人的頻繁遷徙又肇啓了贛南採茶戲的發展與流傳。向東北,經武夷山脈流傳至閩西的寧化、建寧、邵武、光澤,進而傳至贛東、贛中各縣;向東南,由閩西經漳州一帶,傳至台灣,成為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素;向西南,經粵東、粵北,而後進入桂南;向西北,經萬安、遂川沿羅霄山脈向贛湘交界處流傳。
贛南採茶戲的形成經歷了採茶歌、採茶舞、三腳班三個階段。至清代,出現康、乾年間“長日演來三腳戲,採茶歌到試茶天”,嘉慶年間“滿面煙灰十指黑,出看採茶也入魔”和光緒年間“琵琶斜撥月琴張,月下爭看窈窕娘”的三個鼎盛時期。
民國期間,採茶戲演出頻繁,縣內民間採茶戲班常年活躍在安遠、信豐、于都、定南等縣和粵北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採茶戲演出機構時有時無,演出時演時停。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演藝人員出現斷層現象,劇本創作人員嚴重缺乏,採茶劇傳統劇目內容老套,採茶戲的發展一度處於低谷。2004年4月,贛南採茶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採茶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0] 

贛南採茶戲文化特徵

贛南採茶戲音樂成分

任何戲曲的唱腔,都是將它自身的語言根據情感的需要給予誇張性藝術化的演繹的產物,並與其當地的民間歌曲有着天然的姻緣關係。在多元化客家文化背景下形成,在客家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贛南採茶戲的唱腔音樂,也自然是以客家民歌為主體,但也吸收了一些圈外的音樂因素。歸納起來,贛南採茶戲的主要音樂成份是贛南客家民歌以及先其落户贛南的各式花鼓調和小調。
一、客家茶燈歌舞、山歌、小調是採茶戲的音樂核心
具有悠久歷史的活潑歡快、載歌載舞的茶燈歌舞,早為民眾所喜愛,為採茶戲的形成與發展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所以,大量的原為茶燈所用的如《摘茶歌》、《倒採茶》、《十杯茶》《拜年歌》、《春穀雨》等都為採茶戲所保留。一些採茶戲中有代表性的曲牌,如〔長歌)是由民間《跌苦歌》改編而來;〔春景天〕由安遠馬燈調演化而成;〔斑鳩調〕原名《十二月叫》,其本身就是一首民歌,在戲中省去了蚊子、蟬子、金雞、烏鴉、畫眉、豬、牛、貓、狗等,只留下斑鳩、蛤蟆兩種叫聲;還有〔進坑調〕〔芒冬鳥子〕〔鳥子有叫妹有聲〕是原來的山歌調。連原為乞丐在乞討時唱的一些叫化歌,因其活潑恢諧,琅琅上口,也都吸收到了採茶戲之中。
二、鳳陽花鼓是採茶三角班形成的生力軍
鳳陽花鼓有着豐富的演唱曲目和成套的表演程式,特別是“大堂花鼓”已有一定的戲劇錐形,在贛南早已家喻户曉。它的《板凳龍》直接成了茶籃燈的早期節目。大量的花鼓調如《鳳陽歌》《九條河》《身背花鼓》《銅錢歌》等都在採茶戲中保留了下來。在《桃子花開》裏還留有“想你花鼓嫂,生得又蠻好”;《長銅錢歌》中也留有“想你花鼓婆,難捨又難丟”的唱詞。1953年出版的《贛南採茶戲音樂》一書中,收錄的花鼓調就有23首之多。
三、湖南調為採茶戲音樂帶來了新鮮血液
正當採茶戲興盛之時,清雍正末期(約1730年前後),湖南班(現名祁劇)進入贛南,二百年間發展成二三十個戲班,擁有數百名演員、樂手。在百姓眼中,湖南戲是大戲、正戲,套路正規、角色齊全、劇目繁多、唱腔豐富,這一切使得采茶藝人大大拓寬了眼界,一些新編的小型採茶戲大量吸收使用了湖南戲的〔路調〕〔花鼓調)〔對花調〕〔托子(過門)〕。為區別本地調,全部加上了“湖南”二字。同時還引入了一些打擊樂的鑼鼓經和嗩吶曲牌,使採茶戲音樂在吸吶融匯中得到迅猛發展。
四、“雜調”的吸收使採茶戲音樂更加豐富多樣
廣採博納民眾熟悉的各種民間音調是採茶戲的另一特點。這些音調包括當時的市井流行小調和跨地區小調如《孟姜女》《茉莉花》《九連環》《瓜子仁》《補缸調》等;還包括一些曲藝説唱,如《南北詞》《蓮花落》,以及其他戲曲高腔、皮黃腔、梆子腔之類。這些“雜調”雖然對拓展采茶戲的表現力有很大作用,但也為音樂留下了風格個性不突出,離傳統越來越遠的“後遺症” [4] 

贛南採茶戲唱腔分類

贛南採茶戲的唱腔屬連曲體,共有傳統曲牌近300首。多年來,音樂工作者依其來源,風格內容及使用場合進行了分類,他們都有其獨到的見解。如,1953年出版的由江西省音樂工作組編的《贛南採茶戲音樂》一書,將其分為路調、湖南調、採茶調、彩調、花鼓調、雜調、原始曲調等十類;1962年由贛南行署文教處編印的《贛南採茶戲音樂》則將其歸納成燈腔、茶腔、路腔、雜調四類,各類又依其節奏、速度、音調不同分為原板慢板、滾板、歡板、哭板、念板等板式;1982年贛州地區劇務工作室編印的《贛南採茶戲音樂》(第一集)則將其歸納成為燈戲音樂、茶戲音樂和雜調三個部分;20世紀80年代末編印的《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西卷贛南採茶戲分卷》上,又回到“三腔一調”的分類法。但無論哪種分類都難免有所交叉重疊之處,大概還是“三腔一調”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1. 燈腔。此類唱腔包括民間花燈、茶燈(茶籃燈)、馬燈、花鼓中的所有唱段。這些唱段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形象鮮明,氣氛歡快熱烈,富有動感,結構緊湊,用勾筒或嗩吶加鑼鼓伴奏。
  2. 茶腔。茶腔是在三角班形成以後所編演的採茶戲使用的唱腔,曲調或纏綿委婉、親切恬美,或粗獷高亢、激情奔放,均富濃郁的田野風味,適於表現各種不同的情感。其行腔與客家話語調緊相吻合,加上大量襯詞,更顯其客家特色。
  3. 路腔。路腔原名湖南調,是20世紀初期從湖南傳來的湖南路調、湖南花鼓調和湖南對花調等的統稱,大部分是戲中人物急匆匆地趕路時所唱。它們節奏活潑歡快,詼諧風趣,多為丑角或醜、旦對唱對舞,配以矮子步、扇子花,十分熱烈生動。這些曲牌在贛南經數十年的融匯演化,已經成為了客家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 雜調。雜調的來源非常之廣。還有不少“先入為主”的雜調轉為了“正調”,如《割非菜》《鬧五更》《補缸調》等等。所以,雜調的數目確實難以統計,它們可以列為一類,也可以排除於採茶戲音樂之外。這樣或許可以使本來很雜的採茶調的風格更統一一些 [4] 

贛南採茶戲伴奏樂器

用於採茶戲伴奏的樂器是勾筒、鑼鼓,偶用嗩吶。勾筒是一種竹製的二胡,琴桿較二胡短,琴筒較大,琴絃較粗,發音粗獷、宏亮、渾厚而略帶沙音,穿透力強。大都只用低把位演奏,很少下把;用指腹觸弦,呈內勾狀,善用滑指取得前後倚音效果;音域一般保持在八九度以內,更高的音常改由低音八度奏出。有條件時,也會使用兩把勾筒以正、反弦搭配,反弦比正弦低大二度或純四、純五度。它們使用加花、填空、支聲等方法襯托唱腔,與唱腔形成或即或離,或高或低的三條相互依存的旋律線。20世紀50年代起,勾筒逐漸被二胡所替代,雖其音色、音域更純更寬,但其客家鄉土氣息大減。
採茶戲音樂的器樂部分不甚豐富,多為吸收民間器樂曲牌。其“托子”(前奏),“串子”(間奏及表演配樂)曲調較多,可據腔種、劇情、用弦的不同靈活選用 [4] 

贛南採茶戲代表劇目

贛南採茶戲的傳統劇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有《南山耕田》《打豬草》《九龍山摘茶》《妹子》《同年》《釣》《上廣東》《賣花線》《大勸夫》《四姐反情》《補皮鞋》《補缸》等代表性劇目。新中國成立以後,又湧現出一批優秀劇目,其中《茶童戲主》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片在全國放映,新編現代採茶戲《怎麼談不攏》《風雨姐妹花》也先後被搬上銀幕 [2] 

贛南採茶戲傳承保護

贛南採茶戲傳承價值

贛南一帶是客家人的聚居區,客家先民落户當地後以採茶為生,採茶戲作為當地家喻户曉、人人喜愛的地方戲,已成為凝聚客家民心、團結客家鄉親的藝術紐帶,是研究客家語言、藝術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 [2] 

贛南採茶戲傳承人物

陳賓茂,男,1946年10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贛州市申報。申報項目:採茶戲(贛南採茶戲) [5] 

贛南採茶戲保護措施

為提升贛南採茶戲知名度,近年來,贛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把保護傳承贛南採茶戲作為弘揚地方戲曲文化的重要抓手,激活了贛南地方戲一池春水。從政策層面推動地方採茶戲發展,出台《贛南採茶戲振興工程實施意見》,在設施設備、活動經費、人員配備等方面給予扶持。 [12] 
2013年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發文,同意在江西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在贛州設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於增強贛南客家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傳承力,推動地域文化傳承繁榮,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也對贛南採茶戲的傳承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 [6]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獲得“採茶戲(贛南採茶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評估合格。 [13] 

贛南採茶戲社會影響

  • 重要演出
2016年10月9日至12日,湯顯祖戲劇獎·地方戲曲經典傳統小戲、摺子戲大賽複賽在湯顯祖故里江西撫州舉行,贛南採茶戲在其中北展示 [8] 
2018年4月23日至4月27日,由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南昌市文化館(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承辦的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高級研修班在南昌舉辦,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贛南採茶戲等在舞台上競相展現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